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工程地質測量走向傾向傾角

工程地質測量走向傾向傾角

發布時間: 2021-02-15 04:13:11

Ⅰ 地質上的傾向走向

走向、傾向、傾角為產狀的三要素,走向為構造面(層面)與假想水平面交專線的方向,它標志著構造屬的延伸方向。構造面(層面)與走向垂直並指向下方的直線稱為傾斜線,它的水平投影所指的方向即為傾向。構造面(層面)上的傾斜線和它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夾角為傾角,又稱真傾角。

Ⅱ 如何用地質羅盤測傾角

地質羅盤是野外地質考察中傳統三大件之一,運用地質羅盤測量岩層和斷層的產狀(走向、傾向、傾角)是地質考察的基本技能。具體體方法如下:
首先,用地質羅盤測岩層(或斷層)的走向。測量岩層走向時,將羅盤的長邊(與羅盤上標有N—S相平行的邊)的一條棱與層面緊貼,然後緩慢轉動羅盤(注意:在轉動過程中,羅盤緊靠層面的那條棱的任何一點都不能離開層面),使圓水準器的氣泡居中,磁針停止擺動,這時讀出磁針所指的讀數即為岩層的走向。讀磁北針或磁南針都可以,因為岩層走向是朝兩個方向延伸的,相差 180°。例如岩層的走向為60°或240°。
其次,用地質羅盤測岩石的傾向。測傾向時,用羅盤的北端指著層面的傾斜方向,使羅盤的短邊(即S邊)與層面貼緊,放平,並轉動羅盤,轉動方法及原則同上,北針所指的讀數即為所求的傾向。傾向僅有一個指向,只能用一個數值表示,例如岩層的傾向為150°。
假若在岩層上層面進行測量有困難,也可以在岩層底面上測量,仍用長測望標指向岩層傾斜方向,羅盤北端緊靠底面,讀指北針即可。假若測量底面時讀北針受障礙,則用羅盤南端緊靠岩層底面,讀指S針亦可。
第三,用地質羅盤測岩石的傾角。測傾角時,將羅盤豎起,以其長邊貼緊層面,並與走向線相垂直,用中指撥動羅盤,使測斜器上的水準器(長水準器)氣泡居中,這時測斜器上的游標所指半圓刻度盤的讀數即為傾角。傾角的變化界於0-90°之間,如一岩層的傾角為35°。
第四,注意事項。在野外測定產狀要素,往往只要測量岩層和一切構造面的傾向和傾角,並記錄下來。記錄的格式:岩層的產狀為150°∠35°,前者表示傾向,後者表示岩層的傾角。由於走向和傾向相差90°,傾向加或減90°即為走向,上述岩層的走向是60°或240°兩個數值。這也是為什麼一般不記錄走向的原因。只有當岩層傾角近於直立時才記錄走向。
野外測量岩層產狀時,必須在岩層露頭上測量,不能在滾石上測量,因此要區分露頭和滾石。區分露頭和滾石,主要是靠多觀察和追索,並善於判斷。
另外,若被測量的岩層表面凹凸不平,可把記錄本平放在岩層面上當作層面,以便提高測量的准確性和代表性。如果岩層出露很不完整時,這時要找岩層的斷面,找到屬於同一層面的三個點(一般在兩個相交的斷面易找到),再用記錄本把這三個點連成一平面(相當於岩層面),這時測量記錄本的平面即可。

Ⅲ 關於地質圖求傾角以及傾向

這個你首先要了解地層走向和傾向的關系,傾向和走向是互相垂直的,但在野外我們回測量一個地層產答狀一般是測量傾向和傾角,一般地質上地形地質圖件規定北為零度,順時針方向遞增…這個清楚了,在上圖時就好辦了,比如你在野外測得一個產狀傾向為155,傾角為60,那你上圖是就在那個位置畫一條65度或者245的線代表地層走向(因為走向與傾向垂直),然後中垂線短線代表傾向,再把傾角度數寫在短線一側一個產狀就上好了。

Ⅳ 傾斜岩層的產狀要素傾向,傾角,走向是什麼關系,傾向怎樣判定呢謝謝

傾向:岩層傾斜的方向,岩層原為水平岩層,其傾斜的方向即為傾向.
走向:岩層延伸的方向,與傾向垂直
傾角:岩層傾斜的程度

Ⅳ 什麼是岩層的傾向、走向、傾角如何使用羅盤進行測量

1. 岩層走向及測定
岩層走向-是岩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方向也就是岩層任一高度上水平線的延伸方向。

測量時將羅盤長邊與層面緊貼,然後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的水泡居中,讀出指針所指刻度即為岩層之走向。
因為走向是代表一條直線的方向,它可以兩邊延伸,指南針或指北針所讀數正是該直線之兩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與SW210度均可代表該岩層之走向。

2.岩層傾向及測定
岩層傾向——是指岩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恆與岩層走向垂直。

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著層面並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為岩層的傾向。
假若在岩層頂面上進行測量有因難,也可以在岩層底面上測量仍用對物覘板指向岩層傾斜方向,羅盤北端緊靠底面,讀指北針即可,假若測量底面時讀指北針受障礙時,則用羅盤南端緊靠岩層底面,讀指南針亦可。

3.岩層傾角及測定
岩層傾角--岩層層面與假想水平面間的最大夾角,即真傾角,它是沿著岩層的真傾斜方向測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測得的傾角是視傾角。視傾角恆小於真傾角,也就是說岩層層面上的真傾斜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為真傾角,層面上視傾斜線與水平面之夾角為視傾角。野外分辨層面之真傾斜方向甚為重要它恆與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於使之在層面上滾動或滴水使之在層面上流動,此滾動或流動之方向即為層面之真傾斜方向。

測量時將羅盤直立,並以長邊靠著岩層的真傾斜線,沿著層面左右移動羅盤,並用中指搬動羅盤底部之活動扳手,使測斜水準器水泡居中,讀出懸錐中尖所指最大讀數,即為岩層之真傾角。

岩層產狀的記錄方式通常採用下面的方式:
既方位角記錄方式,如果測量出某一岩層走向為3100,傾向為2200 ,傾角350,則記錄為NW3100/SW∠350或3100/SW∠350或2200∠350。

野外測量岩層產狀時需要在岩層露頭測量,不能在轉石(滾石)上測量,因此要區分露頭和滾石。區別露頭和滾石,主要是多觀察和追索並要善於判斷。

測量岩層面的產狀時,如果岩層凹凸不平,可把記錄本平放在岩層上當作層面以便進行測量。

當然第一步是要校準羅盤,別忘了。

Ⅵ 如何根據走向和傾角算傾向

僅根據走向和傾角是算不出到底是哪個傾向的。

傾斜岩層層面與任意水平面的交線版稱為走向線,走權向線指示的地理方位(與地理北極沿順時針方向的夾角)叫走向。走向線有無數條平行線,但走向只有兩個,且相差180o。

與走向線垂直向岩層下傾方向引出的射線稱為傾斜線,傾斜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線指示的地理方位稱傾向。傾向與走向相差90o或270o,但岩層的傾向確定後,走向就可以確定,岩層的走向確定後,傾向不一定確定。

(6)工程地質測量走向傾向傾角擴展閱讀:

傾斜線與其在水平面上之投影線的夾角,亦稱真傾角。

4岩層的產狀要素可用文字或符號來表示:

方位角表示法:一般記錄傾向和傾角,如SW205°∠25°,也可寫為205°∠25°(多用這種表示法)。前一讀數為傾向的方位角,後一讀數為傾角。

象限角表示法:這是以北和南的方位作為0°,一般記錄走向、傾角和傾向象限。如N30°E/27°SE,即走向北偏東30°,傾角27°,傾向南東。這種表示法較少使用。

Ⅶ 地質圖上,算出傾向走向,怎麼算傾角

傾向角也叫做傾斜角,是由直線的斜率算出來的。

斜率是表示一條直線(或曲線的切線)關於(橫)坐標軸傾斜程度的量。它通常用直線(或曲線的切線)與(橫)坐標軸夾角的正切,或兩點的縱坐標之差與橫坐標之差的比來表示。[1]

斜率又稱「角系數」,是一條直線對於橫坐標軸正向夾角的正切,反映直線對水平面的傾斜度。一條直線與某平面直角坐標系橫坐標軸正半軸方向所成的角的正切值即該直線相對於該坐標系的斜率。如果直線與x軸互相垂直,直角的正切值無窮大,故此直線不存在斜率。當直線L的斜率存在時,對於一次函數y=kx+b,(斜截式)k即該函數圖像的斜率。

斜率亦稱「角系數」,表示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表示一條直線對橫坐標軸的傾斜程度的量。

直線對X 軸的傾斜角α的正切值tgα稱為該直線的「斜率」,並記作k,k=tgα。規定平行於X軸的直線的斜率為零,平行於Y軸的直線的斜率不存在。對於過兩個已知點(x1,y1) 和 (x2,y2)的直線,若x1≠x2,則該直線的斜率為k=(y1-y2)/(x1-x2)。[3]

即k=tanα=

斜率(3張)

率,用坡度來刻劃道路的傾斜程度,也就是用坡面的切直高度和水平長度的比,相當於在水平方向移動一千米,在切直方向上升或下降的數值,這個比值實際上就表示了坡度的大小。

其次,從傾斜角的正切值來看;還有就是從向量看,是直線向上方向的向量 與X軸方向上的單位向量的夾角;最後是從導數這個視角來再次認識斜率的概念,這里實際上就是直線的瞬時變化率。認識斜率概念不僅僅是對今後的學習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對今後學習的一些數學的重要的解題的方法,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Ⅷ 某岩層產狀250°小於70°間走向,傾向,傾角是多少

岩層抄產狀有兩種表示方法:①方位角表示法。一般記錄傾向和傾角 ,如SW205°∠65°,即傾向為南西205°,傾角65°,其走向則為NW295°或SE115°。②象限角表示法。一般測記走向、傾向和傾角,如N65°W/25°SW,即走向為北偏西65°,傾角為25°,向南西傾斜。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