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深圳地質災害評估

深圳地質災害評估

發布時間: 2021-02-07 04:40:07

A. 江蘇省地質工程勘察院深圳分院怎麼樣

江蘇省地質工程勘察院深圳分院是2007-05-28注冊成立的國有事業單位營業,版注冊地址位於深圳市權龍崗區龍崗街道南聯社區向銀路66號201。

江蘇省地質工程勘察院深圳分院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300662656623A,企業法人嵇林,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江蘇省地質工程勘察院深圳分院的經營范圍是:一般經營項目是:綜合類甲級工程勘察;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地質災害勘查、設計、監理;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勘察及鑿井,岩土工程、環境地質技術咨詢,測繪工程,土工測試,水質測試,岩石測試,污染場地調查、評估,環境修復工程設計、施工,環保技術咨詢服務,環保工程施工,液體礦產勘查,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地質鑽探,水資源論證,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水土保持監測;承包境外工程勘察類綜合性工程的勘測、咨詢、設計和監理項目;上述境外項目所需的設備、材料出口;(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許可經營項目是:對外派遣實施上述境外項目所需的勞務人員。

通過愛企查查看江蘇省地質工程勘察院深圳分院更多信息和資訊。

B. 深圳市地質環境研究院有限公司聽說還可以做什麼的

看了一下好多年的企業了,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的了

C. 深圳市五色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五色抄檢測是一家環保相關服務提供商,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固體廢物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大氣污染治理、輻射污染治理、廢氣治理、地質災害治理等,同時還涉及工程總承包以及項目咨詢服務。
法定代表人:杜郁
成立時間:2017-11-21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020298276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深南大道10128號南山軟體園東塔樓805室

D. 深圳市精準勘測工程有限公司怎麼樣

深圳市精準勘測工程有限公司是2016-10-19在廣東省深圳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專於深圳市龍華屬區觀瀾街道牛湖社區石三舊村2600242號201。

深圳市精準勘測工程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300MA5DMX6E0N,企業法人陶冶,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深圳市精準勘測工程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深圳市精準勘測工程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E. 廣東省工程勘察院深圳分院怎麼樣

廣東省工來程勘察院深圳分院是源2013-09-25在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注冊成立的經營單位(非法人),注冊地址位於深圳市南山區桃源珠光路與龍珠一路交匯處西麗體育中心附屬樓A座8B。

廣東省工程勘察院深圳分院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3000801177936,企業法人巫景新,目前企業處於注銷狀態。

廣東省工程勘察院深圳分院的經營范圍是:一般經營項目是:工程地質勘察綜合類甲級,測繪乙級,地質勘查,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施工、設計、災害危險性評估,工程檢測;工程、水文、旅遊地質的技術咨詢,繪圖,打字。(以上各項憑有效資質證書經營) ,許可經營項目是:。在廣東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302957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和 100-1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681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廣東省工程勘察院深圳分院更多信息和資訊。

F. 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與減輕災害措施

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研究的理論基礎,就是李四光教授「安全島」理論的不斷擴展和延伸,即在不穩定區域或構造活動區尋找相對穩定地塊,進行工程安全建設,對地質災害進行合理安全設防,以達到安全合理、節約建設、減災防災的目標。近50年來,我國地質力學工作者劉國昌、谷德振、陳慶宣、胡海濤等人,均為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研究和分支學科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貢獻。

(一)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研究

中國地質環境復雜,活動構造較多,各種內動力地質災害比較嚴重。總體看來,中國區域地殼穩定性相對較差。為了對全國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和分區獲得定量化認識,更好地服務於經濟建設和減災防災,下面將在現今活動的主要構造體系與各種內動力地質災害分布規律和中國內動力地質災害分區研究的基礎上(圖3-3),結合構造現今活動性劃分待評區,選定6個評價指標,分配權重如下:①表層地殼結構與岩土力學性質,權重17%;②深部地殼結構構造,權重13%;③地塊升降與地殼現今活動速率,權重10%;④斷裂及其活動性,權重20%;⑤現今地應力與能量集中程度,權重15%;⑥主要內動力地質災害(表3-1)的破壞程度綜合劃分為4個等級,權重25%。

依此建立各待評區總體質量矩陣,進行模糊數學計算評判。按照規范對區域地殼穩定性劃分相對穩定等級為:相對穩定、相對較穩定、相對較不穩定和相對不穩定四個檔次。計算結果結合不同構造分區特徵,編制中國區域地殼穩定性概略分區圖(圖3-4)。其主要特徵如下:

圖3-4 中國區域地殼穩定性分區略圖

(1)全國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劃分71個待評區,經計算結果確定:相對穩定區31個,相對較穩定區22個,相對較不穩定區15個,相對不穩定區3個。

(2)通過全國穩定性概略分區的六項指標內容的確定及其權重分配情況,可以看出:全國是以構造穩定性評價為主,配合岩體、土體介質條件;根據現今地殼運動狀況,結合A近活動和地質時期的發展演化,進行地殼活動性評價和判定。為了判定區域穩定程度,在分析地殼活動性與地應力場的同時,又全面落實到各種內動力地質災害方面,並使之獲得較高的權重。

(3)分區中對我國內動力地質災害進行了多方面的分析,以地震災害為主,對1990年國家地震局《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進行了分析。同時,考慮了地下坑道變形、煤瓦斯突出、沖擊地壓、鑽孔套損、地下熱害等,加強了地下穩定性變化的評判;對現今地殼形變可能導致災害的發生,現今斷層位移活動,構造地裂縫等災害,也進行了分析評判。因此,在全國分區中劃分出:與煤瓦斯突出、沖擊地壓、地下熱害、坑道變形、鑽孔套損等地下災害有關的區、帶,諸如松花江相對較穩定帶 、遼沈相對較不穩定段 、太行山相對較穩定帶 、華鎣山相對較不穩定帶 、羅霄山相對較不穩定帶 ,以及祁連山相對較不穩定帶 等。這些地帶都啟發我們應該考慮地下深處與地表附近的區域地殼穩定性存在著變化,在地下工程建設或地下礦產開發前,應該充分重視區域地殼穩定性隨著深度的變化規律狀況,否則容易造成意外重大災害損失與人員傷亡[22-37,54-70]

(二)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研究在減災中的應用

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研究,主要根據李四光教授的「安全島」理論及其倡導的岩石力學與構造應力場研究方法,在考慮各種類型地質災害的基礎上,全面考慮內外動力地質作用、岩體和土體介質條件、人類活動,以及與工程建築物的相互綜合作用和影響等因素,綜合評價研究現今地殼及其表層相對穩定程度,實現減災、防災和安全建築服務的目標[1~01]。

1.城市規劃建設中的減災與防災

現以西安市城建規劃為例進行討論。西安市區發育著多種嚴重的地質災害,而以地裂縫、地震、地面沉降、沙土液化等為主,其中地裂縫災害最為嚴重,經常成帶摧毀大批建築物,甚至引起在城市建設規劃中是否需要搬遷的疑慮問題。經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研究,確認市區屬於相對不穩定區,為此進行穩定性小區劃研究(屬區域地殼穩定性大比例尺評價范疇),目的為了合理開發利用土地,合理部署城建規劃,保證安全建設。市區穩定性小區劃研究,首先在重點研究地裂縫成因機制、時空分布、活動規律及其發展演化的基礎上,結合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地面沉降速率、斷裂活動性、古河道沙土液化特性以及人工堆積土等諸因素,採用數學地質方法評判。並按照不同穩定程度劃分為:相對不穩定區(又分為A、B、C三個等級)、相對較不穩定區、相對次較不穩定區和相對次較穩定區,共計175個單元(區段)。結合合理開發利用土地的原則,編制城市規劃布局建議圖(圖3-5),小區劃綜合評價將土地分為4大類7個亞類:

Ⅰ類:可供高層建築用地,按地震基本烈度Ⅶ度設防。

Ⅱ類:可供高層建築及重要工程建設用地,按Ⅷ度設防。

Ⅲ類:分為2個亞類。

1類:可供重要工作建設用地,按Ⅷ度設防,將增加工程投資;

2類:可供一般建築用地,應盡量避讓隱伏地裂縫。

Ⅳ類:分為3個亞類。

1類:可建一般建築,必須避讓地裂縫;

2類:宜作綠化地帶、游樂場、平房居民用地;

3類:地裂縫現今活動地帶,不宜建築地段。

圖3-5 西安市城建規劃建議示意圖(據陝西地礦局)

穩定性小區劃研究結果:Ⅰ、Ⅱ、Ⅲ1類,三者共佔全市區總面積的65%;Ⅰ-Ⅳ1類者共佔80%以上;僅有不到20%的土地不宜作為重要建築用地。由此可以基本上滿足了城建安全建設用地的需要,為減災、防災和合理開發利用土地提出了具體建議[17-34]

2.工程建設中的減災與防災

以深圳市城市供水輸水隧道工程選線為例進行討論。深圳市和香港為解決城市人口的生活用水以及工業用水,實施東水西調,開挖50km長的隧道輸水工程。由於隧道計劃穿過蓮花山活動斷裂帶的北支——深圳主幹斷裂帶,在長約20km的地段要穿過十幾條區域性主幹斷裂。水利設計部門要求進行構造穩定性評價,提供主要斷裂在50年內最大的位移量和4處深埋隧道地點的地應力狀態,為輸水隧道的選線方案提供依據。其主要目的是防止隧道工程變形與活動斷層災害、預測岩爆發生的可能性及優選工程設計方案。

作者根據李四光教授現今構造應力場的思路,在區域構造體系研究的基礎上,開展7個孔位的地應力實測,配合區域岩石力學的多種實測數據,以及其他多方面的研究成果等,進行平面及三維構造應力場模擬實驗,使二者實驗結果互相校正核實,編制輸水隧道的現今地應力狀態分布變化圖(圖3-6)。並利用市區布設的斷層位移測量站1985~1991年的活動斷層位移趨勢數據,定量計算了輸水隧道穿越主幹斷裂位置的斷層位移量級。為輸水隧道工程的選線和減災、防災提供了具體數據[1-10]

左上角鑲圖的東端與下圖的西端相連接;中間的圖為一、二級主要斷裂現今位移量級變化及其內部應力狀態平面圖;下圖為三維構造應力狀態與岩石力學性質分區示意圖。

圖3-6 深圳市東水西調輸水管線附近現今構造應力場綜合分析圖

經區域地殼構造穩定性評價,輸水工程的西段和北段主要屬於相對穩定及相對較穩定區段;中段和東段主要屬於相對較不穩定區段,其中包括部分相對不穩定地點。主要結論如下:

(1)相對不穩定地點主要由於岩石力學性質的不穩定所致,如斷層構造岩及地應力處於拉張狀態等。

(2)輸水管線經過處,斷層現今最大位移速率屬中等量級,活動速率<1mm/a,50年累計位移量小於20mm或小於40mm。斷層內部位移速率中等,屬低最大剪切應力、低應變能量級,少數地點安全度偏低。

(3)4處深埋隧道地點,最大水平剪切應力小於1MPa,三維最大剪切應力小於2.5MPa,隧道軸向與最大水平主壓應力軸向交角主要為20°~30°和40°~50°,少數為70°~80°。現今地應力狀態分布變化表明,輸水隧道總體為較安全狀態。

(4)經地震基本烈度復合分析計算,表明輸水隧道大部分位於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峰值加速度區內,少數在Ⅵ度區。

3.其他方面應用

區域地殼穩定性穩定性評價研究,除了在上述城市規劃建設和工程選線、選址(包括核電站、大型水電站選址等)以外,還可以在更多的方面發揮作用,為各種建設事業、礦產的尋找、擴產開發中的增產和減產以及采礦中減災和防災等也都能發揮作用[1725]-。

(1)區域地殼穩定性與石油天然氣的運移集中和分散

石油天然氣包括煤層氣與其他氣態和液態礦產,都是在運移過程中,在某些適合儲存的地質構造部位集中成礦,成礦部位必定是區域地殼處於相對穩定狀態,如果某構造應力場發生重大改變,例如在其附近發生強烈大地震,則部分油氣資源就可能發生再次遷移到合適的相對穩定性更好地段聚集。例如在1975年海城7.3級地震、1976年唐山7.8級地震前後期間,華北廣大地區包括渤海周圍的油田,石油產量都驟然發生急劇變化,總產量出現大起大落。海城地震前一年(1974年),石油產量明顯增加;1975年產量達到高峰值,其中興5井增產23倍,震後恢復正常。1976年唐山大震前半年,石油再次增產約18倍,採取人工放噴減壓才使異常中斷。這時一些非生產井甚至出現突發噴油自溢現象。與此相反,有些生產油井則突然產量大減,個別油井甚至采不出油來,表明原來儲存集中的油氣發生遷移了。由此可見地殼穩定性狀態與液態氣態資源運移、聚集和分散具有密切聯系,對開采過程中的穩產高產也具有重要影響[50]

甚至塑性較強的煤炭,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發生塑性流動遷移。例如湘西一帶經常開採的「煤脈」,便是填充在裂隙中的煤。煤脈一般厚幾至幾十厘米,長幾十至幾百米不等,顯然,它們是受到地應力作用,發生塑性流動遷移,聚集成為煤脈。其中部分煤炭在受力遷移過程中,已經石墨化、瀝青化。

從上述實例可以看出,區域地殼穩定性研究,對部分礦產的運移、集中和分散(造成災害)均有重要作用和影響。

(2)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研究與礦產開發中的減災與防災

目前我國礦山開發設計中,盡管已經開始重視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研究,但在有些方面尚未得到落實。目前我國許多礦山災害包括礦震、煤瓦斯突出、岩爆、坑道變形、採油鑽孔套損、礦井熱害等等,多數在建礦初期沒有進行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研究,沒有對礦區災害進行預測評價,以致礦山設計和開發後,發現地質災害時,由於缺少減災抗災的必要能力和條件,不得不重新補做這些工作。例如對地下熱害估計不足,坑道斷面過小,不能滿足大量通風散熱的要求。又如對礦震強度估計不足,坑道加固和生產設施安裝對抗震設防措施不夠,導致破壞停產;甘肅金川鎳礦,曾因坑道變形災害,長期不能正常生產;天津大港的港西油田在5號斷層附近,上盤套損油井達30口以上,占兩盤總井數的64.7%,而位於下盤的油井則較少損壞。查其原因,是在不合理採油的情況下,使原來不活動的5號斷層附近,人為誘發活動,導致大批穿過斷層面的採油井孔均發生套損破壞。我國各處油田生產井套損災害嚴重,截至1988年,大慶油田套損井達1400口以上;吉林扶余油田至1989年套損井占總數的39.1%;天津大港的港西油田,至1989年統計套損井占井孔總數的40.5%,造成重大損失。如果充分考慮區域地殼穩定性變化規律,鑽井在採油中採取使地塊呈現均勻平衡的動態,較好地保持局部地塊的相對穩定,定能大大減輕相關的災害損失,甚至可以防止災害的發生、發展和惡化的趨勢,保證采礦的穩定高產,同時會降低開采成本[17-30]

G. 深圳市岩土綜合勘察設計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深圳市岩土綜抄合勘察設計有襲限公司於1992年12月16日在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王曙光,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工程測量、地籍測繪、房產測繪;工程勘察;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岩石試驗、混凝土試驗、土工試驗、基樁檢測、水質分析、混凝土結構檢測。
法定代表人:何會齊
成立時間:1992-12-16
注冊資本:1012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710358127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龍崗大道龍崗段2172號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