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勘探分類
『壹』 地質勘查資質分為哪些類別和等級
根據地質勘查抄專業性質和特點襲,對地質勘查資質進行分類與分級,是實現科學管理的基礎和前提。總結現行地質勘查資質分類與分級管理的經驗,參考《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中對地質勘查業的分類,根據《地質勘查資質管理條例》的規定,地質勘查資質分為綜合地質勘查資質和專業地質勘查資質;綜合地質勘查資質包括區域地質調查資質,海洋地質調查資質,石油天然氣礦產勘查資質,液體礦產勘查資質(不含石油),氣體礦產勘查資質(不含天然氣),煤炭等固體礦產勘查資質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資質;專業地質勘查資質包括地球物理勘查資質、地球化學勘查資質、航空地質調查資質、遙感地質調查資質、地質鑽(坑)探資質和地質實驗測試資質。
同時,條例還規定,區域地質調查資質、海洋地質調查資質、石油天然氣礦產勘查資質、氣體礦產勘查資質(不含天然氣)、航空地質調查資質、遙感地質調查資質和地質實驗測試資質分為甲級、乙級兩級;其他地質勘查資質分為甲級、乙級、丙級三級。
『貳』 工程地質勘探
3.3.2.1 勘探工作綜述
(1)勘探點的布設及測量
勘察工作共布置6個工程地質勘察孔,其中北端幫4個,南端幫2個,鑽孔坐標及鑽孔深度見表3-5,鑽孔平面位置見圖3-7。
表3-5 鑽孔坐標及鑽孔深度
圖3-7 鑽孔位置
圖3-8 KT1-1鑽孔柱狀圖
(2)鑽探施工
鑽探嚴格控制回次進尺,採用套管護壁、干鑽、單動雙管金剛石鑽進等鑽探及取芯工藝,確保岩芯採取率。並按採取的岩土芯結合鑽進情況進行地層鑒定、分層與描述。鑽進深度和岩土層分層深度的測量誤差低於±5cm,同時嚴格控制非連續取芯鑽進的回次進尺,以保證分層精度符合要求。鑽孔口徑不小於108mm,並滿足取樣的要求。鑽孔施工及探井完成後,均採用水泥砂漿封閉,封孔方法採用泥漿泵注入法,並對場地進行了清污。
(3)取樣工作
原狀土樣採用標准厚壁敞口式取土器以重錘少擊法採取;岩樣從岩芯管內或邊坡上直接採取。取樣具體操作方法嚴格按現行有關標准規范,結合岩土性質分布特徵執行。
3.3.2.2 勘探成果
本次勘察工作共採集土樣720組,岩樣640組,繪制鑽孔柱狀圖6張,其中KT1-1鑽孔柱狀圖見圖3-8,工程地質剖面圖見圖3-9至圖3-11。
圖3-9 剖面1工程地質模型
圖3-10 剖面2工程地質模型
圖3-11 剖面3工程地質模型
3.3.2.3 鑽孔窺視成果
(1)工作原理
鑽孔窺視儀主要由地面部分和井下部分組成。地面部分包括控制器、電腦、三腳架、絞車、滑輪和深度計數器;地下部分包括攝像探頭和電纜,攝像探頭由CCD攝像機、LED燈、玻璃罩和錐形鏡組成。鑽孔孔壁經LED光源照亮,CCD攝像機攝取由錐形鏡反射的孔壁圖象,圖象信息經電纜傳送至控制器和電腦,整個採集過程由圖象採集控制軟體系統完成,此系統把採集的圖象展開和合並,記錄在電腦上。
圖3-12 智能鑽孔窺視儀及原理
(2)鑽孔窺視成果
本次勘察共設立了5個鑽孔窺視監測孔,其中北幫3個,南幫2個。
鑽孔KT1-1位於安家嶺礦北幫西部,其孔內4m以上區域較為破碎(圖3-13)。2014年2月,受2號井工礦影響,安家嶺礦北幫1310和1280兩個弱面發生錯動,鑽孔KT1-1位於1280弱面下緣,故其完成性較差。其餘部分局部破碎,整體完整性較好,說明下部岩層沒有發生大規模錯動。
圖3-13 KT1-1孔內情況
鑽孔KT2-1、KT2-2位於安家嶺礦北幫東部,目前受2號井影響較小,孔內岩層整體性較好,局部見裂隙發育,見圖3-14和圖3-15。
圖3-14 KT2-1孔內局部裂隙發育
圖3-15 KT2-2孔內整體完整性較好
鑽孔KT3-1、KT3-2位於安家嶺礦南幫中部,工程地質條件好於北幫,通過鑽孔電視觀察,鑽孔KT3-1、KT3-2整體完整性較好,局部裂隙發育,鑽孔KT3-2在101.3m處有出水點,見圖3-16、圖3-17。
圖3-16 KT3-1孔內整體完整性較好
圖3-17 KT3-2孔內出水
『叄』 地質工作的分類
國家地質工作的概念有兩種基本的理解,一種是國土的概念,即在本國國土上開展的所有地質工作統統歸為國家地質工作;另外一種是投資的概念,即由國家出資開展的地質工作稱為國家地質工作。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地質工作的概念是上述兩種基本概念的混合,幾乎所有的地質工作都可稱為國家地質工作,因為所有地質工作的投資覆蓋了所有的行業、區域和領域,包羅萬象的地質工作全部納入在國家財政的計劃之中。在國家地質工作的大概念和大前提下,按照工作的性質、專業、領域、階段再進行分類和分工。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國家地質工作的概念和內容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地質工作作為社會化分工的一類基礎性質的經濟工作,逐漸上升為國民經濟成分構成中的類別。根據工作的性質、目的和資金來源,把所有地質工作分為公益地質工作和商業地質工作兩大類別,由政府出資的公益地質工作屬於國家地質工作。
一、按資金來源的性質劃分
1.公益地質工作
資金主要來源於政府的財政預算,少量來自於企業及個人的捐助,不以盈利為目的,其成果資料無償提供社會使用。如基礎性的地質工作、地學知識的科學普及和戰略性礦產勘查等地質工作均屬於公益地質工作。在企業和個人捐助所佔數額極少的情況下,公益地質工作是國家地質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
2.商業地質工作
也可以稱為經濟地質工作,以盈利為最終目的所開展的地質工作。經費主要來源於企業,屬於企業的投資行為。以礦產資源勘查為例,普查程度以上階段的地質工作均屬於商業地質工作,靠市場手段調節,用企業方式運營。
公益地質工作與商業地質工作的分離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的必然產物,是我國今後一段時期地質工作的基本劃分。在兩分的基礎上,將會逐步形成與兩類地質工作相適應的運行機制、法律法規、政策制度和組織體系。在這一分離過程中,地質工作的主體是商業地質工作,具有典型的市場經濟性質和企業行為特徵;國家投入基本的公益地質工作,為商業地質工作提供基礎的資料保障,降低企業的投資風險。
二、按地質工作的性質和內容劃分
按地質工作的性質和內容,地質工作可以劃分為地質調查、地質勘查、地學研究三類。
1.地質調查
屬於基礎性的地質工作。對某一地區內的岩石、地層、構造、礦產、水文地質、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的工作。地質觀察和地質填圖是地質調查的主要方法,輔助樣品分析、遙感解譯等手段對區域的地層、構造、岩石等基本地質內容進行寫實性的描述,並以圖表的形式表達出來。在填圖過程中,可以根據用途有所側重地詳細調查某個方面的地質情況,如岩石的穩定性、礦化情況、地層的結構等。
2.地質勘查
屬於生產性的地質工作。在地質填圖的基礎上,以提供工農業生產的原料基地和工程建設的地質資料為目的,在一定的地區內,運用一定的工程手段,查明並評價礦產資源的賦存情況和地殼的穩定性。
地質勘查通常由預查、普查、詳查、勘探等工作階段構成,每一個階段都有嚴格的工作規范,從普查到勘探形成地質勘查的整個過程。經過勘探所取得的礦產的儲量和評價,可以作為工業建礦開採的地質依據。地質勘查並不總是從普查到勘探經過所有階段,根據地質條件的變化和工作目的的需要,地質勘查可能僅僅進行其中的某一個階段。
3.地學研究
屬於研究性質的地質工作。包括地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和綜合研究,主要是利用地質調查和地質勘查取得的地質資料,進行野外重點路線觀測、室內深入研究和高精度測試,認識地質規律,創新地質理論,為地質工作提供理論基礎和方法支撐。
三、按地質工作階段劃分
按地質工作「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工作原則,地質工作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形成獨立的一類地質工作。
1.區域規劃
根據國民經濟建設的需要,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對地質工作的總體部署。
地質區域規劃屬於地質工作戰略部署研究的成果范疇,是在一定的區域開展地質工作之前需要切實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規劃有兩層含義:一是描繪未來,是人們根據現在的認識對未來目標和發展狀態的構想;二是行為決策,是確定實現未來目標或達到未來發展狀態的行動內容、順序和步驟。
2.地質填圖
在實地觀察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或在航空像片地質解譯並結合地面地質調查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比例尺,將各種地質體及地質現象填繪於地理底圖之上而構成地質圖的工作過程,它是地質調查的一項基本工作,是研究工作地區地質和礦產情況的一種重要方法。
3.地質普查
又稱普查找礦,是在綜合分析研究工作區地質特徵的基礎上,預測礦床產出的可能性,綜合運用有效的技術手段和找礦方法,在有利的地段進行找礦,並對發現的礦點或礦床進行初步的研究,就其地質和經濟意義作出評價,闡明工作地區的礦產遠景,為進一步的礦產普查或布置礦床勘探工作提供資料依據。
根據工作的詳細程度,地質普查可細分為初步普查和詳細普查兩個階段。
初步普查是根據已有的地質資料,在認為可能找到預期礦產的地區內所進行的礦產普查工作。一般用較小比例尺的地質填圖及其他找礦方法在圈定范圍內進行。主要任務是初步查明工作地區內的地質構造和礦床生成的條件,並對發現的礦點和其他顯示礦產存在的線索進行初步檢查,作出初步評價,進而圈出最有成礦遠景的地段,為進一步的礦產普查提供資料。
詳細普查是在初步普查的基礎上,用較大比例尺的地質填圖及其他方法,在較小范圍內進行。主要任務是比較詳細地查明工作地區內的地質構造和礦產特徵,對已知和新發現的礦點進行比較詳細的研究,作出遠景評價,並為進一步的礦床勘探指出方向,提供地質與經濟技術等方面的資料。
4.地質勘探
在礦產普查的基礎上或在礦山建設、生產過程中,為查明一個礦床的工業價值或保證礦山的順利建設和生產,而進行的調查研究和其他必需工作的總和。地質勘探的主要任務是要進一步查明礦床(體)的質量和數量,了解開採的技術條件,提出礦山建設設計或礦山生產所需的礦產儲量、地質和技術經濟資料。
一個礦床,從發現並初步確定其工業價值直至開采完畢,需要進行不同程度的勘探研究工作。為了提高勘探工作及礦山生產建設的成效,避免在地質依據不足或任務不明的情況下進行盲目的勘探、建設或開采所造成的損失,必須依據地質條件、礦床的研究和控製程度,以及技術服務的方法手段等,將地質勘探分為初步勘探、詳細勘探和開發勘探3個階段。
四、按服務領域劃分
根據應用領域和服務對象,地質工作可以有很多的分類。如為地質災害治理提供依據的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為大型工程項目提供岩石穩定性依據的工程地質調查評價、為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提供依據的生態地質環境調查評價、為政府經濟規劃提供依據的綜合地質調查評價等。下面列出幾類經常遇到的主要的地質工作。
1.礦產地質工作
以尋找並評價對人類有益的地質體和地殼物質為目的所進行的地質工作。這些物質包括燃料、金屬、非金屬和水。也有人把礦產地質工作認為是經濟地質工作。
2.農業地質工作
為農作物種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區域規劃提供地質方面基礎資料服務的地質工作。目前以多元素地球化學調查評價為主。
3.城市地質工作
為城市規劃和城鎮化建設提供服務的地質調查評價工作。包括在地下水、地面沉降、地殼穩定性、地質環境和礦產資源等諸多因素的方面,查明城市地下空間資源、城市環境容量、區域穩定性和工程地質安全等重大地質問題,為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資源開發、廢物處理、環境保護和減災防害提供服務,為城鎮化建設提供基礎地質資料。
地質工作根據應用領域劃分的類別還有很多,這里不再一一列出。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應用地質工作的顯著特點是有明確的服務部門和對象,其工作的內容就是應用領域的真實需求。這種需求是具體的,由需方提出並與供方以一定的書面形式確定下來,而不是由供方憑想像或經過綜合分析推測出來。
五、按礦種劃分
尋找和探求礦產資源,滿足國民經濟建設對礦物原料的需求,是地質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不同的礦物原料產出於不同的地質單元或地質體,受不同的地質規律控制,需要採用相應的方法手段來開展地質工作,因此,不同的礦種往往有自己獨立的地質工作,主要有以下分類:
1.油氣地質工作
對已有油氣顯示,或尚未發現油氣顯示但根據油氣地質理論預測可能賦存油氣的地區所進行的油氣資源綜合地質調查。一般按7個步驟進行:
(1)指出油區;
(2)選定油區;
(3)開展地球物理勘探;
(4)進行地質鑽探;
(5)預測油田;
(6)圈定油田;
(7)評價油田。
普查、勘探和開采是油氣地質的主要工作。
2.煤田地質工作
根據已有地質資料和認識,預測、發現、評價和開採煤炭資源的地質工作。煤田地質工作可以劃分為煤田預測、煤田普查、煤田勘探等工作階段,煤田建設和開采階段也需要地質工作的配合。
3.核工業地質工作
以調查和評價核原料為目的的地質工作。
4.非金屬地質工作
以調查評價化工、建材等非金屬原材料為目的的地質工作。
5.金屬地質工作
以調查和評價金屬材料為目的的地質工作。
6.水文地質工作
以調查和評價地下水資源為目的的地質工作。
六、按國土地理地貌范圍劃分
1.陸地地質工作
在大陸陸地范圍內開展的所有地質工作。
2.海洋地質工作
在海洋范圍內開展的所有地質工作。
3.行星地質工作
在宇宙范圍內對包括月球在內的可探測的行星所開展的地質工作。
七、按專業劃分
按照地質科學的學科構成,地層、古生物、構造、岩石等傳統地質的分支專業,都可以作為獨立的地質工作開展調查或研究。大學和專門的研究機構所從事的地質研究工作多數按專業進行分類。主要的有以下幾類:
1.地層學研究
屬於地質學的基礎學科,是地史學的基礎理論,是研究成層岩石的相互關系及其時空分布的地質工作。其主要內容包括地層的層序、時代和地理分布,地層的分類、地層對比以及各種岩石之間的相互關系。地層是地質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2.古生物學研究
是研究地史時期中的生物及其進化的科學,即根據保存在地層中的化石,研究地史時期生物的形態、構造、分類、分布、進化關系等。古生物學研究對於闡明生物界的發展歷史、地層的地質年代、普查勘探各種沉積礦床等具有重要意義。古生物學研究是地質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3.構造學研究
屬於地質學的一門分支學科,其研究對象為地殼中岩石的構造形象、空間分布及其形成原因。地質構造研究是地質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4.岩石學研究
屬於地質科學的一門基礎學科。主要研究岩石的物質成分、結構、構造、形成條件、分布規律、成因、成礦關系以及岩石的演變歷史和演變關系。從成因的角度,岩石學可以分為火成岩岩石學、沉積岩岩石學和變質岩岩石學等。岩石學研究是地質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八、按方法手段劃分
開展地質工作需要使用許多技術方法和工程手段,它們也是地質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主要有:
1.地球物理勘探
簡稱物探,就是用物理的原理研究地質構造和解決找礦勘探中地質問題的方法。它是以各種岩石和礦石的密度、磁性、電性、彈性和放射性等物理性質的差異為研究的基礎,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儀器,探測天然的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場的變化,推斷、解釋地質構造和礦產賦存情況。目前主要的物探方法有:重力、磁法、電法、地震、放射性和航空遙感等。
2.地球化學勘查
簡稱化探,是系統地按不同比例尺與規模研究地殼中的化學元素、同位素及其化學特徵空間變化的活動。在地質工作中,地球化學勘查是一項重要的手段,除了應用於地質找礦外,還為基礎地質、地球化學、環境地質、水文地質、城市地質、農業地質工作提供基礎資料。
3.實驗測試
實驗測試技術是地質工作者的眼睛,是地質工作的重要手段。野外採集的標本、樣品,都需要在實驗室進行鑒定或測試,獲得顯微鏡下的觀察或數據,對地質體的類別、物質成分、結構構造、成因進行定量分析。地質工作經常運用的實驗測試手段有:岩礦鑒定、化學分析、同位素分析和岩石力學分析,其中的岩礦鑒定與化學分析是地質工作的常規技術手段。
4.探礦工程
亦稱勘探技術,一般泛指地質勘探工作中有關的工程技術,凡是為了完成地質勘探而必須進行的如鑽探、坑探、井探、槽探以及配套的交通運輸、動力配備等,均屬於探礦工程。其中,鑽探、坑探是主要的工程手段。
應該說,上述地質工作的各種分類均可以單獨形成地質項目,並以項目形式進行組織、實施和管理。有的為了一個單純的目的,形成一個獨立的項目,用一種簡單的組織形式在短期內就可以完成,如一項小的專題研究項目;有的則為了實現一個長期計劃或規劃目標而形成由眾多項目組成的項目組、項目群或項目樹(項目體系),在一定的時期內需要一個完善的機構來組織實施,國土資源地質大調查就是這樣的一類項目。無論地質工作怎麼分類,在將地質工作規劃設計形成地質項目的過程中,既要遵循地質規律、地質工作規律和經濟規律,還要符合項目的內在要求: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地質工作實行公益地質工作和商業地質工作兩分法,而公益地質工作的最終目的就是為社會和公眾提供科學、公正的地學數據和地質評價。
(2)無論公益地質工作還是商業地質工作,均應遵循地質工作規律來設置地質項目。項目的形成與設置必須符合地質工作的規律要求。
(3)所有應用地質項目,均應有項目成果應用領域和部門提供的真實需求。
『肆』 地質項目的概念及其分類
一、地質項目概念
地質項目是指根據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在一定的地區范圍內(成礦區帶),以礦產地和工作地區客觀地質體為研究對象,根據有關規程、規范、規定或合同,獨立編寫地質設計,採用各種勘探手段進行野外地質作業,完成既定的地質勘查任務,並提交地質調查或勘查報告的地質勘查項目。
構成一個地質項目,必須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1)以客觀地質體為對象,有明確的地質任務。地質勘查活動是以地質找礦或研究為目的,其活動過程是利用一定的勞動手段作用於客觀地質體,查明地下地質情況,探明礦產儲量,為國家或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所需的地質資料。
(2)獨立編寫地質設計。就地質勘查活動而言,完成一個地質項目的周期較長,採用的工作手段較多,為保證項目最終達到預期目的,工作之前首先必須編制地質設計。地質設計有總體設計,也有分階段設計。地質設計是地質勘查工作活動的行動綱領,也是使地質勘查投資取得最佳效果的保證。
(3)進行野外施工。野外施工是地質勘查活動,也是地質勘查投資目的的實現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動用較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動用一定數量的工程,使用一定的技術方法,了解地下地質情況。
(4)提交地質報告。地質報告是地質勘查工作的總結性文件,也是地質勘查投資的最終成果,地質勘查活動中所查明的各種地質情況,最終反映在地質報告中。因此,無論投資主體是國家還是企業,每一個地質項目的結束,都應向業主提交相應的地質報告。
二、地質項目分類
(1)地質項目按其投資主體劃分及資金來源劃分為財政預算資金項目、社會資金項目、自籌資金項目。
① 財政預算資金項目包括中央預算資金項目、地方預算資金項目、礦產資源補償費項目、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及其他專項資金項目。
中央預算資金項目是指由中央預算內地質勘探費作為資金來源的勘查項目;
地方預算資金項目是指由地方財政預算作為資金來源的勘查項目;
礦產資源補償費項目是指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使用收繳的礦產資源補償費作為資金來源的勘查項目;
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是指由國土資源大調查專項資金安排的勘查項目;
其他專項資金項目,是指由中央或省級其他資金安排的專項資金項目,如整裝勘查項目、地質災害防治項目。
② 社會資金項目是指國家預算項目外,由企業、社會組織或個人出資,成果由出資人享有的勘查項目。
③ 自籌資金項目,是指由地勘單位或其主管部門自籌資金,包括自有資金和銀行借款作為資金來源的勘查項目。
(2)地質項目按其成果性質劃分為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商業性項目。
① 基礎性項目是指為提高國家基礎性地質調查研究程度而由國家出資開展的區域地質調查、區域水文地質調查、區域工程地質調查、區域環境地質調查、區域地球化學調查、區域地球物理調查、航空遙感地質調查、海洋地質調查等國土資源綜合調查評價項目,及與其相應的科學研究項目。
② 公益性項目是指為保證社會公眾利益,減少地質找礦風險,改善商業性地質勘查工作投資環境而由國家出資開展的礦產資源調查及資源遠景評價、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地質環境的檢測評價、地質災害勘查、檢測、預報和防止及其相應的科學研究項目。
③ 戰略性項目是指保證和實現國家有關戰略決策的科學性、可靠性而由國家或企業(集團)出資開展的影響國民經濟全局或長遠發展戰略布局所需的地質勘查項目,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所需的前期地質勘查項目,以及國家批准安排的專項地質勘查項目等。
④ 商業性項目是指以地質成果轉讓或開發為目的的由企業、社會個人出資開展的地質勘查項目。
(3)地質項目按專業性質劃分固體礦產地質勘查項目、石油地質勘查項目、海洋地質調查項目、水文環境工程地質勘查項目、區域地質調查項目、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項目、航空遙感地質項目、地質科學研究項目、成礦遠景區劃及資源總量預測項目。
① 固體礦產地質勘查項目,是指在特定地區以查明固體礦產資源情況為目的的地質勘查項目。
② 石油(氣)地質勘查項目,是指在陸地特定地區以尋找石油、天然氣(含煤層氣、頁岩氣)為主要目的的地質勘查項目。
③ 海洋地質調查(含海洋石油)項目,是指在預定海域,以查明海底礦產資源為主要目的的綜合地質調查及海洋公測很難過地質調查項目。
④ 水文、工程、環境地質勘查項目,是指在特定地區,以查明地下水情況及水文、工程、環境地質條件的調查及勘查項目。
按其項目性質又分為:
a.水文地質項目,是指以查明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現狀,提出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方案,查明專門水文地質問題及區域水文地質條件為目的的水文地質項目。
b.工程地質項目,是指為滿足建築工程需要而進行的以查明區域工程地質條件為目的的地質工作項目。
c.環境地質項目,是指以查明環境地質問題和區域性環境地質條件為目的的地質工作項目。
d.水文、工程、環境地質綜合勘查項目,是指為綜合查明水文、工程及環境地質問題及水文、工程、環境地質條件為目的的綜合地質工作項目。
按服務對象又分為:
a.城市地質項目,是指為城市建設與規劃服務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的設計、勘查、評價、論證的項目。包括:城市區域水文地質與水資源勘查;城市建築所進行的區域性與專項工程地質問題的勘查;城市環境地質調查及專門性環境地質問題的勘查;城市水文、工程及環境地質綜合評價等。
b.國土開發整治區地質項目,是為國土資源的開發與合理利用及進行區域性構築物(如水壩、鐵路、橋梁、公路等)建築而進行的水文、工程、環境地質的綜合勘查、評價、論證等工作的地質項目。
c.農牧業地質項目,是為農牧業供水、解決人畜用水,進行旱澇、鹽鹼地綜合治理,修築農田水利工程等問題進行的水文、工程、環境地質勘查、評價及調查項目。
d.廠礦企業地質項目,是為已建、新建、擴建的廠礦企業進行工程前的水文、工程地質可行性研究的地質工作項目。
e.其他地質項目。屬於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而不包括在以上四項內的地質工作項目。
⑤區域地質調查項目,是指在選定地區內充分研究和運用已有資料基礎上按規定比例尺進行系統區域地質填圖及找礦,綜合研究區域地質構造、地層、岩石基本特徵與礦產的關系,初步查明區域內礦產分布規律、圈出劈叉遠景區,支出找礦方向的綜合地質調查工作項目。按填土的比例尺分為大比例尺(1∶5萬)、中比例尺(1∶20萬)、小比例尺(1∶50萬、1∶100萬)。
⑥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項目,簡稱物化探項目,是指在特定地區,採用地球物理和化學勘查方法,探測區域地質構造,提供找礦異常區的地質項目。按類別可分為:區域物探、區域化探項目、地面(井中)物(化)探項目、海洋物(化)探項目。
⑦航空遙感地質調查項目,是指在大氣層下利用飛機、氣球、衛星等作為感測平台,運載各類要趕一起,研究地質體和地質現象的地質項目。按研究內容可分為:地質制圖項目,地質構造研究項目,礦產普查項目,水文地質調查項目,工程地質和災害地質調查項目,地震地質研究項目,環境地質和城市地質綜合調查項目,石油及天然氣地質研究項目。
⑧地質科學研究項目,是指按照預定的地質科研課題進行的地質研究項目。
⑨成礦遠景區劃及資源總量預測項目,是指按照地區或成礦區(帶)編製成礦遠景區劃及進行資源總量預測的工作項目。
(4)地質項目按其工作階段劃分為基礎地質項目、普查地質項目、詳查地質項目、勘探地質項目:
① 基礎地質項目,是指對某一區域內的礦物、岩石、地層、構造及其發展歷史等基本地質條件所進行調查研究工作,並構成地質項目條件的地質項目。
② 普查地質項目,簡稱普查項目,是指在特定地區的基礎地質工作以後以尋找礦產為目的,查明有無進一步工作價值的初步評價工作的地質項目。
③ 詳查地質項目,簡稱詳查項目,是指在特定地區的基礎地質工作或普查地質工作基礎上,對某一(或伴生、共生)礦種按有關規范進行的詳細評價工作的地質項目。
④ 勘探地質項目,簡稱勘探項目,是指在特定地區在詳查工作基礎上,對某一(或伴生、共生)礦種按照有關規范進行的勘探工作的地質項目。
(5)地質勘查項目按其重要程度和管理許可權劃分一類、二類、三類項目。
一類項目主要為基礎性勘查項目及具有較好資源遠景的戰略性勘查項目,由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確定與管理。
二類項目主要為戰略性勘查項目及公益性勘查項目,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根據本省(區、直轄市)中長期規劃確定與管理。
三類項目是指一、二類項目之外,由各地質勘查主管部門及地勘單位根據自身發展需要確定和管理的勘查項目。
『伍』 岩石工程勘查主要分為哪幾個階段
四個階段。
1、可行性勘察(選址用)。
2、初步勘察(初設用)。
3、詳細勘察(施工圖設計用)。
4、施工勘察(地層條件復雜的情況下,有針對性的對某個問題進行勘察)。
(5)工程地質勘探分類擴展閱讀:
高層建築工程地質勘察要點為:
1、勘探孔布置見附圖,勘探單位可根據現場情況適當調整,但應滿足:控制性孔占勘察孔總數約1/3,取土樣試樣和進行原位測試的勘察孔在平面上均勻分布,其數量占勘探孔總數為1/3~1/2。
2、鑽孔深度:因沒有提供初勘報告,一般勘察孔的深度,由勘察單位根據當地土層情況按《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和《高層建築岩石工程勘察規程JGJ 72—2004》定,控制孔深度宜到滿足沉降計算要求。如預定的孔深未見良好持力層時,鑽孔應加深,直至進入良好持力層。查明基岩面起伏狀況,鑽孔進入持力層深度不小於5m。
3、應判定各土層的成因時代,對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作出評價;提供場地土類別及場地地震效應評價。
4、查明各土層的類別、厚度、坡度、土性參數。並對地基土的穩定性和承載能力作出評價。提供各土層的一般物理力學指標、抗剪(固結快剪、快剪)強度指標等設計要素。提供樁基設計所需的岩土參數,要求提供樁側極限摩阻力標准值、樁端極限阻力標准值並推薦指標,建議樁的類型、長度及施工方法,提供樁的垂直極限承載力設計推薦值。
5、提供地基土的變形參數,建議基礎的合理形式並估算相應的沉降值。
6、提供基坑開挖所需岩土技術參數。
7、鑽孔取樣間距一般為1.0m,當土層變化大時,應加取土樣或連續取樣。
8、查明淺層地質的小螺孔間距及孔深根據當地土層情況,由勘察單位自定,若遇地質不良(軟土及液化砂土、溶洞等)或場地土層復雜(岩層起伏)時應適當增加布孔數量或孔深。
『陸』 岩土工程勘察勘察等級是怎樣分類的
岩土工程勘察等級劃分是根據工程重要性等級、場地復雜程度等級和地基復雜程度等級綜合分析確定。「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將岩土工程勘察分為甲級、乙級和丙級三個等級。
(l)工程重要性等級是根據工程的規模和特徵,以及由於岩土工程問題造成工程破壞或影響使用的後果,分為三級
一級工程:重要工程,後果很嚴重;
二級工程:一般工程,後果嚴重;
三級工程:次要工程,後果不嚴重;
(2)場地等級根據場地復雜程度分為三個等級,一級場地為復雜場地;二級場地為中等復雜場地;三級場地為簡單場地。
(3)地基等級根據地基復雜程度分為三個等級,一級地基為復雜地基;二級地基為中等復雜地基;三級地基為簡單地基。
所以岩土工程勘察按下列條件劃分為甲級、乙級和丙級:
1甲級:在工程重要性、場地復雜程度和地基復雜程度中,有一項或多項為一級者定為甲級;
2)乙級:除勘察等級為甲級和丙級外的勘察項目(建築在岩質地基上的一級工程,當場地復雜程度等級和地基復雜程度等級均為三級時,岩土工程勘察等級可定為乙級);
3)丙級:工程重要性、場地復雜程度和地基復雜程度等級均為三級者定為丙級。
例如對重要工程、地形地貌復雜和岩土很不均勻的地基為甲級勘察;對次要工程、地形地貌簡單和岩土種類單一、均勻的為丙級勘察。
通過勘察等級劃分,有利於對岩土工程勘察各個工作環節按等級區別對待.確定各個勘察階段中的工作內容和方法,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
『柒』 什麼是工程地質勘察
工程在設計結構圖之前,設計院要看該工程處於的位置,也就是該樓基礎下土內層容分布情況,地下多少米是持力層,多少米處有什麼樣土質例如:-8米至-9.5處淤泥,-11米處是持力層,設計人員根據報告,設計結構圖紙,基礎 配置多大鋼筋或需要什麼樁基礎,提供地質、承載力和地下水位等等
『捌』 地質勘察資質共分幾類幾級
地質勘查資質分類分級標准按甲、乙、丙三個級別對勘查技術人員、勘查設備儀器、質量管理版體系、權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等地勘資質進行科學合理地分類分級。
勘查技術人員主要包括高、中級勘查技術人員的專業和數量:
1、高、中級勘查技術人員為單位在編或在冊的,事業單位的與其上級主管部門認定的本年度在編或在冊「單位職工花名冊」一致,企業單位的與其本年度「單位職工花名冊」一致。高、中級勘查技術人員須為全職聘用,且僅受聘於該技術人員所在資質申請單位。
2、申請地質勘查資質時,高、中級勘查技術人員男性年齡不大於60周歲,女性年齡不大於55周歲。
3、高、中級勘查技術人員具有省部級人事部門頒發或認可(省部級人事部門批準的廳局級人事部門頒發)的專業技術職稱/職務資格證書或批准文件。
4、高、中級勘查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職稱/職務資格證書或批准文件未填寫專業名稱、專業名稱不明確的,以勘查技術人員的主要勘查工作經歷及業績認定。
5、高、中級勘查技術人員取得多個專業技術職稱/職務資格證書的,在申請地質勘查資質時,只能使用其中一個專業。
6、同一單位申請多項資質類別時,同一專業的高、中級勘查技術人員可以重復計算。
『玖』 地質工程分類
地質工程本科復專業介紹
質工程制專業中的兩個專業方向是原工程地質專業和探礦工程專業,它們都是一個相對比較老的專業,有半個多世紀的辦學歷史。
地質工程本科就業前景
1.男女有別 很多用人單位都是對男生優先考慮的,女生找工作相對很難的,而且初期很多需要野外作業,需要實際進行地質勘探工作,工作相對辛苦。
2.待遇 只要能忍受工作的艱辛和寂寞,待遇和福利都是相當可觀的。
地質工程本科學習課程
基礎地質學、礦產地質學、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勘探、鑽掘工程學、基礎工程施工、環境地質學、地質工程學。
地質工程本科培養目標與要求
本專業培養能在資源勘查、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管理等領域從事資源勘查與評價、管理、各類工程建設地質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基礎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水地質學、工程地質學地質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從而具有從事資源地質勘查的初步能力和解決常見地質工程問題的基本能力。
『拾』 (五)關於勘查類型劃分
原總則將勘探類型劃為四類,允許某些礦種根據本礦種特點增加或減少一個類型。修訂後的總則將勘查類型統一劃分為三類,並增加了開采技術條件類型。
總則明確:劃分勘查類型的目的是為了正確選擇勘查方法和手段,合理確定勘查工程間距,對礦體進行有效的控制和圈定。修訂後的總則規定應根據礦體規模、礦體形態復雜程度、內部結構復雜程度、礦石有用組分分布的均勻程度、構造復雜程度等主要地質因素確定勘查類型。按礦床地質特徵將勘查類型劃分為簡單(Ⅰ類型)、中等(Ⅱ類型)、復雜(Ⅲ類型)3個類型。有的金屬礦規范,如銅鉛鋅銀鎳鉬、鋁土礦冶鎂菱鎂礦、稀有金屬、稀土等,還在長期積累的實踐經驗基礎上,研究大量有關實際資料,提出了劃分勘查類型的量化指標,建立了類型系數,使類型劃分半定量化。由於地質因素的復雜性,允許有過渡類型存在。礦床勘查類型確定應以一個或幾個主礦體為主,對於巨大礦體也可據不同地段勘查的難易程度,分段確定勘查類型。
為了加強礦山開采技術條件的勘查,保證礦山建設和開採的安全,修訂後的總則增加了按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的分類。明確:應遵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相統一、突出重點的原則,將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的類型分為3類9型。即開采技術條件簡單的礦床(Ⅰ類)、開采技術條件中等的礦床(Ⅱ類)、開采技術條件復雜的礦床(Ⅲ類),除Ⅰ類只有 1 型外,Ⅱ、Ⅲ類中又按主要影響因素分為 4 型,即以水文地質問題為主的礦床(Ⅱ-1、Ⅲ-1型),以工程地質問題為主的礦床(Ⅱ-2、Ⅲ-2 型),以環境地質問題為主的礦床(Ⅱ-3、Ⅲ-3型)和復合型的礦床(Ⅱ-4、Ⅲ-4 型)。類型劃分及詳細的工作要求列為總則的附錄 B。增加開采技術條件分類的規定,為進一步規范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查工作提供了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