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材料力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材料力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發布時間: 2021-02-15 09:54:44

⑴ 地大(北京)的土木工程怎麼樣啊

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目標與基本要求

專業名稱與代號: 土木工程 080703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遵紀守法,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掌握工程力學、岩土力學、工程地質和市政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從事土木工程的項目規劃、設計、研究開發、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築、工程勘察、地基基礎、地下建築、道路、橋梁等的設計、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資開發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在學習掌握數學、物理、外語、計算機知識的基礎上,主要學習掌握工程力學、岩土力學、工程地質學和市政工程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課程設計、試驗儀器操作和現場實習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解決與各類土木工程建設有關的地質工程問題的基本能力,具有從事土木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研究和規劃的基本能力。

具體查看http://www.cug.e.cn/2006/ReadNews.asp?NewsID=727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了解當代科學技術的主要方面和應用前景;

2.掌握工程力學、結構力學、岩土力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工程規劃與選型、工程材料、結構分析與設計、工程地質勘察、地基處理方面的基本知識,掌握有關建築機械、電工、工程勘測與試驗、施工技術與組織等方面的基本技術;

3.具有工程制圖、計算機應用、主要測試和試驗儀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綜合應用各種手段(包括外語工具)查詢資料、獲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4.了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規;

5.掌握常見地質工程問題的分析方法,具有解決土木工程建設中各種地質問題的初步能力,具有對環境地質作出評價和規劃的初步能力;

6.具有進行工程設計、試驗、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主幹學科:力學、土木工程、地質工程、水利工程。

主要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岩體力學、工程地質學基礎、環境科學概論、基礎工程學、建築材料、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房屋建築學、地下建築工程結構。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認識實習、測量實習、綜合工程地質實習、專業教學實習與生產實習、結構課程設計、畢業實習與設計等。

主要專業實驗:材料力學實驗、建築材料實驗、結構試驗、岩土測試試驗等。

學制:本科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相近專業:地質工程、建築工程。

⑵ 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怎麼樣

中國源地質大學長城學院:

  1. 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與保定賀陽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合作,按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獨立學院。學院辦學層次為全日制普通本科,納入國家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計劃,面向全國招生,目前在校生15000多人。

  2. 學院地處歷史文化名城—素有北京南大門之稱的河北省保定市,保定作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載地和京津產業轉移的重要承載地,與京津形成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學院佔地面積1400餘畝,建築面積45.6萬平方米,具有齊全的教學基礎設施、文化體育設施和學生綜合服務設施。圖書館藏書128萬冊,擁有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超星電子圖書等多個電子期刊資料庫。

  3. 學院坐落於保定市南二環路,學院設有地球科學與資源系、信息工程系、工程技術系、管理科學與工程系、經濟系、外語系、基礎課部、體育課部等八個系部。學院發展目標是把學院建成辦學特色鮮明、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先進、校園環境優美、社會民眾公認的一流獨立學院。

⑶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土木工程考研考哪些科目

土木工程考研考: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13岩土力學

⑷ 中國地質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怎麼樣多少分

不知道樓主說的是武漢的還是北京的,反正呢,這個專業在兩個校區都不是很好。該大學的土木工程專業很菜
,在該校屬於2流專業。這個大學的分數線一般大於重本20分左右。給你個資料參考下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採納!
開設土木工程專業院校畢業生能力用人單位評價:
本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A+等級的學校有:
清華大學
浙江大學
同濟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重慶大學
湖南大學
東南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河海大學
本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A等級的學校有:
西安交通大學
山東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天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中南大學
東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福州大學
新疆大學
貴州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南昌大學
西南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鄭州大學
廣西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中國礦業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華僑大學
河南大學
石家莊鐵道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石河子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
蘭州理工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
河南理工大學
河南工業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沈陽建築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汕頭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
深圳大學
長安大學
蘭州交通大學
廣州大學
山東建築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
浙江科技學院
河北工程大學
重慶交通大學
蘇州科技學院
天津城市建設學院
長春工程學院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
廣西工學院
青島理工大學
河北建築工程學院
本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B+等級的學校有:
武漢大學
吉林大學
四川大學
中山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廈門大學
蘭州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暨南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燕山大學
內蒙古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海南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浙江工業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黑龍江大學
河北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成都理工大學
濟南大學
江蘇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北大學
湘潭大學
內蒙古科技大學
寧夏大學
上海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江南大學
揚州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河南科技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寧波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西安科技大學
沈陽工業大學
內蒙古農業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浙江理工大學
東北電力大學
中國民航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
河北理工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青海大學
遼寧科技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
南昌航空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西南石油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集美大學
西華大學
煙台大學
遼寧工業大學
平頂山工學院
長江大學
福建工程學院
四川理工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
南華大學
湖南工業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
湖北工業大學
山東交通學院
桂林理工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
大連海洋大學
西安工業大學
西安石油大學
陝西理工學院
江西理工大學
三峽大學
新疆農業大學
大連大學
大連交通大學
南京工程學院
攀枝花學院
北方工業大學
大連民族學院
武漢工程大學
湖南理工學院
黑龍江科技學院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
寧波工程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
安徽工程科技學院
鹽城工學院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黑龍江工程學院
華北科技學院
黃石理工學院
魯東大學
長沙學院
寧波諾丁漢大學
襄樊學院
常州工學院
合肥學院
本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B
等級的學校有:
中國農業大學
延邊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
雲南農業大學
貴州師范大學
河北科技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
哈爾濱理工大學
哈爾濱商業大學
北華大學
溫州大學
西藏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沈陽農業大學
西北民族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
江西農業大學
大慶石油學院
東華理工大學
貴州民族學院
福建農林大學
甘肅農業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中原工學院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廈門理工學院
信陽師范學院
安陽師范學院
安陽工學院
黃淮學院
南陽理工學院
許昌學院
五邑大學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佳木斯大學
紹興文理學院
東莞理工學院
天水師范學院
成都大學
嘉應學院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榆林學院
江蘇科技大學
延安大學
沈陽大學
湖南工程學院
石家莊經濟學院
西南林學院
常州大學
南通大學
昆明學院
青海民族大學
重慶科技學院
湖南工學院
浙江農林大學
武漢工業學院
井岡山大學
孝感學院
聊城大學
重慶三峽學院
塔里木大學
遼東學院
淮海工學院
皖西學院
淮陰工學院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湖南科技學院
西昌學院
青島農業大學
防災科技學院
湖南城市學院
邵陽學院
濰坊學院
白城師范學院
泰山學院
惠州學院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
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北京城市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茂名學院
唐山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實驗學院
福州大學至誠學院
天津大學仁愛學院
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
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
哈爾濱學院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本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C+等級的學校有:
南陽師范學院
商丘師范學院
莆田學院
隴東學院
三明學院
南昌工程學院
台州學院
嘉興學院
廊坊師范學院
黃山學院
金陵科技學院
洛陽理工學院
宜春學院
九江學院
新鄉學院
臨沂師范學院
山西大同大學
遼寧科技學院
西安思源學院
大慶石油學院華瑞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
江西藍天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德應用技術學院
湘潭大學興湘學院
麗水學院
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河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
湖南科技大學瀟湘學院
浙江樹人大學
蘭州理工大學技術工程學院
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
華北電力大學科技學院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學院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新疆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新疆農業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銅陵學院
南昌理工學院
石家莊鐵道學院四方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
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
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東海科學技術學院
山東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
燕山大學里仁學院
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學院
河北工業大學城市學院
廣西工學院鹿山學院
安徽工業大學工商學院
揚州大學廣陵學院
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城市建設學院
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呼倫貝爾學院
江蘇科技大學南徐學院
貴州大學明德學院
福州大學陽光學院
東南大學成賢學院
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
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
沈陽建築大學城市建設學院
河南大學民生學院
江南大學太湖學院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建築裝飾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
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城建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
蘇州科技學院天平學院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華清學院
黑龍江東方學院
三峽大學科技學院
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
西安工業大學北方信息工程學院
本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C等級的學校有:
黃河科技學院
西安歐亞學院
西京學院
青島濱海學院
安徽新華學院
湖南工程學院應用技術學院
東華理工大學長江學院
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
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順華能源學院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理工學院
河北大學工商學院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
河北農業大學現代科技學院
青島農業大學海都學院
青海大學昆侖學院
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
寧夏理工學院
河北工程大學科信學院
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三江學院
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
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江蘇工業學院懷德學院
武漢工業學院工商學院
南通大學杏林學院
湖北工業大學商貿學院
江蘇大學京江學院
湖南文理學院芙蓉學院
浙江林學院天目學院
湖南理工學院南湖學院
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
湖南工業大學科技學院
溫州大學甌江學院
南華大學船山學院
本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D+等級的學校有:
沈陽大學科技工程學院
嘉興學院南湖學院
信陽師范學院華銳學院
廣東白雲學院
本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D等級的學校有:
孝感學院新技術學院

⑸ 中國地質大學的地質工程專業怎麼樣強項是什麼

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地質工程專業介紹(工學學士學位):

  1. 本專業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各方面全面發展,系統掌握岩土鑽掘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接受相關的工程訓練,能在城鎮建設、土木水利、能源交通、資源開發、國土防災等各領域的勘察、設計、施工、管理單位從事工程地質勘察、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地質工程設計與施工、資源勘探與採掘、岩土鑽掘與工程監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2. 本專業畢業生要求在牢固掌握數學、物理、化學、外語、計算機等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系統學習地質學、工程力學、工程地質學、岩土鑽掘工程等專業課程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工程勘察、地質災害防治、地質工程設計與施工、工程管理、資源勘探與採掘、岩土鑽掘工藝與設備開發等的能力。

  3. 總體課程設置採取「通識教育課+學科基礎課+專業主幹課+集中實踐課+公共拓展課+專業拓展課+素質拓展課+公共選修課」的分段組合方式,主要課程如下:

  4. 岩土鑽掘方向: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基礎地質學、液壓傳動、測量學、金屬材料與零件加工、土力學、岩土測試技術、基礎工程學、基礎工程施工技術、岩體力學、流體力學、機械制圖、機械設計基礎、岩土鑽掘工藝學、鑽井液工藝原理、鑽井與完井工程、岩土鑽掘設備、工程地質學基礎、碎岩原理與工具、岩土工程監理等。

⑹ 中國地質大學土木工程怎麼樣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國家211工程院校,是我們敬愛的溫總理的母校,首先學校是不用說的,根據我在地大的經驗,地大的土木工程學院是個很強的專業——東風吹,戰鼓雷,我是工程我拍誰。是不是能聽見工程的強悍呢?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的總稱,涉及採用工程材料如土、石、磚、木、混凝土、塑料和各種金屬等修建房屋、道路、鐵路、橋涵、隧洞、河道、港口、特種結構和市政衛生工程等的生產活動和工程技術。土木工程專業主要包括房屋建築工程、橋梁工程、道路與鐵路工程、地下工程、岩土工程與礦山建設工程等方向。我校土木工程專業包括工程地質與地下工程、房屋建築工程兩個方向,在工程地質、地下建築工程與岩土工程的設計、施工、研究方面特色明顯。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既具有較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又具有較寬的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從業的適應面廣。

本專業培養掌握工程力學、結構力學、流體力學、岩土力學、工程地質和建築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從事土木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研發、施工及管理能力,能在房屋建築、地下建築、隧道、道路、橋梁、礦井、水利等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開發、投資等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主幹課: 綜合地質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質土力學、岩體力學、流體力學、建築制圖、建築材料、房屋建築學、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土木工程施工、地下建築施工、地下建築結構、多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工程測量、基礎工程、工程地質、岩土工程勘察、地下水科學基礎等。
專業主幹課: 綜合地質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質土力學、岩體力學、流體力學、建築制圖、建築材料、房屋建築學、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土木工程施工、地下建築施工、地下建築結構、多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工程測量、基礎工程、工程地質、岩土工程勘察、地下水科學基礎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土木工程認識實習、地質實習,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土木工程施工課程設計,岩土工程勘察課程設計,基礎工程課程設計,測量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

畢業去向:畢業生可從事城建、市政、公路、鐵路、水利、港口、礦業等相關行業的勘察、設計、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資、開發等工作

⑺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工程跟地質學這兩個專業有什麼區別!

地質學(地質學類):
地質學不是我們平常想像中得那麼枯燥,每天只是和泥土打交道;也不是一定要成為地質隊或探險家中的一員,生活在與世隔絕,荒涼無比的戈壁灘上。慢慢地,你會發現地球上有很多未知等著我們去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她的奧妙與神奇。

一聽到地質,大家第一反應肯定就是研究泥土和岩石,其實我們要學的可不僅僅是這些,我們需要對地球的礦物和岩石、地層和古生物、地質結構和地質作用這三方面進行了解和學習。

在野外實習中,我們可以近距離地觀察大自然,全班同學在一起盡情享受野外環境的同時,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地考察對相關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我們還見識到了不同種類的岩石、地層、化石,也學會了如何利用地質圖、羅盤、GPS導航儀等地質器材去完成研究和測量,多次實地考察後,我們還學會了地質填圖這個專業技能。

主要課程:
礦物和岩石類課程:主要針對地球中含有的礦物元素以及在底層中以何種形式出現等問題進行研究和討論。包括結晶學、礦物學、岩石學地球化學等課程。

地層和古生物類課程:主要研究地球上生物的進化歷史以及底層分布的特點。我們主要學習了古生物地史學和礦床學。

地質結構和地質作用類課程:以實際應用為主,主要學習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地質災害與環境地質學。

畢業去向:
地質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後不僅可在高等院校從事地質科學的教學工作,也可以向國家資源能源勘探、開發與環保、城市建設、城市交通、港口、水利水電建設、國防和地質災害監測與防治等機構從事研究工作。

擁有地質學專業國家特色專業院校名單: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西北大學、同濟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吉林大學。

地質工程(地質類):
地質工程是一門運用地質學的知識並結合工程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生產中產生的地質問題以及工程問題的專業。它包括地質學和工程學兩方面的學習。雖然其中地質學課程主要起著服務工程的作用,但是這些地質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卻是不可或缺的,它們貫穿了整個地質工程專業學習的過程。

地球上頻繁發生的地質災害所產生的經濟及人員損失是無法估量的,地質工程專業中學習的知識可以有效地減少這些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地質工程專業的人員可以勘察地震所帶來的次生災害的潛在性,隨後評價其安全性,最後提出解決的方案以保障災後人員的安全。

每個暑假,本專業的小夥伴們都會被送進大山,去領悟和欣賞大地母親的雄偉壯麗。我們每人一把地質錘,一個羅盤,一個放大鏡,再頂一頂草帽,帶上水和干糧,在漫山的荊棘路上堅定前行,這一路我們都在不停地學習,記錄珍貴的第一手資料,最終我們能夠做到准確識別地質分層和礦物,辨別地質構造,分清地質災害的類型。

主要課程:
公共基礎課: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結構力學、材料力學、結構設計原理等。

專業課:基礎地質學、礦物岩石學、土質土力學、岩體力學、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岩土工程勘察等。

計算機類課程:程序設計基礎與VisualC++、工程制圖及計算機繪圖等。

畢業去向:
畢業生會到建設部門從事與工程地質相關的規劃、勘測、設計、施工、科技開發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擁有地質工程專業國家特色專業院校名單: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長安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學院、西安科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濟大學、安徽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科技大學。

相同點:
地質學和地質工程專業的學生都需要學習地質學基礎的相關課程,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地質學理論知識,對岩石、礦物、地質構造等方面有一定認識。

不同點:
地質學主要培養學生具備堅實的地質學基本理論、技能和相關學科基礎知識,重在對地質科學的理論研究。地質工程則要求畢業生能夠在學習了地質學知識的基礎上,具備從事資源地質勘查、解決常見地質工程問題的能力和地質災害防治的能力。

⑻ 中國地質大學的土木工程專業好不好啊我要輔修!急~~

地大土木工程專業

工程學院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最大的院系之一,歷經北京地質學院建校初的五系、七系,武漢地質學院的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系、探礦工程系、測量教研室,中國地質大學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勘察建築與工程學院,於1998年在學校的院系調整中應運而生。工程學院經過建設、發展、壯大,現下設五系一室,即土木工程系、岩土工程與工程地質系、勘察與基礎工程系、測繪工程系、安全工程系、力學教研室;擁有國家重點學科(地質工程)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個,有博士後流動站1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博士學科點6個(地質工程、地下建築工程、岩土工程、安全工程、鑽井工程、資源與環境遙感),碩士學科點11個,本科專業(含方向)13個;有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各1個;有中科院院士1名、工程院院士2名、俄羅斯外籍院士1名,博士生導師15名,教職工150餘名,現在校本科生1700餘人,各類研究生400餘人。

全院教職工勵精圖治、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在教學、科研方面不斷取得重要進展,碩果累累。50年來,我院已累計培養各層次的工程建設人才1萬余名,他們在各自崗位上勤懇工作、開拓進取,取得突出成就,大多已成為國家許多大型工程建設的主要領導和技術骨幹,甚至成為國家領導人,其中孫金龍、石崑山是他們中的代表人物。在注重日常教學的同時,我院始終加強教材建設,據不完全統計,已出版各類教材300餘部。我院的教學研究項目已完成數十項,其中唐輝明教授負責的「土木工程(岩土)專業人才產學研合作培養方案研究與實踐」獲得湖北省2000年度教學研究成果一等獎、2001年度國家教學研究成果二等獎;同時,我院在2000年自籌經費出版教學研究論文集《工程教學研究與實踐》,集中反映了我院的教學研究成果。科學研究是體現學術水平和提升學院綜合水平的重要指標,50年來我院已累計完成各類科研項目數百項,取得豐碩成果,獲得國家及省部級成果獎200餘項,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縱向科研方面,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成功率逐年提高,無論是青年基金,還是重大項目都屢有斬獲,累計經費額度已近千萬元;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數量和經費額都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完成和在研的項目數達200餘項;大陸科學鑽探號稱「亞洲第一鑽」,集中體現了我國在這方面的最高水平,現場的高級技術人員中有70%是我院的畢業生,而作為技術專家,我院的楊凱華教授等人直接參與該項工作。與此同時,我院積極投身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在許多國家大型工程建設如三峽工程、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調等工程中做出了突出貢獻,完成的項目數達到300餘項,經費額度超過2000萬元;在地質災害的勘察、設計、治理方面成績卓著,保證了一些高速公路、重要設施的安全;我院的非開挖鋪管技術開創了武漢市「地面車水馬龍,地下管纜橫穿」的先河,該技術在我國屬於先進水平,已在國內的許多地區大顯身手,取得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張國櫸教授主持研究、生產的鑿岩釺頭在國內同類產品中居領先水平,市場佔有率位居前列,已產生經濟效益60多億元,1999年被湖北省政府有關部門獎勵2萬元,並被授予「湖北省優秀專利發明者」稱號,是我校科技成果直接轉化為生產力的典型。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我院的國際合作和交流也邁入快車道,目前已和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澳大利亞、俄國、英國、荷蘭、紐西蘭、瑞士、挪威等數十個國家、以及香港、台灣地區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和學術交流關系,不定期地進行互訪,極大地提高了我院的學術聲譽和影響。

工程學院是有著優良傳統和創新精神的大院,數十年來以培養高水平的工程建設人才、為國家工程建設服務為己任,我們的建設目標是在本世紀初建成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國內一流的工程人才培養搖籃,集科研、生產為一體的工程建設基地。我們相信在海內外校友的支持和關注下、在全體教職工的努力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團結進取,努力奮斗,工程學院必將再鑄輝煌!

⑼ 中國地質大學的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什麼時候開設的

具體的不太清楚,應該很久了。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工學學士學位專)屬
1.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繫統設計、機械製造工藝、機電一體化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能在工作生產第一線領域從事機電系統的設計製造、科研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2.主幹課程:機械制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製造工藝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數控機床、液壓傳動、機電一體化、測試技術、機電傳動控制基礎、單片機、機械製造基礎、電工電子、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互換性與測量技術等課程。
3.實習實踐:為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我院建有基礎實驗室、專業實驗室,並適時開設課程設計、金工實習、社會實踐等實習(實踐)。
4.畢業去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企事業單位,從事機電系統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和經營銷售;及大型賓館和公共場所機電設施運行管理和維護工作。也可考取相關領域研究生。

⑽ 2012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哪個考研復試參考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年碩士研究生初試參考書目

考試科目代碼及名稱

參考書目

240俄語(外語系)

《新編大學俄語基礎教程(一、二)》,高等教育出版社

241日語(外語系)

《みんなの日本語(大家的日語)1,2 》第1版 株式會社 スリーエーネットワーク 編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建議與《大家的日語1、2學習輔導用書》和《大家的日語標准習題集》配套使用。

242法語(外語系)

《新大學法語1,2,3》 李志清總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

610高等數學

《高等數學》(第五版),同濟大學編

611地球科學概論

《地球科學概論》汪新文,地質出版社,1999

612基礎數學

《數學分析》(上下冊)華東師范大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613有機化學(水環用)

《有機化學》(第四版)汪小蘭著,高教出版社,2005

614法學綜合(法理學、民法學)

《法理學》(第三版)沈宗靈,北大出版社,2003;《民法》(第四版)魏振贏,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法理學與民法學各佔50%)

615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概論》田克勤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張雷聲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616中國工藝美術史

《首飾設計基礎》任進,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11;《現代首飾工藝與設計》鄒寧馨,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中國工藝美術史》(第一版)田自秉,東方出版社,1985

619管理學概論

《管理學》人民大學出版社第三版,楊文士

620普通化學

《普通化學》(第五版)浙江大學普通化學教研室編寫,高等教育出版社

621基礎地學

《地球科學導論》劉本培,蔡運龍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22體育學專業基礎綜合

《運動生理學》鄧樹勛 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運動訓練學》第二版田麥久 主編,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800自然地理學

《自然地理學》伍光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01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三選一)

《礦床學》袁見齊等,地質出版社,1987;《結晶學與礦物學》李勝榮,地質出版社,2009;《岩石學》樂昌碩,地質出版社

802地球化學

《地球化學》韓吟文,地質出版社2003

803地史學

《地史學教程》劉本培,地質出版社 1996

804構造地質學

《構造地質學》朱志澄,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805第四紀地質學

《第四紀地質學與地貌學》主編:田明中、程捷,地質出版社,2009

806生態學概論

《生態學概論》曹湊貴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07科學史概論

《科學技術史》,化工出版社

808地理信息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導論》陳述彭編,科學出版社;《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方法》吳信才,電子工業出版社;《地理信息系統教程》胡鵬,武漢大學出版社

809礦產勘查學

《礦產勘查學》李守義,地質出版社

810礦產資源經濟學

《礦產經濟與管理》李萬亨,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811遙感原理與應用

《遙感導論》梅安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第一版

812機械設計

《機械設計》(第八版)濮良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13岩土力學

《岩體力學》劉佑榮,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9;《土力學》陳仲頤,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

814工程力學

《理論力學》(第四版)浙江大學理論力學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材料力學I》(第四版)劉鴻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15安全系統理論

《安全系統工程》汪元輝,天津大學出版社,1999;《系統可靠性理論》程伍一,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0;

816普通物理學

《大學物理學》張三慧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包括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和量子力學共9本書)

817分析化學

《分析化學》(第四版)武漢大學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18工業礦物與岩石

《工業礦物與岩石》(第二版)馬鴻文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

819硅酸鹽物理化學

《無機材料科學基礎》(硅酸鹽物理化學),陸佩文,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820有機化學

《有機化學》王琴珠、楊增家編,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

821數值分析

《數值分析》(第四版)編者:李慶揚、王能超、易大義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

822自動控制理論

《自動控制理論》鄒伯敏,機械工業出版社

823環境微生物

《微生物學》(第一版),沈萍,高等教育出版社

824水文地質學基礎

《水文地質學基礎》王大純等,地質出版社,1995

825綜合工程地質學

《工程地質分析原理》張倬元等,地質出版社,2005;《專門工程地質》張咸恭、李智毅等,地質出版社,1988

826水處理工程與環境化學

《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環境化學》戴樹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27大氣化學

《大氣化學》(第二版)王明星著,北京:氣象出版社,1999

828沉積岩石學

《沉積學》(第二版)姜在興主編,石油工業出版社,2010;《碎屑岩系油氣儲層沉積學》,於興河 編著,石油工業出版社,2008;《沉積岩石學》(第四版),朱筱敏主編,石油工業出版社,2008

829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陳昭年,地質出版社,2005

830油礦地質學

《油礦地質學》吳元燕,石油工業出版社;《中國煤田地質學》楊起,韓德磬,煤炭工業出版社,1979

831油層物理學

《油層物理》秦積舜,石油大學出版社,2001

832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厲以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政治經濟學》第二版,逄錦聚等人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西方經濟學佔70% ,政治經濟學佔30%)

833行政法學

《行政法學》(第二版)羅豪才等,北大出版社 ,2006

834環境法學

《環境法學》(第一版)汪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835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概論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概論》田克勤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836管理學

《管理學》徐國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837行政管理學綜合(行政管理學、公共政策學)

《行政管理學》(第三版)夏書章,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公共政策學》陳振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行政管理學佔70%、公共政策學佔30%)

838首飾設計與首飾製作

《首飾設計基礎》任進,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11;《現代首飾工藝與設計》鄒寧馨,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中國工藝美術史》(第一版)田自秉,東方出版社,1985

839結晶學與礦物學

《結晶學及礦物學》 李勝榮,地質出版社,2008

840英美文學

《英國文學簡史》劉炳善,河南人民出版社《英國文學選讀》王 蕾,天津大學出版社《美國文學簡史》常耀信,南開大學出版社《美國文學選讀》黃家修,武漢大學出版社

841綜合英語

《外語學習與教學導論》Keath Johnson,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英語教學法教程》第二版 王薔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語言學教程(第三版)》 胡壯麟,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 《高級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葉子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842地球物理計算方法

《數值分析簡明教程(第二版)》王能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43數字信號處理

《數字信號處理教程》程佩清,清華大學出版社

844通信原理

《通信原理》(第五版)樊昌信,國防工業出版社,2005

845信號與系統

《信號與系統》(第二版)鄭君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46測量平差

《測量平差基礎》(第三版)測繪出版社,1996 《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847土地資源學

《土地資源學》劉黎明主編,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土地資源學》王秋兵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

850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學院用)

《材料科學概論》,許並社主編,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2

850材料科學基礎(工程學院用)

《材料科學基礎》,劉智恩,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851海洋科學導論

《海洋科學導論》,馮士筰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852 C語言程序設計

《C語言程序設計教程》第三版,譚浩強

853 地下水科學概論

《地下水科學概論》,周訓等,地質出版社,2009

854鑽井工程

《鑽井工程理論與技術》陳庭根,管志川主編,石油大學出版社,2000 《鑽井液工藝學》鄢捷年主編,石油大學出版社,2001

855電子技術基礎

1、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4版)清華大學電子學教研組編,華成英、童詩白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5版)清華大學電子教研組編,閻石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56土壤學

《土壤學》(第三版),黃昌勇、徐建明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

701科學技術哲學

《科學技術哲學導論》劉大椿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901現代科技概論

《科學技術概論》胡顯章、曾國屏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