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頻發地質災害
A. 四川地質災害多發的原因
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又稱「歐亞地震帶」,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回,從印度尼答西亞開始,經中南半島西部和我國的雲、貴、川、青、藏地區,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到地中海北岸,一直還伸到大西洋的亞速爾群島。
橫貫歐亞兩洲及涉及非洲地區。其中一部分從堪察加開始,越過中亞,另一部分則從印度尼西亞開始,越過喜馬拉雅山脈,它們在帕米爾會合,然後向西伸入伊朗、土耳其和地中海地區,再出亞速海。歐亞地震帶所釋放的地震能量佔全球地震總能量的15%,主要是淺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另外5%的地震能量釋放在海嶺地震帶。
這條地震帶也是近代地殼運動活躍的地帶,它又可分為幾個段落,其中印度北部是重要一段,稱「喜馬拉雅地震帶」,東西長約2400公里。
總之 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位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但是不相等
B. 四川都紋高速地質災害頻發為什麼四川交通廳不優先修建成阿高速解決第二生命通
那個地方地震多發區,小震年年有,大震也不少。高速更危險,造價高,難度大。不是說造就能造的
C. 四川省為什麼地震多
四川省位於中國西部,西鄰青藏高原,東為山地丘陵和平原,省內有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因為印度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的擠壓和碰撞造成的地殼隆起、變形並且抬升.原來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所處的位置是一片海洋(古特提斯海,也叫古地中海),正是因為板塊的擠壓而形成的今天的這幅模樣.
地殼的擠壓和碰撞使得地殼不穩定,形成了斷裂帶,這就是為何青藏地區多地震的原因.板塊內部並不是完整的一塊,而是由小板塊組成的,中國南方大部分均位於揚子准地台上,四川盆地也位於其上,四川盆地的地質較為堅硬,青藏高原的地質較為軟一些,所以在地殼的擠壓作用下,較軟的物質覆蓋在較硬的物質至上,並且隨著地殼運動方向運動.
當較軟的物質碰到堅硬的四川盆地的阻擋時,物質不能通過四川盆地,而是在其西部形成了高山,也使得川西地區的地殼也變的不穩定——裂隙產生了.地殼運動積累能量,當能量不能再積累時便會爆發,這就是地震.地殼運動在川西積累了大量的能量再加上地殼的裂隙,這就使得地震四川頻發.
但是由於地殼運動形成的高山阻擋了來自北方的寒冷空氣,使得四川的冬天也比較溫和.這就是地殼運動的好處.
萬物均有兩面,不能之光看好的一面不看壞的一面,也不能只看壞的一面而不看好的一面.
D. 為什麼四川省地質災害頻繁發生
專家表示
印度板塊向亞洲板塊俯沖,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質向東緩慢流動,在高原東緣沿龍門山構造帶向東擠壓,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剛性地塊的頑強阻擋,造成構造應力能量的長期積累,最終在龍門山北川——映秀地區突然釋放。 逆沖、右旋、擠壓型斷層地震。發震構造是龍門山構造帶中央斷裂帶,在擠壓應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東逆沖運動;這次地震屬於單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東遷移,致使餘震向北東方向擴張;擠壓型逆沖斷層地震在主震之後,應力傳播和釋放過程比較緩慢,可能導致餘震強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 是淺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屬於深板塊邊界的效應,發生在地殼脆——韌性轉換帶,震源深度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壞性巨大。
專家表示,全球7級以上地震每年18次,8級以上1-2次。我國受印度板塊和太平洋板塊推擠,地震活動比較頻繁。張國民說,從大的方面來說,汶川地震處於我國一個大地震帶--南北地震帶上,中部地區的中軸地震帶位於經度100度到105度之間,涉及地區包括從寧夏經甘肅東部、四川西部、直至雲南,屬於我國的地震密集帶。從小的方面說,汶川又在四川的龍門山地震帶上。因此,這里發生地震的幾率較高。
據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民介紹,這次汶川發生地震是我國大陸內部地震,屬於淺源地震,其破壞力度較大。張國民說,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為淺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淺源地震大多發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圍內,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達到650公里左右。其中,淺源地震的發震頻率高,佔地震總數的70%以上,所釋放的地震能占總釋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災害的主要製造
E. 四川哪些地質災害多發為什麼
四川最容易發生:地震,滑坡,泥石流.
因為四川處於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過渡內地帶,也就是第容一二級階梯的交界處,所以地殼不穩定.加上四川在喜瑪拉雅地震帶的邊緣,而喜瑪拉雅地震帶是世界第二大的地震帶,因此四川發生地震的幾率就要相對大些.
四川盆地絕大部分屬於風化地貌,岩層不穩固.四川又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季較集中,因此夏季雨水對岩層的沖刷強烈.第二個原因是傳統的生產和生活模式使得植被受到嚴重的破壞,更不能穩定住山上的沙土和細石,一旦受到夏季雨水的沖刷就隨著雨水順流而下,形成了山體滑坡和泥石流.
F. 四川地震災害頻繁,會不會威脅到省會成都
別擔心,從地震帶看來不會的。
G. 宜賓長寧地震,為何四川境內地震頻發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2019年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226人受傷、24萬餘人受災,部分水電、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受損。長寧地震災情也牽動著成都人民的心。
安寧河-則木河地震帶:北起石棉縣,向南經冕寧縣、西昌市轉向東南方向,再經普格縣、寧南縣,到雲南省的巧家縣止,主要在涼山彝族自治州境內。帶內曾發生6級和7級以上地震3次,最大的兩次是1536年西昌北7.5級地震和1850年西昌普格間7.5級地震,後者造成了2萬多人死亡,是四川省傷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
H. 為什麼四川省地質災害頻繁發生
西部地復區不光是四川的地震災制害頻發,還有雲南,主要是因為四川成都以西雲南中西部地處龍門山斷裂帶和橫斷山斷裂一帶,地球表面為板塊構成,這些地方剛好處在2個板塊的交界地帶,受板塊擠壓運動影響,斷層活動頻繁,造成地震等地質災難較多,強烈的地震又使得山地表面岩體破碎,收降雨影響,破碎的地表又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I. 四川省為什麼再次發生地震
因為地殼的擠壓和碰撞使得地殼不穩定,形成了斷裂帶,這就是為何四川地區多地震的原因。
四川省發生的地震,與它的地理位置息息相關,它有一條貫穿岩石圈的巨型地殼斷裂系統,南北延伸越500公里,寬達70公里,它就是著名龍門山大斷裂的這個來自經驗的推論雖然簡單,但實際上,已經抓到問題的實質了。
原來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所處的位置是一片海洋(古特提斯海,也叫古地中海),正是因為板塊的擠壓而形成的今天的這幅模樣。
J. 四川為什麼多是自然災害多發地地質的問題、還是氣候影響
四川位於地震帶上,是地球版塊的交接處,所以地震比較多。
從下面這張圖上就能看出回原因,深綠答色是山區,斷裂帶,而淺綠色是四川盆地,由於四川盆地較為堅硬,所以版塊在這碰撞、摩擦會產生較強地震。
不過一些大城市則不用太擔心,比如成都就靠四川盆地較里一些,而汶川、雅安是在四川盆地和斷裂帶的連接處,所以會產生較大的地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