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瀟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A.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心理學怎麼樣
這個院校是心理學實力一般的211院校,心理學實力沒有華中師大強,考研也沒有武大難。你要是成績一般,想要求穩讀研,可以報考。
B.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有哪些不錯的地標建築
當初是被地大的隧道吸引過來的!不過呆了快一年,也發現了越來越多超美的地方~
逸夫博物館
我國首個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逸夫博物館的大學
地大學子持學生卡免費參觀喲,裡面很多化石、礦物、標本,超級美的石頭!我們在新生剛入學的時候,一起來參觀過這里,之後也有帶小夥伴們來這里參觀,真的算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啦
地大的好看的建築還遠不止這些呢~只有來了這里慢慢發現啦!
C.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吧的前世今生
由於老地大吧被封,南望山吧由可可怪在2009年向網路申請並成立。南望山吧繼承了老吧的功能,成為了一個自由開放的網上交流平台,成為了老地大吧的替代吧,會員數也是在這一時間內得到激增。雖然可可怪、西區小樹林、格子、江城三月等著名老吧友入住南望山吧,但很遺憾的是,南望山吧還是失去了很多老地大吧的吧友。創建伊始,知道南吧的人很少。但經過眾吧友的努力,大量宣傳,終於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了南望山吧,並加入到了這個集體之中。吧聚也是在這一段時間內大量發展起來,喝奶茶、三國殺、狼人等吧聚主要活動逐漸興盛,午夜感情貼也成為了一項優良傳統,直播貼也更多了。在歷代吧主的不懈努力之下,南吧終於越辦越好,成為了比侏羅紀更為知名的網上交流平台。網路貼吧也在此期間改版,由會員制改為等級頭銜制,雖然水貨增加了不少,但是南望山的知名度也大幅提高,更加適合新人融入。在吧友的組織下,足球賽、華師聯誼等大型活動也成功得以舉辦,南望山吧吧友與武漢其他高校吧友聯系也愈加緊密。
終於,南望山吧也要離我們而去,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關於搬入貼吧的名字是中國地質大學吧還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吧,曾經展開過激烈的爭論。可是,最終還是成立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吧,再也回不到從前的老中國地質大學吧了。成立之初,貼吧面臨嚴峻的重建工作,精品被取消,需要恢復,現在精品數較以前的南吧也少了好多。老吧刊也只能去精品貼里翻,新貼吧成立後不久便發布了新吧刊南望山吧——2009.12.30—2012.7.6。新地大吧繼承了南望山吧的會員,截止至2012年10月,會員已接近一萬五千。地大吧里有著形形色色的人物,吧聚熱情不減當年。每天吧內都有眾多吧友進行信息交流和感情直播。新地大吧也以極快的速度向前發展。D. 中國地質大學校長是不是有兩個校長北京一個,武漢一個
雖然都是叫中國地質大學,但是實質上差不多是兩個獨立的學校,分數也不一樣,校長也是兩個,兩套行政機構
E.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材化學院"是好專業嗎他的就業前景怎樣,每年的公司求職供需比是多少
材料不太好,就業形勢還比較一般
F.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何崗老師以及洪建和老師怎麼樣 考研想找個好導師
這位同學,作為中國地質大學何崗老師的學生,我想我可以回答你這個問題,首先這兩位老師何崗老師和洪建和老師都是值得你去尊重的良師,也值得推薦的。我是08年從北方小城考進地質大學的研究生,導師正是何崗老師,那時我是他的第二批學生。如今,轉眼我離開學校已經4年,看著QQ群里的實驗室的隊伍日漸龐大,很多名字我已經不認識,不由感慨時間最殘忍,歲月洪流泥沙俱下,區區幾年恍如隔世。
研究生三年,其實哪個導師並不重要,因為不論哪個導師他們都有足夠的學識和能力教我們。反倒是作為學生自己,這三年是技能提升的關鍵階段,自律能力,好習慣的養成,求知力的保持,他們像滾雪球一樣慢慢累積,三年後,人與人的差距會比人與狗的差距還大。很慚愧作為當年畢業的學生,我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好學生,我一直自嘲自己是學渣,當我畢業工作後,回想起當年在學校的時光,覺得遇到兩位恩師是我很大的幸運。洪老師為人也很謙和,業務水平也很高,何崗老師其實也是一個好老師,是那種表面苛刻其實一切都為你好的良師。至少,從他那裡你能學到做人的很多道理。我想這個已經足以。至於研究生階段,學的專業知識,真正畢業後工作了能學以致用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我真的覺得挑老師毫無意義。
送給你一句話,不管你最後選擇了哪位導師,還是希望你能好好珍惜在學校的時光,以前讀書時,畢業是我一直隱隱期待的事情,我從來沒有把我的大學我的研究生階段當一回事,我嫌棄它籍籍無名,嫌棄它規矩死板,嫌棄它制度落後,嫌棄讀書的時間太過煎熬。可是真正等我畢業開始工作,發現周末不用加班可以看電影是一件奢侈的事,發現每天來去匆匆身不由己的時候,我第一次開始後悔沒有好好珍惜學校的日子,我好想再回去好好做幾天實驗,可惜我們都回不去了。畢業後有幾次我坐飛機飛武漢,辦我的護照時路過學校,有過想回去看看的沖動,卻終究覺得物是人非,沒敢在踏進校門。如今的我,經營著自己的一家小規模的文化傳媒公司,整個團隊幾十個人,效益也還不錯,因為知道資質平凡又想過好的生活,所以一直活的很努力。只是很慚愧我終究沒有從事我研究生所學專業的工作,這也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但是我想在研究生三年裡學到的一些思維及處理問題的方式以及做人的道理,對我受用終身。很多次我有過再去川大讀一個傳媒學博士的想法,終究還是沒時間沒精力。上周我在飛香港的飛機上,在飛機上的一本雜志上看到地質大學的新聞,那一瞬間百感交集。所以當學生一定是最好的,就像你現在一樣,當學生你可以對未來有很多期冀,就像是青春不朽,未來還有無限可能。最後一句:所有的圓滿和團聚,只有我們自己,才能完成。去選這兩位老師吧,祝你學業有成!G.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211里算什麼水平值得報考嗎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里算上游水平,值得報考,特別是地質專業全國第一。
中國地質大學創建於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於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
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在武漢、北京兩地辦學,總部設在武漢。2000年,進入教育部直屬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原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入選者29人,湖北省「百人計劃」入選者11人(長期項目8人、青年項目3人)、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入選者80人(特聘教授20人、講座教授16人,楚天學子44人)。
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湖北省教學名師9人。
H.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地球科學菁英班、地質學(基地班)和普通的地質學專業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菁英班今年第一年招生,是武漢地大和中科院的八個研究所聯合辦的,官方名稱叫C2聯盟。地大為了這個菁英班專門成立了一個新的學院,叫李四光學院,教務處長楊倫親自擔任院長,師資優選全校最好的老師和中科院的優秀教授任課,學校總的來說還是比較重視的,我兒子就在這個班。
分數在不同省份不一樣,大致和基地班持平,據說有些省份要比基地班高一點,我們省怎麼也要高個五、六十分才敢說有把握,我知道他們班有個孩子實考分比當地一本線高80多分。當然最好還是要有自主招生的分了,自招過了多這二十分把握性要大得多,地大這種學校雖然很不錯,但是很多人對它還是有誤區的,認同度不高,考分高了報覺得虧了,其實從科研水平、專業排名、就業形勢、畢業生薪資待遇,武漢地大的地學在全國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從高考分數角度衡量性價比非常好。廣州具體多少不清楚,您可以查一下當地近幾年基地班錄取分數參考一下,無論菁英班還是基地班招的人很少,每個省過不去三兩個人,有些省甚至就招一個學生,所以偶然性很大,前幾年的分數只能參考。
補充一下基地班和菁英班的區別,除了樓上說的,還有就是菁英班學的東西要比基地班多,地質學基地班主要課程還是地質學,而菁英班有地質學、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遙感與衛星監測等四個大的方向,到大三大四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再細分,去八個不同的中科院的研究所做研究性學習。
該校「地球科學菁英班」2012年開始面向全國招生。根據高考成績和學生志願,選拔自主意識強、綜合素質優秀、有志於開展地球科學研究的高考優秀學生進入菁英班學習。菁英班管理採取大學二年級分流補進,大學三、四年級只分流不再補進。入選菁英班的學生,將在本科階段採取「雙導師制」和「2+1+1」人才培養模式,即大一、大二集中學習基礎課,大三分四個專業自主選擇學習,大四進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地質科學院相關所跟隨導師進行研究性學習。本科期間有機會參加由中科院、地科院相關專家開設的專題課程和講座學習。本科學習期間,成績優秀者可獲得專項獎學金,並可獲得推薦保送攻讀中科院和地科院相關研究所及本校研究生的機會。
另:我也是地大的,今年是首屆菁英版招生,高考的時候會招生,且經過大一學習以後,在大二時會進行分流補進,不同的學生按不同的方向進行培養,菁英班的同學並不是絕對的而且每學期都會淘汰掉5名左右的同學,其他專業的同學如果學習好也可以再大二的時候申請進入精英班。
望採納!!
都是轉的I.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區問題
希望以下內容可以幫到你~
J.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有哪些不錯的教授
作為馬院同學,來回答一下我接觸過的地大優秀的文科教授。(地大各個門類的文科老師基本集中在馬院哦~)
嚴世雄老師,曾經教過我們倫理學,在社會科學領域的造詣令我映像深刻。
但是老師非常的和善,對同學總是很友好。
要是有什麼問題或者說疑惑,嚴老師總是鼓勵學生勇於和他交流。他還提倡學生要敢於質疑、勤於思辨,要在自我探索中進步。可以說,他手下的學生總是能從他那兒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