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舟曲泥石流地質災害形成原因分析

舟曲泥石流地質災害形成原因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2-07 22:47:58

Ⅰ 簡要說明舟曲特大泥石流發生的原因

一是地質地貌原因。舟曲是全國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質災害多發區。徐紹史內說,舟曲容一帶是秦嶺西部的褶皺帶,山體分化、破碎嚴重,大部分屬於是炭灰夾雜的土質,非常容易形成地質災害。二是「5 12」地震震鬆了山體。徐紹史說,舟曲是「5 12」地震的重災區之一,地震導致舟曲的山體松動,極易垮塌,而山體要恢復到震前水平至少需要3 5年時間。三是氣象原因。徐紹史說,今年,國內大部分地方遭遇嚴重乾旱,這使岩體、土體收縮,裂縫暴露出來,遇到強降雨,雨水容易進入山縫隙,形成地質災害。四是瞬時的暴雨和強降雨。由於岩體產生裂縫,瞬時的暴雨和強降雨深入岩體深部,導致岩體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五是地質災害自由的特徵。徐紹史說,地質災害隱蔽性、突發性、破壞性強。今年國內發生的地質災害有1/3是監控點以外發生的,隱蔽性很強,難以排查出來。所以一旦成災,損失很大。

Ⅱ 地理:舟曲泥石流的原因

一是地質地貌原因。舟曲是全國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質災害多發區。徐紹史說內,舟曲一帶是容秦嶺西部的褶皺帶,山體分化、破碎嚴重,大部分屬於是炭灰夾雜的土質,非常容易形成地質災害。
二是「5 12」地震震鬆了山體。徐紹史說,舟曲是「5 12」地震的重災區之一,地震導致舟曲的山體松動,極易垮塌,而山體要恢復到震前水平至少需要3 5年時間。
三是氣象原因。徐紹史說,今年,國內大部分地方遭遇嚴重乾旱,這使岩體、土體收縮,裂縫暴露出來,遇到強降雨,雨水容易進入山縫隙,形成地質災害。
四是瞬時的暴雨和強降雨。由於岩體產生裂縫,瞬時的暴雨和強降雨深入岩體深部,導致岩體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
五是地質災害自由的特徵。徐紹史說,地質災害隱蔽性、突發性、破壞性強。今年國內發生的地質災害有1/3是監控點以外發生的,隱蔽性很強,難以排查出來。所以一旦成災,損失很大。

Ⅲ 舟曲泥石流是怎麼形成的

一、特殊地質
舟曲當地地形地貌和特殊地質構造,是導致災害發生的重要原因。專專家分析認為,舟屬曲縣城附近的地質構造岩性松軟、比較破碎,風化程度也很厲害,比較容易發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災害。

二、汶川地震
汶川地震的影響是重要因素之一。舟曲縣是汶川地震的重災區之一,地震導致舟曲縣城周邊山體松動、岩層破碎。因地震造成的山體松動等需要3到5年時間才能消除,但目前距離汶川地震發生僅2年多時間。

三、半年持續乾旱
舟曲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的持續乾旱,造成城區周邊岩石解體,部分山體、岩石裂縫暴露在外,使雨水容易進入,導致滑坡。

四、強降雨
7日晚舟曲縣城東北部山區突降特大暴雨,持續40多分鍾,降雨量達到90多毫米,形成了泥石流,直接造成特大山洪地質災害發生。

Ⅳ 甘肅舟曲泥石流原因是怎樣產生的

先是森林,再是水利,最後是礦產,對於當地自然資源的掠奪就像嚼甘蔗一樣內,一節一節地把舟容曲嚼干。

由於後續資金不足,舟曲泥石流防治工程未能完成。重點預警地三眼村的排導工程一直沒有實施。而淹沒縣城的泥石流正是從這里傾瀉而下。

Ⅳ 舟曲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一、【特殊地質】來舟曲當源地地形地貌和特殊地質構造,是導致災害發生的重要原因。專家分析認為,舟曲縣城附近的地質構造岩性松軟、風化程度也很厲害,比較容易發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災害
二、【汶川地震】舟曲縣是汶川地震的重災區之一,地震導致舟曲縣城周邊山體松動、岩層破碎。因地震造成的山體松動等需要3到5年時間才能消除,但目前距離汶川地震發生僅2年多時間。
三、【半年持續乾旱】舟曲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的持續乾旱,造成城區周邊岩石解體,部分山體、岩石裂縫暴露在外,使雨水容易進入,導致滑坡。
四、【強降雨】7日晚舟曲縣城東北部山區突降特大暴雨,持續40多分鍾,降雨量達到90多毫米,形成了泥石流,直接造成特大山洪地質災害發生。
我送你一首詩:下暴雨,泥石流,危險處地是下游,逃離別順溝底走,橫向快爬上山頭。野外宿營不選溝,進山一定看氣候。

Ⅵ 舟曲泥石流是怎麼形成的

這次發生泥石流的地方是在舟曲縣縣城,時間大約是晚上10點。超級泥石流發生的原因有:

1.地形因素。舟曲縣城的基本地勢結構是山大溝深,兩山夾一河,縣城就建在河灘地上,而此次泥石流正是從高聳的北山山谷灌入縣城的。

2.人類對環境的破壞。舟曲由於擁有大量的原始森林而被稱為「甘肅江南」。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進行了長達半個世紀的砍伐,使得森林覆蓋率從67%降到了20%。1981年舟曲就曾因此發生了一場特大泥石流災害。從1985年開始,砍伐數量遞減,同時加強了造林計劃。但由於常年乾旱,加上防風林在先前被砍伐掉了,新栽種的樹木成材率非常低。從2001年開始,舟曲開始在白龍江及其支流上大興水電站。而修水電站要炸山征地,岩體被松動,植被被破壞,會引起新的滑坡,棄渣堵塞河道,在溝道中胡亂堆放為泥石流提供了鬆散固體物質。與此同時,金礦的採掘也隨之跟進。

3.汶川地震的影響,我就不多說了。

造成巨大人員傷亡的原因還有:

1.不充分的天氣信息。根據南方周末的相關報道,發生泥石流與天氣預報有關。當日,天氣預報說舟曲縣城的降雨量在10mm左右,這也與實際情況相符,但當日山脈里的降雨量達到了90多mm(一年降雨量的近四分之一)!雖然有人在相關地區值守,由於該地降雨量不突出也就沒有進行匯報,當發現泥石流時舟曲縣城已經停電,無法聯系了。

2.災害發生的時間因素。當時是晚上10點,在小縣城裡的人應該要睡下了,而且當時縣城裡面的雨量也不大,當然他們會認為不會出事的。

3.泥石流的破壞方式。泥石流和洪水對建築的破壞是不同的。泥石流是混著沙石的巨大土流,建築是被沖擊倒掉的,不是被泡壞的。也正因為是土流,所以人被掩埋得結結實實,人無法呼吸,造成瞬間的大量死亡。所以,這次受災人口少,但死亡人數很多,這跟地震和洪水是很不同的。

Ⅶ 造成舟曲縣特大泥石流災害的原因是什麼 政治

一是地質地貌原因。舟曲是全國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質災害多發區。舟曲版一帶是秦嶺權西部的褶皺帶,山體分化、破碎嚴重,大部分屬於是炭灰夾雜的土質,非常容易形成地質災害。
二是「5 12」地震震鬆了山體,地震導致舟曲的山體松動,極易垮塌。
三是氣象原因,今年由於國內大部分地方遭遇嚴重乾旱,這使舟曲山體岩體、土體收縮,裂縫暴露出來,遇到強降雨,雨水容易進入山縫隙,形成地質災害。
四是瞬時的暴雨和強降雨。由於岩體產生裂縫,瞬時的暴雨和強降雨深入岩體深部,導致岩體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 2010年8月7日晚11時左右,舟曲縣城東北部山區突降特大暴雨,降雨量達97毫米,持續了40多分鍾,迅速形成了超級泥石流。
五是地質災害自由的特徵,地質災害隱蔽性、突發性、破壞性強,今年國內發生的地質災害有1/3是監控點以外發生的,隱蔽性很強,難以排查出來。
六是由於伴隨著亂砍亂伐和毀林開荒之風的盛行,舟曲周圍的山體幾乎全變成了光禿禿的荒山,加上民用木材和亂砍濫伐、倒賣盜用,全縣森 林面積每年以10萬立方米的速度減少,植被破壞嚴重,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水土流失極為嚴重。

Ⅷ 8·7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的形成原因

造成災害發生主要有以下5個原因:
一、地質地貌原因。舟曲是全國滑坡、泥石專流、地震三屬大地質災害多發區。舟曲一帶是秦嶺西部的褶皺帶,山體分化、破碎嚴重,大部分屬於是炭灰夾雜的土質,非常容易形成地質災害。
二、「5 12」地震震鬆了山體。舟曲是「5 12」地震的重災區之一,地震導致舟曲的山體松動,極易垮塌,而山體要恢復到震前水平至少需要3 5年時間。
三、氣象原因。國內大部分地方遭遇嚴重乾旱,這使岩體、土體收縮,裂縫暴露出來,遇到強降雨,雨水容易進入山縫隙,形成地質災害。
四、瞬時的暴雨和強降雨。由於岩體產生裂縫,瞬時的暴雨和強降雨深入岩體深部,導致岩體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
五、地質災害自由的特徵。地質災害隱蔽性、突發性、破壞性強,難以排查出來。 在舟曲泥石流受災嚴重的三眼峪排洪溝上游,正在修建攔洪壩,災害發生前,包括4座攔渣壩在內的工程尚未完工。泥石流災害發生後,工程終止;而在剛建完的4道攔洪壩中的1號壩,在其殘體內部堆著石塊、沙礫,稍微用些力便可徒手抽出石塊。在災害發生時,這些工程不僅沒有發生其作用,反而還產生了不利影響。

Ⅸ 舟曲發生洪水泥石流的原因

我就是甘肅的,雖然不在舟曲,但也不遠.我來說下.甘肅這里的山大多都是土山,在偏遠地區版尤其常見.土山是什麼權山?就好比你抓一把黃土堆起來的一個土堆.土堆上能種活什麼樹呢,樹種下去也抓不住土.(就好比你拿一堆草插到土堆表面一樣,起不了太大作用)再加上西北這邊沙塵暴比較多,樹就更不好種.地震遺留問題加上強降雨足以讓山體滑坡.(不理解的可以自己做實驗,堆個土堆再往上面澆盆水)所以舟曲是明顯的自然災害.

Ⅹ 舟曲泥石流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舟曲泥石流災害的形成主要有以下5方面原因:

一是地質地貌原因。
舟曲是回全國滑坡、泥石流、答地震三大地質災害多發區。舟曲一帶是秦嶺西部的褶皺帶,山體分化、破碎嚴重,大部分屬於是炭灰夾雜的土質,非常容易形成地質災害。

二是「5 12」地震震鬆了山體。
舟曲是「5 12」地震的重災區之一,地震導致舟曲的山體松動,極易垮塌,而山體要恢復到震前水平至少需要3 5年時間。

三是氣象原因。
2010年,國內大部分地方遭遇嚴重乾旱,這使岩體、土體收縮,裂縫暴露出來,遇到強降雨,雨水容易進入山縫隙,形成地質災害。

四是瞬時的暴雨和強降雨。
由於岩體產生裂縫,瞬時的暴雨和強降雨深入岩體深部,導致岩體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

五是地質災害自由的特徵。
地質災害隱蔽性、突發性、破壞性強。2010年國內發生的地質災害有1/3是監控點以外發生的,隱蔽性很強,難以排查出來。所以一旦成災,損失很大。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