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8月份地質災害
A. 為什麼四川省地質災害頻繁發生
專家表示
印度板塊向亞洲板塊俯沖,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質向東緩慢流動,在高原東緣沿龍門山構造帶向東擠壓,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剛性地塊的頑強阻擋,造成構造應力能量的長期積累,最終在龍門山北川——映秀地區突然釋放。 逆沖、右旋、擠壓型斷層地震。發震構造是龍門山構造帶中央斷裂帶,在擠壓應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東逆沖運動;這次地震屬於單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東遷移,致使餘震向北東方向擴張;擠壓型逆沖斷層地震在主震之後,應力傳播和釋放過程比較緩慢,可能導致餘震強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 是淺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屬於深板塊邊界的效應,發生在地殼脆——韌性轉換帶,震源深度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壞性巨大。
專家表示,全球7級以上地震每年18次,8級以上1-2次。我國受印度板塊和太平洋板塊推擠,地震活動比較頻繁。張國民說,從大的方面來說,汶川地震處於我國一個大地震帶--南北地震帶上,中部地區的中軸地震帶位於經度100度到105度之間,涉及地區包括從寧夏經甘肅東部、四川西部、直至雲南,屬於我國的地震密集帶。從小的方面說,汶川又在四川的龍門山地震帶上。因此,這里發生地震的幾率較高。
據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民介紹,這次汶川發生地震是我國大陸內部地震,屬於淺源地震,其破壞力度較大。張國民說,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為淺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淺源地震大多發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圍內,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達到650公里左右。其中,淺源地震的發震頻率高,佔地震總數的70%以上,所釋放的地震能占總釋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災害的主要製造
B. 現在8月初去九寨溝好嗎,會發生泥石流或其他地質災害嗎,可能性大嗎,雨水會影響旅遊嗎
現在是8月初去九寨溝怎麼樣?會不會發生泥石流或者其他的地質災害,其實這種幾率還是比較小的,所以說如果害怕的話就哪裡也不能去了,所以說每個人的愛好不同,喜歡去九寨溝也是非常好的,8月份是雨季。
C. 年7月全國地質災害災情及8月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國土資源部通報 2011 年第 51 期
2011 年 7月全國地質災害發生數量相對較小,人員傷亡相對較少,但經濟損失較嚴重。2011 年 8月份是地質災害的高發期,特別是極端天氣事件誘發突發性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很大,防災形勢嚴峻。預測 8月地質災害重災地區可能主要集中在西南、中南、西北和華東等地區。同時,應做好東南沿海地區由台風 (熱帶風暴)帶來的強降雨引發地質災害的防範工作。
一、地質災害災情
7月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 1223 起,其中滑坡 645 起、崩塌 263 起、泥石流 271起、地面塌陷 31 起、地裂縫 7 起、地面沉降 6 起; 造成人員傷亡的地質災害 17起,30 人死亡、10 人失蹤、25 人受傷; 直接經濟損失 9.62 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發生數量、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均大大減少 (表 1)。
表 1 2011 年 7月與去年同期地質災害基本情況對比表
7月地質災害分布在 25 個省 (區、市)。按發生數量由多到少依次是四川、浙江、江西和陝西等 (表 2); 按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由多到少依次是陝西、四川和山西等 (表 3); 按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由大到小依次是四川、雲南和陝西等 (表 4)。
表 2 2011 年 7月各省地質災害發生數量統計表 單位: 起
表 3 2011 年 7月地質災害造成死亡失蹤人數統計表 單位: 人
表 4 2011 年 7月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統計表 單位: 萬元
二、地質災害特點
(一)多年同期相比災情較輕,死亡失蹤人數最少
與 2005 年以來多年同期相比,今年 7月地質災害發生數量次低,僅高於 2008年; 因災造成人員死亡失蹤人數為最少; 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排第四位,屬中等。
(二)西部地區受災最嚴重,其他地區相對較輕
人員傷亡基本都在西部地區,因災共造成 38 人死亡失蹤,占總數的 95%; 四川、雲南 、陝西、西藏、甘肅直接經濟損失最嚴重,共造成 9 億元的財產損失,占總數的 94%。
(三)災害類型以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為主,災害級別以小型為主
7月份,全國共發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1179 起,占總數的 96% 。災害級別以小型為主,共 1088 起,占總數的 89%。
(四)以自然因素引發為主
全國 1223 起地質災害中,自然因素引發的有 1167 起,占總數的 95%; 人為因素引發的有56 起,占總數的5%。自然因素主要為強降雨,人為因素主要為采礦和切坡等。
三、重大災害實例
(1)7月5日,陝西省漢中市略陽縣城嘉陵江左岸略康 (略陽 - 康縣)公路K0 + 300m 處發生一起崩塌,造成 18 人死亡,4 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 1000 萬元。
(2)7月3日,四川省安阿壩州茂縣南新鎮綿簇村發生一起泥石流,造成 8 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 28103.8 萬元。
四、8月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根據地質災害多年發生規律,8月份是地質災害的高發期,防災減災形勢依然嚴峻。8月仍然是主汛期,也是台風登陸頻繁期,區域強降雨、局地暴雨和台風帶來的強降雨誘發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很大,可能主要發生區集中在西南、中南、西北和華東的局部山區。
國土資源部
二〇一一年八月四日
D. 此次四川遭受的洪災,涉及了哪些地區
2020年7月24日至25日,綿陽市鹽亭、北川、梓潼、三台、平武等縣區普降中到大雨,局地大暴雨。截至25日13時,「7·24」暴雨導致綿陽市鹽亭、三台、北川、遊仙、梓潼5個縣(市、區)17個鄉鎮受災,受災人口10839人,無因災死亡、失蹤人口。
無因災受傷人口,農作物受災面積333.52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267.49萬元。災情發生後,四川綿陽市應急管理局立即調度全市各地受災情況,並迅速派出快反組前往受災嚴重的地區靠前指揮救災,調動專業力量開展搶險和保障工作。經搶險作業。
道路基本恢復、通訊部分恢復,群眾得到安置。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動應急、水利、交通、消防、電力、通信、鄉鎮等救援隊伍30餘支530餘人,緊急轉移安置335人,其中,分散安置319人,集中安置16人,無被困人口。
(4)四川8月份地質災害擴展閱讀:
2020年8月3日,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省地質災害總指揮部召開2020年第三次全體會議,討論全省防汛抗旱和地方防災減災現狀。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受副熱帶高壓外圍氣流影響,未來10天我省將有更多降雨,尤其是盆地西部地區。持續降雨會導致局部地區強降雨的積累。
要防範滑坡、泥石流、山火等次生災害。8月6日至8月9日,該盆地從西向東將出現強降雨,其中西部和中部地區將出現強到強降雨,部分地區將出現強降雨;在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區的多雲天氣中,將有陣雨或雷雨,局部地區將有中暴雨。8月是四川洪澇災害頻發的時期。
今年汛期以來,我省出現了9個明顯降雨過程,其中4個區域暴雨天氣過程。全省降水量略高於當年同期。警戒線以上洪水50條,保證線以上洪水20條,比當年同期增加1倍以上。8月份,我省降水量達到5倍,流域大部分地區和攀西地區的降水量比年平均降水量高出1-2%。
岷江上游、沱江上游、福江上游、大渡江下游、青衣江上游、曲江上游、長江上游七大河流的支流可能出現明顯的洪水過程,部分支流可能超過警戒線。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暴雨致四川綿陽5個縣17個鄉鎮受災,30餘支救援隊伍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未來10天四川省多降雨
E. 四川省常見的地質災害有哪些類型
主要為泥石流、滑坡,因為是多少地區,而且雨量充沛,泥石流、滑坡非常常見。
F. 2012年8月中旬,四川暴雨不斷,導致山谷中發生嚴重的地質災害,致使道路損毀中斷,同時也給人民帶來了嚴
小題1:C 小題2:D 小題3:B G. 為什麼四川省地質災害頻繁發生
西部地復區不光是四川的地震災制害頻發,還有雲南,主要是因為四川成都以西雲南中西部地處龍門山斷裂帶和橫斷山斷裂一帶,地球表面為板塊構成,這些地方剛好處在2個板塊的交界地帶,受板塊擠壓運動影響,斷層活動頻繁,造成地震等地質災難較多,強烈的地震又使得山地表面岩體破碎,收降雨影響,破碎的地表又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H. 四川哪些地質災害多發為什麼
四川最容易發生:地震,滑坡,泥石流. I. 我准備8月底從成都到若爾蓋草原,路好走嗎地質災害大嗎 好走,能去回不來 J. 年8月全國地質災害災情及9月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國土資源部通報 2011 年第 55 期 2011 年 8月全國地質災害發生數量較小,人員傷亡相對較少,經濟損失同比大大減少。2011 年 9月防災形勢依然嚴峻。9月份全國大部分地區還處於汛期,也是台風 (熱帶風暴)登陸頻繁期。預測 9月地質災害重災地區可能主要集中在西南、中南、華東和西北等地區山區。汶川地震影響區、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的危險性較高,需要重視。同時應高度重視台風 (熱帶風暴)帶來的強降雨對東南沿海地區的影響。 一、地質災害災情 8月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 648 起,其中滑坡 293 起、崩塌 148 起、泥石流 175起、地面塌陷 22 起、地裂縫 6 起、地面沉降 4 起; 造成人員傷亡的地質災害 22起,15 人死亡、2 人失蹤、20 人受傷; 直接經濟損失 2.53 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發生數量、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均大大減少 (表 1)。主要原因是今年 8月異常強降雨少於去年同期。 表 1 2011 年 8月與去年同期地質災害基本情況對比表 8月全國共成功預報地質災害 71 起,避免人員傷亡 4528 人,避免直接經濟損失 1.84 億元。 8月地質災害分布在 24 個省 (區、市)。按發生數量由多到少依次是四川、湖北、雲南等 (表2); 按造成的人員死亡失蹤人數由多到少依次是雲南、四川、陝西等 (表3); 按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由大到小依次是雲南、四川、湖北等 (表4)。 表 2 2011 年 8月各省地質災害發生數量統計表 單位: 起 表 3 2011 年 8月地質災害造成死亡失蹤人數統計表 單位: 人 表 4 2011 年 8月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統計表 單位: 萬元 二、地質災害特點 (一)多年同期相比災情最輕,死亡失蹤人數最少 與 2005 年以來多年同期相比,今年 8月地質災害發生數量最低,因災造成人員死亡失蹤人數為最少,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最少。 (二)西部地區受災最嚴重,沒有重大群死群傷事件 人員傷亡基本都在西部地區,因災共造成 15 人死亡失蹤,占總數的 88%; 雲南、四川直接經濟損失最嚴重,共造成 1.78 億元的財產損失,占總數的 70%。 (三)災害類型以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為主,災害級別以小型為主 8月份,全國共發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616 起,占總數的 95% 。災害級別以小型為主,共 602 起,占總數的 93%。 (四)以自然因素引發為主 全國 648 起地質災害中,自然因素引發的有597 起,占總數的92%; 人為因素引發的有51 起,占總數的8%。自然因素主要為強降雨,人為因素主要為采礦和切坡等。 三、重大災害實例 8月15日,雲南省大理州雲龍縣功果橋鎮功果村魯基溝村民小組發生特大泥石流,規模 6 萬 m3,直接經濟損失 3286 余萬元。 四、9月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根據地質災害多年發生規律,9月份全國大部分地區還處於汛期,也是台風(熱帶風暴)登陸頻繁期,防災減災形勢依然嚴峻。區域強降雨、局地暴雨和台風(熱帶風暴)帶來的強降雨誘發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很大。地質災害可能主要發生在西南、中南、華東和西北的局部山區。 國土資源部 二〇一一年九月八日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