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地質災害逃生演練
1. 四沙小學防火防災演練作文
校園安全十大隱患 一、 來自學生之間的暴力、打鬥行為。 二、 來自學生之間的欺詐、侵權行為。 三、 放學後,來自校外不良人員對在校學生的侵害。 四、 廁所、校園角學生聚伙吸煙、打鬥行為。 五、 商店、食堂、小賣點的食品安全。 六、 由網吧等社會文化娛樂場所引發的不安全因素。 七、 校園內部的丟竊,包括自行車丟失。 八、 失火、觸電、溺水,中毒。 九、 理化生實驗,體育運動中的意外傷害。 十、 課間、室外活動時行走、上下樓或違紀攀爬造成的傷害。 校外安全十大隱患 一、 校門外道路交通事故。 二、 學校周邊發生的暴力、打鬥、傷害行為。 三、 學校周邊發生的敲詐、侵權行為。 四、 校外不良人員對在校學生的言行和心理威脅。 五、 在網吧等社會文化娛樂場所引發的侵權和傷害。 六、 因學生曠課、逃學、離家出走在社會上發生的不安全因素。 七、 上網游戲、聊天、不健康書刊音像作品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八、 社會黃賭毒現象影響學生產生的不安全因素。 九、 社會不法分子對青少年的引誘、拉攏、教唆。 十、 父母離異,單親,空巢留守、私租房屋引發的不安全因素。 教育不當產生的十大安全隱患 一、 學校制度制訂不當出現的安全責任事故。 二、 學校預防管理不當出現的安全責任事故。 三、 教師法制意識淡薄,方法簡單粗暴造成違法,對學生的傷害。 四、 場地設施提醒不當造成的學生身體傷害。 五、 學習、人際關系等出現心理壓力造成的意外。 六、 批評方法不當造成的意外。 七、 家庭中父母教育子女方法不當引發孩子過激行為。 八、 處理問題有失公正造成心理失衡,出現偏激。 九、 期望值過高帶來心理壓力,造成不良後果。 十、 逆反心理、特殊個性造成的不良後果。1、將青少年的防災自救安全教育和心理教育盡快納入中小學的正式課程(即地方課程),並組織專門人員編寫教材和教學大綱;(包括應對地震、火災、雷擊、交通事故、水災、溺水、流行性傳染病,甚至狂犬病、毒蛇咬傷等內容) 2、配備專門的師資隊伍,加強師資培訓。 3、全社會都來關心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和心理教育。並利用多種形式對青少年進行安全常識的宣傳,有針對性地開展交通、消防、地震、防雷擊、防溺水、飲食衛生、體育運動等專題安全教育活動,提高青少年的安全防範意識。 4、狠抓預案演練,提高青少年的自救自護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在各學校普遍建立健全多種安全應急預案的基礎上,可利用人防設施,開發專門場館,對師生定期進行演練,經常進行安全行為習慣訓練。 5、建議把5.12定為全國青少年防災救災日,以此警示人們,讓大家警鍾長鳴。一是認真貫徹教育部《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將學校安全教育與德育教育、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從2007年秋季新學期開始,統一使用經山東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的《安全教育》地方教材,學校配備專業教師或兼職教師,對小學五年級和初中一年級學生開設《安全教育》地方課程,每學期授課18課時,做到了師資、教材、計劃做到了三落實。學習內容包括:(一)交通安全,認識交通標志、怎樣小心過馬路、安全乘車、安全出行、交通法規、騎車安全及交通事故中的急救措施等交通安全知識;(二)校園安全,體育運動注意事項、集體活動安全、校園暴力的預防、住宿安全等校園安全知識與防護;(三)家庭生活安全,室內活動安全、用電安全、家庭防火、燙傷預防、防止體罰和家庭暴力、預防性騷擾、遇到搶劫防範措施;(四)戶外活動安全,戶外玩耍、預防凍傷中暑、游泳安全;(五)飲食安全,飲水、食物安全、良好的飲食習慣、預防鉛中毒、常見傳染病、突發病的防治、SARS、禽流感預防;(六)防災與應急,雷電、風暴、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海嘯、踩踏與毒氣泄漏等災害的避災、防災與應急;(七)網路安全,痴迷網路和網戀的危害、網路游戲安全和防止網路侵害。 二是加強了師資培訓。市教育局積極開展安全管理師資業務培訓,每年舉辦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直屬學校和全市高中及以上學校校長和安全管理師資培訓班一至兩次,指導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辦好所屬學校安全管理師資培訓班,指導各學校搞好中層幹部及教職工安全培訓。同時,按照「一崗雙責」的要求,在干訓和師訓中,都把安全教育作為培訓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直屬學校和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都成立了安全保衛部門,配備了專職人員,但由於編制問題,安全教育課教師大都是兼職教師,各縣市區所屬學校還沒有設立安全保衛專門部門,我們正積極督促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加強所屬學校安全工作管理機構建設。 三是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市教育局要求各級各類學校要普遍建立心理咨詢部門,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一是加強對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保證教師的心理健康,其次強化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對學生心理問題的排查,全面掌握學生的家庭環境、成長環境、既往病史、家族病史和學生的思想動態,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制定跟蹤幫助措施;二是學校按照有關要求制定好學校心理安全教育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計劃,通過組織主題班會、主題團(隊)日,對學生進行珍愛生命、熱愛生活、孝敬父母、人生觀價值觀、正確對待挫折和應對考試的教育,使學生心理問題得到正確的疏導;三是要發揮好心理輔導教師的作用,在對學生心理問題進行摸底調查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學生群體,定期開展好心理輔導講座,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確保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四是在小學四年級和初中二年級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每學期36課時,由專業和兼職教師任課,使用統一的山東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教材。 四是組織全市各級各類學校進行安全避險逃生演練。我們利用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月,新學期開學前後、新生軍訓等時段組織學生進行避險逃生演練,並且形成了制度,要求各學校每學期進行一次安全演練,師生的避險自救意識和防範意識有了比較大的提升。2008年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共組織消防演練、防溺水、地震逃生、防踩踏、緊急疏散、防雷電、防汛、食物中毒等安全避險演練3072次,參加安全演練的師生累計99萬人次。 五是加強與有關部門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教
2. 《地震逃生演練》小學生作文400字
9月8日,我們學校舉行了地震逃生演習,雖然只是演練,但大家都緊張。
5月12日,我國四川汶縣發生令人想不到的大地震。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
特別是在上課的老師和學生,沒時間逃出來。為了預防這種可怕的事情發生,為了保證全校師生的
安全,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地震逃生演練。
在我們一聽到廣播上喊----地震來了的時候,老師大喊:「把書包抬在頭上,然後向軍人一樣排
成兩排,從前門和後門逃到操場去」。整個過程中,沒有一個人在開玩笑,沒有一個人摔跤,大
家都做得很棒。這時,校園里傳來「警報解除」的聲音,所有同學都像真正經歷了一場戰爭的小
英雄歡呼起來。
這次演習讓我體會到了地震發生的那一刻逃生的重要性,通過這次演習,如果下次真的發生
了地震我想我們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們會一個不少地逃出去。
現在播報緊急……」警報一拉響,只見同學們個個雙手護住頭部,熟練地鑽到桌子底下去。哦,原來是大家在預演地震來臨時緊急逃生的模擬場面。
當第二次警報拉響的時候,同學們迅速沖到門口,排成了整齊的三排,有條不紊而又行動迅速。王老師一聲下令:「走!」同學們飛奔了起來,向樓梯口沖去。但不知怎的,每回都被堵在樓梯口那裡。更好笑的是我們班的同學由於慌亂,還踩了別人的腳。到了樓下,經我的粗略估計,大概要3分鍾左右的時間。經過校長的一次次強調,班主任王老師的一次次批評糾正,我們明白了必須做到:1. 列隊時,一定要做到快、靜、齊。2. 排好隊行進時,後面的同學要跟緊,不得來開大距離。3. 思想要集中,一旦不集中,可能會犯致命的錯誤。我相信,經過我們一次次的演練,明天的成功將會離我們更近!
3. 地震逃生演練心得體會300字作文
月25日下午,忻州市首次組織防震應急疏散演練,演練點設在忻府區秀容中學。忻州市防震減災領導組和忻府區防震抗震指揮部全體成員共計80餘人觀摩了本次演練。通過觀摩演練,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舉行防震應急疏散演練很有必要。通過防震應急疏散演練,有組織、迅速地引導學生安全疏散,讓學生掌握逃生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學校師生應對各種自然災害及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增強自護和自救能力,因而能夠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
二、領導高度重視是演練成功的保障。本次應急疏散演練,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成立了以校長韓貴喜為組長的演練領導組,制定了比較完善的《秀容中學防震減災安全演練方案》,設立了指揮部,明確了工作人員分工及職責,並在演練前詳細向師生講解預案內容,讓師生熟悉演練程序。
三、本次應急疏散演練基本成功。整個疏散演練活動的過程緊張有序,全體學生在老師的指揮下按照事先設定的疏散通道,迅速地撤離了教學樓,並到達學校操場的指定地點,沒有發生任何危險事故。整個過程緊張有序,師生們把它當成一次真實的逃生經歷,沒有絲毫的疏忽。通過演練,全體學生均掌握了逃生的核心要領(護頭)和其它基本要領。
四、本次演練貼近真實,但與實戰還有一定差距。如:演練中有的同學嘻嘻哈哈不夠嚴肅:撤離教室時各樓層沒有分樓層、按規定的延時撤離,所以人員比較集中,相當擁擠,容易發生擠倒、踩踏等事故。
五、應通過拓寬應急演練層面,普及應急公共安全知識。通過本次應急疏散演練,學生們有了很大的收獲,學校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應讓秀容中學對不足之處加以改進後,將他們演練的成功經驗在全市推廣,通過拓寬應急演練層面,普及應急公共安全知識,進一步增強應急管理水平,提高全民安全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
4. 葛溪村小學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方案
(2013年5月10日)
為切實做好我縣地質災害的防範工作,確保在風、暴雨、洪澇和地質災害發生時,能夠及時有效地組織搶險救災,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條例的規定,結合我縣北面一帶易發生地質災害的實際情況,經研究決定,在葛溪村小學開展地質災害應急演練,並制定本方案。
一、地質災害搶險工作方針
地質災害工作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方針。
二、組織領導
人員組成:葛溪村小學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由葛溪鄉政府組織開展,參加演練人員主要為學校師生,總共人參加,其中1位鎮領導,1位國土所人員,11位教師,180位學生。具體名單為:鎮領導葛溪村鎮長朱國新,國土所陳軍發,葛溪村小學教師及學生。
1.如發生地質災害和出現嚴重地質災害險情時,葛溪村小學立即成立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領導小組(人員均為教師)。
組長:鄭子木
副組長:張路東
成員:張德華、謝月旺、吳吉根、徐小華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根據地質災害險情或災情,決定是否啟動本預賽;統一指揮和組織地質災害搶險救災工作;執行區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下達的地質災害防治救災任務。
2.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組、現場搶險組、引導學生疏散組、治安保衛組、各工作組組成及主要職責:
(1)綜合協調組:由校長負責。主要職責:調查、核實險情或災情,組織險情或災情監測和評估,預測災害發展趨勢和潛在威脅,提出應急防範對策、措施。負責協調、落實並督促、檢查各項應急工作;有關信息收集、匯總上報和現場聯絡等工作。
(2)現場搶險組:由教務主任鄭子木負責、安全管理員張路東和少先隊輔導員張德華負責。主要職責:組織搶險救災隊伍和必要的設備,搶救被壓埋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組織受到質災害威脅的人員財產轉移到安全地帶,情況緊急時,強行組織避災疏散。
(3)引導學生疏散組。由主管老師及各班主任擔任。主要職責:負責清點班組學生人數並組織本班學生有秩序走。
(4)治安保衛組:由體育教研組謝月旺數學教研組組長吳吉根語文教研組組長陳華負責。
主要職責:迅速組建現場治安隊伍,維護校園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組織現場保護,疏散受災校園內無關人員,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3.擔負地質災害搶險救災任務的老師和個人,必須服從區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領導的統一指揮和調度。
三、險情匯報情匯報和搶險處理程序
(一)險情匯報
一旦發生地質災害或者有地質災害險情,學校要堅持晝夜24小時值班制度。發現災情須向當地政府和鎮中心學校防汛抗洪搶險工作小組或教育局值班人員匯報,同時立即啟動應急避險預案。
(二)搶險處理程序
(1)當地質災害險情發生時,學校防汛抗洪搶險工作小組根據險情擬訂搶險方案、採取必要措施,並指派教師在第一時間奔赴現場、其他各組按照職責開展工作。
(2)當重大險情發生時,學校地質災害搶險協調領導小組協調各成員單位協同行動。
(3)轉移信號、路線及地點。當險情發生時,由學校向全體師生發出險情信號,並按指定的線路、地點進行緊急疏散,確保師生生命安全。
四、應急演練腳本
情景內容:主持人介紹演練的目的,介紹領導和來賓。
解說詞:葛溪鄉地處弋陽北面丘陵地區,為典型丹霞地貌風化層,在雨秀經過建立和完善鄉鎮一級地質災害應急救援體系,切實提高鄉鎮地質災害應急反應能力和防禦水平,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第394號令)、《弋陽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等要求,經研究決定,在葛溪村小學開展一次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實地演練。
第一幕
情景內容:主持人解說事故假設
解說詞:下面介紹本次演練的災情設定:本次演練假設葛溪村小學遭遇連續數天的大暴雨,巡查人在巡查時發現坡體出現了裂縫,而且發現裂縫屬於新出現的裂縫,存在發生滑坡的可能,滑坡一旦發生很可能威脅到該校師生的生命安全。情況十分緊急! 險情出現後,巡查人立即葛溪鄉政府分管領導進行了報告,葛溪鄉政府接報告後立即啟動了應急預案,啟動了搶險救援程序。同時葛溪鄉向縣國土局進行了報告並向縣有關領導和應急辦進行了報告,縣國土局立即派專業人員赴現場調查地質災害有關情況。通過對受威脅戶主的避讓並對現場採取必要的措施後,最後專業技術人員根據現場實際分析後,確定該地質災害已趨於穩定,可以解除警戒,但仍需加強對山上滑坡災害處的監測。
第二幕
情景內容:
葛溪鄉分管國土資源的朱國新副鄉長宣布演練開始
報告指令:
主持人:「下面,請葛溪鄉分管國土資源的朱國新副鄉長宣布演練開始。」
領導:「我宣布,2012年葛溪鄉葛溪小學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現在開始。」
解說詞:隨著朱國新副鄉長的宣布,2013葛溪鄉葛溪小學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正式開始了,下面讓我們來看演練現場!
第三幕
時間:9:00
情景內容:
巡查人員用手機向葛溪鄉政府報告情況,並開始敲鑼發出警報。
報告指令:
巡查人:「朱國新副鄉長,我是葛溪小學地質災害巡查人,巡查時發現學校後山出現多條裂縫,可能會滑坡,情況十分緊急! 我認為應立即撤離受威脅人員。」
朱國新副鄉長:「好的,請你立即發出警報,叫受威脅人員撤離。」
巡查人:(用方言向受威脅住戶喊話)
解說詞: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葛溪村小學一名巡查人員隱患點巡查時,發現學校後山出現了多條裂縫,而且發現裂縫屬於新出現的裂縫,很可能會發生滑坡,滑坡一旦發生很可能威脅到山下學校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情況十分緊急! 此時,巡查人員立即撥通了該鎮分管國土資源的朱國新副鄉長電話,報告了情況,建議立即撤離威脅住戶的人員。
巡查人員立即回學校開始敲鑼,發出警報。學校應急指揮辦迅速組織人員將學校師生安全撤離。
鎮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立即調度相關工作組進入現場,開展應急搶險救災工作。
第四幕
時間:9:30
情景內容:相關工作人員按照各自職責在指定災害點開展工作,正緊急轉移安置人員與財產。
處置動作:轉移安置組在幫助群眾撤離;醫療救助在對受傷人員進行救治;應急調查組在應急調查;後勤保障組在檢查在供電線路與通訊線路
第五幕
時間:10:10
情景內容:臨時指揮地點開會
處置動作:葛溪鄉政府對災害點的險情進行分析。
報告指令:鑒於天氣已好轉,不可能發生泥石流災害,可以解除警戒。但仍應加強山上滑坡災害監測。
朱國新副鄉長:「解除警戒。」
解說詞:針對目前的險情,葛溪鄉政府工作人員回到指揮所,對災害點的險情進行分析:鑒於天氣已逐浙好轉,險情不可能加劇,可以解除警戒。但仍應加強山上滑坡災害監測。
派出所、人武部等解除道路封閉和警戒,學校暫時停課。
供電所繼續巡查線路,了解線路受損情況,確認供電與通訊暢通。
第六幕
時間:10:40
情景內容:宣布演練結束
報告指令:
主持人:「下面請朱國新副鄉長宣布演練結束。」
朱國新副鄉長:「現在,我宣布,2012年葛溪村小學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結束。」
情景內容:按次序退場。
5. 陝西省山陽縣伍竹小學省級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方案
陝西省國土資源廳
(2013年12月)
一、演練目的
在山陽縣伍竹園村伍竹小學滑坡即將發生的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高效、有序地安全撤離危險區群眾,做好地質災害防災避災和搶險救災應急工作。通過開展應急演練主要達到以下目的:
(1)查找《陝西省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商洛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山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2)檢驗省、市、縣政府及相關部門,發生突發地質災害時的應對能力;
(3)檢查應對突發地質災害時,應急隊伍、物資、裝備、技術等方面的准備情況,發現不足及時予以調整補充,更好地做好應急工作;
(4)進一步增強演練組織單位、參與單位和人員等對應急預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其應急處置能力;
(5)進一步明確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職責,理順工作關系,完善應急機制;
(6)普及應急知識,提高公眾地質災害防範意識和發生地質災害的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練任務
在商洛市山陽縣北部流嶺南坡山區,由於前期連續降雨,大量雨水由裂縫下滲到滑體內部,坡體中上部出現大量裂縫,中部出現樹木歪斜,前緣發生局部垮塌,加之目前已進入冬季,受凍融作用影響,發生滑坡的可能性大,威脅滑坡前緣的伍竹小學師生及村民生命財產安全。及時啟動《山陽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商洛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陝西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在各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省、市、縣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用最短的時間組織受威脅548名伍竹小學師生及村民快速有序安全撤離,並盡快採取有效措施,搶險救災,力爭使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演練原則
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遵循以下原則:
1.以人為本、避讓為主的原則。對於威脅人民生命安全的地質災害,應該堅持以人為本,迅速撤離,最大可能地保護群眾生命安全。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地質災害防治和演練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確保防治工作和應急演練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3.反應迅速、決策果斷的原則。各級各部門在接到地質災害預案啟動的命令後,要反應迅速,果斷採取措施,力爭使災害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4.部門配合、分工協作的原則。既要做到各司其職,又要做到團結協作,最大可能地提高效率。
5.簡捷高效,安全第一的原則。這是必須遵循的出發點,在演練過程中應該加以著重考慮。
四、演練背景
山陽縣地處秦嶺山區,地質災害多發頻發,防治形勢嚴峻,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山陽縣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影響到社會和諧穩定。山陽縣伍竹小學滑坡位於城關鎮竹園上村組伍竹小學後方,坐標:109°52′39″,33°36′30″。滑坡平面呈扇形,主滑方向約為10°,滑坡長300米,寬350米,厚6.5米,規模68.25萬立方米,為一中型堆積層滑坡。該滑坡1972年~2007年期間,雨季曾多次發生嚴重的地表變形:1972年,首次發現該滑坡體上出現3條長短不一的裂縫;1998年,在持續降雨的影響下,滑坡體後部出現4條拉張裂縫,長度100~200米,寬度0.2~0.5米,走向近南北,傾向北,沿裂縫形成高約0.1~0.3米的錯台,並在滑坡中部和下部出現多處滲水點;2003年雨季,滑坡再次出現多處錯位變形,至今,滑體前緣馬刀樹隨處可見。目前,該滑體現處於蠕動變形階段,降雨、震動或凍融條件下,易發生次級滑體和淺層滑體滑動,牽引主滑體復活滑動,威脅26戶548人160間房屋,公路300m,小學1所。
省、市、縣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為了貫徹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要求,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通知要求,為減少突發性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證經濟平穩運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施本次應急演練。
五、演練組織
在省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省國土資源廳主辦,商洛市人民政府、陝西省地質調查院協辦,商洛市國土資源局和山陽縣人民政府承辦。
1.成立陝西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王衛華 省國土資源廳廳長
副組長:徐明非 商洛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王雙明 陝西省地質調查院院長
成員:省國土資源廳、省氣象局、省政府應急辦、省民政廳、省地質調查院、商洛市國土資源局、山陽縣人民政府等相關負責人。
2.成立陝西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指揮部
總指揮:李強 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
副總指揮:徐明非 商洛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郭三民 省地質調查院副院長
成員:寧奎斌 省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處處長,康金栓 省地質調查院資源評價處副處長,范立民 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站長,牛勇 商洛市國土資源局局長,陳璇 山陽縣人民政府縣長
3.成立山陽縣城關鎮伍竹園村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現場指揮部
指揮長:牛勇 商洛市國土資源局局長,陳璇 山陽縣人民政府縣長
副指揮長:趙秋俊 商洛市國土資源局主管副局長,馬先友 山陽縣人民政府主管副縣長
執行副指揮長:黃博 山陽縣國土資源局局長,鞏學慶 山陽縣城關鎮鎮長
成員單位:縣政府辦、縣應急辦、縣國土局、縣公安局、縣武裝部、縣民政局、縣衛生局、城關鎮政府。
六、演練時間
(1)預演練時間:2013年12月26日10:00
(2)正式演練時間:2013年12月28日10:00
七、預備工作
1.召開應急演練預備工作會議
受省國土資源廳委託,山陽縣人民政府主管副縣長馬先友召集,縣人民政府、縣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相關部門及城關鎮等參加,12月4日10:00時在山陽縣人民政府召開預備工作會議。
會議內容:
(1)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趙秋俊和縣人民政府主管副縣長馬先友講話,通報進行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演練工作的目的意義、標准要求及有關部門的工作任務等情況;
(2)座談應急預案演練方案實施的有關問題;
(3)演練現場分工:
現場指揮長:陳璇(山陽縣人民政府縣長)
主要負責:①全面負責應急搶險救災工作;②決定啟動應急預案;③指揮應急搶險工作。
現場副指揮長:馬先友 山陽縣人民政府主管副縣長。
主要負責:①組織應急搶險救災工作;②協調各部門工作;③負責調查、監測及工作的策劃。
現場副指揮長:康明亮 縣政府辦公室主任。
主要負責:①傳達聯絡各部門工作;②協助總指揮做好後勤、會務及有關演練物資准備等相關工作;③負責新聞媒體報道工作。
(4)六個應急工作組演練職責。
A.綜合聯絡組:由縣政府辦公室主任任組長,成員有縣政府辦、縣應急辦、縣國土局、縣人武部、縣氣象局、縣民政局、縣住建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水務局、縣安監局、縣公安局、縣教育局、縣衛生局、縣文廣局及城關鎮政府負責人組成,各單位各抽調2人。
任務為:①組織制定應急處理和搶險救災方案,報指揮部審定後送應急搶險小組組織實施;②負責應急搶險救災工作情況與信息的搜集、匯總形成書面材料向指揮部負責人報告,並同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③掌握現場搶險救災工作進度,及時預測災情發展變化趨勢,並研究對策;④負責聯絡應急搶險組、交通治安管理組、災險情調查監測組、醫療衛生組、後勤物資保障組工作。
B.交通治安管理組:由縣公安局局長任組長,成員由縣公安局、交通運輸局、交警大隊、消防中隊、城關鎮政府及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
任務為:①迅速組建交通治安管理隊伍;②成立應急小分隊,及時處理因演練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不安全事件和事故;③維護現場社會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④負責災區治安和刑事案件的偵破工作;⑤對災害現場實施戒嚴封鎖;⑥、組織災區現場治安巡邏保護;⑦負責疏散受災區內無關人員,協助應急搶險組轉移受威脅人員及財產;⑧完成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C.應急搶險組:由縣武裝部部長任組長,成員由縣武裝部、消防中隊、城關鎮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縣武裝部抽調20名民兵,城關鎮抽調10人。
任務為:①迅速組織部隊、民兵預備人員趕赴災區現場組織搶險救災,負責組織、指導遇險人員開展自救和互救工作;②負責統一調集、指揮現場施救隊伍,實施現場搶險救災;③負責實施搶險救災工作的安全措施,搶救遇險人員和轉移災害現場的財產;④完成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D.災險情調查監測組:由縣國土資源局局長任組長,成員由縣國土局、氣象局、地質災害專家、市縣地質環境監測站、城關鎮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
任務為:①組織專家開展現場調查,查明災害形成的條件、引發因素、影響范圍和人員財產損失情況,確定地質災害等級;②設立專業監測網點,對災害點現狀穩定性進行監測和評估;對可能再次發生的地質災害提出能夠阻止或延緩再次發生災害的措施;③提供災害發生地詳細准確的氣象預報;④提出人員財產的撤離、轉移最佳路線和災民臨時安置地點的意見;⑤完成縣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E.醫療衛生組:由縣衛生局局長任組長,成員由縣衛生局、縣醫院急救中心、城關鎮衛生院、城關鎮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配備醫護人員10人,救護車2輛,災區消毒設施一套。
任務為:①迅速組建、調集現場醫療救治隊伍;②負責聯系、指定、安排救治醫院,組織指揮現場受傷人員接受緊急救治和轉送醫院救治,減少人員傷亡;③負責調集、安排醫療器材和救護車輛;負責向上級醫療機構求援;④認真搞好災區的衛生防疫工作,確保在災情發生後不發生各種傳染性疫病。
F.後勤物資保障組:由縣民政局局長任組長,成員為縣民政局、交通運輸局、財政局,城關鎮政府主要領導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民政局抽調10人,救災帳篷6頂,交通局抽調工作人員2名,車輛2台(運送救災帳篷),城關鎮主要領導1名,工作人員5名。
任務為:①負責搶險救災經費及時足額到位;②負責災民的臨時安置工作;③負責救災物資的調運、儲存和發放;④為災民提供維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搶險救災人員的生活保障。確保搶險救災指揮通訊聯絡的優先暢通。
2.應急演練工作準備
(1)綜合聯絡組全面負責各項准備工作的協調與籌劃。
(2)交通治安管理組應熟悉伍竹園村滑坡災害的危險性及危險區內的相關情況,制訂交通管制及災區安全保衛措施,解決有關問題,准備封鎖公路、道路通行的禁示牌及禁止進入危險區的警示標志。
(3)災險情調查監測組應熟悉伍竹園村滑坡的地理環境及崩塌情況,設立監測標志,全站儀監測安置地點和監測記錄等。
(4)應急搶險組、後勤保障組應熟悉伍竹園村的地理環境及滑坡情況,熟記群眾撤離避讓路線、災民臨時安置地點及衛生搶救所的臨時設置地點的有關情況,做好搶險救災及物資儲備調運及有關設備裝備調運工作。
(5)醫療衛生組熟悉災民臨時安置地的有關情況,准備救護車及相關救護醫療器材等,確保搶險救災或演練應急之用。
(6)城關鎮政府組織應急搶險小分隊,小分隊由城關鎮基層民兵組成,統一著裝,培訓演練。
(7)縣國土局、城關鎮政府、城關派出所做好緊急撤離群眾的訓導工作,確定相關典型形象的演練。
八、演練保障
(1)演練前應向周邊村民通告。
(2)進行新聞宣傳。
(3)演練前相關培訓:①熟悉地質災害應急預案;②明確疏散順序、疏散通道和集結區域;③演練中典型形象培訓。
(4)全體參演人員明白安全演練的大概時間和有關內容,不得進行突然襲擊式的應急演練。
(5)有心臟疾病及哮喘等易引發危險的呼吸道疾病的人員不參加演練。
(6)演練中止。發生以下情況之一,立即中止演練,並轉入事實應急:①發生嚴重自然災害,演練無法進行;②演練發生意外事故,至3人以上輕傷或1人以上重傷;③演練中發生群眾突然發病,且病情十分嚴重;④發生蓄意破壞演練的行為,且可能導致嚴重後果;⑤參演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導致演練無法進行;⑥其他導致演練無法進行的意外事故發生。
(7)演練醫護應急保障:由衛生局指派醫護人員3名,司機1人,救護車1輛。上述人員攜帶裝備進入演練區域,但不參加演練。
醫療人員救護病人
應急專家現場點評
總指揮長宣布解除應急狀態
6. 小學生地震演練小練筆
今天是2009年5月12日,也是5?12大地震一周年紀念日。為了紀念這特殊的日子,我們學版校舉行了地震逃生演練。權
上午,下了第二節課,郭校長在廣播里宣布:「同學們,現在我們進行地震逃生演練。」接著廣播里傳出三聲短促的哨響。胡老師急切的說:「同學們,地震來了。大家不要慌,趕快護住頭部躲到桌子底下」。同學們迅速蹲到桌子底下,並用書包護住自己的頭。大約在一分鍾後,廣播里又傳出一聲哨響,告訴我們地震已解除。緊接著,校園里響起一聲30秒鍾的長哨。胡老師說:「同學們,快撤離教室。」同學們按照自己的座位有序的跑出教學樓來到安全的地方——大操場。演練時,我聽到哨聲心裡特別緊張,就像地震真的來了一樣。
通過這次演習,我學會了地震逃生的方法,在地震的時候我們不但要保護自己的身體,更重要的是要沉著冷靜,不能慌張。如果在學校里,我們一定要聽指揮,這樣才會安全、快速的逃離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