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地質災害監測系統有哪些感測器

地質災害監測系統有哪些感測器

發布時間: 2021-02-11 17:09:13

㈠ 空氣質量監測系統中需要哪些感測器

空氣質量監測體系適應了當前人類對氣候環境下的空氣質量進行實時監測的趨勢和要求,可實時監測並遠傳空氣質量參數。空氣質量監測體系能夠存儲數據到SD數據卡上,能夠通過GSM模塊,RF無線電,乙太網或其他通訊方法進行數據實時長途傳輸。

空氣質量監測體系採用多層次的體系結構設計,能夠對接不同性質(國控,省空,區域等),不同廠家的空氣質量子站相關數據,樹立一套完善的空氣質量監測、預警、發布的可視化平台。同時用數據質控,長途反控、統計剖析等信息化手段,幫助環境監測部分及時、全面、精確地把握本轄區的空氣質量現狀,完成對本轄區監測站點空氣質量進行精確剖析,為空氣質量的溯源提供決策平台。體系通過專用VPN網路向上級傳輸實時監測數據,並與其它職能部分的物聯網平台對接,完成數據資源的互聯共享。

CW-76S工地揚塵感測器(粉塵檢測儀)是深圳賽納威自主研發的集空氣動力學、數字信號處理、光電一體化的高科技產品,主要應用於檢測大氣中的粉塵質量濃度(PM值),適用於建築工地、城市網格化監測。

數據精準:激光原理檢測,工業級光電感應;

解析度高:≥0.3um顆粒粒徑,0.001mg/m³;檢測PM2.5、PM10、TSP;

性能穩定:可適應不同大氣環境粉塵物質成分,獨立參數系數調節;

數據傳輸:485(Modbus標准協議)或RS232、UART輸出;提供開關量輸出,可接戶外聲光報警設備等;

智能監測:實時監測感測器各項指標,當異常狀態時可及時反饋用戶;

㈡ 監測地質災害需要用到哪些儀器

地質災害監測方法地質災害的監測方法可用簡易監測和儀器監測。重要危險回隱患點應答採用儀器監測。
地質災害監測方法主要有衛星與遙感監測;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直接觀測與儀器台網監測。礦山之星地質災害監測儀器包含感測器、接收機等。

㈢ 一套物聯網山體滑坡監測預警系統需要哪些感測器

前端可以採用震動探測採集器,

㈣ 地質災害數據監測系統分析軟體有哪些

青島海徠天創公司的4Dmos—pointcloud變形監測軟體,預測各種地表活動,滑坡、塌陷等,可以咨詢

㈤ 四信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主要功能有哪些

主要作用是:通過野外監測站對降雨量、表面位移、泥水位、地聲、次聲內、孔隙水壓力容、視頻、深部位移、土壓力等要素進行實時監測,使用GPRS/LoRa/3G/4G等通信方式將數據傳輸到管理及監測預警雲平台,為防災減災提供實時信息服務。
廣泛應用於滑坡監測預警、泥石流監測預警、地面沉降監測預警、崩塌監測預警等,有效保障地質災害多發地區人民群眾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㈥ 在煤礦安全監測系統中主要有哪幾種感測器

在煤礦井下安全監測系統中主要有甲烷感測器、一氧感測器、饋電感測器、溫度感測器、開停感測器、負壓感測器、風速感測器、風門感測器。

㈦ 專門用於油田防爆監測系統有哪些用到的系統中用到那些感測器回答詳細的+100分懸賞。

油田防復爆監測系統可能制有以下方面:
1.視頻監測,需用到:防爆攝像機、防爆雲台、防爆接線盒(中繼器)等;
2.可燃氣體監測,需用到:防爆可燃氣體探測器、防爆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
3.火災報警,需用到:防爆火災探測器(感溫型和感煙型);
4.環境參數監測,需用到:防爆溫度儀、濕度儀等;
5.工藝過程監測,需用到:防爆溫度、流量、壓力、液位等過程監控儀表,油水界面分析儀等。其感測器種類很多,如測溫的就有熱電阻、熱電偶、半導體、光纖等測溫方式。

㈧ 地質災害監測的方法有哪些

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雖然突發性強,來勢兇猛,但是這些災害發生前有明顯的前專兆。對滑坡、崩塌體和建築的屬裂縫經常進行簡易的測量,是避免人員傷亡的最有效的方法。目前老百姓常用的簡易監測方法主要有埋樁法、埋釘法、上漆法、貼片法等。
(1)埋樁法。埋樁法適合對於滑坡體上的裂縫兩側埋樁,用鋼捲尺測量樁之間的距離,可以了解滑坡變形滑動過程。
(2)埋釘法。埋釘法在建築物裂縫兩側各釘一顆釘子,通過測量兩側兩顆釘子之間的距離變化來判斷滑坡的變形滑動。這種方法對於臨災前兆的判斷是非常有效的。
(3)上漆法。在建築物的兩側用油漆各畫上一道標記,與埋釘法原理是相同的,通過測量兩側標記之間的距離來判斷裂縫是否在擴大。
(4)貼片法。在橫跨建築物裂縫處貼水泥砂漿片或紙片,如果紙被拉斷,說明滑坡發生了明顯變形,須嚴加防範。與上面三種方法相比,這中方法是定性的,但是,可以非常直接地判斷滑坡的突然變化情況。

㈨ 近十年國外主要的地質災害監測系統有那些

四信地質災害抄監測預警系統,通過野外監測站對降雨量、表面位移、泥水位、地聲、次聲、孔隙水壓力、視頻、深部位移、土壓力等要素進行實時監測,使用GPRS/LoRa/3G/4G等通信方式將數據傳輸到管理及監測預警雲平台,為防災減災提供實時信息服務。。
四信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廣泛應用於滑坡監測預警、泥石流監測預警、地面沉降監測預警、崩塌監測預警等,有效保障地質災害多發地區人民群眾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系統由現場採集層、無線傳輸通信層、預警發布中心3部份組成。
實時監測地質災害多發區的各維度數據,為科技決策提供依據

系統可快速採集、傳輸、計算、分析、存儲各監測點的監測數據,包括雨量、泥水位、地聲、次聲、孔隙水壓力、土體沉降、地表裂縫、深部位移、地下水、土壓力、表面位移、土壤含水量、圖像視頻、電源電壓和環境溫度等,並對數據進行糾錯處理,減少數據誤碼率、提高數據完整率。

㈩ 一個完整的安防系統有哪些感測器

安防系統的構成
安防主要包括:閉路監控系統、防盜報警系統、樓宇對講系統、停車廠管理系統、小區一卡通系統、紅外周界報警系統、電子圍欄,巡更系統 考勤門禁系統,安防機房系統,電子考場系統、智能門鎖等等
簡單的概括起來,各個子系統的基本配置包括:前端、傳輸、信息處理/控制/顯示/通信三大單元。不同的子系統,其三大單元的具體內容有所不同,
1.入侵報警系統
入侵報警系統(IAS)intruder alarm system 利用感測器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探測並指示非法進入或試圖非法進入設防區域的行為、處理報警信息、發出報警信息的電子系統或網路。
入侵報警系統的構成一般由周界防護、建築物內(外)區域/空間防護和實物目標防護等部分單獨或組合構成。系統的前端設備為各種類型的入侵探測器(感測器)。傳輸方式可以採用有限傳輸或無線傳輸,有限傳輸又可採用專線傳輸、電話線傳輸等方式;系統的終端顯示、控制、設備通訊可採用報警控制器,也可設置報警中心控制台。系統設計時,入侵探測器的配置應使其探測范圍有足夠的覆蓋面,應考慮使用各種不同探測原理的探測器。
2.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VSCS)video surveillance & control system 利用視頻技術探測、監視設防區域並實時顯示、記錄現場圖像的電子系統或網路。
本系統的前端設備是各種類型的攝像機(或視頻報警器)監視器及其附屬設備,傳輸方式可採用同軸電纜傳輸或光纖傳輸;系統的終端設備是顯示、記錄、控制、通信設備(包括多媒體技術設備),一般採用獨立的視頻中心控制台或監控-報警中心控制台。
3.出入口控制系統
出入口控制系統(ACS)access control system 利用自定義符識別或/和模式識別技術對出入口目標進行識別並控制出入口執行機構啟閉的電子系統或網路。
出入口控制系統一般由出入口對象(人、物)識別裝置、出入口信息處理、控制、通信裝置和出入口控制執行機構三部分組成。出入口控制系統應有防止一卡進多人或一卡出多人的防範措施,應有防止同類設備非法復制有效證件卡的密碼系統,密碼系統應能授權修改。
4.電子巡查系統
電子巡查系統 guard tour system對保安巡查人員的巡查路線、方式及過程進行管理和控制的電子系統。
5.停車場管理系統
停車庫(場)管理系統 parking lots management system 對進、出停車庫(場)的車輛進行自動登錄、監控和管理的電子系統或網路。
6.防爆安全檢查系統
防爆安全檢查系統 security inspection system for anti-explosion 檢查有關人員、行李、貨物是否攜帶爆炸物、武器和/或其他違禁品的電子設備系統或網路。
7、安全排爆處理系統
安全排爆處理系統包括:排爆攜帶型水切割處理系統、排爆機器人、排爆罐、排爆毯、排爆服、等,旨在把涉及安全隱患的物品安全處理掉。
8、車輛和移動目標防盜防劫報警系統
9、 報警通信指揮系統
10、 其他子系統
例如:對具有特殊使用功能要求的建築物、構築物或其內的特殊部分、特殊部位,需要設計具有特殊功能的安全技術防範系統,如專用的高安全實體防護系統、防爆和安全檢查系統、安全信息廣播系統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