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工程地質形成性考核冊

工程地質形成性考核冊

發布時間: 2021-02-08 01:09:46

⑴ 誰有高層建築結構與抗震形成性考核冊的作業答案

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與要求]: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土木建築工程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的高級土木工程專業技術人才。

[專業課程]:本專業涵蓋鐵道工程、公路與道路工程、橋梁及結構工程、地下結構與隧道工程、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岩土工程、土建結構工程及市政工程等專業領域。基礎知識主線為數學—力學—結構,開設有工程制圖、工程測量、工程地質、建築材料、基礎工程、力學、結構設計原理等技術基礎課,線路工程、橋梁工程、地下工程、房屋建築工程專業平台課程,鐵道工程(選線設計、路基工程、鐵路軌道)、橋梁工程(混凝土橋、鋼橋、橋渡設計)、地下工程(地下結構設計原理與方法、地下工程量測與試驗、地下工程施工與管理)、建築工程(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建築施工技術、建築結構抗震設計)、道路工程(路面工程、道路工程材料、道路幾何設計)、岩土工程(地基處理、岩土工程、深基坑工程)、市政工程(城市給排水工程、城市防水工程、市政結構物設計)等七個專業課群組。

[學制與學位]:學制4年,成績優秀者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適用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在鐵路、公路、房建、城建、市政、機場、水利、港口工程等部門的勘察設計院、工程集團公司、管理局從事工程規劃、勘測、設計、施工、科技開發和經營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相關的科研院所、大中專院校從事科研、教學和科技服務等工作。本專業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好評,多年來一直供不應求,就業前景好。學院擬繼續在2005年新生中選拔優秀學生開辦「茅以升班」。

河海大學土木工程專業介紹:

本專業培養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從事土木工程的項目規劃、設計、研究開發、施工及管理的能力,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1999年通過全國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教育評估,2004年通過復評,現作為江蘇省品牌專業進行重點建設。我校土木工程學科在全國排名列第7。具有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及本專業領域的各二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岩土工程」為國家重點學科,「結構工程」為江蘇省重點學科。

本專業畢業生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了解當代科學技術的主要方面和前景及發展動向,了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規;掌握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岩土力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工程規劃、工程材料、結構分析與設計、地基處理方面的基本知識,掌握工程測量與實驗、施工技術與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備工程制圖、計算機應用、主要測試和實驗儀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綜合應用各種手段(包括外語手段)查詢資料、獲得信息的能力,具有進行工程設計、試驗、施工組織與管理和科學研究的能力。

主要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

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流體力學、計算機基礎、計算機語言與程序、計算機輔助設計、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制圖、工程地質與勘察、測量學、土力學與地基基礎、房屋建築學、混凝土結構和砌體結構、鋼結構、施工技術與組織、建設項目管理、結構抗震設計以及相關的主要專業課。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有認識實習、測量實習、工程地質實習、生產實習、房屋建築學課程設計、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鋼結構課程設計、土木工程施工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主要專業實驗:力學實驗、土木工程材料實驗、結構實驗、土工實驗等。

畢業後主要就業單位

近三年畢業生供需比1:6。畢業後可在房屋建築、岩土與地下工程、道路橋梁工程等土木工程方面的設計、施工、管理、投資、房地產開發、科研和教育等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
http://cce.hhu.e.cn/news/shownews.asp?ID=123

土木工程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

(一)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並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級土木工程技術人才。
畢業生能從事土木工程的設計、施工與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項目規劃和研究開發能力。

(二) 基本規格要求
1. 品德和政治思想要求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理解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而奮斗的志向和責任感;具有敬業愛崗、艱苦奮斗、遵紀守法、團結合作的品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2.主要知識與能力要求
(1) 具有基本的人文社會科學理論知識和素養:在哲學及方法論、經濟學、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識,對文學、藝術、倫理、歷史、社會學及公共關系學等的若干方面進行一定的修習;
(2) 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掌握高等數學、普通物理、普通化學,了解現代物理、化學的基本知識,了解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應用前景;
(3) 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掌握橋梁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隧道與地下結構工程、建築工程和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論,掌握工程規劃與選型、工程材料、結構分析與設計、地基處理、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方面的基本知識,掌握有關工程測量、測試與試驗的基本技能,了解建設項目管理和環境等方面的基本內容,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規。
(4) 具有綜合應用各種手段查詢資料、獲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應用語言文字、圖形等進行工程表達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計算機應用的基本能力。
(5) 具有進行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經過一定環節的訓練後,具有研究與應用開發的創新能力。
3.身體素質要求
具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受到必要的軍事訓練,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和軍事訓練合格標准,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能夠履行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神聖義務。

(三) 主幹學科
力學、土木工程

(四) 主要(干)課程和特色課程
主幹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及基礎工程、砼結構設計原理、鋼結構設計原理、土木工程材料、工程經濟與管理。
特色課程:地下鐵道、地基加固與處理。

(五) 學制與學位
基本學制:4年,彈性學習年限3~6年。
學位:工學學士。

(六) 有關說明

1. 每個學生修滿不少於196.5學分,可予畢業.其中必修課116.5學分,選修課36.5學分,集中實踐環節37.5學分,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6學分.
2. 符合學位條例規定條件的本專業畢業生,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3. 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根據學校規定所取得的學分,單獨記載,超過6學分的部分可以取代相應選修課的學分.

(七)各類課程學時學分分配表

課程類別 課程性質 學分 占課內總學分比例(%) 學時 占課內總學時比例(%)
公共基礎課 必修 64 32.6% 1064 42.1%
選修 12 6.1% 192 7.6%
學科基礎課 必修 52.5 62.7% 880 34.8%
選修 6 3.0% 96 3.8%
專業課 必修 15.5 7.9% 248 9.8%
選修 3.0 1.5% 48 1.9%
集中實踐環節 37.5 24.4% 39周
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 6 3.0%
合計 196.5 2528

土 木 工 程 專 業
教 學 大 綱

【說明】:根據中南大學2002年《本科培養方案》(即教學計劃)編制的由土木建築學院開出的土木工程專業各門課程的教學大綱,已匯編入《土木建築學院教學大綱》(2003年11月),分上、下兩冊。每門課程的教學大綱包括以下欄目:課程編號;課程名稱;學分;總學時;實驗學時;課內上機學時;先修課程要求;適應專業(含專業方向);參考教材(含課本教材及主要參考書);課程在培養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務;課程的基本要求;課程的基本內容以及重點難點;實驗要求;課程學時分配;考核方式;制定執筆者、審核者及批准者。
《土木建築學院教學大綱》不含公共基礎課、全校性選修課及其他學院為土木工程專業開設的學科基礎選修課。
本附錄限於篇幅,主要編入了各門課程的章節內容標題及學時分配。

目 錄

學科基礎課
必修課:
畫法幾何與工程制圖…………………
理論力學Ⅰ……………………………
材料力學Ⅰ……………………………
流體力學………………………………
結構力學Ⅲ……………………………
工程地質………………………………
工程測量………………………………
土木工程材料………………………
土力學與基礎工程Ⅰ…………………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
鋼結構設計原理……………………
施工組織及概預算…………………
工程經濟與管理……………………
選修課:
新型建築材料…………………
防災減災概論……………………
建設法規……………………………
現代預應力技術…………………
結構試驗……………………………
工程結構可靠度……………………
鋼—混凝土組合結構…………………
彈性力學及有限元……………………
專業課(按專業方向選修)
鐵道工程方向:
選線設計及線路CAD……………
鐵路軌道………………………………
路基及支擋結構………………………
道路工程………………………………
橋梁工程………………………………
隧道工程………………………………
公路工程方向:
公路勘測設計…………………………
道路CAD…………………………………
路基路面工程…………………………
橋梁工程………………………………
隧道工程……………………………
城市道路設計…………………………
橋梁工程方向:
混凝土橋…………………………………
鋼橋………………………………………
橋渡設計…………………………………
橋梁CAD…………………………………
隧道工程…………………………………
橋梁建造…………………………………
線路工程…………………………………
房屋工程…………………………………
隧道及地下結構工程方向;
隧道工程…………………………………
地下鐵道…………………………………
岩體力學…………………………………
線路工程…………………………………
地下建築CAD……………………………
地下建築物規劃設計……………………
橋梁工程…………………………………
建築工程方向:
房屋建築學………………………………
混凝土結構及砌體結構…………………
房屋鋼結構……………………………
高層建築結構設計……………………
建築施工……………………………
建築結構CAD ……………………………
橋梁工程…………………………………
岩土工程方向:
岩石力學…………………………………
基礎工程Ⅱ………………………………
路基與邊坡工程…………………………
岩土工程測試技術………………………
道路與鐵道工程…………………………
隧道與地下工程…………………………
橋梁工程…………………………………
建築工程…………………………………
各專業方向的公共選修課程:
橋梁振動…………………………………
特種結構…………………………………
地下空間利用……………………………
給排水工程………………………………
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
地基加固與處理…………………………
工程監理…………………………………
交通規劃工程……………………………
高速及重載鐵路…………………………
交通運輸學………………………………
城市軌道交通……………………………
公路工程測試技術………………………
高速公路…………………………………
公路施工組織與概預算…………………

⑵ 2018年鋼結構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工程地質】作業1 一、選擇題 1C 2A 3B 4D 5A 6D 7A 8C 9C 10D 二、判斷題 1 W 2 R 3 R 4 W 5W 6 W 7 W 8 R 9 W 10 W 三、簡答題 1、地質歷史上的生物稱為古生物,其遺體和遺跡可保存在沉積岩層中,它們一般被鈣質、硅質等所充填或交代(石化),形成化石。生物界的演化歷史也是生物不斷適應生活環境的結果,生物演化總的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利用一些演化較快存在時間短,分布較廣泛,特徵較明顯的生物化石種或生物化合組合,作為劃分相對地質年代依據。 2、深成相岩石呈顯晶質等粒結構,塊狀構造,緻密堅硬,物理力學性質好,是良好的建築地基和建築材料;淺成相d岩石多呈斑狀和似斑狀結構,塊狀構造,原生節理較發育,抗風化能力較差;噴出相岩石呈隱晶質、玻璃質結構,流紋、氣孔及塊狀構造,原生節理較發育,抗風化能力較差。 3、測量走向時,使羅盤的長邊緊貼層面,將羅盤放平,水準泡居中,讀指北針或指南針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層的走向。測量傾向時,將羅盤的短邊緊貼層面,水準泡居中,讀指北針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層的傾向。因為岩層的傾向只有一個,所以在測量傾向時,要注意將羅盤的北端朝向岩層的傾斜方向。測量傾角時,需將羅盤橫著豎起來,使長邊與岩層的走向垂直,緊貼層面,等傾斜器上的水準泡居中後,讀懸錘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層的傾角。 4、張節理. W" c) l$ B" A4 {" M 主要特徵是產狀不很穩定,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的延展均不遠;節理面粗糙不平,擦痕不發育,節理兩壁裂開距離較大,且裂縫的寬度變化也較大,節理內常充填有呈脈狀的方解石、石英,以及鬆散工已膠結的粘性土和岩屑等;當張節理發育於碎屑岩中時,常繞過較大的碎屑顆粒或礫石,而不是切穿礫石;張節理一般發育稀疏,節理間的距離較大,分布不均勻。 5、褶皺要素主要有核、翼、轉折端、樞紐、軸面等。 ! C. G6 {/ h2 P6 B, Y組成褶皺中心部分的岩層叫核。翼是褶皺兩側的岩層。轉折端是從一翼向另一翼過渡的彎曲部分。組成褶皺的岩層的同一層面上各個最大彎曲點的聯線叫樞紐。軸面是連接褶皺各層樞紐構成的面,軸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 四、論述題 1、沉積岩相對地質年代的確定有以下幾種方法: (1)地層層序律 在地質歷史中的每個地質年代都有相應的沉積岩層(部分地區還有噴出岩)形成,這種在一定地質年代內形成的層狀岩石稱為地層。在一個地區內,如果沒有發生巨大的構造變動,沉積岩層的原始產狀是水平或接近水平的,而且都是先形成的在下面,後形成的在上面。這種正常的地層疊置關系,稱為地層層序律,即疊置律。根據地層層序律便可將地層的先後順序確定下來。 (2)生物演化律 地質歷史上的生物稱為古生物,其遺體和遺跡可保存在沉積岩層中,它們一般被鈣質、硅質等所充填或交代(石化),形成化石。生物界的演化歷史也是生物不斷適應生活環境的結果,生物演化總的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利用一些演化較快存在時間短,分布較廣泛,特徵較明顯的生物化石種或生物化合組合,作為劃分相對地質年代依據。 (3)' B9 Y5 A$ K5 H6 D4 Q 岩性對比法 岩性對比法以岩石的組成、結構、構造等岩性方面的特點為對比的基礎。認為在一定區域內同一時期形成的岩層,其岩性特點基本上是一致的或近似的。

⑶ 誰有2018電大的鋼結構形成性考核冊求好心人發 我

【工程地質】作業1
一、選擇題
1C 2A 3B 4D 5A 6D 7A 8C 9C 10D
二、判斷題
1 W 2 R 3 R 4 W 5W 6 W 7 W 8 R 9 W 10 W
三、簡答題
1、地質歷史上的生物稱為古生物,其遺體和遺跡可保存在沉積岩層中,它們一般被鈣質、硅質等所充填或交代(石化),形成化石。生物界的演化歷史也是生物不斷適應生活環境的結果,生物演化總的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利用一些演化較快存在時間短,分布較廣泛,特徵較明顯的生物化石種或生物化合組合,作為劃分相對地質年代依據。
2、深成相岩石呈顯晶質等粒結構,塊狀構造,緻密堅硬,物理力學性質好,是良好的建築地基和建築材料;淺成相d岩石多呈斑狀和似斑狀結構,塊狀構造,原生節理較發育,抗風化能力較差;噴出相岩石呈隱晶質、玻璃質結構,流紋、氣孔及塊狀構造,原生節理較發育,抗風化能力較差。
3、測量走向時,使羅盤的長邊緊貼層面,將羅盤放平,水準泡居中,讀指北針或指南針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層的走向。測量傾向時,將羅盤的短邊緊貼層面,水準泡居中,讀指北針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層的傾向。因為岩層的傾向只有一個,所以在測量傾向時,要注意將羅盤的北端朝向岩層的傾斜方向。測量傾角時,需將羅盤橫著豎起來,使長邊與岩層的走向垂直,緊貼層面,等傾斜器上的水準泡居中後,讀懸錘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層的傾角。
4、張節理. W" c) l$ B" A4 {" M
主要特徵是產狀不很穩定,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的延展均不遠;節理面粗糙不平,擦痕不發育,節理兩壁裂開距離較大,且裂縫的寬度變化也較大,節理內常充填有呈脈狀的方解石、石英,以及鬆散工已膠結的粘性土和岩屑等;當張節理發育於碎屑岩中時,常繞過較大的碎屑顆粒或礫石,而不是切穿礫石;張節理一般發育稀疏,節理間的距離較大,分布不均勻。
5、褶皺要素主要有核、翼、轉折端、樞紐、軸面等。
! C. G6 {/ h2 P6 B, Y組成褶皺中心部分的岩層叫核。翼是褶皺兩側的岩層。轉折端是從一翼向另一翼過渡的彎曲部分。組成褶皺的岩層的同一層面上各個最大彎曲點的聯線叫樞紐。軸面是連接褶皺各層樞紐構成的面,軸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
四、論述題
1、沉積岩相對地質年代的確定有以下幾種方法:
(1)地層層序律
在地質歷史中的每個地質年代都有相應的沉積岩層(部分地區還有噴出岩)形成,這種在一定地質年代內形成的層狀岩石稱為地層。在一個地區內,如果沒有發生巨大的構造變動,沉積岩層的原始產狀是水平或接近水平的,而且都是先形成的在下面,後形成的在上面。這種正常的地層疊置關系,稱為地層層序律,即疊置律。根據地層層序律便可將地層的先後順序確定下來。
(2)生物演化律
地質歷史上的生物稱為古生物,其遺體和遺跡可保存在沉積岩層中,它們一般被鈣質、硅質等所充填或交代(石化),形成化石。生物界的演化歷史也是生物不斷適應生活環境的結果,生物演化總的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利用一些演化較快存在時間短,分布較廣泛,特徵較明顯的生物化石種或生物化合組合,作為劃分相對地質年代依據。
(3)' B9 Y5 A$ K5 H6 D4 Q
岩性對比法
岩性對比法以岩石的組成、結構、構造等岩性方面的特點為對比的基礎。認為在一定區域內同一時期形成的岩層,其岩性特點基本上是一致的或近似的。

⑷ 請問誰知道 08級東南大學 土木工程專業學的 《工程地質》 以及《土力學》 是哪個版本的書 我真的不知道

《結構力學》考試大綱

一、 命題范圍與重點
1.平面體系的幾何組成分析
用平面幾何不變體系的基本組成規則分析給定平面體系的幾何構造,判斷其幾何穩定性。
2.靜定結構的內力計算
靜定梁、剛架、桁架、拱和組合結構的內力計算。
直桿彎矩圖的疊加法;直桿彎矩,剪力及荷載間的微分關系及增量關系。
隔離體平衡法:結點法和截面法以及它們的聯合應用。
多跨靜定梁的計算方法。
剛體體系的虛功原理。
3.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
彈性體的虛功原理及平面結構位移計算的一般公式。
靜定平面彈性結構因荷載、支座移動、溫度變化和製造誤差而產生的位移計算(單位荷載法)。
圖乘法;三角形及標准二次拋物線圖形的面積及形心位置。
彈性體系的功的互等定理、反力互等定理和位移互等定理。
4.力法
用力法計算超靜定梁、剛架、桁架、組合結構。
上述超靜定結構因荷載、支座移動、溫度變化和製造誤差而產生的內力和位移的計算。
對稱性的利用。
5.位移法
等截面直桿的轉角位移方程。
用位移法計算剛架和連續梁由於荷載和支座移動產生的內力。
對稱性的利用。
6.力矩分配法
用力矩分配法計算連續梁和無側移剛架
7.影響線
用靜力法和機動法作靜定梁和桁架反力和內力的影響線。
用機動法作超靜定梁的影響線。
用影響線求給定荷載下的影響量。
8.矩陣位移法
單元剛度矩陣的概念。
利用一般單元的剛度矩陣求特殊單元的剛度矩陣。
局部坐標系和整體坐標系中結點力、位移和單元剛度矩陣的轉換。
整體剛度矩陣的概念,和集成方法。
等效結點荷載。結構整體結點荷載的形成。
9.結構動力計算
單自由度體系的自由振動。自振頻率的計算。
單自由度體系在簡諧荷載作用下的受迫振動。
多自由度體系的自由振動。振型和頻率的計算、主振型的正交性。
多自由度體系在簡諧荷載作用下的受迫振動,振型分解法。
10.結構的極限荷載
截面極限彎矩的計算。
靜定梁及剛架極限荷載的計算。
比例載入的定理。
連續梁的極限荷載。
11.結構穩定性計算
臨界荷載的確定。
彈性支承等截面桿的穩定性。

二、 參考書
1.單 建、呂令毅《結構力學》上、下冊,東南大學出版社
2.龍馭球、包世華《結構力學教程》上、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

《工程結構設計原理》考試大綱
一、命題范圍和基本要求
1、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
(1)了解荷載及結構抗力的有關概念,理解作用效應和結構抗力的隨機性;
(2)掌握結構的功能、極限狀態等基本概念,掌握結構可靠度的基本原理;
(3)掌握結構上的作用及作用效應的計算方法,理解荷載的代表值;
(4)理解設計基本表達式,材料強度的標准值,了解荷載、材料強度等分項系數。

2、工程結構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

(1)掌握鋼材單軸受力下的工作性能,了解鋼材在單軸反復應力下的工作性能;

(2)了解鋼材在復雜應力下的工作性能,了解鋼材的疲勞性能;

(3)了解影響鋼材性能的一般因素、鋼材的冷加工性能及結構對鋼材的要求;

(4)了解工程結構用鋼材(筋)的分類;

(5)掌握單軸受力混凝土各強度指標及關系,了解復合受力混凝土的強度特點;

(6)掌握單軸受力混凝土的應力--應變關系,理解彈性模量和變形模量等概念;

(7)掌握混凝土徐變、收縮和膨脹等概念,了解其對結構的影響;

(8)了解塊材、砂漿以及砌體的類型和選擇原則;

(9)掌握砌體在壓、拉、彎和剪作用下的破壞特徵及強度。

3、構件的連接
(1)了解結構構件的常用連接形式;
(2)了解焊縫連接的形式及應力特點,掌握焊縫的設計計算方法;
(3) 掌握螺栓連接的受力特點和計算方法;
(4)掌握高強螺栓的計算方法。

4、鋼受彎構件計算原理
(1)掌握鋼受彎構件的受力全過程、破壞特徵;
(2)掌握鋼受彎構件強度計算方法;
(3)掌握鋼受彎構件整體穩定計算方法;
(4)掌握鋼受彎構件局部穩定計算方法。

5、混凝土受彎構件承載力計算原理
(1)掌握砼受彎構件截面正應力分布的特點;
(2)掌握砼受彎構件的受力全過程、破壞特徵;
(3)掌握砼受彎構件正截面計算的基本假設;
(4)掌握砼受彎構件承載力計算方法;
(5)掌握砼彎(剪)構件斜截面應力分布的特點,破壞特徵;
(6)掌握砼彎(剪)構件斜截面計算的基本假設、承載力公式的建立及應用。

6、鋼受壓構件計算原理
(1)掌握軸心和偏心鋼受壓構件截面正應力分布的特點;
(2)掌握軸心鋼受壓構件的強度計算方法;
(3)掌握軸心鋼受壓構件的整體穩定和局部穩定計算方法;
(4)掌握偏心鋼受壓構件強度計算方法;
(5)掌握偏心鋼受壓構件的整體穩定和局部穩定計算方法。

(6)掌握格構式鋼受壓構件的整體穩定和局部穩定計算方法。

7、混凝土受壓構件承載力計算原理
(1)掌握混凝土軸心和偏心受壓構件截面正應力分布的特點;
(2)掌握混凝土軸心和偏心受壓構件的受力全過程和截面破壞特徵;
(3)掌握混凝土軸心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公式的建立和計算方法;
(4)了解螺旋筋砼軸心受壓構件的工作原理、承載力公式的建立和計算方法;
(5)掌握砼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計算的基本假設和簡化;
(6)掌握砼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公式的建立和計算方法;
(7)掌握砼構件彎矩和軸力相關曲線的概念和應用;
(8)掌握受壓(剪)構件斜截面承載力的計算方法。

8、受拉構件承載力計算原理
(1)掌握軸心和偏心受拉構件截面正應力分布的特點;
(2)掌握鋼結構軸心和偏心受拉構件的受力全過程、破壞特徵和強度計算;
(3)掌握混凝土結構軸心和偏心受拉構件的受力特點、破壞特徵和承載力計算。

9、砌體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原理

(1)掌握影響無筋砌體受壓構件承載力的主要因素;

(2)掌握無筋砌體受壓構件承載力計算公式的建立和計算方法;

(3)熟悉砌體局部受壓批破壞的類型,掌握計算公式的建立和計算方法;

(4)了解網狀配筋砌體和組合砌體受壓構件的受力特點和一般構造;

(5)熟悉網狀配筋砌體和組合砌體受壓構件計算公式的建立和計算方法。

10、構件的變形和裂縫寬度的計算原理
(1)了解混凝土構件裂縫產生和開展的過程和原理;
(2)了解在帶裂縫混凝土構件截面的應力分布規律和截面曲率的變化;
(3)理解混凝土構件裂縫寬度驗算公式的建立,掌握驗算方法;
(4)了解受彎構件截面剛度的影響因素,掌握截面計算剛度的計算;
(5)掌握撓度的計算方法。

11、預應力結構的基本概念
(1)掌握預應力結構的基本概念;
(2)掌握預應力損失的計算方法和組合;
(3)掌握預應力軸心受拉構件的受力全過程和設計計算方法;
(4)掌握預應力受彎構件的受力全過程。

12、梁板結構設計
(1)了解板的類型和受力特點;
(2)掌握連續單向板的彈性分析方法,理解邊支承雙向板的彈性分析方法;
(3)理解超靜定結構塑性內力重分布的概念,掌握連續單向板按調幅法的計算方法,掌握雙向板的塑性鉸線法。

二、 參考書
1、曹雙寅主編. 工程結構設計原理. 東南大學出版社

2、邱洪興主編. 建築結構設計. 東南大學出版社

三、考試形式

考試形式:閉卷
《施工技術》考試大綱

一、課程內容:
1. 緒論:研究對象、任務和學習方法
2. 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施工特點;土的工程分類;土的工程性質。

場地設計標高的確定;土方量計算;土方調配。
集水坑降水;流砂的原因與防治;輕型井點降水;管井井點降水;噴射井點降水;基坑開挖與降水對鄰近建築物的影響與措施。

邊坡坡度與邊坡穩定;土壁支護。

主要土方機械的特點與施工方法;土方機械的選擇;土的填築與壓實。
3. 樁基礎工程
樁的預制;沉樁前的准備工作;樁的沉設(錘擊沉樁,振動沉樁,靜力壓樁)。
鑽孔灌注樁;人工挖孔灌注樁;套管成孔灌注樁;爆擴灌注樁。
4. 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材料;基本構件的模板構造;模板工程設計;模板工程安裝與拆除。
5. 鋼筋工程

鋼筋檢驗;鋼筋翻樣與配料;鋼筋加工;鋼筋連接;鋼筋安裝與檢查。
6.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製備;混凝土運輸;混凝土澆築;混凝土養護;混凝土缺陷修整;混凝土質量檢查;混凝土冬期施工;混凝土特殊施工
7. 預應力混凝土工程

預應力鋼材與錨(夾)具

預應力張拉設備

後張法施工:孔道留設;預應力筋製作;預應力筋張拉;孔道灌漿與端頭封裹;無粘結預應力施工。

先張法施工:張拉台座;預應力筋鋪設;預應力筋張拉;預應力筋放張。
8. 結構安裝工程
桅桿起重機;自行桿式起重機;塔式起重機。
結構安裝前的准備工作;構件安裝工藝;結構安裝方案。
鋼構件的製作;鋼結構安裝工藝。
升板法施工;頂升法施工;滑移法施工。
9. 砌體與腳手架工程
外腳手架;里腳手架;腳手架安全技術。
砌體材料准備與運輸;砌築工藝與質量要求。
砌塊排列;砌塊施工工藝。
10. 防水工程
屋面找平層;保溫隔熱層;卷材防水屋面;塗膜防水屋面;剛性防水屋面。
地下結構的防水方案與施工排水;防水混凝土結構施工;水泥砂漿防水層施工;卷材防水層施工。
11. 裝飾工程
一般抹灰施工;裝飾抹灰施工。
大理石和花崗岩飾面板安裝;飾面磚鑲貼。
塗料工程;裱糊工程。

幕牆工程施工

二、課程重點與命題范圍
2.土方工程
·土的工程性質;場地設計標高的確定;土方量計算。
·流砂的原因與防治;輕型井點降水(含平面與高程設計);管井井點降水;基坑開挖與降水對鄰近建築物的影響與措施。
·邊坡坡度與邊坡穩定。
·主要土方機械的特點與施工方法;土的填築與壓實。
3.樁基礎工程
·沉樁順序的確定;樁的沉設(錘擊沉樁,振動沉樁,靜力壓樁)。
·鑽孔灌注樁;沉管灌注樁。
4. 模板工程

·鋼模板與膠合板模板;

·基本構件的模板構造;

·模板工程設計計算(含支架);

·模板工程安裝與拆除。
5. 鋼筋工程

·鋼筋翻樣與配料(含下料計算);

·鋼筋焊接連接;鋼筋機械連接。
6.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配製(含配料計算);混凝土攪拌;混凝土運輸;混凝土澆築與振搗;混凝土養護;

·混凝土缺陷修整;混凝土質量檢查;

·混凝土冬期施工。
7. 預應力混凝土工程

·預應力鋼材與錨(夾)具;預應力張拉設備。

·後張法施工:孔道留設;預應力筋製作;預應力筋張拉(含計算);孔道灌漿與端頭封裹;無粘結預應力施工。
8.結構安裝工程
·桅桿起重機;自行桿式起重機;塔式起重機。
·構件安裝工藝;結構安裝方案(含起重機選擇計算)。
·鋼構件的製作;鋼結構安裝工藝。
9.砌體與腳手架工程
·外腳手架;腳手架安全技術。
·磚砌體砌築工藝與質量要求。
10.防水工程
·卷材防水屋面;塗膜防水屋面;剛性防水屋面。
·地下結構防水方案與施工排水;防水混凝土結構施工;卷材防水層施工。

三、考試形式及題型

1.考試形式:閉卷

2.考試題型及分值:(1)選擇題與名詞解釋(考核基本概念):約40分

(2)問答與分析題(針對案例背景作定性分析,考核基本知識的應用):約60分

(3)綜合分析與計算題(考核基本理論與方法的應用能力):約50分

四、參考書目
1.郭正興等 《土木工程施工》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7.9
2.應惠清等 《土木工程施工》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 .

《地下結構工程》考試大綱

一、 命題范圍及要求

1. 緒論

1)掌握地下結構形式;

2) 掌握地下結構的設計原則。

2.大開挖基坑工程

1)掌握豎直開挖、放坡開挖允許的最大深度計算方法;

2)了解邊坡失效的防止措施;

3)理解地下水處理方法。.

3.深基坑工程

1)了解支護結構類型及適用范圍;

2)掌握懸臂及單層支點支護結構的計算;

3) 理解支撐體系的計算原則;

4)掌握土層錨桿、土釘牆、水泥擋土牆、逆作拱牆設計原則;

5)理解逆作法施工的基本原理。

4. 新奧法

1)理解新奧法的實質與原則;

2)掌握深埋、淺埋隧道圍岩壓力的確定方法;

3)掌握新奧法中支護剛度-圍岩位移相互關系。

5. 淺埋式結構

1)了解淺埋式結構的形式;

2)掌握矩形封閉框架的計算方法;

6.盾構襯砌結構

1) 了解盾構法施工原理;

2)理解盾構襯砌荷載計算方法;

3) 掌握盾構襯砌截面設計的原則。

7.頂管法

1)了解頂管法的工作原理;

2)理解頂管阻力的計算方法;

3)掌握沉井、鋼板樁支護工作井承壓壁後土體的穩定驗算方法。

8.沉井基礎

1)了解沉井構造;

2)理解沉井下沉系數計算原理;

3)掌握沉井井壁計算方法;

4)掌握沉井刃腳驗算。

9.沉管結構

1)了解沉管結構的概念;

2)理解沉管結構接縫與防水處理;

3)了解管段沉設方法與水下連接;

4)理解沉管基礎處理方法。

10.地下工程施工環境影響與保護

1)基坑變形控制環保等級標准;

2)掌握地表沉降和水平位移估算方法;

3理解地下管線的位移分析方法;

4)解地下水位的上升與下降對岩土工程的影響;

5)理解盾構施工時對周邊的影響。

11地基與結構的非線性特徵和共同作用

1)理解土的應力—應變關系;

2)了解土的變形特徵;

3)理解鋼筋混凝土和土體的非線性特徵;

4)了解地基土與基礎結構的非線性共同作用和反演分析理論。

二、 參考書

《地下結構工程》,龔維明主編,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

《建築結構設計》考試大綱

一、 課程基本要求
本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內容包括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砌體結構和鋼—混凝土組合結構。

1.1了解建築結構的組成和常用種類,能進行結構類型的判別。

1.2了解結構設計的一般過程和內容。

1.3了解建築結構的作用,了解可變荷載的隨機特性;掌握荷載標准值、組合值、頻遇值、准永久值等概念;掌握風荷載的計算方法。

1.4了解結構耐火設計的基本知識。

1.5了解建築結構的安全性等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設計使用年限、結構重要性系數等概念;熟悉極限狀態設計要求和內容,掌握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標准組合、頻遇組合和准永久組合的方法和使用場合。

1.6了解抗震設防目標、抗震設防標准及抗震設計基本內容。

2.1了解建築工程中常用的梁板結構種類,熟悉混凝土單向板肋梁樓蓋、混凝土雙向板樓蓋和鋼樓蓋的平面布置方案。

2.2熟悉混凝土樓蓋、鋼樓蓋和鋼—混凝土組合樓蓋中板、次梁、主梁的計算模型,包括計算簡圖和荷載;掌握連續梁、板內力計算的調幅法,各向同性雙向板的塑性鉸線法以及四邊支承組合板內力的彈性計算方法;熟悉變剛度連續梁的內力分布特性和連續梁的撓度計算方法;熟悉計算模型與實際受力的差異以及它的適用性。

2.3掌握混凝土樓蓋板、梁的配筋構造要求,掌握鋼樓蓋次梁與主梁、主梁與柱的連接方式;掌握組合板的承載力、撓度和裂縫寬度計算方法,了解組合板的基本構造要求;掌握組合梁的承載力計算方法,熟悉組合梁撓度和裂縫寬度計算原理,了解組合梁的基本構造要求。

2.4了解樓梯的常用種類,熟悉梁式樓梯和板式樓梯的布置方法和計算要點,了解梁式樓梯和板式樓梯的構造要求。

3.1了解單層廠房的常用結構類型,熟悉混凝土排架結構和鋼門式剛架結構廠房的組成、布置及各部分的作用;

3.2熟悉廠房結構的荷載傳遞路線,掌握荷載計算方法和排架結構、剛架結構內力分析方法;熟悉分析模型選取的合理性、適用范圍和結構的空間作用性能。

3.3掌握排架柱、剛架樑柱控制截面的內力組合方法;理解確定構件計算長度的原理。熟悉混凝土牛腿的設計方法,熟悉剛架樑柱節點和柱腳節點的設計方法。

3.4熟悉柱間支撐的計算模型、腹桿計算長度的確定方法。

3.5了解柱下獨立基礎的破壞形式,掌握獨立基礎的計算方法,熟悉獨立基礎的構造要求。

3.6了解屋架的常用結構類型,熟悉屋架的計算模型,掌握鋼屋架的節點設計方法。了解檁條、隅撐、拉條與撐桿的設計要求。

4.1了解多層現澆混凝土框架結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和鋼框架結構的常用節點類型;熟悉框架結構的布置方式以及與樓蓋布置方案的關系;了解框架結構的平面規則性和豎向規則性;熟悉框架樑柱構件截面尺寸的估算方法。

4.2熟悉框架結構內力分析模型選取的合理性和適用范圍;掌握框架結構在豎向和水平荷載下的內力分析方法。理解框架的P—Δ效應,了解二階分析方法。

4.3掌握框架樑柱控制截面的內力組合方法;熟悉混凝土框架樑柱、鋼框架樑柱和型鋼—混凝土框架樑柱構件的設計方法;掌握混凝土框架節點的構造要求;掌握鋼框架節點的設計方法和構造要求,了解型鋼—混凝土框架節點的構造要求。

4.4了解常用的基礎類型、地基分析模型和彈性基礎模型;熟悉常用的剛性基礎模型;掌握條形基礎的設計方法,熟悉十字形基礎和筏型基礎的分析要點。

5.1了解高層結構的基本受力單元和常用的結構體系;熟悉高層結構的規則性;了解高層結構的布置原則和變形縫設置要求。

5.2熟悉無洞口剪力牆的受力性能;掌握有洞口剪力牆的連續化分析方法;理解剪力牆整體性系數α的物理意義,掌握剪力牆的分類判別方法,能根據不同的類型選擇合適的分析模型。

5.3理解剪力牆結構抗側剛度中心的概念,熟悉整體水平荷載在各榀剪力牆之間進行分配的方法;掌握整體小開口剪力牆的材料力學分析方法和壁式框架的D值法。

5.4熟悉框架—剪力牆結構的分析模型,掌握計算方法,理解剛度彈性特徵值λ的物理意義;熟悉框架——剪力牆的共同工作性能。

5.5熟悉豎向桁架的受力性能,了解框架—支撐結構的分析模型。

5.6了解筒體結構的受力特點和內力近似分析方法。

5.7掌握混凝土剪力牆的截面設計方法,了解構造要求;了解型鋼混凝土剪力牆、鋼板剪力牆和配筋砌塊砌體剪力牆的計算要點。

6.1熟悉砌體結構房屋承重體系的類型、特點和使用范圍.。

6.2掌握砌體結構房屋靜力分析模型的確定方法和依據。

6.3掌握牆、柱的設計方法和和房屋構造要求。

6.4熟悉過梁、牆梁和挑梁等砌體房屋水平構件的受力特點,掌握其設計方法和構造要求。

6.5了解砌體房屋地震作用下的內力分析方法和牆體計算方法。

二、 命題范圍
1.結構設計通論

建築結構的類型,結構設計的過程和內容;建築結構的作用(作用的種類,荷載代表值,樓面和屋面可變荷載,風荷載,吊車荷載);結構的耐火設計(結構構件的耐火性能,耐火設計方法);結構設計的一般要求(安全等級、設計使用年限與結構重要性系數,極限狀態設計要求及內容,荷載效應組合,抗震設計)。

2.梁板結構

梁板結構種類及布置(梁板結構種類,混凝土樓蓋結構布置,鋼樓蓋結構布置);梁板結構分析(分析模型,連續梁、板內力計算的調幅法,各向同性板的塑性鉸線法,四邊支承組合板內力的彈性分析方法,連續組合梁內力的計算方法,連續梁的撓度計算方法,分析模型的討論);梁板結構構件設計(混凝土板、梁的截面設計與構造要求,鋼鋪板、鋼梁的截面設計及連接構造,組合搬、組合梁的截面設計及構造要求);樓梯(組成與種類,結構布置,內力計算,截面設計與構造要求)。

3.單層廠房結構

單層廠房結構種類與布置(單層廠房結構種類,混凝土排架結構組成與布置,輕型門式剛架結構組成與布置);單層廠房主體結構分析(排架結構分析,剛架結構分析);廠房主構件設計(荷載效應組合,構件的計算長度,混凝土排架柱截面設計,剛架樑柱截面設計,剛架連接設計;柱間支撐設計(內力分析,截面計算與連接構造);柱下獨立基礎設計(獨立基礎的破壞類型,地基計算,受沖切承載力計算,受彎承載力計算,構造要求);廠房屋蓋設計(概述,屋架,屋蓋其他構件)。

4.多層框架結構

多層框架結構的組成與布置(框架結構種類,框架結構布置,框架結構構件選型與截面尺寸估算);多層框架結構內力與側移的近似計算方法(框架分析模型,豎向荷載作用下剛架的分層法;水平荷載作用下剛架的反彎點法;水平荷載作用下剛架的D值法,剛架結構側移的近似計算,框架分析模型討論);框架結構構件設計(設計內力,混凝土構件設計,鋼構件設計,型鋼混凝土構件設計);框架結構基礎設計(基礎的類型及其選型,基礎分析模型,條形基礎設計,十字形基礎的內力分析,筏形基礎內力分析要點。

5.高層建築結構

高層建築結構體系及布置原則(高層結構體系,高層結構的規則性,高層結構布置原則,結構構件截面尺寸的估算);單榀剪力牆受力性能(無洞口剪力牆的受力性能,有洞口剪力牆的受力特點,有洞口剪力牆的連續化分析方法,分析模型的討論,剪力牆分類判別及分析模型的選擇);剪力牆結構分析(單榀剪力牆受到的水平荷載,單榀剪力牆內力和側移的計算方法);框架—剪力牆結構分析(簡化分析模型,綜合框架——綜合剪力牆模型的基本方程,框架——剪力牆結構的內力與側移計算,框架——剪力牆結構的協同工作性能);框架——支撐結構分析簡介(支撐的種類,單榀豎向桁架的受力性能,框架——支撐結構的分析方法);筒體結構分析簡介(筒體的受力特性,筒體結構的簡化分析方法);剪力牆截面設計(鋼筋混凝土剪力牆截面設計、型鋼混凝土剪力牆截面承載力計算,配筋砌塊砌體剪力牆截面承載力計算,鋼板剪力牆計算)。

6.砌體結構

砌體結構布置(砌體結構種類,砌體結構的組成,砌體結構布置的一般要求);砌體結構分析(靜力計算模型,剛性方案房屋的內力計算,彈性和剛彈性方案房屋的內力計算,其它多層房屋的內力分析,砌體房屋抗震分析要點);砌體房屋牆體設計(牆、柱的受壓承載力計算,牆、柱的高厚比驗算,牆體抗震承載力驗算);砌體房屋水平構件設計(過梁、牆梁、挑梁);牆體房屋的構造措施(牆體開裂及其防止措施,圈樑的構造要求,牆、柱的一般構造要求)。

三、 題型
1、概念題,包括選擇題、是非題、填空題和問答題

2、簡單計算題

3、綜合分析題

四、 教學參考書
1、邱洪興主編,建築結構設計(第一冊)——基本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2、邱洪興主編,建築結構設計(第三冊)——學習指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五、 課程網站:http://jpkc.seu.e.cn/sc8/c/05513060
六、 樣題
1、確定樓板的耐火極限時

(A)以穩定性單一條件作為判別依據

(B)以穩定性和完整性兩個條件作為判別依據

(C)以完整性和絕熱性兩個條件作為判別條件

(D)以穩定性、完整性和絕熱性三個條件作為判別條件

2、某桿件截面由永久荷載標准值產生的彎矩為140kN·m;由可變荷載1標准值產生的彎矩值為80kN·m;由可變荷載2標准值產生的灣矩值為60kN·m;可變荷載的組合值系數為0.7,頻遇值系數為0.5,准永久值系數為0.4;則該截面彎矩的准永久組合值為

(A)280.0kN·m (B) 262.0kN·m (C) 204.0kN·m (D) 196.0kN·m

3、圖示多層剛架,柱的抗彎剛度為EI/2,梁的抗彎剛度相對於柱為無限大,總高度為H。如果改變各層層高,而保持層數、總高度、每層的水平荷載不變,則樓層如何變化,頂點側移達到極限值?

沒有工程地質。
有排斥的,競爭很激烈

⑸ 工程地質勘查專業如何評職稱

工程地質勘察
研究、評價建設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所進行的地質測繪、勘探、室內實驗、原位測試等工作的統稱。為工程建設的規劃、設計、施工提供必要的依據及參數。工程地質條件通常是指建設場地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地層岩性、不良地質現象以及水文地質條件等。

勘察內容

主要有以下五項:

①搜集研究區域地質、地形地貌、遙感照片、水文、氣象、水文地質、地震等已有資料,以及工程經驗和已有的勘察報告等;

②工程地質調查與測繪;

③工程地質勘探見工程地質測繪和勘探;

④岩土測試和觀測見土工試驗和現場原型觀測、岩體力學試驗和測試;

⑤資料整理和編寫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工程地質勘察通常按工程設計階段分步進行。不同類別的工程,有不同的階段劃分。對於工程地質條件簡單和有一定工程資料的中小型工程,勘察階段也可適當合並。

勘察方法和工作量

主要根據工程類別與規模、勘察階段、場地工程地質的復雜程度和研究狀況、工程經驗、建築物等級及其結構特點、地基基礎設計與施工的特殊要求等六個方面而定。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