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期刊官網
A. 地質災害的期刊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主辦,季刊
B. 地質災害與環境
縱觀風化和重力地貌,特別是重力地貌,由於它們所具有的特性,它們的發生對人類活動和建設工程有著不可低估的負面影響。它們發生的結果,就是對農田、道路及工程設施直接破壞,對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此外,它們的發生還可產生次生災害,如滑坡體將江河堰塞,江河水流無法下泄,積水增加,達到一定量時就會沖破滑坡體形成的松軟的臨時堤壩,形成洪峰,對江河下游造成極大的危害。
例如,1963年義大利北方某水壩發生震驚世界的大滑坡而導致毀壩事件,其滑動土體達3×108m3,幾乎填滿了壩高265m的水庫,洪水傾瀉沖毀了4個村莊,釀成3000人死亡。又如我國湖北的長江新灘1985年6月12日發生巨型滑坡,滑坡體土方總量達3×107m3,將整個新灘鎮摧毀,翻沒大小船隻70多條,迫使長江封航。2007年5月10日湖北巴東縣清太坪鎮木竹坪村清江支流(小地名大坦坪)發生大面積滑坡(圖3-11),該滑坡體位於巴東縣清太坪鎮木竹坪村二組,其下部抵清江支流橋河西岸,後緣高程約600m左右,沿岸長達約1500m,約800×104m3的山體和12戶18棟86間民房墜入清江中,導致清江支流橋河水域被截斷,清金線交通中斷,大小船舶停航,災情涉及清太坪鎮6個村,41個組,1506戶,5678人。損失慘重,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4600餘萬元。
對風化和重力地貌,特別是重力地貌的孕育、發展方向、變形體量和影響區域及可能產生的結果進行科學的、認真細致的研究,將有利於相關部門為防災減災做出正確決斷。
圖3-11 巴東縣清太坪鎮木竹坪村清江支流發生大面積滑坡
C. 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是核心期刊嗎
省級普通期刊,季刊,投稿難度大。
主管單位:四川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成都理工大學 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
主編:黃潤秋
國際刊號ISSN:1006-4362
國內刊號CN:51-1467/P
《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創刊於1990年,由成都理工大學主辦。 本刊主要刊登由地球內部動力和外動力以及不合理的人類工程活動引起的地質災害,如滑坡、崩塌、岩溶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土壤沙漠化、海水入侵等地質災害方面的治理與環境保護方面的研究成果。 主要欄目:地質災害及治理、地質環境保護、技術與方法、岩土工程、理論研究。資料來源:學術資訊網
希望我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D. 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的投稿須知
(一)作者及其工作單位:不同單位的作者,在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標注數字加以區分回。第一作者答的工作單位必須寫准確、詳細,並加上城市名與郵政編碼;其餘作者的工作單位可以不寫城市名和郵政編碼。
(二)中文摘要的字數為150~300字,關鍵詞為3~8個。英文摘要中要有題名、作者及其工作單位、摘要、關鍵詞,且要與中文的保持一致。
(三)「作者簡介」只要求介紹第一作者,介紹的主要內容有:出生年份,性別,已獲得的學位,專業技術職稱,從事的主要專業。有E-mail信箱的也可以列出。
(四)如果與論文相關的科研受到某種基金的資助,請在篇首頁的地腳注出基金的全稱與該項目的編號。
(五)文中不得使用非法定計量單位(如「畝」等)。
(六)文中不宜使用「我省」、「本地」、「本省」、「本人」、「本世紀」等詞。
(七)文中的插圖:尺寸應不大於版心,圖中文字,符號,線條應清晰可辨。
(八)圖名和表名應有與中文相對應的英文。
E. 地質刊物
地質類的期刊:
采礦技術
地層學雜志
地理科學
地質與勘探
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
工程地質學報
中國地質
地球科學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物探與化探
世界有色金屬
國土資源情報
工程勘查
等等
F. 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是中文核心期刊么,
你確定名稱沒有問題嗎?如果沒有問題的話,那這個期刊不是北大核心期刊。
G. 急求關於地質類的國家二級核心期刊
地質類的期刊:
采礦技術
地層學雜志
地理科學
地質與勘探
地質災版害與環境保護權
工程地質學報
中國地質
地球科學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物探與化探
世界有色金屬
國土資源情報
工程勘查
等等
至於還要核心期刊還要分一級二級就不知道了,sorry
H. 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的區別
地質災害是由地球或天體星球的自然變化而產生的、對地球環境和人類產生災專難性後果的屬一系列的地質變化。如地震、海嘯等等。環境保護除了可能由地質災害引發對環境的破壞與影響外,還有人類的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一般來說,地質災害無法准確的預計和避免,而環境保護中人為因素是可控的。
I. 地質行業有哪些中文核心期刊
采礦技術
地層學雜志
地理科學
地質與勘探
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
工程地質學報
中國地質
地球科學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物探與化探
世界有色金屬
國土資源情報
工程勘查
J.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的期刊特色
《學報復》主要登載有關自製然和人類工程-經濟活動誘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地震、黃土濕陷、粘性土脹縮、凍土融陷、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礦井突水、岩爆、瓦斯爆炸、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鹽漬化等地質災害的發生、發展機制、規律、監測、預報、地質災害防治新技術、新方法以及地質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科研成果或學術論文。該刊物是我國從事地質災害研究,特別是地質災害防治及地質環境保護方面的權威性刊物。現已被認定為《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該期刊不僅是從事地質災害防治及地質環境保護工作的技術人員、科研與教學人員的良師益友,也是各級領導從事管理和決策的參考資料。目前發行面不僅覆蓋了大陸各省(市、區),而且港、台地區及日本等均有訂戶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