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招標
①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是在項目建設用地指定後嗎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不是在項目建設用地指定後,
在地質災害易發區進行工程回建設,
應當在答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城市建設、有可能導致地質災害發生的工程項目建設,
和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進行的工程建設,
在申請建設用地之前必須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②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單位甲級資質審批公告
國土資源部公告 2011 年 第 8 號
根據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 394 號)和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單位資質管理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 29 號)、《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單位資質管理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 30 號)、《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監理單位資質管理辦法》 (國土資源部令第 31 號)的規定,經審查和公示,決定授予下列單位為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甲級資質單位、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和監理甲級資質單位 (名單附後),現予公告。
請獲得資質的單位於 2011 年 2月28日~3月11日到國土資源部政務大廳辦理領證事宜,領取資質證書時請攜帶單位介紹信。逾期不領者,視為自動放棄。
聯系人及電話: 地質環境司: 胡 傑 (010)66558318
政務大廳: 王兆豐 (010)66558748
附件: 1.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甲級資質單位名單
2.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甲級資質單位名單
3.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甲級資質單位名單
4.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甲級資質單位名單
5.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監理甲級資質單位名單
國土資源部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七日
附件 1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甲級資質單位名單
附件 2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甲級資質單位名單
附件 3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甲級資質單位名單
附件 4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甲級資質單位名單
附件 5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監理甲級資質單位名單
③ 地質災害應急項目是否需要招投標
做好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指導意見(全文)來源: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10年05月25日20:08 國務院關於做好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任務十分艱巨繁重,並面臨高寒缺氧、施工期短、交通不便、生態脆弱和建築資源嚴重不足等特殊困難。為科學、依法、統籌,有力、有序、有效地推進恢復重建各項工作,現提出以下意見:一、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充分認識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重要意義和特殊性,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從玉樹實際出發,借鑒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成功經驗,堅持以人為本,把保障民生放在優先位置,尊重民族文化習俗和宗教信仰,注重生態環境保護;以災區各級政府為主導、廣大幹部群眾為主體,中央大力支持,各方積極援助;精心規劃、精心組織、精心實施,又好又快地完成災後恢復重建任務。(二)基本原則。1.科學重建、規劃先行。認真做好災害評估、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等前期工作,在全面調研、科學論證、合理避讓災害隱患的基礎上,確定適宜重建區域。綜合考慮經濟社會、自然地理、生態環境、民族宗教等各方面因素,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科學制定災後恢復重建規劃。堅持安全、適用、省地、節儉的原則,有計劃、分步驟、因地制宜地開展恢復重建工作。2.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優先恢復重建城鄉居民住房和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抓緊恢復基礎設施功能和生產生活秩序。同步統籌規劃實施受損宗教活動場所的恢復重建。災後恢復重建工作要與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與扶貧開發和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相結合。3.保護生態、體現特色。災後恢復重建要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重要位置,按照構築青藏高原生態屏障的要求,與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建設統籌推進。要特別注重保護民族宗教文化遺產,充分體現當地民族特色和地域風貌。4.自力更生、多方支持。災區各級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動員廣大幹部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建設美好家園。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大力支持,同時發揮社會各界援助的積極性,多方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災後恢復重建。(三)重建目標。力爭用三年時間基本完成恢復重建主要任務,使災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恢復並超過災前水平,生態環境切實得到保護和改善,又好又快地重建新校園、新家園,為建設生態美好、特色鮮明、經濟發展、安全和諧的社會主義新玉樹奠定堅實基礎。二、主要任務(一)城鄉居民住房。把恢復重建城鄉居民住房擺在突出和優先的位置,先行開展農村住房恢復重建。要盡快完成房屋及建築物受損程度鑒定,明確維修加固和重建任務。對可以修復的,要抓緊開展維修加固;對需要重建的,要尊重群眾意願,選擇適宜的重建形式和建築樣式。要抓緊規劃設計,合理確定抗震設防標准和技術規范。建設選址要避開重大災害隱患地帶。農牧區居民住房的恢復重建,要與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相結合,統籌規劃牧民定居點,提供多樣化設計樣式,加強施工技術指導,改進建築結構,提高建築質量。城鎮居民住房的恢復重建,要制定好城鎮總體規劃,優化空間布局,完善配套設施,推動適用新型建築材料和建造技術的應用。(二)公共服務設施。優先安排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的恢復重建,嚴格執行強制性建設標准規范,把學校、醫院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眾最放心的建築。合理調整學校布局,加強中小學寄宿制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和幼兒園建設,改善「雙語」教學條件。恢復重建州縣鄉醫療衛生機構和計劃生育機構,加強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抓好公共文化科技、廣播電影電視、體育設施恢復重建。恢復重建社會福利、社會救助、殘疾人服務、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等設施。統籌安排恢復重建宗教活動場所,加強民族、宗教文化遺產的搶救和保護。在基本完成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後,按照節儉實用的要求,恢復重建各級行政機關辦公設施。(三)基礎設施。重點恢復重建主要干線公路、農村公路、民航、郵政設施。恢復重建公眾通信網,提高應急通信、運輸通信保障能力。在全面恢復當地供電能力的基礎上,盡快開展與電網主網互聯工程的前期工作,推動地熱、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能源綜合保障能力。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和安全飲水工程恢復重建。加快市政公用設施恢復重建,增強供
④ 投標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需要哪些專業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在地質災害易發區進行工程建設應當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編制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的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時,應當對規劃區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第15條規定,城市建設、有可能導致地質災害發生的工程項目建設和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進行的工程建設,在申請建設用地之前必須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主要依據《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4]69號)文件要求,相關技術要求依據《通知》附件1"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試行)"。《通知》規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分級進行;對承擔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單位實行資質管理制度;報告應經具有資格的資質災害防治專家進行審查;對評估成果實行備案制度。
評估成果根據評估級別的不同分別由縣級、市級和省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認定,並按要求抄報部、省、市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不符合條件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不予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包括下列內容:
(1)闡明工程建設區和規劃區的地質環境條件基本特徵
(2)分析論證工程建設區和規劃區各種地質災害的危險性,進行現狀評估、預測評估和綜合評估
(3)提出防治地質災害措施與建議,並作出建設場地適宜性評價結論。
⑤ 求風電項目建設場地地災危險性評估報告範本
根據國家方針減災法規定,新建、擴建或改建項目都要做地震安全性評價。根據內評價內容的不同容可以把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分為四類:
第一級:最重要的,是核電站等特別重大的工程。
第二級:重大項目的地震安全性評價。比如高樓,大橋等。
第三級:地震小區劃。既對一個小區(比較大的區域)進行區劃。
第四級:烈度符合。既對區劃圖邊界的場地進行精細歸類。
說白了,地震小區劃的范圍比較大,確定的參數跟國家區劃圖是一樣的,但它要計算土層的影響。
地震安評報告是籠統表達。包括小區劃報告
地質災害評價是對場地附近可能發生的地質危險進行評價。
在地震安評報告里包括地震地質災害評價。但地質災害評價要比地震地質災害評價內容多一些,很多專門的國土部門在做這方面的工作。
⑥ 環評、地震安全性評價、地質勘查、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國家有沒有相關規定必須招標
沒有,本人主要從事環評服務,對上述幾個報告的編制比較了解,一般大型國有集團的項目因成本控制可能會招標,國家沒有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