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地質災害統計表
1. 山洪地質災害防治要堅持與什麼相結合
山洪地質災害防治要堅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要優先安排洪澇災害易發、保護區人口密集、保護對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加固堤岸,清淤疏浚,使治理河段基本達到國家防洪標准。
鞏固大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步伐,盡快消除水庫安全隱患,恢復防洪庫容,增強水資源調控能力。推進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山洪地質災害防治要堅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抓緊完善專群結合的監測預警體系,加快實施防災避讓和重點治理。
(1)山洪地質災害統計表擴展閱讀:
山洪的成因:
1、地形條件
一般形成山洪泥石流的地形特徵是中高山區,相對高差大,河谷坡度陡峻。表層為植皮覆蓋有較厚的土體,土體下面為中深斷裂及其派生級斷裂切割的破碎岩石層。
2、森林覆蓋條件
大范圍樹林、毛竹覆蓋,汛期當暖濕空氣攜帶大量水氣,達到林區上空,與林區溫度偏低,相對濕度偏大的冷空氣交鋒,易造成大的局部降水。
3、水源條件
水體既是山洪泥石流的組成部分,又是激發因素,主要來自降雨。降雨激發山洪的現象,一是前期降雨和一次連續降雨共同作用。二是前期降雨和最大一小時降雨量起主導激發作用。
山頂土體含水量飽和,土體下面的岩層裂隙中的壓力水體的壓力劇增。當遇暴雨,能量迅速累積;致使原有土體平衡破壞,土體和岩層裂隙中的壓力水體沖破表面覆蓋層,瞬間從山體中上部傾瀉而下,造成山洪和泥石流。
暖濕氣流遇山體阻擋,產生暖濕氣流上升運動,在山頂和迎風坡形成冷暖鋒面產生雷暴雨。由於山體的中上部伸入雲層,地面還是十分悶熱,山雨欲來風滿樓時,山體的中上部早已處於兩層之中。所以往往地面降雨不久。山洪就爆發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山洪
2. 山洪地質災害與地質災害的區別
山洪地質災害主要指由山洪引發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而地質災害包括很多,除了滑坡、泥石流之外,還有火山、地震、山崩、地裂、崩塌等
3. 2010年所發生的地質災害
高中地理涉及的地質災害就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今年當然是地震了,「天坑」是因為地下是喀斯特地貌,石灰岩的地下溶洞,地面不堪重負,才塌的,應該不算地質災害吧?
4. 江山市年水庫搶險和小流域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方案
一、演練目的
增強防大汛、抗大災的意識,提高和檢驗我市各級防汛機構應急指揮能力及應急響應能力,進一步規范和理順我市防汛指揮和地質災害應急響應體系和指揮程序。
二、演練背景
近年來氣候異常。去年我市降雨頻繁,全年全市平均降水2656.5毫米,較多年平均降水1820.5毫米偏多46%;其中1~7月,全市平均降水1753.5毫米,較同期多年平均1392.7毫米偏多25.9%。全市主要遭受3月早春汛、4月29日、6月9日、6月22日至24日及8月8日等5次大暴雨的襲擊,給我市的水利、農業、交通等基礎設施和工農業生產造成了較大的災害。短時強降雨引發的山塘水庫出險、突發性地質災害依然是我們防汛和應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本次演練的背影就是我市大橋鎮普降大暴雨,山塘水庫水位爆滿,小流域山洪暴發,蘇源水庫水位持續上漲,溢洪道發生山體滑坡,泄洪受阻,嚴重影響大壩安全,水庫下游的70名群眾受到威脅需緊急轉移;滑坡體不斷被山洪沖擊,通往庫尾道路也被滑下的泥石堵塞,存在較大的泥石流隱患,有危險的庫區常住村民4戶12人需要轉移撤離;大橋溪發生多處堤防被沖毀、群眾被洪水圍困等險情。
三、演練時間和地點
(1)時間:擬於2013年×月×日8:50;
(2)地點:大橋鎮芳源村蘇源水庫
四、主辦、承辦方
1.主辦單位:
江山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揮部
江山市地質災害應急防治指揮部
2.承辦單位:
江山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揮部辦公室
江山市水利局、江山市國土資源局
江山市大橋鎮人民政府
五、參加人員(約200人)
(1)市政府、市防汛防旱指揮部領導、成員單位(32人);
(2)各鄉鎮長(街道辦主任)、分管領導、水利員、國土員,市水利局中層幹部、市國土局地環科人員(70人);
(3)大橋鎮全體幹部,行政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水庫下游村兩委幹部(80人);
(4)大橋鎮蘇源水庫庫底附近撤離戶25戶70人,庫區居住撤離戶4戶12人;大橋溪小流域山洪災害撤離戶3戶11人;
(5)新聞單位人員。
六、演練總指揮和主持
(1)演練總指揮:由徐文副市長擔任
(2)主持人:由大橋鎮黨委書記陳國平主持
七、演練內容
模擬大橋鎮范圍連續多日暴雨,小流域山洪暴發,大橋鎮蘇源水庫大壩溢洪道左側山體先出現裂縫,後山體局部發生滑坡阻塞溢洪道,嚴重影響大壩安全,水庫庫尾及下游的70名群眾受到威脅需緊急轉移;滑坡體不斷被山洪沖擊,通往庫尾道路也被滑下的泥石堵塞,存在較大的泥石流隱患,有危險的庫區常住村民3戶11人需要轉移撤離;大橋溪發生多處堤防被沖毀、群眾被洪水圍困等險情,市鎮兩級立即組織分析研判、指揮決策、開展搶險,重點圍繞「防、避、搶、救」開展演練,著重開展巡庫查險、溢洪道疏通、臨時堰壩修築、人員轉移等方面場景。
5. 山洪地質災害防治要堅持什麼相結合
山洪地質災害防治要堅持以人為本、科學防治、依法防治、防治結合、以防為主的原則,始終堅持非工程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專業預防與群測群防相結合,應急轉移和避災安居相結合,項目建設與運行管理相結合,准確把握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設的實施機制。
通過提高防洪標准、調整人類活動方式、增強山區群眾防災避災意識,可以達到減少山洪災害發生頻率或減輕其危害的目的。在山洪防治規劃中,近期宜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為主,遠期以植物措施為主。
(5)山洪地質災害統計表擴展閱讀:
形成因素
1.地質地貌因素:
山洪災害易發地區的地形往往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蝕溝谷發育,其地質大部分是滲透強度不大的土壤,如泥質岩、板頁岩發育而成的抗蝕性較弱的土壤,遇水易軟化、易崩解,極有利於強降雨後地表徑流迅速匯集,一遇到較強的地表徑流沖擊時,從而形成山洪災害。
2.氣象水文因素:
山丘區不穩定的氣候系統,往往造成持續或集中的高強度降雨。據統計,發生山洪災害主要是由於受災地區前期降雨持續偏多,使土壤水分飽和,地表松動,遇局地短時強降雨後,降雨迅速匯集成地表徑流而引發溪溝水位暴漲、泥石流、崩塌、山體滑坡。從整體發生、發展的物理過程可知,發生山洪災害主要還是持續的降雨和短時強降雨而引發的。
3.人類活動因素:
山丘地區過度開發土地,或者陡坡開荒,或工程建設對山體造成破壞,改變地形、地貌、破壞天然植被,亂砍濫伐森林,失去水源涵養作用,均易發生山洪。
山洪防治工作的目標是:確保人員安全,確保水庫大壩安全,確保重要城鎮安全,確保重要交通幹道和通信干線的安全,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損失,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6. 山洪地質災害防治要堅持什麼結合
山洪地質災害防治要堅持以人為本、科學防治、依法防治、防治結合、以防為主的原則版,權始終堅持非工程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專業預防與群測群防相結合,應急轉移和避災安居相結合,項目建設與運行管理相結合,准確把握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設的實施機制……
7. 廣東省氣候中心使用的廣東省山洪地質災害風險區劃GIS系統是哪家公司做的啊
廣州哈圖http://www.gzhatu.com/anli1.htm
8. 全國26省份遭受洪澇災害 分別是哪些
從國家防總獲悉,截至7月3日統計,全國已有26省(區、市)1192縣遭受洪澇災害,受災人口3282萬人,緊急轉移148萬人,因災死亡186人、失蹤45人,直接經濟損失約506億元。
受災害影響
截至7月3日統計,全國已有26省(區、市)1192縣遭受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2942千公頃,受災人口3282萬人,緊急轉移148萬人,因災死亡186人、失蹤45人,倒塌房屋5.6萬間,直接經濟損失約506億元。與2000年以來同期均值相比,受災面積、受災人口、死亡人口、倒塌房屋分別偏少6%、33%、47%、76%,直接經濟損失偏多51%。
預計今年主汛期全國降水總體偏多,主要多雨區位於江南、江淮、黃淮、西南、東北等地,長江、松花江、淮河發生較大洪水的可能性較高,登陸台風個數偏少,但強度偏強,可能有強台風登陸我國並深入內陸。未來10天,還將有2次強降雨過程,其中2~4日,長江中下游沿江及西南東部、江淮、黃淮南部、華南西部南部等地將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區有大暴雨;5~9日,主要降雨區逐步北抬至江淮北部、黃淮中南部、西南東部等地,雨量一般為中到大雨,部分地區有暴雨。3日8 時,今年第1號台風「尼伯特」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較常年首個台風生成時間偏晚約110天),並向我國東部沿海靠近。受其影響,7~8日,福建北部、浙江、上海、江蘇南部沿海將出現較強降雨和大風天氣過程。
受近日持續強降雨影響,長江中下游幹流蓮花塘至大通江段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3~5日將全線超警;太湖水位3日將超過保證水位4.65米,並繼續緩漲;淮河上中游幹流近日可能發生超過警戒水位的洪水。防汛形勢嚴峻。
當前,我國防汛工作已進入關鍵階段。下一步,國家防總將從最不利情況出發,從降雨和洪水的最惡劣組合著手,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全力做好各項防禦工作,進一步加強監測預警預報,密切監視雨情、水情、汛情的發展變化,滾動分析預報,強化會商研判和應急值守,科學精細調度防洪工程,做好堤防、水庫及穿堤涵閘、泵站等建築物的隱患排查,發現險情及時搶險處置。根據流域當前水情汛情以及可能發生的強降雨過程,不斷完善防禦洪水的各項措施,嚴格執行水庫調度運行計劃,留足防洪庫容,全力做好應對流域超標准洪水的准備;提前部署搶險隊伍,備足搶險物料。
各流域防總和各地防指要進一步密切溝通聯系,充分發揮流域防總的綜合協調、指揮決策作用,要著力做好山洪災害防禦、水庫安全度汛、城市防洪排澇等重點工作,及時轉移危險區群眾,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要加強與解放軍、武警部隊的溝通聯系,軍地聯動、軍民聯防,合力做好抗洪搶險救災工作。
9. 什麼是山洪地質災害易發
山洪是自然災害一種,屬水利部門分管;地質災害是滑坡、崩落、塌陷、泥石流等等地回質原因形成的自然災害答,歸國土部門分管;地震是特殊地質災害,歸科技部門下屬的地震機構分管。
因此應當描述為: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說明該區岩土裸露,風化強烈,岩石破碎、疏鬆,雨季易發山洪,誘發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應當植樹造林,涵養水土。
10. 遇到山洪地質等災害的時候到底該如何逃生
今年註定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年份,前有疫情來勢洶洶,甚至到現在也還沒有一個特別好的解決方案;年中的時候多地又有暴雨,接著就引發了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雖然國家在第一時間派出了泄洪戰士,不少人民群眾也自發走上第一線抗洪,但我們從種種媒體上放出的視頻里還是可以看到,人類在大自然的面前是多麼地渺小和不堪一擊;學習防災避災地知識又是多麼地有必要。
如果你很不幸地遇見了山洪也不要過於害怕和慌亂,應該保持冷靜,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向樓頂、山頂、避洪台等地勢較高的地方跑。但切記千萬不要從洪水經過的路徑上跑或者是嘗試涉水過洪流,這樣極有可能會直接被洶涌的洪水給帶走。
另外,可以用手機等通訊工具積極向救援中心求救,如果手機沒信號或進水沒法用的話也可以揮動自己身上顏色比較鮮艷的衣服來呼救,方便自己被發現,也節約了救援人員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