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仍需警惕地質災害
㈠ 防災避險知識競賽題
一、填空。
1、地震
2、食物,長繩,口哨,水
3.在家裡遭遇地震時,應快速跑到 衛生間,廚房等空間小及有支撐物的地方。
4. 發生地震時,最好能迅速關閉 煤氣和電閘 ,千萬不要到 陽台上去、
或乘電梯逃離 ,更不能跳樓 。
5.被洪水捲入水中,應盡量抓住盡量抓住水中漂流的木板、箱子、衣櫃等物。或就近攀上安全的高處
6.冰雪天氣突然摔倒,盡量不要用 手支撐地面,要有意識地用鞋底
著地以增加受力面積。
7.發生火災的具地點;燃燒的物質;;火勢大小;有無人員被困或受傷;報警人的姓名和電話。
。
8.在火災中逃生時,要盡可能以最低姿勢或匍匐姿勢快速前進,並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9.在空曠的野外遇雷電,應立即並攏雙腳 ,雙臂抱住
頭部 ,盡量降低身體的高度。
10.被貓、狗咬傷,應在24小時內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傷風抗毒素。。
二、連線。
(1) 不揉眼睛,勤洗手。—— 預防紅眼病
迅速將身體躲藏在堅固物體下面。——預防爆炸
洗凈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預防手足口病
關注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預防流感
不到樹下躲雨,不接聽手機。——預防雷擊
(2) 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地震救信號
用眼睛片、鏡子反光發出信號。—— 火災求救信號
用手電筒、白布擺動。—— 洪水求救信號
簡訊、紙條、手勢。——劫持救信號
三、判斷。在正確答案後畫「√」,錯誤答案後畫「×」。
1.遭遇擁擠的人流時,不要採用身體前傾或低重心的姿勢。 (對 )
2.被貓、狗咬傷,最危險的是不沖洗傷口,還塗上紅葯水包上紗布。 (對 )
3.雷雨天打傘比穿雨衣安全。 (錯 )
4.碰到馬蜂最好蹲下來,用衣服把頭包好。 (對 )
5.當被困在廢墟中時,要想維持生命可以喝自己的尿液。 (對 )
7.震後救人要快,先救活,只把其頭部露出,避免窒息,接著再去救另一個。(錯 )
8.發現池塘水位突然下降,水田突然乾涸等,有可能發生滑坡。 (對 )
9.從教室向外疏散,一定要按順序單人快速離開。 (對 )
10.生熟食物可以不用分開放置和儲存。 (錯 )
四、簡答題。
1. 在擁擠的人群中被推倒應怎樣緊急避險?
用手臂抱頭,盡量縮成一團
2.預防火災要做到「三懂三會」,請問什麼是「三懂三會」?
三懂:懂火災的危害性應該是(懂得自身崗位的火災危害)、懂火災的撲救方法、懂預防火災的措施:
三會:會報火警、現在改為(會撲沒初期火災)會使用滅火器、會逃生自救。
3.住在高樓遭遇火災,可以採用哪些方法自救?(最少寫三種)
①逃生開門前應先觸摸門鎖。若門鎖溫度很高,則說明大火或煙霧已封鎖房門出口,此時切不可打開房門。應關閉房內所有門窗,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門縫,並潑水降溫。同時利用手機等通訊工具向外報警。
若門鎖溫度正常或門縫沒有濃煙進來,說明大火離自己尚有一段距離,此時可開門觀察外面通道的情況。開門時要用一隻腳抵住門的下框,以防熱氣浪將門沖開。在確信大火並未對自己構成威脅的情況下,應盡快逃出火場。
②遇有濃煙濕毛巾捂鼻,彎腰低頭迅速撤離
通過濃煙區時,要盡可能以最低姿勢或匍匐姿勢快速前進,並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不要向狹窄的角落退避,如牆角、桌子底下、大衣櫃里等。
③逃生勿入電梯,樓梯可以救急。電梯往往容易斷電而造成電梯「卡殼」,人在電梯里隨時會被濃煙毒氣熏嗆而窒息。
④預先熟悉逃生路線,了解掌握逃生方法
4.被埋壓在廢墟中,可以怎樣進行自救?
①如果震後被埋壓在廢墟中,你一定要沉住氣,樹立生存的信心。要相信一定會有人來救你,你要千方百計堅持下去,等待救援。
②保護自己不受新的傷害。震後,餘震還會不斷發生,你的環境還可能進一步惡化,等待救援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你要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穩定下來,設法脫險。被埋壓在廢墟下,即使身體未受傷,也還有被煙塵嗆悶窒息的危險,因此要注意用手巾、衣服或手捂住口鼻,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另外,想法將手與腳掙脫開來,並利用雙手和可能活動的其他部位清除壓在身上的各種物體。用磚頭、木頭等支撐住可能塌落的重物,盡量將「安全空間」擴大些,保持足夠的空氣以供呼吸。
③設法自行脫險、盡力與外界取得聯系。仔細聽聽周圍有沒有其他人,聽到人聲時用石塊敲擊鐵管、牆壁,以發出呼救信號;觀察四周有沒有通道或光亮,分析、判斷自己所處的位置,從哪個方向可能脫險;然後試著排開障礙,開辟通道。如果床、窗戶、椅子等旁邊還有空間的話,可以從下面爬過去,或者仰面過去。倒退時,要把上衣脫掉,把帶有皮扣的皮帶解下來,以免中途被阻礙物掛住。最好朝著有光線和空氣的地方移動,身體不要太緊張,要盡量放鬆,否則在通過狹窄的地段時將會發生困難。頭朝下往下滑行時,不要將兩手都放在前面,一隻手要放到身體的側面,這是防止身體失去平衡的必要措施。兩手交替抱住胸部,用胳膊肘滑下來效果比較好。
④如果暫時不能脫險,要耐心保護自己,等待救援。被埋在廢墟里之後,要對自己所處的環境作出正確的判斷,得出自行逃生或等待救援的結論。如果開辟通道費時太長,費力過多,則不應自行逃生。如果周圍非常危險,有玻璃、不牢固的床板、電路、水池,也不應逃生,或者自己所處的房屋年久失修,很可能一有震動即會倒塌,則也不應輕舉妄動。作出等待救援的決定之後,就要盡量保存體力。首先,不要大喊大叫。一般來說,被壓在廢墟里的人聽外面人的聲音比較清楚,而外面的人對裡面發出的聲音則不容易聽到。因此,聽不到外面有人,任憑怎樣呼喊也無濟於事,只有聽到外面有人時再呼喊,才能收到良好效果。長期無效的呼喊,會消耗大量的體力,增加死亡的威脅。與外界聯系的呼救信號很多,除了呼喊外,還可用敲擊管道、牆壁等一切能使外界聽到的方法。其次,被壓埋期間,要想方設法尋找代用食物和水,俗話說,飢不擇食,此時若要生存,只能這樣做。
⑤自行脫離危險後,要做到:消除危險,臨走前滅掉明火,關閉煤氣開關,切斷電源、火源;迅速聯系,盡快與家人或單位、學校取得聯系。按震前商定的家庭團聚計劃行為,積極參加互救活動,在有關人員的指導下行動,按科學的方法救助他人。
5.怎樣做可以減輕食物中毒程度?
①補充液體,尤其是開水或其它透明的液體;
②補充因上吐下瀉所流失的電解質,如鉀、鈉及葡萄糖;
③避免制酸劑;
④先別止瀉,讓體內毒素排出之後再向醫生咨詢;
⑤毋須催吐;
⑥飲食要清淡,先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容易刺激胃的食品。
㈡ 當時三峽大壩建設之前存在很多爭議,是什麼
三峽大壩建設之前存在很多爭議包括:
1、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的問題,三峽工程將會對周邊生態造成沖擊,因為有大壩阻隔,魚類無法正常通過三峽,魚類的生活習性和遺傳等會發生變異。三峽完全蓄水後將淹沒560多種陸生珍稀植物,但它們中的絕大多數在淹沒線以上也有分布,只有疏花水柏枝和荷葉鐵線蕨兩種完全在淹沒線以下。
2、庫區移民問題,移民是三峽工程最大的難點,在工程總投資中,用於移民安置的經費佔到了45%。當三峽蓄水完成後,將會淹沒129座城鎮,其中包括萬州、涪陵等兩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會產生113萬移民。
3、庫區文物問題,三峽工程600多公里長的淹沒范圍,使得如果不採取文物保護,在三峽庫區蓄水達175米以後,大量的文物古跡都將被淹沒到水下。
4、泥沙淤積問題,三峽工程極大地改變了原河道水流泥沙運動的規律。三峽樞紐工程中各種建築物有不同的要求和運行情況,如通航建築物上下游水域,要求水流平靜順暢,因此只有細顆粒泥沙有可能進入,常在引航道口門區迴流落淤,或以異重流方式潛入引航道內落淤。

(2)雨後仍需警惕地質災害擴展閱讀
1992年4月3日,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和通過《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決議》時,在贊成的1767票之外,仍有177票反對,664票棄權,還有25人到會卻未按表決器。
對於這些不同的聲音,從一開始有關方面就採取了完全科學的態度,都完全做到虛心聽取,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和試驗,拿出切實可行的、有充分說服力的解決方案,樣樣都盡可能地做到萬無一失,以確保工程在各個方面的成功。
㈢ 如何預防地質災害
1、加強宣傳,提高全社會的地質災害防治意識
積極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內容可包括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地質災害的種類、防治、預報、報告制度,如何安全選擇村民住宅用地防範地質災害,在雨季如何開展地質災害應急處理,災害發生時如何處置及應急救災等內容。各地可按當地實際情況,適時公開進行專題學習和培訓活動,通過報紙、廣播、電視、張貼宣傳畫等效方式,廣泛宣傳地質災害防治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防災減災的相關知識,努力提高廣大幹部群眾的防災意識和搶險救災能力。
2、建立氣象預報預警制度。
地質災害的發生大多與強降雨有關。建立氣象預報預警制度,主要起警示作用,提醒被預警區的人員在下雨的時候提高警惕,注意防範降雨引發的滑坡和泥石流災害,其作用類似於雨天提醒大家帶把傘。為此,很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路的建設與維護工作,強化地質災害監測,開展實際降雨量監測,一旦發現實際降雨量將要達到地質災害發生的臨界值,立即通知地質災害危險區的居民採取措施,及時預防避讓,減少損失。
3、建立群測群防體系。
群測群防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也是實踐證明的、現階段我國最直接、最有效的防災減災手段。必須動員民間力量,也就是發動群眾搞好群測群防,及時發現災情,及時上報災情,及時處理災情。群測群防如同在地災危險區增加了成千上萬個「災害預警器」,有利於地災防治工作的全方位開展,有利於提高防災減災效率和效果。要著手建立災害預防體系,逐級落實責任,明確遇到什麼情況要上報、報到哪兒。遇到緊急情況,按照事先約定的方式,比如敲鑼打鼓或高聲吶喊,盡量減少人員傷亡。
4、建立地質災害監測網路。
不少地質災害由降雨誘發,為此由國土資源部門和氣象部門聯合開展的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是對地質災害進行區域性的預測預報。因此,根據降雨氣象預報,結合地質災害發生的地質條件,可以對那些主要由降雨誘發的地質災害進行預測預報。由於氣象部門的監測點多集中在市區和平原,在山區的監測點相對少。而地質災害多發在山區,建立地質部門自己的降雨監測點迫在眉睫。
5、加強地質災害工程實踐
(1)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質災害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適用條件及方式:大多數房後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質滑坡,選用滑坡後緣地表排水、前緣支擋或削方減載護坡等工程措施較為適應。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樹造林,種草護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應用范圍廣、投資省,能促進生態平衡,改善自然環境條件,防治作用持續時間長的特點,需較長時間才能發揮其效益。根據調查區地質災害特點和自然經濟條件,泥石流區,地面塌陷區及水土流失區應採取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等防治措施,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和經濟損失。
(3)避讓措施
①雨天避讓措施。對災害隱患點和變形斜坡,採取雨天臨時避措旌,各鎮在防災預案的基礎上編制安全轉移預案,雨天對受威脅戶。一作轉移地點安排。應根據就近原則、轉移地(接受戶)不受地質災害或其它災害威脅的原則進行操作。
②搬遷避讓措施。對一些危險性大、危害性嚴重的地質災害,防治費用超過搬遷費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質災害威脅的,採用搬遷避讓措施。調查區需搬遷避讓或已搬遷的災點。
㈣ 成都多地持續下暴雨,該警惕哪些地質災害
成都多地持續下暴雨,該警惕泥石流、山洪、塌方等地質災害,盡量在家不要輕易出門,以免出現意外!
㈤ 為什麼滑坡多在雨後
每逢遇到暴雨,疏鬆的泥土就會夾著雨水形成滑坡、泥石流,甚至崩塌。
一是地質地貌原因。褶皺帶,山體分化、破碎嚴重,大部分屬於是炭灰夾雜的土質,非常容易形成地質災害。
二是地震導致山體松動,極易垮塌,而山體要恢復到震前水平至少需要3 5年時間。
三是氣象原因。遭遇嚴重乾旱,這使岩體、土體收縮,裂縫暴露出來,遇到強降雨,雨水容易進入山縫隙,形成地質災害。
四是瞬時的暴雨和強降雨。由於岩體產生裂縫,瞬時的暴雨和強降雨深入岩體深部,導致岩體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
五是地質災害自由的特徵。地質災害隱蔽性、突發性、破壞性強。隱蔽性很強,難以排查出來。所以一旦成災,損失很大。
產生滑坡的條件: 一是地質條件與地貌條件;二是內外營力(動力)和人為作用的影響。第一個條件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1)岩土類型:岩土體是產生滑坡的物質基礎。一般說,各類岩、土都有可能構成滑坡體,其中結構鬆散,抗剪強度和抗風化能力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質能發生變化的岩、土,如鬆散覆蓋層、黃土、紅粘土、頁岩、泥岩、煤系地層、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軟硬相間的岩層所構成的斜坡易發生滑坡。
(2)地質構造條件:組成斜坡的岩、土體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不連續狀態時,才有可能向下滑動的條件。同時、構造面又為降雨等水流進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種節理、裂隙、層面、斷層發育的斜坡、特別是當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傾角構造面及順坡緩傾的構造面發育時,最易發生滑坡。
(3)地形地貌條件:只有處於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備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發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庫)、海、溝的斜坡,前緣開闊的山坡、鐵路、公路和工程建築物的邊坡等都是易發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於10度,小於45度,下陡中緩上陡、上部成環狀的坡形是產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活動,在滑坡形成中起著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軟化岩、土,降低岩、土體的強度,產生動水壓力和孔隙水壓力,潛蝕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對透水岩層產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對滑面(帶)的軟化作用和降低強度的作用最突出。
就第二個條件而言,在現今地殼運動的地區和人類工程活動的頻繁地區是滑坡多發區,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產生滑坡的基本條件發生變化,從而誘發滑坡。主要的誘發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沖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體對斜坡坡腳的不斷沖刷;不合理的人類工程活動,如開挖坡腳、坡體上部堆載、爆破、水庫蓄(泄)水、礦山開采等都可誘發滑坡,還有如海嘯、風暴潮、凍融等作用也可誘發滑坡。
滑坡的人為因素:
違反自然規律、破壞斜坡穩定條件的人類活動都會誘發滑坡。例如:
(1)開挖坡腳:修建鐵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廠等工程,常常因使坡體下部失去支撐而發生下滑。例如我國西南、西北的一些鐵路、公路、因修建時大力爆破、強行開挖,事後陸陸續續地在邊坡上發生了滑坡,給道路施工、運營帶來危害。
(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滲漏,工業生產用水和廢水的排放、農業灌溉等,均易使水流滲入坡體,加大孔隙水壓力,軟化岩、土體,增大坡體容重,從而促使或誘發滑坡的發生。水庫的水位上下急劇變動,加大了坡體的動水壓力,也可使斜坡和岸坡誘發滑坡發生。支撐不了過大的重量,失去平衡而沿軟弱面下滑。尤其是廠礦廢渣的不合理堆棄,常常觸發滑坡的發生。
此外、劈山開礦的爆破作用,可使斜坡的岩、土體受振動而破碎產生滑坡;在山坡上亂砍濫伐,使坡體失去保護,便有利於雨水等水體的入滲從而誘發滑坡等等。如果上述的人類作用與不利的自然作用互相結合,則就更容易促進滑坡的發生。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越來越多的工程活動破壞了自然坡體,因而近年來滑坡的發生越來越頻繁,並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應加以重視。
泥石流的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3個條件:陡峻的便於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豐富的鬆散物質;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源。
(1).地形地貌條件:在地形上具備山高溝深,地形陡峻,溝床縱度降大,流城形狀便於水流匯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為形成區、流通區和堆積區三部分。上游形成區的地形多為三面環山,一面出口的瓢狀或漏斗狀,地形比較開闊、周圍山高坡陡、山體破碎、植被生長不良,這樣的地形有利於水和碎屑物質的集中;中游流通區的地形多為狹窄陡深的峽谷,谷床縱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瀉;下游堆積區的地形為開闊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階地,使堆積物有堆積場所。
(2).鬆散物質來源條件:泥石流常發生於地質構造復雜、斷裂褶皺發育,新構造活動強烈,地震烈度較高的地區。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錯落、滑坡等不良地質現象發育。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固體物質來源;另外、岩層結構鬆散、軟弱、易於風化、節理發育、或軟硬相間成層的地區,因易受破壞,也能為泥石流提供豐富的碎屑物來源;一些人類工程活動,如濫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開山采礦、採石棄渣等,往往也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質來源。
(3).水源條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發條件和搬運介質(動力來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水雪融水和水庫(池)潰決水體等形式。我國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長時間的連續降雨等。
不合理的人類經濟活動亦能誘發泥石流
由於工農業生產的發展,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發程度和規模也在不斷發展。當人類經濟活動違反自然規律時,必然引起大自然的報復,有些泥石流的發生,就是由於人類不合理的開發而造成的。近年來,因為人為因素誘發的泥石流數量正在不斷增加。可能誘發泥石流的人類工程經濟活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不合理開挖:修建鐵路、公路、水渠以及其它工程建築的不合理開挖。有些泥石流就是在修建公路、水渠、鐵路以及其它建築活動,破壞了山坡表面而形成的。
(2)不合理的棄土、棄渣、採石:這種行為形成的泥石流的事例很多。
(3)濫伐亂墾:濫伐亂墾會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護、土體疏鬆、沖溝發育,大大加重水土流失,進而山坡的穩定性被破壞,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質現象發育,結果就很容易產生泥石流。
㈥ 二次感染新冠病毒是否常見,我們需要警惕嗎
二次感染新冠病毒是不太常見的,但是我們也需要十分的警惕,一個人如果得了新冠病毒,他第二次還得這種概率是十分小的,但是當今這種情況,我們還是要十分小心警惕的,這次病毒還沒有結束,一些地方還是每天有新增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並且現在還沒有研製出對新冠病毒起到抑制的疫苗,雖說現在情況有所好轉,但是我們還是需要注意。

中秋國慶,佳節即將來臨,呼籲那些放假的朋友們,盡量減少外出去那些旅遊勝地,不讓病毒有機可乘。在過去的五一佳節,我們可以看到新聞上的報道,那些旅遊勝地可謂是人山人海,有的人都不佩戴口罩,並且鍾南山先生也說過,這次疫情還有一個爆發期,也就是在10月份,希望朋友們可以減少出去旅遊,如果說必須出去遊玩的話,可以選擇小眾的地方,出門做好防護措施,口罩是必須佩戴的,千萬不要因為悶熱而摘掉口罩,與他人之間保持良好的距離,盡量減少在外面吃飯,回到住處記得消毒,用酒精濕巾擦拭雙手。
㈦ 高速公路在節後恢復收費 疫情仍舊需要警惕
2月17日,交通運輸部發文稱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自2020年2月17日0時起,至6月30日止,該時間根據疫情防控進展進行提前或延後調整),免收依法通行全國收費公路的所有車輛通行費。
目前國內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所以高速公路重新開展收費比預期有所提前了!

而且,從4月25日開始,全國聯網收費高速公路同步開展了全路段、全流程測試工作,全國高速公路恢復落桿,不過目前高速公路依舊免費,可能五一假期又要迎來一波流量高峰,雖然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大家還是盡量減少外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雨後路滑,小心警惕 寧等三分,不搶一秒.交通宣傳語
一看二慢三通過,麻痹大意闖大禍。
司機一滴酒,親人兩行淚。
寧可有理讓無理,不可有理對無理。
退一步,自然妥穩,忍一句,自是平安。
忍讓非已弱,敬人得人尊。
行車都搶先,事故在後邊。
酒後駕車者,醫院給你開好了房間。
酗酒開車是駛向死亡與墳墓的選擇。
酒性發作不由人,醉酒開車禍害深。
開車喝了酒,喜事變憂愁。
交通法規,生命之友。
要想車禍不上身,交通法規牢記深。
違章與事故同在,守紀與安全永存。
何愁路途多遙遠,遵守法規保平安。
不講衛生要生病,不講安全要送命。
違章是事故的先導。
違章是安全的大敵,車禍的朋友。
無證開車,作繭自縛。
違章駕駛,害人害己。
莊稼離不開陽光,安全少不了規章。
及時指出你違章的人,是你真正的朋友。
十次事故九次快,誰不相信誰受害。
威風不在車速高,安全才是第一招。
快一點危險叢生,緩一秒風平浪靜。
晚回家五分鍾比永遠回不了家好。
客貨混裝,害人害己。
步步小心,安全是金。
車禍猛如虎,千萬莫馬虎。
刮風下雨路滑,不要搶道回家。
交岔路口,看清再走。
駕駛「病」車行,代價血淋淋。
行人靠邊走,車成靠右行,交通秩序好,人車保安寧。
人不斜穿,不車越線,各行其道。
馬路如虎口,勸君多留神。
行人過路要小心,提前准備防萬一。
安全行走的人才能走得遠。
寧走千步遠,不冒一步險。
同志,親人盼您平安回家。
一人帶「禁品」,全車都遭殃,大家齊制止,安全有保障。
妻子兒女望穿眼,盼你安全把家還。
提倡社會公德,愛護交通標志,設施。
公路打曬糧,肇事悔斷腸。
違章佔道,誘發事故。
……
㈨ 四川暴雨車輪戰是否會引發地質災害的發生

受到持續降雨的影響,四川各地災情頻發,公路、鐵路等交通收到了很大的影響,據中國鐵路局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近期的消息,受到暴雨的影響,寶成鐵路全部列車已經全部停運。四川全省因降雨和地質災害導致高速公路阻斷有6處以上,管制收費站有8個以上受到影響。據了解,目前由於暴雨影響成都已轉移受災被困群眾上千人。
由於降雨的影響,四川等地發生山洪、地質災害和中小河流洪水的氣象災害風險較高,各地需要提高警惕,做好地質災害防範措施以及防汛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