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工程地質單元劃分原則

工程地質單元劃分原則

發布時間: 2021-02-12 11:51:06

『壹』 工程地質單元劃分依據

岩性及結構,沉積岩中還有生物化石

『貳』 在工程地質名稱中,對於土和岩石有沒有明確的劃分標准

工程地質學是一門應用地質學的原理為工程應用服務的學科,主要研究內容涉及地質災害,岩石與第四紀沉積物,岩體穩定性,地震等。工程地質學廣泛應用於工程規劃,勘察,設計,施工與維護等各個階段。

工程地質是調查、研究、解決與人類活動及各類工程建築有關的地質問題的科學。工程地質研究的主內容有:確定岩土組分、組織結構(微觀結構)、物理、化學與力學性質(特別是強度及應變)及其對建築工程穩定性的影響,進行岩土工程地質分類。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土建類專業工程地質課程教材,也可作為水利工程、采礦工程等相關專業的教材和參考書,還可供其他相關專業方向的師生及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叄』 公路自然區劃劃分原則是什麼 路基路面工程

根據公路工程的地理,氣候差異特點,自然區的劃分,按其重要性和規模的大小分為三個等
級。一級區劃是按自然氣候,全國輪廓性地理,地貌劃分的,全國共劃分七個一級區;二級區劃是在一級區劃內,考慮水溫狀況不同,以潮濕系數為主導標志,按公
路工程的相似性及地表氣候的差異,進一步劃分二級區以及與二級區劃相當的副區,全國共分為33個二級區和19個副區。三級區劃是二級區的進一步劃分。由於
目前各地區的特點和掌握的調查研究資料不充分,還不具備劃分條件,再則,三級區不一定要列入全國性的范圍,由個省,自治區自行劃分,以便更切合當地的實際
情況。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氣候、地形、地貌、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等自然條件差異很大,而這些自然條件與公路建設密切相關。為反映不同地區公
路設計與施工的特點,交通部制定了《公路自然區劃標准》(JTJ003-86),將具有相同自然條件的地區歸類。全國的公路自然區劃分為三個層次:
(1)一級區劃
全國分為7個一級區,它們是:I—北部多年凍土區;Ⅱ—東部濕潤季凍區;Ⅲ—黃土高原干濕過渡區;IV—東南濕熱區;V—西南潮暖區;Ⅵ—西北乾旱區;Ⅶ—青藏高寒區。
(2)二級區劃
二級區劃以潮濕系數為主要分區依據,按公路工程的相似性及地表氣候的差異,在7個一級區劃內進步分為33個二級區和19個副區。
潮濕系數K為年降水量(mm)與同年蒸發量(mm)之比,按區內的K值大小分為6個等級。
(3)三級區劃
三級區劃是二級區劃的進一步劃分。各省、市、自治區可以根據當地的地貌、水文和土質等具體情況,在二級區劃的基礎上進行細分。公路自然區劃的名稱和特徵詳見《公路自然區劃標准》

『肆』 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區劃的原則

(1)區域環境地質條件的相似性原則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的發生受地專形坡度、屬岩土體工程地質類型和活動斷裂等因素所組成的地質環境系統的控制,區域地質環境系統相同或類似的區域,其地質災害活動或易發性也相似。所以要把不同的地質環境劃分出來。

(2)區域性人類工程活動規律相似性原則

人類活動的強度與廣度總是在一定的地質環境區域內發展的。相似的區域自然地質地理條件,人類工程活動規律也相似。如東北和華北地區的地質災害是主要是由於過量開采地下水資源和煤炭資源引起的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主要發生在沿海城市和礦區;黃土高原地區的滑坡災害往往是人為開挖坡腳建房而引起的。

(3)區域地質災害防治方向與措施的相似性原則

考慮到中國不同地區地質環境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有很大差異,地質災害類型和危害情況不同,區域的減災重點和防治對策不同。東部地區人多地少,經濟基礎好,可通過地質災害治理、限制不合理人類活動等途徑,逐漸減輕地質災害活動的頻率和強度。而西部經濟落後,宜採取搬遷、撤離措施,避讓地質災害,減少生命財產損失。

『伍』 山區水文地質單元如何劃分

水文地質單元應該根據補給,徑流,排泄來劃分。從地形圖上,找出分水嶺,根據分內水嶺劃分水文單元超容標的水質 報告中要明確分布范圍,那些離子超標,超標程度等內容,實事求是的寫,不能含糊。
1,水文地質單元的劃分方法:根據水文地質條件的差異性而劃分的。
2,水文地質條件的差異:包括地質結構、岩石性質、含水層和隔水層的產狀、分布及其在地表的出露情況、地形地貌、氣象和水文因素等。
3,水文地質單元:是一個具有一定邊界和統一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的地下水分布的域。

『陸』 地質單元的劃分及其應用

在礦產資源評價中,地質單元是統一觀測和取值的基本單元,作用相當於地質采樣中的樣品,同時也是統計對比評價的對象。很顯然,地質單元的劃分得當與否,對於評價效果將會產生直接的重大影響。由於礦產資源具有分布的隨機性,產出地質條件的復雜性等特點,如何合理地劃分地質單元就成了礦產資源評價工作的重要研究內容。從單元劃分方法看,目前在國外被廣泛採用的方法是由哈里斯所提倡的網格法,這種方法具有簡單易掌握的特點。考慮到礦產資源對地質構造條件的依賴性,礦產資源的等級性,資源體的幾何形態、規模的強烈變化性等特徵,在山東省的金礦資源評價中,採用了由王世稱教授所提倡的地質法劃分地質單元。應用這種方法劃分地質單元,下列內容是研究的重點。

圖9-14 膠東地區金異常及金地球化學分布圖

1.以金為主的組合異常及編號;2.以多金屬為主的組合異常及編號;3.主成礦期金地球化學區及編號;4.招遠—萊州—昌邑金地球化學帶;5.棲霞—道頭—平度金地球化學帶;6.牟平—乳山金地球化學帶;7.威海—文登金地球化學帶;8.燕山晚期金地球化學帶

1.地質單元法的使用條件

一般來說,應用地質法所劃分出的地質單元應具有以下特點:①單元具有隨機性,以滿足統計理論對抽樣的要求;②單元所處的部位應是某類礦產資源有可能賦存的空間;是普查找礦的有利地段;③單元的空間分布特點應能較客觀地反映資源的空間分布規律;④單元的大小和平面形態應盡可能地與客觀存在資源體的規模和平面幾何形態相接近。這種類型的單元不僅會使評價成果的可信度得以保證,同時也會為當前的普查找礦提供可供選擇的有利地段,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但是,該方法使用過程中,下列一些條件要得到滿足。

(1)成礦規律的正確認識:由上述單元的性質可以看出:其②③④均與成礦規律、成礦控制條件密切相關。可以說,單元的劃分實際上是成礦規律、成礦控制條件在單元劃分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像產於膠北隆起,與玲瓏超單元岩漿活動有關的金礦床,其主要控制條件就是玲瓏超單元繼承性岩體的存在。如果研究區域內或其深部不可能有這期侵入體存在,則這樣的地段就不可能是地質單元的可能空間。因此,成礦條件、成礦規律的認識和分析,是應用地質法劃分單元的依據和不可缺少的先決條件。

(2)綜合信息找礦標志的正確認識和確定:礦產資源預測要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是資源的位置。要明確指出研究區域中的某些地段是否是某種資源可能賦存的空間或存在某種資源的可能性。找礦實踐證明,一個特定地段能否被視為一個找礦有利地段,不僅要看該地段有無優越的成礦條件,同時還要看找礦標志組合的反映程度。只有成礦條件優越,找礦標志組合有良好反映地段,才是找礦的可能地區,否則將會犯誤勘的錯誤,造成投資浪費。事實上,這就是在研究區中應用地質單元的理論依據之一。

在綜合信息成礦預測過程中,對膠東地區已知金礦區的重砂、分散流資料的分析研究發現,自然重砂礦物中的自然金、黃鐵礦、鉛、鋅、銅的硫化物等組合異常,分散流中的Au、Ag、Pb、Zn、Cu等元素的異常組合,都對原生金礦具有良好的反映,是本區的重要找礦標志。所以某一單元的圈定,既要看岩漿岩、構造等地質條件,同時還要有重砂或分散流的良好顯示,否則就不能在某一地段劃分出地質單元。這說明了綜合信息找礦標志識別和確定與應用地質發劃分地質單元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所以說,綜合信息找礦標志的認識和確定是地質法劃分單元的又一先決條件。

(3)單元地質條件的分析:應用地質法劃分統計單元,既要標明單元的地理位置,又要確定單元的邊界,這些都是以地質條件和找礦信息為依據的。為了使所劃分出的所有單元間都具有可比性、可統一觀測性,賴以劃分單元的地質條件和找礦信息要適用於所有單元。這就需要分析劃分「條件」的地質意義,研究單元的性質及其應用的普遍性。已知礦床分布地區的重砂資料整理分析表明,多數金礦床的一定范圍內,都有金、鉛、鋅、銅和黃鐵礦礦物組合異常存在,重砂礦物組合與主礦化階段的礦石礦物組合相對應。

重砂礦物沿水流方向具有明顯的表生分帶現象,顯示重砂組合異常指示礦化的作用和礦物分帶的明顯向源性。這一信息的出現,標志著礦化作用的發生和礦化存在的可能位置。所以這個信息對於單元的劃分是重要的,可以作為劃分單元的條件被使用。此外,這種分析還會使我們把作用相似,地質定義不同的地質條件或信息加以識別,為合理確定單元創造有利條件。

2.金礦田地質單元劃分的原則

通過對與繼承性岩漿活動有關的岩漿熱液型金礦床——焦家式和玲瓏式金礦床的成礦規律、控制條件的研究、綜合找礦信息的識別及單元地質條件的分析,礦田級的地質單元的劃分,以下述條件或信息為原則。

(1)單元定位條件:①重砂組合異常。與金有關的重砂組合異常是區內金礦化的反映,標志著金的成礦活動的存在。主要組合類型有自然金-黃鐵礦型、自然金-黃鐵礦-多金屬硫化物型、自然金-黃鐵礦-白鎢礦型、自然金-黃鐵礦-辰砂型和自然金-黃鐵礦-泡鉍礦型。一般說,重砂礦物多有按礦物的穩定程度,由重砂源向下具有表生分帶現象,能顯示重砂源的可能位置。②金分散流異常。與金礦床具有良好的對應性,除個別礦田外,已知礦田都有金異常的明顯反映,且金的伴生組分Au、Pb、Zn、Cu等元素亦有較強烈的反映,顯示了分散流異常對礦化的指示作用。③已知礦床、礦點、礦化點的集中分布區。④岩體出露的或隱伏的緩傾斜一側。⑤形態復雜的岩體接觸帶部位。⑥有利的地球物理場部位。⑦多組不同級別斷裂構造的交匯處。

上述條件是金礦資源存在的地質條件和信息顯示,只要具備岩漿、構造和礦化信息等條件的地段,就是可能成礦的礦田單元。

(2)單元邊界條件:①礦田構造系統的分布范圍,如玲瓏金礦田,是由破頭青斷裂及眾多的次級斷裂組成的控制礦田的構造系統,在圈定單元邊界時,充分顧及到構造系統展布的整體空間。如靈山溝單元,在單元圈定時,充分考慮到以靈山溝-北截控礦斷裂以及上、下盤伴生、派生的控礦斷裂系統的完整性。又如焦家礦田單元的圈定,囊括了包括焦家斷裂以及下盤伴生的望兒山斷裂和它們派生的更低級別的斷裂構成的完整的構造系統。②相同的重砂組合異常分布區。膠東地區與玲瓏超單元有關的金礦床,有自己的標型礦物組合,在一些地區據此組合類型容易圈定單元邊界。但多數情況下,與焦家式、玲瓏式金礦有關的重砂組合類型中,又疊加了晚期與另外成礦作用有關的組合類型。如果據匯水盆地能獨立圈定晚期重砂分布空間,則單獨圈定異常區,而在圈定與玲瓏超單元花崗岩有關的礦田界線時將其剔除,如若晚期的組合類型量比很小,且又無規律、則以主要組合類型圈定的邊界。③分散流金異常分布區。在單元邊界圈定時,既要考慮有否,又要分析是什麼樣的組合類型。④局局部重力異常梯度帶的范圍、有利磁場場區范圍。

在運用這些原則時,據預測區的工作程度差異,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地質工作程度高,控制礦田的構造系統明朗、則構造系統是礦田邊界確定的重要依據、同時也考慮重砂、分散流異常的分布范圍。如:靈山溝、玲瓏、焦家、大尹格庄等礦田單元。

(2)地質工作程度較低,有個別礦床(點),控礦斷裂規模、產狀大體明確,但礦田構造系統的展布范圍不清。在此情況下,匯水盆地及與其有關的分散流、重砂組合異常分布范圍,是礦田單元邊界確定的重要依據。考慮到分散流遷移距離大於重砂遷移距離,則單元多限定在分散流異常范圍內,如:馬家窯、大霞址等。

圖9-15 膠東地區金礦成礦區(帶)的劃分與預測單元分布略圖

(3)地質工作程度低,無礦床(點)。但有重砂、分散流異常或只有分散流異常。前者依重砂異常圈定邊界,同時考慮分散流異常范圍及其他條件,後者主要考慮分散流異常。如:周家莊、澤頭、侯家等。

(4)地質工作程度很低的覆蓋區或半覆蓋區,沒有分散流、重砂顯示的礦田單元界線的確定,主要依據重、磁解釋,確定有利磁場場區范圍、控礦斷裂的存在或隱伏岩體的存在。如:小韓家、石埠、於家莊等。

3.地質單元的使用

定量評價礦田單元:膠東地區共計劃分出50個單元(表9-4,圖9-15),其中部分工作程度較高,且已探明一定資源量,屬於已知單元,可以作為模型單元使用,其餘單元則作為評價單元——預測單元使用。

定量評價模型是在已知單元的基礎上建立的,且定量評價模型的穩定性、可信度和精度也是以已知單元為基礎的。可見,已知單元的優劣直接關繫到定量評價模型的外推效果,是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根據研究區的地質工作,研究程度,滿足下列要求的礦田方能作為模型礦田單元:①礦田單元內應包括一個以上的已知礦床,其儲量是由工程所控制的;②資源的類型清楚。所謂類型清楚,包括兩種含義:其一,成因清楚;其二,從找礦角度衡量,單元應具備該區找礦模型的最基本特徵;工作、研究程度相對較高,能夠從其資料中獲取評價所要求的各種信息,包括地質、磁法、重力、重砂、分散流等方面信息。

按上述原則,對膠東50個礦田單元進行資料分析對比,選擇14個單元作為膠東地區金礦資源評價的模型單元(表9-5)。

表9-4 膠東成礦帶定量預測礦田單元一覽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表9-5 14個模型單元數量化理論Ⅳ計算結果表

膠東成礦帶中除去14個模型單元外的36個礦田單元均用作評價單元。這些單元除資源量不清或尚未發現礦床外,其他條件與模型單元相類似。

4.不同計算模型中標准模型礦田單元的選擇

眾所周知,可用於計算的數學模型是很多的。我們可以根據評價的目的不同,選用不同的計算方法。由於各種計演算法原理上的差異。使用條件也有較大差別,它們對模型單元的要求也不相同。為了在現有條件下提高模型的可靠程度,在14個已知模型單元的基礎上,根據所使用的計算模型,對模型單元做了進一步的挑選。

(1)邏輯信息方法模型單元的確定:邏輯信息方法是研究成礦物質富集特點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的評價效果取決於兩點:①已知單元儲量規模的真實程度;②決定成礦物質富集的地質變數組合對規模的區分意義。對這兩點同時做出判斷是困難的,有時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可以利用不同富集程度與最佳變數組合對應關系的特點,從不同級別規模的類型中,按一定的條件選出適用於邏輯信息法的標准模型單元。

(2)已知礦田單元的數量化理論Ⅳ的研究成果:數量化理論Ⅳ是把N個地質單元視為空間Rm中的N個點,在綜合確定i,j(i,j=1,2,…,N)地質單元親近度eij前提下,進行數學處理。把N個地質單元標度在Rm中,使N個地質單元在Rm中的構形比較清楚地顯示出來,從而達到對單元研究的目的。表9-6給出了數量化理論Ⅳ對於14個已知單元的計算結果。

(3)標准單元的確定:在數量化理論Ⅳ成果分析的基礎上,根據以下條件確定標准單元:①單元的親近程度較高,表現在不同的投影平面中單元都有明顯的群聚性,如單元1與2總是形影不離的。②單元儲量變化具有明顯的方向性,即沿某一方向儲量有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規律變化。③由於不同規模的邊界單元具有分類的不穩定性,所以不能作為標准單元。結果選擇了焦家、玲瓏、靈山溝、金牛山、原疃、馬家窯、蘇家店、威海8個單作為邏輯信息法的標准模型單元。

作為資源量規模預測的邏輯信息模型,除需標准模型單元外,尚需已知單元進行檢驗,以便考查所建立的這一預測模型的可靠性。結合前面論述的研究結果,對已知資源量的級別作如下的劃分:

表9-6 14個模型單元數量化理論Ⅳ計算結果表

Ⅰ級規模:90t標准單元:焦家、玲瓏,檢驗單元:三山島。

Ⅱ級規模:30~90t標准單元:靈山溝、金牛山,檢驗單元:大尹格庄。

Ⅲ級規模:4~30t標准單元:原疃、馬家窯,檢驗單元:夏甸。

Ⅳ級規模:<4t標准單元:蘇家店、威海,檢驗單元:乳山等。

『柒』 什麼是工程地質單元

學科:工程地質學詞目:工程地質單元英文:engineeringgeologicalelement釋文:對建築場地按工程地質條件專劃分的單元,間一單元中各屬部位工程地質條件相近。按工程地質單元體布置勘探試驗工作及統計整理試驗成果,能較好地反映客觀情況。

『捌』 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分區評估的原則

1.以工程建設為中心,緊密結合輸油工程特點的原則

管道沿線地質災害較多,各災種對管道工程的危害程度及防治程度不同,不同的地段地質災害發育程度不同,對管線危害亦不同,某些地質災害在整個評估區比較嚴重,但具體到線路卻可能威脅不大。所以地質災害危險性分區必須以工程建設為中心,緊密結合管道淺埋的線狀工程特點,充分考慮對管線安全構成威脅的地質災害,對未構成危害的作為不良地質現象處理。

2.確保工程安全原則

確保工程安全是評估的目的和宗旨,這一原則貫穿於評估工作的全過程。通過對沿線地質災害發育現狀的調查,以及對線路施工及運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地質災害隱患進行預測,盡可能詳盡的把握地質災害對線路的威脅程度。當多種地質災害共生並互相影響,以及不同地段發育的災種不同而危險性不同時,按其對線路危害程度「就大不就小,就高不就低」的原則進行評估,即:當多災種並存時,以對線路造成致命性損害的突發性地質災害為主,如崩塌、滑坡等,兼顧緩變性地質災害,合理劃分危險性區段,以確保工程的安全。

3.兼顧地質環境條件的原則

地質災害危險性分區既要根據地質災害對管線的危害程度,又要考慮地質環境條件可能的深化趨勢等,兼顧環境容量對選線的限制情況。

4.相似性與差異性原則

地質類比法是分區的通用原則,即地質條件基本類似的單元劃分為一個區,差異性明顯的單元劃分為另一區,達到區內相似,區際相異的結果。

5.地質災害危險性與建設場地適宜性相關的原則

地質災害危險性劃分為大、中等和小三個等級,與其相對應的建設場地適宜性劃分為適宜性差、基本適宜和適宜。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