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地質災害
『壹』 2016年我國會有大的自然災害嗎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少數國家之一,平均每年造成近2萬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高達國家財政收入的1/4至1/6。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活動的增強,自然災害的損失還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長,進入90年代已達到每年上千億元的水平,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了巨大損失,嚴重影響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中國歷史地震中的72次特大地震①乾旱中國大陸大部分地區屬亞洲季風區。東部、中部是農業乾旱集中發生地區。水土資源組合的不平衡,也是造成中國大陸乾旱缺水的原因。中國大陸的降水量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地區遞減,東南地區降水量不少,降雨季節分配甚不均勻。華北地區、西北地區、江淮之間、華南及雲南是乾旱嚴重發生地區。秦嶺、淮河以北春旱突出,有時春夏連旱或春夏秋連旱;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是伏旱或伏秋連旱;西南地區多冬春旱;華南地區秋冬春常有旱情;西北地區和東北地區的西部常有旱情。②雨澇中國東部有幾個暴雨多發區:(1)東南沿海到廣西,包括台灣、海南,高強度的日暴雨量超過500毫米;(2)遼東半島到海河、黃海、淮河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日暴雨量400毫米以上;(3)四川盆地,日暴雨量300毫米以上。③洪水中國大陸暴雨洪水是洪水災害的主要原因,少部分是由於融冰、融雪造成的。高強度、大范圍、長時間的暴雨常常形成洪水,中國東部七大江河是主要行洪區,有74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地面處於江河洪水位以下,佔全國40%的人口、35%的耕地、60%的固定資產受到洪水的威脅。④地震中國大陸是地震的多發區,平均10年一次8級地震、2年3次7—7.9級地震、每年6次6—6.9級地震。大陸區有32.5%國土,46%城市位於Ⅶ度地震嚴重危害的地區。⑤熱帶風暴中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台風影響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從西北太平洋生成的台風,平均有7個在中國大陸登陸,最多時達到12個。登陸時間在每年的5-10月。隨著中國大陸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熱帶風暴的災損迅速增長。⑥地質災害地質災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面沉陷。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地勢陡變的山緣地帶。泥石流和滑坡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多與暴雨相隨。西南地區多集中於6-9月,;西北地區及河北北部暴雨多在7-8月。⑦農業病蟲害威脅中國農作物重要的病蟲草害多達1300多種,其中病害550多種,蟲害700多種,惡性雜草80多種。損失最大的小麥銹病,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淮北等北方冬麥區和四川、雲南的西南麥區。小麥赤霉病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和長江流域及黑龍江墾區。麥類白粉病以長江流域和西南地區為重。稻瘟病在中國各地稻區都有發生。⑧林業病蟲害和森林火災據1983年全國森林病蟲害普查結果,中國有森林害蟲5020種,病害2918餘種,鼠類16餘種,總計8098種以上。在全國范圍內成災的病蟲害有100餘種。中國松毛蟲共有27個種和亞種。平均每年松毛蟲發生面積為260萬公頃,約佔全國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的三分之一。森林火災:中國森林火災主要發生在東北、內蒙古林區,西南林區,南方林區,北方零散林區。主要發生時間在春冬兩季。
『貳』 2016年中國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近1.9億人次受災,是真的嗎
中新社北京2月21日電 (記者 張希敏)記者21日從中國民政部召開的「全國防災版減災工作會議」上獲權悉,2016年,中國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近1.9億人次受災,1432人因災死亡,274人失蹤。
顧朝曦表示,針對全年自然災害,國家減災委、民政部共啟動5次國家救災應急響應,21次國家IV級救災應急響應,累計向災區緊急調撥4.1萬頂帳篷、16.6萬床(件)衣被,下撥79.06億元人民幣的中央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
『叄』 2016年,中國大面積遭受洪水災害,很多地方什麼塌方
2015-2016年度,國內造成文化遺產損失的重大災害,主要集中在南方,為暴雨、台風等造成的洪水、泥石流等災害。去年5月至8月,湖北遭遇較強降雨,特別是7月份百年一遇的洪水,造成幾乎全省受害。強降水引發了大量的山洪、泥石流災害,以及中小河流洪水、城市洪澇災害。7月的持續強暴雨天氣,使湖北文物保護單位遭受嚴重損失。受損的文物古跡既有古遺址,如武漢盤龍城遺址部分已做的保護展示被毀,有傳統民居,也有近現代紀念建築。破壞形式有浸泡、沖毀、倒塌、滲水等。福建也是去年受災較重的省份,截至去年10月,登陸中國大陸的台風8次,大部分經過福建沿海,其中尼伯特、莫蘭蒂、鯰魚等高等級台風。文化遺產受損情況:40處縣級以上文保單位受損,其中國保單位3處,遺址被淹沒,奇和洞舊址、古建築群宏林措倒塌部分建築物,部分遭遇大水浸泡坍塌。鼓浪嶼為擬申報的世界遺產,環境遭受毀壞,90%樹木折斷,島上的傳統和紀念建築大部分受損。福建省的其他區域,有龍津橋、東關橋等廊橋被沖毀。泉州文廟門被吹掉,建築物瓦屋面大量受損。暴雨在該地區造成的地質災害,導致摩崖石刻多處塌方,危岩墜落。浙江除年中同樣遭受洪水強降雨影響外,也是今年台風的受害者之一,莫蘭蒂台風深入內陸,造成泰順廊橋等三座廊橋被毀。這批文物古跡在一個半小時內,相繼被洪水沖毀,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肆』 2016年甘肅省自然災害有哪些
甘肅省西和縣2016.6.04冰雹災害
因氣象因素致地質災害發生的風險較高
『伍』 四川省2016年宣漢縣地質災害詳查中標結果
對啊函數在四川成都錄制跨年晚會的時候2pm在澳門開演唱會啦但是播出時就不是咯因為他們不是現場直播~希望對你有幫助咯
『陸』 近年來,湖南發生了哪些地質災害
我國湖南省東西南三面環山,中北部地勢較低,且錯落分布著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大主要河流,北部為洞庭湖平原。這一地形特點在很大程度上給湖南帶來了地質災害隱患,主要災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塌陷等。下面對湖南省近年來發生的地質災害事件進行一個大致的盤點,幫助人們對湖南省地質災害有一個更為清晰的了解,能夠做出准確的分析並做好以後的預防工作。
泥石流
2016年7月4日,湖南懷化駐地漵浦縣大江口鎮土橋鄉白水溪村因山洪引發泥石流,數十名群眾被困,其中一戶人家共5口人全被掩埋在泥石流中,後經過武警懷化支隊的緊張救援,成功轉移受困群眾15人,成功解救被泥石流掩埋人員4名,但仍有1人不幸遇難。
2016年6月20日,湖南湘西龍山縣,在經歷強降雨之後,引發山洪泥石流,整個縣城被圍困在洪水泥淖之中,逾4萬多人受災。
2016年5月9日,湖南安化縣仙溪鎮一載有3名小學生的校車在途徑大橋村和山漳村交界處時突遇山體滑坡,校車被泥石流推入河床,3名學生和1名司機順利救出,僅1名學生受輕微傷。照管員殷勝群因保護學生不幸去世。
2015年11月16日,雲南錫業郴州礦冶有限公司屋場坪錫礦尾礦庫因連日來持續強降雨導致山洪暴發,並引發泥石流,山洪直泄尾礦庫,致使尾礦庫排水豎井上部坍塌,庫內積水及部分尾礦經排洪涵洞下泄,致使排洪出口楊家河兩岸居住人員4人失聯。
2015年7月7日,湖南特大暴雨導致懷化、湘西州、邵陽、婁底、衡陽、株洲、郴州7市州50縣區約109萬人因暴雨洪澇受災,死亡2人(瀘溪縣1人,南嶽區1人,均為滑坡泥石流掩埋),緊急轉移安置人口2.6萬餘人,需緊急生活救助1萬餘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7千公頃,絕收8.2千公頃,倒塌房屋596戶1670間,嚴重損房1028戶2211間,一般損房2261戶5306間,直接經濟損失12.5億元。
滑坡
2016年7月8日,邵陽市隆回縣金石橋鎮樹仁村3組出現重大滑坡險情,威脅29戶105人。隆回縣政府、國土資源局和地勘局技術人員趕赴現場進行應急處置。經認定,險情有繼續發展擴大的趨勢。
2016年7月3日,湖南安化縣由於連降暴雨致使原BOT常安公司管理建設的仙溪洢水1號特大橋部分橋體被巨大山體滑坡沖垮,臨近的207國道也被水流沖毀。所幸此次山體滑坡未造成人員傷亡和設備受損。
2016年3月21日,新邵縣大新鄉磁溪村集市附近一處山體突然滑坡,土石迅速掩埋了正停在山腳下的四台車輛。所幸的是,當時車內並無人員,此次山體滑坡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崩塌
2016年7月4日,長沙寧鄉縣雙江口鎮槎梓橋村澗溪、槎子片區1500畝農田瞬間被漫過路面的洪水淹沒,且造成河堤崩塌,原本就洶涌的「翻堤水」更加肆意的翻越堤岸經堤外的低窪田注入下游的團頭湖,造成湖水迅速上漲,危及望城區格塘鎮的柏葉、青山、和平等村數千畝稻田和數十棟民房。次日,在經過奮戰搶險之後,河堤已經成功合攏。
2016年5月31日,湖南省新寧縣安山中學發生水塔坍塌事故,造成2死4傷,死傷人員均為在校學生。
2016年3月28日,湖南省邵陽市湘西南物流中心一建築物發生坍塌事故。該建築目前尚在施工階段,事故導致13名施工人員受傷送醫。
塌陷
2016年7月7日,湖南長沙書香路與黑石鋪路的十字路口發生塌陷,路面出現一個直徑近5米的大洞,一輛吉普車正好經過此處,輪胎報廢,司機成功逃生。經過市住建委專業人員通過現場勘測,初步分析造成塌陷原因主要是深埋於道路交叉口以下的東西向農排老管道塌陷所致,並指導天心區市政部門制定維修施工方案,確保現場安全。
2015年12月21日,湖南邵東縣黃陂橋鄉出現「天坑」,並伴隨有房屋開裂傾斜、橋體塌陷、池塘水井乾涸等一系列地質異常現象,其中坍塌點共50多處,總面積超90畝,原因疑石膏礦開采所致。
『柒』 2016貴州省地質災害搬遷怎麼賠償
2016年度貴州省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394號)有關規定,按照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為切實做好2016年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財產損失,結合我省地質狀況和2016年氣象預測,特製定本方案。
一、2015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情況
2015年,全省共發生各類地質災害163起,死亡27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災害數量減少77.9%,傷亡人數減少67.3%,直接經濟損失減少77.7%。全省地質災害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以自然誘發因素為主,引發157起,占災害總數的96.3%;人為因素引發6起,占災害總數的3.7%。二是規模以小型為主,發生130起,佔79.8%;中型26起,佔16.0%;大型和特大型分別占災害總數的3.1%、1.1%。三是災害類型以滑坡為主,其次為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分別占災害總數的75.5%、19.0%、1.2%、2.5%、1.8%。四是發生災害的時間主要集中在6月和8月,其中6月最為集中,該月共發生地質災害63起,佔全年的38.7%;8月共發生地質災害51起,佔全年的31.3%。五是從空間分布上,地質災害發生數以黔東南州較多,發生64起,占災害總數的39.3%;其次是黔西南州,發生53起,占災害總數的19.1%。除安順市、六盤水市、黔南州、黔西南州外,其他市(州)均有人員傷亡。
2015年,全省累計投入地質災害防治專項經費10.6億元,對251處重大地質災害隱患實施綜合治理。扎實推進受地質災害威脅學校治理行動,完成238所受地質災害威脅學校搬遷治理。強化預警預報,共發布地質災害風險預警信息170期,發送手機簡訊近105萬余條,成功預報並避讓突發性重大地質災害29起,避免4983人傷亡和1.2億元經濟損失。對全省1500餘個鄉鎮國土資源所、2600餘名鄉鎮國土資源所幹部進行了全面輪訓,提高地質災害防治業務能力。對已查明的12261處隱患點,全覆蓋完成了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完成了49個高標准「十有縣」建設工作,並獲國土資源部命名。成立了省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指導中心,實現了人員、裝備、技術「三到位」。
二、2016年地質災害預測情況
根據近年來我省地質災害發生發育規律,考慮極端氣候頻發等各種因素,2016年全省地質災害發生率仍將較高,突發性地質災害佔主要比例,主要引發因素以降雨為主,發生的時間主要分布在汛期的5至9月,高峰時段在6至8月。
(一)主要區域預測。遵義市北部、畢節市中南部、六盤水市、安順市西部和南部、銅仁市、黔東南州北部和西部邊緣以及東部邊緣地區,黔南州東部、黔西南州北部等地質災害多發地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大。
(二)主要礦山預測。我省西部地區地形切割較深,地貌組合特徵復雜、地層岩性軟硬相間且不均勻,以煤礦開采為主的工程活動較為頻繁,是地質災害的高易發區域。
(三)主要交通干線預測。鐵路以川黔、湘黔、黔桂、內昆、貴昆、水柏、南昆等貴州段沿線為主;公路以G321、G326、G210、G320等國道,貴廣、遵崇、水黃、清鎮、貴新、關興、貴畢、凱麻、鎮勝、貴遵等高速公路和汕昆、廈蓉高速公路貴州段為主;以及在建的高鐵、高速公路工程區域內發生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大。
(四)重要工程預測。我省北部、東北部地區人口較為密集,在建電煤基地、礦山、水庫(水電站)和已建水庫(水電站)較為集中,發生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大。
(五)旅遊區預測。遵義市北部、六盤水市、安順市西部和南部、畢節市中南部、銅仁市、黔東南州北部和西部邊緣以及東部邊緣地區、黔南州東部、黔西南州北部等地的旅遊景點景區,陡峻山地內的旅遊景點,特別是溝谷口建有人工游泳池、釣魚池及其他游樂設施的景區易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三、2016年主要工作任務
(一)強化責任落實。各地政府和基層組織要層層簽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書,落實防治工作責任制,建立完善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的責任機制,層層傳導壓力,層層落實責任。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組織好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把每個已知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防禦責任和監測責任落實到具體單位和人員。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貴州省地質災害防治部門工作責任制度》要求,根據職責分工,組織對本部門管轄范圍內地質災害隱患進行排查、巡查、復查、監測和治理。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做好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把防災工作落實到具體單位和人員,做到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
(
『捌』 最近有沒有發生地質災害
剛剛發生的。
108國道發生山體滑坡 公路部門提前發現未傷亡
新浪新聞2016年8月23日 11:33
原標題:108國道發生山體滑坡 公路部門提前發現未造成傷亡
新京報快訊(記者郭超)8月21日9時許,108國道K120+600(蒲窪鄉寶兒水村)處路側發生山體滑坡,滑坡土方量相當於200輛滿載大貨車。由於公路部門提前兩天發現跡象並採取斷路措施,滑坡未造成人員傷亡,未形成嚴重交通擁堵。
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獲悉,2016年8月19日上午11時,市交通委路政局房山公路分局巡視人員發現108國道K120+600(蒲窪鄉寶兒水村)處路側山體出現滑坡跡象,並有進一步發展趨勢。房山公路分局及時向相關部門進行了報告,安排人員24小時值守。
8月20日,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房山公路分局約請相關專家對現場進行勘察分析,認為短時間內發生大方量山體滑坡風險巨大。當天16時30分,經上級部門同意,對該處滑坡點採取了斷路措施。
8月21日9時許,滑坡體突然發生局部滑塌,方量約4000立方米,相當於200輛滿載大貨車的體積,造成道路全幅阻斷。觀測顯示,滑坡體頂部裂縫已由1.5米發展至5米,碎石不斷滾落,整體滑塌的險情不斷加大。
8月22日,北京市交通委組織北京市防汛辦、北京市規劃國土委、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房山區政府現場勘查,初步確定採用削方、卸載、支護、錨固綜合治理的處置方案。目前公路部門正在全力清理現場,確保盡快通車。
『玖』 2016年四川境內是否有泥石流災害
2016年四川境內是否有泥石流災害
泥石流災害每年都有。摘錄:1日,四川省正式入汛。根據氣象、水文等部門研判,今年汛期四川整體呈現「澇重旱輕」。受降雨偏多影響,盆地東北部、攀西地區和盆周山區及川西高原洪澇災害偏重。
根據四川省氣候中心發布的2016年四川汛期趨勢預測,受本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2016年汛期可能有較大暴雨洪澇災害,嚴重程度可能重於1983年,略輕於1998年。汛期(5-9月)期間,總體降水量較常年偏多,洪澇災害較去年偏重,平均氣溫以偏高為主。主汛期(6-8月),廣安、巴中、達州、南充、遂寧、資陽、內江、自貢、宜賓、瀘州、阿壩州、甘孜州北部、涼山州和攀枝花降水量較常年均值偏多1~2成,其中廣安、巴中、達州、南充降水量較常年均值偏多2-4成,省內其餘地區較常年均值偏少1-2成。
從成都市河道管理處獲悉,成都市中心城區的23條河道均已正式啟動防汛預案。
根據水利廳水文預測分析,我省汛期呈現「澇重旱輕」的趨勢,主要江河控制站以中偏高洪水位主,嘉陵江、渠江、安寧河流域可能發生較大洪水,部分河段或支流可能發生高水。盆地東北部、攀西地區江河洪災和盆周山區、川西高原的山洪地質災害偏重。國土資源廳預計,2016年汛期我省地質災害仍將呈頻發、多發、高發事態,地質災害發生數量接近震後常年水平,但較2015年偏多的可能性極大。6-9月期間重點防範區域包括龍門山地區、川西高原峽谷地區和川東北及川南盆周山區等。
上述數據進一步說明,四川省今年防汛形勢極為嚴峻。因此,各地各部門務必克服麻痹鬆懈思想,為迎戰可能發生的大洪水做好各項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