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軍警民聯防地質災害

軍警民聯防地質災害

發布時間: 2021-02-06 08:03:44

A. 《中國人民解放軍預防犯罪工作條例》具體內容誰知道

這兒有節錄的,可以參考。

B. 根據雲南省邊境管理條例的規定,以下哪些是被明確禁止的行為

(一)移動、損毀、塗改、刻劃界碑(樁);

(二)破壞有國界輔助標志物、方位物或者界河護岸作用的樹木、植被和相關設施;

(三)改變或者可能改變國界線走向、影響或者有可能影響界河穩定的;

(四)在界河進行炸魚、毒魚、淘金、采沙、超標排污,或者在界河中的沙洲、島嶼上砍伐樹木、挖沙取石;

(五)私自開通或者擴建邊境通道、便道,在界河上私開渡口、私設碼頭;

(六)在與鄰國簽訂的協議、協定禁止范圍內設置危險化學品存儲設施及危險廢物處置場所;

(七)在中越國界線我方一側30米、中老國界線我方一側100米、中緬國界線我方一側10米范圍內新建永久性建築或者設施,與鄰國商定同意的除外;

(八)在中越國界線我方一側1000米、中老和中緬國界線我方一側500米范圍內燒荒;

(九)其他改變邊界現狀的行為。

第九條 在國界線附近發現無主物體或者不明來源的飛行器、空飄物、漂流物等進入我國境內時,應當及時報告當地公安邊防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處理。

C. 西藏自治區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2009年工作回顧

2009年,西藏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形勢極為復雜、極為嚴峻。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自治區第七次黨代會和區黨委七屆四次、六次全委會的部署,堅持走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發展路子,大力實施「一產上水平、二產抓重點、三產大發展」的經濟發展戰略,以「新西藏、新發展、新變化、新生活」凝聚力量、鼓舞鬥志、堅定信心,著力維護社會局勢穩定,更加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經濟調控,加強社會管理,加強公共服務,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積極克服拉薩「3·14」事件的後續影響,努力抗擊乾旱、暴雨、地震等多種自然災害,完成了自治區九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較好地實現了「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目標。
一、多措並舉保增長,經濟平穩較快運行,跨越式發展的物質基礎更加堅實
我們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擴大內需、刺激經濟增長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把保增長、促跨越作為政府調控的重要目標,採取有力措施,積極應對挑戰,努力擴大投資、刺激消費,加快產業建設,完善體制機制,保持了全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加強政府調控,實現了12%以上的經濟增長。我們認真落實刺激增長、恢復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強經濟監測預警,發揮投資財政金融調控作用,全區經濟運行好於預期。全年共落實中央投資210億元,同比增長31.3%,這是中央投資到位最好的一年;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我們及時出台了185億元總盤子的兩年刺激計劃,加大對「三農」、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會事業、改善民生、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投入,現已完成110多億元,占計劃的60%以上;各項貸款余額達到248.35億元,較年初增長了13.24%,有力推動了西藏經濟的快速恢復和發展。預計全區GDP完成437億元,增長12.1%,其中一、二、三產分別增長3.0%、18.3%和11.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突破30億元,比上年實際增長20%以上;共組織各項收入34億多元,同比增長15.2%。農牧業的穩步發展,「三農」工作的不斷加強,為全區經濟快速恢復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二、三產業的較快發展,對西藏國民經濟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總體上看,全區經濟在跨越式發展的軌道中邁出了更加穩健的步伐。這充分說明我們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是堅決有力的,自治區各項調控措施是扎實有效的。
擴大有效需求,投資消費均實現了20%以上的增長。我們進一步加大投資落實力度,大力刺激城鄉消費,投資消費並駕齊驅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得到鞏固和發展。全方位、多渠道擴大投資,預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超過370億元,增長20%以上。「180項目」中已有125個項目資金全部安排到位。落實援藏資金20億元,增長21.4%。民間投資信心逐步恢復,預計完成105億元,增長23%。城鄉消費持續活躍,預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55億元,增長20.1%,城市和農牧區消費市場呈現出齊頭並進、同步增長的良好態勢。積極推動「家電、傢具、農機、汽車和摩托車下鄉」,擴大實施范圍,提高補貼幅度,全年共安排補貼資金4077萬元,有力刺激了消費的較快增長。建立了生活必需品應急和儲備制度。「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雙百市場工程」扎實推進,完成了400家農家店的建設和改造。碘鹽營銷網路體系建設順利啟動,拉薩配送中心建成使用。住房消費逐步回暖,旅遊、汽車消費旺盛。
及時集中開工,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我們認真做好前期工作,積極創造開工條件,及時組織旁多水利樞紐、國省干線公路整治改建等一批重點項目開工建設;除拉日鐵路已報國家待批、藏中抽水蓄能電站調整外,實現了「180項目」全部開工的目標,目前已有100個項目竣工。青藏、川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墨脫公路和通縣油路建設進展順利,共有49個縣通油路。阿里昆莎機場校飛成功,昌都邦達機場改擴建工程已完成。老虎嘴水電站建設進展順利,巴河雪卡水電站投產運營,實現了林芝電網與藏中電網聯網。提前安排、精心組織,藏中電網過渡電源加緊實施,藏歷新年前可實現全部機組發電。阿里光伏並網電站開工建設,獅泉河應急電源建成投運。滿拉、墨達兩大灌區主體工程完工。與全國同步開通了3G業務。三大重點文物維修工程竣工。青藏鐵路那曲物流中心投入運營。加強重點項目的審計、監察和稽查,項目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
突出重點領域,工業經濟和旅遊發展取得新突破。我們注重政策引導,加大資金扶持力度,促進重點領域企業強強聯合,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第一產業平穩發展,預計完成增加值64億元。積極抵禦各種自然災害,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糧食總產量達到92萬噸左右;畜牧業穩步發展,鄉鎮企業和多種經營發展態勢良好。堅持做大做強,努力優化政策環境,工業產銷兩旺,第二產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首次突破30%。自治區安排5億元產業發展與國有企業發展資金,積極幫助企業恢復生產經營,努力渡過難關,提高了經濟效益,實現了工業經濟的較快發展。繼續落實去年安排的200多億元,開展青稞啤酒、甲瑪銅礦、新型干法水泥等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和前期工作。建工集團、建材集團和礦業集團掛牌成立。地質找礦工作取得新進展,礦產資源整合力度加大、勘查開發管理進一步規范。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快速恢復發展,完成增加值241億元,增長11.7%。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突破500萬人次,達到556萬,旅遊收入達到52.4億元,分別增長1.47倍和1.32倍,實現了歷史新高。農村旅遊快速發展,全區有4.2萬農牧民參與旅遊接待服務,實現旅遊收入2.6億元,一萬多戶農牧民家庭受益。旅遊業的快速增長,有力地促進了相關行業的發展,為保增長作出了積極貢獻。
深化改革開放,發展動力與活力不斷增強。我們注重健全優化體制機制,銳意推進各項改革,大力實施開放帶動戰略,經濟社會發展更富活力、更具效率。農村綜合改革不斷深化,農村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農村水電體制改革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進展順利。國有企業改革穩妥推進,出台了自治區扶持企業發展激勵辦法和企業高管人員激勵辦法。推進了電價改革。
資本市場有了新的發展,奇正藏葯成功上市,雅礱上市公司順利重組。全區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啟動。鹽業體制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積極開展對外經濟交往與合作,與華能、華電、國電等三大電力集團和中國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通信運營商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創造就業崗位32.1萬個,上繳稅收達25億元,佔全區各項稅收總額的73%,為解決就業、促進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大,全年到位資金59億元,增長23%。拉薩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和企業入駐工作加快。邊境貿易穩步發展,預計全年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4億美元。對外經濟交往與合作積極開展,成功舉辦了第十二屆中國西藏—尼泊爾經貿洽談會。西藏參加上海世博會的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
二、千方百計保民生,人民共享發展成果,促跨越奔小康的群眾基礎更加堅實
我們堅持以人為本,把改善民生作為改革發展穩定的重要結合點,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大幅提高民生投入,努力提高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各族群眾得到了更多實惠。
切實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安居工程規劃目標。我們始終把農牧民安居工程建設作為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的著力點,加快推進「八個基本解決」,到目前已解決了23萬戶、120萬農牧民的安居問題,去年又投資2.9億元實施了農房抗震加固工程;累計解決了122.2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規劃任務;共有668個鄉鎮、4222個行政村通了公路,提前一年實現了80%行政村通公路的目標;新增和改善用電人口11萬人,現在已有150多萬農牧民用上了電;行政村通電話率達到85%、鄉鎮通郵率達到80%;農牧區碘鹽覆蓋率達到80%以上;所有縣鄉村醫療機構都配備了標准醫療設備;做到了白內障成熟一例、治癒一例。薪柴替代工程加快推進,累計完成11.4萬戶沼氣池建設、向39.5萬戶農牧民家庭發放了太陽能灶。隨著生產生活條件的顯著改善,以安居樂業為突破口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邁上了新台階。
充分發揮政策增收作用,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3%的增長。我們按照「打牢一個基礎,轉好兩個輪子,搭建一個平台」的工作要求,通過農牧業增產增效、特色產業開發、勞動力轉移、科技推廣、加大信貸投入和加快發展農牧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等多項措施,農牧民增收長效機制進一步鞏固完善。預計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89元,增長13%,連續七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加大強農惠農補貼力度,全年累計落實糧食直補、農機購置補貼、化肥補貼、牲畜出欄補貼等各項補貼2.13億元,比上年增長37%。全年涉農信貸余額51億元;商業保險面不斷擴大,在30個縣開展農牧業商業保險,有效降低了災害對群眾造成的損失。整合資金8.3億元,實施了65個農牧業特色產業開發項目,帶動了項目區群眾增收。以科學文明進步為導向,大力實施科學知識和勞動技能培訓,共安排培訓資金5000萬元,培訓農牧民28萬人次,農牧民增收致富能力進一步增強。
社會事業投入增長22%,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我們始終堅持統籌兼顧,把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作為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戰略任務,加大投入力度,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
教育水平進一步提升。「兩基」成果不斷鞏固,「普九」、「掃盲」任務全面完成。再次提高了「三包」經費標准,年生均達到1800元,受益學生27萬人。免除了農牧民子女中職教育學費和住宿費,受益學生2.9萬人。對高校師范、地礦及涉農專業學生實行了免費教育。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快速發展,高等教育質量得到提高。內地辦學規模逐步擴大,結構得到優化,水平不斷提高。大骨節病區學生搬離病區就學任務完成,高等院校質量工程和中學改造、小學規范化和幼兒園建設進展順利,農牧區寄宿制學校建設力度不斷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小學「雙語」教育和學前教育深入推進。
醫療衛生服務進一步改善。啟動了31個縣衛生服務中心、53個鄉鎮衛生院和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准化建設,新建了4個縣疾控中心,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和藏醫院開工建設。加大村醫補貼與獎勵力度,人均每年可達3200元以上。實施了農牧民健康促進行動。在農牧區孕產婦住院分娩全部免費的同時,實施了城鎮孕產婦補助政策。傳染病、地方病防控防治工作得到加強。高度重視,切實加強聯防聯控,有效控制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蔓延,最大限度地減輕了疫情對人民健康的危害。人口和優生優育工作取得新進展。食品葯品監管工作得到加強。
科技支撐產業發展和服務「三農」的能力進一步增強。「金氂牛、金太陽科技工程」等重大科技項目深入實施,加強科技特派員和科普工作,科技特派員增加到2112人,其中農牧民科技特派員1163人。
文化事業進一步發展。農牧區基層文化工作穩步推進,建設了13個縣綜合文化活動中心、41個縣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81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680個農家書屋。西新工程、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有線數字電視工程大力實施,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89.2%和90.4%。在北京成功舉辦了文化產業項目推介會。創造和推出了《扎西崗》等一批優秀劇節目。藏戲和「格薩爾」成功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重點文物保護維修工程順利推進。體育事業取得新成績,新建了290個村級體育健身場地,西藏運動員在第十一屆全運會上實現了獎牌零的突破。
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獲得國務院批准,已落實投資17.5億元。草原生態保護獎勵機制率先在西藏試點,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全面落實。全區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和全區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基本完成。節能減排、飲用水安全保障、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扎實推進。農牧區環境保護不斷加強。地質災害預測預警防治工作得到加強。
高度重視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全區新增就業2萬人。我們注重社會公平,積極促進就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扎實推進。大力開展就業服務,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業崗位,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80%以上,復轉軍人得到妥善安置,殘疾人就業得到重視。開發安置了13989個公益性崗位,對「零就業」家庭做到了出現一戶、援助一戶、消除一戶。職業培訓力度加大,職業技能鑒定進一步規范。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5%。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開展了7個縣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率先在全國實行省級統籌,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已實現了地市級統籌。通過提高補助標准、改革支付辦法,大幅提高了城鎮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將關閉、破產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納入了基本醫療保險。制定專門政策,確保了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企業離退休人員病故後一次性撫恤金的按時足額發放。全區參加社會保險總人數達到72.1萬人,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
加大扶持救助力度,再次提高了困難群眾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我們始終將扶貧濟困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責任,不斷加大救濟救助力度,著力保障困難群眾生活。城鎮和農牧區低保標准再次得到提高,「五保」供養標准增加到1800元。向全區城鄉低保人員、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優撫對象和「三老」人員發放了購物券(卡)或購物現金9530.3萬元,贏得了群眾的廣泛好評。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4.35億元建設廉租住房4236套,下達了1.5萬城鎮低收入住房困難人員租賃住房補貼資金。投資7.79億元,安排建設縣鄉周轉房7045套。投入救災資金8517.8萬元,救助受災群眾 24.86 萬人。當雄、仲巴地震民房恢復重建工作全面完成。投入福利彩票公益金5900萬元,新建福利院、敬老院、流浪兒童救助保護中心52所。妥善處置拖欠農民工工資和土地徵收、拆遷中存在的問題,保障了群眾的合法權益。高度重視扶貧工作,不斷加大工作力度,貧困人口和重點幫扶人口大幅下降,扶貧開發取得了顯著成效。
全區第二次經濟普查取得階段性成果,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前期准備工作正式啟動,統計服務決策的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全區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進展順利。哲學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婦女兒童、文學藝術等事業全面發展,老齡、殘障、氣象、地震、人防等工作取得新成績。大力支持國防、軍隊建設,雙擁工作進一步加強。
為隆重慶祝「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中央下撥專款5.3億多元,向城鄉低保人員、民主改革前參加工作的老同志發放了慰問金,向廣大農牧民贈送了應急燈、電視接收器,為所有通公路的行政村配備了農用汽車。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西藏廣大幹部群眾的巨大關懷。
一年來,我們不遺餘力抓落實,切實關注和改善民生,各族群眾共同享有改革發展成果;我們大張旗鼓抓宣傳,惠民政策明白卡進村入戶,廣大群眾真正明白惠在何處、惠從何來,全區各族人民群眾更加心向黨、心向祖國、心向社會主義,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群眾基礎更加牢固。
三、全力以赴保穩定,各族人民團結進步,安定和諧的社會基礎更加堅實
我們始終把維護穩定作為第一責任,把反分裂斗爭作為維穩工作的重點,高舉維護社會穩定、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旗幟,按照「謀長久之策,行固本之舉」的要求,健全工作機制,強化社會管理,保持了社會局勢的持續穩定。
保持高度警惕,嚴密防範和嚴厲打擊了敵對勢力的各種分裂破壞活動。我們全面貫徹中央對達賴集團斗爭的基本方針,旗幟鮮明地揭批達賴,反分裂斗爭深入開展。針對春節、藏歷新年、「3·10」、「3·14」、「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新中國成立60周年等敏感時段和節慶期間,我們高度警惕、嚴密防範,加強軍警民聯防聯控,加強情報信息搜集研判,嚴密掌握分裂分子和敵對勢力的動向,徹底粉碎了各種分裂破壞活動。加強邊境管控工作,有力打擊了非法出入境和邊境滲透活動。緊緊圍繞中央涉藏外交工作大局,積極開展外事外宣工作,加強涉外管理,有效擠壓了達賴集團的國際活動空間。
建立健全機制,社會管理取得新成效。我們進一步健全社會防控體系,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嚴密防範和依法打擊了各類違法犯罪活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一些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解決,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置了群體性事件。掃黃打非工作得到加強,社會文化環境不斷凈化。流動人口服務與管理得到加強。城市社區管理制度逐步健全,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順利推進。基層政權和政法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基層基礎更加鞏固。狠抓安全生產,高度重視道路交通、食品葯品、消防等重點領域的安全防範工作,深化專項整治,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加強民族宗教工作,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貫徹落實。我們始終堅持「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主題,積極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和表彰活動,「三個離不開」和「團結穩定是福,分裂動亂是禍」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藏語言文字工作不斷加強,藏文信息化工作扎實推進。興邊富民行動成效顯著,人口較少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認真貫徹國務院宗教事務條例,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深入開展寺廟法制宣傳教育,規范管理重大宗教活動和跨地域宗教活動,寺廟管理長效機制進一步健全。
一年來,我們積極參加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領導幹部作風建設年和千名幹部進百村開展「兩幫助」活動,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夯實了基層基礎,政風建設得到加強。認真實施《行政許可法》和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公共服務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不斷提高。全年共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637件,答復率100%。切實加強執法監察、效能監察和廉政監察,認真開展重點專項整治工作。審計監督力度進一步加大,政府廉政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體系不斷健全。積極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完善了機制,理順了職能。不斷完善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西藏自治區發展咨詢委員會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科學民主決策成為政府工作規范。 (有刪節)

D. 誰知道魯東大學那邊的軍事管理區是什麼

魯東大學那邊的軍事管理區是煙台警備區。

魯東大學坐落在「中國最佳魅專力城市」——煙台,是一所以文屬理工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綜合性大學。

學校於1930年始建於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千年古縣萊陽,歷經山東省立第二鄉村師范學校、膠東公學、萊陽師范學校、萊陽師范專科學校、煙台師范專科學校、煙台教師進修學校、煙台師范學院等歷史階段。

2001年,原直屬山東省交通廳、建校於1978年的山東省交通學校並入。2006年,學校更名為魯東大學。原文化部部長、著名作家王蒙評價魯東大學「人傑校靈」。

E. 根據雲南省邊境管理條例的規定,各級邊防委員應當盡力哪些制度

各級邊防委員會應當建立成員單位定期聯席會議、軍警民聯防、重大情況通報和對外聯系、合作等制度。

F. 海防部隊主要有什麼兵種具體是干什麼的

一、潛艇部隊是以潛艇為基本裝備,主要在水下遂行作戰任務的海軍兵種,是深海的「蛟龍先鋒」。

二、水面艦艇部隊是指海軍中在水面遂行作戰任務的兵種,具有在廣闊海域進行反艦、 反潛、 防空、水雷戰和對岸攻擊等作戰能力。

三、航空兵可以單獨地或協同海軍其他兵種及其他軍兵種完成多種海上作戰任務,具有遠程作戰、高速機動和猛烈突擊的能力,是奪取海戰區制空權的主要兵力,是海戰場的重要突擊力量和重要保障力量。

四、海軍陸戰隊是一支諸兵種合成的能實施快速登陸和擔負海岸、海島防禦、寒區作戰、沙漠作戰、叢林作戰或支援任務的兩棲作戰部隊,是應付局部戰爭和軍事沖突的拳頭。在陸戰隊員服役期間,除了掌握海、陸、空、警多達上百件武器外,還要掌握跳傘、爆破、潛水、攀登、滑雪、車舟駕駛、擒拿格鬥、方位判斷、地圖識別等本領。此外,還需掌握偵察、捕俘、審俘、照相、錄像等獲取情報資料的手段,以及用密碼通信聯絡等多渠道傳遞情報的技能。

五、作為人民海軍五大兵種之一的岸防部隊,以岸炮和岸艦導彈為基本裝備,部署在沿海重要地段,主要遂行海岸防禦作戰任務,負責保衛基地、港口和沿海重要地段,扼守海峽、水道,掩護近岸交通線和己方艦船,支援岸導和要塞守備部隊作戰等。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岸防部隊現在站在信息化海戰場的最前沿,已成為重要的遠程精確打擊力量,一支支新型機動岸艦導彈部隊,守護在共和國的鋼鐵海防線上。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