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遺產

中國地質遺產

發布時間: 2021-02-07 14:59:56

A.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有哪些

1、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19年1月22日,經國務院同意,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長城保護總體規劃》。

2、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3、故宮又稱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為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它始建於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歷時14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後在此登基。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4、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帝的陵園,也稱驪山陵。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1500米處。其規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內涵之豐富,為歷代帝王陵墓之冠。

5、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腳下,是一座古人類遺址博物館,始建於1953年。1929年,中國古人類學家裴文中先生在龍骨山發掘出第一顆完整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距北京市區約48公里。

2017年8月,北京市及房山區相關部門對「猿人洞」的修繕工程正在進行,預計2018年春天安全棚全面綠化後,「猿人洞」將開門迎客。

6、布達拉宮(藏文:པོ་ཏ་ལ,藏語拼音:bo da la,威利:po ta la),坐落於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是藏式古建築的傑出代表(據說源於桑珠孜宗堡),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幣50元紙幣背面的風景圖案 。主體建築分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宮殿高200餘米,外觀13層,內為9層。布達拉宮前辟有布達拉宮廣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廣場。

截至2016年7月,中國已有50項世界文化、景觀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0項、世界文化景觀遺產5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1項,世界遺產名錄國家排名第二位,僅次於擁有51項世界遺產的義大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世界文化遺產

B. 地質遺跡分類的發展

地質遺跡是地球內力地質作用和外力地質作用或這些地質作用的綜合過程而形成的地質現象。因地質作用類型的多樣性,地質作用過程的復雜性,地質作用時間的長期性,也就造成了地質遺跡的多樣性。

美國內政部國土局把地質遺跡劃分為15類,強調各類地質現象的典型性和其發現研究歷史。

1)地質特徵、岩石類型、標准化石首次發現描述和命名地;

2)重要地質過程或原理首次發現和研究地區;

3)地學教科書範例依據的野外實例地區;

4)古生物演化階段的重要化石記錄區域;

5)由風、水、冰、風化大規模毀壞性作用產生的典型特徵;

6)洞穴和岩溶地形;

7)熱泉、自流泉水和含水層;

8)能提供經典性研究和教育機會的地質特徵;

9)地球演化史中的重要階段的突出範例;

10)有眾多各類重要地質特徵的集中分布,即使其中某些單個不十分重要,但其集合卻具有不一般的重要意義;

11)具有重要地質或歷史意義的礦山或礦區;

12)奇異地景,如漂礫、隕石、火山口(非火山成因的類似地貌或火山成因)、峰林等;

13)奇特的岩石或礦物產地;

14)地質特徵及組合,地質景觀具有自然美學性並具休閑價值;

15)具休閑和教育價值的岩礦標本採集地。

20世紀80年代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把地質遺跡劃分為8個大類:古生物類、地層和標准剖面類、古環境類、岩石類、地質構造類、地貌景觀類、經濟地質類,其他類型重要地質現象。

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地質遺產工作組(IUGSGeosite)於1993年對地質遺產類型提出了一個景點類型的分類方案。這個方案把地質遺產分為13大類。每一大類又分為若干類型,總的稱為景點類型(表5-1)。

表5-1 地質古生物遺產類型

地質景觀的分類方法

中國地質旅遊學會陳安澤先生先後兩次對我國地質景觀資源作了較詳細的分類:共分為4大類,19類,52亞類,在具體應用中還可結合實際需要劃分出更多的「種」(表5-2,表5-3)。其分類中著重考慮了地質成因(陳安澤等,1991)。

表5-2 地質景觀類型劃分表

續表

續表

(據陳安澤等,1991)

表5-3 地質旅遊景觀資源類型表

續表

(據陳安澤等,1991)

其後鄧靄松又提出了一個分類方案(表5-4):

表5-4 地質遺跡分類表

續表

(據鄧靄松)

為了開展旅遊資源調查和規劃,建設部相關部門也在有關文件中涉及了地質遺跡分類(表5-5):

表5-5 地區旅遊資源綜合調查與評價、需要調查的旅遊資源內容表

(據建設部)

隨著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對於風景名勝區中地質遺跡的研究和分類日漸提上議事日程,地礦部和建設部的一批專家主要結合其觀賞價值,對地質遺跡劃分為以滿足遊客要求的地質景觀類,景觀點或景觀區(李烈榮等,2002)。

根據國土資源部在《地質遺跡保護規定》中明確規定的地質遺跡保護六個方面的內容,再結合以上各家對地質遺跡類型的劃分方法的借鑒,我們提出一個建議性的分類方案(表5-6),將地質遺跡分為5大類、29亞類、若干類型。

2003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公布了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工作指南對地質遺跡分類有如下劃分:經濟地質與采礦、工程地質、地球歷史、地貌、冰川地質、水文地質、礦物、古生物、岩相學、沉積學、土壤科學、地層學、構造地質學和火山學,同時還列出了地理學、考古學、人類學及教學基地等。2006年11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專家組會議上通過的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標准和指南中再次強調了在地質特徵:如代表性岩石、礦物、礦產、化石和地形等幾方面能反映的固體地球科學,經濟地質與采礦、工程地質學、地貌學、冰川地質學、自然地理學、水文學、礦物學、古生物學、岩石學、沉積學、土壤科學、洞穴學、地層學、構造地質學和火山學等學科分支相關的地質遺跡。

表5-6 中國主要地質遺跡類型劃分方案

從上述地質遺跡分類沿革,可以清楚地看出,隨著地質遺跡調查工作的展開和擴大,對地質遺跡研究工作的深入和拓展,為適應地質公園建立、建設和發展,其分類越來越完善。與地球科學的學科的關聯越來越明確,越來越貼近描述中的應用。所以分類表就越來越細,分量越來越重。這當然更利於地質遺產調查的使用和分析對比,更利於地質遺跡的保護和展示,有利於地質公園的規劃和建設,有利於科學普及的組織和開展。

地質遺跡分類學的研究目的在於指導調查、研究、規劃、保護和開發地質公園則是地質遺跡保護和開發工作的重要平台。從上述分類演進過程可以看出幾個變化趨勢:由簡單到復雜,由粗略到系統,由描述到實用,由形式到學科,最後UNESCO提出的最新分類中已基本上進到學科分類的層次了。

C. 中國十大文化遺產

1、萬里長城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2、明清故宮(北京故宮、沈陽故宮) 世界遺產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MAIGOO地區榜"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

3、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世界遺產5A景區國家風景名勝區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MAIGOO地區榜"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秦始皇兵馬俑,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湖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 世界遺產5A景區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MAIGOO地區榜"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查看圖集
武當山位於湖北省十堰市境內,是著名的道教聖地、太極拳的發祥地、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古建築群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5、廈門鼓浪嶼風景名勝區 世界遺產5A景區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MAIGOO地區榜"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鼓浪嶼風景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鼓浪嶼中西式建築繁多,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是廈門最大的一個嶼。

6、四川青城山風景區 世界遺產國家風景名勝區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MAIGOO地區榜"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查看圖集
青城山,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球道教全真道聖地,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



7、拉薩布達拉宮景區 世界遺產5A景區文物保護單位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MAIGOO地區榜"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布達拉宮,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布達拉宮是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幣50元紙幣背面的風景圖案,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和世界文化遺產。

8、蘇州園林 世界遺產5A景區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MAIGOO地區榜"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蘇州園林是中國古典建築的代表流派之一,以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為代表的園林建築風格,曾影響到整個江南城市的建築格調,拙政園、留園、獅子林等古典園林更是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9、頤和園 世界遺產5A景區文物保護單位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MAIGOO地區榜"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查看圖集
頤和園是皇家園林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遺產、世界著名旅遊勝地,與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

10、龍門石窟 世界遺產5A景區文物保護單位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MAIGOO地區榜"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查看圖集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城南6公里處的伊闕峽谷間。由於地處都城之南,古代帝王擬己為「真龍天子」,故又稱「龍門」。

D. 中國僅有4個雙世界遺產地,他們分別是哪裡

黃山、泰山、峨眉山與樂山大佛、武夷山。

1、泰山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古稱東岳,一稱岱山、岱宗。綿延起伏長約200公里。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米,山峰突兀峻拔,雄偉壯麗。從山腳到山頂,沿途古跡名勝30多處,中路有王母池、斗母宮、經石峪、壺天閣。

2、黃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境內。古稱黟山,唐改黃山。由花崗岩構成。南北長約4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有三大主峰;蓮花峰(1873米)、光明頂(1841米)、天都峰(1810米)。風景秀麗,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著名,並稱「黃山四絕」。

3、樂山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東南凌雲山棲鸞峰臨江峭壁。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至貞元十九年(803年)完成。大佛頭與山齊,腳踏大江,通高71米,肩寬24米,故又名凌雲大佛,為世界最大的石佛像。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

4、武夷山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郊。紅色砂岩構成的低山,海拔600米左右。為喀斯特地貌靜觀集中地。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九曲溪、桃源洞、流香澗、卧龍潭、龍嘯岩等名勝和沖佑萬年宮(武夷宮)、紫陽書院(武夷精舍)舊址及歷代摩崖題刻。

(4)中國地質遺產擴展閱讀

泰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位於山東省中部,隸屬於泰安市,綿亘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00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五嶽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稱。

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E. 中國自然文化遺產

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山東泰山;安徽黃山;四川峨眉山—樂山風景;福建武夷山

1、山東泰山,1987.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古名岱山,又稱岱宗。自然景觀雄偉絕奇,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渲染和人文景觀的烘托,被譽為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縮影。

2、安徽黃山

安徽黃山,1990.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雄踞風景秀麗的安徽南部,是我國最著名的山嶽風景區之一。山體偉特,玲瓏巧石,萬姿千態。主峰蓮花峰海拔1860米。黃山美在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

3、四川峨眉山—樂山風景

四川峨眉山—樂山風景名勝區,1996.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和佛教名山;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嶽型風景名勝區。

4、福建武夷山

武夷山,1999.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位於福建省北部,屬中亞熱帶地區。境內東、西、北部群山環抱,峰巒疊嶂,中南部較平坦,為山地丘陵區。

(5)中國地質遺產擴展閱讀

中國文化遺產進程:

1、2014年6月22日上午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大運河項目和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成為中國第32項和第33項世界文化遺產。其中「絲綢之路」是中國首次進行跨國聯合申遺。至此,中國的世界遺產總數達到47項,繼續穩居世界第二。

3、中國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遺產類別最齊全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與澳大利亞並列),其中首都北京擁有6項世界遺產,是世界上擁有遺產項目數最多的城市。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