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王程
Ⅰ 中國地質大學工程學院的重點學科設置
國家級重點學科:地質工程
省部級重點學科:安全工程、岩土工程
博士學科點:地回質答工程、岩土工程、安全技術及工程、地下建築工程、鑽井工程、安全工程
碩士學科點:地質工程、安全技術及工程、土木工程(一級)、岩土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地下建築工程、油氣井工程、 鑽井工程、安全工程
本科專業:地質工程實驗班、地質工程(工程地質方向)地質工程(岩土鑽掘方向)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地下建築與道梁方向)土木工程(建築工程方向) 勘查技術與工程、 安全工程
工程碩士專業:環境工程、水利工程、地質工程(包括勘查技術與工程方向、岩土工程方向、地下建築工程、港口航道、路橋工程地 質方向)、礦業工程(安全工程方向)
成人本科和成人專科招生專業:環境工程、水利工程、地質工程(包括勘查技術與工程方向、岩土工程方向、地下建築工程、港口航 道、路橋工程地質方向)、礦業工程(安全工程方向)、計算機科學、管理學、企業管理。
Ⅱ 中國地質大學工程學院的介紹
坐落於東湖之濱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是以地質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內程及安全工程學容科為特色的重要的工程人才培養基地,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先進的實驗設備和高水平的科研隊伍,多年來為我國國民經濟建設輸送了大批高質量人才,並為我國的城市建設、水利水電工程、交通工程、礦產資源的勘探與開發、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等做出了突出貢獻。
Ⅲ 中國地質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本人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一名大四學生,在這兒想給你介紹幾位來自我們學校的名人。
第一個是歐陽自遠院士。如果你對我國的探月工程有所了解,那麼或多或少聽過他的大名。
歐陽自遠1956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也就是我們學校的前身。他是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國隕石學和天體化學領域的開創者,曾推動我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指導制定了中國月球探測的近期目標和長遠規劃。他把自己的醫生獻給了祖國,作為小學弟,我非常敬佩這位前輩。
除了這幾個人,地大還有很多有名的校友,他們都秉承著「艱苦樸素 求真務實」的校訓,在各個行業發光發熱。我也為自己是一名地大人而自豪。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助到你~
Ⅳ 中國地質大學怎麼樣
中國地質大學是國內116所211重點高校之一,也是雙一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之一,被譽為「中國地球科學的最高學府」,是很不錯的。
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學科排名全國第一,石油與天然氣工程排名第三,海洋學科排名第五;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水利工程、安全工程等6個學科專業進入全國前二十名。
Ⅳ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工程技術學院的師資隊伍
全院教職工抄65人。其中教師58名:教授11人、副教授22人、講師8人、助教及其他17人。教輔人員7名:實驗技術人員4人,行政管理人員3人。教師中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25人。有博士學歷者27人,碩士學歷21人。
迄今,學院的相關學科專業已為國家培養了大學本科生5000餘名,碩士研究生500餘名,博士研究生50餘名,博士後近10名。多年來,我院培養畢業的學生一直廣受社會各界歡迎,其中應屆畢業生的供需比一直保持在1∶5.5左右。幾十年來,我院培養的許多畢業生在國土資源、石油、冶金、有色、煤炭、鐵道、水電、建築、城市建設、建材、民航、航天、核工業等十幾個行業,以及相關的科研、教學、工程建設及國家政府部門擔任了重要角色,為國家建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截止到2005年6月底,我院共有在校本科學生1015人,碩士研究生174人,博士研究生生64人。
Ⅵ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信息工程學院的學院領導
院長:鄭新奇 教授、博導。主持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院辦、財務、人內事、學科建設、外事。
分黨容委書記:馬興祥 副教授。主持院分黨委全面工作。
分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任立奎。分管學生工作、黨支部建設;兼學工組長。
副院長:邢廷炎 副教授、碩導。分管研究生教學、科研、科技開發與轉化;協管學科建設、外事。
副院長:張玉清 副教授、碩導。分管本科教學、實驗室建設。
Ⅶ 中國地質大學工程學院的博士生導師
岩土復工程與工程地質系:唐制輝明、殷坤龍、項偉、晏鄂川、余宏明、李雲安
土木工程系:徐光黎、陳建平、吳立、周傳波
勘察與基礎工程系:楊凱華、鄢泰寧、烏效鳴 、蔣國盛、姚愛國、段隆臣、馬保松、徐光黎
安全工程系:趙雲勝、陸愈實
Ⅷ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信息工程學院的學院領導
學院領導 姓 名 任 職 職 責 謝 忠 院 長 負責學院行政全面工作版 黃 菊 黨委書記 負責學院黨建權和人事工作 羅忠文 副院長 負責學院研究生教育及管理工作 劉修國 副院長 負責學院本科教學、財務管理工作 胡友健 副院長 負責科研、學科建設工作 周順平 副院長 負責實驗室建設,工程中心、辦公室管理工作 許德華 黨委副書記 負責學院學生黨建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