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海洋地質

中國海洋地質

發布時間: 2021-02-06 17:32:01

⑴ 中國海洋大學 地質學 就是海洋地質學嗎

還有工程地質學等等了~只是到後來大方向中有了個小旗幟~另外不推薦學小語種專業,因為這個你可以自學在外上鋪習班的。。。一個特長加上專長才是最好的~

⑵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質專業怎麼樣

這個專業還不錯,是中國海洋大學的優勢專業之一,致力於研究海洋地質變化,可以與深海探索有關系。

⑶ 為什麼「海洋地質十號」下水填補中國海洋地質調查空白

6月28日上午,我國自復主設計、建造的制「海洋地質十號」綜合地質調查船在廣東東莞出塢下水。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局長葉建良如何說?

「海洋地質十號」下水後將進入舾裝和設備海試階段,預計在今年年底與「海洋地質八號」「海洋地質九號」兩艘新建調查船一起入列,屆時「三兄弟」將與現有的「海洋六號」等調查船一起,構成覆蓋淺水、深水及大洋等全海域海洋地質調查船舶及技術裝備探測體系,海洋地質調查能力將有長足發展。

⑷ 請問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武漢在海洋地質方向哪個更強一點謝謝

地質類就本科來而言還是武漢的強自一點 (當然不是偏袒本校) 兩個學校的教學數據在網上都是可以查得到的 雖然有些地方 地大北京的錄取分數高一些 但我個人認為是地理因素所致 關於海洋地質 我還沒有在地大武漢聽過這個專業 不過地大武漢資源學院有個海洋工程專業 不知道是不是你所說的專業

⑸ 我想考中國海洋大學的研究生 海洋地質那個專業裡面有個地質學綜合

海洋大學的地質學綜合包括以下幾個重點科目:構造地質學、古生物與地史學、岩石學(重點是沉積岩石學)、海洋地質學。這幾個科目是命題的重點。其他的科目如結晶學與礦物學也會少量涉及到。 希望能幫到你。

⑹ 中國海洋大學的海洋地質好嗎

至少到海大學習海洋地質,將來走出去也是個科班出身。

⑺ 中國海洋地質工作發展的戰略構想

張洪濤張海啟

海洋佔地球表面面積的71%,它是人類解決當今面臨的人口、資源和環境三大問題的重要出路之一。21世紀將是人類全面開發利用海洋的「海洋世紀」。從世界范圍看,國際社會和沿海各國政府越來越重視海洋。1990年,第4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號召各國把海洋開發與保護作為國家的發展戰略;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21世紀議程》,把海洋列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點領域;1994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生效,標志著一套完整的現代國際海洋法律制度的建立;1994年,第49屆聯合國大會決定把1998年作為國際海洋年。在這種大的國際背景下,世界上主要的沿海國家都把包括海洋地質和礦產調查在內的海洋開發工作提高到國家發展戰略高度,並採取具體措施加快向海洋進軍的步伐,從而推動世界海洋經濟迅速而蓬勃發展。

80年代以來,國際海洋地質科學在現代沉積作用、板塊與地體構造和古海洋學等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大洋鑽探計劃繼深海鑽探計劃之後在全球構造、全球變化和洋殼物質組成研究方面獲得了重大成就;世界范圍內海底礦產資源不斷有新的發現;海洋高新技術方法的應用繼續向更廣闊的空間拓展,觀測精度不斷提高。因此,海洋地質調查研究朝著「領域更廣、精度更高、程度更深、效益更好」的方向不斷發展。

按照《公約》規定,可能劃歸我國管轄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約300萬km2,相當於我國陸地面積的近三分之一,是我國神聖的藍色國土。《公約》明確規定,沿海國家對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享有勘探、開發、保護和管理自然資源的主權權利,以及管理海洋科研、防止海洋污染等一系列特定事項的管轄權。這些主權權利和管轄權是沿海國家獨享和排他性的。此外,還有范圍更加廣闊的全人類的共同繼承財產國際海底區域和極地地區。在如此廣袤的領域,海洋地質工作大有可為。

我國的海洋地質調查與研究始於50年代末。40年來,我國海洋地質工作者在近海和大陸架油氣資源勘查、濱海砂礦調查、大洋多金屬結核資源勘查、南極南大洋地質調查、基礎性海洋地質-地球物理綜合調查與編圖以及海洋地質科學研究和海洋高技術開發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來,雖然我國的海洋地質事業有較大的發展,但就整個地質礦產工作的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以及開發利用海洋的需要來說,無論是基礎性區域地質調查、基礎理論的研究,還是管轄海域內含油氣盆地和海洋固體礦產資源的調查與評價以及國際海底區域各種礦產資源的調查與研究,其程度都比較低。就整體而言,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相當大的差距。據專家評估,海洋地質工作總體落後發達海洋國家10~15年以上。

《公約》生效後,海洋地質工作在維護我國海洋主權權益,開發利用海洋礦產資源,保護海洋環境和減災,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等方面將具有更加深遠的戰略意義和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因此,針對我國海洋地質工作意義重大但工作卻較為落後的現狀,應從戰略高度統籌規劃我國的海洋地質工作。

一、海洋地質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就性質而言,海洋地質工作有公益性、商業性之分。前者屬事業行為,由國家投入;後者屬企業行為,由經營性單位投入。長期以來,我國涉及海洋地質工作的行業部門較多,政事、政企不分,公益性、商業性工作機制混合運行;缺乏整體長遠規劃以及統一的部署和規范要求,人才、資金、技術不能集中,資料成果應用受到限制,存在低水平重復工作和投入浪費現象。加上調查研究儀器設備和技術方法比較落後,高技術應用不廣泛,以及投入不足等原因,導致我國海洋地質工作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根據黨的十五大精神,在目前我國正處於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加速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的新形勢下,我國海洋地質工作應定位於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和區域性的調查與研究工作。換言之,我國海洋地質工作應屬政府行為的范疇,所需經費主要由國家預算撥款。

(一)海洋地質工作的指導思想

根據我國海洋地質工作的現狀以及《公約》生效後面臨的新形勢,我國今後一個時期海洋地質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權益、資源、環境」為中心,近海與遠洋並舉,以近海為主,盡快提高我國管轄海域的地質調查程度,提高我國海洋地質工作的研究水平和技術水平,在維護國家主權權益、提供可供利用礦產資源、保護海洋環境、推動海洋地質科學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二)海洋地質工作的發展目標

我國海洋地質工作的發展目標應當是:建設一支人員精幹、裝備現代化、高素質、高水平的海洋地質工作隊伍,即以精兵加現代化的海洋地質野戰軍,承擔國家戰略任務——基礎性、公益性、區域性海洋地質調查工作,關系國家權益和未來經濟利益的戰略性海洋地質工作,以及相應的海洋地質科學研究工作;爭取到2010年,海洋地質工作水平總體上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在某些方面居國際領先水平。

二、海洋地質工作的發展方向

海洋地質工作的發展方向主要包括開展海洋區域地質調查、海洋礦產資源調查評價、海洋環境地質調查評價以及相應的科學技術研究。

(一)海洋區域地質調查

海洋區域地質調查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綜合性的基礎地質工作,是各項海洋地質工作的基礎。目前,我國海域已進行不同比例尺調查的面積約180萬km2,僅編制了1:50萬6幅和1:100萬3幅海陸連幅的小比例尺地質-地球物理圖件,我國大部分海域的區域地質調查工作仍是空白區,這無疑對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和與海洋鄰國劃界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需要盡快制訂我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海洋區域地質調查與填圖的規劃和計劃,制訂出統一的調查規范和編圖規范,形成嚴格的工作制度、調查程序和質量要求。

海洋區域地質調查按照「面向經濟,統一規劃,編測結合,重點先行」的原則,在2005年以前完成我國全海域1:100萬區調及編圖,其中我國劃界急需或爭議海區的邊界圖幅及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海陸連幅應盡早完成,以滿足維護國家主權和國內經濟發展的需要;根據經濟建設需要開辟新的領域,開展海岸帶中比例尺礦產資源和環境地質綜合調查;在油氣資源和其它礦產資源遠景較好的海區以及國防建設需要的海區開展中、大比例尺的調查;為了使海洋區域地質調查工作走向正規化和法制化,要著手開展1:50萬等中、大比例尺的海洋區域地質調查規范和編圖規范的制訂工作。

(二)海洋礦產資源調查與評價

資源是海洋權益的核心和實質。對我國管轄海域內的礦產資源進行調查評價是海洋地質工作的一項基礎性和戰略性任務。

1.以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調查與評價為重點

海洋油氣業是現代海洋產業的主導產業,而石油和天然氣又是我國急需和短缺的礦產資源,要把石油與天然氣資源調查與評價作為重點。

根據海洋地質工作的基礎性和戰略性的特點,考慮到公益性和商業性油氣勘查工作的界限,油氣資源調查與評價工作以進行到區域油氣資源評價階段為宜,即經過區域地質調查和地球物理綜合調查,查明盆地分布范圍和地質構造特徵,對油氣資源遠景作出評價和預測。

2.積極參與國際海底礦產資源調查和極地科學考察

以多金屬結核為代表的深海大洋底礦產資源是一種具有潛在經濟價值的礦產資源。要進一步開展我國太平洋多金屬結核開辟礦區的勘探工作;同時要開展國際海底其它礦產資源的調查和勘探工作,如富鈷結殼、多金屬硫化物、天然氣水合物、海底磷塊岩等。此外,應積極開展極地地質科學考察工作。

3.濱海砂礦的調查與評價

我國海岸線曲折漫長,岸線長達1.8萬km,且陸架寬廣,第四系發育,成礦遠景好,砂礦資源豐富。應主要在遼寧、山東、福建、廣東、海南和廣西等沿海開展砂礦地質調查,重點找金、金剛石、鈦鐵礦、鋯石和獨居石等砂礦床。

(三)海洋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調查

我國沿岸及陸架海域地質條件復雜,海洋地質環境較脆弱,地質災害事件時有發生。海底的不穩定性、地震、塌陷、滑坡、海水倒灌、淺層氣等,對油氣勘探開發平台和輸油管道建設,對沿岸農業發展、通訊設備、工程建設將會造成巨大損失。加之我國沿海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在全國經濟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因此加速海洋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調查是開發利用海洋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

海洋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調查是海洋開發的前期工作。其主要任務是查明沿海地質結構、地質環境、潛在地質資源和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研究產生海底地質災害的地質背景及誘發機制和因素,預測未來可能產生的地質災害類型,提出相應的防災減災措施,為沿海經濟持續發展,為工程建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四)加強海洋地質科研和高技術應用研究

結合我國海洋地質特點和科學研究的實際,要重點開展邊緣海盆地的形成機制研究、中新生代沉積盆地沉積環境演化與油氣形成研究、大洋多金屬礦產成礦作用與成礦規律、地殼動力學、古海洋環境等方面的研究。

在海洋高技術發展領域,我國要在世界上佔有一定的地位。這包括組織好國家「863計劃」中海底地形地貌和地質構造的探測技術的研究;應用高新技術,建立海洋礦產資源地理信息系統;進行高精度海底地形探測技術、海底沉積物來源與結構構造探測技術和近海海洋防災減災等領域內的高新技術研究等等。

正當全國人民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的重要歷史時刻,全國海洋地質科技工作會議召開了。這是我國海洋地質科技工作者首次歡聚一堂,共商海洋地質事業發展大計的盛會。此次會議,將認真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回顧我國海洋地質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績,總結經驗和教訓,研究我國海洋地質工作的指導思想、方針政策、發展目標、主要任務以及總體規劃和部署,必將對今後我國海洋地質工作的發展產生重大的、深遠的影響。

有5000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利用海洋的國家之一。新中國成立後,海洋地質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可以相信,經過全國海洋地質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世紀之交的中國海洋地質事業,必將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實現,為中華民族新的偉大振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⑻ 想考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海洋地質專業研究生,哭求賜教!!!

你是年底考來的? 兩門專業課, 海洋地源質學, 地質學基礎. 聽說今年的地質學基礎難... 因為是新改的參考書目, 所以重點也不好說. 因為不考數學, 所以很多外專業的都來考, 這兩年分數也高了,一直保持在330++ 專業課,個人感覺多看幾遍就ok了.. 英語政治沒有特別大的要求, 但是盡量多拿點分吧.. 現在時間還早, 早努力應該沒什麼問題.

⑼ 全國范圍內哪所大學的海洋地質學比較好

吉林大學的地質主要是靠合並的「長春地質學院」是個老牌地質院校,出內了不少牛人,但水平不如容以前,人才流失嚴重。同濟大學的地質偏向於工程,南京大學的地質構造比較強。浙大、夏大的地質只是這些學校有這個學科而已,實力並不強,在學術界也不活躍。地質大學就不用說了,人家就是靠地質吃飯的,專業很細很全,地質界的院士N多。中國海洋以前是青島海洋,從事海洋地質由來已久,但地質並非它們的強項和特色。推薦地質大學(北京)

⑽ 中國海洋大學的海洋地質學是屬於海洋科學里的還是屬於地質學里的

學的內容主要為地質學,但中國海洋大學的海洋地質學是屬於海洋科學系,是特指海洋環境下的地質學。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