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山西省煤礦地質災害賠償標准

山西省煤礦地質災害賠償標准

發布時間: 2021-02-09 08:51:42

❶ 煤礦塌陷地補償標准

具體標准如下:

1.樓房每平方米不超過一百三十元;

2.磚牆瓦房、石牆瓦房及與其造價相當的房屋,每平方米不超過一百元;

3.磚鑲門窗砌四角土坯牆瓦房、外磚里坯混合牆瓦房及與其造價相當的房屋,每平方米不超過九十元;

4.干插石牆草房、土坯牆草房及與其造價相當的房屋,每平方米不超過八十元;

5.新村內外的水、電、道路等公用設施的修建費,不超過房屋搬遷補償費總額的百分之十五。原建築物舊料歸搬遷者所有。在搬遷村莊范圍內,集體和個人的圍牆、門樓、廁所、菜窖、豬圈、樹木、青苗等輔助設施和附著物一律不予補償。

(1)山西省煤礦地質災害賠償標准擴展閱讀:

塌陷地危害:

一是國土面貌和生態環境遭到嚴懲破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受到很大制約。由於濟寧市的煤層埋深一般在負300米—800米之間,煤層厚達8米—12米,開采後將使地表出現5米—8米的塌陷,使原本平整的土地變得坑坑窪窪。塌陷區邊部形成地裂縫,耕地、交通道路、通訊線路、水利設施和地下水系均遭到破壞。

二是耕地迅速減少,礦區群眾的生產生受到嚴重威脅。目前全市已有18萬畝良田成為採煤塌陷地,每年直接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兩億元以上。隨著採煤塌陷地面積的不斷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將更加突出,實現全市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任務更加艱巨。

三是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增加了不穩定因素。由於大面積的土地塌陷,造成大批農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目前,因採煤塌陷已造成40個村莊、43個機關企業事業單位近3萬人搬遷。新村選址、搬遷費用、人員安置引發了不少矛盾,農民與煤礦企業的糾紛不斷。據測算,兗州、濟寧、滕南等煤田開采期間還將要搬遷317個村莊、60多萬人,由此產生的矛盾和問題還會隨之增多。

參考資料:網路-礦區塌陷地

❷ 山西省孝義市地質災害治理 獲取國家資金補貼

孝義市西辛庄鎮煤礦地質環境治理項目概況

西辛庄鎮位於我市西南部山區,距市區35公里,全鎮有36個村、1.6萬人,面積75平方公里。該鎮由於煤礦多年開采,誘發潛存著諸多地質環境災害,嚴重威脅著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徹底解決災害隱患,2009年經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以財建2009[856]號文件批准立項,啟動實施了西辛庄鎮煤礦地質環境治理項目。
項目總投資28.76億元,資金來源主要由國家財政補助4700萬元,利用廢棄資源收益7.5億元,通過新增土地增值收益12億元,市財政自籌等方式解決。
項目區涉及西辛庄鎮23個村、3295戶、1萬餘人,治理總面積13.25平方公里。項目區內主要災害類型有土地裂縫、采空區塌陷、山體滑坡崩塌、殘煤自燃、煤矸石壓占土地、房屋裂縫等地質災害和地下水滲漏、水土流失、環境污染、地形地貌破壞等次生災害。其中:一是土地裂縫950處、影響面積13.25平方公里,受威脅村莊23個;二是采空區塌陷808處、影響面積11.38平方公里,受威脅村莊23個;三是山體滑坡崩塌55處、佔地面積0.603平方公里,受威脅村莊21個;四是殘煤自燃51處、影響面積3—5平方公里,濃重的有毒有害氣體嚴重損害項目區內10個村莊、7000餘群眾的身心健康;五是煤矸石堆總方量約103萬立方米,壓占和破壞土地約1平方公里,涉及村莊13個。特別是,地質災害造成的威脅還在進一步蔓延,項目區內有1.1萬畝耕地無法耕種,6000餘畝林地遭到破壞,3000餘名群眾受山體蠕滑、崩塌等安全隱患的威脅,4359間房屋出現不同程度裂縫,公路毀損78處30餘公里,水資源流失3.3億立方,水生態環境幾近毀滅,全鎮1.6萬餘人飲用水到了十分困難的地步。
項目區災害治理主要採取淺層平整、削坡卸載、開挖碾壓、移除清理矸石棄渣等方式。同時,實施移民搬遷,在該鎮范圍內建設三個新農村集中居住小區,按每人40平方米、每平方米2500元的標准配置建設;在市區新建一個商住一體化的宜居小區,按每人30平方米、每平方米3000元的標准配置建設,並配置商業門市。

❸ 有沒有關於地質災害如何賠償的法律規定

對於地質災害如果賠償,還沒有專門的法律規定,如果是自然災害,則不內存在賠償,當地政府容或上級政府會對損失和重建給予適的的救濟與補助;如果是人為引發,則按民法通則和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以過錯推定、責任承擔的原則進行賠償。
我國現行法律法規中僅有是關於地質災害防治的行政法規,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94號)

❹ 山西省煤礦工人工傷賠償標准有那些

你好,就你描述的問題,律師答復如下:
首先,申請工傷鑒定,確認傷殘內等級後是確認賠容償的基礎。參照《工傷保險條例》
第二,主要賠償范圍包括醫療費,住院費,護理費,營養費,誤工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精神損害賠償等。
第三,傷殘等級後確認後,依據當地的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以及受害人的年齡、戶籍來確認各項賠償責任。
第四,人身傷害案件,可以聘請律師,律師費用也由將來的敗訴方承擔。
第五,如果離職享有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三筆,全額賠付。
第五,如果協商不成,帶好相關資料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者直接到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提出勞動仲裁。
祝福!

❺ 關干山西省國土資廳對農村地質災害區房屋拆遷的補場償是按1戶多少錢還是按房產證,房產證說不說平米大

我是山西省平定縣冶西鎮的寨坪村村民,我們村子地質災害避讓搬遷,我家的房子是危險最大的,我是一個單獨的戶口,可是村子裡不給我一分錢的補償,去政府國土局問領導,領導卻不管,甚至要拘留我,農民難啊

❻ 山西省2016年煤礦死亡賠償金請查查賠償金有多少

工亡職工,其近親屬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費、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和供養親屬撫恤金。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職工因工死亡的,其近親屬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按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支付;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范圍規定》確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❼ 2011年山西省采礦業工傷死亡賠償標准

山西省煤炭工業抄廳此前轉發了國家關於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切實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加大煤礦安全監管力度,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而在上述實施意見中,國家安監總局和煤監局要求,從2011年1月1日起,對煤礦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職工死亡,其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按全國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計算,發放給工亡職工近親屬。經測算,按2009年度全國平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的水平,全國平均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為34.35萬元,加上同時實行的喪葬補助金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供養兩位親屬測算),三項合計約為61.8萬元。其中前兩項為一次性支出,後一項按工亡職工供養人口長期、按月發放。

❽ 國家一般對地質災害的農戶補助資金多少

這個沒有具體答案。

現在的國家政府對於這類情況一般都是給於搬遷的做法比較多,很少補助錢的,有補助的項目名稱叫「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搬遷安置工程」,受災戶自己拆除舊房還耕,異地重建房屋,經驗收合格後國家給予一定的補助,具體金額按當地政策文件執行。

❾ 國家對煤礦塌陷區搬遷的賠償標準是多少

各省份補償不一,按當地生活水平計算。以安徽為例:
一)安徽省淮北市
1、搬遷補償費:村民房屋及其廁所、壓井、牆頭、樹木等附屬設施按每人9000元進行補償。
2、公益設施費:在每人9000元搬遷補償費的基礎上,再按每人1350元(即9000元/人×15%=1350元/人)補償給集體,用於新村址內的道路、供電、供水、排水和衛生等配套設施建設。新村址外的道路、供電、供水、排水等設施由煤礦企業負責至新村址。
3、青苗補償費:沉陷的耕地每年每畝補償青苗費900元,果園補償費高於此標准。 4、集體和個人興辦的企業按新建重置價格的80%補償,新搶建的,一律不予補償。 5、新村址用地:煤礦企業按照國家現行的征地價格,將征地款全額交付到政府,由政府負責辦理徵用審批手續。
6、原老莊盤土地:原老莊盤面積如大於新村址面積,多餘的面積,由煤礦企業按照國家現行征地價格補償給村民。
7、為協調村莊搬遷工作,在搬遷補償費的基礎上增加30%,作為搬遷機動調節費。 8、按補償總額,向政府主管部門交納4%的管理費和2%的不可預見費。
9、土地復墾:沉陷深度不超過1.5米且非常年積水的土地,由煤礦企業支付土地復墾費用,交由土地所有者組織復墾。其中:深度在0.2-0.5米的,土地復墾費的支付標准為每平方米3-4.5元;深度在0.5-1米的,每平方米6-7元;深度在1-1.5米的,每平方米8-9元。沉陷深度超過1.5米和沉陷深度1.5米以內且常年積水的土地,以及復墾後不能恢復原用途的沉陷農用地,煤礦企業出資徵用。

❿ 請問國家對煤礦塌陷區搬遷的賠償標準是多少

各地標不一樣,以山東為例:

根據《山東省搬遷壓煤建築物暫行規定》

補償標准:

第十四條搬遷壓煤村莊,依據登記造冊的房屋建築面積,由煤礦按下列標准支付補償費:

(一)樓房每平方米不超過一百三十元;

(二)磚牆瓦房、石牆瓦房及與其造價相當的房屋,每平方米不超過一百元;

(三)磚鑲門窗砌四角土坯牆瓦房、外磚里坯混合牆瓦房及與其造價相當的房屋,每平方米不超過九十元;

(四)干插石牆草房、土坯牆草房及與其造價相當的房屋,每平方米不超過八十元;

(五)新村內外的水、電、道路等公用設施的修建費,不超過房屋搬遷補償費總額的百分之十五。

原建築物舊料歸搬遷者所有。在搬遷村莊范圍內,集體和個人的圍牆、門樓、廁所、菜窖、豬圈、樹木、青苗等輔助設施和附著物一律不予補償。

第十五條搬遷所需木材、鋼材、水泥及煤炭指標,由煤礦根據舊房屋建築面積,按照一九八九年十月一日國家定價,每平方米補助木材零點零一五立方米、鋼材三公斤、水泥十公斤、煤炭二十公斤。地材由搬遷個人自理。

一九八九年十月一日以後地材價格上漲的,煤礦應按房屋搬遷補償費的百分之四十,乘以當地市場地材價格上漲的幅度,予以補助。

第十六條屬本規定第十二條范圍,新村址到該村耕地之間需新修生產道路時,其資金由煤礦負擔。
新舊村址距離超過三公里的,煤礦應按搬遷村莊在籍人數的百分之七十,以每人二百元的標准一次性支付生產運輸工具補助費。

第十七條搬遷全民所有制和鄉鎮以上集體所有制企事業單位,由煤礦按以下標准予以補償:

(一)搬遷廠房、庫房、辦公室、宿舍、食堂、浴池等主要建築物,市(地)、縣(市、區)搬遷辦應組織礦務局、煤礦、當地鄉鎮人民政府及搬遷單位的有關人員進行丈量、評估與核實,按其建設時的總造價予以補償。所有建築物舊料歸原單位所有。圍牆、大門、廁所、池塘、專用場地及樹木等損失,不予補償;

(二)室內外上下水道、水井、水塔、高低壓供電、照明、廣播、通訊線路與設施及搬遷范圍內的橋涵等,按其建設時的總造價予以補償;

(三)拆遷、安裝機械設備,按其核實的實際發生費用予以補償;

(四)企業因搬遷造成停產,其停產損失費按在冊職工一個月的工資總額予以一次性補償;

(五)搬遷所需木材、鋼材、水泥及煤炭指標,按需搬遷的主要建築物面積,每平方米補助木材零點零二立方米、鋼材八公斤、水泥二十公斤、煤炭四十公斤,其價格執行簽訂搬遷協議時的國家定價。

第十八條村莊、全民所有制和鄉鎮以上集體所有制企事業單位搬遷新址,確定在地表移動穩定的採煤塌陷區的,應用煤矸石充填塌陷區,並在塌陷區覆蓋厚度不低於零點三米的土層,費用由煤礦負擔。

在充填的塌陷區內建房的,煤礦應按房屋搬遷補償費的百分之十五支付房屋加固費。

(10)山西省煤礦地質災害賠償標准擴展閱讀

《關於做好全省煤礦礦區農村住房建設和壓煤村莊搬遷工作的意見(試行)》

四、認真執行補償政策,確保資金及時到位

煤礦礦區農村住房建設,經批准實施壓煤村莊搬遷的,涉及新佔用的土地依法辦理土地徵收或使用手續,新佔用土地補償標准按山東省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標准執行;

被搬遷村房屋等地面附著物的拆遷補償,按照設區的市有關部門制定並報經省物價局、財政廳、國土資源廳批準的徵收城市規劃區外集體土地地面附著物補償標准執行。

在壓煤村莊搬遷范圍內,違章搭建、搶建的建築物不予補償,證照不全但有鄉(鎮)政府和村(居)民委員會出具證明的房屋,其最高補償面積不得超過法律、法規規定的宅基地面積限額。

市和縣(市、區)壓煤村莊搬遷管理機構應當協調、指導煤炭企業與被搬遷村莊的村民委員會簽訂書面搬遷補償協議。搬遷補償協議主要包括房屋面積、補償金額、資金撥付時間和方式、搬遷期限、違約責任等內容。

煤炭企業要嚴格履行壓煤村莊搬遷補償責任,所需搬遷補償資金按財務有關規定列支,保證補償資金及時到位。搬遷新村的規劃設計、施工、監理等要嚴格按照工程建設的規定執行,確保工程質量。

各級政府要加強對補償資金的監管,凡涉及到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項,要實行政務公開。審計、監察等部門要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搬遷補償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和審計。

要妥善解決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問題。搬遷壓煤村莊徵收土地的,縣(市、區)政府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將被徵收土地農民納入社會保障體系。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