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水電站建設的地質災害

水電站建設的地質災害

發布時間: 2021-02-11 01:56:29

1. 近年各地大量興建水電站,電站庫區的蓄水是否會造成地下水系的變化,以致引發地質災害

近年中國各地大量興建水電站,電站庫區的蓄水是否會造成地下水系的變化,以致引發專地質災害?

是的屬,你的想法是正確的,

電站庫區的蓄水會造成地下水系的變化,以致引發地質災害。例如山體滑坡、地面沉陷甚至誘發地震。

因此興建水庫事前要經過認真的地質勘測鑽探,周密的設計。水庫建成後還要不斷地監測附近地區地層的變化情況,防止災害發生。

2. 修建水電站,到底會對環境造成多大影響原因是什麼

對環境造成的危害:生態破壞。大壩建設和移民是必要的,基礎設施投資巨大。在降水季節變化較大的地區,雨季發電量較少甚至停止。下游肥沃的沖積土減少了。

1、淹沒原有植被,改變庫區原有生態平衡。

2、在施工過程中,原有植被將被破壞。

3、影響庫區小范圍氣象環境的。

4、庫區水位升高可能引發小地震、滑坡等地質災害。

產生環境危害的原因:壩下水流侵蝕加劇、河流變化及其對動植物的影響等,但這些負面影響是可以預見和減輕的。

例如,儲層效應。大壩建設將自然及相關的河流系統劃分為人工控制系統和部分自然控制系統,破壞了水流的自然流態,對流域生態環境系統產生了較大或較小的負面影響。



(2)水電站建設的地質災害擴展閱讀:

水電站的優勢:

1、能量再生。水資源是一種可再生能源,由於水的流動是按照一定的水文循環不斷循環的,從不間斷。因此,水電發電的能源供應只是高低水年的不同,不會出現能源枯竭的問題。但在特殊的乾旱年,由於能源供應不足,水電站的正常供電可能受到破壞,發電量將大大降低。

2、發電成本低。水力發電只利用水流攜帶的能量,不需要消耗其他動力資源。而且,上一個電站使用的水流仍可以被下一個電站使用。此外,由於水電站設備相對簡單,水電站的檢修維護成本遠低於同等容量的電廠。

3、高效靈活。水力發電的主要動力設備是水力發電機組,它不僅效率高,而且起動和運行靈活。它能在靜止狀態幾分鍾內快速啟動投入運行,並在幾秒鍾內完成增、減負荷任務,滿足電力負荷變化的需要,不會造成能量損失。

3. 為什麼水電站會影響地質災害

建設水電站的壞處抄
首先,建設水電站勢必要利用水的落差,這樣就需要修建水壩來人為的擁有和控制落差的存在,然而修建了水壩之後上游的水位就會提高,兩岸很多地方就會永久性的給淹沒,原來很多無水的溶洞會注滿水,改變了原有的地壓力平衡;對下游而言,河床裸露增加,原來的地下水道變為干溶洞,也改變了原有的地壓力平衡。地壓力平衡的的改變,觸動地殼,導致滑坡、泥石流、山崩、地陷等等的地質災害頻發,甚至會改變地質板塊的平衡,誘發地震的發生。
其次,水電站對非污染生態方面的影響嚴重,上游淹沒區對植物及動物的活動范圍、棲息環境的影響;下遊河床裸露可能會對水生生物的生活、繁殖、魚類產卵受阻、影響魚類洄遊、導致魚類滅絕!
再其次,施工期的佔地、取棄土場、爆破雜訊、施工雜訊、施工揚塵、施工人員生活垃圾及生活廢水等,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也大。

4. 近年各地大量興建水電站,電站庫區的蓄水是否會造成地下水系的變化,以致引發地質災害

有點專業來知識的人都應該明自白,三峽庫區那麼大的庫容,也就是說把本來只能承受100公斤的地面,一下子承受了1000公斤或者更大的壓強,它怎麼可能不出事,地殼怎麼可能受的了?但汶川地震還真是不好說是三峽引起的!三峽庫區建成以來唯一被國家承認的由於三峽庫區所引發的地震災害只有一次5.5級左右,具體震中說的含糊不清。如果承認汶川地震是由三峽引起的,這又關繫到了敏感的政治問題,為什麼三峽建的這么晚?不是沒錢,沒技術,是一直在論證它建成之後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二十年來的論證,就說明他一定是有問題的,它一定是有弊端的!決定建三峽時,專家組說沒問題了,可以建!算了二十年~論證了二十年~最後說沒問題?我們的專家我覺得再差勁,也不會用二十年時間吧?其中肯定是發現了問題!最後我只能說,得到這么大的利益,肯定要做出點犧牲,無可避免的!這才是領導者考慮問題的方式!但也別什麼災害都推給人家三峽,那海地、智力、全都是人類本身造成的?按這么說人類全部回到原始社會,地球上就什麼地質災害也會隨之沒有嗎?

5. 水電站的建設對生態環境有何影響

1、水電站建設大壩截斷河流,導致洄遊魚類無法正常洄遊完成繁殖。同時截斷了回上下游魚類的答聯系。
2、水電站水庫面積較天然河流大了很多,會造成小區域的氣候變化。
3、水庫形成後,容易誘發地震、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

目前想到的就這么多...

6. 水電站的什麼危害啊

1、自然環境遭到破壞
2、魚類產卵受阻!影響魚類洄遊,導致魚類滅絕!3水電站建設容易觸動地殼,導致地質災害頻發(滑坡、泥石流、山崩、地陷等等)。

7. 簡要分析修建劉家峽水庫可能帶來的地質災害及影響

劉家峽水庫位於黃河上游,位於甘肅臨夏永靖縣/城西南1公里處,距蘭州回市75公里,是答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中國自己設計、自己施工、自己建造的大型水電工程,竣工於1974年。為黃河上游開發規劃中的第七個梯階電站,兼有發電、防洪、灌溉、養殖、航運、旅遊等多種功能。 水庫地處高原峽谷,被譽為「高原明珠」,景色壯觀。
但是劉家峽水庫由於每年都有大量的泥沙淤積於水庫中,整個水庫的實際有效庫容已由建壩時的57億立方米減少到42億立方米,損失庫容15億立方米,嚴重地威脅著水電站的正常運行和使用壽命。
由於劉家峽庫區沿岸植被稀少,水庫岸坡經常發生滑坡、崩塌,水土流失極其嚴重。庫區沿岸的永靖、東鄉、臨夏、積石4縣和臨夏州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開展庫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但劉家峽庫區生態形勢仍然嚴峻。

8. 水電站為什麼會引起地震

水庫蓄水以後由於局部地殼受力狀態的改變,確實會引起一些地震的發生。水庫誘發回地震分為兩種情況答,一種是在原本沒有地震斷裂帶的地區,由於水壩的建設以後形成水庫,水庫蓄水改變了原來的地應力分布,從而產生了局部的地震。

這種情況比較普遍,但是,由於水庫增加的水體重量,通常是均勻地分布在一塊較大的面積之上。而且,由於水庫周圍原有山體的比重肯定是高於水體,所以,水庫蓄水後對地殼造成的壓力變化,一定是屬於消除應力集中改善地球表面受力的情況。因此,水庫蓄水引發的微震,不僅不可能造成較大的地震,而且總體上應該是屬於有利於地殼均勻受力的調整。

(8)水電站建設的地質災害擴展閱讀:

水庫誘發地震的本質是提前釋放能量,這能夠更好地保證庫區周邊安全;但是同時還可能誘發更大的地震或者其它如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

一些小水電站在攔截、引流、發電的過程中,國家出台了大量文件要求保障河流生態環境;而河流往往在業主的貪婪中(原因之一)被完全攔截,形成長達數公里甚至數十公里的「脫水段」,更為可怕的是這些小河往往是很多瀕危、特有水生生物的棲息地;河床的常年乾涸,對這些物種都是滅絕性的。

9. 水電站對環境的影響.

水電站對環境的影響是非污染生態方面的影響,比如電站建設需要一定的淹沒,下游測回可能出現答河床裸露,淹沒區對植物及動物的活動范圍、棲息環境的影響;下遊河床裸露可能會對水生生物的生活、繁殖、回遊產生影響,施工還會有取土及棄土問題,對地表生物進行的破壞活動,取棄土場的植被恢復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
至於能量原來是浪費掉了,修建電站後把它利用起來了。
隱患肯定是有,如三峽大壩的建設可能會引起山體滑坡,巨大的壓力引起局部地殼變化等等。

10. 開都河水電站地質災害及其原因

開通河水電站的地質災害的主要有有山洪,泥石流,地震。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