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工程地質年代

工程地質年代

發布時間: 2021-02-06 20:23:41

⑴ 誰知道工程地質年代代號

基坑開挖范圍內的地層主要有人工填土層(地層代號①1、①2)、可塑粘土層專(地層代號④1)、軟塑粉質粘屬土層(地層代號④2)、稍密粉土層(地層代號④3)、軟塑粉質粘土層(地層代號④4)、淤泥質粉質粘土層(地層代號④5)、中密粉土層(地層代號④6)、中密粉細砂(地層代號⑤2)、密實粉砂層(地層代號⑤3)。
(1)雜填土(Qml)(地層代號①1);

(2)素填土(Qml)(地層代號①2;

(3)塘泥(Ql)(地層代號①3);

(4)粘土( )(地層代號②1); (4)粉質粘土( )(地層代號②2);

(5)粉質粘土( )(地層代號③);

(6)粉質粘土、粉土、粉砂互層( )(地層代號④);

(7)粉細砂( )(地層代號⑤1);

(8)粉質粘土( )(地層代號⑤2);

(9)粉細砂( )(地層代號⑤3);

(10)含礫中粗砂(地層代號⑥);

(11)卵石層( )(地層代號⑦);

(12)泥質頁岩(S)(地層代號⑧)

⑵ 中國年代地層概述有哪些

年代地層研究在我國起步較晚,在一個較長時期內處於一種部分專家的個人行為,缺乏統一的組織、明確的目標、長遠的規劃和周密的計劃。雖然早在20世紀30年代(或更早)就有專家、學者命名了中國自己的一些統級單位,以後又陸續建立了一些中國區域性的階,但這些單位(尤其是階級單位)幾乎都未經過深入研究,其界線、定義及層型剖面均未經嚴格確立,所依據的生物地層序列多未達到精度要求,而且所建階大多是由與其層位相當的岩石地層單位名稱直接轉換而來的。同時,由於過去普遍受統一地層劃分原則的影響,加之不同學者、專家對階的內涵認識不盡相同,因此出現同段地層多種劃分方案和命名系統的現象,反映出我國在過去一個較長時期內,在年代地層劃分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隨意性和無序狀態,廣大地層工作者在應用時,只能各取所需,而無統一標准可循。本次編典,曾試圖經過各斷代的綜合研究、清理和總結,建立起適用於中國地層實際的分階序列。但由於各斷代專家對此意見不盡一致,結果是:部分斷代總結出了擬在我國推行的分統劃階方案,如寒武系、奧陶系、石炭系和二疊系等;而其他斷代基本上都是沿用國際地層委員會推薦的劃分方案,如志留系、泥盆系、侏羅系、白堊系。
20世紀70年代末後,國際地層委員會加速推進建立全球標准地層系統,加強全球性的建階和確立各階底界的「全球層型剖面和點」(GSSP)的研究工程。為適應國際上的這一趨勢,發揮我國地層發育的優勢,積極參與建立全球標准地層的工作,從80年代後期開始,我國部分專家出於參與國際競爭的需要,開始了我國真正意義上的建階及其界線層型的研究,並相繼取得重大成果。在這一背景下,我國廣大地層工作者熱切盼望在我國開展系統的建階工作。至2000年我國第三屆全國地層會議召開前,第二屆全國地層委員會多次召開不同規模的專家討論會,商討此項工作,並於1999年12月專門召開了第二屆全國地層委員會各斷代工作組工作會議(各斷代還邀請了部分非工作組成員的專家與會),共同研究全國范圍內的建階問題。經過充分討論,多數專家取得共識,認為,中國地域遼闊,在全球地質發展歷程中處於重要位置,各地質歷史時期地層的發育及其所含生物化石的系統性、完整性和多樣性,在世界范圍內是罕見的。因此,建立我國自己的一套區域性年代地層劃分對比標准不僅可能,而且很有必要。這與國際上建立全球年代地層標准並不矛盾。正如《國際地層指南》(2000,第二版中文版,第56頁)指出的:「全球標准年代地層(地質年代)表中的單位,只有當它們以完整的、詳細的地方或區域地層學為依據時,才是有效的。因此,藉助地方或區域地層表是達到統一的全球單位的途徑,對於階和統尤其如此。而且這個級別的區域單位可能一直是需要的,無論它們是否與全球標准單位嚴格相符」。同時也強調了「建立地方或區域年代地層單位的原則應與建立全球標准年代地層單位的原則一致」。經過各斷代工作組專家們的充分醞釀,分別提出了各自的分統劃階方案,並根據我國中生代以後陸相地層極為發育和連片分布的特點以及我國各項地質工作的實際需要,還首次試建了我國自三疊系至第四系陸相地層區的分階序列。自此,我國有了第一個完整的年代地層單位體系,形成了《中國區域年代地層(地質年代)表》。此方案在第三屆全國地層會議上獲得通過,並經主管部門批准,在全國范圍內試行。毋庸諱言,本次集中系統建階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即除少數階已進行深入的界線層型研究,並已被國際地層委員會和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批准為全球層型剖面和點(GSSP)外,大多數都未達到正式建階的要求。為彌補這一缺陷,在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全國地層委員會目前正組織全國各斷代的有關專家,對表中所建階按《國際地層指南》關於建階的「准則」分期分批地開展專題研究,以提高其成熟度。
以下按宇、界、系、統、階的順序簡述我國在年代地層單位劃分方面的沿革情況及本次編典各斷代採用的劃分方案;最後,以對比表的形式分別列出本次編典採用的方案和全國地層委員會主編的方案以及國際地層委員會最新推薦的全球劃分方案,以顯示其間的劃分變化和彼此間的對應關系。

⑶ 地質學的年代怎麼劃分

土與岩石的性質與其生成的地質年代有關。一般來說,生成年代越久,土與岩內石的工程性容質越好。根據地層對比和古生物學方法,把地質相對年代劃分為5大代,下分紀、世、期,相應的地層單位為界、系、統、層。從古至今,地質年代劃分為:
1.太古代—— 距今1800~2700百萬年;
2.元古代—— ①早元古代,距今950~1800百萬年;
②晚元古代(長城紀、薊縣紀、青白口紀、震旦紀),距今600~950百萬年。
3.古生代——①早古生代(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距今400~600百萬年;
②晚古生代(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距今225~400百萬年;
4.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距今70~225百萬年;
5.新生代——①早第三紀(古新世E1、始新世E2、漸新世E3),距今25~70百萬年;
②晚第三紀(中新世N1、上新世N2),距今1~25百萬年;
③第四紀Q(早更新世Q1、中更新世Q2、晚更新世Q3)距今12000年~1百萬年;全新世Q4距今小於12000年。

⑷ 工程地質學的發展簡史

工程地質學孕育、萌芽於地質學的發展和人類工程活動經驗的積累中。17世紀以前,許多內國家成功地建成了容至今仍享有盛名的偉大建築物,但人們在建築實踐中對地質環境的考慮,完全依賴於建築者個人的感性認識。17世紀以後,由於產業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發展,出現並逐漸積累了關於地質環境對建築物影響的文獻資料。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整個世界開始了大規模建設時期。1929年,奧地利的K·太沙基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工程地質學》。
1937年蘇聯的Ф·П·薩瓦連斯基的《工程地質學》一書問世。50年代以來,在世界工程建設發展中,工程地質學逐漸吸收了土力學、岩石力學和計算數學中的某些理論和方法,更加完善和發展了本身的內容和體系。在中國,工程地質學的發展基本上始自50年代。谷德振在岩體穩定性問題中提出的結構控制論以及劉國昌在區域工程地質方面,都對工程地質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⑸ 西南大學 工程地質 什麼是地質年代

既然叫工程地質條件,也就是和工程相關的地質條件,比如說構造上是不是屬於斷層帶上,內像汶川大地震容,整個縣城就是處於龍門山斷裂帶上的,所以工程在建的時候就要考慮這個因素,提高建築物的抗震等級。說小了,還有就是工程所在地的覆蓋層厚度,岩層岩性,風化深度,等,這些將影響建築物的基礎形式,埋深等。地下水的狀態,岩溶發育情況等,這些都叫工程地質條件。調查清楚才能修建建築物,因地制宜,修適合的建築物。

⑹ 工程地質年代表,工程地質年代符號. 最全面的符號 速求!

http://bbs.3s001.com/read.php?tid-15867.html地質年代表http://bbs.3s001.com/read.php?tid-9957.html地層時代表http://bbs.3s001.com/read.php?tid-12381.html《中國區域年代地層(地質年代)表》

⑺ 工程地質年代代號

一般工程地質主要在第四紀、新近紀、古近紀,
第四紀沉積物按成因和岩相版可以分為權殘積物、坡積物、洪積物、沖積物、湖泊沉積物、冰川堆積物、海洋沉積物、生物沉積物、風積物、火山堆積物、洞穴堆積物、人工堆積物等。

⑻ 很好奇地質年代是怎麼劃分的

土與岩石的性質與其生成的地質年代有關。一般來說,生成年代越久,土與岩內石的工程性質容越好。根據地層對比和古生物學方法,把地質相對年代劃分為5大代,下分紀、世、期,相應的地層單位為界、系、統、層。從古至今,地質年代劃分為:
1.太古代—— 距今1800~2700百萬年;
2.元古代—— ①早元古代,距今950~1800百萬年;
②晚元古代(長城紀、薊縣紀、青白口紀、震旦紀),距今600~950百萬年。
3.古生代——①早古生代(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距今400~600百萬年;
②晚古生代(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距今225~400百萬年;
4.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距今70~225百萬年;
5.新生代——①早第三紀(古新世E1、始新世E2、漸新世E3),距今25~70百萬年;
②晚第三紀(中新世N1、上新世N2),距今1~25百萬年;
③第四紀Q(早更新世Q1、中更新世Q2、晚更新世Q3)距今12000年~1百萬年;全新世Q4距今小於12000年。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