2020廈門地質災害搬遷
㈠ 請問:地質災害搬遷有沒有補償
搬遷補償經費肯定是有的,關鍵是你這個點是否經過了省級國土部門組織的搬遷認定。
㈡ 地質災害造成的搬遷是難民搬遷嗎
地質災害造成的搬遷事實上應該是難民搬遷。
㈢ 關於地質災害引發的搬遷國家有沒有具體的補償標准
您好,可以要求其根據面積大小支付補償款的
㈣ 我所住的村屯地質災害一年比一年嚴重。想整體搬遷,向什麼部門申請請高人指點,謝謝!
直接向鄉政府申請,由鄉政府層報上級政府審批。
㈤ 2020年沈陽市康平縣地址災害地區啥時候搬遷
2020年,沈陽市康平縣地質災害區啥時候搬遷得個七月份左右吧?
㈥ 我們地質災害搬遷。我們的大房子已經被拆除了。現在又要拆除我們的生活用房。一分錢也不補。
地質原因搬遷,政府會給一定的經濟補償,你到政府相關部門去了解一下,如果在本級政府了解不到,可以再向上一級政府了解。
㈦ 國家對滑坡搬遷的政策
由山體滑坡造成搬遷補償標准一般由地方政府制訂的,國家沒有統一的標准,要依據地區的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情況而定。
以重慶市為例:
根據《北碚區區級地質災害搬遷避讓管理辦法》和《北碚區區級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及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等規定,區級搬遷避讓安置補助採取定額方式。
按照每1戶2萬元(以房屋所有權證為分戶依據)的標准對搬遷避讓群眾進行補助。搬遷戶可按程序自願向澄江鎮政府申請地質災害搬遷避讓,由澄江鎮報批准後,按照2萬元/戶標准給予地質災害搬遷避讓補助。
(7)2020廈門地質災害搬遷擴展閱讀
根據《《北碚區區級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及資金管理辦法》
第十一條特大型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的實施
(一)省國土資源廳負責勘查、施工圖設計項目承擔單位的確定以及項目技術成果和概算審查,並下達治理工程項目任務書。
(二)省財政廳負責項目預算審查。各項目以經審定的預算作為確定招標控制價和合同簽訂、工程結算辦理的依據。
(三)由市、縣組織實施的地質災害勘查、施工圖設計項目,符合特大型地質災害治理項目要求的,可依照相關程序,直接轉入下一階段工作。
(四)設計變更。特大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實施過程中,應嚴格執行已批準的施工圖設計和預算。確需變更的,應由具相應設計資質的單位編制設計變更報告並經監理單位認可,由相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審查通過並經原施工圖設計審核單位審核合格後批准。
其中,對Ⅰ類變更按程序經市國土局初審同意後轉報省國土資源廳批准,省財政廳負責投資額變動的審查確認;對Ⅱ類變更按程序經相關區(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初審同意後轉報市國土局批准,市財政局或市發改委負責投資額變動的審查確認。施工圖設計變更類型劃分見附件2。
(五)結(決)算審查。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完工並經初驗合格後,項目建設單位應及時向省財政廳申報工程結算和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核。
省級地質災害搶險治理工程的實施參照上述程序執行。
第十二條跨區(市)縣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的實施
(一)市國土局負責勘查、施工圖設計項目承擔單位的確定以及項目技術成果和概算審查,並下達治理工程項目任務書。
(二)市財政局或市發改委負責項目預算審查。各項目以經審定的預算作為確定招標控制價和合同簽訂、工程結算辦理的依據。
(三)設計變更。跨區(市)縣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實施過程中,應嚴格執行已批準的施工圖設計和預算。經監理單位認可確需變更的,應由具相應設計資質的單位編制設計變更報告,由區(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審查通過並經成都市地質環境監測站審核合格後批准。
其中,對Ⅰ類變更按程序經相關區(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初審同意後轉報市國土局批准,市財政局或市發改委負責投資額變動的審查確認;對Ⅱ類變更按程序由區(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准,區(市)縣發改或財政主管部門負責投資額變動的審查確認。施工圖設計變更類型劃分見附件2。
(四)結(決)算審查。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完工並經初驗合格後,項目建設單位應及時向市財政局或市發改委申報工程結算和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核。
市級地質災害搶險治理工程的實施參照上述程序執行。
㈧ 應急搬遷避讓
應急搬遷避讓是減少農村地質災害損失最為有效的措施之一。但是,由於以往基礎工作不夠扎實,有時出現從一個隱患點搬遷到另一個隱患點上的現象,仍沒有避開地質災害的威脅,亦造成不應有的經濟損失。地質災害應急搬遷避讓新址的選擇應杜絕這一現象的重演。
地質災害應急搬遷避讓新址選擇,可以從區域宏觀區劃和主要地質災害點擬應急搬遷避讓場地評價兩個層次來開展。區域宏觀規劃主要是依據地質災害詳細調查結果、地質災害類型和發育特徵、地質災害形成條件與分布規律等開展地質災害應急搬遷避讓新址工程地質區劃,編制搬遷場址建議分布圖,劃分出適宜、基本適宜區作為建設新址的區域,為搬遷避讓和應急搬遷避讓提供宏觀依據;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擬應急搬遷避讓場地評價主要是根據地質災害分析與評價、地質災害形成機理分析等方面對遴選出的應急搬遷避讓新址進行場地穩定性和安全性評價,確定主要地質災害點擬選擇應急搬遷避讓新址的適宜性。
縣域的低中山、黃土梁峁丘陵溝壑、河流谷地三種地貌類型,直接影響著本區的工程地質條件,進而控制本區的建設場址的適宜性。按地貌及岩土體特徵可劃分為三個區域:河流川穀地區、黃土梁峁丘陵溝壑區和黃土塬區。
達溪河和黑河河谷的一級和二級階地地形坡度平緩(2°~3° ),地勢相對開闊,岩性為全新世沖積粉質粘土、Q3黃土和古土壤、砂土及卵石層,下伏基岩,並且黃土和古土壤厚度小,地基承載力較高,不存在黃土濕陷、滑坡及崩塌等不良地質問題和現象。河谷的一級階地雖可作為建築場地,但在雨季可能遭受洪水威脅,作為建設場地中等;河谷的二級階地為建設場地適宜區,但應與黃土梁峁邊坡保持安全距離,避免開挖坡角或在廢棄變形窯洞陡坎前進行建築。
黃土梁峁丘陵溝壑區,在縣域內廣泛分布,地形坡度變化較大,一般不具備新址建設的場地條件;相反,在此進行工程建設,因開挖坡腳、斬坡等改變斜坡結構及應力狀態,極有可能引發新的地質災害;梁峁區地層岩性為更新世黃土,具有濕陷性及崩解性,易受侵蝕,厚達數十米至百餘米,下伏上新統三趾馬紅土和基岩。梁峁區地形破碎,溝壑縱橫,地質災害頻發,工程地質條件較差,不適宜直接建設城鎮、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在地形地貌相對平緩寬闊地區,採取相應的工程治理措施後可作為鄉鎮、村莊、基礎設施等建設場址,為建設場地基本適宜區。
黃土塬區主要分布在縣域北部的獨店-什字-朝那一帶,塬面平坦開闊,呈長條形東西向展布,海拔1250~1450m,以4°~5° 坡度自西向東傾斜,是主要的農作區和人口密集區,工程地質條件良好,基本無地質災害發生,可作為鄉鎮、村莊等建設場址,為建設場地適宜區。
㈨ 2019年福建省福安市地質災害須要整村搬遷
牆坪村土復地面積5476畝、計生人口518人,戶制籍人口449人,常住人口134人,從業人數170人,村民小組3個,下轄牆坪、奶宮、高山(畲族)等自然村。牆坪村民多姓氏「謝」、下村姓氏「游」、奶宮姓氏「朱」、高山畲族姓氏「蘭」。牆坪主村是福安市政府指定的山體滑坡地質災害整體搬遷村。六十年代以來,曾多次發生滑坡險情。每年台風季節,都成為我鎮重點防範村。由福安市政府有關部門掛鉤幫扶新建的移民安置點「橋洋新村」,是村委會所在地。奶宮自然村有茶廠1家、衛生所1個。耕地481畝、茶園394畝、林地2565畝(其中風景區規劃林地802畝)、年化肥用量60噸、農葯用量0、21噸、南山黃羊養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