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張嘯
❶ 中國傑出鐵路工程師——譫天佑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 –1919年4月24日)號眷誠,字達朝,漢族,廣東南海人,居住在湖南省。原籍安徽婺源(今屬江西婺源)。英文名:Jeme Tien Yow。他是中國首位鐵路工程師,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少年時的詹天佑對機器十分感興趣,常和鄰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種機器模型。有時,他還偷偷地把家裡的自鳴鍾拆開,擺弄和捉摸裡面的構件,提出一些連大人也無法解答的問題,村裡人都很佩服這個孩子。1872年,年僅十二歲的詹天佑到香港報考清政府籌辦的「幼童出洋預習班」。考取後,父親在一張寫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證明書上畫了押。從此,他辭別父母,懷著學習西方「技藝」的理想,來到美國就讀。 在美國,出洋預習班的同學們,親眼目睹北美西歐科學技術的巨大成就,對機器、火車、輪船及電訊製造業的迅速發展贊嘆不已。有的同學由此對中國的前途而產生悲觀情緒,但詹天佑卻懷著堅定的信念說:「今後,中國也要有火車、輪船。」他帶著為祖國富強而發奮學習的信念,刻苦學習,於1877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紐海文中學業。同年五月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專攻鐵路工程。在大學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學習,以突出成績在畢業考試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國的中國留學生中,獲得學位的只有兩人,詹天佑便是其中的一個。 回國後,詹天佑懷著滿腔的熱忱,准備把所學本領貢獻給祖國的鐵路事業。但是,清政府洋務派官員卻過分迷信外國,在修築鐵路時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顧詹天佑的專業特長,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師學堂學駕駛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艦「揚武」號擔任駕駛官,指揮操練。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第二年,討伐中國計劃蓄謀已久的法國艦隊陸續進入閩江,蠢蠢欲動。可是主管福建水師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卻不聞不問,甚至下令:「不準先行開炮,違者雖勝亦斬!」這時,詹天佑便私下對「揚武」號管帶(艦長)張成說:「法國兵船來了很多,居心叵測。雖然我們接到命令,不準先行開炮,但我們決不能不預先防備。」由於詹天佑的告誡,「揚武」號十分警惕,作好了戰斗准備。當法國艦隊發起突然襲擊時,詹天佑冒著猛烈的炮火,沉著機智地指揮「揚武」號左來右往;避開敵方炮火,抓住戰機用尾炮擊中法國指揮艦「伏爾他」號,使法國海軍遠征司令「孤拔」險些喪命。對這場海戰,上海英商創辦的《字林西報》在報道中也不得不驚異地贊嘆:「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國人會這樣勇敢力戰。『揚武』號兵艦上的五個學生,以詹天佑的表現最為勇敢。他臨大敵而毫無懼色,並且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還能鎮定如常,鼓足勇氣,在水中救起多人……」 從戰後到1888年,幾經周折,終於轉入了中國鐵路公司,擔任工程師,這正是他獻身中國鐵路事業的開始。 詹天佑剛上任不久,就遇到了一次考驗。當時從天津到山海關的津榆鐵路修到灤河,要造一座橫跨灤河的鐵路橋。灤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漲急流。鐵橋開始由號稱世界第一流的英國工程師擔任設計,但失敗了;後來請日本工程師衽實行包工,也不頂用,最後讓德國工程師出馬,不久也敗下陣來。詹天佑要求由中國人自己來搞,負責工程的英國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同意詹天佑來試試。
詹天佑是中國首位鐵路工程師,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詹天佑祖籍安徽省婺源縣(現屬江西),生於廣州,逝世後,葬於北京。1982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舉行隆重儀式,移葬於居庸關下青龍橋車站附近。1987年,附近再建成詹天佑紀念館。 1871年,清政府實施容閎創議的「幼童赴美留學計劃」。1872年,詹天佑到香港報考被錄取,作為中國第一批官辦留美學生留學美國。1867年以優異的成績中學畢業,並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專攻鐵路工程。 詹天佑到福建水師學堂學駕駛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艦「揚武」號擔任駕駛官。1883年,參加中法戰爭。戰後,幾經周折,才轉入中國鐵路公司,擔任工程師。剛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了一次考驗。當時從天津到山海關的津榆鐵路修到灤河,要造一座橫跨灤河的鐵路橋。灤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漲急流。鐵橋先後由英國、日本和德國工程師負責設計,但均告失敗。詹天佑要求由自己來搞,並解決了三個外國工程師無法完成的大難題,成功建成了灤河大橋。 1905年,清政府決定興建我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北京至張家口)。詹天佑擔任總辦兼總工程師,全權負責京張鐵路的修築。詹天佑頂著壓力,堅持不任用一個外國工程師,對全線工程提出了「花錢少,質量好,完工快」三項要求。京張鐵路經過工人們幾年奮斗,終於在1909年9月全線通車。原計劃六年完成,結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費用只及外國人估價的五分之一。 京張鐵路建成後,詹天佑獲宣統賜工科進士,任留學生主試官等職。1910年,任廣東商辦粵漢鐵路總公司總理兼工程師,1912年兼任漢粵川鐵路會辦,負責興建粵漢及川漢鐵路。同年成立「中華工程師學會」,並被推舉為首任會長。民國成立後,於1913年獲政府委任為交通部技監,1914年獲頒授二等寶光嘉禾章。1916年,獲香港大學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1919年初,受命往海參崴和哈爾濱任協約國監督遠東鐵路會議中國代表。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其間,釐定了各種鐵路工程標准,並上書政府要求全國採用。
❷ 實習區區域地質概況是什麼
野外實習是學習地質和從事地質工作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的基礎環節。在與實習老師交談中,她對我說:野外實習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中國地質大學歷來重視野外實踐教學,學地質就是和地球打交道,問題要從自然界中提出,解決的方法也要從認識自然中獲得。地學是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六大基礎自然科學之一,它不僅強調學科發展的理論性,更強調這門學科的實踐性。為了使學生提高對野外實踐的認識,通過野外實習更進一步地了解自然,學校在學生學習完「普通地質學」或者「地球科學概論」等有關地質專業基礎課後,馬上安排野外實習。通過教學實習使學生們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增強感性認識,同時又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在艱苦的條件下,鍛煉意志,強健體魄。幾十年來,野外實習已成為中國地質大學地質類專業教學的傳統和特色。
她告訴我野外教學實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把在課堂上獲得的知識變為感性認識,以此培養日後的野外工作能力,掌握野外作業的方法。比如說,在制定野外工作計劃的時候首先是要了解和掌握調查區域的區域地質概況。一般的說,已有前人做過調查工作的區域,當你准備再去調查的時候,前人的調查資料會是你重要的參考資料,搜集分析這些資料將會使你的調查工作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調查區域沒有任何資料供你參考,那麼你可能就是這個區域從事地質調查的先行者,當你領略了風餐露宿,篳路藍縷的艱苦之後,你的調查成果將會使你充滿自豪感。
秦皇島實習基地的區域地質概況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A.地層實習區的地層屬於晉冀魯豫地層區、燕遼地層分區、秦皇島小區,是華北型地層(所謂地層,是指一切成層岩石的總稱,包括變質的和火山成因的成層岩石在內)。在地質調查過程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關於一個地區的地層層序及其相鄰地區地層層序之間的對比關系。不同的地區地層形成的具體層序是差別很大的,所以,地層的對比必須有一個客觀的標准。這個標准就是把不同地區的地層單位,根據它們的岩石性質、化石特徵進行對比,以此確定這個地層的層位及其年代。在實習區這個地層區中,最老的地層是新太古界。變質年齡距今2500百萬年。在新太古代末期(距今2412~2600百萬年)發生了大規模的岩漿侵入,形成了花崗岩。在這個區域內缺少古元古界和中元古界。可以見到新元古界沉積不整合地覆蓋在新太古代花崗岩的上面。在這個區域內新元古代地層則缺少這個時期的晚期沉積。寒武紀至奧陶紀中期發現有以碳酸鹽岩、頁岩、粉砂岩為主的海相地層的沉積。在晚奧陶世至早石炭世普遍缺少沉積,自晚石炭世至二疊紀時期開始出現了海陸交互相沉積、陸相沉積。自此以後,該區域沒有再受到海侵。
B.岩漿岩和變質岩岩漿岩也被稱為火成岩,所謂的岩漿岩是指由地下深處一種熾熱的含有大量揮發性成分的硅酸鹽熔融體(即岩漿)冷卻凝固後所形成的岩石。由岩漿直接形成的岩漿岩,包括侵入岩和火山岩。
秦皇島地區處於燕山造山帶東段,東部與太平洋板塊相鄰。在這個區域內,造山帶活躍的內力地質作用使岩漿岩和變質岩的分布十分廣泛。
岩漿岩:實習區岩漿岩發育,岩石類型比較齊全。見秦皇島地區岩漿岩發育一覽表。
變質岩:實習區內的變質岩類型比較齊全,包括區域變質岩、動力變質岩和混合岩等類型(所謂變質岩是指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內經過內力地質作用,如地殼運動、岩漿活動等,使原來的固體岩石發生變化,而改變形成為新的岩石)。而區域變質岩是主要的類型。實習區內新太古代區域變質岩形成於距今3000~2800百萬年。如金山嘴、老虎石、聯峰山頂等地都屬於這種類型。
C.構造僅從字義上來理解,構造應該是指:事物各部分之間的安排、組織及其相互關系,同時也指結構。地質學中與構造一詞發生關系的有構造運動和地質構造。構造運動表現為地殼的機械運動,也稱為地殼運動。通常構造運動速度緩慢,往往不能被人們直接感覺到。然而,在特殊的情況下,構造運動則表現得快速而強烈,是可以被我們感覺到的,比如地震。地震可以引發山崩、地陷、海嘯。構造運動往往使地殼或岩石圈的物質發生變形和變位,結果會引起地表形態的劇烈變化,如形成山脈、海陸變遷、大陸分裂、大洋擴張等,還會引起地層的變化(傾斜或彎曲)、岩石塊體的錯動和斷裂。因此,構造運動在地質作用中處於最重要的地位。地質構造則是指經過構造運動之後引起的岩石變形、變位後出現的結果。最基本的地質構造有褶皺和斷裂。
實習區位於中朝准地台燕山台褶帶山海關台拱區。中朝准地台是我國最古老的地台區,最初的陸核形成於距今3000百萬年前,結晶基底固結形成於距今1700百萬年前。在中元古代至新元古代早期,燕山地區是一個近東西方向擴展的海洋,它的中心地區沉積了近萬米厚的地層。古生代時期海域范圍縮小,海水的深度也變淺,局部地區上升為陸地,主要沉積了淺海及海陸交互相的地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海陸變遷的過程。中生代以後,燕山地區的地殼活動增強,出現了強烈的岩漿活動和構造變形。
D.礦產在實習區內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礦、鋁土礦、耐火粘土、石灰岩、石英砂岩等,還有鐵銅礦、鉛鋅礦、重晶石等金屬礦產,以及濱海砂礦、花崗岩、正長岩、輝長岩等可用於建築材料的石材。
煤礦廣泛分布於柳江向斜的石炭系、二疊系和侏羅系之中,是實習區內的主要礦種,總分布面積約75平方千米。鋁土礦主要分布在柳江向斜的兩側,礦層主要產於石炭系底部的頁岩和粘土岩中,礦體最長可達1千米,厚度一般為2~3米。耐火粘土主要分布在柳江向斜東側的石炭系和二疊系中,自上而下共有7層。在實習區的北部石灰岩十分普遍,主要分布在柳江盆地寒武系、奧陶系之中。其用途主要用於燒制水泥,也用於燒制石灰、建築石材和鋪路的基石。石英砂岩主要產於柳江向斜翼部的新元古代地層中。石英純度較高,符合工業製作的質量要求,秦皇島耀華玻璃廠等大型生產企業曾把當地的石英砂岩作為主要的石英原料開采。
❸ 為什麼要學地質勘探專業
學地質勘探專業的原復因:制
1、學習地質勘探專業,才能學會如何去了解地下所蘊藏的巨大財富和資源,並且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去想各種辦法開采它們。
2、學習地質勘探專業,還能夠通過探測地殼活動,去有預見性的預測地震、海嘯等地質相關的災難,從而能夠提前避開災難的發生。
「地質勘探」即是通過各種手段、方法對地質進行勘查、探測,確定合適的持力層,根據持力層的地基承載力,確定基礎類型,計算基礎參數的調查研究活動。是在對礦產普查中發現有工業意義的礦床,為查明礦產的質和量,以及開采利用的技術條件,提供礦山建設設計所需要的礦產儲量和地質資料,對一定地區內的岩石、地層、構造、礦產、水文、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工作。
❹ 關於一個大學四年的順口溜
期末考試欲何求,未能作完以碰頭,
低頭欲把答案看,有恐被捉面子丟。
橫眉冷對卷子紙,俯首咬碎鋼筆頭,
低頭深思寫一統,管它對錯是與否。
X大從來沒色狼,
正人君子排成行,
偶爾一起強奸案,
罪犯還是女流氓。
某大女生
背後看想犯罪;
側面看想後退;
正面看想自衛。
課堂上
七八個頭仰天,
兩三張嘴流涎,
教室里做夢過新年,
聽取鼾聲一片。
中文美眉酸掉牙,
社會姑娘沒情調,
商科理科實在傲,
新聞系的浪的讓人受不了,
哎,真的讓我好傷心,
南大恐龍滿地跑。
現代教師武藝高,個個都會扔「飛鏢」,教學更是有法寶,不是作業就是考,考完以後把錢要,不給誰就要當掉。
「一年土、二年洋,三年、四年不認爹和娘。」
「看到美女流鼻血,流到半夜十二點,發現功課沒有寫,打電話給陳水扁,陳水扁說你欠扁。」
校園拜金主義
中文專業: 投筆從"融";
歷史專業: 談"股"論"金";
醫學專業: 精益求"金";
外語專業: 西遊取"金"。
陋室銘
生不在憂,有錢則靈。
分不在高,六十則行。
斯是陋室,襯校德性。
道理空洞洞,混淆亂乾坤。
談笑有蚊聲,往來無女生。
可以赤條條,閱金庸。
無陽光之惠顧,實有損吾身心。
南陽豬歌廬,西蜀雞瘟亭。
逢人約:救吾男生!
無題
自習課上好熱鬧, 談情說愛自逍遙。
情侶牽手又抱肩, 自習課上把愛談。
苦了吾等單身漢, 愛情學業兩為難。
其實事情很簡單, 站得高才看得遠。
充耳不聞最方便, 腦子不想心不煩。
學習放在第一位, 兒女私情擱一邊。
待到功成名就時, 多少姑娘圍你轉。
校園春.考
考試如此多焦,引無數考生盡通宵。
惜秦皇漢武,膽子太小,
唐宗宋祖,不得不抄。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最後只把白卷交。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全都重考
打油詩一首
小說漫畫游戲,全都不能放棄;
籃球足球撞球,都要毫無保留;
英語物理地理,一慨統統不理;
語文數學化學,打死我也不學.
校園十八怪之一
少男少女談戀愛,
「瓊瑤」「德花」隨身帶。
港台歌曲哼起來。
人人都會玩雀牌(麻將)。
書本世紀筆墨到處甩,
晚上自習開小差。
作業拿錢請人改,
錯把聶耳當老外。
考試猶如吃「冰塊」,
開學小車排成排。
老師周末掙外快,
因「財」施教做買賣。
家庭作業用車載,
書包成了食品袋。
三天兩頭繳費來,
小商小販站成排。
爺爺奶奶候門外,
文憑也能用錢買。
校園十八怪之二
貴族學校亂掛牌,
家長時常被攤派。
學校變成發行站,
剪綵常把學生拽。
學生也興印名片,
追星追到雲天外。
懵懵懂懂談戀愛,
兒童都把眼鏡戴。
書包變成旅行袋,
留得作業成災害。
學生不愛做作業,
老闆倒把學帽戴。
六十一分還嫌多,
一套講義講幾代。
像模像樣過聖誕,
考場里有替身在。
宿舍里開小賣部,
博士帽子認老外。
校園「冷空氣」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抄、抄、抄,我們的絕招,
打、打、打,家長的王法。
大學的知道與不知道
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
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
大四知道自己知道。
沁園春--考試
考場風光,千里紙飄, 萬里眼瞟。
望教室內外,風景甚好,
交頭接耳, 互打手勢,欲與考官試比高;
需來日,看試捲成績, 互喜互賀。
惜八股取士, 搖頭晃腦。
死記硬背, 甚是苦惱。
一代天驕,時代驕子,考試作弊出高招。
俱往矣,數風流高手,還看今朝。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學不在深,作弊則靈。
斯是教室,唯吾閑情。
小說翻得快,雜志翻得勤。
琢磨下象棋,尋思看錄像。
可以打瞌睡,寫情書,
無書聲之亂耳,無復習之勞累。
是非跳舞場,堪比游樂廳。
心理雲:』混張文憑!』
末考試欲何求,未能作完以碰頭, 低頭欲把答案看,有恐被捉面子丟。
上聯: 考試不作弊來年當學弟
下聯: 寧可沒人格不可不及格
橫批: 就是要過!
學生
現在的學生真糟糕
愛哭愛笑還愛鬧
天天上課都遲到
遲到也不喊報告
考試作弊有絕招
又能偷看又能抄
個個都像韋小寶
捉弄老師有技巧
老師
現代老師武藝高
個個都會扔"飛鏢"
教學更是有法法寶
不是作業就是考
班裡紀律真是妙
不能說話不能笑
學生膽敢大聲叫
馬上把他父母找
大學生
早操出得亂哄哄,早飯都是瞎糊弄,
第一節課缺男生,氣得老師鼻子紅;
女生宿舍亂哄哄,小件搭得滿天空,
男生來了碰頭頂,碰得男生臉通紅;
課堂裡面亂哄哄,看著小說把課聽,
再用餘光看女生,女生不由泛潮紅;
課外活動亂哄哄,女生在場男生猛,
男生表現為女生,兩人心通臉都紅;
星期日里亂哄哄,男生女生出了宮,
犄角旮旯不吭聲,做事心跳臉不紅
清華民謠
1. 美女幾時有,捶胸問蒼天,不知天上宮娥,何日下凡間。找遍整個校園,難尋 美女入眼,吾輩太可憐。問諸葛,求指點,喟長嘆:風水推斷,A大美女難出現,嫫母無鹽輪轉,不用苦 苦單戀,夜半難入眠。咬牙在清華,太監當四年。
2. 清華男生莫心慌, 艱苦歲月已不長。 它日成就凌雲志, 萬花叢中點秋香。
3.A大女生真奇怪, 不談學習談戀愛。 有志奇男她不愛, 只愛老頭小錢袋。
4. 清華女生一回頭, 長江黃河水倒流。 清華女生二回頭, 飛沙走石鬼見愁.
清華女生三回頭, 無常見了也發抖, 清華女生四回頭, 中東從此不產油。
5. 自古清華無嬌娘, 殘花敗柳排成行, 縱有鴛鴦三倆對, 也是野雞配色狼。
6. 自古清華無嬌娘, 放眼一片飛機場。 偶見一座富士山, 也是紅杏早出牆。
7. 誰說清華無嬌娘, 姑奶便是金鳳凰。 並非我原配色狼, 只把白痴當銀行。
8. 誰說清華無嬌娘, 老娘就是女中王。 眉清目秀屁股大, 感情豐富性慾強。
9. 誰說清華無嬌娘, 男生更象牛魔王。 不是我們太放盪, 沒有銀兩咋輕狂。
10. 清華自古無色狼! 正人君子排成行! 偶然一起強 J案, 抓住也是女流氓!
初升高中,感覺不壞,對待大學,充滿期待,哪曾料到,如此腐敗。清晨不起,「鈴響太快」,考級不過,「下次再來」,搞個對象,先同居,後被踹!女生不美,男生不帥,教授龍鍾,老師變態,早知如此,不如不來。——寒窗十年,青春仍在,抱怨聲聲,象老太太!四年時光,虛度最快,畢業之後,作啥買賣?僅看如今,恐怕就要被淘汰。養尊處優,見怪不怪;玩弄感情,無視真愛;遇到困境,馬上歇菜。如此學生,一大禍害。勸君明辨,分清利害。食堂太貴,扎緊腰帶,沒有GF,誰讓我SO帥?暫時忍耐,光明仍在,努力發掘,學校不壞,何必悲觀,何必傷懷,大不了一切重來。一覺醒來,大腿一拍,「原來,老妹真的很有才」
一隻老鼠來學校,
.校園立刻亂糟槽。
它被粘在漿糊上。
漿糊味道真叫棒。
它便說:「 我就坐這兒胡說又八道。」
大四的空氣,讓我窒息,就像Dust 2的地形我早已熟悉;
如今的食堂,我已不去,就像CS時我已不再玩雪地;
校園的女生,越發俗氣,就像有些菜鳥還在倉庫中游弋;
唯一的正事,是畢業設計,其實還不如CS時也去做弊;
單身的生活,非常空虛,就像沖鋒時沒有人Follow Me;
兜里最缺的,就是RMB,就像沒錢去買AK47;
最最鬧心的,是工作問題,就像進新地圖時找不到買彈地;
弟兄們還是,比較義氣,就像我跳一跳地下就有把31;
最無所謂的,是考研成績,就像菜鳥時我從不看戰績;
招聘的單位,良莠不齊,就像有些菜鳥也亂建主機;
每次喝酒時,我從不缺席,就像我手揣46封敵必狙;
將來的生活,有些神秘,不知是窮困潦倒還是花天酒地,
即使前方槍林彈雨,沒有O2我也會勇敢沖去。
大學男女
男生宿舍: 落葉與襪子齊飛 廢紙共牆壁一色
上課瞌睡: 硬挺頭顱永不倒 縱然嘴角水滔滔
樓道垃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樓下等GF: 日照頭顱生紫煙 九樓小姐不下來
GF傍了款: 昔人已乘賓士去 此地空餘拜拜書
期末備考: 年年歲歲題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開學補考: 六十大閘堅如鐵 而今碎步從頭涉
深夜歸宿: 隨風潛入夜 洗足細無聲
食堂飯菜: 白菜浮綠水 紅椒青蘿卜
男生頭發: 離離頭上草 一季一枯榮
男生胡須: 小刀砍不盡 激素催又生
高分何時有,舉筆問青天,不知耶穌誕生,乃是多少年,我欲翻書看看,又恐老師發現,高三不勝煩,舉筆做試卷,好似在題山. 一張卷,六十分,才及格,不算貪心,為何偏偏得不全,人有運氣好壞,分有及格與否,全部看人緣,但願人緣好,千里送答案.
重修有感
去年今日此位坐,
人面書本相對摸。
人面不知何處去,
書本依舊擺課桌。
學生宣言
既然現在是RICH,何必天天BUSY,不如建間HOUSE,娶個嬌嬌LADY,抱個胖胖BABY,享受人生HAPPY。
《聲聲慢》
尋尋覓覓,瞧瞧看看,驚驚慌慌顫顫,乍考未考時候,最難心安。三張兩紙小抄,怎能敵它,考題面廣。師走也,吾作弊,恰被當場院抓住。滿卷空題堆積,不會做,如今有誰相幫?教師盯著,獨自怎麼考好?左瞧更兼右看,到下課,緊緊張張,這考卷,怎能一個難字了得!
《陋室銘》
學不在精,作弊就行。功不在深,能抄則靈。斯是考場,惟吾機動。前排伸頭看,後排踢腳跟。左座對答案,右座抄方程。可以搞夾帶,翻書本。有絲竹之悅耳,六十分萬歲,理想在文憑。心裡雲:「何愧之有?」
高考連鎖症
七月考小子, 八月考老子(跑關系), 九月考票子(交費)。
食堂
食堂包子皮太厚,
咬了三口不見肉。
要想開葷問何時,
待到四年畢業後。
大學女生四年的順口溜
變化一:
大一女生-籃球 大家搶著投
大二女生-排球 來了才去接
大三女生-鉛球 能躲盡量躲
大四女生-足球 大家踢著走
變化二:
大一女生-民法802條:無主物先佔
大二女生-民法805條:遺失物認領
大三女生-民法806條:遺失物拍賣
大四女生-民法808條:埋藏物發現
變化三:
大一女生說:What are you ?
大二女生說:Who are you ?
大三女生說:How are you ?
大四女生說:Where are you ?
變化四:
大一俏
大二嬌
大三拉警報
大四沒人要
變化五:
大一女生 外銷
大二女生 內銷
大三女生 滯銷
大四女生 報銷
變化六:
大一女生是櫻桃,好看不好吃!
大二女生是蘋果,好看又好吃!
大三女生是草莓,好吃不好看!
大四女生是西紅柿,------
-------------------------
你以為你還是水果!
上聯:老師是人,學生是人,上課鈴響人教人
下聯:書本是紙,鈔票是紙,學期一開紙換紙
上聯:兒子出題太難
下聯:孫子監考太嚴
橫批:爺爺不會
上課一排全睡,
考試基本不會,
成績分數個位,
反恐如痴如醉,
A片看到乏味,
逃課成群結隊,
上街花錢乾脆,
打飯從不排隊,
白酒兩瓶不醉,
晚上點燈開會,
簡訊發到欠費,
戀愛談到反胃,
抽煙搓麻全會,
大學生活萬歲!
個人簡歷-紀實順口溜之男生篇
本人大學畢業,超過一米六八;(一米七零)
懷著躊躇滿志,表現溫文爾雅;
不但能文能理,而且琴棋書畫;
經過勤學苦讀,期待一朝發芽;
主修電氣自控,能夠研製開發;
要說信息、管理,同屬學科附加;
英語能力熟練,電腦技術上佳;
還有電力電子,也算專業管轄;
了解影音娛樂,平時喜歡吉他;
擁有汽車駕照,也能表現一把;
在校成績優秀,多次獎金穩拿;
班級文藝委員,組織能力不差;
干過保險營銷,還有家教一打;
本想考研深造,學費高的可怕;
打算出國留學,怎奈資金太挼;
下崗工人之後,只好胸懷遠大;
前去應聘工作,人說經驗缺乏;
熬過N年寒窗,工資一千打發;
對比IT、金融,起薪三千不假;
難道工科學子,就得差人一拃?
京城招聘大會,每月都有倆仨;
現場人流攢動,簡歷多如雪花;
若要自主創業,銀子太少白搭;
更嘆後門太窄,沒有關系可拉;
人家車房具備,我是兩手抓瞎;
父母年歲已高,病痛應接不暇;
去年七月離校,至今待業在家;
長此以往下去,哪有姑娘肯嫁?
非我條件苛刻,實無機會解答;
不到二十四五,已添少白頭發;
眼看時間如水,就像流星揮灑;
感嘆本科文憑,無奈世風日下!
個人簡歷-紀實順口溜之女生篇
本人大學畢業,身高一米六七;
雖非窈窕淑女,也屬婷婷玉立;
在家熟讀詩書,在外通情達理;
古今聖賢之士,均在腦中銘記;
課程較為繁重,專業自控原理;
喜歡精美建築,輔修樓宇設計;
辦公軟體出色,英文通過四級;
學科涉及面廣,捎帶電子電力;
留心時尚精品,愛好民族樂器;
獲得會計證明,算帳不成問題;
團隊幹部大會,通過先進評比;
年終德育排名,巾幗榜眼班裡;
四年分數優秀,申請保研學習;
無奈名額有限,枉然良好成績;
擴招政策不賴,公費數量太低;
失業家庭子女,哪有更多紙幣?
江大的美女,體院的漢,華師的痞子滿街串,湖大的花,地大的草,華農的和尚滿街跑,武大的帥哥,理工大的狼,民大滿校是流氓,財大的飯,湖工的床,華科大的女生嚇死狼。
首當其沖是武大,靠著祖宗玩文化。
奮起直追華科大,院士一堆好說話。
沒被合並跳著罵,愛的華師愛的家。
但憑院里地方大,華農田園不種花。
遠親不如近鄰家,城建靠上華工爸。
政法財經齊說話,權錢結合也不差。
地域作戰海工大,槍桿面前誰不怕。
中國地質掉的大,身價不漲直下滑。
跟風而起武工大,交通汽車歸一家。
逐塵而去武科大,金不換的後台大。
省屬當推是湖大,可惜門前風景差。
餘下一堆沒辦法,綠豆裡面挑芝麻。
美音體院分天下,隱而無掙自瀟灑。
紡了半天沒辦法,科技學院亂如麻。
民族情節莫忘它,民院獨立山角下。
無動於衷是武化,引而不發是一家。
砸了食品並中專,武工削頭想擴大。
校園新生
"校園新生":留級復讀的學生叫"留學生";家裡有錢的學生叫"高財生";上課打瞌睡的學生叫"特困生".
我本不是讀書材,爸爸媽媽逼我來,大考小考從天降,雞蛋鴨蛋滾滾來,電視被掐電,電腦被扯線,看大一走遠,大二又出現,但願我長壽,活過這四年。
天涯何處無芳草,
何必要到大學找,
不僅數量比較少,
而且質量也不好。
男生:美女美女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
女生(哼):我象鳳凰在天上飛呀飛,你在地上追呀追
男生(我嘔!):天涯何處無芳草,只有本校是荒島。
女生:本校自古無帥男,地爪眼鏡連成串
男生:我校女生一回頭,日月無光水倒流;
我校女生二回頭,喬丹改打乒乓球
我校女生三回頭,和尚洗頭用飄柔
我校女生四回頭,全體男生都跳樓
女生:我校男生一回頭,彗星立馬撞地球
我校男生再回頭,天崩地裂水倒流
我校男生不信邪,嚇死十頭老黃牛
我校男生四回頭,全校女生沒人留
老師正好進來,調侃道:某某學校,破破爛爛,十個學生,九個笨蛋,還有一個,神經錯亂
想來大學,精神准備;
來到大學,頓時後悔;
幾年青春,白白浪費。
大學生活,枯燥乏味;
早起晚睡,又困又累;
鈴聲一響,掀起熱被;
列隊出操,洗漱排隊;
爭分奪秒,收拾疊被;
早餐饅頭,令人反胃;
一二節課,昏昏欲睡;
下課一到,起立准備;
蜂擁而上,廁所排隊;
跑得再快,還是沒位;
三四節課,腸胃開會;
伸伸懶腰,倒頭再睡;
教授提問,啥都不會;
每日自習,吹牛派對;
膠水信封,樣樣具備;
結業考試,作弊勸退;
人間地獄,深有體會;
周末生活,實在乏味;
街上閑逛,遇一美眉;
可惜可惜,別人懷內。
打個電話,話費太貴;
郁悶之極,不敢犯罪。
時事大會,純粹受罪;
稍有不足,處分面對;
雁兒分飛,愛的好累;
談及愛情,令人心碎;
天涯芳草,玲瓏翡翠;
夢中情人,無緣相會;
窈窕淑女,自己不配。
初戀情人,與人高飛;
奮起直追,徒勞白費;
仰天長嘯,欲哭無淚;
痴心一片,搖搖欲墜;
花前月下,非屬我輩;
啥都不說,都是白費;
重新做人,身心疲憊;
自己點背,不賴社會。
世到如今,有啥體會?
千言萬語,hard to say。
2 1世紀新警校
小學體制上了位
想起還要拿學位
啊,呸————
不如多進夜總會
青山青水青少年,XX大學混四年,浪費時間浪費錢,不如回家種大田,人在教室心在外,時時想著談戀愛,學業不成戀愛成,一家四口出校門,學費全國最貴,上課一排全睡,考試全都不會,成績基本個位,抽煙挫麻全會,打飯從不排隊,逃課成群結隊,簡訊發到欠費,上街花錢乾脆,白酒兩瓶不醉,反恐如痴如醉,卡丁不知勞累,半夜點燈開會,XX大學萬歲!
讀書煩,讀書累,讀書又要交學費,誰知學費那麼貴,不如加入黑色會,有錢有權有地位,不會有人再喊累!
學生消費
一月五百貧困戶,千圓八百剛夠用,兩三千圓才算酷,四千五千真大戶!
❺ 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他給帝國主義國家一個有力的回擊.
❻ 海洋科學專業考研可以考什麼方向
首先,海洋科學這個專業側重於科研方向,因此作為一位大三的學長,建議你直接通過保研的方式來保送到中國海洋大學、廈門大學或同濟大學的海洋科學方向,而不是通過考研。但如果你上大學後因各種原因保研失敗,海洋科學專業也有很多考研方向供選擇,主要有:海洋生物學、物理學類(本科方向為物理海洋學的推薦)、化學類(本科方向為海洋化學的較為推薦)。
1、海洋生物學
和本科的方向大致相同,本科中所學的海洋浮游動物學、海洋魚類學等直接獨立成為一個專業。若要考研,則推薦參考書目有:《生物化學》(王鏡岩、朱聖庚、許長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細胞生物學》(翟中和 高等教育出版社)等。
但是無論是保研還是考研,海洋科學這條路都是十分艱辛的,無論哪個方向都需要不斷努力,才能有所建樹,海洋科學並不是你想像的去海裡面潛水那麼簡單的。
❼ 火山噴發會引起地震嗎
會,因為,火山爆發是地殼運動
地震也是這個道理!!!!!!
所以說火山會引起地震!!!!
❽ 中國公路學會橋梁和結構工程分會 成員
中國公路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名單
中國公路學會第六屆理事會共選出理事219人,比五屆理事(145人)增長了34%,其中六屆理事中保留了五屆理事68人,占第五屆理事的46.7%;平均年齡49歲,比五屆理事平均年齡(57歲)降低了8歲。
六屆理事的單位構成分別為:公路交通主管部門佔25%,公路管理部門佔15%,科研、院校佔12%,設計院、咨詢、監理(公司)佔17%,企業佔18%;六屆理事的結構情況是:從事公路交通專業的佔63%,具有高級、正高級技術職稱的佔83%,大專以上學歷佔98%。 序號 姓 名 性別 出生
年月
民 族 學 歷 專 業 職 稱 工 作 單 位 職 務
1 李居昌 男 38.03 漢 大學 港口航道 高工 交通部 原副部長
2 鳳懋潤 男 41.08 漢 大學 計算機 高工 交通部 總工程師
3 張之強 男 40.03 漢 大學 道路橋梁 高工 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 理事長
4 孫國慶 男 54.10 漢 碩士 科教管理 高工 交通部科技教育司 司長
5 張劍飛 男 62.11 漢 博研 運輸 正高 交通部公路司 司長
6 李興華 男 67.07 漢 研究生 道路工程 高工 交通部綜合規劃司 副司長
7 李景和 男 51.01 漢 大學 道橋 高工 交通部基本建設質監總站 副站長
8 梁旭山 男 59.08 漢 碩研 交通 高工 大連市交通口岸管理局 副局長
9 譚志海 男 45.12 漢 本科 交通 青島市交通局 局長
10 林金平 男 55.05 漢 本科 道路工程 高工 廈門市交通委員會 副主任
11 倪 魯 男 57.10 漢 大專 管理 經濟師 新疆建設兵團交通局 局長
12 秦國武 男 49.06 漢 大學 行政管理 高級經濟師 新疆建設兵團交通局 助巡
13 石寶林 男 63.06 漢 本科 科研管理 研究員 交通部科學研究院 副院長
14 孫小年 男 63.12 漢 碩士 交通工程 正高 交通部科學研究院 副總工
15 姚震中 男 45.07 漢 大學 交通工程 高工 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所 所長
16 張元方 男 46.03 漢 大學 科研管理 正高 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所 副所長、總工
17 戴東昌 男 62.12 漢 研究生 交通規劃 正高 交通部規劃研究院 副院長、總工
18 關昌余 男 56.09 滿 研究生 公路工程 正高 交通部規劃研究院 副總工
19 顧新民 男 53.10 漢 碩研 公路機電 高工 中國交通通信中心(興通公司) 總經理
20 韓 敏 男 63.01 漢 本科 公路 編審 人民交通出版社 副總編
21 丘建華 男 54.01 漢 研究生 管理 副研究員 北京交通管理幹部學院 院長
22 黃大斌 男 54.06 漢 碩研 新聞出版 副編審 中國交通報社 黨委書記
23 姜岩飛 男 60.02 漢 碩研 企管 工程師 招商局國際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24 劉長寬 男 51.03 漢 大學 投資管理 高級經濟師 華建交通經濟開發中心 總經理
25 張 力 男 48.03 漢 本科 橋隧 研究員 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 院長
26 孫立軍 男 63.01 漢 博士 道路工程 教授 同濟大學重點實驗室 主任
27 周緒紅 男 56.10 漢 博士 結構工程 教授 長安大學 校長
28 沙愛民 男 64.01 漢 博士 道路 教授 長安大學重點實驗室 主任
29 顧安邦 男 35.10 漢 大學 橋梁工程 教授 重慶交通學院橋隧工程學術委員會 主任
30 黃曉明 男 63.01 漢 博士 鐵道工程 教授 東南大學交通學院 副院長
31 王雲鵬 男 66.12 滿 研究生 交通運輸 教授 吉林大學交通學院 院長
32 唐 勇 男 62.11 漢 碩研 道路工程 教授 山東交通學院 副院長
33 王元豐 男 65.11 漢 博士 橋梁 教授 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學院 副院長
34 張新天 男 64.03 漢 大學 道橋 副教授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教研室 主任
35 何東坡 男 62.03 漢 大學 道路工程 教授 東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院長
36 劉運通 男 49.10 漢 博士 公路工程 教授 北京工業大學建工學院學科部 主任
37 鄭健龍 男 54.05 漢 博士 道路工程 教授 長沙理工大學 校長
38 趙澤生 男 62.01 漢 大學 市政工程 高工 建設部城建司市政處 副處長
39 凌逸群 男 62.09 漢 碩研 石油化工 正高 中石化有限公司煉油事業部 主任
40 曲廣學 男 61.05 漢 大學 油田管理 正高 中石油大慶石油管理局 副局長
41 於建亞 男 54.04 漢 大學 工程管理 正高 國家林業局林產工業規劃設計院 院長
42 羅俊儀 男 51.11 漢 博士 交通管理 副研究員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 所長
43 周紀昌 男 50.12 漢 研究生 路橋 高工 中國路橋集團總公司 總裁兼總經理
44 楊 燕 男 64.05 漢 本科 公路 高工 路橋集團第三公路工程局 總經理
45 周海濤 男 54.11 漢 本科 公路規劃 正高 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 院長
46 侯金龍 男 52.03 漢 碩研 路橋 正高 路橋集團第一公路工程局 局長
47 楊儉存 男 49.08 漢 研究生 道路鐵道 高工 路橋集團第二公路工程局 局長
48 霍 明 男 52.12 漢 碩士 公路工程 高工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 院長
49 孟黔靈 男 58.11 漢 本科 路橋 正高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 院長
50 王國鋒 男 58. 漢 碩士 公路工程 高工 中國公路工程咨詢監理總公司 總經理
51 劉新民 男 55.02 漢 大學 信息技術 高工 中國交通信息中心 主任
52 陳振有 男 51.10 漢 碩研 公路工程 高工 武警交通指揮部 副主任
53 柴金存 男 52.07 漢 本科 路橋 工程師 武警交通第一總隊 總隊長
54 許子文 男 46.03 漢 本科 公路工程 高工 武警交通二總隊 高工
55 董平如 男 46.03 漢 中專 道橋 高工 華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56 陳耀忠 男 53.12 漢 研究生 交通工程 正高 東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57 陳 潮 男 55.12 漢 本科 管理 高級經濟師 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58 王維舟 男 38.07 漢 大學 道橋 高工 億陽集團 副總裁
59 高毓炳 男 55.07 漢 碩士 管理 特許工程師 香港路勁基建有限公司 總經理
60 何唯平 男 60.10 漢 碩士 工程管理 深圳海川實業股份公司 執行董事
61 翁曉娜 女 67.10 漢 碩士 路橋 高工 深圳路安特瀝青高新技術公司 總助
62 曲 凱 男 60.10 漢 碩士 應用化學 講師 沈陽北方交通工程公司 總經理
63 劉 輝 男 60.04 漢 研究生 鐵道工程 正高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副總經理兼總工
64 夏國斌 男 58.02 漢 本科 橋梁工程 正高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副總經理
65 程英華 男 40.07 漢 大學 路橋 高工 中國公路學會 副理事長
66 汪臨發 男 40.10 漢 大學 社科學 高工 中國公路學會 副理事長
67 焦振芳 男 45.04 漢 大學 雷達 工程師 中國公路學會 副理事長
68 劉文傑 男 63.10 漢 大學 國際政治 主任記者 中國公路學會 秘書長
69 陳國靖 男 41.08 漢 本科 岩土工程 高工 交通部西部項目辦(道路分會) 主任、理事長
70 王永珩 男 39.01 漢 本科 橋梁 高工 橋梁和結構工程分會 理事長
71 郭生海 男 45.05 漢 本科 公路運輸 高級經濟師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汽車運輸分會) 秘書長、理事長
72 劉文華 男 43.01 漢 大學 築機 高工 築機分會 秘書長
73 李 梅 女 45.12 漢 本科 交通工程 正高 交通工程分會 秘書長
74 鄒虎嘯 男 52.10 漢 大專 經濟管理 中國公路車輛機械總公司(客車分會) 總經理、理事長
75 王 哲 男 48.05 漢 本科 公路工程 正高 山西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地質分會) 院長
76 蔣樹屏 男 51.10 漢 博士 公路隧道 研究員 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隧道分會) 副院長、理事長
77 趙喜安 男 61.08 漢 本科 公路工程 正高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院(計算機分會) 書記、秘書長
78 王 太 男 63.01 漢 碩士 交通規劃 高工 交通部綜合規劃司(規劃分會) 處長
79 朱耀庭 男 41.12 漢 本科 財會 高級會計師 高速公路運營分會 理事長
80 周 偉 男 59.01 漢 博士 交通運輸 教授 交通部科學研究院(環境分會) 院長、理事長
81 楊 琦 男 63.09 漢 本科 交通運輸 編審 《中國公路學報》編輯部 主任
82 巨榮雲 男 62.02 漢 本科 政治學 講師 中國公路雜志社 副社長
83 王永立 男 60.04 漢 博士 交通 高級經濟師 新國線運輸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長
84 安長富 男 47.02 漢 中專 運輸 高工 黑龍江龍運集團 董事長
85 張 平 男 51.11 漢 大專 企管 高級經濟師 江西長運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長
86 韓 軍 男 69.04 漢 大專 管理 工程師 鄭州宇通客車股份公司 總助
87 鄺漢生 男 38.08 漢 碩士 土木工程 董事 漢明咨詢有限公司 董事
88 劉正光 男 42.09 漢 大學 土木工程 博士 茂盛(中國)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
89 周正宇 男 59.01 漢 大學 道橋 正高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 副主任
90 向連方 男 56.04 漢 研究生 道橋 正高 北京市路政局 局長
91 徐 君 男 60.11 漢 碩研 道橋 正高 北京國道通設計研究院 院長
92 李道輔 男 39.07 漢 大學 公路 正高 北京公路學會 副理事長
93 王 江 男 49.11 漢 大普 道橋 正高 天津市市政工程局 副總工
94 張永明 男 67.05 漢 碩士 道橋 高工 天津市公路管理局 總工
95 劉真岩 男 43.03 漢 大本 道橋 正高 天津市公路學會 副理事長
96 段鐵樹 男 45.01 漢 大學 交通規劃 工程師 河北省交通廳 副廳長
97 張 全 男 48.06 漢 大本 道橋 高工 河北省交通廳 副廳長
98 楊國華 男 58.11 漢 大學 道橋 正高 河北省交通廳公路局 局長
99 劉秀奇 男 57.09 漢 大學 道橋 正高 河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 院長
100 陳 黎 男 59.01 漢 大專 交通工程 高工 河北省路橋集團公司 董事長
101 楊金泉 男 47.07 漢 研究生 投資管理 高工 山西省交通廳 副廳長
102 楊繼剛 男 42.01 漢 大學 道橋 高工 山西省公路學會 理事長
103 戴 飛 男 57.10 漢 大本 路橋 正高 山西省公路局 局長
104 馮爾鋼 男 54.08 漢 研究生 產業經濟 高工 山西省交通建設監理公司 副經理
105 郝繼業 男 46.11 漢 大專 管理 內蒙古自治區交通廳 廳長
106 戴 貴 男 63.01 漢 大學 歷史 內蒙古自治區交通廳 副廳長
107 邸巨翁 男 55.10 漢 大學 路橋 高工 內蒙古自治區交通廳 調研員
108 李和平 男 60.12 漢 大學 路橋 高工 內蒙古自治區公路局 局長
109 劉政奎 男 62. 漢 本科 道橋 正高 遼寧省交通廳 副廳長
110 李 偉 男 67.08 漢 大學 路橋 正高 遼寧省交通勘測設計院 院長
111 楊永春 男 50. 漢 大學 經濟 遼寧省交通廳公路管理局 局長
112 孫秋玉 女 46. 漢 本科 道橋 正高 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 校長
113 王 力 男 55.03 漢 大學 經濟管理 高級經濟師 吉林省交通廳 助巡
114 韋志成 男 42.10 漢 本科 道橋 高工 吉林省公路學會 理事長
115 胡 珊 男 55.11 漢 本科 道橋 研究員 吉林省公路勘設院 院長
116 孫福山 男 58.12 漢 研究生 公路工程 高工 吉林交通建設集團 總經理
117 張 躍 男 55.10 滿 研究生 道橋 研究員 吉林省公路局 局長
118 孔令劍 男 53.05 漢 大專 公路工程 黑龍江省交通廳 副廳長
119 張景緻 男 50.08 漢 研究生 道橋 正高 黑龍江省交通廳總工辦 副總工
120 王守恆 男 57.03 漢 本科 道橋 研究員 黑龍江省高速公路建設局 局長
121 溫和哲 男 56.06 鮮 本科 道橋 正高 黑龍江省公路勘察設計院 院長
122 張蘊傑 男 50.06 漢 大學 路橋 高級經濟師 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 副局長
123 朱惠君 女 53.06 漢 大學 道橋 高工 上海市政工程局科技處 處長
124 徐明德 男 50.08 漢 大學 行管 高級經濟師 上海市公路管理處 處長
125 劉益群 男 53.01 漢 大學 道橋 正高 上海市政工程研究院 院長
126 錢國超 男 62.03 漢 研究生 道橋 正高 江蘇省交通廳 副廳長
127 陳小桐 男 41.10 漢 大專 道橋 高工 江蘇省公路學會 理事長
128 張立早 男 56.02 漢 研究生 公路管理 高工 江蘇省交通廳公路局 局長
129 明圖章 男 63.06 漢 碩研 道路 正高 江蘇省交通規劃設計院 院長
130 符冠華 男 63.10 漢 博士 道橋 正高 江蘇省交通科學研究院 院長
131 張治中 男 46.02 漢 本科 管理 高工 浙江省交通廳 副廳長
132 郭學煥 男 43.11 漢 本科 交通 浙江省公路學會 理事長
133 吳德興 男 62.05 漢 大學 鐵道工程 正高 浙江省交通規劃設計院 副院長
134 鄭黎明 男 56.02 漢 本科 管理 高經 浙江省公路局 局長
135 羅 寧 男 57.09 漢 碩士 行政管理 安徽省交通廳 副廳長
136 李永鐸 男 40.12 漢 本科 路橋 正高 安徽省公路學會 理事長
137 王吉雙 男 63.01 漢 本科 道路工程 高工 安徽省公路勘測設計院 院長
138 程躍輝 男 62.10 漢 大學 公路 正高 安徽省公路管理局 局長
139 屠筱北 男 54.01 漢 大專 管理 安徽省高速公路總公司 副總
140 許 瑩 女 54.09 漢 大學 交通管理 高工 福建省交通廳 副廳長
141 祝君強 男 46.07 漢 大學 交通管理 福建省交通廳 巡視員
142 王兆飛 男 58.01 漢 大學 路橋 工程師 福建省公路局 局長
143 楊尚海 男 52.12 漢 大專 路橋 高工 福建交通規劃設計院 院長
144 席芳柏 男 50.03 漢 本科 橋梁 高工 江西省交通廳 副廳長
145 鄧經國 男 54.06 漢 本科 路橋 高工 江西公路開發總公司 廳助巡兼總經理
146 吳寶詩 男 49.10 漢 大學 公路 正高 江西省交通設計院 院長
147 諶潤水 男 60.08 漢 本科 路橋 正高 江西省交通科研院 副總工
148 王裕榮 男 46.08 漢 本科 經濟管理 山東省交通廳 副廳長
149 劉玉忠 男 42.08 漢 大專 經濟管理 高級政工師 山東省公路學會 理事長
150 趙 軍 男 45.05 漢 本科 路橋 研究員 山東省交通廳質監站 主任
151 許日春 男 44.12 漢 本科 路橋 研究員 山東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蕫事、副總經理
152 侯樹榮 男 48.12 漢 大學 公路管理 山東省公路局 黨委書記
153 李德才 男 63.12 漢 研究生 管理 高級經濟師 河南省交通廳 副廳長
154 張聖城 男 36.09 漢 本科 道橋 正高 河南省公路學會 理事長
155 常興文 男 63.10 漢 大學 路橋 高工 河南省交通規劃勘測設計院 副院長
156 潘 華 男 50.02 漢 本科 管理 河南省高速公路發展公司 總經理
157 黃大元 男 45.10 漢 本科 路橋 正高 湖北省交通廳 總工
158 邵洪山 男 44.06 漢 大學 經濟管理 高級經濟師 湖北省公路學會 副理事長、助巡
159 馬立軍 男 62.10 漢 大學 公路工程 正高 湖北省交通廳公路局 局長
160 姜友生 男 65.06 漢 本科 路橋 正高 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 院長
161 詹新華 男 55.01 漢 研究生 路橋 高工 湖南省交通廳 副廳長
162 陳明憲 男 50.06 漢 研究生 路橋 正高 湖南省交通廳 副廳長
163 餘力行 男 39.06 漢 大專 路橋 工程師 湖南省公路學會 理事長
164 吳亞中 男 57.01 漢 本科 土木工程 研究員 湖南省交通廳 總工
165 賈哲奎 男 49.08 漢 本科 企業管理 高級經濟師 湖南路橋建設集團 總經理
166 林 建 男 53.09 漢 本科 工程管理 正高 湖南省交通科學研究院 院長
167 陳冠雄 男 51.11 漢 大專 行政管理 高工 廣東省交通廳 副廳長
168 李江山 男 64.04 漢 研究生 路橋 高工 廣東省公路勘測規劃設計院 院長
169 柳和平 男 57.01 漢 碩士 路橋 工程師 廣東省公路管理局 局長
170 劉剛亮 男 67.11 漢 碩士 路橋 高工 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公司 總經理
171 鄭啟瑞 男 36.12 漢 中專 路橋 高工 廣東省公路學會 理事長
172 廖小波 男 58.11 本科 工程管理 高工 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廳 副廳長
173 黃懷文 男 42. 漢 大學 路橋 高工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財經委 主任
174 覃業傳 男 62.08 漢 碩研 港口航道 高工 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規劃勘測設計院 院長
175 謝仕玲 男 45.11 漢 大專 路橋 高工 廣西壯族自治區公路局 局長
176 周 文 男 63.08 漢 本科 工程管理 高工 廣西壯族自治區公路橋梁工程總公司 總經理
177 陳邦基 男 49. 漢 大專 中文 海南省交通廳 副廳長
178 朱克武 男 60.12 漢 在研 路橋 工程師 海南省公路養護質監中心 主任
179 施耀忠 男 63.07 漢 碩研 公路工程 研究員 海南省公路勘察設計院 院長
180 謝培鵬 男 39.07 漢 大專 公路 高級經濟師 海南省公路學會 理事長
181 彭建康 男 63.10 漢 研究生 道橋 高工 重慶市交通委員會 副主任
182 張太雄 男 60.04 漢 研究生 道橋 正高 重慶市交通委員會 處長
183 陳伯奎 男 65.06 漢 本科 橋梁 高工 重慶市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 副院長
184 李祖偉 男 62.08 漢 本科 公路管理 正高 重慶市高速公路發展有限公司 總經理
185 艾吉人 男 52.12 漢 大學 公路管理 高工 重慶市公路局 局長
186 楊占昌 男 53.05 藏 研究生 工商 四川省交通廳 副廳長
187 張 琪 男 64.01 漢 碩研 交通運輸 正高 四川省交通廳公路規劃勘察設計院 院長
184 何 剛 男 62.11 漢 本科 道橋 高工 四川省高速公路建設開發總公司 總經理
189 孫 雲 男 61.12 漢 研究生 道橋 高工 四川省公路橋梁建設集團公司 董事長
190 張志英 男 62.11 漢 本科 經濟 高級會計師 四川省成渝高速股份公司 總經理
191 彭伯元 男 50.06 漢 大普 水動 貴州省交通廳 廳長
192 許德友 男 44.01 漢 大學 鑄造 貴州省高速公路開發總公司 總經理
193 張群力 男 56. 漢 大學 公路工程 高工 貴州貴州省公路局 局長
194 陳 龍 男 47.02 漢 中專 路橋 研究員 貴州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 院長
195 康仲明 男 54. 藏 本科 行政 雲南省交通廳 副廳長
196 張世德 男 43. 漢 本科 行政管理 高級經濟師 雲南省公路學會 理事長
197 楊 延 男 59.12 白 本科 公路勘察 高工 雲南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院 院長
198 張長生 男 60.01 白 研究生 路橋 高工 雲南省公路局 局長
199 冉仕平 男 65.11 漢 本科 公路管理 高工 西藏自治區交通廳 總工
200 宋萬貴 男 65.07 漢 研究生 經濟管理 高工 西藏自治區公路局 局長
201 拉斯次仁 男 43.10 藏 大專 行政管理 西藏自治區公路學會 理事長
202 烏小健 男 52.11 漢 大學 交通管理 工程師 陝西省交通廳 廳長
203 焦方群 男 46.10 漢 大學 交通管理 高工 陝西省交通廳 副廳長
204 范建華 男 64.08 漢 碩士 公路工程 正高 西安公路研究所 所長
205 王登科 男 62.11 漢 大學 橋梁 高工 陝西省公路局 副局長
206 楊詠中 男 58.12 漢 碩研 黨政管理 甘肅省交通廳 廳長
207 辛 平 男 50.07 漢 碩研 道路工程 高工 甘肅省交通廳 副廳長
208 王永生 男 61.09 漢 研究生 管理 高工 甘肅省交通廳科教處 處長
209 李 睿 男 67.10 漢 碩研 公路工程 高工 甘肅省交通廳工程處 處長
210 王廷棟 男 54.08 漢 大學 公路工程 高工 青海省交通廳 副廳長
211 臧恩穆 男 43.05 漢 大學 公路工程 高工 青海省交通廳專委會 主任
212 付大智 男 66.10 漢 本科 路橋 高工 青海省高等級公路建設管理局 局長
213 周 舒 男 54.06 漢 大學 管理 高工 寧夏回族自治區交通廳 廳長
214 甘慶中 男 63.12 漢 大學 科教管理 工程師 寧夏回族自治區交通廳科教處 處長
215 許學民 男 62.01 漢 大學 路橋 高工 寧夏回族自治區公路建設管理中心 主任
216 穆鐵禮甫 男 57.07 維 研究生 公路工程 高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廳 廳長
217 庄才慶 男 37.01 漢 本科 公路 高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路學會 理事長
218 李學東 男 64.09 漢 本科 公路工程 高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路局 總工
219 陳發明 男 漢 大學 公路工程 正高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路規劃勘察設計院 院長
❾ 北京十三陵中元古代串嶺溝期地質事件的探索
A Study of Geological Event Record in the Proterozoic Chuanlinggou Formation of the Ming Tombs District, Beijing
宋天銳和政軍丁孝忠張巧大
原文刊於《地質論評》2000年,第46卷,第4期;在本書中做了如下修改和補充:①將圖1簡化後突出火山-地震事件與Re-Os同位素分析值的關系;②補充了兩幅顯微照片,說明串嶺溝組白雲質岩層段內火山活動的證據;③補充了文字說明與解釋;④補充了Luck等對Os同位素研究的有關文獻。本文與原文已有很大差別,是原文基礎上的再創作。
1地層概況
1.1串嶺溝組的岩石地層
北京十三陵中元古界長城系串嶺溝組是以黑色頁岩、粉砂質泥岩、砂岩和夾有白雲岩透鏡體的砂—頁岩韻律層及白雲岩層組成,厚度約50m(沿走向厚度有變化),其底部與常州溝組之間有一個明顯的間斷界面,下部也可能有一個間斷界面,頂部與團山子組地層是連續沉積關系。
1.2串嶺溝組的地質事件層段
北京十三陵串嶺溝組的野外剖面,經多次觀察和采樣分析,劃分為上、下兩個黑色層段和中部一個黃色層段;黑色層段以頁岩、粉砂質泥岩和砂岩為主,黃色層段為中厚層狀角礫化白雲岩。從下部黑色層段的上部開始至黃色層段為地質事件層段(圖1)。
北京十三陵串嶺溝組岩性組合的三分性很明顯,既可由剖面觀察分辨,也可由岩石的物質成分佐證。以碎屑岩為主的下部和上部黑色層段韻律層構造發育,有可能是最早的季節性沉積周期變化的反映。在黃色層段的白雲岩層的中上部包含一層80cm的火成岩,岩性為粗面質岩石,由於周邊既有鹼性侵入岩—正長岩的後期侵入,也有元古宙鹼性火山岩的分布(郁建華等,1991),因此,這一層火山岩或潛火山岩的時代問題值得重視。因為在薊縣的中—新元古界剖面中見到的火山岩或潛火山岩曾測得了1.8 Ga左右的同位素年齡,而對於其產狀有不同的認識,一種認為屬串嶺溝組的火山岩,另一種看法認為是後期侵入的岩床或岩牆(陳晉鑣等,1980)。
圖1 北京十三陵中元古代串嶺溝組古火山-地震事件層段
1—砂岩;2—粉砂岩;3—頁岩;4—白雲質岩;5—角礫化;6—火山質岩;7—常州溝組;8—串嶺溝組;9—團山子組;10—Re-Os同位素分析采樣點
在北京十三陵串嶺溝組中只有0.5 m的一層粗面質斑岩,斑晶由0.2~0.4mm的鉀長石和較大的一些黑雲母晶體組成,並多見0.1~0.3mm大小的條狀磷灰石自形晶平行層理分布,<0.03mm的短柱狀長石基質也是定向排列,顯示為岩層形成時的流動方向。該粗面岩的化學成分為:SiO256.3%,Al2O314.2%,Ti O20.7%,Fe2O31.8%,Fe O 1.8%,Mn O 0.07%,CaO 5.5%,Mg O 2.2%,K2O 9.6%,Na2O 0.16%,P2O50.6%,H2O 1.8%,CO25.09%,總計99.75%,由於K2O含量較高,顯示為鹼性火山岩特徵;稀土元素分析為(單位:10-6):La 46.45,Ce 82.75,Pr 9.08,Nd 38.92,Sm 6.35,Eu 1.77,Gd 4.91,Tb 0.63,Dy 2.92,Ho 0.57,Er 1.25,Tm 0.15,Yb 0.98,Lu 0.18,Y 11.9,Sc 7.25,顯示為富輕稀土的特徵;微量元素分析為(單位:10-6):Ti 4196,Mn 507,P 2515,Ba 2128,Co 18,Cr 156,Cu 45,Ga 11,Sr 724,V 76,Zn 76,Mo 14,Zr 254,顯示Ti,Mn,P,Ba,Cr,Sr,Zr都含量較高超過克拉克值。作者對串嶺溝組中採集的30餘岩石標本進行系統的岩石薄片分析、Pb同位素分析、Re-Os同位素分析等,認為許多證據表明火山與地震事件有相互聯系,可反映在宏觀、微觀和超微觀的一系列現象之中,特別是在粗面岩上下的白雲質岩層內,既發現了典型的火山晶屑-鉀長石和玻璃長石自形半自形晶體,也在泥晶白雲岩層內發現了與岩層面平行的火山晶屑和火山玻屑,例如在粗面岩層之上的角礫化白雲岩(99620-17c)(圖1內未標出,可參照已標出的號推斷其位置),其上層位的泥晶白雲質岩層(199620-19b)。對於華北長城系串嶺溝組是否存在火山噴發或為燕山期輝綠岩侵入問題是有爭論的,但是在十三陵岩石薄片鑒定並不是輝綠岩的成分和結構,而是粗面岩特徵,尤其是在其上下分布的白雲質岩石中發現火山噴發的晶屑和玻屑與粗面岩成分一致更加確認,因此推斷在燕山裂陷槽形成時期,雖然大紅峪期火山活動達到高潮,但是一系列地震及火山活動從常州溝期、串嶺溝期就開始,因此,在這套中元古代沉積岩地層中事件信息頻繁發生並存有記錄。
2地質事件的標志
宋天銳等(1987,1991)曾報道串嶺溝組存在由地震引起的滑塌和砂體液化現象,現在經過系統觀察和采樣分析,認為串嶺溝組中地質事件的記錄是一個組合。
2.1宏觀標志
在黑色層段下部層段與中部黃色層段鄰近處,有非常典型的砂體液化構造(圖2a)和層內滑塌構造(圖2b),這兩種沉積構造與地震誘發的異常現象十分相似,與人工模擬的地震構造也類似,反映了岩層在准同生期或早期成岩階段受過地震波沖擊(宋天銳, 1988)。與上述地質事件記錄同時出現的還有層內斷層構造,Seilacher(1969)首先判定層內階梯狀小斷層為地震事件引起,類似的層內錯動構造和階梯狀斷層在十三陵的常州溝組、寬城崖門子的常州溝組中均見到。當有砂岩—粉砂質泥岩互層出現時,伴以管狀充填構造,也是砂體液化的一個表現(宋天銳等,1985,Song et al.,1985)。十三陵串嶺溝組中段的黃色層段為厚層狀白雲岩,但是仔細觀察可發現內部具有隱角礫構造,由於整個事件層段中相伴生的一系列異常現象,本文認為這些隱角礫是在白雲岩的准同生期或早期成岩期受地震影響形成的,白雲岩薄片中見到的微觀現象也印證了其特殊的產狀。
2.2微觀標志
根據幾十個岩石大光面和薄片的顯微鏡觀察鑒定,發現與宏觀地震事件記錄相伴隨的一系列微觀標志,包括小型泄水構造和細脈充填,一般都發生在粉砂泥岩與粗粉砂岩互層之間,一般較粗的粉砂質容易產生砂體液化和泄水脈,因為砂質組分比泥質組分含水多(圖2a)。另一種顯微層內錯動也可能系地震產生,這兩種微觀標志不僅在十三陵串嶺溝組中出現,而且在薊縣串嶺溝組的上部也可以見到(圖2d)。值得指出的是顯微層內錯動多數是正斷層狀(圖2c),這與常州溝組見到的宏觀層內斷層或階梯狀斷層一致,這也反映了燕山坳拉槽形成時的總的拉張應力。還有較明顯的自碎角礫構造在十三陵串嶺溝組的黃色層段白雲岩內十分普遍,這些自碎角礫絕非一般的沉積內碎屑角礫,而是由地震觸發的。在白雲岩中還見到火山晶屑和玻屑假象,推測出地震可能是由火山爆發引起的。
圖2 串嶺溝組古地震、火山活動記錄
a.地震引發的砂體流動(Wt)和液化脈(Lq),照片清楚顯示液化脈源於水平可液化層(二者連接);b.地震引發的軟沉積滑動(Sm);c.地震引發的層內微錯動(Mft),其上下均為平行層理;d.地震引發的向上延伸的液化脈(Lq(u)和向下延伸的液化脈(Lq(1)),這些顯微液化脈和宏觀液化脈一樣都有上分支和下分支,不是乾裂痕;e.在串嶺溝組之下的常州溝組中發現「最古老的遺化石(Planolites sp.),據杜汝霖教授轉告作者著名遺跡化石專家A.Seilacher曾參觀並確認,在串嶺溝組發現事件層可能是阻止遺跡化石向上拓展的原因;f.粗面岩層之下白雲質角礫岩中發現鉀長石-玻璃長石火山晶屑(Vc),角礫塊(Br)和顯微層內斷層(Ft);(標本號:99620-17c);g.在泥晶白雲岩層內零星存在火山晶屑(Vc)和火山玻屑(Vg),其排列與白雲岩層理保持一致,顯然是由空中的火山灰飄落下來的,不是碎屑搬運的(標本號:99620-19b)
這些火山玻屑和火山晶屑不僅在含有碎屑的夾層的白雲質岩石中見到(圖2f,樣品號:99620-17c),而且在泥晶白雲岩中也見到(圖2g,樣品號:99620-19b),火山晶是鉀長石類,也見到似菱形的冰長石自形晶,晶體透亮未風化,火山玻屑則出現脫玻化現象。應指出的是火山晶屑和玻屑的排列都與岩層層理一致,而在泥晶白雲岩層理形成時水體平穩,因此火山晶屑與玻屑是來自火山灰從天而降,不是陸源沖刷來源,說明串嶺溝組確實有火山活動;火山活動也會引發地震,同時出現砂體液化流動以及液化脈出現(圖2a),也會產生軟沉積滑動(圖2b),不僅在宏觀構造中表現出來,在顯微構造中見到層內斷層(圖2c)層內液化脈(圖2d)和角礫化(圖2f)。
2.3地球化學標志
在串嶺溝組採取少量樣品分析了Re、Os、187Re/186Os和187Os/186Os,並將串嶺溝組的Ir含量、微量元素與常州溝組和洪水庄組泥岩進行對比,以企解釋串嶺溝組地質事件的性質。
由表1看出Re和Os相應同位素增高的異常出現在地質事件層段內。
表1 北京十三陵串嶺溝組的Re、Os分析
目前,已有大量文獻論述了Ir同位素的異常與地質事件有關。經過用化學濃縮法和中子活化分析等對比了常州溝組泥岩(Chz B-5)、串嶺溝組泥岩(Chu B-1)和洪水庄組泥岩(Ho B-10a),都證明串嶺溝組泥岩的Ir含量最高(宋天銳等,1991)。此外,串嶺溝組泥岩含Au 11.3×10-9,明顯高於泥岩平均值。杜安道用等離子質譜測定的Ir含量為0.5×10-9,而常州溝組為0.36×10-9,洪水庄組泥岩為0.1×10-9。筆者認為Re、Os及同位素比值的異常、Ir和Au含量的異常與火山活動有關,而不是地外事件引起。
串嶺溝組泥岩和常州溝組及洪水庄組泥岩所含微量元素經等離子光譜分析比較,對於串嶺溝組地質事件發生的環境有所啟示(表2)。
表2 串嶺溝組粉砂質泥岩與常州溝組和洪水庄組粉砂泥岩微量元素的等離子光譜分析數據
值得指出的是,在地震滑塌構造和砂體液化構造發育層段Re含量非常高,如樣品號99620-12黑色泥質粉砂岩為33.2×10-9,比Re的克拉克值1×10-9高出30多倍;比事件層段上下岩層也高出4~5倍;尤其是同位素分析值187Re/186Os達到548,比上下層岩石高出10倍左右,187Os/186Os值達到7.5,比上層位岩石高3~4倍(參見圖1和表1);這些同位素分析是杜安道、宋天銳(1999)在中國地質科學院所設項目中取得的,目標是針對北京十三陵串嶺溝組事件層Re-Os同位素相關性首次探索而設立的;國外對187Os/186Os與殼源-幔源岩石有報導,按J.M.Luck等(1983):187Os/186Os~1為幔源,~10為殼源。
串嶺溝組是在由碎屑海岸帶向碳酸鹽海岸帶環境過渡的潟湖中形成的(Song et al.,1996),因此,其沉積物與下部常州溝組有一定的繼承關系,從表2所列的化學元素對比也可以看出來。而洪水庄組的泥岩以細碎屑為主,夾在霧迷山組和鐵嶺組兩套碳酸鹽岩層中間,與串嶺溝組所含元素的差異比較大。相對而言,常州溝組和串嶺溝組是近陸源的,而洪水庄組是遠陸源的。大體比較Al、K、Na、Ti、Ba、Ga、V、Th、Ce、La、Nd是近陸源的元素,而Ca、Mg、Mn是遠陸源的元素。由表2所列元素含量將常州溝組泥岩(Chz B-5)與串嶺溝組泥岩(Chu B-1)和洪水庄泥岩(Ho B-10a)分別求得比值,得出表3和圖2,Chz B-5/Chu B-1值趨近於1,Chz B-5/Ho B-10a起伏很大。值得指出的是3個高峰區為:K、Ti、Th、Ce、La,已有資料說明在近陸源區常出現自生鉀長石和自生榍石、板鐵礦等,為含K和Ti的礦物。最近又在大連震旦系泥岩中發現了自生的獨居石(宋天銳,1999),因此,推測在北京十三陵的常州溝組和串嶺溝組的泥岩中,也可能存在自生獨居石,其化學元素以Ce、La、Nd為主,其中含有少量Th、U,也為U、Th-Pb同位素測年提供可能性。
表3 串嶺溝組泥岩與常州溝組泥岩、洪水庄組泥岩中若干指相元素含量比值
圖3 串嶺溝組泥岩與常州溝組泥岩、洪水庄組泥岩中若干指相元素含量比值
ChuB-1—串嶺溝組泥岩;ChzB-5—常州溝組泥岩;HoB-10a—洪水庄組泥岩
圖4 串嶺溝組地震事件記錄與地層對比
B—北京;J—薊縣;K—寬城;Q—曲陽;1—粉砂質泥岩或頁岩;2—砂岩頁岩互層;3—砂岩;4—白雲岩透鏡體或岩層;5—泥質白雲岩;6—鐵礦層;7—火山岩或潛火山岩;8—地震事件記錄;9—沉積間斷面
由圖3也可以得到啟示,說明串嶺溝組發生的地質事件是近陸源的地震活動引發的,其特點與霧迷山組的地震記錄(宋天銳,1988)和大連震旦系興民村的地震記錄(Fair-child,et al.,1997)有所不同,後兩處據認為是相對遠陸的地震地質事件記錄。
3地震事件的對比
北京十三陵串嶺溝組出現的層內滑塌、砂體液化充填脈以及相應的顯微構造在天津薊縣串嶺溝組的上部也很普遍。喬秀夫等(1994,1996)將大連震旦系受地震引起的液化脈進行了大范圍對比。趙澄林等(1997)對燕山一帶震旦系的追蹤對比後認為,串嶺溝組在東西方向沉積變化很大,延展不穩定。如果天津薊縣剖面是燕山拗拉槽中最完全的,那麼北京十三陵的串嶺溝組只相當於薊縣剖面串嶺溝組的上部(圖4)。
4討論和結論
(1)在華北大紅峪期大規模火山噴發事件出現之前,串嶺溝期已經有火山活動並伴隨地震事件發生,北京十三陵、薊縣和寬城一帶串嶺溝組相應層位都有宏觀和微觀的地震事件記錄。
(2)常州溝組上部曾發現可能為古老的後生動物遺跡化石(宋大銳等,1985;Song et al.,1986)(圖2-e),由於其地質年代距Edicara動物群的出現早1.0 Ga左右而令人難以置信。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1.0 Ga前的遺跡化石已在印度被發現(Seilacher et al.,1998)。因此,設想燕山一帶串嶺溝期的地質事件也許是造成常州溝組後生動物遺跡化石難以普遍延續的原因;據報導大紅峪組也發現遺跡化石,那麼大量火山噴發也可能使其難以延續。
(3)大連前寒武紀泥岩中因含Ce元素偏高而發現自生獨居石,而北京十三陵的串嶺溝組和常州溝組泥岩中含Ce元素更高,因此,也可能發現自生獨居石。自生獨居石中含U、Th-Pb等元素,這為利用U、Th-Pb法同位素測年提供可能。
參考文獻
陳晉鑣,張惠民,朱世興等.1980.薊縣震旦亞界的研究.見:中國震旦亞界研究.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56~114
喬秀夫,宋天銳,高林志等.1994.碳酸鹽岩振動液化地震序列.地質學報,68(1):16~32
喬秀夫,宋天銳,李海兵等.1996.遼東半島南部震旦系—下寒武統成因地層——附大連市金石灘海岸國家級風景區旅遊導游.北京:科學出版社,38~53
宋天銳.1988.北京十三陵前寒武紀碳酸鹽岩地層中的一套可能的地震-海嘯序列.科學通報,8:609~111
宋天銳.1998.沉積地層中的地震事件記錄及其意義.見:北京大學國際地質科學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212~220
宋天銳.1999.大連地區前寒武系沉積岩中發現自生獨居石及其意義,沉積學報,17(增刊):663~666
宋天銳,高健.1985.這些是中國發現的最古老的痕跡化石嗎?科學通報,12:925~928
宋天銳,高健.1985.最古老的後生動物痕跡化石—對北京十三陵前寒武系常州溝組充填管構造的探討.沉積學報,3:85~96
宋天銳,高健.1987.北京十三陵前寒武系沉積岩.北京:地質出版社,93~106
宋天銳,趙震,王長堯等.1991.華北元古宙沉積岩.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18
郁建華,付會芹,張鳳蘭等.1990.北京及鄰近元古宙裂谷槽中球斑花崗岩套的地球化學.地質學報,64(4):322~336
趙澄林,李儒峰,周勁松.1997.華北中新元古界油氣地質與沉積學.北京:地質出版社,30~50
Fairchld J I,Einsele G,Song Tianrui. 1997.Possible seismic origin of molar tooth structures in Neoprot-erozic carbonate ramp deposits,North China.Sedimentology,44:611~636
Luck,J.M. and Allegre, C.J.The study of molybdenites through the187Re/186Os chronometer.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1982,61:291~296
Luck J.M.and Allegre C.J.187Re/186Os Systematic in meteorites and cosmichemical cousequences.Nature,1983.March,302(10):130~132
Luck,J.M.and Allegre,C.J.Osimium isotopes in ophiolites.Earth and Ptanetany Science Latters,1991,107:406~415
Seilacher A.1969.Fault-graded bedding interpreted as seismites.Sedimentology,13(1~2):943~951
Seilacher A,Bose P K,Pluger F.1998.Triploblastic animals more than 1 billion years ago:Trace fossil evidence from India.Science,282:80~83
Song Tianrui,Einsele G.1996.Proterozoic sedimentary facies and their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in the Ming Tombs district,Beijing.In:Field trip guide,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T201.1~22
Song Tianrui,Gao Jian.1985.Tidal sedimentary structures from Upper Precambrian rocks of the Ming Tombs District,Beijing(Peking),China.Precambrian Research,29:98~107
Song Tianrui,Gao Jian.1986.Are these the oldest metazoan trace fossils found in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831~834
❿ 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背後的故事
京張鐵路
京張鐵路連接北京豐台,經居庸關、沙城、宣化至河北張家口,全長約201.2千米,於1909年建成,是中國首條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由中國人自行完成,投入營運的鐵路(京張鐵路建成之前中國最先有新城至高碑店之新易鐵路,亦由詹天佑建成,但只供慈禧太後祭祖使用)。詹天佑是建設鐵路的總工程師,後兼任京張鐵路局總辦。
此路「中隔高山峻嶺,石工最多,又有7000餘尺橋梁,路險工艱為他處所末有,」特別是「居庸關、八達嶺,層巒疊嶂,石峭彎多,遍考各省已修之路,以此為最難,即泰西諸書,亦視此等工程至為艱巨」。「由南口至八達嶺,高低相距一百八十丈,每四十尺即須墊高一尺。」中國自辦京張鐵路的消息傳出之後,外國人諷刺說建造這條鐵路的中國工程師恐怕還未出世。詹天佑勇敢地擔當起總工程師的艱巨任務,勉勵工程人員為國爭光,他親率工程隊勘測定線,從勘測過的三條路線中選定了建造成本較為低的一條。由西直門經沙河、南口、居庸關、八達嶺、懷來、雞鳴驛、宣化至張家口。這路線最困難的一段是南口至八達嶺一帶的關溝段,不單地勢險峻,坡度亦很大。八達嶺近青龍橋段,為了穿越燕山山脈軍都山的陡山大溝,在22千米線路區段內採用了「人」字軌道,列車在用折返方法攀斜;但坡度仍達33.7‰,要由兩部機車牽引。鐵路上有四條隧道,其中八達嶺隧道長1,092米,採用豎井方法挖掘;居庸關隧道長400米。另外有200米長的鋼架結構的懷來大橋。
京張鐵路在1905年9月4日開工,詹天佑跟鐵路員工一起,克服資金不足、機器短缺、技術力量薄弱等困難,出色地完成居庸關和八達嶺兩處艱難的隧道工程,四年後的1909年8月11日建成,10月2日通車,施工時間比原定縮短了兩年;而建造成本亦比原來預算節省了三十五萬兩白銀(也有一說是節約了二十八萬兩)。總費只有外國承包商過去索取價銀的五分之一,可謂花線少,質量好,完工快。在鐵的事實面前,外國人也不能不折服。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是中國人民和中國工程技術界的光榮,也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一個勝利。1922年青龍橋火車站豎立詹天佑銅像,1987年,附近再建成詹天佑紀念館。當時在此進入北京的客車均要停車半小時,參拜詹天佑銅像和紀念館。
今天的京張鐵路是來往北京及包頭的京包鐵路的首段。由於原京張鐵路關溝段一帶通過能力較差,1952年起另外建成了來往豐台及沙城(懷來)的豐沙線。豐沙線走的即當年詹天佑認為較好,但因造價較高而被迫放棄的路線。豐沙線一直擔任煤運的重任。1972年,豐沙線改建成復線,1984年電氣化。現在很多客運列車亦已改行豐沙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