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
1. 山東省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 這個單位在什麼地方 待遇怎麼樣啊
山東第二水來文地質工程源地質大隊也叫魯北地質工程勘查院,省屬事業單位,位於德州市,由於事業單位改企,現在都企業化管理,實體化經營,但編制依然為事業編,待遇會根據不同的實體經營狀況不同而有所差別,總體來說還不錯。
2. 山西省第三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怎樣
不是那裡的工作人員,誰告你都不準確
3. 你好,我要參加山東省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德州)的面試,想咨詢一下
會的,面試官有專業的也有行政的。所以肯定有專業的問題,基本都是基礎的、具有一定總結性的問題吧!沒參加過,但是聽說過。還會考個人的處事應變能力,會給你設置一個情景
4. 福建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研究院是什麼資質
是一家乙級資質,在漳州漳華這邊,廈門好像有家分院、、希望對你有幫助
5. 河南省地礦局第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 訾巍峰結婚沒有
結婚了··· 水廠的廠長吧···
6. 地質部第五大隊、陝西省地質局第二水文地質隊地質工作規劃簡述
1965年第五大隊編制了《1966~1970年三門峽庫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工作規劃》,報地質部水文地質局。該規劃在基本情況中闡述了三門峽水庫上游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問題和水庫蓄水運用後發生的地質災害,作為工作規劃依據,擬訂的工作規劃包括黃土高原和三門峽庫區兩個方面,有關三門峽庫區的工作項目簡列如下:
1.研究西安市可能浸沒區和庫區鹽鹼地治理。為此,對庫區渭河段進行1:5萬補充性工程地質測繪,補充設置地下水動態觀測剖面及觀測孔;
2.秦嶺北麓南山支流基岩溝谷修建攔沙壩的工程地質勘查;
3.庫區坍岸調查,潼關以東坍岸工程地質研究。
庫區規劃的項目都取得了預期成果。
1970年11月,按照國家計委(70)計地字69號文要求,在陝西省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第五大隊和第八大隊,合並下放給省,改稱陝西省地質局第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隊駐渭南,今後除承擔陝西省任務外,要繼續承擔開展黃河流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的任務」。兩隊合並工作會議決定成立第五分隊,承擔治理黃河地質項目。第二水文地質隊的首任書記益君,技術負責辛奎德,繼任書記有唐金榜、賈新安等,繼任技術負責有劉廣潤、戴英生、耿鶴年等,第五分隊(又稱治黃地質分隊)技術負責有戈慶雲、朱鈞、瞿興中等。
在原第五大隊工作規劃完成之後,在擬編新的工作規劃之前的1972年,第五分隊對三門峽水庫運用以來的地質災害研究程度和黃土地區的水土流失與水土保持地質研究程度進行了總結和評估,與黃委會、陝西省水土保持局等單位建立工作聯系,對今後工作區進行踏勘、收集資料等調研工作;時逢三門峽水利樞紐增建改建工程即將完成,開始「全年控制運用」之前,第二水文地質隊於1973年5月編制完成《黃河三門峽水庫建庫以來治黃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工作總結及今後工作初步規劃》。
這項規劃進行了4年。截止於1977年,水庫區在進一步補充調整地下水觀測網的基礎上,在地下水動態分析和浸沒預測方法研究、鹽鹼地防治研究,以及南山支流治理工程地質測繪與勘察等方面取得進展。
1978年年初,第二水文地質隊向國家地質總局和陝西省地質局呈報「治黃地質工作的總體設想」的建議,得到國家地質總局批准。實施的兩項任務是:
第一,編制三門峽水庫運用階段工程地質問題研究的總結性報告。在三門峽水庫地質災害觀測研究近20年,在水庫低水位「全年控制運用」近5年情況下,對水庫地質災害給予系統分析和論證,這是順理成章的階段性總結工作,以利於三門峽和黃河未來的水利工程地質工作。
第二,開展黃河中游地區區域工程地質問題的研究。
1981年,上述兩項治理黃河地質成果的初稿形成,在向部水文地質司匯報時,張宏仁、賈福海等領導同志要求將《黃河中游區域工程地質》成果按專著撰寫,正式出版發行。1982年,陝西省地礦局初審通過兩項成果。1983年3月在西安,地質礦產部水文地質司主持召開評審會議,邀請有關部、委、科研教學部門,以及黃河中游各省地質局、水電部門等30個單位,48名代表,對兩項報告進行認真評審。在進行必要的修改後,《黃河三門峽水庫運用階段工程地質問題研究報告》於1983年12月出版,《黃河中游區域工程地質》於1986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