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泉水地質構造類似的城市

中國泉水地質構造類似的城市

發布時間: 2021-02-13 22:00:38

A. 濟南泉水地理

濟南市,簡稱「濟」,別稱「泉城」,山東省省會、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一,是山東政治、文化、教育中心,濟南因境內泉水眾多,被稱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濟南之所以泉水眾多,是因為它的獨特地形地質構造。濟南處在山東省的心臟地帶,魯中南低山丘陵與魯西北沖積平原,正好把它夾在中間,為一平緩的單斜構造,高差達500多米,市區的地勢自然也就隨之南高北低,這種南高北低的地勢,利於地表水和地下水向城區匯集。
濟南地下是可溶性灰岩,在漫長地質變遷年代,經過多次構造運動和長期溶蝕,形成了大量溶溝、溶孔、溶洞和地下暗河,成了能夠儲存和輸送地下水的地下管網。濟南南部山脈大量的地下水,沿著石灰岩地層潛流,縱橫交錯,一路向北,遇到了北郊組織緊密的岩漿岩的阻擋,如同一面天然設置的石牆,將水脈阻斷攔蓄。最終,攔蓄在這里的大量地下水,憑著強大壓力,沿地下連接地表的許多裂縫和通道,一股腦的湧出地面,於是就出現了天然湧泉。也正是這樣的地質構造,使得濟南雖然處在河北平原和魯北平原地震帶上,但地下的震動,卻可以被地下水最大限度的有效緩沖。

B. 中國地質構造遺跡景觀大陸與海洋景觀有哪些

華東、中南 丘陵山地及海島(台灣、海南島)區。包括湖北省、湖南省、江回西省、答安徽省南部、 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和東部海岸帶等。主要地質遺跡特徵為:流水侵蝕作用使形成獨特的江南地質地貌景觀,海岸帶受海洋地質 作用形成獨特的海蝕地貌。

C. 中國有哪幾處有名的泉水

十大趣泉

含羞泉:位於四川廣元龍門山上。把一塊小石頭往泉里一扔,泉水受到回聲與波震的影響會倒流。

蝴蝶泉:位於雲南省西部蒼雲山弄峰下。每年春夏季節,一群群顏色不同的蝴蝶首尾相銜,串串垂掛在蝴蝶樹上,倒映在泉水碧波之中。

喊泉:位於安徽壽縣以北5公里的地方。當有人站在泉邊大聲叫喊時,泉水就會大股湧出,如果小聲叫喊,泉水則小股湧出。

姐妹泉:在河南鄭州西南郊的三李村,有一對泉水,相距不遠,一個溫度在32℃以上,稱為溫泉,一個溫度在18℃以下,稱為冷泉。

香水泉:河南省睢縣城南有條地下流泉,帶有槐花香味,春香綿長,人稱槐花水。

噴乳泉: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縣西南麓有口寬、深各二尺的噴乳泉,每天早、晚九點鍾左右,泉水如鮮乳一樣,瑩白奪目,隨後又漸漸地清澈透明。

托幣泉:在杭州西湖的虎跑泉,泉水表面張力大,投數枚錢幣於杯水中不沉,水可高出杯口二三毫米而不溢出。

間歇泉:該泉坐落在湖南大庸市溫塘鄉哈溪村,泉眼中每間隔3至7分鍾湧出一股泉水。

毒氣泉:在雲南騰沖縣城45公里處,泉井無水,卻可見到硫磺結晶等物質,並經常發出二氧化硫等氣味。

水火泉:位於台灣省台南縣境內,泉水溫度高達75℃,泉水既咸又苦,只要劃根火柴伸到水面上,會頓時煙火騰空。
濟南十大泉群

趵突泉泉群

位於濟南舊城區西南部、坤順橋南、趵突泉南路西側,在約17萬平方米的面積上,散落著28處名泉。其中:趵突泉、金線泉、皇華泉、柳絮泉、卧牛泉、漱玉泉、馬跑泉、無憂泉、石灣泉、湛露泉、滿井泉、登州泉、杜康泉、望水泉等名泉被列入濟南七十二名泉,趵突泉為七十二名泉之首。

黑虎泉泉群 位於古城東南隅,分布面積約1.5公頃,以環城公園的泉石園為中心,該泉群有泉眼15處。

五龍潭泉群

位於濼源橋以北,西護城河側,估衣市街以北300米處,分布面積6公頃,有泉眼28處。

珍珠泉泉群

位於濟南古城中心區域,曲水亭街、芙蓉街、東更道街、院前街之間。該泉群有泉21處。其中珍珠泉、散水泉、濯纓泉、溪亭泉、芙蓉泉、濋泉、騰蛟泉等列濟南七十二名泉。珍珠泉一帶,泉、湖、溪、渠景色優美,《老殘游記》所描寫的「家家泉水,戶戶垂楊」主要指此處。

白泉泉群

位於濟南市東郊王舍人鎮、華山鎮,有8處泉池,其中白泉、華泉列濟南七十二名泉。泉水匯流成河,北流進入小清河。泉群周圍,稻田蔬甲,荷塘遍布,譽為魚米之鄉。

湧泉泉群

位於歷城區柳埠、錦綉川、西營、仲宮、高而等鄉鎮,共有泉池126處,其中湧泉、苦苣泉、避暑泉、突泉、泥瘀泉、大泉、聖水泉列濟南七十二名泉。湧泉位於四門塔西,白虎泉之陽的湧泉庵遺址東側。崇禎、乾隆《歷城縣志》有載,稱:「在神通寺西,瀑飛布懸,流入錦陽川」,清《七十二泉記》稱其為「涌騰泉」。
玉河泉泉群

位於歷城區彩石、港溝鎮一帶,共有泉池68處,其中列濟南七十二名泉的有玉河泉。該泉群中玉河泉最有名,是巨野河源頭,共有八處泉眼組成,原名榆科泉,早在酈道元所注的《水經注》中就有記載 「泉水自百米岩層之下,甘甜醇厚,酷似聖水也」。

百脈泉泉群

是濟南地區東部最大的一個泉群,位於章丘市明水鎮,有名泉20處。其中百脈泉、東麻灣、西麻灣、梅花泉、墨泉、凈明泉列濟南七十二名泉。元代地理學家於欽著《齊乘·卷二·水》中記述:「蓋歷下眾泉,皆岱陰伏流所發,西則趵突為魁,東則百脈為冠」。百脈泉為章丘八景之一。

袈裟泉泉群

位於長清區,共有泉池44處。其中袈裟泉、檀抱泉、卓錫泉、清泠泉列濟南七十二名泉。該泉群中袈裟泉最有名,位於靈岩寺,又稱「印泉」、「獨孤泉」,泉源旺盛,水質甘美,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洪範池泉群 位於平陰縣,有泉15處。其中洪範池、書院泉、日月泉、扈泉列濟南七十二名泉。這一帶山泉環抱,環境清雅、幽靜,冬暖夏涼,山村水廓,小橋流水,乃避暑佳境。

D. 中國有沒有類似依雲的礦泉水

有啊,據說是萬達集團、中國泛海集團、一方集團、聯想控股等四家中內國頂級民營企業組成容的投資團隊與白山市、靖宇縣在長春簽訂協議,四家企業將聯合投資110億元在靖宇縣建設中國最大的千萬噸級礦泉水項目,首期投資25億元建設150萬噸礦泉水項目,全面達產後,年產中高端優質礦泉水超千萬噸。

中國的依雲要出自這里了~!

E. 中國十大城市的最新排名

2012年的

1.北京——世界上世界遺產最多的城市、世界城市
2.杭州——天堂城市、水城版
3.濟南——世權界泉水之都、泉城
4.西安——世界四大古都之一
5.成都——最中國城市、美食之都
6.洛陽——神都、牡丹城
7.南京——四大古都之一
8.麗江——世界遺產城市
9.曲阜——孔子故里、東方聖城
10.廣州——南國文化之都。。。

F. 中國哪個城市類似於古代的地方呢

平遙古城是中國古代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平遙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徵。而且,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G. 中國四大著名泉水都有哪些

1、谷簾泉

相傳唐代名人陸羽(公元733—804 年) ,以嗜茶著稱, 撰世界第一部研究茶葉專著《茶經》,世稱「茶神」。陸羽對泡茶的水很有研究, 他遍游祖國的名山大川,品嘗各地的碧水清泉,按沖出茶水的美味程度,將泉水排了名次,確認廬山的谷簾泉為「天下第一泉」,

江蘇無錫的惠山泉為「天下第二泉」,湖北蘄水蘭溪泉第三……。谷簾泉經陸羽評定,聲譽倍增,馳名四海。歷代文人墨客接踵而至,紛紛品水題留。宋代名士王安石、朱熹、秦少游、白玉蠟等都饒有興趣地游覽品嘗過谷簾泉,並留下了絢麗的詩章。

2、天下第二泉:惠山石泉

惠山石泉(今江蘇無錫境內),茶聖陸羽詳品天下泉水二十種,把它列為第二,」天下第二泉」由此得名。唐相李紳酷愛家鄉此泉,並攜泉水赴京,分贈友好、同僚宰相李德裕品嘗後,特命驛站把二泉水千里迢迢專送長安。於是二泉名滿京城。北宋文豪蘇東坡多次前來品泉。

宋高宗南流時,特題」源頭活水」四字於泉上。並下令建亭護泉,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松雪道人)特書泉額,至今石刻尚存泉亭,明代精雕石螭首,置於二泉下池,構成」螭吻飛泉」的勝景,清代康熙、乾隆兩帝分別六次前來巡遊品泉。

現在二泉庭院有上中下三泉池,有元明清的石刻石雕,有泉亭、漪瀾堂,以及明代移此的」童子拜觀音」的太湖巨石,院景古樸有致。

3、天下第三泉:蘭溪石下水

在湖北浠水縣蘭溪口上游五里的溪潭坳河濱峭壁石下,有一石穴大如米瓮,深約三尺。穴中涌著泉水,甘冽芳香,這就是聞名天下的第三泉。天下第三泉是唐代陸羽所評。陸羽是湖北天門縣人,人稱茶聖。他著了一本專門談飲茶的書名叫《茶經》。因為他對茶有研究,所以對水也很有研究。

4、天下第四泉:陸羽泉

陸羽泉,原在江西上饒廣教寺內,現為上饒市第一中學校。唐代茶神陸羽於德宗貞元初(785-786)從江南太湖之濱來到信州上饒隱居。之後不久,即在城西北建宅鑿泉,種植茶園。由於這一泓清泉,水質甘甜,亦被陸羽評為「天下第四泉」。陸羽泉開鑿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在古籍上多有記載。

至本世紀六十年代初尚保存完好,可惜在後來「挖洞」時,將泉脈截斷,如今在這眼古井泉邊上尚保存清未知府段大誠所題:「源流清潔」四個篆字,作為後人憑弔古跡的唯一標志了。


(7)中國泉水地質構造類似的城市擴展閱讀:

天下十大名泉介紹:

天下十大名泉是茶聖陸羽在游歷大江南北後,訪遍天下名泉根據所品泉水特色,評選出天下十大名泉,分別是:谷簾泉,惠山石泉,蘭溪石下水,陸羽泉,大明寺泉,招隱泉,白乳泉,洪崖瀑布,淮水源,龍池水(名次由高到低排列)。

H. 讀圖,回答1上~17題.15.下列名山或山脈的地質構造與圖中①處地質構造相類似的是()16.下列地區

圖中⑥處岩層向下彎曲,為向斜,在地貌上成山,原因是向斜槽部因受擠壓,岩層變得緊實,不易遭受侵蝕反而成為山嶺.
故選:二.

I. 中國地質構造背景的特殊性表現在那些方面

中國地質構造背景的特殊性

在中國,明顯的存在著兩個系統的地殼波浪:一是環太(平洋)構造帶和與之類平行的一系列外太構造帶以及夾在其間的那些波谷帶。一是地中(海)構造帶和與之類平行的一系列古地中構造帶以及夾在其間的那些波谷帶。二者的相互交織使中國有規律地呈現出斜方網狀構造格局。在大的斜方網格中,還有次一級、更次一級的斜方網格,把中國地殼次分、再次分為更小的以至顯微塊體。在中國的這種斜向構造網路之中,還可以看到疊加著一些遷就斜向構造而成的正向構造帶。這種以斜向交織的構造網路位置,有近東西及近南北的構造疊加其上的鑲嵌構造格局,不僅是近代地殼構造的特點,而且早在元古代就已具雛形。只是在一個地史時期以某一組斜向為主,到另一時期則以另一斜向為主。構造帶的具體部位也隨著地史發展不斷遷移,但總的格局無太大變化。
波浪狀鑲嵌構造說的實踐意義,在於它所強調的地殼運動的波浪性以及不同系統地殼波浪的交織。多年來,地質界普遍注意到了「等間距」問題,即:無論造山帶、沉積窪陷帶的展布,或是斷裂帶、岩漿岩帶、變質帶的分布,都具有似等間距性,從而與之密切相關的各類礦產的分布也具有似等間距性。波浪狀鑲嵌構造說用波浪運動的根本特性對「等間距」問題作出了合理的解釋。並利用不同級別的地殼波浪有著不同級別的似等間距這一特點,可以在已知若干礦點的基礎上推斷未知礦點和成礦有利部位,或在裸露礦床的基礎上推斷隱伏礦床,以減少普查和勘探工作的盲目性。不同系統地殼波浪的交織,使地殼的不同部位基本上顯示出三種不同的地質特徵,從而與之相應地發育著不同的礦產資源。兩個系統的波谷帶相交,形成較大的窪陷,即構造網眼中的地塊,多為含油氣盆地,其邊部多有煤田可供開采;波峰帶與波峰帶相交,形成較高隆起,即構造網的網結,多為構造較復雜的山塊,構造作用強烈,岩漿活動、變質作用發育,多內生及變質礦產;波峰帶與波谷帶相交,即構造網的網線部位,隆窪程度因具體情況而異,多形成以波峰方向為主導構造方向的交織,決定著油田的具體位置;復雜山塊和構造帶內次一級活動帶的交叉網點,是內生金屬礦生成的有利部位;構造帶邊部及內部窪陷地帶,對成煤和沉積成因金屬礦都較有利。波浪狀鑲嵌構造也同地震有關。中國歷史強震震中基本在兩組斜向構造帶內或沿其邊部周期地、交互地作跳動式遷移。在一段時期內,地震以沿北東向活動為主;到另一時期,則以北西向活動為主。構造交叉部位,一般是地震活躍部位,但也有某些交叉部位,表現出特長的地震活動周期,這都屬於地殼波浪的干涉現象。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