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地質災害應如何應急避險

地質災害應如何應急避險

發布時間: 2021-02-10 13:29:22

Ⅰ 遇到地質災害,如何避險自救

‍‍滑坡地抄質災害一般指的是指存在襲一定坡度的山坡或者岩體,由於自身重力與坡面摩擦力不足以保持穩定狀態,沿著一個特定的的軟弱層面,層面以上的岩石或者土體等整體向下滑動的現象。泥石流一般是指在山區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區域,由於暴雨等大量降水或其他自然災害所引發的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對於這兩種種地質災害,最主要的就是預防,滑坡與泥石流一般都是在下雨天容易發生,而且在於坡角較大的,植被覆蓋較少的土地處易發生,所以預防是關鍵,但是真正滑坡或者泥石流的話,有的規模大,發生速度很快,很難有反應時間,對於速度慢的,把握住原則就是向與滑坡或者泥石流流動的方向垂直的兩側逃生,並且盡量向高處避險,而且滑坡一定要逃離滑坡整體,到滑坡面以外去,才算安全,否在大規模滑坡的話,站在整個滑坡體上也是十分危險的,泥石流一定要逃離到流域之外,並且到高處避險,但是也要注意暴雨天的雷電預防!‍‍

Ⅱ 地質災害來臨時有哪些防範措施

(1)發現前兆時,應立即報告當地政府或有關部門,通知其他受威脅的群專眾。

廣西地質災屬害避險應急手冊

(2)當地政府部門應該在災區設立警示標志。監測技術人員應立即分析資料,整理分析,掌握規律,為發布災害警告提供可靠依據。找出原因及時制止致災動力破壞作用,如因采礦而誘發的崩塌,應立即停止采礦活動;如因開挖坡腳而誘發的滑坡,應立即停止開挖活動。

設立警示標志,行人及車輛不得進入或通過有警示標志的危險區內

停止開挖坡腳

(3)政府部門視險情緊急情況搭建臨時避災場所。根據不同災情選擇安全避災場地,避災場地距原居住地越近越好,地勢越開闊越好,交通和用電、用水越方便越好。

發生泥石流時要選擇平整高地做為營地

設定預警信號

選定撤離路線

Ⅲ 發生泥石流時應該如何緊急避險

如果在屋子裡面待著的時候,突然發生了泥石流,這個時候可以設法從房屋裡面出來,並且都開闊了地帶,防止被泥石流沖刷之後掩埋了。泥石流發生的時候,在外面應該向兩側逃跑,不應該向泥石流滑坡的那個方向向上或者向下移動,這樣的話是十分危險的。

更加不要順著那個河溝逃跑,而是應該上兩側,更不要停在一個凹陷的土坑裡面呆著。在考核的過程之中,一定要照顧好身邊的老弱病殘等人幫助他們更好的擺脫這一困境,如果真的被困了的話,應該想方設法的同當地的有關救援人員進行聯系,尋求他們的幫助。


平時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可以給他積累一些關於這方面的知識,不論是泥石流也好,還是各種各樣的,其他地質災害發生的時候,我們都應該積累相關的知識,並且運用於我們的生活中每一處。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保證我們這邊人民還有我們自己的生命安全。

Ⅳ 地質災害來臨時有哪些防範措施

(復1)發現前兆時,應立即報制告當地政府或有關部門,通知其他受威脅的群眾。

湖南省地質災害避險應急手冊

(2)當地政府部門應該在災區設立警示標志。監測技術人員應立即分析資料,整理分析,掌握規律,為發布災害警告提供可靠依據。找出原因及時制止致災動力破壞作用,如因采礦而誘發的崩塌,應立即停止采礦活動;如因開挖坡腳而誘發的滑坡,應立即停止開挖活動。

設立警示標志,行人及車輛不得進入或通過有警示標志的危險區內

停止開挖坡腳

(3)政府部門視險情緊急情況搭建臨時避災場所。根據不同災情選擇安全避災場地,避災場地距原居住地越近越好,地勢越開闊越好,交通和用電、用水越方便越好。

發生泥石流時要選擇平整高地做為營地

設定預警信號

選定撤離路線

Ⅳ 發生地質災害應採取的應急措施有哪些

(一)發生崩塌滑坡時應採取的應急措施
(1)視險情將人員物資及時撤離危險區
當崩塌滑坡由加速度變形階段進入臨滑階段時,崩滑災害在所難免,不是人力在短時間內可以制止的,此時,應及時將情況上報當地政府部門,由政府部門組織將險區內居民、財產及時撤離險區,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2)及時制止致災的動力破壞作用
為爭取搶險、救災時間,延緩崩塌滑坡發生大規模破壞,監測技術人員應立即分析資料,及時制止致災動力破壞作用,如因采礦而誘發的崩塌,應立即停止采礦活動;如因開挖坡腳而誘發的滑坡,應立即停止開挖活動;如因渠道漏而誘發的滑坡,應立即停止對渠道進行放水。
(3)事先有預兆者,應盡早制訂好撤離計劃
崩塌滑坡災害在大規模崩、滑前,往往事先有前兆,在此種情況下,當地政府部門應盡早制定好險區人民疏散、撤離計劃,以防造成混亂而發生不必要的人員傷亡事故。
(二)發生地面塌陷時應採取的應急措施
(1)視險情發展將人、物及時撤離險區。在發現前兆時即應制定撤離計劃。
2)塌陷發生後對臨近建築物的塌陷坑應及時填堵,以免影響建築物的穩定。其方法是投入片石,上鋪砂卵石,再上鋪砂,表面用粘土夯實,經一段時間的下沉壓密後用粘土夯實補平。
(3)對建築物附近的地面裂縫應及時堵塞,地面的塌陷坑應攔截地表水防止其注入。
(4)對嚴重開裂的建築物應暫時封閉不許使用,待進行危房鑒定後才確定應採取的措施。

Ⅵ 如何做好山區地質災害應急工作

根據全縣地質災害的特點,應採取科學的應急防禦體系,避免地質災害因災造成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損失,因此,建立健全地質災害科學的應急防禦機制顯得尤為重要。
(一)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體系 縣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本區域的地質災害防禦工作,不斷健全地質災害防治應急體系,落實部門職責,制定具體的應急搶險、調查監測、醫療救助和疾病控制、治安及交通管理、基本生活保障、設施修復和生產自救、應急資金保障、應急通訊保障等應急行動方案,保證搶險救災應急行動有序進行。同時,要建立應急搶險救災隊伍,各鎮人民政府要組織建立搶險救災應急分隊。搶險救災應急分隊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應急搶險救災演練,確保臨災和災害應急救助行動及時到位。要按照「拿得出、用有餘」的原則,完善救災物資儲備制度,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各鎮人民政府要組織有關部門、單位儲備用於災民安置、醫療衛生、生活安置、交通通訊等必要的搶險救災專用物資,保證搶險救災物資供應。加強應急救災能力建設,地質災害易發區的鎮人民政府要加強救災裝備建設,調配專用車輛、無線通訊設備、信息傳輸工具、應急用品等搶險救災裝備。同時,要提高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加強防災、減災、自救知識宣傳,結合應急預案進行演練,增強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能力。 (二)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 根據山區的特殊地理環境,地質災害也呈現出復雜性、多樣性的變化,寧陝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者也總結出了適合山區防災減災的工作原則,即「鄉自為戰、預警到戶、群測群防、減避災害損失」原則,通過增強群測群防意識,層層落實地質災害防災工作責任,建立健全了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制,縣、鎮、村、組層層簽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書,落實各自防範重點地段、重點地段人群,並按要求向各自防範區域內的群眾發放地質災害避險明白卡,簽訂防汛防滑目標責任書。同時縣國土局防滑辦、各中心國土資源管理所各劃分有自己的地質災害防範重點,各鎮將受到地質災害威脅5戶15人以上的地質災害隱患點作為各自的防範重點,通過狠抓監測預警系統的落實,全縣地質災害防範的重點都列入到了各級的監測防範責任區內,地質災害防範任務層層落實到人,做到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夯實工作責任。同時,健全防滑帶班值班、信息報送、汛期險情巡查、責任追究等規章制度。
(三)抓好重點區域的地質災害監測 在全縣范圍內對確定的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針對地質災害的不確定性、危險性的特點,制定了全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建立了預警系統,配備應急照明、可視監測、備用電源等設施,為科學防災減災創造有利條件。對無法治理的重點隱患點,要規劃新址進行搬遷,對處於縣城周圍原城關小學後山滑坡、王家灣溝谷泥石流、四方洞危岩、原地板條廠滑坡四個重點隱患點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創新監測「土辦法」,縣國土局在經費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擠出資金聘請專職人員監測,每周到隱患點巡查一次,定時換掛紅、黃、藍彩旗,汛期每兩天巡查一次,凡遇異常天氣,堅持24小時隨時進行巡查,確保險情發生時及時預警,細心觀察,隨時做好變化情況記錄,一有險情立即報告,做到險情發生時,適時啟動應急預案,確保群眾安全。

Ⅶ 遭遇洪水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應該如何避險自救

地質災害來臨前有何徵兆?百姓如何避險自救?針對陝西安康市大竹園鎮七堰村「7.18」滑坡和嵐皋縣四季鄉木竹村滑坡等災害事故,近日,陝西省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處處長朱利平介紹了這方面知識。泥石流發生前兆: 1、河流突然斷流或者水勢突然加大,並夾有較多柴草、樹枝; 2、深谷內傳來似火車轟鳴或悶雷般的聲音; 3、溝谷深處突然變得昏暗,並有輕微震動感等。發生泥石流時咋辦?當處於泥石流區時,不能沿溝向下或向上跑,而應向兩側山坡上跑,離開溝道、河谷地帶。但應注意,不要在土質松軟、土體不穩定的斜坡上停留,以防斜坡失穩下滑,應在基地穩固又較為平緩的地方暫停觀察,選擇遠離泥石流經過地段停留避險。另外,不應上樹躲避,因泥石流不同於一般洪水,其流動中可能剪斷樹木捲入泥石流,所以上樹逃生不可取。應避開河(溝)道彎曲的凹岸或地方狹小高度不夠的凸岸,因泥石流有很強的掏刷能力及直進性,這些地方可能被泥石流體沖毀。遇上快速滑坡最好原地抱緊大樹滑坡發生前兆: 1、滑坡滑動之前,在滑坡前緣坡腳處,堵塞多年的泉水有復活現象,或者出現泉水(井水)突然乾枯,井、泉水位突變或渾濁等類似的異常現象; 2、在滑坡體中部、前部出現橫向及縱向放射狀裂縫,它反映了滑坡體向前推擠並受到阻礙,已進入臨滑狀態; 3、滑坡滑動之前,滑坡體前緣坡腳處,土體出現隆起(上凸)現象,這是滑坡體明顯向前推擠的現象; 4、滑坡滑動之前,有岩石開裂或者被剪切擠壓的現象,這種現象反映了深部變形與破裂; 5、滑坡在臨滑之前,滑坡體周圍的岩(土)體會出現小型崩塌和鬆弛現象; 6、如果在滑坡體有長期位移觀測資料,在滑坡滑動之前,無論是水平位移量或者垂直位移量,均會出現加速變化的趨勢; 7、滑坡後緣的裂縫急劇擴張,並從裂縫中冒出熱氣或者冷風。滑坡是否發生,不能靠單一個別的前兆現象來判定,有時可能會造成誤判。因此,發現某一種前兆時,應盡快對滑坡體進行仔細查看,迅速做出綜合的判定。發生滑坡時咋辦?滑坡發生時,應向滑坡邊界兩側之外撤離,絕不能沿滑移方向逃生。如果滑坡滑動速度很快,最好原地不動或抱緊一棵大樹不鬆手。遇上崩塌迅速向兩邊逃生崩塌發生前兆: 1、崩塌處的裂縫逐漸擴大,危岩體的前緣有掉塊、墜落現象,小崩小塌不斷發生; 2、坡頂出現新的破裂形跡,嗅到異常氣味; 3、不時聽見岩石的撕裂摩擦錯碎聲; 4、出現熱、氡氣、地下水質、水量等異常。發生崩塌時咋辦?

Ⅷ 地質災害應急措施有哪些

廣場、空地、草坪都是避災的首選場合,地震災害發生時,個人可以預備耐飢食回物如大餅饅頭和答飲用水、鹹菜、壓縮餅干、香腸等等。發生較強地震時不要貿然跑出,可以躲到結實的牆體和高大傢具之間的三角地帶抱住頭部坐下等待震動過去,緊急狀態下可就勢躲到電腦桌下...
其他地質災害應該聽從指揮疏散到安全地帶,遇到山石滾落可蹲在坑窪處,遇到洪水要跑到高處...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