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的緒論
㈠ 工程地質的內容簡介
本書為高等學校土建類專業應用型本科系列教材之一。全書共分9章:緒論中闡述了工程地質學的任務及研究方法,工程地質學在工程建設中的作用等;第2~5章講述了地質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包括岩石、礦物、地質構造,第四紀沉積物與地貌,地下水等;第6~9章講述了工程地質問題,包括簡要分析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等主要不良地質現象及其防治.系統介紹了工程地質勘察的目的、任務、方法以及報告的編寫,同時給出了實例,講述了工業與民用建築、道路與橋梁建設、地下與隧道建設、港口工程中的主要岩土工程問題,介紹了環境工程地質問題。每章結束附有小結及學習指導、思考題,旨在培養學生了解、掌握工程地質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創新的能力。
㈡ 工程地質的圖書目錄
1緒論
1.1地質學與工程地質學
1.2工程地質學的任務和研究方法
1.3工程地質學的分類
1.3.1工程岩土學
1.3.2工程地質分析學
1.3.3工程地質勘察學
1.3.4區域工程地質學
1.3.5環境工程地質學
1.4工程地質條件與工程地質問題
1.4.1工程地質條件
1.4.2工程地質問題
1.5工程地質學在土木工程建設中的作用
1.6本課程學習要求
本章小結與學習指導
思考題
2地質作用與地質構造
2.1地殼結構
2.2礦物
2.2.1 礦物的物理力學性質
2.2.2主要造岩礦物
2.3地質年代
2.3.1地質年代的表示方法
2.3.2 時間地層單位與地質年代表
2.4地質作用
2.4.1地質作用與分類
2.4.2外力地質作用
2.4.3內力地質作用
2.5地質構造
2.5.1地層與岩層產狀
2.5.2水平構造與傾斜構造
2.5.3褶皺構造
2.5.4斷裂構造
2.5.5新構造運動與活斷層
2.6第四紀地質與地貌
2.6.1第四紀地質
2.6.2地貌
本章小結與學習指導
思考題
3土的工程地質性質
3.1土的成因類型
3.1.1 殘積土
3.1.2坡積土
3.1.3洪積土
3.1.4 沖積土
3.1.5海相沉積物
3.1.6湖泊相沉積物
3.1.7冰磧土
3.1.8風積土
3.2土的物質組成及工程分類
3.2.1 土的物質組成及結構構造
3.2.2土的工程分類
3.3特殊土的主要工程地質性質
3.3.1軟土
3.3.2濕陷性黃土
3.3.3膨脹土
3.3.4 紅粘土
3.3.5 凍土
本章小結與學習指導
思考題
4岩體的工程地質性質
4.1岩體結構與地質特徵
4.1.1岩體結構概念
4.1.2結構面
4.1.3 結構體
4.1.4岩體結構的類型
4.1.5岩體的地質特徵
4.2岩塊的工程地質性質
4.2.1 岩塊的物理性質
4.2.2岩塊的水理性質
4.2.3岩塊的力學性質
4.2.4影響岩塊工程地質性質的因素
4.3結構面特徵及力學性質
……
5 地下水
6 不良地質現象及防治
7 工程地質勘察
8 工程建設中主要工程地質問題
9 環境工程地質
參考文獻
㈢ 西南大學工程地質什麼是工程地質條件,包括哪些方面
場地地質條件對地震震害效應的影響分析摘要:本文通過對地質條件的分類陳述,以及相關文獻資料的綜述,闡明了場地地質條件對地震震害的影響,介紹了在抗震設計中如何考慮地震場地影響的途徑。綜述相關文獻對地震動參數的影響的研究分析,諸如相關的經驗系數和經驗公式等。最後得出了選址和災害防治的相關對策和建議。關鍵詞:場地地質條件地震震害地震動參數1.緒論地震是各種自然災害之元兇。我國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與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的中間區域,西部與西南部則處於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所經過的地段,地殼構造運動強烈,地震活動頻繁,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幾乎所有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在歷史上都遭受過6級或者6級以上地震的襲擊。地震給人們帶來巨大災害和財產損失,人員傷亡。因此,許多國家對地震預報都給予了很大的重視。但是,人們也注意到,即使是成功地預報地震,地震災害仍然會發生,若對建築物進行有效的抗震設防,就能抗禦地震的襲擊,避免在大地震時,出現結構毀壞,從而減輕地震災害並大大減少人員傷亡。國內外地震現場調查表明,場地條件對震害有著十分明顯的影響,要使工程建設真正達到減輕地震災害之目的,選擇有利的建築場地,乃是一項根本性的減災措施。從目前的資料來看,較早開展場地條件對震害影響研究的學者是美國人Wood。他對1906年美國舊金山大地震震中區附近的震害做了詳細現場調查[1]1.1國內研究現狀60年代周錫元對這一領域的工作作了較全面的總結。文獻[2]是相對早期的系統闡述場地條件與地震的文章。在對已發生的震區作調查時,使用「烈度」這個概念盡管比較方便,可是在研究場地條件對震害的影響時,只考慮「烈度」這個籠統的概念是不夠的,因為這里更重要的還在於弄清場地對震害影響的原因。此文獻闡述了影響建築物震害的場地因素主要是局部地形特徵、地質構造、地基土性質、地下水埋深等幾方面,這些場地條件常常是造成震害顯著差異的重要因素。80年代,胡聿賢等結合唐山地震和通海地震的調查,對這方面的工作也作了系統的總結文獻[3]指出多次強烈地震的經驗指出,地震時出現的震害異常,往往是由於建築場地條件的差異造成的。以1976年唐山地震,天津市遭受到相當大的破壞中出現的許多「輕中有重,重中有輕」的震害異常現象:如天津市南郊區的「西三合一前三合」及白塘口等地區的震害異常,為典型例子。探索造成震害異常的原因,研究場地條件與震害的關系,並在這二個地區進行了鑽探,波速測定,脈動測量和地震動的計算分析,初步總結了綜合研究場地影響的途經和方法。文獻[4]根據實地考察資料總結了各種場地條件下的震害與地震動的影響。場地條件對震害和地震動的影響是很大的,這是國際上幾十年來公認的事實。但是,對於許多重要問題,意見還不一致,有時甚至截然相反。所以該文中通過相關勘察資料總結了五個場地條件特性(1)基岩上的地震動幅值小、持時短、震害輕;(2)地基對地震動頻譜形狀有明顯影響,軟而厚的地基上地震動周期較[3][2]2/20頁長;(3)非發、震斷層對震害無明顯影響;(4)局部地形對震害的影顯著;(5)砂土液化與震害有明顯關系。到了本世紀以後,相關研究變得多了,主要集中在各種地質條件下地質物理特性、力學指標和對地震動參數的影響影響方面。文獻[5]通過美國強震記錄,按照中國場地類別劃分方法進行場地分類,研究不同類別場地條件對地震動持時的影響(70%能量持時)。分析表明,場地條件對持時的影響非常大,總體來說,隨著震級的增大持時變長,在同一震級時,各類場地隨震中距的的變化趨勢差別較大,並且豎直向與水平向的變化趨勢很相近。
㈣ 工程造價畢業論文緒論怎麼寫
我們是專業的團隊,希望可以幫到你
㈤ 工程地質包括哪些內容(土力學地基基礎第四版)
工程地質研究的主內容有:確定岩土組分、組織結構(微觀結構)、物理、化學與力學性質(特別是強度及應變)及其對建築工程穩定性的影響,進行岩土工程地質分類,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築性能的方法;研究由於人類工程活動的影響而破壞的自然環境的平衡,以及自然發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質作用對工程建築的危害及其預測、評價和防治措施;研究解決各類工程建築中的地基穩定性,如邊坡、路基、壩基、橋墩、硐室,以及黃土的濕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壞等,制定一套科學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為各類工程的設計、施工提供地質依據;研究建築場區地下水運動規律及其對工程建築的影響,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護方案;研究區域工程地質條件的特徵,預報人類工程活動對其影響而產生的變化,作出區域穩定性評價,進行工程地質分區和編圖。隨著大規模工程建設的發展,其研究領域日益擴大。除了岩土學和工程動力地質學、專門工程地質學和區域工程地質學外,一些新的分支學科正在逐漸形成,如礦山工程地質學、海洋工程地質學、城市工程地質及環境工程地質學、工程地震學。
1工程地質與岩土工程的區別
工程地質是研究與工程建設有關地質問題的科學(張咸恭等著《中國工程地質學》)。工程地質學的應用性很強,各種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和運行都要做工程地質研究,才能使工程與地質相互協調,既保證工程的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正常運行,又保證地質環境不因工程建設而惡化,造成對工程本身或地質環境的危害。工程地質學研究的內容有:土體工程地質研究、岩體工程地質研究、工程動力地質作用與地質災害的研究、工程地質勘察理論與技術方法的研究、區域工程地質研究、環境工程地質研究等。
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和土的利用、處理或改良的科學技術(國家標准《岩土工程基本術語標准》)。岩土工程的理論基礎主要是工程地質學、岩石力學和土力學;研究內容涉及岩土體作為工程的承載體、作為工程荷載、作為工程材料、作為傳導介質或環境介質等諸多方面;包括岩土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檢測和監測等等。
由此可見,工程地質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其本質是一門應用科學;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個分支,其本質是一種工程技術。從事工程地質工作的是地質專家(地質師),側重於地質現象、地質成因和演化、地質規律、地質與工程相互作用的研究;從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師,關心的是如何根據工程目標和地質條件,建造滿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決工程建設中的岩土技術問題。
2工程地質與岩土工程的關系
雖然工程地質與岩土工程分屬地質學和土木工程,但關系非常密切,這是不言而喻的。有人說:工程地質是岩土工程的基礎,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質的延伸,是有一定道理的。
工程地質學的產生源於土木工程的需要,作為土木工程分支的岩土工程,是以傳統的力學理論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但單純的力學計算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從一開始就和工程地質結下了不解之緣。與結構工程比較,結構工程面臨的是混凝土、鋼材等人工製造的材料,材質相對均勻,材料和結構都是工程師自己選定或設計的,可控的。計算條件十分明確,因而建立在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基礎上的計算是可信的。而岩土材料,無論性能或結構,都是自然形成,都是經過了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在多種復雜地質作用下的產物,對其材質和結構,工程師不能任意選用和控制,只能通過勘察查明,而實際上又不可能完全查清。岩土工程師不敢相信單純的計算結果,單純的計算是不可靠的,原因就在於工程地質條件的不確知性和岩土參數的不確定性,不同程度地存在計算條件的模糊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因而雖然土力學、岩石力學、計算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並在岩土工程設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於計算假定、計算模式、計算方法、計算參數等與實際之間存在很多不一致,計算結果總是與工程實際有相當大的差別,需要進行綜合判斷。
㈥ 土木工程地質的介紹
本書是全國高等抄院校土襲木工程類應用型系列規劃教材之一。本書共九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礦物與岩石,地質構造,第四紀地質、地下水,常見地質災害,地下洞室圍岩穩定性分析,公路地質勘察方法,地市規劃和建設工程地質勘察,以及工程地質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實例。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用書,亦可供相關專業科技人員參考。
㈦ 工程地質學的主要內容(作者:石證明)
不是幾字能說清的,你自己去查吧 ,推薦《專門工程地質學》
㈧ 有誰幫忙找下關於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論文這方面的緒論、結論部分、參考文獻等內容
目 錄
第一章. 工程概況 1
第一節.工程概況 1
第二節.工程招標范圍及內容 2
一、工程招標范圍、方式及說明 2
二、工期要求及規定 2
三、工程質量標准、保修要求 2
第三節.場地情況及工程特點 2
一、地質情況 2
二、現場條件 4
第四節.編制依據 4
第二章.施工總體部署 5
第一節.工程部署原則、方針 5
一、部署原則 5
二、工期目標的確定 5
三、壓縮工期方法 6
第二節.工程目標 6
第三節.施工部署 7
第四節.工程特點、技術難點及對策 8
第五節.施工總流程 10
第三章.施工進度計劃和各階段進度的保證措施及違約責任承諾 11
第一節.施工總進度安排 11
一、施工計劃編制依據 11
二、主要分部工程進度計劃 11
第二節.保證工期的管理措施 11
一、從施工方案上保證 11
二、從組織機構、資源配置上保證 12
三、從施工計劃上保證 12
四、從工序安排上保證 12
五、從安全生產上保證 13
六、從後勤供應上保證 13
七、從工作機制上保證 13
八、從分項工程施工工期上保證 13
九、從外部環境上保證 13
第三節.違約責任承諾 14
第四章.勞動力和材料投入計劃及其保證措施 15
第一節.勞動力用量計劃表 15
第二節.主要材料計劃 16
一、材料管理 16
二、主要材料計劃 16
第三節.資源投入保證措施 18
第五章.施工平面布置和臨時設施布置 19
第一節.總體布置 19
第二節.臨時設施 19
第三節.施工用水、用電容量 19
一、施工用水量計算 19
二、施工用電量計算 21
第六章.主要施工機械及檢測試驗設備計劃 22
第七章.主要施工方法、技術措施 24
第一節.施工方法簡述和要點 24
第二節.測量控制 24
第三節. 關鍵施工分項——排水工程施工 25
一、排水工程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 26
二、排水工程施工安全及質量保證 32
三、管涵施工 33
第四節.道路工程 36
一、路基施工 36
二、路面基層施工 44
三、瀝青砼路面施工 46
四、鋪磚路面施工 50
第五節.附屬工程 51
一、側平石施工工藝流程 51
二、側平石施工要點 51
三、緣石的質量標准 51
第六節.人行道基層施工 52
一、工藝流程 52
二、施工方法 52
第八章.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53
第一節.安全承諾 53
第二節.文明施工承諾 53
第三節.安全生產目標 53
第四節.安全生產管理原則 53
第五節.安全防護措施 54
第六節.施工用電安全保證措施 55
第七節.機械安全保證措施 55
第八節.其他安全保證措施 56
第九節.文明施工目標 57
第十節.文明施工保證體系 57
第十一節.環境保護和文明施工保證措施 58
一、管線、樹木及房屋保護措施 58
二、工地圍蔽 59
三、噪音控制 60
四、空氣污染(防塵) 61
五、水質污染 61
六、路面衛生 62
七、工地衛生 62
第十二節.消防措施 63
一、組織管理 63
二、消防用水與消防器材配置要求 63
三、用電管理措施 63
四、建立健全工地防火管理制度 63
第九章.質量保證和質量違約責任承諾 65
第一節.本工程質量目標 65
第二節.質量保證體系 67
第三節.分項工程質量保證技術措施 67
第四節.本工程施工技術保證措施 70
一、執行施工圖會審制度 70
二、執行技術交底制度 70
三、執行技術檢驗制度 70
第五節.質量體系主要過程式控制制 71
第六節.施工質量管理與工程質量受控 72
一、工程施工質量內部管理 72
二、工程技術方案管理流程圖 73
三、施工方案三級技術交底程序圖 73
四、現場監理工程師驗收 74
五、工程質量管理流程圖 76
第七節.成品保護的保證措施 76
第八節.質量違約責任承諾 76
第十章.施工管理 78
一、管理機構 78
二、項目部各崗位的職責 78
三、現場項目管理制度 79
第十一章.雨季施工措施 81
一、雨季施工的技術措施 81
二、雨季施工保證安全措施 81
第十二章.施工協調措施 83
一、與業主關系的處理 83
二、與監理具體工作程序 83
三、與設計單位的合作關系處理 84
四、與政府部門之間關系處理 84
五、與當地社區之間關系處理 84
六、與其它專業單位協調 85
第十三章.工程竣工技術資料的交收歸檔 87
一、工程資料管理 87
二、技術檔案資料 87
三、施工安全資料 88
四、竣工資料按期移交的保證措施 88
第一章. 工程概況
第一節.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
建設地點:
建設單位:
建設規模:
設計單位:
一、道路工程
1、瀝青路面施工:
本工程採用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面層為9cm細粒式改性瀝青混合料(AC-20I)上面層。設計彎沉值Ls=0.34mm。基層為6%水泥穩定石屑層,應符合《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034-2000)中的規定要求。應採用重型擊實標准,壓實度應大於98%,混合料7天的無側限抗壓強度應達到3Mpa。水泥穩定石屑的塑性指數應小於17,有機質含量小於2%,硫酸鹽<0.25%。
。
第二節.工程招標范圍及內容
一、工程招標范圍、方式及說明
1、招標范圍:。
2、承包方式:根據招標人提供的施工圖、資料,中標單位按中標價格包施工、包質量、包材料、包工期、包安全、包驗收。
二、工期要求及規定
招標工期按完成招標范圍內全部工程內容要求不超過180天。
三、工程質量標准、保修要求
1、按國家頒發的《市政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GB50268-97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進行驗收評定。
工程質量要求必須達到合格。
2、工程所選用的材料、配件及其它原材料,須達到國家有關規范的要求,產品應有生產許可證、出廠合格證,經監理工程師和甲方代表認可後方可使用。
3、本工程的保修按建設部頒發第80號令的《房屋建築工程質量保修辦法》規定的保修期限進行;保修期自竣工驗收簽字之日起計。
第三節.場地情況及工程特點
一、地質情況
本工程地質勘察揭露的地層有:人工填土(素填土、吹填土)、第四系海陸交互沉積淤泥、淤泥質粉質粘土、砂層(中砂、中粗砂)、粉質粘土和殘積砂質粘性土及下古生界花崗片麻岩(全、強、中、微風化帶)等,其中海陸交互相沉積層經歷了3個沉積旋,即有細粒土→粗粒土→細粒土→粗粒土→細粒土→粗粒土的沉積韻律,同時,受原始地形地貌影響及海陸交互相地層常常易形成交錯沉積的影響,造成局部地段某個地層的缺失,在成層穩定性方面受到某些制約。有關地層描述如下:
1、第四系人工填土(Qml)
主要由素填土、吹填土組成,稍濕~飽和;鬆散狀態。場地均有分布,層厚1.10~6.20m,平均3.00m。
2、第四系海陸交互相沉積地層(Qmc)
2.1淤泥:灰褐、褐灰黑色,呈飽和,流塑~軟塑狀態。場地均有分布,層厚3.30~12.00m,平均6.81m。
2.2淤泥質粉質粘土:灰褐、褐灰黑色,呈飽和,流塑~可塑狀態。場地部分地段缺失該層,層厚0.60~7.80m,平均3.70m。
2.3中粗砂:(局部為粉細砂),褐灰黑色、少量黃褐色、淺灰黃,呈飽和,鬆散狀態,局部稍密狀態。場地均有分布,層厚0.70~9.70m,平均4.04m。
2.4淤泥質粉質粘土:灰褐、褐灰黑色,呈飽和,流塑~可塑狀態。場地部分地段缺失該層,層厚0.55~11.60m,平均4.62m。
2.5粉質粘土:淺灰黃、褐黃、淺灰白色、局部灰褐色,呈濕,軟塑~可塑狀態,局部呈硬塑狀態。場地部分地段缺失該層,層厚0.70~9.30m,平均3.20m。
2.6中砂:(局部為粉細砂),黃褐色、淺灰黃色、褐黃紅色、褐灰黑色,呈飽和,鬆散~稍密狀態,局部中密狀態。場地部分地段缺失該層,層厚0.60~9.00m,平均3.29m。
2.7粉質粘土:灰綠色、淺灰黃色、淺灰白色、褐黃紅色,呈濕,可塑狀態,局部軟塑或硬塑狀態。場地部分地段缺失該層,層厚0.60~6.20m,平均2.89m。
2.8淤泥質粉質粘土:褐灰黑色、灰褐色,呈飽和,軟塑~可塑狀態。場地部分地段缺失該層,層厚0.60~10.50m,平均4.72m。
2.9中砂(局部為粉細砂或粗砂):灰綠色、淺灰黃色、褐灰黑色,呈飽和,稍密狀態,局部中密狀態。場地部分地段缺失該層,層厚0.40~9.20m,平均3.71m。
3、第四系殘積層(Qel)
㈨ 求論文緒論,論文內容是工程量計算與造價管理,緒論不會寫了
給你一篇論文吧。
內容包括緒論。希望能夠幫到你。
淺談工程量計算和工程造價
第一章 緒論
建築工程造價是衡量建築工程項目的一個重要經濟技術指標,也是維護建築產品供需雙方的經濟權益的關鍵所在。建築工程造價管理是建設施工企業經濟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造價管理直接關繫到施工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工程造價管理的目標就是利用科學管理的方法,合理地確定造價和有效地控製造價,以提高建築安裝施工企業的經營效果。工程造價管理是集經濟、技術、管理於一體的綜合學科。工程造價的高低,直接反映著投資效益的好壞,充分體現著項目的工作質量和管理水平。但是目前,由於全過程、全方位投資管理的理念尚未形成,投資管理的各個層面不夠完善,導致建設工程投資中損失浪費的現象比較嚴重,超支現象比較普遍。因此,在工程項目管理中,如何有效地進行工程造價的管理,並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工程造價,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工程量的計算在過程設計過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計算的准確性直接決定著工程造價、工程所的用工量、工程所需機器設備和施工時間。從實踐的角度來說,建設工程量越大,所需要的資金投入越多,工程投資在工程的總投資之中可以佔到35%以上,因此,我們可以說工程量計算是工程設計是否經濟合理的主要指標之一。
第二 章 工程量計算研究
工程量計算在施工圖預算以及施工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而,實習過程中,師傅給我安排的學習計劃就是熟悉圖紙、熟練掌握安徽 2000 定額中的計算規則、 如何使用軟體套價的、簡單的計算鋼筋用量。
2.1 工程量計算的重要性
工程量是編制預算、(標底)或投標報價的原始數據,是編制預算的核心和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工作。工程量計算的意義就是根據施工圖、預算定額劃分的項目及定額規定的工程量計算規則,先列出分項工程名稱,再寫出計算式,最後計算出結果的過程。
工程量計算的工作,在整個預算編制過程中是最繁重的一道工序,是編制施工圖預算的非常重要環節。一方面,工程量計算工作在整個預算編制構成中所花的時間最長,它直接影響預算的及時性:另一方面,工程量准確與否直接影響各分項工程定額直接費計算結果的正確與否,從而影響預算造價的准確性。每一個預算人員,必須以高度的責任感,嚴肅認真、耐心細致地按照工程量計算規則進行工程量計算。
2.2 如何快速准確計算工程量 熟悉定額計算規則
2.2.1 熟悉定額計算規則、相關規范及圖集
熟悉定額內容及計算規則,也是預算人員的最起碼的基本功。所以熟悉和掌握定額內容及計算規則,是快速、准確計算工程量的前提。如果在計算時,因對某些工程量計算規則不熟悉,計算時不停地再翻看定額或對計算規則理解有偏差,這樣是不可能將工程量計算的快速、准確的。
比如在計算牆體時對牆體的高度取定時較混亂,造成工程量計算有誤,主要就是對工程量計算規則不熟悉。安徽 2000 定額中,外牆與內牆、平屋面與坡屋面、現澆板 與預制板的牆體高度都有區別。外牆高度計算,坡屋面無檐口天棚時,算到屋面板底;有檐口天棚的,算到屋架下弦底再加 500px;平屋面,算到樓板頂面或屋面板頂面,有女兒牆的,要算到女兒牆頂面(有砼壓頂的,則算至砼壓頂的底面)等等。各種不同類型的牆體都有各自的演算法,只有熟悉了定額中計算規則以及工程相關的規范和圖集,才能真正快速、正確的計算出施工圖的工程量。
2.2.2 合理安排工程量計算順序
①按順時針順序計算
以圖紙左上角為起點,按順時針方向依次進行計算,當按計算順序繞圖一周後又重新回到起點。這種方法一般用於各種帶形基礎、牆體、現澆及預制構件計算,其特點是能有效防止漏算和重復計算。
②按編號順序計算
結構圖中包括不同種類、不同型號的構件,而且分布在不同的部位,為了便於計算和復核,需要按構件編號順序統計數量,然後進行計算。
③按軸線編號計算
對於結構比較復雜的工程量,為了方便計算和復核,有些分項工程可按施工圖軸線編號的方法計算。例如在同一平面中,帶型基礎的長度和寬度不一致時,可按A軸①~③軸,B軸③、⑤、⑦軸這樣的順序計算。
④分段計算
在通長構件中,當其中截面有變化時,可採取分段計算。如多跨連續梁,當某跨的截面高度或寬度與其他跨不同時可按柱間尺寸分段計算,再如樓層圈樑在門窗洞口處截面加厚時,其混凝土及鋼筋工程量都應按分段計算。
⑤分層計算
該方法在工程量計算中較為常見,例如牆體、構件布置、牆柱面裝飾、樓地面做法等各層不同時,都應按分層計算,然後再將各層相同工程做法的項目分別匯總項。
⑥分區域計算
大型工程項目平面設計比較復雜時,可在伸縮縫或沉降縫處將平面圖劃分成幾個區域分別計算工程量,然後再將各區域相同特徵的項目合並計算。
合理安排計算順序是准確快速計算工程量的關鍵之一。合理安排工程量計算順序,就是在計算工程量時,將有關聯的分部分項工程按前後依懶的關系有序的排列在一起,然後進行計算,其目的是為了計算流暢,避免錯算、漏算和重復計算,從而加快工程量計算速度。
「先算結構,後算建築」 。因施工圖分為建築施工圖和結構施工圖兩個部分。對較簡單的磚混結構住宅,無所謂二者先後順序。但對框架結構宜先算結構,後算建築。因為這符合框架結構的施工順序,而且框架結構建築圖部分所包含的工程量也較結構圖少得多。如填充牆的面積、門窗面積、樓面面層面積等等。另外先算結構部分,隨著計算的深入,頭腦中對該工程的外型、細部構造、尺寸、標高等也有了較深印象,從而為建築部分的快速計算奠定了良好基礎。
2.2.3 減少和隨時清理圖紙
預算編制過程中,接觸的圖紙和預算資料很多,並且內容繁雜。設法減少和隨時清理圖紙是保證工程量計算快速、准確的方法之一。 一般單位工程施工圖少則十幾張、 幾十張,多則上百張。如不注意減少圖紙數量和清理,就會增加翻閱圖紙的時間,而且容易造成漏項、錯算等問題。
① 減少圖紙數量
在一種性質的圖紙上,將有關工程量連續算出,這就給迅速減少圖紙數量打下了基礎。例如,在底層平面圖中,要算出底層牆體的面積,也要算出散水、台階,門窗面積的統計等。就是說在一張圖紙上工程量能全部算出的,可以盡量算出。有時光靠一張圖紙還不能將某工程量算出,需要結合其他圖紙才能全部將某分項工程或構件的尺寸得出,才能算出其工程量。若一張圖紙上工程量已全部計算完畢,可將這張圖紙抽出,另外存放。這樣就不會再來翻閱這張圖紙,減少計算時翻閱圖紙的次數,節省所需時間。
我們在計算結構部分的工程量時,例如柱、梁、板等,可以同時算出鋼筋量。這樣做的好處是因工程中素砼構件很少,一般險構件中都會有鋼筋。這樣,梁板柱各自對應的一份鋼筋,不會漏項。
② 隨時清理圖紙
若同一張圖紙上的工程量不宜一次計算,對已計算者,可在圖紙相應位置作記號,未計算者不作標志,方便繼續進行工程量計算和最後的圖紙、項目清理。已計算和未計算圖紙都要按圖序放置,不能用時將圖紙抽出、用完後隨便一放,造成再次翻圖時浪費時間,也容易發生錯亂。
在當今工程量自動計算軟體還未能很好地解決計算的可操作性、准確性的這一前提下,手工計算工程量仍然會是目前及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要進行的一項繁雜的工作。因而,如何快速、准確地計算工程量,仍然是工作中需要探討及研究的重要課題。
第三 章 建設工程造價管理
工程造價是指建設一項工程項目的建造所需要花費的全部費用。工程項目建設周期長、投資大、協作部門多,在計價方面,具有單件性、多次性、方法的多樣性及依據的復雜性等特徵。為了更好的進行工程建設,使技術和經濟更好的有機結合,提高建設單位的投資效益和經營成果,必利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先進的管理手段對工程造價進行管理,重點是合理的確定造價和有效的管理造價。
3.1 建設工程的概念
與工程造價的概念相對應,工程管理的概念也有兩種,即建築工程投資費用管理和工程造價管理。
建築工程投資費用管理屬於投資管理范疇。建築工程投資費用管理,是為了實現投資的預期目標,在擬定的規劃,預測、計算、確定和監控投資及其變動的系統活動。
工程造價管理屬於價格管理范疇。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價格管理分微觀和宏觀兩個層次。在微觀層次上,是企業在掌握市場價格信息的基礎上,為了其管理目標而進行的成本控制、計價、定價和競價的系統活動。在宏觀此次,是政府根據市場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利用法律、經濟和行政手段對價格進行控制管理,以及通過市場管理規范市場主體價格行為的系統活動。工程建設關繫到國計民生,同時政府投資的公共、公益性項目今後仍然有相當份額,因此國家對工程造價管理,不僅對價格的調控而且在政府投資的項目上還承擔著微觀主體的管理職能。這種雙重角色雙重管理職能,是工程造價管理的一大特色。
3.2 建設工程造價合理的確定
建設工程從決策階段到竣工結束投入使用為止,建設造價表現為從投資估算、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竣工結算、承包價到施工預算造價、工程結算造價到最後的竣工決算造價,整個過程是一個由粗到細、由深到淺,最後確定工程實際造價的過程。幾家過程各環節相互銜接,前者控制後者,後者補充前者。
所謂建設工程造價的合理確定,就是在建設程序的各個階段,根據相應的計價依據和計算精度的要求,合理的確定相應造價,同時按有關規定和報批程序,經相關部門批准能夠成為該階段工程造價的控制目標。顯然,工程造價確定的合理程度,直接影響著工程造價的管理。
3.3 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的必要性
為保證建設工程造價不突破批準的投資限額,對工程造價必須按建設程序實行層層控制。在建設全過程中,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的投資估算是擬建項目的國家計劃控製造價;批準的初步設計總概算是控制工程造價的最高限額,其後各階段的工程造價均應控制在上階段確定的造價額度之內。
工程造價控制管理是衡量建築工程項目的重要經濟和技術指標,同時它也是維護土建工程建築產品的經濟權益的重要保障。土建工程造價控制是建設管理的一個核心部分,貫穿了工程建設的整個過程,工程建設前期的可行性研究、投資決策、設計施工和竣工交付使用前所需的建設費用都影響著土建工程的造價管理與控制。加強土建工程造價的管理,可以促進優化設計,准確地編制投資估算,保證估算起到控製造價的作用,把工程設計階段和建設項目在造價方面發生的變化控制在確定的造價范圍之內,保證土建工程項目的順利完成。此外,還可合理分配投資項目,控製成本費用,有利於企業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進程。近年來,我國很多企業在工程建設中,由於受到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普遍存在著超估算、超預算、超結算的「三超」現象。在土建工程造價中,導致工程投資嚴重失控、工程造價報價不實,直接影響了工程企業的建。
建設工程通常是一種按期貨方法進行交換的商品。它的造價局有一般商品價格的共性,同時又因為建設工程具有固定性、單件性、工期長、程序復雜等特點,確定造價不能同工業產品一樣簡單,具有其特殊的技術經濟特點,必須嚴格管理。
3.4 對建設工程造價進行有效的控制管理
3.4.1 有效控制的原則和方法
①以設計段為重點的建設全過程造價控制
工程造價的控制應貫穿於項目建設的全過程,但必須要重點突出。很顯然,設計階段是控制的重點階段。統計表明,設計費一般只與相當於建設工程全壽命費用的 1% 以下,但正是這少於 1%的費用基本決定了幾乎全部隨後的費用。由此可見,以設計質量控制整個工程建設的效益是非常重要的。
②採取積極主動地控制態度
控制是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的,也是主動地。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把控制理解為目標值與實際值的比較。當實際值偏離目標值時,分析其產生偏差的原因,並確定下一步的對策。這種被動的控制有一定的缺陷,它只能發現偏離,不能預防偏差的產生,因而是貝蒂消極的控制。而工程造價的控制需要預防偏差的產生,防患於未然,採取 積極主動地控制方法。
③有效控製造價必須技術經濟相結合
長期以來,我國工程建設領域內技術與經濟相分離,工程技術人員缺乏經濟觀念的現象非常普遍。國外的技術人員時刻考慮如何降低工程造價,而中國的技術人員則把它看成事與自己無關的財務人員的職責。而財會、概預算人員的主要責任是根據財務制度辦事,他們往往不熟悉工程知識,也教少了解工程進程中各種關系和問題,往往單純的從財務角度審核費用開支,難以有效的控制工程造價。
為此,迫切需要以提高工程造價效益為目的,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把技術與經濟有機結合,通過科學技術、經濟分析和效果評價,正確處理技術先進與經濟合理兩者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力求在技術先進的條件下經濟合理,在經濟合理的基礎是上的技術先進,把控制工程造價的觀念滲透到各項設計和施工技術措施中。技術與經濟相結合是控制工程造價的有效手段。
④有效控制工程造價需要多方面採取措施
要有效控制工程造價,應從組織、技術、經濟、合同與信息管理等多方面採取措施。
組織上的措施,如:明確項目組織結構,明確造價控制著急其任務,明確管理職能分工;
技術上的措施,如:重視設計方案的選擇,嚴格審查監督初步設計、技術設計、施工圖設計、施工組織設計,深入技術領域研究節約造價的可能;
經濟上的措施,如:動態地比較造價的計劃值與實際值,嚴格審核各項費用支出,採取對節約投資有力的獎勵措施:
信息管理方面,真正的使用計算機的系統管理,真實記錄分析各方面情況等。
3.4.2 建設程序各階段工程造價有效控制的內容
①建設全過程式控制制內容
在建設過程中,投資主管單位、建設單位(工程總承包單位)應對建設全過程造價控制負責,嚴格按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中規定的建設規模、建設內容、建設標准、建設工期和批準的建設項目總造價進行建設,全過程的委託建設監理單位進行層層控制。
②項目決策階段的控制內容
項目決策階段的投資估算主要控制的是其編制依據的准確性,即前期的資料來源和累計一定要非常准確。根據規劃階段、項目建議書階段、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而嚴格控制投資估算的准確精度,避免決策的失誤。
③設計階段的控制內容
設計階段是工程造價控制的重點。設計單位應依照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投資估算,以方案選擇為重點,注重各方案的比較,控制初步設計和總概;按照批準的初步設計及總概算,以工程量控制為重點,編制工程量清單,控制施工圖設計施工圖預算。
一般把設計階段又分為初步設計和施工設計階段,這樣以便更好的控制建築工程的造價,在初步設計階段,就要對它進行造價管理,盡量把存在的問題解決,當第一階段的設計工作完成後,要召開會議,並對設計方案進行科學分析和經濟論證,對不足的方面進行補充,完善設計。
④施工階段的控制內容
在施工階段,首先要嚴格控制工程變更,防止通過設計變更擴大建設規模,增加建設內容,提高設計標准。對因工程變更而造成總造價突破批准限額的,必須報原初步設計,審批單位批准後方可變更。其次,要嚴格控制施工單位,必須按工期要求合理組織施工,技術方案合理,進度安排適當等。另外,在管理制度上實行層層負責制。責任到人,分工明確,按勞動合理分配,責任和個人收益掛鉤,激勵人人發揮主觀能動性控制工程造價,降低成本。
綜上所述,工程建設是社會化大生產。規模大、內容多、牽涉面廣、內外協作關系復雜,各項工作又必須集中在特定的建設地點和范圍進行,因而要求有關單位密切 配合,在時間和空間的延續和伸展上合理安排。而在這個復雜的過程中,工程造價作 為建築經濟的鏈條貫穿始終:申請項目要編制估算,設計要編制概算,施工要編制預算,竣工要做結算和決算等。所以說要搞好工程建設,提高建設單位的投資效益和建築安裝企業的經營成果,必須有效的對工程造價進行管理和控制。
第四 章 結論
通過這次的學校實習教學方案,我學到了更多知識,包括招投標的具體程序,造價文件的具體編制,工程量的計算方法和實際施工中的技術活動。總體來說,實習的過程是充實、愉快的!到了第一線的工作中,對那些課本上的抽象的概念有了重新的認識。感受到了工程量計算和工程造價在實際工作中的必要性,在因地制宜中的重要性。實習的過程是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系統的重新梳理了理論知識。
也認識到工程造價的高低,直接反應投資效益的好壞,充分體現了建設項目的工作質量和管理水平。它具有預測、控制、評價、調控等作用。而工程做造價貫穿於工程建設的各個階段,在工程建設中,只有把造價管理工作作為一項核心工作,才能對建設項目節約投資、控製成本、科學實現建設項目的最終目標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對工程量計算要有明確的思路,先算哪部分後算哪部分,統籌安排計算工程量,提高計算效率,可節約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比如以外牆中心線為基數,可計算與之有關的工程量。工程量的計算必須耐心細致、不的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