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安陽工程地質概況

安陽工程地質概況

發布時間: 2021-02-10 22:33:58

A. 安陽的水文地質情況如何

問題補充:本人是學岩土工程的一名本科生。 河南工程水文地質勘察院有限安陽鋼鐵廠、安陽玻殼廠、南陽市水廠、洛陽煉油廠、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鞏縣

B. 工程概況怎麼寫

一 工程概況
1、工程概況:由[建設單位]投資興建的[工程名稱];座落於[工程地址],建築面積版:[建築面積(平方米權)]平方米, 佔地面積: 平方米;建築高度:[建築物總高度(米)]米,層高[標准層高度(米)]米,層數[總層數]層,結構形式:[結構類型];基礎類型:[基礎類型];裝飾標准等。本期工程范圍包括: ;
2、編制依據:本工程依據《[編制依據(執行報價規則)]》中工程量清單計價辦法,根據[設計單位]設計的[工程名稱]施工設計圖計算實物工程量;
3、材料價格按照本地市場價計入;
4、管理費:
5、利潤:
6、特殊材料、設備情況說明。
7、其他需特殊說明的問題

C. 安陽關於地質方面的公司有多少

安陽地區: 1.安鋼集團冶金設計有限公司 2.安陽大地勘探工程有限公司 3.安版陽市規劃設計院 4.河南權恆基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5.安陽市中房建築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6.林州市建設勘察設計院 7.安陽市城鄉規劃建築設計院 8.安陽市房屋建築設計事務所 9.安陽市永安城鄉建設設計有限公司 10.安陽優創電力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 11.安陽市嘉信建築勘察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12.安陽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13.安陽市金鼎公路勘測設計研究所 14.安陽市設計審查事物所 15.安陽市水務總公司給水排水設計研究所 16.安陽市環境科學研究所 17.安陽市東方建築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 18.滑縣建築工程設計室(滑縣藍圖建築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19.安陽市東方能源規劃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20.安陽縣設計審查事務所 21.安陽市建築設計研究院 22.河南省豫北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 23.安陽市景觀園林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24.河南華鼎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D. 安陽地區的地質氣候

溫帶半濕來潤季風氣候,江源水集中在7-8月,較為乾旱,土質多位棕色土壤,西部土地較為貧瘠,有太行山,林州地區山區較多,多頁岩和板岩。東部滑縣地區為華北平原部分,屬緩斜平原,土質肥沃,是中國五大優質小麥產區。希望可以幫到你

E. 工程地質條件

你好,根據你的提問,我認為工程地質的條件一般是指在比較平坦的道路上或者是比較適合施工的地質。

F. 第一篇 河南地質礦產概況

河南省跨越中朝准地台和秦嶺褶皺系兩大地質構造單元,地層出露齊全,岩漿岩發育,變質作用強烈,地質構造復雜,礦產資源十分豐富。

一、河南地質概況

(一)地層

河南省地層發育齊全,從太古宙至第四紀的各時代地層均有出露。根據地層發育情況及層序特徵、沉積建造、古地理等基本地質因素及構造岩漿活動、變質作用特徵,可以欒川—確山—固始斷裂為界,劃分為華北和秦嶺兩個地層區。

華北地層區,具雙層結構。基底地層為太古宇太華群、登封群和古元古界嵩山群。蓋層為中元古界熊耳群、汝陽群、官道口群至中生界三疊系。三疊系以後的地層屬於後地台階段山間盆地或斷(坳)陷盆地的沉積產物。基底地層中,登封群和太華群原岩為火山-沉積岩,嵩山群為冒地槽的陸源碎屑-碳酸鹽岩組合。蓋層中,熊耳群為中(基)性—酸性火山岩組合,汝陽群、官道口群至中奧陶統屬海相陸源碎屑岩和碳酸岩組合,中上石炭統為海陸交替相鐵鋁質岩、碳酸鹽岩及含煤碎屑岩組合,二疊系至三疊系主要為陸相含煤碎屑岩和紅色碎屑岩組合。後地台階段的侏羅系至新第三系主要為內陸含煤碎屑岩、含膏鹽、石油碎屑岩組合。蓋層的岩相、厚度穩定,層序清楚,褶皺微弱,基本未受區域變質。

秦嶺地層區,是一個長期活動帶。除缺失二疊系至侏羅系下統地層外,其餘各時代地層齊全。自老至新有太古宇大別群,元古宇秦嶺群、峽河群、毛堂群、蘇家河群、陡嶺群、信陽群、震旦系、(元古宇—)下古生界二郎坪群、寒武系至石炭系、中上侏羅統至第四紀。大別群為火山-沉積岩組合,信陽群為碎屑、濁積復理石夾碳酸鹽岩、火山岩組合。震旦系分南、北區,北秦嶺北緣的震旦系屬斷陷盆地鎂質碳酸鹽岩組合,南秦嶺的震旦系—石炭系屬冒地槽碎屑岩、碳酸鹽岩夾基性火山岩組合。北秦嶺二郎坪群為海相細碧-石英角斑岩組合,石炭系屬斷陷盆地含煤磨拉石建造組合。秦嶺地區中新生代地層均沿斷陷盆地分布,主要為陸相火山岩、含煤碎屑岩、紅色磨拉石、含膏鹽、石油、碎屑岩組合。總之,在秦嶺地層區內,主要為活動型和次穩定型沉積建造組合,各時代地層沉積厚度大、相變快、沉積建造組合復雜和火山岩發育,大多數地層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區域變質,連三疊系地層的局部也受到變質作用影響,反映了該區長期活動和多旋迴發展的演化特點。

(二)構造特徵

河南省位於東秦嶺-大別山褶皺帶轉折部位,跨越中朝准地台和秦嶺褶皺系兩個一級大地構造單元。地質構造演化具有多旋迴、多期次、不均衡發展的特點。自新太古宙以來,區內經歷了嵩陽、中條、王屋山、晉寧、加里東、華力西、印度、燕山、喜馬拉雅九個構造旋迴,並以中條運動和燕山運動為轉折。可大致歸並為三個大地構造發展期:地槽發展期(嵩陽中條旋迴),槽台並存期(王屋—印支旋迴),大陸邊緣活動帶發展期(燕山—喜馬拉雅旋迴)。伴隨三個大地構造發展階段,該區經嵩陽、中條運動形成了中朝准地台;此期後秦嶺區仍處於地槽發展階段,延續至石炭紀末,經華力西運動才結束了地槽發展史,形成褶皺帶隆起;燕山運動使中朝准地台轉入重新活化階段。

由於我省處於獨特的大地構造部位,在長期復雜的地質構造演化過程中,早期形成了一系列不同層次、不同尺度、不同特徵、不同序列、大致相互平行的、以北西西近東西向深斷裂帶為主的構造形跡,伴隨地殼固結程度的增高,進入剛性斷塊後,則以北東~近南北向斷裂構造為主,形成了一系列的中新生代斷(凹)陷盆地。北西西—近東西向斷裂與北東—近南北向斷陷帶組成了省內基本構造格架,並控制著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和內、外生礦床的形成和分布。省內北西西—近東西向深斷裂帶共有6條,除焦作-商丘深斷裂帶位於中朝准地台區外,其餘5條均分布於秦嶺褶皺帶,分別為欒川-確山-固始深斷裂帶(兩個一級構造單元分界斷裂);瓦穴子-鴨河口-明港深斷裂帶;朱陽關-夏館-大河深斷裂帶;木家埡-內鄉-桐柏-商城深斷裂帶;西官莊-鎮平-龜山-梅山深斷裂帶。

《河南省區域地質志》(1989年)在綜合分析研究各地各構造階段沉積相與建造組合、岩漿活動、構造變動、區域變質程度及成礦作用等特徵的基礎上,將河南省劃為2個一級、10個二級、28個三級大地構造單元(詳見圖1)。現將一級構造單元特徵敘述如下。

中朝准地台:基底構造復雜,主要以形態復雜的線型褶皺和成群(帶)分布的韌-脆性剪切帶構造為特徵。構造線方向以北西西—近東西向為主,與全省主構造線方向一致,僅在箕山地區為近南北向。蓋層構造簡單,呈短軸狀的寬緩褶皺和斷塊隆起或斷(坳)陷盆地。構造線方向大致以焦作-商丘深斷裂為界,以北為北北東向,以南呈近東西向或北西西向。

秦嶺褶皺系:以北西西—近東西向分布的長期活動性深大斷裂、形態復雜的線性褶皺和燕山期形成的北東—近南北向斷(坳)陷盆地發育為特徵。

(三)岩漿岩

1.概述

省內岩漿活動強烈,分布廣泛。岩漿岩出露面積約19000km2,佔全省基岩面積的四分之一。其中,侵入岩發育,有各類岩體445個,岩石類型齊全,以酸性岩為主,中性岩次之,出露面積約11000km2。火山岩亦十分發育,海相和陸相火山噴發均較強烈,海相噴發以中—基性火山岩為主,陸相噴發岩則以中—酸性岩為主。

岩漿活動與地殼演化密切有關。區內地殼具多旋迴發展特徵,故岩漿活動亦具多期次性和階段性,從太古宙到新生代的各個地質時期,都有不同規模、不同形式、成因各異的岩漿活動。但是,由於區域構造運動的不平衡性,導致了岩漿活動時空分布的差異性。大規模的火山活動主要集中在元古宙,發生在台緣坳陷區,以中(基)性—酸性火山岩為主。大規模的酸性岩漿侵入活動則集中在古生代和中生代,以秦嶺褶皺系及大陸邊緣活動帶為特色,呈大岩基產出。岩漿活動和岩漿演化的總趨勢是隨著時代的由老至新,岩漿侵入作用強度則由弱變強,岩石類型由基性向酸性發展演化。從岩漿活動期次、規模大小反映出本省中朝准地台比秦嶺褶皺系岩漿活動弱得多。由於岩漿活動與地質構造作用密切相關,區內主要岩漿岩一般呈北西西的帶狀分布,並構成多期次、多岩類組合的構造岩漿岩帶。

2.岩漿岩與礦產的關系

區內與岩漿成礦作用有關的內生礦產豐富,特別是金、銀、鉬、珍珠岩、膨潤土、沸石等礦產在國內都名列前茅。

(1)與侵入岩有關的礦產

①與基性岩、超基性岩有關礦產

有鐵、鈦、鎳、鉻、鉑和蛇紋岩、玉石等。其中鐵、鉻、蛇紋岩、獨山玉具工業價值。鐵礦分布在舞陽等地超基性岩內,屬岩漿型熔離礦床。鉻、鎳、蛇紋岩礦主要分布於西峽、桐柏、信陽一帶的晉寧期和加里東期超基性岩內,鉻、鎳礦屬岩漿型礦床,蛇紋岩礦屬岩漿期後熱液型礦床。

圖1河南省大地構造分區略圖

(據《河南省區域地質志》,1989)

I—中朝准地台;Ⅰ 1—山西台隆;

—太行山拱斷束;

—鐵山河拱褶斷束;I2—華熊台緣坳陷;

—澠池-確山陷褶斷束;

—崤山-魯山拱褶斷束;

—盧氏 欒川陷褶斷束;Ⅰ3—嵩箕台隆;Ⅰ4—華北坳陷;

—湯陰斷陷;

—內黃凸起;

—東明斷陷;

—濟原-開封凹陷;

—通許凸起;

—周口凹陷;

—平輿-西平凸起;

—駐馬店-淮濱凹陷;I 5—魯西台隆;

—菏澤凸起;

—永城陷褶斷束;Ⅱ—秦嶺褶皺系;Ⅱ1—北秦嶺褶皺帶;

—橫澗-回龍地背斜褶皺束;

—二郎坪-劉山岩地向斜褶皺束;

—寨根-彭家寨地背斜褶皺束;

 —西峽-南灣地向斜褶皺束;

—北淮陽地向斜褶皺束;Ⅱ2—南秦嶺褶皺帶;

—陡嶺地背斜褶皺束;

—荊紫關-師崗地向斜褶皺束;Ⅱ3—桐柏-大別褶皺帶;Ⅱ4—南陽-襄樊坳陷;

 —南陽斷陷,

—新野凸起;

—襄樊凹陷;Ⅱ5—潢川山前坳陷;

—藍青店凸起,

—平昌關-羅山凹陷;

—仙居凸起;

—固始凹陷

②與中性岩有關礦產

主要為鐵礦。形成於加里東期和燕山期。加里東期鐵礦分布於西峽—泌陽—桐柏一帶的早古生代閃長岩體內、外接觸帶。燕山期鐵礦主要分布於安陽—林縣和盧氏—欒川一帶的閃長岩接觸帶。礦床成因屬夕卡岩型。

③與淺成相酸性斑岩有關礦產

主要有鎢、鉬、鉛、鋅等。以燕山期為主。沿深大斷裂呈帶狀展布。主要分布於雷門溝—沙土

、盧氏—欒川、南召—雲陽、秋樹窩—玄山、蒲塘—老田、母山—亮山等地。屬斑岩型、斑岩 夕卡岩型和隱爆角礫岩型礦床。

④與深成相花崗岩有關礦產

有銅、鉛、鋅、金、銀、稀土和非金屬礦螢石、白雲母等。以金、銀、螢石為主,銅、鉛、鋅多為伴生礦。以金、銀為主的多金屬礦,主要分布於靈寶、崤山、熊耳山、桐柏等地區,金、銀的富集與古老的礦源層關系密切,而規模較大的花崗岩體,使礦源層中的金、銀、活化轉移,在岩體或周圍有利的構造部位和物理化學條件下成礦。礦床成因類型為重熔岩漿期後中低溫熱液型。螢石礦分布在泌陽、桐柏、信陽、羅山、光山、新縣等地,屬熱液型礦床。

(2)與火山岩有關的礦產

本省與火山岩有關的礦產有鐵、銅、鉛、鋅、金、銀和沸石、珍珠岩、膨潤土等。

①與中元古代熊耳群火山岩有關礦產

熊耳群為一套巨厚的同熔型安山岩-流紋岩組合,屬弱鹼度鹼性-鈣鹼性火山岩系。分布於欒川、嵩縣、汝陽、方城等縣。火山岩中銅、鉛、鋅、金等礦(點)床發育。

②與元古宙—古生代二郎坪群、毛堂群火山岩有關礦產

均為幔源細碧-石英角斑岩系。二郎坪群屬鈣鹼性玄武岩—鈣鹼性拉斑玄武岩,與銅多金屬礦關系密切,主要分布於桐柏、西峽等地。毛堂群屬富鈉鈦鹼性玄武岩系列,其內富產藍石棉礦。

③與中生代白堊統陳棚組火山岩有關礦產

該組為同熔型陸相安山岩-流紋岩組合,屬鈣鹼性系列,具富鉀特點。與珍珠岩、膨潤土、沸石、含鹼玻璃原料等系列礦產關系密切。沿信陽、光山、潑河一帶分布。

二、河南主要成礦區帶及礦床成礦系列的劃分

(一)河南礦產概況及主要成礦區帶的劃分

河南省礦產資源十分豐富,迄今為止已發現106種礦產,已探明有儲量的78種。居全國前10位的有49種,已開采利用的達75種。鉬、天然鹼、藍石棉、珍珠岩、藍晶石、鑄型砂岩等6種礦產儲量居全國第一位。煤、石油、天然氣、鋁、金、銀是河南的優勢資源礦產。

省內礦產的空間分布主要集中於京廣鐵路以西。內生礦產的空間分布主要受區域性深大斷裂帶的次級構造、褶皺帶和構造岩漿岩帶的控制,故區內各成礦系列、成礦亞系列中礦產的分布都與區域構造線方向一致,多呈北西西向展布。而外生礦產的空間分布,則受岩相、古地理、古氣候等因素制約,分布於坳(凹)陷或斷陷構造內。

成礦時代因各種成礦作用發生的時代而異。與岩漿作用有關的內生礦產的成礦時代,主要受岩漿岩演化規律的制約,隨時代由老至新而發生由超基性至酸性岩的侵入,故與超基性-基性岩漿岩有關的系列礦產,成礦時代較早,以嵩陽期、加里東期和華力西期為主;與酸性岩漿岩成礦作用有關的系列內生礦產成礦時代則較晚,以燕山期為主;與中性岩有關的系列礦產則形成於加里東期和燕山期。與變質成礦作用有關的礦產主要形成於元古宙。與沉積作用有關的外生礦產主要成礦時代為古生代,次為第三紀。

按不同等級大地構造單元、成礦特徵及礦產分布規律,控制礦化的地層、構造、岩漿岩等地質因素和成礦時代差異,將河南省劃分出2個Ⅱ級、5個Ⅲ級、12個Ⅳ級成礦單元,詳見圖2、表1。

Ⅰ級全球成礦帶大體與我國劃分的中亞、特提斯、環太平洋、前寒武系和秦嶺-祁連-昆侖五大成礦域相對應。

Ⅱ級成礦區帶是在I級成礦域內根據區域構造、岩漿、沉積、變質和成礦作用的特色劃分出的成礦單元。據此,河南可劃分為華北地台南緣成礦帶和秦嶺-大別山褶皺系成礦帶二個Ⅱ級成礦帶。

Ⅲ級成礦區帶是在Ⅱ級成礦區帶的次級構造單元內根據區域控礦因素、成礦作用不同或相似成礦作用形成的礦床集中地帶。據此,將上述華北地台南緣成礦帶劃分為華熊台緣坳陷以內生礦產為主的成礦亞帶和洛(陽)安(陽)地塊以外生沉積礦產為主的成礦亞帶。將秦嶺-大別山褶皺系成礦帶劃分為北秦嶺-桐柏-大別山褶皺帶以內生礦產為主的成礦亞帶、南秦嶺褶皺帶北緣以內生礦產為主的成礦亞帶和南陽-襄樊坳陷以外生礦產為主的成礦亞帶。

Ⅳ級成礦區帶是在Ⅲ級成礦亞帶內,按不同構造部位形成的礦床集中地帶。

(二)礦床成礦系列的劃分

河南礦床成礦系列的級別分為七級,其次序及內涵如下。

礦床成礦系列組合(一級):是按地質作用大類為基礎劃分出的與沉積作用有關的、與岩漿作用有關的和與變質作用有關的三個礦床成礦系列組合。

礦床成礦系列類型(二級):是指在不同地區或不同時代的相似地質構造環境中形成的具有相似性的礦床成礦系列,同時也具有時代和地區性的各自特徵。

礦床成礦系列(三級):是指在一定的地質構造單元和一定的地質發展階段內,與一定地質作用有關的不同地質演化階段中,在不同地質部位形成相互有成因聯系的不同礦種、不同類型的礦床組合。

礦床成礦亞系列(四級):由於有的礦床成礦系列產出的地質構造區域較大,形成時間相對較長,成礦強度亦較大,因此在礦床成礦系列所在的地質構造區內存在地質條件有一定差異,成礦作用在時間和空間上有一定的演化規律,成礦既有共性,又表現出明顯特性的地段,在這些地段的地質構造條件下形成的礦床組合被列為礦床成礦系列的成礦亞系列。

礦床式(五級):屬礦床成礦系列或亞系列中代表成礦發展的某一時期內所形成礦化類型相似的同類礦床。

礦床(六級):是礦床成礦系列中的基本組成。

礦床成因類型(七級):有時在一個礦床中,由於成礦物質、成礦物理化學環境的改變及成礦部位地質條件的不同,可形成多種礦床成因類型。有時相似的多個礦床可屬於相同的成因類型。

(三)建立成礦系列成礦模式的原則

(1)成礦系列成礦模式應反映該系列所跨區域內成礦單元的地質與成礦作用特徵,建立成礦單元內礦床地質特徵與區域地質條件、地質發展歷史之間的密切聯系。表達成礦系列的區域成礦模式比一般礦床成礦模式有更高的研究內容,它包括不同礦體、不同類型的一組礦床的成礦模式組合。

表1河南省主要成礦區帶及礦床成礦系列劃分表

續表

圖2河南省主要礦產分布及成礦帶劃分略圖

(據《河南省地質礦產志》修編,1989)

(2)確定成礦系列所在成礦單元內各礦產種類及其礦化類型與岩漿活動、沉積作用或變質相帶的生成關系和與區域的、深部的及局部的構造作用之間的制約關系。

(3)建立不同地區成礦系列內有代表性的礦田、礦床式的成礦模式,形成不同成礦系列的礦床成礦模式組合。

G. 邊坡工程地質概況

在工程區地層內,中細砂岩具有中厚層狀、塊狀特徵,堅硬完整;粉砂岩屬中等強度岩石;炭質頁岩較軟弱,則為強度低、完整性最差的岩石。引水發電洞進水口邊坡出露的地層岩性特徵如圖7-1和表7-3所示。

圖7-1 4#引水發電洞進水口邊坡工程地質剖面圖

邊坡強烈卸荷,對本段邊坡來說,地下水類型主要是基岩裂隙水,但由於邊坡處於條形山脊的近北東段,總體來說地下水較貧乏。水庫蓄水後,水庫庫水將對邊坡的穩定性產生重大影響。邊坡岩體的透水性與岩性及其組合密切相關,砂岩因構造裂隙發育,延伸較長,裂隙間流通性較好,故透水性較強,尤其是卸荷帶內砂岩體的透水性較強,邊坡中所夾軟弱帶為相對隔水層,對邊坡中地下水的分布起重要控製作用。

表7-3 引水發電洞進水口邊坡地層岩性特徵

開挖後邊坡的地形大致如圖7-2所示。

圖7-2 開挖後引水發電洞進水口邊坡地貌景觀

溢洪道在進水口邊坡後緣的開挖軸向沿下游約為145°,開挖寬度約30m,開挖高程為852m。坡體頂部從早期約900m高程開挖至885m高程,頂部預留寬度為5~30m,為將來修建成阿公路留出一個平台。引水發電洞開挖的主體工程在洞口處,發電洞進水口所在高程為800m,洞口以外為一個長約80m,並一直向外延伸約20m的進水平台,再往外為沖砂洞進水口,開挖高程為750m;引水發電洞進水口洞臉邊坡走向約340°,800~830m高程坡角為90°,830~847m高程坡比為10/3;847~885m高程坡比為4/3。發電洞上、下游兩側邊坡則按4/3坡比放坡。引水發電洞洞寬6m,高約8m,拱型洞頂,洞間距約10m。

H. 工程地質水平構造簡介

工程地質水平構造簡介?工程地質學是一門應用地質學的原理為工程應用服務的學科,主要專研究內容屬涉及地質災害,岩石與第四紀沉積物,岩體穩定性,地震等。工程地質學廣泛應用於工程規劃,勘察,設計,施工與維護等各個階段。

I. 工程地質的內容簡介

本書為高等學校土建類專業應用型本科系列教材之一。全書共分9章:緒論中闡述了工程地質學的任務及研究方法,工程地質學在工程建設中的作用等;第2~5章講述了地質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包括岩石、礦物、地質構造,第四紀沉積物與地貌,地下水等;第6~9章講述了工程地質問題,包括簡要分析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等主要不良地質現象及其防治.系統介紹了工程地質勘察的目的、任務、方法以及報告的編寫,同時給出了實例,講述了工業與民用建築、道路與橋梁建設、地下與隧道建設、港口工程中的主要岩土工程問題,介紹了環境工程地質問題。每章結束附有小結及學習指導、思考題,旨在培養學生了解、掌握工程地質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創新的能力。

J. 物化探在安陽市區域地質調查中的應用

安陽市位於豫北太行山山前平原地帶,區內新構造運動劇烈,斷裂構造十分發育。因受第四紀地層覆蓋,地質工作程度低,影響城市規劃的正確制定。為查清本區的構造情況,市政府於1984年自籌資金,利用航空磁法、重力、地震勘探、汞氣測量、衛片等物化探方法進行地質構造綜合調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李先智,1986,安陽市斷裂構造的推測,物化探經驗選編,第一期。。

本區位於華北沉積型地層分布區,區內西部太行山區有老地層出露,東部為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覆蓋,東南角有小面積的寒武紀地層出露。區內岩漿活動發育,岩體可分為中性岩和基性—超基性岩兩大類。

圖1-2-7 電測深AB/2=7m時視電阻率等值線(Ω·m)示意圖

(據馬維儉,1987)

圖1-2-8 豫北地區構造分布略圖

(據李先智,1986)

圖1-2-9 安陽市航磁異常及推測的斷裂構造圖

(據李先智,1986)

區域構造輪廓主要受新華夏構造體系控制,從西到東有:太行山隆起、湯陰地塹、滑縣隆起和臨清凹陷(圖1-2-8)。安陽市位於湯陰地塹的北段。構造形式以斷裂為主,褶皺比較簡單,地層產狀平緩,屬太行山復背斜。斷裂構造主要有北北東向和北西西向兩組,其次為東西向和南北向斷裂。

不同的物化探方法,因所利用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參數不同,其對地質因素、斷裂反映的程度也不同。所得各種物化探資料解釋推斷結果如下。

1.航磁異常解釋結果

本區區域航磁異常主要反映了結晶基底的起伏,安陽至湯陰一帶的區域負異常反映了基底凹陷,其北面的區域正異常反映了基底的隆起。東南部正負交替的局部異常反映了結晶基底被錯斷的情況,利用局部異常的梯度帶可推斷出魯西隆起邊緣的北北東向和北西西向斷裂(圖1-2-9)。

2.重力異常解釋結果

區內重力高反映了新近系、古近系下部的基岩隆起,重力低反映了新近系、古近系下部的基岩凹陷。重力梯度帶和異常等值線同步扭曲,反映了斷裂的存在。利用重力異常的特徵可推斷出一系列的北北東向和北西西向斷裂,通過反演計算,可求出地層受斷裂錯動的斷距、基岩界面的起伏和斷裂的產狀(圖1-2-10)。

圖1-2-10 安陽市布格重力異常等值線圖及其推斷斷裂構造圖

(據李先智,1986)

單位為10g.u.

3.地震勘探結果

利用已有的地震勘探剖面資料,在區內可劃出北北東向和北西西向斷裂。地震勘探是一種比較准確可靠的物探方法,可用他來檢驗其他方法的效果。

4.衛片解釋成果

利用衛片的色調,特別是經過彩色合成後不同顏色的色調變化,可較清晰地分辨出不同地層的分布范圍及其邊界。利用經各種圖像數據處理的衛片,可追索北北東向和北西西向兩組斷裂,其中北北東向斷裂形跡模糊,北西西向的形跡十分清楚,並表現出穿越和錯斷北北東向斷裂的特點。由於兩組斷裂都顯示在古近紀、新近紀和第四紀地層中,說明它們都具有新構造活動性質,北西西向斷裂的新構造活動性比北北東向斷裂的強。

5.汞氣測量效果

區內發現北北東向和北西西向兩組汞氣異常(圖1-2-11),其分布范圍與上述各種方法推斷結果基本吻合。在斷裂帶上出現汞氣異常,表明區內有新構造活動,斷裂穿過新生代地層,使汞氣有機會到達地面。

圖1-2-11 安陽市3號綜合剖面圖

(據李先智,1986)

N—新近系;E—古近系;Pz2—上古生界;Pz1—下古生界;Ar—太古宇

綜合上述各種物化探方法的推斷結果,結合以往取得的地質和鑽探資料,可十分明確地得出,區內存在著北北東向和北西西向兩組新構造活動性斷裂,其特性分述如下(圖1-2-12)。

圖1-2-12 安陽市斷裂構造及基岩地質圖

(據李先智,1986)

P—二疊系;C—石炭系;O—奧陶系;Ar 太—古宇

(1)北北東向斷裂

區內北北東向斷裂主要是湯東斷裂和青羊口斷裂,它們自湯陰進入本區後,在走向上多處出現轉折,且有比較發育的次一級平行斷裂。湯東斷裂向西傾,青羊口斷裂向東傾,傾角都在70°以上,斷距一般大於1000m,湯東斷裂在安陽市附近最大斷距可達3200m。這兩條斷裂在重力、汞氣測量和地震勘探成果上均有明顯反映。根據鑽探資料,青羊口斷裂以西的鑽孔,一般在400m以內打穿新近系、古近系而進入二疊系,斷裂以東的鑽孔,則往往在1000m以下仍未穿透新生代地層。

(2)北西西向斷裂

區內北西西向斷裂十分發育,從南到北已追索到的斷裂有湯陰南斷裂、湯陰北斷裂、郭村集斷裂、安陽南斷裂、安陽北斷裂、辛店斷裂和漳河斷裂。安陽南斷裂與漳河斷裂向南傾,其餘均向北傾,傾角一般大於70°,斷距為200~1000m,伴有旋扭走滑現象,尤其是安陽以北各斷裂的東南段,走滑運動更為劇烈,漳河斷裂平移斷距可達700m。

根據上述資料的綜合分析,安陽的構造形態,是一個比較完整的斷陷盆地,其西邊為太行山隆起,北邊為太行山山前次級隆起,東邊北段為臨清凹陷邊部的鼻狀隆起,東邊南段為滑縣隆起,南邊為宜溝抬升區。盆地內部由北北東向和北北西向兩組斷裂分割成棋盤式構造格局,形成一些地塹和次級斷塊。如湯陰經安陽至省界,由湯東斷裂和青羊口斷裂組成湯陰地塹的北段,該地塹在省界處被漳河錯斷和阻截。又如自水冶經安陽至白壁,由安陽南斷裂和安陽北斷裂組成安陽地塹,該地塹在安陽與湯陰地塹交匯疊加而形成安陽凹陷,構成盆地的核心。各地塹之間的分隔部位為相對凸起的斷塊。

區內的地塹和由北西西向斷裂形成的第四系凹陷,是地下水有利的富水區;山前次級隆起和盆地內部的斷塊凸起,是尋找隱伏煤田的遠景區。根據盆地的形態、盆地與西部山區的關系、區內的岩漿活動特點和汞氣異常綜合分析,在盆地周邊的內邊有可能找到地熱或天然氣。

值得說明的是,盡管區內的新構造運動十分劇烈,但發育的棋盤式構造不一定有利於地應力的集中積累或形成暴發式釋放。而活動性斷裂的存在,有可能加強對遠源地震的烈度響應。因此,對地震地質背景作出客觀的估計,才有利於指導本區經濟建設的發展。

總之,本區的地質構造既具有新構造活動性又具有相對穩定的地質背景,且嚴格地控制著地下資源的分布,只有認真了解和掌握本區斷陷盆地的構造格架後,才能正確指導區內資源的開發和規劃城市發展的布局。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