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研究生院官網
Ⅰ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的地質工程研究生就業前景如何
這個專業就業的話,如果好好學,沒問題,但艱苦些。不過哪有不艱苦就想掙錢的說法哈。
Ⅱ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 地質工程 研究生導師
如果你真考350分,恭喜你完全可以被錄取。不過地質工程有好幾個方向:岩土、勘基等,我只知道勘基老師張小西不錯
Ⅲ 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轉到工程學院需要什麼條件
作為地大五大學院之一的工程學院,畢業生就業方向和就業前景不容專置疑;
轉到我院前,首先必屬須徵得貴院領導和老師同意,並獲得證明,然後去我願學工組表達自己的意願,理由要充分,工程意向強烈;至於成績,要求不高,平均績點過3.0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每年想要轉到我院的人數達500人,而最終通過的僅僅40人
如有疑問,可直接去工程學院學工組:工程樓310
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王曉梅導師郵箱多少哈,我想報考她的研究生,還有老師對學生怎麼樣哈謝謝
選導師, 可上學校官網, 到所屬專業之二級學院師資專欄查看。 祝你好運。
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計算機學院研究生難考嗎
計算機學院在中國地質大學屬於小學院,但是依託地學優勢,計算機學院在學校所有學回院裡面的就答業以及科研還是走在前列的,總結一句話:平台不大,但也不爛!如果你希望通過研究生學習來找一個好工作的話,那麼地大完全可以滿足與你!地大計算機專業基礎考試科目如下:操作系統、數據結構、計算機網路等
Ⅵ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工程學院
歡迎你來到地質大學,工程學院是我們學校五大重要院系之一
1.專業的好壞,就業的問題,你現內在關心有點容過早。好壞不是聽別人說的,你需要自己來親身體驗,看你自己適合哪個專業,因為你們在大一結束之後可以選擇換專業。至於就業,需要看你四年的努力和自身的能力
2.3解答同上。高三剛畢業,當年我們也是如此迷信哪個專業好,就業怎麼樣,等你到了畢業的時候才發現,不是你當初想的那麼簡單
Ⅶ 想考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研究生,工程學院的地質工程專業。
唐教授不錯。現在地災方向比較炎,就業還不錯
Ⅷ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研究生住宿條件怎樣
中國地質大學的校園環境較好,學校擁有自己的學生宿舍樓,為四人一間,居住條件較高,具有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國地質大學的相關優勢介紹具體如下:
中國地質大學的學習環境業較為良好,擁有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3門,省高校特色專業4個,有1個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和1個省級高職實訓基地。
此外,學校還承擔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課題、國家語委課題、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等49項,國家卓越教育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1項。
(8)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研究生院官網擴展閱讀:
中國地質大學的聲譽較高,其校園環境較好,具有較為適宜的學習和生活氛圍,研究生的宿舍居住條件業較為良好。
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住在東區,也就是所謂的研究生院,新一棟和新二棟兩棟樓,均為六層三人間;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宿舍部分寢室為四人間,看學校的安排;
研一研二研三各不相同,上床下桌,陽台,衛生間,還可以,畢竟是新樓,在東區的中心,絕對安全,離食堂近,對面是化石林,風景較好。
此外,新建後的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建築面積近萬平方米,陳列展示面積近五千平方米,是中南五省最大的自然科學類博物館,也是中國內地高校規模最大的博物館。2006年11月,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4A級風景旅遊區,使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成為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的高校。
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管理研究生好不好考啊
你好,我是地質大學的學生,地大的工程管理還是比較好考的,因為這在學校內算不上強勢學科
Ⅹ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研究生院的介紹
中國地質大學(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簡稱「地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院校,入選「111計劃」、「卓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是武漢七校聯合辦學成員,由教育部、國土資源部共建,設有研究生院1。學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的地質系合並組成的北京地質學院,1970年,學校遷出北京,於1975年定址武漢,並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78年,經鄧小平批准,在原北京舊校址設立北京研究生部;1986年4月14日,國務院批准試辦研究生院。學校有權自己審核「地質學」和「地質勘探、礦業、石油」兩個一級學科的碩士學位授權點;開展在職人員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的試點權等。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截至2014年3月,中國地質大學學生總數6.4萬餘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學生近2.5萬人,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2800餘人,成教及網路教育注冊學生3.9萬餘人,各類留學生7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