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大學勘探隊

中國地質大學勘探隊

發布時間: 2021-02-09 15:05:56

A. 中國地質大學出來做什麼工作 辛苦嗎

全部都分布在以下單位 目前我國地質勘查隊伍分布在以下部門:-

-

1、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國土環境資源廳、國土資源局、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管理2、各地質勘查局、各有色地質勘查局、各煤田地質局、各核工業地質局、各冶金地質局-

3、中國地質調查局:隸屬於國土資源部,副部級事業單位。-

4、中國冶金地質勘查工程總局(中國冶勘總局):直屬於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正部級事業單位。-

5、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涿州):直屬於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正部級事業單位。-

6、中國核工業地質局:隸屬於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7、中化地質礦山總局(涿州):隸屬於中國昊華化工(集團)總公司。-

8、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隸屬於中國中材集團公司。-

9、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

10、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隸屬於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11、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為主)-

12、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

13、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中心為主)-

14、中國鹽業總公司(即中鹽勘察設計院)-

15、延長油礦管理局(陝西省)-

16、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

17、北京中色資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B. 我去問勘探隊員

《勘探隊員之歌》是佟志賢作詞,曉河作曲的一首歌曲,創作於1952年。1953年12月22日,《勘探隊之歌》刊於《中國青年報》第4版;1954年1月18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開始廣播教唱這首歌曲。1963年,北京地質學院文工團演出了陳耘、徐景賢編的話劇《年青的一代》,後來話劇被改編為同名電影,《勘探隊之歌》作為主題歌傳唱大江南北。該曲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地質工作者,並被選定為中國地質大學校歌。

創作背景
那是1952年,作曲家曉河先生正在舟山群島體驗生活。一天,在一座山上,他被山上飄揚的紅旗和一群年輕人的勞動吸引住了。對於一個從事創作的人,沒有強烈的好奇心是不行的。他馬上奔過去,和那群年輕人聊了起來,才知道他們是勘探隊員。後來他常往山上跑,便和這群勘探隊員成了朋友。當大家得知眼前的這位年輕人是位作曲家時,便懇切地對他說:「你為我們勘探隊寫首歌吧!」
勘探隊員之歌
在曉河的內心世界裡,早已有了創作沖動。恰在這時他收到了北京群眾藝術館寄來的活頁歌詞,裡面正好有佟志賢的一首歌詞《勘探隊之歌》。詞作者的靈感與作曲家的激情匯合了,只用了一天時間,一首節奏舒展、曲調優美的譜子,便從曉河先生的心靈里流淌了出來。
曉河曾這樣描述創作《勘探隊之歌》的情形:「當時,我的心頭自然而然地響起了一個旋律,遼闊、開朗,飽含著激情。我用新穎的創作手法將兩個開頭的虛詞『是那……』處理成各占兩拍的長音,分別作五度下行和八度 上行跳進,從而形成這支進行曲清新、 別致的抒情風格。這真是我作麴生涯中 難得的『絕句』! 這支歌只用了一天的 時間就一氣呵成,也沒作什麼修改。這 一輩子我寫了幾百首歌曲,像這樣從構 思、動筆直到脫稿能這么順利完成創作 的情況,也是不多見的。這是生活給予 我的靈感。」

作詞:佟志賢 作曲:曉河
這首歌是鼓舞一代人艱苦奮斗的傳統歌曲。曲調強勁,充滿著樂觀和不畏險阻的氣概。歌詞介紹如下:
是那山谷的風,吹動了我們的紅旗,
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們的帳篷。
我們有火焰般的熱情,戰勝了一切疲勞和寒冷。
背起了我們的行裝,攀上了層層的山峰,
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出富饒的礦藏。
是那天上的星,為我們點燃了明燈。
是那林中的鳥,向我們報告了黎明。
我們有火焰般的熱情,戰勝了一切疲勞和寒冷。
背起了我們的行裝,攀上了層層的山峰,
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出富饒的礦藏。
是那條條的河,匯成了波濤的大海,
把我們無窮的智慧,獻給祖國人民。
我們有火焰般的熱情,戰勝了一切疲勞和寒冷。
背起了我們的行裝,攀上了層層的山峰,
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出富饒的礦藏。

C.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工程跟地質學這兩個專業有什麼區別!

地質學(地質學類):
地質學不是我們平常想像中得那麼枯燥,每天只是和泥土打交道;也不是一定要成為地質隊或探險家中的一員,生活在與世隔絕,荒涼無比的戈壁灘上。慢慢地,你會發現地球上有很多未知等著我們去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她的奧妙與神奇。

一聽到地質,大家第一反應肯定就是研究泥土和岩石,其實我們要學的可不僅僅是這些,我們需要對地球的礦物和岩石、地層和古生物、地質結構和地質作用這三方面進行了解和學習。

在野外實習中,我們可以近距離地觀察大自然,全班同學在一起盡情享受野外環境的同時,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地考察對相關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我們還見識到了不同種類的岩石、地層、化石,也學會了如何利用地質圖、羅盤、GPS導航儀等地質器材去完成研究和測量,多次實地考察後,我們還學會了地質填圖這個專業技能。

主要課程:
礦物和岩石類課程:主要針對地球中含有的礦物元素以及在底層中以何種形式出現等問題進行研究和討論。包括結晶學、礦物學、岩石學地球化學等課程。

地層和古生物類課程:主要研究地球上生物的進化歷史以及底層分布的特點。我們主要學習了古生物地史學和礦床學。

地質結構和地質作用類課程:以實際應用為主,主要學習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地質災害與環境地質學。

畢業去向:
地質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後不僅可在高等院校從事地質科學的教學工作,也可以向國家資源能源勘探、開發與環保、城市建設、城市交通、港口、水利水電建設、國防和地質災害監測與防治等機構從事研究工作。

擁有地質學專業國家特色專業院校名單: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西北大學、同濟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吉林大學。

地質工程(地質類):
地質工程是一門運用地質學的知識並結合工程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生產中產生的地質問題以及工程問題的專業。它包括地質學和工程學兩方面的學習。雖然其中地質學課程主要起著服務工程的作用,但是這些地質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卻是不可或缺的,它們貫穿了整個地質工程專業學習的過程。

地球上頻繁發生的地質災害所產生的經濟及人員損失是無法估量的,地質工程專業中學習的知識可以有效地減少這些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地質工程專業的人員可以勘察地震所帶來的次生災害的潛在性,隨後評價其安全性,最後提出解決的方案以保障災後人員的安全。

每個暑假,本專業的小夥伴們都會被送進大山,去領悟和欣賞大地母親的雄偉壯麗。我們每人一把地質錘,一個羅盤,一個放大鏡,再頂一頂草帽,帶上水和干糧,在漫山的荊棘路上堅定前行,這一路我們都在不停地學習,記錄珍貴的第一手資料,最終我們能夠做到准確識別地質分層和礦物,辨別地質構造,分清地質災害的類型。

主要課程:
公共基礎課: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結構力學、材料力學、結構設計原理等。

專業課:基礎地質學、礦物岩石學、土質土力學、岩體力學、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岩土工程勘察等。

計算機類課程:程序設計基礎與VisualC++、工程制圖及計算機繪圖等。

畢業去向:
畢業生會到建設部門從事與工程地質相關的規劃、勘測、設計、施工、科技開發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擁有地質工程專業國家特色專業院校名單: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長安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學院、西安科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濟大學、安徽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科技大學。

相同點:
地質學和地質工程專業的學生都需要學習地質學基礎的相關課程,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地質學理論知識,對岩石、礦物、地質構造等方面有一定認識。

不同點:
地質學主要培養學生具備堅實的地質學基本理論、技能和相關學科基礎知識,重在對地質科學的理論研究。地質工程則要求畢業生能夠在學習了地質學知識的基礎上,具備從事資源地質勘查、解決常見地質工程問題的能力和地質災害防治的能力。

D. 湖北省地質局冶金地質勘探大隊怎麼樣

您好!我四年前從中國地質大學畢業, 先在湖北省地質局冶金地內質勘探大隊工作了三年,今容年剛調到武漢。這個部門雖然工作比較辛苦,但是福利待遇依然很好,崗位津貼比我現在多很多,並且基本上每年都在漲。如果你想獲得歷練並且有一個較好的收入,這將是一個很好地地方,這是工作真的有點辛苦,但我認為在這里工作是我不斷成長的三年。

E.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哪些專業值得讀

地大的特色專業當然是地質類的學科。當然還有珠寶鑒定,也是名聲在外。誰叫地大外有整整珠寶一條街呢。珠寶以後的就業市場也非常好。

接下來要推薦一下其他不那麼熱門的專業,但是在地大里也非常不錯的優勢專業了:

1. 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學科樹立「理論扎實、技術過硬、特色鮮明」的辦學思想,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的有機結合,確立「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學科。建有3個學科方向: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網路與信息安全、計算機應用技術(特色學科方向)

計算機是目前中國學生選擇專業的大方向之一,未來前景十分可觀。不少同學畢業後會選擇出國繼續深造,CS專業也就是Computer Science 專業深受廣大同學的歡迎,在國外特別是美國對口就業機會也非常多。如果能力夠強也可以繼續留在美國工作。計算機專業在國內就業形勢也非常好,可去騰訊等公司實習。

計算機學科排名靠前,且就業前景良好,未來薪水可觀。


F. 中國地質大學哪些專業最值得讀

18級的地大抄小學弟來晚了!

地大的專業,當然是地質方面的專業比較強。所以我還是推薦地質類的專業!地大的地質工程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是地質學類中的王牌。

專業是校品牌專業,2007年獲得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資助,2008年與2013年獲得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資助。

G. 礦產勘查隊伍實力雄厚,但結構與素質亟待改善

新中國成立後,為適應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地質勘查工作迅速而又有計劃地大規模展開,地質隊伍也隨之逐步發展壯大。為了給地質事業培養新人才,新中國剛成立不久,於1950年就在長春和南京辦起了以李四光為校長的東北地質專科學校和以謝家榮為教務長的南京地質專科學校。在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學校也開始培養地質人才。1952年,經教育部統一進行的院系調整,成立了北京地質學院(今中國地質大學)和東北地質學院(1957年改名為長春地質學院)。在以後的年代裡,又陸續成立一批地質院、校。20世紀90年代,全國已有中國地質大學、長春地質學院、成都地質學院、華東地質學院、桂林地質學院、西安地質學院、河北地質學院等7所高等地質院校。在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西北大學、蘭州大學、浙江大學等52所高等院校,設有地質系或地質專業,同時還有58所中專學校設有地質礦產專業。幾十年來,地質院校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逐步形成了擁有地質、測繪、物探、化探、鑽探、坑探、測試分析、遙感、電算、裝備研製、成果印製等工種齊全配套、能在陸地、空中、海上進行立體作業與聯合作戰的實力雄厚的地質隊伍。這支隊伍分別由地礦、能源(石油、煤炭、核工業)、冶金、有色、黃金、化工、建材、輕工等部門管理,規模達111萬人(表35)。在這支隊伍里有各類工程技術人員17.7萬人,占職工總數16%,其中地質技術人員9.8萬人,佔8.8%。經過幾十年地質勘查實踐的鍛煉,在各個技術領域里有一大批高級專家成長起來,能夠勝任大規模的各種礦產的勘查工作和科研教學工作。據統計,地礦部門具有高級職稱的專業人員佔7.45%;具有中等技術職稱的佔33.23%;具初級技術職稱的佔51.60%。總之,可以說我國礦產勘查隊伍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實力雄厚的隊伍。

表35 20世紀90年代全國各部門地勘職工隊伍情況表

但是,地質隊伍在結構和素質方面都存在亟待改善的問題。從結構來看,一是隊伍構成中技術人員比例低,原蘇聯技術人員在地質隊伍中佔32%,我國只有16%。二是技術人員年齡結構呈兩頭大,中間小狀態。據統計,地礦部系統專業技術人員中35歲以下和46歲以上為高峰區,而36~45歲為低谷區。35歲以下的佔43.2%,46歲以上的佔46.46%。存在著明顯的老化和青黃不接。若不抓緊年輕技術人員的培養,一大批老技術人員離退休之後,一些技術崗位工作就可能出現青黃不接的狀況。三是技術人員的專業結構也不盡合理,餘缺並存,一些新興學科領域人才短缺,而有些專業則人才過剩。在隊伍素質方面,一是文化素質偏低,具研究生學歷的技術人員僅占專業人才的0.8%,而無學歷的人員卻佔11%。二是由於野外工作與室內工作截然分家由兩部分人員進行,致使既善於野外觀察又能室內研究的高水平人才很少。三是技術人員外語水平低,知識面較窄,學地質的不太懂物探化探、學物探的不太懂地質,技術人員對經濟知識掌握也較少,具較高外語水平能熟練閱讀一種外文資料、能自由進行國際交流的技術人員則更是不多。四是尖子人才少,中年學科帶頭人尤為不足,這對地質科學的發展和勘查水平的提高將有很大影響。

H. 中國地質大學怎麼樣

它屬於行業排頭兵大學。總體水平趕不上北大清華,但是它的骨幹學科還是很出名的。過去很多考生望而生畏,躲避它,認為學地質就業很艱苦,其實不然,該校骨幹學科在考研方面具有其他大學不能比的優勢,招考研究生多,本校的好考,考研率很高,保研容易。就業方面國土資源部門與其對口,很多企業需要,尤其個體大企業高薪聘。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滴全國重點大學,全國72所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之一,一所在國際地球科學界享有盛譽滴高水平,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該校以地球科學和工程技術為主要特色,為中國滴地球科學事業做出了卓越滴貢獻。是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上風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
學校直屬教育部,由教育部和國土資源部共同建設,下設有研究生院,在武漢和北京兩地辦學。學校校訓為優秀校友,國務院現任總理溫同道題寫滴「艱苦樸素,求真務實」,校歌為《勘探隊員之歌》。
學校在50多年滴辦學實踐中秉承「艱苦樸素、求真務實」滴優良校訓,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特色加精品」滴辦學理念,認真貫徹黨滴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品德優良、基礎厚實、知識廣博、專業精深」滴高素質創新人才,為建設「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滴長遠目標而不懈奮斗!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中國地質大學滴前身是1952年景立滴,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唐山鐵道學院(唐山交通大學於1952年部分院系調整到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北京地質學院、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北京礦業學院(中國礦業大學)等院校後改名唐山鐵道學院),北洋大學等校地質科系合並而成滴北京地質學院,是當時著名遐邇滴「八大學院」之一。
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為學校籌備委員會主任,劉型為學校首任院長。
武漢論壇違規詞彙開始後不久,受國內外形勢影響,中心決定將北京十三所重點高校外遷。北京地質學院於1970年遷出北京,在湖北開始新滴辦學歷程。學校南遷過程中歷盡磨難,損失很大,一度散落在四個地區辦學。在湖北兄弟高校滴幫助下,於1975年定址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武漢論壇違規詞彙結束後,為解決學校部分著名學者由於工作需要仍然留在北京滴題目,1978年經武漢論壇違規詞彙同道批准在北京恢復辦學,成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
經國家教委批准,1987年武漢地質學院及其北京研究生部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分別稱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總部設在武漢。1988年,學校經批准設立研究生院,是我國首批成立滴三十三所研究生院之一,九五期間,學校又被確定為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0年,學校由國土資源部劃轉教育部治理。2005年,根據教育部文件,位於武漢滴大學總部撤銷,武漢和北京兩個校區獨立辦學,教育部仍然以一個中國地質大學整體進行建設。2006年,教育部與國土資源部簽署文件公布共同建設中國地質大學。同年,學校申報滴「上風學科創新平台」得到教育部和財政部批准,中國地質大學成為國家「985工程」建設滴一部分。2008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又成功申報了第二個「上風學科創新平台」,將學校滴學科建設推向一個新滴水平。

I. 中國地質大學勘查技術與工程好找工作嗎出來後主要干什麼

工程學院的才是勘查技術與工程,資源學院的是資源勘查工程。
工作都很好找,只是很辛苦。一般去各地礦局的地質大隊,或是去些建築相關的單位。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