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與岩土工程英漢漢英詞典pdf
㈠ 求建築類英漢詞典和漢英詞典 PDF或者網頁版
詞典到書店找找,pdf閱讀器,直接下就行。
㈡ 工程地質和岩土工程有什麼區別
工程地質和岩土工程的區別:
1、工程地質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其本質是一門應用科學;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個分支,其本質是一種工程技術。
2、從事工程地質工作的是地質專家(地質師),側重於地質現象、地質成因和演化、地質規律、地質與工程相互作用的研究;從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師,關心的是如何根據工程目標和地質條件,建造滿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決工程建設中的岩土技術問題。
工程地質:
工程地質學是一門應用地質學的原理為工程應用服務的學科,主要研究內容涉及地質災害,岩石與第四紀沉積物,岩體穩定性,地震等。工程地質學廣泛應用於工程規劃,勘察,設計,施工與維護等各個階段。
工程地質的目的是為了查明各類工程場區的地質條件,對場區及其有關的各種地質問題進行綜合評價,分析、預測在工程建築作用下,地質條件可能出現的變化和作用,選擇最優場地,並提出解決不良地質問題的工程措施,為保證工程的合理設計、順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
工程地質研究的主內容有:
確定岩土組分、組織結構(微觀結構)、物理、化學與力學性質(特別是強度及應變)及其對建築工程穩定性的影響,進行岩土工程地質分類,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築性能的方法;
研究由於人類工程活動的影響而破壞的自然環境的平衡,以及自然發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質作用對工程建築的危害及其預測、評價和防治措施;
研究解決各類工程建築中的地基穩定性,如邊坡、路基、壩基、橋墩、硐室,以及黃土的濕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壞等,制定一套科學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為各類工程的設計、施工提供地質依據;
研究建築場區地下水運動規律及其對工程建築的影響,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護方案;
研究區域工程地質條件的特徵,預報人類工程活動對其影響而產生的變化,作出區域穩定性評價,進行工程地質分區和編圖。
隨著大規模工程建設的發展,其研究領域日益擴大。除了岩土學和工程動力地質學、專門工程地質學和區域工程地質學外,一些新的分支學科正在逐漸形成,如礦山工程地質學、海洋工程地質學、城市工程地質及環境工程地質學、工程地震學。
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是歐美國家於20世紀60年代在土木工程實踐中建立起來的一種新的技術體制。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體與土體工程問題,包括地基與基礎、邊坡和地下工程等問題,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
地上、地下和水中的各類工程統稱土木工程。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土、地下、水中的部分稱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專業是土木工程的分支,是運用工程地質學、土力學、岩石力學解決各類工程中關於岩石、土的工程技術問題的科學。按照工程建設階段劃分,工作內容可以分為: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設計、岩土工程治理、岩土工程監測、岩土工程檢測。
岩土工程主要研究方向:
①城市地下空間與地下工程:以城市地下空間為主體,研究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過程中的各種環境岩土工程問題,地下空間資源的合理利用策略,以及各類地下結構的設計、計算方法和地下工程的施工技術(如淺埋暗挖、盾構法、凍結法、降水排水法、沉管法、TBM法等)及其優化措施等等。
②邊坡與基坑工程:重點研究基坑開挖(包括基坑降水)對鄰近既有建築和環境的影響,基坑支護結構的設計計算理論和方法,基坑支護結構的優化設計和可靠度分析技術,邊坡穩定分析理論以及新型支護技術的開發應用等。
③地基與基礎工程:重點開展地基模型及其計算方法、參數研究,地基處理新技術、新方法和檢測技術的研究,建築基礎(如柱下條形基礎、十字交叉基礎、筏形基礎、箱形基礎及樁基礎等)與上部結構的共同作用機理和規律研究等。
㈢ 求工程地質學唐輝明版pdf
電子檔的沒有 有書本 你要的話 我可以給你寄過去 不過得給我報銷那8828
㈣ 岩土工程分析與評價
岩土工程分析與評價是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整理的核心。它是在各項勘察工作成果整理的基礎上,進行的極為重要一項工作。它包括:評價的准則、內容和方法。
一、評價的准則
評價准則主要包括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應與勘察階段和工程需要而定。
1.定性評價
定性評價是岩土工程評價的首要步驟與基礎。對於下列性質的問題,可僅作定性評價:工程選址及場地對擬建工程的適宜性;場地岩土工程條件的穩定性評價;岩土材料的適宜性及工程性質一般描述。
2.定量評價
在定性評價的基礎上進行,對下列性質的問題宜作出定量評價:岩土的變形性狀及其極限值;岩土體的強度及其穩定性與極限值,包括斜坡及地基的穩定;岩土壓力及岩土體中應力分布與傳遞;岩土體及水體與工程建築物的共同作用;其他各種臨界狀態的判定問題。
3.定量評價應包括下列兩種准則
(1)定值法准則——用於常規的定量評價問題。
(2)概率法准則——可用於工程的分析;如風化分析、超越概率分析(一級工程)等等。
二、分析與評價的內容
岩土工程分析與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
(1)在整理編輯資料的基礎上,對場地的穩定性和適宜性作出評價;
(2)分析、統計和選定指標的計算指標,為岩土工程設計提供場地地層結構和地下水空間分布的參數、岩土體工程性質和狀態的設計參數;
(3)主要進行咨詢性工程設計,預測擬建工程施工和運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岩土工程問題,並提出相應的防治對策和措施,以及合理的施工方法;
(4)提出地基與基礎、邊坡工程、地下硐室等各項岩土工程方案設計的建議;
(5)預測擬建工程對現有工程的影響、工程建設產生的環境變化以及環境變化對建(構)築物的影響。
岩土工程的分析與評價應以理論為依據,以有關國家規范為准則,參考工程經驗;並進行模型試驗、施工監測。在對工程進行分析與評價時,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
(1)掌握場地的地質背景,場地地貌、地質、水文、氣象條件;考慮岩土性質,其非均勻性、各向異性和隨時間的可能變化;評估其岩土參數的不確定性,確定最佳值。
(2)必須與工程建設密切結合,充分了解工程結構特點及對地質岩土的要求;分析強度和變形的風險和儲備。不僅僅是分析地質規律,還要切實解決工程實際問題。
(3)分析評價施工環境及對已有工程的影響;參考類似工程的經驗,以作為擬建工程的借鑒。
(4)理論依據不足、實踐經驗不多的岩土工程,可通過現場模型試驗和室內試驗進行分析評價。對於重大工程和復雜的岩土工程問題,應在施工過程中進行監測,並根據監測資料適當調整原先制訂的設計和施工方案,而且要預測和監控施工、運營的全過程,對工期及造價因素進行評估。
三、分析與評價的方法
應採用定性分析評價與定量分析評價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一般的操作程序是:在定性分析評價的基礎上,方可進行定量分析評價;即不經過定性分析評價是不能直接進行定量分析評價的。對某些問題則僅作定性分析評價即可,如工程選址及場地對擬建工程的適宜性、場地地質背景和岩土工程條件分析、岩土性狀的描述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都應在詳細佔有資料和數據的基礎上,運用成熟的理論和類似工程的經驗進行論證,並宜提出多個方案進行比較。
需要進行定量分析評價的內容是:岩土體的變形性狀及其極限值;岩土體的強度、穩定性及其極限值(包括地基和基礎);岩土壓力及岩土體應力的分布與傳遞;其他各種臨界狀態的判定問題。定量分析可採用解析法、圖解法或數值法。其中解析法是使用最多的方法,它以經典的剛體極限平衡理論為基礎。這種方法的數學意義嚴格,但由於應用時對實際地質體有一定的前提假設條件,以及邊界條件的確定和計算參數的選取,也都存在誤差和不確定性,甚至有一定的經驗性;所以,應有足夠的安全儲備以保證工程的可靠性。
解析法可分為定值法和概率分析法。
定值法也稱穩定性系數法或安全系數法。它將各種計算參數皆取一確定值。因穩定性系數就是各種參數的函數,即是K=f(c、ϕ、γ、……),因而所獲得的穩定性系數也是一確定值。為可靠起見,根據工程的重要性和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一般用安全系數來保證計算的安全度。即在強度上根據經驗打一折扣,作為安全儲備。其表達式為:
土體原位測試與工程勘察
式中:R、S、K、[K]分別為抗力、作用力、穩定性系數和安全系數。
而在實際情況中,作為地質體一部分的岩土體,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中經受過不同性質的構造地質作用、沉積作用等,使得岩土體內部發育有各種類型的不連續面,這使得當今被作為大型工程材料一部分的岩土體,和一般的材料有著本質的區別,即:不連續性、非均勻性是其兩大突出的特徵。由於這兩大特徵,使得探討岩土體在工程作用下的力學演化趨勢和穩定性評價十分困難,其根本的原因就是難以確定研究對象的邊界條件問題。另外,由於勘察、取樣和分析測試的誤差,導致許多參數表現出不確定性,這些值表現出是具有分布性質的隨機變數,所以,用統計學和概率論的方法研究岩土體中不均勻性,從概率分布的角度來評價岩土體的穩定性,為確定岩土體安全性找到了一個可行的辦法。
按破壞概率來量度設計的可靠性,便是將安全儲備建立在概率分析的基礎上。概率分析法的表達式為:
pf=p(K<1)≤[pf] (8 6)
式中:pf、[pf]分別為破壞概率和目標破壞概率。
而穩定的概率則可按式(8-7)計算:
K=1-pf (8-7)
對於確定穩定性系數K 的各種計算參數,需要進行許多次的隨機抽樣,才能獲得K 值的概率分布圖(圖8-1),圖中陰影部分即為破壞概率。
圖8-1 K值概率分布圖
目前,國內的岩土工程計算,一般都採用定值法。對特殊工程需要時,可輔以概率分析法進行綜合評價。
㈤ 求有關工程地質或岩土工程方面英文文獻或文章,最好是關於建築工程地質勘察的,急用!
去資料庫裡面搜索關鍵詞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應該會有大量的文章(最好是國際資料庫,像CNKI 這樣的庫裡面基本都版是中國權人寫的)。另外你可以去學校圖書館,借本外文雜志,大量的文章。
㈥ 岩土工程與工程地質學界有哪些著名期刊
《GEOTECHNIQUE》、《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GEOTECHNICAL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還有中文的三大版岩土權學報。
㈦ 地質工程與岩土工程有什麼區別
一、性質不同
1、地質工程:)是研究地質問題,並利用工程手段來解決問題的科學。
2、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體與土體工程問題。
二、研究對象不同
1、地質工程:側重於對地質現象、地質成因和演化、地質規律、地質與工程相互作用的研究。
2、岩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設計、岩土工程治理、岩土工程監測、岩土工程檢測等。
(7)工程地質與岩土工程英漢漢英詞典pdf擴展閱讀:
岩土工程專業的主要研究方向:
1、城市地下空間與地下工程:以城市地下空間為主體,研究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過程中的各種環境岩土工程問題,地下空間資源的合理利用策略,以及各類地下結構的設計、計算方法和地下工程的施工技術(如淺埋暗挖、盾構法、凍結法、降水排水法、沉管法、TBM法等)及其優化措施等等。
2、邊坡與基坑工程:重點研究基坑開挖(包括基坑降水)對鄰近既有建築和環境的影響,基坑支護結構的設計計算理論和方法,基坑支護結構的優化設計和可靠度分析技術,邊坡穩定分析理論以及新型支護技術的開發應用等。
3、地基與基礎工程:重點開展地基模型及其計算方法、參數研究,地基處理新技術、新方法和檢測技術的研究,建築基礎(如柱下條形基礎、十字交叉基礎、筏形基礎、箱形基礎及樁基礎等)與上部結構的共同作用機理和規律研究等。
㈧ 地質工程還是岩土工程
交大岩土,地質差不多,都還蠻好考的,你現在從事地質的話就考地質吧,那樣可能以後好學一點也不一定就要考這兩個專業啊交大的鐵道,橋梁,就業甘甘的,你可以考慮考慮不過分數還是蠻高的,340~350左右
㈨ 岩土工程和地質工程有哪些區別
地質工程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其本質是一門應用科學;
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個分支,其本質是一種工程技術。
從事地質工程工作的是地質專家(地質師),側重於地質現象、地質成因和演化、地質規律、地質與工程相互作用的研究;
從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師,關心的是如何根據工程目標和地質條件,建造滿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決工程建設中的岩土技術問題。
因此,無論學科領域、工作內容、關心的問題,地質工程與岩土工程的區別都是明顯的。
地質工程學(Engineering Geology)是研究與工程建設有關地質問題的科學(張咸恭等著《中國地質工程學》)。地質工程學的應用性很強,各種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和運行都要做地質工程研究,才能使工程與地質相互協調,既保證工程的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正常運行,又保證地質環境不因工程建設而惡化,造成對工程本身或地質環境的危害。地質工程學研究的內容有:土體地質工程研究、岩體地質工程研究、工程動力地質作用與地質災害的研究、地質工程勘察理論與技術方法的研究、區域地質工程研究、環境地質工程研究等。
岩土工程(Geotechnical Engineering)是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和土的利用、處理或改良的科學技術(國家標准《岩土工程基本術語標准》)。岩土工程的理論基礎主要是地質工程學、岩石力學和土力學;研究內容涉及岩土體作為工程的承載體、作為工程荷載、作為工程材料、作為傳導介質或環境介質等諸多方面;包括岩土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檢測和監測等等。
由此可見,地質工程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其本質是一門應用科學;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個分支,其本質是一種工程技術。從事地質工程工作的是地質專家(地質師),側重於地質現象、地質成因和演化、地質規律、地質與工程相互作用的研究;從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師,關心的是如何根據工程目標和地質條件,建造滿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決工程建設中的岩土技術問題。因此,無論學科領域、工作內容、關心的問題,地質工程與岩土工程的區別都是明顯的。近年來,許多地質工程人員向岩土工程轉移,結構出身的岩土工程師注意學習地質知識,這是很好的現象,但這種現象不能說明地質工程和岩土工程將 「合二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