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地質災害預警符號

地質災害預警符號

發布時間: 2021-02-15 08:45:59

㈠ 氣象預報上的4種顏色分別代表什麼級別的災害

1、藍色預警(一般)

暴雪藍色預警信號:12小時內降雪量將達4毫米以上,或者已達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可能對交通或者農牧業有影響。

2、黃色預警(較重)

黃色暴雨預警信號: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3、橙色預警(嚴重)

橙色暴雨預警信號: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4、紅色預警(特別嚴重)

紅色暴雨預警信號: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1)地質災害預警符號擴展閱讀:

香港天文台在1992年開始使用一套以顏色為標記的「暴雨警告系統」,系統是獨立操作的,與其他氣象警告系統並無關連。

當時暴雨警告系統共分兩個階段、三種信號:

第一階段為黃色暴雨警告:香港天文台是基於預料在未來約6小時內,香港境內可能會有超過50毫米雨量,而發出這個警告。這是向政府部門發出的戒備信號,在這個階段,並不會向市民公布。

第二階段為紅色暴雨警告及黑色暴雨警告,是根據香港境內實際錄得的雨量而發出的信號。紅色暴雨警告表示暴雨已經開始,在剛過去的一小時內,香港廣泛地區錄得超過50毫米的雨量。而黑色暴雨警告則表示在剛過去的兩小時內,錄得至少100毫米的雨量。

在1998年3月28日,香港重新修訂暴雨警告系統,並沿用至今。

㈡ 天氣預報的符號橙色預警和藍色預警哪個大

天氣預報的符合橙色預警大,藍色是最低等級的預警。

天氣符號中紅色是最高級別的預警,紅色預警一般要停工停課,橙色預警次之,黃色預警再次之,藍色是最低等級的預警。

比如暴雨藍色預警是指12小時降水量超過50mm,黃色6小時超50mm,橙色3小時超50mm,紅色3小時超100mm,高溫黃色超過35℃,橙色超過37℃,紅色超過40℃。

而原有的台風、暴雨、寒冷3種預警信號的黑色預警信號將成為歷史,統一以紅色為最高等級,由原來的「白、綠、黃、紅、黑」改為現在的「白、藍、黃、橙、紅」;暴雨預警信號和寒冷預警信號原規定按「黃、紅、黑」來分等級十種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

(2)地質災害預警符號擴展閱讀

橙色預警信號防禦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搶險應急工作;

2、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停工、停課、停運、停市、停業(除特殊行業外);

3、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應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應當盡可能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當台風中心經過時風力會減小或者靜止一段時間,切記強風將會突然吹襲,應當繼續留在安全處避風,危房人員及時轉移;

5、相關地區應當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藍色預警信號防禦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准備工作;

2、停止露天集體活動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

3、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如回港避風或者繞道航行等;

4、加固門窗、圍板、棚架、廣告牌等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切斷危險的室外電源。

㈢ 各種預警級別、預警顏色所表示的含義

按照《北京市東城區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相關規定,依據突發事件即將造成的危害程度、發展情況和緊迫性等因素,東城區將突發事件的發生由低到高劃分為一般(IV級)、較大(III級)、嚴重(II級)、特別嚴重(I級)四個預警級別,並依次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來加以表示。

藍色等級(IV級):預計將要發生一般(IV級)以上突發公共安全事件,事件即將臨近,事態可能會擴展。

黃色等級(III級):預計將要發生較大(III級)以上突發公共安全事件,事件已經臨近,事態有擴大的趨勢。

橙色等級(II級):預計將要發生重大(II級)以上突發公共安全事件,事件即將發生,事態正在逐步擴大。

紅色等級(I級):預計將要發生特別重大(I級)以上突發公共安全事件,事件會隨時發生,事態正在不斷蔓延。

(3)地質災害預警符號擴展閱讀:

重大氣象災害預警級別:

按照災害性天氣氣候強度標准和重大氣象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程度,重大氣象災害被確定為一般(Ⅳ級)、較重(Ⅲ級)、嚴重(Ⅱ級)和特別嚴重(Ⅰ級)四級預警:

1、Ⅰ級預警:

在某省(區、市)行政區域或者多省行政區域內,氣象主管機構所屬氣象台站預報預測出現災害性天氣氣候過程,其強度達到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制定的極大災害性天氣氣候標準的。或者地質災害氣象等級達5級、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等級達5級。

2、Ⅱ級預警:

其強度達到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制定的特大災害性天氣氣候標準的。或者地質災害氣象等級達4級、森林(草原)火險等級達4級。

3、Ⅲ級預警:

其強度達到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制定的重大災害性天氣氣候標准。或地質災害氣象等級達3級、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等級達3級。

4、Ⅳ級預警:

其強度達到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制定的較大災害性天氣氣候標准,或地質災害氣象等級達2級、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等級達2級。

㈣ 防震減災術語,圖形符號與標志有哪些

3.1 地震
3.1.1 地震 earthquake
大地震動。包括天然地震(構造地震、火山地震)、誘發地震(礦山冒頂、水庫蓄水等引發的地震)和人工地震(爆破、核爆炸、物體墜落等產生的地震)。一般指天然地震中的構造地震。
3.1.2 震源 seismic source
產生地震的源。
3.1.3 震級 magnitude
對地震大小的相對量度。(GB 17740-1999中的2.1)
3.1.4 地震烈度 seismic intensity
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動及其影響的強弱程度。 (GB/T17742-1999中的2.1)
3.1.5 地震波 seismic wave
地震時從震源發出、向四周傳播的波。
3.1.6 震中 epicentre
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
3.1.7 極震區 meizoseismal area
一次地震破壞或影響最重的區域。
3.1.8 宏觀震中 macro-epicentre
極震區的幾何中心。
3.1.9 震源距 hypocentral distance
地震震源至某一指定點的距離。
3.1.10 震中距 epicentral distance
地震震中至某一指定點的地面距離。(GB 17740-1999中的2.6)
3.1.11 (宏觀)震中烈度 (macro) epicentral intensity
極震區的地震烈度。
3.1.12 無感地震 feltless earthquake
震中附近的人不能感覺到的地震。
注:一般震級在3級以下,震中烈度在Ⅲ度以下。
3.1.13 有感地震 felt earthquake
震中附近的人能夠感覺到的地震。
注:一般震級在3級以上,震中烈度在Ⅲ度以上。
3.1.14 極微震 ultra-microearthquake
震級<1級的地震。
3.1.15 微震 microearthquake
1級≤震級<3級的地震。
3.1.16 小[地]震 small earthquake
3級≤震級<5級的地震。
3.1.17 中[等]地震 moderate earthquake
5級≤震級<7級的地震。
3.1.18 大[地]震 large earthquake
震級≥7級的地震。
3.1.19 特大地震 great earthquake
8級和8級以上的大地震。
3.1.20 破壞性地震 destructive earthquake
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地震。(《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第二十六條)
3.1.21 嚴重破壞性地震 severely destructive earthquake
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使災區喪失或部分喪失自我恢復能力,需要國家採取相應行動的地震。(《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第三十條)
3.1.22 近震 near earthquake
震中距在1000km~1400km以下的地震。
3.1.23 遠震 teleseism
震中距在1000km~1400km以上的地震。
3.1.24 地方震 local earthquake
震中距在100km以內的近震。
3.1.25 地震活動性 seismicity
一定時間、空間范圍內發生的地震在強度、頻度、時間和空間等方面的分布規律和特徵。
3.2 地震監測預報
3.2.1 地震前兆 earthquake precursor
地震前出現的與該地震孕育和發生相關聯的現象。
3.2.2 地震觀測 earthquake observation
對地震或地震前兆進行觀察與測量。
3.2.3 地震監測` earthquake monitoring
對地震發生及與地震發生有關的現象進行監視與觀測。
3.2.4 地震預測 earthquake prediction
對未來地震的發生時間、地點和震級進行估計和推測。
3.2.5 臨震預測 imminent earthquake prediction
對10日內將要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的預測。
3.2.6 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 key area for earthquake surveillance and
protection
未來一定時間內,可能發生破壞性地震或可能受破壞性地震影響造成嚴重地震災害損失,需要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的區域。
3.2.7 地震重點危險區 critical earthquake risk area
未來一年或稍長時間內可能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區域。
3.2.8 震情 earthquake situation
有關地震活動和地震影響的情況。
3.2.9 震情會商 earthquake situation consultation
對震情進行分析與研究的專門會議。
3.2.10 地震預報 earthquake forecast
向社會公告可能發生地震的時域、地域、震級范圍等信息的行為。
3.2.11 地震長期預報 long-term earthquake forecast
對未來10年內可能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域的預報。
3.2.12 地震中期預報 intermediate-term earthquake forecast
對未來一二年內可能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域和強度的預報。
3.2.13 地震短期預報 short-term earthquake forecast
對3個月內將要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的預報。
3.2.14 臨震預報 imminent earthquake forecast
對10日內將要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的預報。
3.2.15 震後地震趨勢判定 evaluation of post-earthquake trend
對社會產生影響的地震發生後,對地震影響地區近期內地震活動形勢發展的分析結果。
3.2.16 地震速報 rapid earthquake information report
對已發生地震時間、地點、震級等的快速測報。
3.2.17 地震台[站] seismic station
地震觀測點或開展地震觀測和地震科學研究的基層機構。
3.2.18 地震台陣 seismic array
為提高地震信號的信噪比,由電纜線或無線通信線路將若干分布在地面上的地震儀器與同一記錄中心連接起來、採用專門技術進行信號處理的地震觀測系統。
3.2.19 地震遙測台網 telemetered seismic network
由4個以上分散布局的地震台和一個通過電信遙測技術收集並處理各台記錄信號的管理中心組成的地震觀測系統。
3.2.20 地震監測台網 earthquake monitoring network
由若乾地震台組成的地震觀測系統。
3.2.21 地震監測設施 facility for earthquake monitoring
開展地震監測的設備及有關設施的統稱。
3.2.22 地震觀測環境 environmental for seismicity observation
保障地震監測設施不受干擾、能夠正常發揮工作效能的地震台、地震觀測場地的周圍環境。
3.2.23 流動觀測 mobile observation
某研究任務或震情工作需要開展的地震觀測。
3.2.24 強震觀測 strong motion observation
記錄地震動和工程結構的地震反應的地震觀測。
3.2.25 地震謠言 earthquake rumor
沒有事實根據或缺乏科學依據的地震消息。
3.3 地震災害預防
3.3.1 地震災害 earthquake disaster
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和社會功能的破壞。
3.3.2 地震原生災害 primary earthquake disaster
地震直接造成的災害。
3.3.3 地震次生災害 secondary disaster of earthquake
地震造成工程結構和自然環境破壞而引發的災害。如火災、爆炸、瘟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以及水災、泥石流和滑坡等對居民生產和生活區的破壞。
3.3.4 地震次生災害源 source of secondary disaster of earthquake
產生地震次生災害的設施和環境。如燃氣管道、彈葯庫、化學葯品庫、水庫、陡坡等。
3.3.5 地震對策 earthquake countermeasure
防禦和減輕地震災害的策略。
3.3.6 地震災害預測 earthquake disaster prediction
對未來地震可能造成的災害做出估計。
3.3.7 地震災害預防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避免和減輕地震災害的防禦性工作。
3.3.8 防震減災 protection against and mitigation earthquake disasters
防禦和減輕地震災害。
3.3.9 重大建設工程 major construction project
對社會有重大價值或者有重大影響的工程。主要指地震發生後,一旦遭到破壞會造成重大社會影響和國民經濟重大損失的建設工程。
3.3.10 地震基本烈度 basic intensity
一個地區在未來一定時期內、一定場地條件和超越概率水平下可能遭遇的地震烈度。例如,1990年頒布的《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定義地震基本烈度為:50年期限內,一般場地條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為10%的地震烈度。
3.3.11 地震[基本]烈度復核 checking of basic seismic intensity
採用最新基礎資料和研究成果,對全國地震烈度區劃圖給出的某地地震基本烈度進行核實或修正。
3.3.12 地震區劃 seismic zoning
以地震烈度、地震動參數為指標,將國土可能遭受地震影響的危險程度劃分成若干區域。
3.3.13 抗震設防要求 requirement for fortification against earthquake
建設工程抗禦地震破壞的准則和在一定風險水準下抗震設計採用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動參數。
3.3.14 地震危險性分析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用確定性方法或概率計算方法給出工程場地或某一區域在未來一定時間內可能遭遇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動參數值。
3.3.15 地震安全性評價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根據對建設工程場地和場地周圍的地震活動與地震地質環境的分析,按照工程設防的風險水準,給出與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相應的地震烈度和地震動參數,以及場地的地震地質災害預測結果。
3.3.16 抗震性能鑒定 evaluation of earthquake resistant capability
檢查現有工程的設計、施工質量和現狀,按規定的抗震設防要求,對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進行評估。(JGJ/T 97-1995中的2.1.5)
3.3.17 抗震加固措施 strengthening measure for earthquake resistance
為使現有建築達到規定的抗震設防要求所採取的增強強度、提高延性、加強整體性和改善傳力途徑等措施。
3.3.18 抗震設計 earthquake resistant design
對地震區的工程結構進行的一種專業設計。一般包括概念設計、結構抗震計算和抗震構造措施三個方面。(JGJ/T 97-1995中的5.1.1)
3.3.19 抗震設計規范 earthquake resistant design code
建設工程達到抗震設防要求所遵循的原則和具體技術性規定。
3.4 地震應急
3.4.1 地震應急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se
破壞性地震發生前所做的各種應急准備以及地震發生後採取的緊急應急行動。
3.4.2 地震應急預案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scenario for destructive earthquake
防止和減輕未來地震災害的地震應急方案。
3.4.3 地震應急指揮機構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se administration
指揮和組織地震應急工作的臨時行政機構。
3.4.4 地震緊急應急措施 urgent measure for earthquake emergency
嚴重破壞性地震發生後在地震災區採取的法律、法規規定的緊急行政措施。
3.4.5 地震避難場所 earthquake shelter
破壞性地震發生後設置居民臨時生活區或疏散人員的安全場所。
3.5 震後救災與重建
3.5.1 地震災情 earthquake disaster affection
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經濟損失以及對社會的影響等情況。
3.5.2 地震災區 earthquake stricken area
地震發生後,人民生命財產遭受損失、經濟建設遭到破壞的地區。
3.5.3 地震烈度評定 rating of seismic intensity
據受地震影響地區的宏觀和微觀地震資料,確定該地區的地震烈度。
3.5.4 地震災害評估 earthquake disaster assessment
對地震造成的災害的程度做出評定與估計。
3.5.5 地震救助技術 rescue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hazard
用於震前應急防禦和震後搶險救助的各種技術的總稱。
3.5.6 震後救援 post-earthquake relief
對地震災區採取的救援行動。
3.5.7 震後恢復與重建 post-earthquake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使地震災區的生產、生活和社會功能恢復基本正常以及對地震破壞的建(構)築物、公共設施的修復與建設。
3.5.8 地震遺跡 earthquake remains
地震留下的痕跡。包括震毀、震損或地震影響區域內完好的建築物、構築物及地震活動產生的地質、地形、地貌變動的痕跡等。
3.5.9 地震遺址 earthquake relic
地震遺跡所在的地方。
3.5.10 地震保險 earthquake insurance
補償地震災害損失的一個保險險種。

㈤ 山洪災害降雨強度預警信號的顏色等級按照嚴重性和緊急程度由低到高排列順序是

根據預報的降雨量與臨界雨強作比較,預測山洪災害發生的嚴重程度和緊急程度。山洪災害降雨強度預警等級分為三級(Ⅲ、Ⅱ、Ⅰ),按照發生山洪災害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顏色依次為黃色、橙色、紅色,三種顏色預警信號分別代表較重、嚴重、特別嚴重。

1、第一級Ⅲ黃色預警信號(預警水平較重)。意思是:根據降雨預報,將會有強降雨發生在24小時內,降雨強度可能接近或達到臨界降雨強度(材料),和雨可能會持續,預計可能會更重的山洪災害,此時監事應當啟動相應的應急程序,輸入一個防災的狀態,有關部門加強責任,使可能的山洪災害預報,跟蹤預報和預警服務工作。

2、第Ⅱ級橙色預警信號(嚴重警告等級)。其含義是:根據降雨預報,24小時內將有強降雨,降雨強度為臨界降雨強度的1 ~ 2倍(<≤2倍),降雨可能持續。嚴重的山洪災害預測發生時,監事應當啟動緊急應急程序和進入緊急狀態預防。

有關部門應當開展重大山洪災害跟蹤、預報和預警服務,密切監測雨、水條件和強降雨引發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部署實施預防措施。

3、第一級Ⅰ紅色預警信號(尤其是嚴重警告級別)。其含義是:根據降雨預報,24小時內將有強降雨,降雨強度大於臨界降雨強度(>2倍)的2倍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較長時間。

二十四小時內可能發生特別嚴重山洪災害的,主管機關應當啟動特別應急程序,進入特別應急防災狀態。有關部門要做好重大山洪災害的監測、預報、預報和預警服務,及時啟動應急救援計劃。

(5)地質災害預警符號擴展閱讀:

自救方法:

在山區,突遭暴雨侵襲,河流水量會迅速增大,很容易爆發山洪。山洪具有突然性和爆發性強的特點。

在山區行走和中途歇息中,應隨時注意場地周圍的異常變化和自己可以選擇的退路、自救辦法,一旦出現異常情況,迅速撤離現場。

1、受到洪水的威脅,要有組織,迅速移到山坡、高處的位置。

2、當突然爆發洪水襲擊時,要鎮靜,不要驚慌,並以最快的速度撤離。離開現場時,應選擇最近的安全路線,沿斜坡水平奔跑,切勿沿斜坡或山谷出口奔跑。

3、山洪流速快,快,不要輕易游開,以免被山洪沖走。要注意山洪暴發,防止山崩、滾石、泥石流。

4、突如其來的洪水被困在一個堅實的基礎山高,梯田或固體住宅建築,在山上的環境下,是否單獨或很多人,只要有序持有等待救援或等待山的陡峭的上升和下降洪水過後可以鬆了一口氣。

5、如果你措手不及,被洪水困在低窪流銀行的山脊或木質結構房屋,在緊急情況下,如果你有通信條件下,您可以使用通信工具來報告洪水情況和被困情況,當地政府和防汛部門和尋求救援;如果沒有交流的條件,他們可以製作煙花,或揮動色彩鮮艷的衣服來來回回,或齊聲呼救。同時,盡量利用小船、木筏、門、木床等漂浮物,做水轉運。

6、如果高壓線塔歪斜,或電線下降或折斷,應遠離安全地點,不要接觸或接近高壓線,以免觸電。

7、洪水過後,要搞好環境衛生和防疫,注意衛生的飲用水和食物,並避免傳染病的發生。

平原地區、低窪地區的居民來不及搬遷,他們的家園往往容易遭受洪水或圍困。如果是這種情況,通常有效的做法是:

1、安排家人搬到屋頂,穩定他們的情緒。

2、想盡一切辦法發出求救信號,並盡快與外界取得聯系,以便及時得到救援。

3、用竹子等漂流物護送家人漂流到附近高樓或安全的地方。

㈥ 地質災害斜坡、傾倒在地圖上用什麼表示,請給出圖例。如若給出完整的國標符號庫,更加感激不盡。

地圖上表示地形起伏不是用等高線么?你說的是剖面圖?

㈦ 氣象部門發布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危害程度最高的是哪種顏色

一、地質災害預測預報等級統一劃分為5級:
1級為可能性很小;
2級為可能性較小內;
3級為可能性較大;容
4級為可能性大;
5級為可能性很大;

二、引發地質災害的降雨量資料表
3級,在預報中為注意級 (大--暴雨:38.0--74.9mm) ;
4級,在預報中為預警級 (暴雨:50.0--99.9mm,易引發地質災害) ;
5級,在預報中為警報級 (大暴雨:100--250mm) ;
1-2級,通知國土資源部門掌握;
3-5級,由縣國土資源局會同縣氣象局提出有關短期預報和臨災預報,報縣政府並向社會公開發布,按縣、鄉鎮、村、隱患點負責人、監測人逐級通知到位。

三、降雨量劃分標准:(以24小時計)
1、大雨: 25.0--49.9mm
2、大--暴雨:38.0--74.9mm
3、暴雨: 50.0--99.9mm
4、大暴雨: 100--250mm
5、特大暴雨: >250mm

預警信號總體上分為四級,按照災害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顏色依次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同時以中英文標識,分別代表一般、較重、嚴重和特別嚴重,還附以普遍性的防禦災指導。

㈧ 綠色預警,紅色預警,黃色預警等各種顏色預警信號那個最高級

一般都有藍、黃、橙、紅四種顏色等級,嚴重程度依次加重,分別表示一般、較重、嚴重、 特別嚴重,藍色為最低級別預警,紅色為最高級別預警。

藍色預警:
藍色暴雨預警信號: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藍色暴雪預警信號:12小時內降雪量將達4毫米以上,或者已達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可能對交通或者農牧業有影響。
台風藍色預警信號:24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6級以上,或者陣風8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雷雨大風藍色預警信號:6小時內可能受雷雨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到6級以上,或陣風7級以上並伴有雷電;或者已經受雷雨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已達到6—7級,或陣風7—8級並伴有雷電,且可能持續。
暴雨藍色預警信號: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霜凍藍色預警信號:48小時內地面最低溫度將要下降到0℃以下,對農業將產生影響,或者已經降到0℃以下,對農業已經產生影響,並可能持續。

黃色預警
黃色暴雨預警信號: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黃色暴雪預警信號:12小時內降雪量將達6毫米以上,或者已達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可能對交通或者農牧業有影響。
臭氧黃色預警信號:未來4小時內可能出現小時平均濃度大於100ppb的臭氧,或已經出現小時濃度大於100ppb的臭氧且可能持續。
森林火險黃色預警:中度危險,林內可燃物較易燃燒,森林火災較易發生。
雪災黃色預警信號:12小時內可能出現對交通或農業有影響的降雪。
霾黃色預警信號:12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於3000米的霾,或者已經出現能見度小於3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續。
台風黃色預警信號:24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8級以上,或者陣風10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雷雨大風黃色預警信號:6小時內可能受雷雨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8級以上,或陣風9級以上並伴有強雷電;或者已經受雷雨大風影響, 平均風力達8—9級,或陣風9-10級並伴有強雷電,且可能持續。

橙色預警
橙色暴雨預警信號: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橙色暴雪預警信號:6小時內降雪量將達1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可能或者已經對交通或者農牧業有較大影響。
橙色冰雹預警信號:6小時內可能出現冰雹伴隨雷電天氣,並可能造成雹災。
臭氧橙色預警信號:臭氧濃度超過120ppb。
森林火險橙色預警:高度危險,林內可燃物容易燃燒,森林火災容易發生,火勢蔓延速度快。
雪災橙色預警信號:6小時內可能出現對交通或農業有較大影響的降雪,或者已經出現對交通或農業有較大影響的降雪並可能持續。
霾橙色預警信號:6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於2000米的霾,或者已經出現能見度小於2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續。
台風橙色預警信號:12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10級以上,或者陣風12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雷雨大風橙色預警信號:6小時內可能受雷雨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8級以上,或陣風9級以上並伴有強雷電;或者已經受雷雨大風影響, 平均風力達8—9級,或陣風9-10級並伴有強雷電,且可能持續。

紅色預警
紅色暴雨預警信號: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紅色暴雪預警信號:6小時內降雪量將達15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可能或者已經對交通或者農牧業有較大影響。
紅色冰雹預警信號:2小時內出現冰雹伴隨雷電天氣的可能性極大,並可能造成重雹災。
森林火險紅色預警:極度危險,林內可燃物極易燃燒,森林火災極易發生,火勢蔓延速度極快。
雪災紅色預警信號:2小時內可能出現對交通或農業有很大影響的降雪,或者已經出現對交通或農業有很大影響的降雪並可能持續。
霾紅色預警信號:能見度小於5000米,PM2.5濃度大於500微克/立方米。
台風紅色預警信號:6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12級以上,或者陣風達14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雷雨大風紅色預警信號:2小時內可能受雷雨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10級以上,或陣風11級以上,並伴有強雷電;或者已經受雷雨大風影響, 平均風力為10—11級,或陣風11—12級並伴有強雷電,且可能持續。

㈨ 災害預警信號的台風預警等級

台風預警信號分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一)台風藍色預警信號
含義:24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6級以上,或者陣風8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防禦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准備工作;
2.停止露天集體活動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
3.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如回港避風或者繞道航行等;
4.加固門窗、圍板、棚架、廣告牌等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切斷危險的室外電源。
(二)台風黃色預警信號
含義:24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8級以上,或者陣風10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防禦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應急准備工作;
2.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
3.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切勿隨意外出,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員及時轉移。
(三)台風橙色預警信號
含義:12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10級以上,或者陣風12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防禦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搶險應急工作;
2.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停課、停業(除特殊行業外);
3.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應當盡可能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當台風中心經過時風力會減小或者靜止一段時間,切記強風將會突然吹襲,應當繼續留在安全處避風,危房人員及時轉移;
4.相關地區應當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四)台風紅色預警信號
含義:6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12級以上,或者陣風達14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防禦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應急和搶險工作;
2.停止集會、停課、停業(除特殊行業外);
3.相關地區應當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㈩ 天氣里都有什麼預警信號都代表什麼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含義
預警信號由名稱、圖標、標准和防禦指南組成,分為台風、暴雨、暴雪、寒潮、大風、沙塵暴、高溫、乾旱、雷電、冰雹、霜凍、大霧、霾、道路結冰等。
預警信號的級別依據氣象災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一般劃分為四級:Ⅳ級(一般)、Ⅲ級(較重)、Ⅱ級(嚴重)、Ⅰ級(特別嚴重),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同時以中英文標識。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防禦指南
一、台風預警信號
台風預警信號分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
(一)台風藍色預警信號
圖標:
標准: 24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6級以上,或者陣風8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防禦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准備工作;
2.停止露天集體活動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
3.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如回港避風或者繞道航行等;
4.加固門窗、圍板、棚架、廣告牌等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切斷危險的室外電源。
(二)台風黃色預警信號
圖標:
標准:24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8級以上,或者陣風10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防禦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應急准備工作;
2.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
3.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切勿隨意外出,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員及時轉移。
(三)台風橙色預警信號
圖標:
標准:12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10級以上,或者陣風12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防禦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搶險應急工作;
2.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停課、停業(除特殊行業外);
3.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應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應當盡可能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當台風中心經過時風力會減小或者靜止一段時間,切記強風將會突然吹襲,應當繼續留在安全處避風,危房人員及時轉移;
5.相關地區應當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四)台風紅色預警信號
圖標:
標准:6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沿海或者陸地平均風力達12級以上,或者陣風達14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防禦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應急和搶險工作;
2.停止集會、停課、停業(除特殊行業外);
3.回港避風的船舶要視情況採取積極措施,妥善安排人員留守或者轉移到安全地帶;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 人員應當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當台風中心經過時風力會減小或者靜止一段時間,切記強風將會突然吹襲,應當繼續留在安全處避風,危房人員及時轉移;
5.相關地區應當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