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野外工程地質描述

野外工程地質描述

發布時間: 2021-02-07 15:09:35

1. 工程地質的內容簡介

本書為高等學校土建類專業應用型本科系列教材之一。全書共分9章:緒論中闡述了工程地質學的任務及研究方法,工程地質學在工程建設中的作用等;第2~5章講述了地質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包括岩石、礦物、地質構造,第四紀沉積物與地貌,地下水等;第6~9章講述了工程地質問題,包括簡要分析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等主要不良地質現象及其防治.系統介紹了工程地質勘察的目的、任務、方法以及報告的編寫,同時給出了實例,講述了工業與民用建築、道路與橋梁建設、地下與隧道建設、港口工程中的主要岩土工程問題,介紹了環境工程地質問題。每章結束附有小結及學習指導、思考題,旨在培養學生了解、掌握工程地質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創新的能力。

2. 工程地質勘察野外編錄中卵石是怎麼描述的急

卵 石 :顏色(青灰夾黃色),密度(鬆散/稍密/中密/密實(根據標貫試驗專確定)),濕度屬(稍濕/濕(初見水位以下)/飽和(穩定水位以下)),磨圓度(呈圓形或次圓狀),分選性(好,一般),卵石含量(約65%),粒徑(一般60-120mm,最大為180mm),主要組成成分(為砂岩及石英砂岩),充填物(約35%細粗砂及黏性土)。

圓礫:淺灰黃色、灰色,飽和,中密,分選性差,以石英礫、卵石為主,石英砂次之,礫、卵石磨圓度較好,石英砂呈次稜角狀。

(2)野外工程地質描述擴展閱讀:

主要是對岩性進行描述!如:描述其岩石的顏色、結構、構造及形成條件進行描述,如果有特殊的構造也要對其進行詳細描述。

還要觀察岩石的破裂面,看其是否有劃痕,如果有的話那就是構造運動的證據!再就是還要量取其主裂面與岩心軸的夾角!最後就是取樣,按照國家規范進行取樣的話,就要取二分之一樣,不過有些時候要視情況而定 有的礦山就要求取全樣。

具體情況具體來定,有些礦山根本不按國家標准規范幹活!

3. 工程地質勘察中怎麼才能對野外進行准確的描述

你這野外是指?

4. 工程地質勘察野外記錄表中粗砂的成分描述要怎麼寫

顏色,狀態(稍密-中密),粒徑大小,顆粒成分,鑽進快慢,岩心狀態

5.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怎麼寫~求大綱~我是進行野外實習,考察山體岩石層狀況和地形的

1、實習地介紹
2、研究區區域工程地質概況
3、地形地貌描述
4、岩層分布狀況、地質構造描述
5、分析岩層狀況原因
6、總結研究區地質演化歷史
PS:如果資料比較全面可以這樣寫,僅探討!

6. 野外調查表如何描述地質構造

1、斷裂特徵:主斷面的產狀、性質、斷距斷層兩側岩層時代與產狀岩石變形版情況,帶內構權造岩破碎程度、寬度、擦痕性質等;
2、裂隙發育情況:構造部位、組別、產狀、密度、張開程度、填充情況、裂面特徵;
3、褶皺:產狀、規模、變形岩層及變形程度;
4、附近地層岩性及水文地質等特徵;
5、沿途觀測:主斷面傾向、主斷面傾角、主斷面性質。

7. 沉積岩的野外地質描述

×××色,×××結構,×××構造。主要礦物×××,次要礦物×××,副礦物×××。如有其他信息,可酌情加入一些。一般50-100字左右即可完成一類岩石的描述!

8. 野外地質現象的觀察和描述

(一)一般觀察和描述

在實習中對於每條實習線路都要進行詳細的觀察,每天出發後,在野外記錄本上記錄日期、地點、觀察路線號。到達觀察點後,首先是明確觀察點的位置,在記錄簿上記錄觀察點的點位和構造部位,寫明主要的實習任務。然後進行如下三方面的觀察和描述。

(1)露頭描述:主要描述觀測點附近的露頭的出露情況、露頭性質(是天然露頭還是人工採石場)、露頭規模、延伸情況、風化程度和植被覆蓋等情況。

(2)地貌特徵:主要描述觀測點附近的地形特徵,如山坡、山脊、溝谷和陡崖等特殊地形地貌,組成的岩性,地貌成因及其與地質構造的關系。

(3)地質現象的觀察和描述。包括①地層岩性:主要是對地層和相關岩性的描述。首先應將觀察點兩側的地層單元、產狀、接觸關系和時代略加說明,然後再分別描述其岩性特徵。岩性描述應按照岩石學對各類岩石的描述要求進行。②構造特徵:對發育有構造的地方,應描述各種構造的形跡、規模、性質、產狀要素,並對其運動學和動力學特點進行分析判斷,以及照相、素描等。③接觸關系:對觀察點附近地層單元之間的接觸關系一定要加以交代,分為整合接觸、平行不整合接觸、角度不整合接觸和斷層接觸。④產狀:對有露頭的觀察點,一定要測量並記錄產狀。除了記明產狀數據外,還必須註明是什麼產狀,如層理、片理、劈理、線理、節理、樞紐、斷層面等。

(二)不同岩石地區的觀察與描述方法

觀測點上對岩石的描述,一般可以分為基本描述和補充描述。基本描述的內容主要有:岩石的顏色、結構、構造、礦物成分、岩石的名稱等。例如:淺灰色、厚層狀、粗粒雲母砂岩。再如:深灰色、化學結構、層理構造、厚層石灰岩,主要礦物成分為方解石。又如:粉紅色、粗粒等粒結構、塊狀構造花崗岩,主要礦物成分石英、長石、黑雲母。但是,基本描述對野外實習或地質工作來說顯得簡單,不足以完全描述岩石的特徵。因此,一般還需要進行補充描述,補充描述和基本描述的項目相同,不過更詳細,它要求把所見到的岩石特徵都描述出來。

例如:深灰色、化學結構、層理構造、厚層石灰岩,礦物成分為方解石(此系基本描述)。若再進行補充描述則可增加風化後的變化等,比如應記錄「有時表面風化和經化學侵蝕呈灰褐色,層厚達50m,層面上有時有波痕等層面構造。礦物成分方解石在雨水的侵蝕下,在灰岩的縫隙中有時可以見到方解石的次生礦物文石」等內容。

在野外地質實習考察中,三大類岩石都會見到,它們的觀察、描述應注意以下內容:

1.沉積岩野外觀察和描述的內容

主要有顏色、礦物成分、結構、構造、風化、厚度和產狀等。沉積岩的顏色,要注意觀察區別原生色、繼承色、次生色及顏色與沉積環境的關系;沉積岩的成分主要觀察描述碎屑物的礦物成分,還要觀察描述膠結物的成分(鈣質、鐵質、硅質、泥質等膠結物等);沉積岩的結構、成分(碎屑物、膠結物)、粒度、岩石名稱,區別沉積岩的結構,確定其是角礫狀、礫狀、砂質、粉砂質、泥質、化學或生物化學結構;對於碎屑結構還要進一步觀察碎屑物的情況如粒度、磨圓度等;觀察膠結方式(基底膠結、接觸膠結、孔隙膠結);沉積岩的構造,詳細觀察層理構造和層面構造,如:層理的類型、單層厚度、層面是否有波痕、雨痕、乾裂、結核和化石等。如有化石還要進一步觀察和描述化石的保存情況,並大致確定化石的類屬;沉積岩體形狀及其風化程度和風化時的變化,觀察沉積岩體呈現的形狀,如:層狀、透鏡狀或透鏡體,觀察沉積岩的風化程度以及風化時出現了哪些變化;測定岩層厚度(或露頭寬度)以及岩層的產狀要素。

2.火成岩野外觀察和描述的內容

火成岩的觀察必須在露頭的新鮮面上進行,主要觀察和描述火成岩的顏色、結構、構造和礦物成分以及產狀,然後確定火成岩的名稱。

火成岩的顏色觀察需要在新鮮面上進行。火成岩在地表極易風化,風化面上的顏色與新鮮面上的顏色有極大的差別。一般由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到酸性岩,其顏色由深到淺,超基性岩常呈黑色、黑綠色;基性岩常呈灰黑色、灰綠色;中性岩常呈灰、暗灰或灰白色;酸性岩常呈灰白、肉紅色等。因此,根據岩石的顏色可以初步確定岩石的類別。火成岩的結構與礦物的結晶程度、晶粒形態、晶粒大小等直接相關。觀察火成岩的構造,觀察並區別火成岩的塊狀構造、氣孔構造、杏仁構造、流紋構造、流線構造和斑雜構造等,並根據岩石不同的結構和構造大致確定產狀;火成岩的礦物成分觀察時要區分火成岩的主要礦物和次要礦物,注意暗色礦物與淺色礦物的種類及其含量有無石英、橄欖石、長石等,注意火成岩風化後礦物成分的變化;確定火成岩的名稱和產狀,根據火成岩的主要礦物、次要礦物、暗色礦物等成分,以及岩漿岩的顏色、結構、構造等情況可以確定火成岩的名稱。

3.變質岩野外觀察和描述的內容

在野外觀察和描述變質岩一般遵循從礦物成分、構造、結構到綜合分析定名的步驟。首先觀察變質岩的礦物成分,注意觀察是否含有變質礦物,常見的變質礦物有石榴子石、絹雲母、綠泥石、滑石、硅灰石、石墨、蛇紋石等,除這些變質礦物之外,還要觀察石英、長石、雲母、角閃石、磁鐵礦、方解石、白雲石等常見礦物的含量;然後觀察變質岩的結構,注意區別變晶結構(等粒、斑狀、鱗片狀)與變余結構;對於變質岩的構造進行觀察時,要觀察是否具有片理構造(板狀、千枚狀、片狀、片麻狀構造)、塊狀構造、條帶狀構造與變余構造;最後是命名和採集標本,根據變質岩的結構、構造和礦物成分確定出變質岩的名稱,並採集標本。

(三)地質構造的野外觀察和描述方法

1.褶皺構造的觀察和描述

確定岩層的岩性和時代,觀察和確定褶曲核部和兩翼岩層的岩性和時代;測量褶皺的產狀,觀察褶皺兩翼岩層的傾斜方向、轉折端的形態和頂角的大小,並測量或判斷褶曲軸面及樞紐的產狀,填寫褶皺觀測記錄表(表7-4)確定褶皺構造類型並推斷時代分析成因,根據褶曲的形態、兩翼岩層和樞紐的產狀確定出褶皺的類型,進一步分析推斷褶皺的形成時代和成因。

表7-4 褶皺觀測記錄表

2.斷層的觀察和描述

觀察、搜集斷層存在的標志(證據),在岩層露頭上尋找斷層的跡象,找到斷層破碎帶、斷層角礫岩、斷層滑動面、牽引褶曲、斷層地形(斷層崖、斷層三角面)等;確定斷層的產狀,測量斷層兩盤岩層的產狀、斷層面的產狀、兩盤的斷距等;確定斷層兩盤運動方向,根據擦痕、階步、牽引褶曲、地層的重復和缺失現象確定兩盤的運動方向,上盤、下盤;上升盤、下降盤等;確定斷層的類型,根據斷層兩盤的運動方向,斷層面的產狀要素,斷層面產狀和岩層產狀的關系確定出斷層的類型,其是正斷層、逆斷層;走向斷層、傾向斷層;直立斷層、傾斜斷層等。

對於破碎帶也要進行詳細的描述,測量斷層破碎帶的寬度,描述斷層角礫岩、填充物質等情況。繪制素描圖或照相,並採集標本。

表7-5 斷層的野外識別

3.節理的觀察和描述

對節理進行觀察時首先要了解其地質背景,知道所在的地層及產狀、岩性、構造部位等。將節理進行分類,劃分主節理和一般節理,還可以根據節理之間的交切關系以及岩脈的切穿等關系分析其形成的先後順序。觀察節理的長度和密度,根據節理的產狀和成因聯系確定出節理系,然後,根據節理、斷層和褶皺的伴生關系推斷出節理類型,確定是走向節理、傾向節理或斜向節理;縱節理、橫節理或斜節理。確定節理的力學類型,根據節理的形態和組合關系推斷節理的力學類型,確定是張節理或是剪節理。張節理比較稀疏、延伸不遠,節理不能切斷岩層中的礫石。節理面粗糙不平呈犬牙交錯狀,節理開口呈上寬下窄狀。剪節理常密集成群出現,節理面平滑,延伸較遠,節理口緊閉。剪節理常由兩組垂直的節理面呈「X」型組合。觀測後填寫節理觀測記錄表(表7-6)。為了進一步研究節理的發育情況,可以進行節理產狀要素的測量,多處測量的數據可以編制節理玫瑰圖。

表7-6 節理觀測記錄表

4.接觸關系的觀察和描述

觀察岩層的接觸時要注意對岩層接觸界線的觀察,如果是沉積岩與沉積岩、沉積岩與變質岩相接觸,觀察有無沉積間斷、底礫岩、剝蝕面、古風化殼存在;上下岩層產狀是否一致;然後判斷岩層的接觸關系。地層的接觸關系主要有整合接觸、平行不整合接觸或角度不整合接觸關系三種。

整合接觸關系是一個地區在較長時期內處於構造運動穩定的條件,沉積盆地處於緩慢下降狀態,接受沉積物一層層的連續沉積,這些地層之間的接觸關系是整合接觸關系。其特點是地層在時代上連續,在岩性和生物方面為漸變或遞變關系,各地層的產狀基本上一致。

平行不整合或稱為假整合,上下兩套地層之間缺失了一部分地層,岩性和生物方面為突變關系,上下兩套地層的產狀基本一致。平行不整合接觸關系的形成過程為:地殼下降,接受沉積,地殼抬升,遭受剝蝕,形成沉積間斷,然後地殼再次下降,接受沉積。平行不整合接觸關系是該地區構造運動的反映,代表的構造運動過程是下降—上升—下降,上下兩套地層之間有沉積間斷,沉積間斷面成為不整合面,或者剝蝕面。

角度不整合接觸關系是上下兩套地層之間缺失了一部分地層,岩性和生物方面為突變關系,上下兩套地層的產狀不一致。角度不整合接觸關系的形成過程為:地殼下降,接受沉積,強烈的構造運動造成地殼抬升、褶皺、斷裂等,遭受剝蝕,形成沉積間斷,地殼再次下降,接受沉積。角度不整合接觸關系是該地區構造運動的反映,代表的構造運動過程是下降—上升—下降,上升階段的構造運動強烈,形成了褶皺、斷裂等構造,地層的原始產狀被改變,上下兩套地層之間有沉積間斷,沉積間斷面成為不整合面。

如果是沉積岩和火成岩的侵入岩相接觸,接觸關系有兩種情況:侵入接觸關系和沉積接觸關系。觀察侵入岩中有無捕虜體、沉積岩中有無底礫岩、底礫岩的碎屑物有無侵入岩的成分,然後確定二者是沉積接觸或侵入接觸關系。

如果侵入岩中的捕虜體與上覆的地層一致,侵入岩與地層的接觸面有起伏,存在烘烤現象,圍岩在接觸帶存在接觸變質現象;岩體有小分枝侵入圍岩中,在岩體中存在與接觸面大致平行的流動構造,在岩體邊緣有明顯的邊緣相,邊緣相的岩石結晶比中間相的要細小,則判斷為侵入接觸關系。侵入接觸關系的形成過程是地殼接受沉積形成沉積岩—發生岩漿侵入作用—岩體侵入到沉積岩中。岩體的形成時間在沉積岩即圍岩形成之後。

如果沉積岩的底部有底礫岩,而且底礫岩中有侵入岩碎屑成分,上覆沉積岩沒有接觸變質現象,岩體邊緣沒有邊緣相,岩體頂部的岩脈、岩牆等被截斷,則判斷為沉積接觸關系。沉積接觸關系的形成過程是地殼下降接受沉積形成沉積岩—發生岩漿侵入作用—岩體侵入到沉積岩中—地殼抬升—遭受剝蝕—侵入岩出露地表—地殼再次下降—接受沉積—形成上覆沉積岩。岩體的形成時間在上覆沉積岩形成之前。

9. 細砂和中砂的工程地質描述應該分別從哪些方面怎麼說,越詳細越好,謝謝

有很多成因,風積、湖相沉積、河相沉積、海相沉積等等,這些比較常見。工程地質中描述多為 顏色、濕度、包含物、礦物組成、級配(分選性)等等,一般情況下是有試驗數據的(篩分或顆粒分析試驗)

10. 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要遵循哪個規范

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要遵循行業標准《建築工程地質勘探與取樣技術規程》JGJ/T 87-2012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