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是雙一流
Ⅰ 「雙一流」大學一共多少所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A類: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B類:東北大學、鄭州大學、湖南大學、雲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中醫葯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交學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葯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內蒙古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延邊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中醫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體育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上海大學、蘇州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中醫葯大學、中國葯科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福州大學、南昌大學、河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葯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海南大學、廣西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中醫葯大學、西南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貴州大學、西藏大學、西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陝西師范大學、青海大學、寧夏大學、石河子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寧波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第二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
Ⅱ 國字型大小雙一流大學有哪些
國字型大小雙一流大學有不少的,一般的985大學都是,還有部分的中科院直屬大學等。
Ⅲ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211里算什麼水平值得報考嗎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里算上游水平,值得報考,特別是地質專業全國第一。
中國地質大學創建於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於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
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在武漢、北京兩地辦學,總部設在武漢。2000年,進入教育部直屬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原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入選者29人,湖北省「百人計劃」入選者11人(長期項目8人、青年項目3人)、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入選者80人(特聘教授20人、講座教授16人,楚天學子44人)。
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湖北省教學名師9人。
Ⅳ 雙一流高校有多少個
雙一流建設高校共137所,其中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具體名單如下:
「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
(按學校代碼排序)
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
1. A類36所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2. B類6所
東北大學、鄭州大學、湖南大學、雲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
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中醫葯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交學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葯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內蒙古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延邊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中醫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體育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上海大學、蘇州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中醫葯大學、中國葯科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福州大學、南昌大學、河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葯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海南大學、廣西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中醫葯大學、西南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貴州大學、西藏大學、西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陝西師范大學、青海大學、寧夏大學、石河子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寧波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第二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
Ⅳ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武漢兩個校區有什麼不一樣
在地質大學本科讀了四年,在這里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的回答將主要從歷史沿革、校園環境和綜合評價幾個方面來回答一下。
1、歷史沿革
中國地質大學的前身是「武漢地質學院」,在1987年,武漢地質學院改名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總部稱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研究生部稱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從根源上來說,兩個校區是一脈相承。
總的來說,北地地理位置更好,對於未來如果想要在北京這種一線城市發展的同學來說,這種地理優勢在找工作的時候會帶來一些便利。武地的校園環境更好,如果想要在更加寬闊的校園中學習生活的話,武地會有更好的生活體驗。從學科優勢角度上來說,雖然以前武漢校區是總部,但是自從獨立辦學後,北京的地大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兩校沒有特別明顯的差距。最後我覺得還是由於北京地理優勢,北京的地大分數線一般都要更高一些,但是如果想要就讀於地大的優勢專業的話,武漢的地大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Ⅵ 中國地質大學在211里算什麼水平
中國地質大學在211院校抄里屬於中上等水平,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國地質大學位於武漢東湖之畔,南望山麓;
學校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學科涵蓋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門類,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
(6)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是雙一流擴展閱讀:
中國地質大學圍繞學科前沿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構建以地球科學為主導,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學科生態系統。現有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6個湖北省重點學科,「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兩個一級學科在全國歷次學科評估中均排名第一;
有23個學院(所)、65個本科專業;有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工程碩士、MBA、MPA等10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包涵14個工程領域。
Ⅶ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這次入選雙一流大學嗎
中國地質大學沒有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單,進入了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Ⅷ 地質大學算名校嗎
是名校。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中國地質大學位於武漢東湖之畔,南望山麓,學校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學科涵蓋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門類,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
(8)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是雙一流擴展閱讀:
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有專任教師1724人,聘請校外教師245人,本科課程授課校內教師數1625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25人(長期項目7人、短期項目3人、青年項目15人),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9人(領軍人才6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20人(特聘教授11人、講座教授5人、青年學者4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6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9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入選者29人。
湖北省「百人計劃」入選者11人(長期項目8人、青年項目3人)、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入選者80人(特聘教授20人、講座教授16人,楚天學子44人)。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湖北省教學名師9人。
Ⅸ 雙一流大學有哪些名單
雙一流的大學,除了清華北大,上海復旦,吉大,廈門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這都是雙一流大學。
Ⅹ 中國哪些大學是雙一流
一流學科 教育部
河北 河北工業大學 理工 一流學科 211 河北省
內蒙古 內蒙古大學 綜合 一流學科 211 內蒙古自治區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學 理工 一流學科 211 山西省
天津 南開大學 綜合 一流大學A類 985 教育部
天津 天津大學 理工 一流大學A類 985 教育部
天津 天津醫科大學 醫葯 一流學科 211 天津市
天津 天津工業大學 理工 一流學科 天津市
天津 天津中醫葯大學 醫葯 一流學科 天津市
華東
地區
安徽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理工 一流大學A類 985 中國科學院
安徽 合肥工業大學 理工 一流學科 211 教育部
安徽 安徽大學 綜合 一流學科 211 安徽省
福建 廈門大學 綜合 一流大學A類 985 教育部
福建 福州大學 理工 一流學科 211 福建省
江蘇 南京大學 綜合 一流大學A類 985 教育部
江蘇 東南大學 綜合 一流大學A類 985 教育部
江蘇 南京農業大學 農林 一流學科 211 教育部
江蘇 河海大學 理工 一流學科 211 教育部
江蘇 南京師范大學 師范 一流學科 211 江蘇省
江蘇 南京理工大學 理工 一流學科 211 工業和信息化部
江蘇 蘇州大學 綜合 一流學科 211 江蘇省
江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理工 一流學科 211 工業和信息化部
江蘇 中國礦業大學 理工 一流學科 211 教育部
江蘇 江南大學 綜合 一流學科 211 教育部
江蘇 中國葯科大學 醫葯 一流學科 211 教育部
江蘇 南京郵電大學 理工 一流學科 江蘇省
江蘇 南京林業大學 農林 一流學科 江蘇省
江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理工 一流學科 江蘇省
江蘇 南京中醫葯大學 醫葯 一流學科 江蘇省
江西 南昌大學 綜合 一流學科 211 江西省
山東 山東大學 綜合 一流大學A類 985 教育部
山東 中國海洋大學 綜合 一流大學A類 985 教育部
山東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理工 一流學科 211 教育部
上海 復旦大學 綜合 一流大學A類 985 教育部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 綜合 一流大學A類 985 教育部
上海 同濟大學 理工 一流大學A類 985 教育部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 師范 一流大學A類 985 教育部
上海 華東理工大學 理工 一流學科 211 教育部
上海 上海大學 綜合 一流學科 211 上海市
上海 東華大學 理工 一流學科 211 教育部
上海 上海財經大學 財經 一流學科 211 教育部
上海 第二軍醫大學 醫葯 一流學科 211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上海 上海外國語大學 語言 一流學科 211 教育部
上海 上海中醫葯大學 醫葯 一流學科 上海市
上海 上海海洋大學 農林 一流學科 上海市
上海 上海體育學院 體育 一流學科 上海市
上海 上海音樂學院 藝術 一流學科 上海市
浙江 浙江大學 綜合 一流大學A類 985 教育部
浙江 寧波大學 綜合 一流學科 浙江省
浙江 中國美術學院 藝術 一流學科 浙江省
西北
地區 甘肅 蘭州大學 綜合 一流大學A類 985 教育部
寧夏 寧夏大學 綜合 一流學科 211 寧夏回族自治區
青海 青海大學 綜合 一流學科 211 青海省
陝西 西安交通大學 綜合 一流大學A類 985 教育部
陝西 西北工業大學 理工 一流大學A類 985 工業和信息化部
陝西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農林 一流大學B類 985 教育部
陝西 長安大學 理工 一流學科 211 教育部
陝西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理工 一流學科 211 教育部
陝西 西北大學 綜合 一流學科 211 陝西省
陝西 陝西師范大學 師范 一流學科 211 教育部
陝西 第四軍醫大學 醫葯 一流學科 211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新疆 新疆大學 綜合 一流大學B類 21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 石河子大學 綜合 一流學科 211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西南
地區
貴州 貴州大學 綜合 一流學科 211 貴州省
四川 四川大學 綜合 一流大學A類 985 教育部
四川 電子科技大學 理工 一流大學A類 985 教育部
四川 西南交通大學 理工 一流學科 211 教育部
四川 西南財經大學 財經 一流學科 211 教育部
四川 四川農業大學 農林 一流學科 211 四川省
四川 成都理工大學 理工 一流學科 四川省
四川 西南石油大學 理工 一流學科 四川省
四川 成都中醫葯大學 醫葯 一流學科 四川省
西藏 西藏大學 綜合 一流學科 211 西藏自治區
雲南 雲南大學 綜合 一流大學B類 211 雲南省
重慶 重慶大學 綜合 一流大學A類 985 教育部
重慶 西南大學 綜合 一流學科 211 教育部
中南
地區
廣東 中山大學 綜合 一流大學A類 985 教育部
廣東 華南理工大學 理工 一流大學A類 985 教育部
廣東 華南師范大學 師范 一流學科 211 廣東省
廣東 暨南大學 綜合 一流學科 211 國務院僑辦
廣東 廣州中醫葯大學 醫葯 一流學科 廣東省
廣西 廣西大學 綜合 一流學科 211 廣西壯族自治區
海南 海南大學 綜合 一流學科 211 海南省
河南 鄭州大學 綜合 一流大學B類 211 河南省
河南 河南大學 綜合 一流學科 河南省
湖北 武漢大學 綜合 一流大學A類 985 教育部
湖北 華中科技大學 理工 一流大學A類 985 教育部
湖北 華中師范大學 師范 一流學科 211 教育部
湖北 武漢理工大學 理工 一流學科 211 教育部
湖北 華中農業大學 農林 一流學科 211 教育部
湖北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財經 一流學科 211 教育部
湖北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理工 一流學科 211 教育部
湖南 中南大學 綜合 一流大學A類 985 教育部
湖南 國防科技大學 理工 一流大學A類 985 中央軍事委員會
湖南 湖南大學 綜合 一流大學B類 985 教育部
湖南 湖南師范大學 師范 一流學科 211 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