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報告磁器口
⑴ 地質報告
地質報告是全面反映地質勘查工作成果的重要技術文件,是在下達任務全部完成或版告一階段權之後,根據己有的和本次勘查工作所獲得的各種資料的系統整理和綜合研究編寫而成的。
它一般由報告正文及各種圖件、表格、附件等組成。按地質工作的項目,地質報告可分為礦產地質報告、水文地質報告、工程地質報告、環境地質報告、區域地質調查報告、物化探報告、石油地質報告等等;按工作階段,有中間報告、總結報告、補充報告等。各類報告均須審查、批准。特別是作為礦山、工程建設設計依據的勘查報告,必須由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地質、設計、生產部門共同審查後,方能批准提交使用。
在校實習生的實習報告往往是最頭疼的,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專業有針對性的完成,關鍵在於獨立完成,有自己的見解。
⑵ 地質報告的編寫
獨立勘查地質學家的「產品」就是地質報告,它的讀者包括勘查公司經理、律師、會計師、投資者及相關人士,其用於准確地公開披露信息。本節以加拿大2-A報告為例介紹。
2-A報告全稱為國家政策2-A報告(National Policy 2-A)。現在已為NI43-101條款要求的報告取代,不過兩者並無本質差異。2-A報告包括探礦地的報告、開發項目的報告和擴大生產項目的報告。這里只介紹探礦地的報告。報告有規范的章節和規定的用詞,以達到准確表達信息的目的。
第一章 概論。要把探礦地和項目的關鍵因素講清楚,使讀者能清晰地把握項目的全貌。
第二章 導論。
項目的名稱、礦床類型、位置、工作階段,以及擁有探礦權公司的名稱及公司簡況和編制本報告的目的。
勾勒出本報告的范疇。列出相關的重要問題,例如與本項目有關的協議、公司的資產狀況等。
要詳細地介紹信息和資料的來源。包括有多少獨立勘查地質學家參與了野外工作、工作的時間和野外工作天數等。公司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討論的情況。要說明提供編制報告的資料基礎,列出編寫本報告資料的清單。在編制報告過程中的重要情況必須說明,例如,獨立勘查地質學家是否自己采樣並單獨送樣分析等。
地質報告的單位。採用公制還是英制,美元、加元還是人民幣,在地質報告中要說明並統一。
第三章 對探礦權的說明。內容有探礦權區的名稱、數量、相關探礦權證的有效期、探礦權區的地理坐標和面積、各探礦權人所佔的權益比例、各探礦權人履行探礦權人義務的情況。合資勘查時,要說明合資協議中的主要條款,包括權益分割、掙股期和掙股投入、未來開發期的安排等。對於不同國家,還要敘述項目所在國的礦業法規、礦業政策、財稅制度等。
第四章 探礦區的條件。探礦權的地理位置、交通條件、基礎設施、氣候、植被、勞動力供給、學校、醫院、食宿等。還要說明老礦山的情況,包括老硐、露天采坑、尾礦等。
第五章 前人工作。所有前人做的有用的技術工作,都要提及。對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地質測量,對采樣、鑽探、資源量估算、選冶研究、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研究等,按由現在到過去的時間順序敘述。
第六章 地質與礦化。獨立勘查地質學家撰寫2-A報告的時間有限,因此他們要利用地質調查所提供的地質圖和勘查公司地質學家的部分資料。考慮到地質報告讀者的多樣性,在這一章中,要避免使用過多、過於專業的技術術語和行話。
區域地質。用區域地質圖來說明與礦化有關的構造、地層、岩漿岩,以及成礦事件的特點等。
礦區地質。重點要描述與礦化有關的岩石類型和礦物組合,礦體的圍岩、頂底板和與礦化有關的圍岩蝕變,以及導礦和破壞礦體的褶皺、斷裂構造等。
礦化。礦化的類型、特徵、分布,礦化的走向延伸、寬度、連續性,品位和采樣方法、分析方法、分析靈敏度。不能只報道好的分析品位。承擔分析的商業實驗室改變分析方法、和標樣的對比、標樣和分析樣的相關性、檢查的比例等,都必須加以說明。論述礦石和礦化品位的可靠性,是商業性礦產勘查報告的重點。
第七章 勘查潛力。在勘查階段,不要求計算資源量/儲量。只在開發項目的2-A地質報告中,才由獨立勘查地質學家,按照行業協會制定的資源量/儲量規范,計算資源量/儲量,或對其他人計算的資源量/儲量做出評估和審查。在勘查階段,只需根據重要的見礦工程,結合對成礦地質條件的分析,對探礦權區的勘查潛力做出評述。
第八章 結論與推薦。在本章,獨立勘查地質學家需對客戶公司的探礦權做出結論,判斷是否值得進一步投資勘查;向投資者、投資機構、證券交易所做出推薦。
第九章 勘查計劃和預算。在本書第三章中曾經提到,在多倫多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市場上市,甲類初級勘查公司擁有找礦潛力的探礦權區。該區已做過地質測量、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測量,有進一步勘查價值,要有可以安排至少50萬加元的首期勘查預算。獨立勘查地質學家在2-A地質報告的第九章中,就要附上某初級勘查公司建議的勘查預算(表6-1)。
表6-1 某初級勘查公司的建議勘查預算
⑶ 岩土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辦理竣工驗收必須地質勘察報告歸檔,這屬於前期資料,由建設方歸整進檔上回交城建檔答案館。
平時極不重視,『不見了』找勘察院「要」還是圖審公司「要」!請問是勘察院、圖審公司的責任嗎?你唯一辦法是「求」而不是索要。跪求!求勘察院補發、求圖審單位補審!
⑷ 如何閱讀工程地質勘察報告中的各種符號
看建築基礎地基設計規范
⑸ 怎麼看 建築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要從地質勘察報告中看出哪部位土質不好,需要如何進行開挖,處理等
我是做勘察的復 通過我們寫報告的制重點來看!
首先要先看剖面圖,對地層有個大概的了解,然後看參數! 地基土承載力、樁基參數等,
土質的好壞看報告中對地層的描述,一般土質不好或者較差的話,在報告中都會體現出來的。然後看物理力學指標,主要看看液限、壓縮模量。
⑹ 建築地質勘察報告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報告是建築地基基礎設計和施工的重要依據。在保證外業和實驗資料准確可靠的基礎上,文字報告和有關圖表應按合理的程序編制。要重視現場編錄、原位測試和實驗資料檢查校核,使之相互吻合,相互印證。地基岩土分層是一個重要環節,要根據岩土地質時代、土的成因類型、岩土性質、狀態、岩石風化程度和物理力學特徵合理劃分。岩土的工程力學性質是根據原位測試和實驗資料的數理統計值綜合判定。報告要充分搜集利用相關的工程地質資料,做到內容齊全,論據充足,重點突出,正確評價建築場地條件、地基岩土條件和特殊問題,為工程設計和施工提供合理適用的建議。
關鍵詞:岩土工程勘察 報告 圖表 編製程序 岩土分層
岩土工程勘察報告是工程地質勘察的最終成果,是建築地基基礎設計和施工的重要依據。報告是否正確反映工程地質條件和岩土工程特點,關繫到工程設計和建築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當、經濟合理。當然,不同的工程項目,不同的勘察階段,報告反映的內容和側重有所不同;有關規范、規程對報告的編寫也有相應的要求。下面著重談一談有關工業與民用建築的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寫工作,且側重於詳細勘察階段。
1 報告的編製程序
一項勘察任務在完成現場放點、測量、鑽探、取樣、原位測試、現場地質編錄和實驗室測試等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即轉入資料整理工作,並著手編寫勘察報告。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寫工作應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前後照應,順當進行。不然的話,常會出現現場編錄與實驗資料的矛盾、圖表間的矛盾、文圖間的矛盾,改動起來費時費力,影響效率,影響質量。
通常的編製程序是:
(1)外業和實驗資料的匯集、檢查和統計。此項工作應於外業結束後即進行。首先應檢查各項資料是否齊全,特別是實驗資料是否出全,同時可編制測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統計表和勘探點(鑽孔)平面位置圖。
(2)對照原位測試和土工試驗資料,校正現場地質編錄。這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視,從而出現野外定名與實驗資料相矛盾,鑒定砂土的狀態與原位測試和實驗資料相矛盾。例如:野外定名為粘土的,實驗出來的塑性指數卻<17;野外定名為細砂的,實驗資料為中砂,其0.25~0.5mm顆粒含量百分比達50%以上;野外定為可塑狀態粘性土的,實驗出來的液性指數卻<0;野外定為稍密狀態的砂性土,標准貫入擊數卻<10擊;野外定為淤泥或淤泥質土的,實驗出的孔隙比卻<1;野外定為硬塑粘性土的,標貫擊數卻<18擊……產生諸如此類的矛盾,或由於野外分層深度和定名不準確,或試驗資料不準確,應找出原因,並修改校正,使野外對岩土的定名及狀態鑒定與實驗資料和原位測試數據相吻合。
(3)編繪鑽孔工程地質綜合柱狀圖。
(4)劃分岩土地質層,編制分層統計表,進行數理統計。地基岩土的分層恰當與否,直接關繫到評價的正確性和准確性。因此,此項工作必須按地質年代、成因類型、岩性、狀態、風化程度、物理力學特徵來綜合考慮,正確地劃分每一個單元的岩土層。然後編制分層統計表,包括各岩土層的分布狀態和埋藏條件統計表,以及原位測試和實驗測試的物理力學統計表等。最後,進行分層試驗資料的數理統計,查算分層承載力。
(5)編繪工程地質剖面圖和其它專門圖件。
(6)編寫文字報告。按以上順序進行工作可減少重復,提高效率;避免差錯,保證質量。在較大的勘察場地或地質地貌條件比較復雜的場地,應分區進行勘察評價。
2 報告論述的主要內容
報告應敘述工程項目、地點、類型、規模、荷載、擬採用的基礎形式;工程勘察的發包單位、承包單位;勘察任務和技術要求;勘察場地的位置、形狀、大小;鑽孔的布置者和布置原則,孔位和孔口標高的測量方法以及引測點;施工機具、儀器設備和鑽探,取樣及原位測試方法;勘察的起止時間;完成的工作量和質量評述;勘察工作所依據的主要規范、規程;其它需要說明的問題。報告應附勘探點(鑽孔)平面位置圖、勘探點測量成果表和勘察工作量表。倘若勘察工作量少,可只附圖而省去表。一個完整的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由下面幾部分組成。
2.1 地質地貌概況
地質地貌決定了一個建築工地的場地條件和地基岩土條件,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論述:(1)地質結構。主要闡述的內容是:地層(岩石)、岩性、厚度;構造形跡,勘察場地所在的構造部位;岩層中節理、裂隙發育情況和風化、破碎程度。由於勘察場地大多地處平原,應劃分第四系的成因類型,論述其分布埋藏條件、土層性質和厚度變化。(2)地貌。包括勘察場地的地貌部位、主要形態、次一級地貌單元劃分。如果場地小且地貌簡單,應著重論述地形的平整程度、相對高差。(3)不良地質現象。包括勘察場地及其周圍有無滑坡、崩塌、塌陷、潛蝕、沖溝、地裂縫等不良地質現象。如在碳酸鹽岩類分布區,則要敘述岩溶的發育及其分布、埋藏情況。如果勘察場地較大,地
⑺ 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有哪些重要的內容呢
1、工程地質勘抄察報告是進行規劃、設計、施工必不可少的基本依據,對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有著直接影響。勘察成果要正確反映客觀地形、地質情況,確保原始資料的准確性,結合工程具體特點和要求提出明確的評價、結論和建議。
2、建設單位應在新建工程定點後,委託有資質的地質測繪(勘察)單位,對工程的地質進行勘察,其工程地質勘察報告中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
(1)概述。
(2)場地描述及地下水。
(3)地層分布。
(4)工程地質條件評述。
同時,應附以下圖表:
(1)鑽孔平面布置圖。
(2)地質岩性剖面圖。
(3)地質柱狀圖。
(4)地質柱狀及靜探曲線圖。
(5)土壤試驗成果匯總表。
(6)土壤壓縮曲線圖。
(7)土壤剪力試驗成果。
3、竣工資料中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應為原件。
⑻ 誰有四川省xx市的一份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哪個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