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新鐵路地質災害
① 簡述蘭新高鐵在建設過程中沿途自然環境對工程建設帶來的影響
1、據設計單位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的專家介紹,蘭新鐵路第二雙線西寧至張掖段先後穿越大坂山、祁連山,這些地區最冷月平均氣溫為零下13.1攝氏度,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34.5攝氏度,隧道建成後凍害問題將十分突出。
2、另一方面,線路在甘肅、新疆境內大部分穿行於戈壁荒漠地區,解決戈壁荒漠地區路基沉降控制、邊坡防護、軌道結構、綜合接地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對於項目的順利實施以及建成後鐵路的運輸安全有著重要意義。
3、途徑風區
蘭新高速鐵路新疆段要途經4大風區。其中,「百里風區」、「三十里風區」的風力最為強勁,部分區段最大時速達60米/秒,相當於十七級風。為此,鐵路建設部門在戈壁路段建設了鋼筋混凝土擋風牆,在124座橋梁路段,安裝了由不同尺寸的H形鋼柱和開孔波形鋼板組成的擋風屏,風力最為強勁的百里風區核心地帶,在路基上拼裝了一座長1.2公里的防風明洞。這些防風工程和技術的運用,保障了列車運行安全。
為攻克這一系列技術難題,鐵一院吸取青藏鐵路設計、建設中的成功經驗,集中精銳力量,重點開展了 「大風、戈壁、嚴寒地區高標准鐵路關鍵技術及配套技術」的研究。
這項研究共分10個課題,即大風區高標准鐵路防風技術研究,戈壁區高標准鐵路路基關鍵技術研究,高標准鐵路簡支鋼桁梁柔性拱設計研究,高標准鐵路高地震烈度區抗震、減震及隔震設計研究,嚴寒地區高標准鐵路隧道防凍害技術研究,祁連山越嶺段碎屑流地層隧道支護參數及施工方法研究,軌道結構綜合試驗段試驗研究,疆煤外運集疏運綜合系統專題研究,乾旱沙漠地區綜合接地研究,風沙多發區鐵路道岔沙防護技術方案研究。
2016年後,蘭新高速鐵路主要運行的動車組列車更換為CRH2G型動車組列車,CRH2G型動車組列車由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相比於CRH5型動車組列車,其耐高低溫性能更加突出,CRH2G型動車組列車攻克了耐高寒、抗風沙、耐高溫、適應高海拔、防紫外線老化五大技術難題,能同時經受±40℃的高寒高溫、能在11級大風下安全運行、擁有3道「保護罩」防沙塵。
② 蘭新鐵路小平羌隧道是施工事故還因為自然災害
據我所知是自然災害,地質原因造成的。
③ 蘭新線發生什麼地質災害
蘭新鐵路民和南至樂都南區間1759公里+428米處的張家莊隧道發生地質災害,造成接觸網故障,具體沒說是什麼。
④ 4·20甘肅蘭新鐵路隧道塌方事故的介紹
2011年4月20日凌晨4時,蘭新鐵路第二雙線山丹軍馬場境內小平羌隧道發生坍塌事故,造成負責施工的中鐵二局12名現場工作人員被困,至4月20日晚9時許,已造成2人死亡,10人失蹤。
⑤ 蘭新高鐵前幾天發生地質災害,列車停運現在開通沒有
目前依舊是無限期停運,解釋是發生地質災害,山體開裂,造成隧道內接觸網故障,這就說明隧道也開裂了,一時半會兒解決不了。
⑥ 4·20甘肅蘭新鐵路隧道塌方事故最新消息
隱私舞弊,使用不合格的土砂(運費加砂子成本50元/方)冒充水洗砂(回運費加砂子成本150元答/方)進行隧道支護襯砌,所有材料不能按價及時付款,不合格的材料就罷了,還要偷工減料,不出事故才怪呢。開除幾個人能遏制事故。可笑!!!!
⑦ 蘭新鐵路所經地區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大氣
蘭新鐵路東起甘肅省蘭州市西至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邊境城市阿拉專山口市,全長2423公里,其屬中蘭州至精河段全線為雙線電氣化鐵路,精河至阿拉山口段為單線電氣化鐵路,曾是新疆通往內地的唯一鐵路線。
主要環境問題是土地荒漠化。
⑧ 幫忙解釋一個高考地理題,第5題,蘭新鐵路為什麼不容易受洪水威脅,我看了答案解析說是西北乾旱降水少,
天山的冰雪融水量不會達到洪水的程度的。。。並且都匯入塔里木河了。
⑨ 影響蘭新高鐵安全運行的主要自然災害是() A. 滑坡 B. 風災 C. 泥石流 D. 地震
蘭新鐵路位於我國西北地區,在亞歐板塊內部,地震相對較少;由於鐵路沿線地區,地勢較平坦,降水少,滑坡、泥石流很少;西北地區靠近冬季風的源地,多大風天氣.
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