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州地質災害特徵
Ⅰ 雲南紅河氣候類型及氣候特點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於中國雲南省東南部。
紅河州地處低緯度亞熱帶高原型專濕潤季風氣候屬區,在大氣環流與錯綜復雜的地形條件下,氣候類型多樣,具有獨特的高原型立體氣候特徵。州內四季不甚分明,但干、雨季節區分較為顯著,每年5~10月為雨季,降雨量佔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其中連續降雨強度大的時段主要集中於6~8月,且具有時空地域分布極不均勻的特點。
Ⅱ 建水地質災害有哪些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質容量大和破壞力強等特點,多發生在7、8兩個月。
Ⅲ 紅河州的氣候特點有哪些
紅河哈尼抄族彝族自治州氣候: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
紅河州地處低緯度亞熱帶高原型濕潤季風氣候區,在大氣環流與錯綜復雜的地形條件下,氣候類型多樣,具有獨特的高原型立體氣候特徵。州內四季不甚分明,但干、雨季節區分較為顯著,每年5~10月為雨季,降雨量佔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其中連續降雨強度大的時段主要集中於6~8月,且具有時空地域分布極不均勻的特點。據近10年間統計,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區,年平均氣溫16.3℃,極端氣溫-9.0、31.5℃;年平均降雨量2026.5毫米,一般年最大降雨量為2508.1毫米,其中金平縣分水嶺老林地區年降雨量最大達3471.1毫米,個別年份最高達4338毫米,居全省之冠;一日最大降雨量可達212.4毫米,具有降雨強度大,持續時間長的特點。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間盆地、河谷地帶,年平均氣溫分別為17.2℃、23.4℃,極端氣溫-2.0、40.7℃,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1688.7毫米,年最大降雨量2257.2毫米,一日最大降雨量144.7毫米,與山區對比相對較小,但仍具有單點暴雨集中,強度大的特點。
Ⅳ 雲南屏邊縣乾田村突發山體塌方有最新消息了嗎
從紅河州相關部門獲悉,因長時間降雨,9月7日10時50分左右,紅河州屏邊縣玉屏鎮新儂村委會乾田村突發山體塌方,路上行人6人被埋。經搜救,截至記者發稿時,已確認2人死亡,3人受傷,1人失聯。
下周多降雨天氣,10日至11日還將有一次較強降雨過程,部分地區仍有可能出現暴雨、大暴雨。由於持續降雨,紅河州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局高不下,特別在該州南部強降水集中的地區,需做好滑坡、泥石流、中小河流洪水和城市內澇等災害的防禦工作。部分地區可能出現雷暴、大風、冰雹、短時強降雨等強對流天氣,請注意防範。
Ⅳ 紅河州元陽縣新街鎮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方案
紅河洲人民政府、元陽縣人民政府、紅河州國土資源局
(2011年5月)
主辦單位:紅河州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元陽縣人民政府
協辦單位:紅河州國土資源局
地點:元陽縣新街鎮下節街村委會
時間:2011年5月30日上午正式演練。
參加人員:紅河州人民政府何文亮副秘書長、紅河州國土資源局周強副局長、紅河州國土資源局地質環境科許濤科長、元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白樂章,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縣國土資源局及新街國土資源分局,新街鎮政府機關各站所和下節街社區、民兵,新聞媒體工作人員,受威脅的群眾,約計700餘人。
演練的具體方案如下。
一、應急演練的目的
通過演練,進一步提高各有關部門協調配合能力和群眾應對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應急反應能力和防災避災意識,在臨災時能快速有效撤離避讓,努力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應急演練的地點和任務
元陽縣新街鎮下節街社區地質災害隱患點,擬設場面:遭強降雨,發生山體滑坡,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立即啟動《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快速組織危險區的群眾撤離,全力採取防災減災有效措施。
三、應急演練的原則
以人為本、避讓為主的原則;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
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的原則;
部門配合、分工協作的原則;
四、應急演練的組織領導
指揮長: 白樂章 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
副指揮長: 毛雪冰 縣政府辦副主任
高榮奎 縣國土資源局局長
白玉文 新街鎮黨委書記
王建福 新街鎮人民政府鎮長
成員: 白海榮 縣民政局局長
龍正福 縣交通局局長
朱樹海 縣衛生局局長
張紅衛 縣氣象局局長
馬正學 縣水利局局長
唐 斌 縣環境保護局局長
馬正福 縣教育局局長
劉天學 縣財政局副局長
白明祥 縣公安局副局長
周 柱 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楊宏敏 元陽供電有限責任公司
下設九個工作組:
(一)綜合聯絡組
組長:毛雪冰縣政府辦副主任
成員: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主要領導
職責: 負責應急成員單位之間的相關協調與聯系, 新聞媒體單位的聯絡, 領導講話稿撰寫等工作。
(二)現場准備組
組長: 白玉文 新街鎮黨委書記
副組長: 周柱 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成員: 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 新街鎮人民政府。
職責: 負責應急演練現場的准備等工作。
(三)交通治安組
組長: 白明祥 縣公安局副局長
成員: 縣公安局抽調民警和新街鎮派出所民警
職責: 負責擬災害發生區域的警戒、 治安和交通管制, 負責對有關人員的緊急疏散、撤離, 維護災害現場社會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 參與災害發生現場的赴救及處置工作; 確定災害傷亡人數和傷亡人員的姓名身份; 負責相關災害直接責任人的監護和逃逸人員的追捕; 參加災害調查。
(四)應急搶險組
組長: 白明祥 縣公安局副局長
副組長: 白玉文(新街鎮黨委書記), 王建福(新街鎮人民政府鎮長), 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主要領導。
成員: 新街鎮政府機關和各站所幹部職工, 社區幹部、村小組組長, 民警、 民兵等及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臨時抽調工作人員。
職責: 負責組織受災群眾的撤離、 現場搶險救災等工作; 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按照 《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的各自職責, 為應急救援工作提供必需的救災物資、設備、 資金等和其他保障措施, 確保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 電力部門負責盡快搶修恢復供電設施, 保障災區供電。
(五)醫療救治組
組長: 朱樹海 縣衛生局局長
成員: 從縣人民醫院、元陽民族醫院等抽調
職責: 負責組織指揮受災現場受傷人員接受緊急救治和轉送醫院救治, 做好災後傳染病疫情防控工作。
(六)災情調查組
組長: 高榮奎 縣國土資源局局長
副組長: 周柱 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成員: 從縣國土資源局抽調
職責: 負責災害調查和統計工作。
(七)後勤保障組
組長: 王建福 新街鎮人民政府鎮長
副組長: 劉雲 新街鎮人民政府分管副鎮長
成員: 從新街鎮政府抽調
職責: 負責食宿安排、車輛派遣等工作。
(八)善後處置組
組長: 白海榮 縣民政局局長
成員: 新街鎮黨委、政府, 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
職責: 新街鎮牽頭, 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配合, 受災村(組)群眾參加, 做好遇難、受傷人員及家屬的安撫和災後重建工作。
(九)宣傳報道組
組長: 白波 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成員: 宣傳部、廣電局等抽調
職責: 負責應急演練(應急救援)等工作的宣傳報道。
五、 應急預案演練的實施步驟
(一)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
1.召開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會議
會議由紅河州國土資源局領導召集縣人民政府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成員、相關部門領導、新街鎮主要領導等參加。
會議內容:
(1)縣人民政府領導講話, 通報進行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預案演練工作的目的意義、標准要求及有關部門的工作任務等情況。
(2)座談應急預案演練方案實施的有關問題。
2.參演單位專業隊伍和人數以及演練前需准備的物品
(1)縣人武部、 民兵應急分隊共20人。 負責其他參演單位所需迷彩服、 十字鎬、鏟子、鋼釺等器材的准備。
(2)縣公安及交警30人。負責治安和交通管制警示標志。
(3)縣衛生局8人。負責120急救車輛以及急救器材、衛生防疫消殺和演練災民的傷病檢查治療器材的准備。
(4)縣民政局2人。負責救災、慰問物資、安置災民相關表卡的填報准備。
(5)元陽一小3人。負責演練前組織、宣傳發動。
(6)縣教育局2人。負責參演學生的組織和動員。
(7)縣電信公司2人。負責現場的通信保障。
(8)縣氣象局1人、縣供電公司1人、縣自來水公司1人、縣水利局1人、縣安監局1人、縣環保局1人,按各自工作職能准備相應器材。
(9)新街鎮幹部15人。負責演練前演練區域村民的動員和群眾會的召集。
(10)參演群眾250人,元陽一小師生250人。由新街鎮政府、元陽一小學、縣國土資源局負責組織落實好人員。
3.應急預案演練工作準備
(1)綜合聯絡組全面負責各項准備工作的協調與籌劃。
(2)交通治安管理組熟悉下節街社區滑坡的災害危險性及危險區內的相關情況,制訂交通管制及災區安全保衛的措施,解決有關問題,准備封鎖道路通行的禁牌及禁止進入危險區的警示標志。
(3)災險情調查監測組熟悉下節街社區滑坡的地理環境及滑坡情況,設立監測標志,做監測記錄等。
(4)應急搶險組、後勤保障組熟悉下節街社區滑坡的地理環境及滑坡情況,悉記群眾撤離避讓路線、災民(師生)臨時安置地點及衛生搶救所的臨時設置地點的有關情況,做好搶險救災及物資儲備調運及有關設備裝備與調運工作。
(5)醫療衛生組熟悉災民臨時安置地的有關情況,准備救護車及相關救護醫療器材等,確保搶險救災或演練應急之用。
(6)新街鎮政府組織應急搶險小分隊,小分隊由新街鎮基層民兵組成,人員20人,統一著裝,培訓演練。
(7)縣國土局、縣教育局、新街鎮政府及相關的新街鎮派出所做好緊急撤離群眾的訓導工作。
(二)演練工作程序
2011年5月30日上午8:30全體演練單位在七中待命,觀摩人員由工作人員安排進入觀摩地點。
8:50,紅河州人民政府領導宣布元陽縣新街鎮下節街村委會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開始。
9:00,下節街社區負責人向新街鎮人民政府報告:「因昨夜連續大雨,下節街社區3、4、6組出現嚴重險情,簡易監測表明滑坡體與後緣裂縫加寬,有出現滑坡可能。」
9:05,新街鎮黨政主要領導及有關人員趕到現場發現險情加劇,立即下令啟動新街鎮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並在新街鎮畜牧獸醫站成立臨時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迅速向指揮部集中,同時向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王建福鎮長向國土局周柱副局長報告,鎮屬參演職工9:10前在鎮畜牧獸醫站集結完畢,並設立臨時指揮部。)
9:10,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接報後,立即下令新街國土分局派出應急小分隊立即趕赴現場開展調查,進行險情評估及應急處理,設立簡易檢查點,同時,分別向縣人民政府和縣地質應急搶險指揮部指揮長、副指揮長報告。(國土局周柱副局長在向高榮奎局長報告的同時,帶領人員進入演練現場開展調查,高榮奎局長接報後向白樂章副縣長報告。)
9:15,指揮長接到縣國土資源局報告「下節街社區滑坡活動性增強,寬度已增大到0.2米,滑坡體處於臨滑狀態,建議啟動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下令啟動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並趕赴現場。
各成員單位接到通知後,組織人員趕赴現場,進入新街鎮原糧食局倉庫,並向指揮部報告(途中特種車輛拉響警報)。(白樂章副縣長下達命令後帶領高榮奎局長、毛雪冰副主任、徐建民進入演練臨時指揮部,3分鍾後,各成員單位向指揮部聚集並報告,報告順序依次為:1.新街鎮;2.公安局;3.民政局;4.衛生局;5.消防大隊;6.教育局;7.氣象局;8.供電局;9.自來水公司;10.安監局;11.環保局;12.電信局。)
9:25,在新街鎮地質災害應急臨時指揮部,縣氣象局報告天氣情況;新街鎮政府報告前期工作情況;縣國土資源局報告災情發展趨勢,建議組織群眾撤離。
9:30,指揮部下達命令:
交通治安管理組封鎖進入危險區的道路,設置警戒線,確保除搶險救災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進入該危險區域,同時實施治安巡邏,保證災區安全。(交通治安管理組在10:00前完成通往危險區的公路、道路封鎖及警戒工作有條不紊進行後,向指揮部報告。)
應急搶險組在使用各種設備緊急通知危險區域的群眾和師生按撤離路線有序安全轉移的同時,組織應急搶險隊伍進入隱患區協助群眾和師生撤離,在協助過程中對不願撤離的群眾強制帶離(1人),對受傷的群眾撤離(2人)。(應急搶險組要在9:45前完成群眾和師生撤離工作,並向指揮部報告。)
災情調查監測組繼續跟蹤災情,每5分鍾向指揮部報告一次。
醫療衛生組在9:40前完成臨時急救點,並向指揮部報告,對傷、病員進行緊急治療、轉移。
後勤保障組在9:50向指揮部報告群眾和師生基本安置妥當,救援物資已陸續就位。
10:00,災情調查監測組報告:據監測組監測,滑坡變化已趨穩定,建議召開指揮部會議,研究解除封鎖警界。
10:05,指揮部召開會議,下達命令:解除道路封鎖、警界。由災情調查監測組繼續監測,有情況及時報告;善後處置組負責對危房進行鑒定,提出災民回遷和重建方案,報政府批准實施。
10:10,指揮部領導到各災民轉移臨時安置點看望群眾、師生撤離安置情況。
10:20,演練工作講評會。紅河州政府領導和縣政府領導講話。
10:30,紅河州人民政府領導宣布演練結束。
Ⅵ 紅河州立體氣候特徵明顯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多少小時
紅河州立體氣候特徵明顯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2234小時。
Ⅶ 雲南紅河是什麼樣的地方
紅河州有滇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蒙自,有世界錫都個舊,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建水;文獻名邦石屏;有河口和金水河兩個國家級口岸;有的錫文化、陶瓷文化和梯田文化。紅河是雲南經濟社會和人文自然的縮影,是雲南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也是中國走向東盟的陸路通道和橋頭堡。
具體如下:
1、簡介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於中國雲南省東南部,北連昆明,東接文山,西鄰玉溪,南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接壤,北回歸線橫貫東西。紅河是雲南省第四大經濟體,經濟總量和部分社會經濟指標居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之首。
2、經濟發展
"十一五"期間,全州生產總值相繼突破了400億元、500億元和600億元大關,年均增長11.5%,比"十五"末的308.5億元翻了一番多,人均生產總值已達2000美元以上。五年共完成財政總收入631.85億元,是"十五"期間的2.13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累計達到225.60億元,是"十五"的2.5倍。累計完成財政支出559.94億元,是"十五"的2.83倍。經濟綜合實力在全省州市排序中繼續保持第四位。
3、氣候特徵
全州地處低緯度亞熱帶高原型濕潤季風氣候區,在大氣環流與錯綜復雜的地形條件下,氣候類型多樣,具有獨特的高原型立體氣候特徵。州內四季不甚分明,但干、雨季節區分較為顯著,每年5~10月為雨季,降雨量佔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其中連續降雨強度大的時段主要集中於6~8月,且具有時空地域分布極不均勻的特點。
4、物產資源
北回歸線穿越紅河州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2000小時,年平均氣溫16至20攝氏度,適宜各種農作物的生長,有種類繁多的生物資源。糧以稻穀、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烤煙、花生、油菜為主。盛產蟲膠、草果、棕片、茶葉、香料、南葯、劍麻等經濟林木。州內水果品種繁多,有質優味佳的荔枝、桔子、菠蘿、葡萄、石榴、香蕉等。
Ⅷ 誰有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縣詳細的氣象、水文特徵介紹資料啊有的話請告知一下,非常感謝。
來賓市地貌:字體構造的東部大瑤山山脈東翼,廣西山弧東北,柳北的穹窿狀的山山,山脈是一條南北的安排,是一個山的字體脊向南拉伸部分,西部山區北西向的弧形排列;中央平原和露台。水系統的樹突狀收斂,出口到東南。整個地勢大致從北到南,周新高,中,低,自西北向東南緩緩傾斜湖。
氣候:來賓市地處桂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季風環流,在夏天的溫暖,潮濕的海洋空氣質量的患病率,因此,夏長,在同季的雨季,全年的溫度,晝夜溫差范圍冬季和春季的垂直差異緯度大於春季氣溫的差異是低於秋季氣溫,在冬季和春季的熱量不足;氣候資源的地域差異。或者受西南暖濕氣流和北變性寒冷的空氣質量,乾旱,風暴,洪水和大風冰雹,雷電,冷(凍),受害者和其他災害性天氣的影響是比較常見的。
水文:2004年降水量在除個別站一年年歲,平均偏高,大部分站點年降水量比多年平均10至??高於正常2網站外,來賓市水文今年年一遇洪水徑流站址亘古不變的小。年降水量是最大的站點年降水量,年降水量雨量站1%3.5毫米,陰雨天162天:降水最低的28.6%,比去年同比歲,平均年降水量降水10HO毫米的年降水量少的網站比正常。所有的降水主要集中在5-7份,最高的降水集中在7月和10月最乾旱。沿巧妙地區的雨量站降水量的分布降水暴雨高值區金秀瑤族自治縣桐油紅色沉澱1963.5毫米和興賓藍嶺坡嶺市的錦綉沿大瑤山68.5毫米的,這兩個降雨低值區,忻城縣,歐元孔水果,然後雨量站的降水量1055.3毫米降雨0n.o毫米香洲區中平區。
許多工程地質條件,其中包括地層岩性,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地表地質地形,
Ⅸ 雲南突發山體塌方現場什麼情況
9月7日晚,從紅河州相關部門獲悉,因長時間降雨,9月7日10時50分左右,紅河州屏邊縣玉屏鎮新儂村委會乾田村突發山體塌方,路上行人6人被埋。經搜救,截至記者發稿時,已確認2人死亡,3人受傷,1人失聯。
目前,由紅河州政府副秘書長馮挺率領的指導組,以及屏邊縣救援組已抵達現場展開救援。
據紅河州氣象台消息:
8日-9日,受偏南氣流影響,西南部多雲間陰有中雨局部大雨,其它地區多雲有陣雨。
10日-11日,受冷鋒切變影響,紅河州陰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12日-13日,受偏東氣流影響,南部、西部邊緣多雲有陣雨,其它地區多雲間晴。
下周多降雨天氣,10日至11日還將有一次較強降雨過程,部分地區仍有可能出現暴雨、大暴雨。由於持續降雨,紅河州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局高不下,特別在該州南部強降水集中的地區,需做好滑坡、泥石流、中小河流洪水和城市內澇等災害的防禦工作。部分地區可能出現雷暴、大風、冰雹、短時強降雨等強對流天氣,請注意防範。
希望不再有傷亡!
Ⅹ 2016年紅河州有哪些地質災害項目要開工建設
最好是問紅河州國土局。
綠春縣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防治地版質災害,避權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2016年,計劃投資2061萬元,在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區域實施地質災害防治避險搬遷項目13個,涉及793戶394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