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地質管理的必要性
Ⅰ 水利工程的意義
所謂的水利工程它的意義會因為工程大小,對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等各方面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總的來說就是"水"和"利"二字,就是利用「水」來做對我們有「利」的事情。這個展開你可以盡情想像。我不在這里獻丑了。
Ⅱ 說說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性。
沒有水利
就沒有農業的發展
水利還會對生態造成很大影響
Ⅲ 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工作是什麼目的是什麼
調節水資源,為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服務的工作。水利工程建成以後,只有通專過科學管理,才屬能發揮最佳的綜合效益,還可以驗證原來工程規劃、設計和施工質量的優劣;水利工程管理主要服務於防洪、排水、灌溉、發電、水運、水產、工業用水、生活用水和改善環境等方面,主要還是水利,不過具體的崗位有具體的工作要求。
Ⅳ 淺談如何做好水利工程管理
1. 新時期水利規劃必須拓寬思路,適應發展
1.1全面把握本流域、本地區經濟、社會對水利提出的新要求。
1.2充分認識到新時期的水利規劃不僅是建設規劃,還是建設、管理、運行等全方位的規劃。
1.3新時期水利規劃還要重視解決水利工程存量和增量的關系。
2. 新時期水利規劃必須改進編制方法,提高科技含量
(1)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以及工情、水情的改變,新時期的水利規劃面臨很多新問題,與以往的水利規劃相比更加復雜,必須改進規劃編制方法、提高科技含量。
(2)編制新時期的水利規劃,必須充分了解現狀工情、水情,收集最新的社會經濟狀況資料,吸收多學科的人員共同開展規劃工作,綜合考慮防洪減災、水資源有效供給、水環境保護等多方面要求,綜合運用相關知識解決這些問題。
3. 新時期的水利規劃要注重實效,從多方面保障規劃的落實
3.1建立水利規劃法規,實現依法治水。
(1)規劃的落實實施,需要依靠完善的法律、法規、政策、制度來加以保障,特別是資源管理、環境保護、社會化減災,涉及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從水利規劃編制、審批到貫徹實施、監督檢查,都要有配套完善的法制來全面規范。
(2)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已明確的洪水影響評價報告、規劃同意書、防洪規劃保留區等,要盡快制訂實施辦法,以規范水利規劃和規劃實施的監督管理工作。
3.2健全管理體制,明確職能分工。
3.3加強規劃理論研究,重視水利規劃指導。
(1)新形勢下的水利規劃,從內容、要求到方法,都有很大的發展變化,因此,迫切需要加強水利規劃理論和工作的研究和指導。
(2)對綜合規劃、專項規劃、計劃規劃、發展戰略研究等不同類型規劃,要分類指導。
3.4完善規章制度,規范規劃工作。
(1)分類規劃均應明確相應的編制、檢查、監督管理、實驗檢驗、信息反饋、後評估以及定期滾動修訂等制度。
(2)在規劃中要廣泛吸收運用有關社會研究成果。
3.5加強規劃隊伍建設,保證規劃經費投入。
Ⅳ 有沒有水利工程地質可行性研究報告
前瞻產業研究院官網有《中國水利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參考一下吧,希望對你有幫組,有用請採納!
1.2.1 前瞻可行性研究步驟
1.2.2 水利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基本內容
(1)項目名稱
(2)項目建設背景
(3)項目承辦單位
(4)項目建設用地
(5)項目建設期限
(6)項目建設內容與規模
(7)項目開發建設模式
(8)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
1.2.3 前瞻對水利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結論
(1)前瞻項目政策可行性研究結論
(2)前瞻產品方案可行性研究結論
(3)前瞻建設場址可行性研究結論
(4)前瞻工藝技術可行性研究結論
(5)前瞻設備方案可行性研究結論
(6)前瞻工程方案可行性研究結論
(7)前瞻經濟效益可行性研究結論
(8)前瞻社會效益可行性研究結論
(9)前瞻環境影響可行性研究結論
第2章:水利工程行業市場分析與前瞻預測
2.1 水利工程項目涉及產品或服務范圍
2.2 水利工程行業前瞻市場分析
2.2.1 政策、經濟、技術和社會環境分析
2.2.2 水利工程市場規模分析
2.2.3 水利工程盈利情況分析
2.2.4 水利工程市場競爭分析
2.2.5 水利工程進入壁壘分析
2.3 水利工程行業市場前瞻預測
第3章: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場址分析
3.1 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場址所在位置現狀
3.1.1 項目建設地地理位置
3.1.2 項目建設地土地權類別
3.1.3 項目建設地土地利用現狀
3.2 水利工程項目場址建設條件
3.2.1 項目建設場址地形、地貌、地震情況
3.2.2 項目建設場址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
3.2.3 項目建設場址經濟條件
3.2.4 項目建設場址交通條件
3.2.5 項目建設場址公用設施條件
3.2.6 項目建設場址防洪、防潮、排澇設施條件
3.2.7 項目建設場址法律支持條件
3.2.8 項目建設場址氣候條件
3.2.9 項目建設場址自然資源條件
3.2.10 項目建設場址人口條件
3.3 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地條件對比
3.3.1 項目建設條件對比
3.3.2 項目建設投資對比
3.3.3 項目運營費用對比
3.3.4 項目推薦場址方案
3.3.5 項目場址位置圖
第4章:水利工程項目技術方案、設備方案和工程方案
4.1 水利工程項目技術方案
4.1.1 項目生產方法
4.1.2 項目工藝流程
4.1.3 項目技術來源
4.1.4 推薦方案工藝流程圖
4.2 水利工程項目設備方案
4.2.1 項目主要設備選型
4.2.2 項目主要設備來源
4.2.3 推薦方案的主要設備
4.3 水利工程項目工程方案
4.3.1 項目工程建設內容
4.3.2 項目特殊基礎工程方案
4.3.3 項目工程建設規模
4.3.4 項目建築安裝工程量估算
4.3.5 項目主要建設工程一覽表
第5章:水利工程項目節能方案分析
5.1 節能政策與規范分析
5.1.1 節能政策分析
5.1.2 節能規范分析
5.2 水利工程項目能耗狀況分析
5.2.1 水利工程項目所在地能源供應狀況
5.2.2 水利工程項目能源消耗狀況分析
5.3 水利工程項目節能目標和措施分析
5.3.1 項目節能目標
5.3.2 節約熱能措施
5.3.3 節電措施
5.3.4 節水措施
5.4 水利工程項目節能效果分析
5.4.1 裝備節能效果
5.4.2 建築節能效果
第6章:水利工程項目環境保護分析
6.1 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場址環境條件
6.2 水利工程項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 項目主要污染源分析
6.2.2 項目主要污染物分析
6.3 水利工程項目環境保護措施
6.3.1 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6.3.2 雜訊污染防治措施
6.3.3 水污染防治措施
6.3.4 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措施
6.3.5 綠化措施
6.4 環境保護投資預算
6.5 環境影響評價分析
6.6 地質災害及特殊環境影響
6.6.1 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地址地質災害情況
6.6.2 水利工程項目引發發地質災害風險
6.6.3 地質災害防禦的措施
6.6.4 特殊環境影響及保護措施
第7章:水利工程項目勞動安全與消防
7.1 編制依據和執行標准
7.1.1 項目編制依據
7.1.2 項目執行標准
7.2 危險因素和危害程度
7.2.1 安全隱患主要存在部位與危害程度
7.2.2 有害物質種類與危害程度
7.3 前瞻安全措施方案
7.3.1 工藝和設備安全選擇措施
7.3.2 對危險作業的保護措施
7.3.3 對危險場所的防護措施
7.4 前瞻消防措施方案
7.4.1 火災隱患分析
7.4.2 前瞻消防設施方案
第8章:水利工程項目組織架構與人力資源配置
8.1 水利工程項目組織架構
8.1.1 項目法人組建方案
8.1.2 項目管理機構組織架構
8.2 水利工程項目人力資源配置
8.2.1 項目員工數量
8.2.2 員工來源及招聘方案
8.2.3 員工培訓方案
8.2.4 工資與福利
第9章:水利工程項目實施進度分析
9.1 水利工程項目實施進度規劃
9.1.1 項目管理機構設立
9.1.2 項目資金籌集安排
9.1.3 項目技術獲取轉讓
9.1.4 項目勘察設計
9.1.5 項目設備訂貨
9.1.6 項目施工前期准備
9.1.7 項目完整竣工驗收
9.2 水利工程項目實施進度表
第10章:水利工程項目投資預算與融資方案
10.1 水利工程項目投資預算
10.1.1 項目總投資
10.1.2 固定資產投資
10.1.3 流動資金
10.2 水利工程項目融資方案
10.2.1 項目資本金籌措
10.2.2 項目債務資金籌措
10.2.3 項目融資方案分析
第11章:水利工程項目財務評價分析
11.1 財務評價依據及范圍
11.1.1 財務評價依據
11.1.2 財務評價范圍和方法
11.2 前瞻對水利工程項目銷售收入估算
11.2.1 產品生產規模
11.2.2 項目實施進度
11.2.3 年新增銷售收入和增值稅及附加估算
11.3 前瞻對水利工程項目經營成本和總成本費用估算
11.3.1 費用估算基礎數據
11.3.2 年總成本費用估算
11.3.3 年經營成本估算
11.4 財務盈利能力分析
11.4.1 利潤總額及分配
11.4.2 現金流量分析
11.4.3 投資效益分析
11.5 財務清償能力分析
11.6 財務生存能力分析
11.7 不確定性分析
11.7.1 盈虧平衡分析
11.7.2 敏感性分析
11.8 財務評價主要數據及指標
第12章:前瞻對水利工程項目社會效益與風險評價分析
12.1 社會效益前瞻
12.2 水利工程項目風險前瞻
12.2.1 項目風險定性分析
12.2.2 項目風險防範措施
第13章:附圖、附表、附件
Ⅵ 工程質地學對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好處
工程治理學對水利水電工程專業也是有一定的好處的,可以對工程治理進行考察。
Ⅶ 工程地質基礎知識的重要性
朋友你好。
這個我就跟你簡單的說一點吧,你就懂了,當然我只說的其中一點,
搞工程如果不懂地內質基礎可能會死得很慘。
陝西咸陽市三原縣一個開發商,就是因為關系太硬,自以為是,搞容了一大塊地,工業園都快
開盤了,因為前期缺少手續,就叫了文物中心的幾個人去走過場想拿證,
但結果產生了具大變化。---在地質勘察中,發現了大量古墓,
就這樣,這家大型建築公司一下倒閉了。因為國家有規定,地下有文物的地方,
無條件無補償全部收回。。。。。。。。你說不懂地質知識可怕嗎??
這只是重要性的一次小案例,還有更多的,,,我們勘部門每看都看到好多。
記的加分。。。。。。。。。。。。。。。。。。。。。。
Ⅷ 簡述工程地質學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方面的作用和意義
具體可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安全可靠性:藉助於已有的工回程地質答數據,可以預測在工程修建中和建成後 的工程管理運行中,可能產生的工程地質問題,並進一步地提出防止不良的工程地質條件的安全方案,使得工程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得到盡可能的安全保障;
(2) 技術可行性:不同的地質情況決定著不同的施工材料、施工手段等,也就是 說技術手段的實現取決於地質條件,而這正歸功於工程地質的勘測;
(3) 經濟合理性:通過對於不同地段的工程地質條件的論證和評價,最終可以選 出最優的建築地點和線路方案,從而實現工程在經濟上的合理性。
Ⅸ 實現水利現代的必要性
水利信息化—水利現代化重要標志
長期的水利實踐證明,完全依靠工程措施,不可能有效解決當前復雜的水問題。廣泛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充分開發水利信息資源,拓展水利信息化的深度和廣度,工程與非工程措施並重是實現水利現代化的必然選擇。以水利信息化帶動水利現代化,增加水利的科技含量、降低水利的資源消耗、提高水利的經濟效益是新世紀水利發展的必由之路。
水利信息化是提高防治洪澇乾旱災害、提高水資源管理水平的需要。水利信息系統的建立,能大大提高雨情、水情、工情、旱情和災情信息採集的准確性及傳輸的時效性,提高預測和預報的及時性和准確性,為制定防洪抗旱調度方案、提高決策水平提供科學依據,最終達到充分發揮已建水利工程設施的效能。
此外,水資源合理配置、防污治污工作的開展和決策需要水量、水質和水工程等多方面信息的聯合決策,迫切需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及時收集和處理大量的信息,為水資源調度、合理使用以及保護決策提供及時准確的信息支持。
水利信息化是實現新的治水思路的需要。水利工作要從過去重點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治理,轉變為在水資源開發、利用和治理的同時,更為注重對水資源的配置、節約和保護;要從過去重視水利工程建設,轉變為在重視水利工程建設的同時,更為注重非工程措施的建設;要從過去對水量、水質、水能的分別管理和對水的供、用、排、回收再利用過程的多家管理,轉變為對水資源的統一配置、統一調度、統一管理。水利信息化是實現上述轉變的重要技術基礎。
水利信息化是政府部門轉變職能的重要內容。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客觀上要求政府部門廣泛獲取、深入開發利用信息資源以更好地管理復雜的政府事務,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強政府與公眾之間的聯系,使社會各界有效監督政府的工作,達到改進服務的目的。水利各級部門作為政府的職能部門同樣需要水利信息化來實現職能轉變。
水利信息化是促進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需要。水利信息化對於建立包括節水型農業、節水型工業在內的節水型社會,推進城市化進程,提高資源共享,促進國民經濟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歷史意義。特別是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發西部缺水地區,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促進國民經濟協調發展也將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歷史意義。
水利信息化是實現水利現代化的重要手段
董文虎
<正> 微電子技術的迅猛發展,使人類逐步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信息網路時代。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公務、電子服務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一個接一個地被推到了現代社會的前台,信息技術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生產力,是現代經濟發展、現代社會文明最強有力的推動力。當前我國水利建設正處在傳統水利發展的歷史時期,率先實現水利現代化已成為我國東南沿海經濟較發達地區的各省、市水利部門的共同目標。江總書記明確指出信息化是覆蓋現代化的。
水利信息化--為水利現代化架橋(之二)
新世紀,新形勢--我國水利信息化建設面臨難得發展機遇
汪恕誠部長曾在不久前召開的全國水利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在水利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大力推進水利信息化的進程。把水利信息化作為一項戰略任務,抓緊抓好。」
新世紀水利建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勢,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水利工作,全社會廣泛關注水利工作,治水新思路日臻完善,並以此為指導展開了許多重大實踐活動,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同時,國家加大了信息化建設力度,以水利信息化建設推動水利現代化建設已成為行業內的一項共識。特別是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對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依賴關系,為水利信息化建設進程的加快提供了機遇和動力。在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新的治水思路指導下,1996年水利部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初步制定了《全國水利信息化規劃綱要》。
《綱要》根據國家信息化的方針和原則,結合現代水利工作的實際需求,形成的總體思路是:根據中共中央關於編制「十五」計劃的建議精神和《全國水利發展「十五」計劃和2010年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結合水利事業主要屬於社會公益型事業和水利管理實行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特點,充分發揮行業優勢,積極採用先進技術,按照「統一規劃,各負其責;平台公用,資源共享;以點帶面,分步建設」的思路,逐步建立起與國民經濟基礎設施地位相適應的、能有效促進水利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水利信息化體系,以推進水利行業的技術優化升級和提高行業的管理水平,更好地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綱要》提出全國水利信息化建設的近期目標是:從現在起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建成覆蓋全國水利系統的水利信息網路,全面開發水利信息資源,建設和完善一批水利基礎資料庫,健全信息化管理體制,形成法規、標准規范和安全體系框架,全面提供准確、及時、有效的信息服務。通過水利信息化,將重點建成國家防汛指揮系統、全國水利政務信息系統、國家水質監測和評價信息系統、國家水資源管理決策支持系統、全國水土保持監測與管理信息系統、全國農村水利水電及電氣化管理信息系統等,並部署實施其他應用系統的建設。同時建立水利信息化教育培訓體系,培養和造就一批水利信息化技術和管理人才。《綱要》還提出在七大流域機構、經濟發達省份、國家重點工程、大城市率先實現水利信息化。到2010年,全面完成全國水利信息公用平台的建設,建成全國水利信息網路,全面完成10個應用系統和安全體系的建設並投入運行,在水利系統基本實現信息化。
Ⅹ 解釋水利工程地質
水利工程地質內容包括:岩石及其工程地質性質、地質構造及區域構造穩定性、水流的地質作專用與庫壩區滲漏屬的工程地質條件分析、岩體的工程地質特性、壩基岩體穩定性的工程地質分析、岩質邊坡穩定性的工程地質分析、地下洞室圍岩穩定性的工程地質分析、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究其一點就是當地地質條件適不適合建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