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識圖與繪圖
1. 工程地質調繪與工程地質調查的區別
工程地質調繪,是在調查基礎上,對重點地表地質現象進行以儀器為回主的測量,提出相應的圖答件和報告。
地質調查(geological survey),泛指一切以地質現象(岩石、地層、構造、礦產、水文地質、地貌等)為對象,以地質學及其相關科學為指導,以觀察研究為基礎的調查工作。
2. 工程地質縱斷面圖識圖
我們一般 S 表示設計標高 T表示填方高程
3. 工程識圖繪圖畫圖題!求大神
4. 道路工程識圖與繪圖習題集的參考答案 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工程識圖與繪圖習題集答案
5. 工程地質識圖題
1.丘陵地貌
2.D1、D2、D3、C1、C2、C3
3.向斜
4.平移斷層傾向南西,傾角38度
5.岩層傾向北西,傾角55-58度
知道就這么多
6. 土木工程識圖(畫圖)
先畫軸線,水平線
然後推平行線,定出樓板,外牆
再畫窗戶,樓梯。樓梯先拉直線,用尺子定點等分,再補充
然後畫扶手,平移樓梯底面
最後線條加粗,標注尺寸
7. 土木工程識圖(繪圖)
畫軸線
牆厚度
每層標高
每個休息台標高,寬度
樓梯梁,樓梯板,扶手、欄桿
最後畫陰影和加粗
歡迎追問!
8. 關於小型採石場的制圖識圖知識
樓主只找到這些,第一個和第三個的方法作參考吧。
1地形圖(以下簡稱地圖)則是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投影圖。
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總稱。
地貌:是地表平坦起伏的自然狀態。如山地、丘陵、平原等。
地物:是分布在地面上人工或自然的固定性物體。如江河、湖泊、道路、村莊等。
定向越野所用的地圖是由地圖比例尺、地物符號、地貌符號、指北方向線和圖例注記五大要素組成。
(一)、地圖比例尺
地圖上某線段長與相應實地水平距離之比,叫地圖比例尺。即:
地圖比例尺=圖上長:相應實地水平距離
例如,某幅地圖的圖上長1cm,相當於實地水平距離10000cm,則此幅地圖的比例尺為1:10000。
1、地圖比例尺的大小
地圖比例尺的大小通常依比值大小來衡量,比值大,比例尺就大。如1:10000就大於1:15000。
圖幅面積相等的地圖,比例尺越大,其圖幅所包括的實地范圍就越小,圖上顯示的內容就越詳細。如1:10000地圖上的1平方厘米相當於實地10000平方米,1:100000地圖上的1平方厘米相當於實地1000000平方米。
國際定聯規定,定向越野一般採用1:15000比例尺地圖,為適應特殊地形的需要,也可使用其它比例尺地圖。根據我國的現有條件,以採用1:10000比例尺地圖為宜。
2、地圖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定向越野地圖上的比例尺,一般是用數字比式表示,如1:10000。個別地圖除用數字比式表示外,還繪有圖解比例
3、圖上量讀實地距離
(1)、用直尺量算:先用直尺量取圖上兩點長度,然後依據地圖比例尺按公式計算。
計算公式為: 實地距離=圖上長×比例尺分母
如在1:10000地圖上量取兩點長度為1.2CM,則
實地水平距離=l.2×10000=120(M)
(2)、目估法:即先估計圖上兩點長度,爾後按公式計算。
定向越野時,一般是在運動中求實地距離,主要是採用目估法。圖上距離越長,估計誤差就越大,可以採用分段目估。
圖上量取的距離,都是水平距離 ,而實地總是起伏不平的,實際距離往往大於水平距離。因此在計算實地距 離時,須將圖上量得的距離加上適當的改正數。定向越野時通常是按地貌的起伏程度,依據經驗數據改正(見表)。 地形種類 改正系數
微丘地 10%-15%
丘陵地 15%-20%
一般山地 20%-30%
計算公式為: 實地距離=水平距離+水平距離×改正系數
(二)、地物符號
地面上的各種地物在地圖上是用符號表示的,地物符號由圖形和顏色組成。
1、地物符號的分類
①依比例尺表示的符號(輪廓符號)。實地面積較大的地物,如城鎮、森林、湖泊、江河等,其符號圖形的外部輪廓是按比例尺縮繪的,在地圖上可以了解其分布形狀,依比例尺量取相應的實地長、寬和面積,輪廓線的轉折點可供運動員確定運動方向和站立點。圖1 依比例尺符號->
②半依比例尺表示的符號(線狀符號)。實地的線狀地物,如道路、溝渠、因此,電線、圍牆等,這類地物符號的長度是按比例尺縮繪的,而寬度則不是。在地圖上只能量取其長度,而不能量取寬度。線狀地物的轉彎點、交叉點同樣可供運動員確定運動方向和站立點。
<- 圖2 半依比例尺符號
③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符號(點狀符號)。實地面積很小而對定向越野運動有影響和有方位意義的獨立地物,如窯、獨立墳、獨立樹等,在地圖上,長與寬都不能依比例尺表示,只能用規定的符號。符號的定位點(即實地地物在地圖上的准確位置)規定見圖3。
在定向越野運動中,獨立地物比大面積地物和線狀地物作用更大。因為不但位置准確,而且大多數獨立地物突出地面、明顯易找,有利於運動員在運動中進行圖地對照,准確判定運動方向和確定站立點,准確判定檢查點的實地位置。
<-圖3 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號及定位
2、地物符號的顏色
為了提高地圖的表現能力,專用定向越野地圖採用不同顏色表示不同的地形內容,一般原則是:藍色表示水系;棕色表示地面起伏;綠色表示植被;其它內容用黑色。對於禁區或不可逾越的障礙還要用藍、黃顏色或專門符號表示。
定向越野訓練時,由於條件有限,一般使用單、雙色(地貌等高線用棕色,其它均為黑色)地圖以及單色復印圖,或者使用經過修測的單色圖。但這些單色地圖層次感差,欠清晰,使用時,主要是從符號的形狀、大小、走向以及組合規律區分符號性質。
圖4 單色地圖符號性質的區分->
①等高線與小河溝符號的區分。等高線一般是互不相交的幾條曲線組合而成,而且有一定的組合規律。而小河溝符號在起伏地段一般與等高線的合水線重合;上游終點有的與池塘符號相連,沒有與池塘符號相連的線條越來越細;而且小河溝符號有的有分叉,上面大多有小橋、涵洞等符號;從原圖復印出來的單色圖,色度比等高線深。
②等高線與大車路符號的區分。二者在關系位置上無規律,或相交,或平行。大車路一般都通過居民地。從原圖復印出來的單色圖,大車路符號色度比等高線深,且線條比基本等高線略寬。
③等高線與水塘符號的區分。兩色或單色地圖上的水塘符號內,一般繪有規律排列的網點或加繪有「塘」字,復印後網點或「塘」字仍清晰可見。如水塘符號內無網點或「塘」字時:一是可根據水塘所在的位置判斷,一般都在低處;起伏地域,一般都在山谷內,而且有的在水塘下坡方向還繪有堤坎符號。二是從原圖復印的單色圖,比基本等高線色深線寬。
④河溝與大車路符號的區分。除根據上述各自特點加以區分,還可依據它們相交處的小橋、涵洞符號及其組合規律加以區分。如小河溝和大車路交叉處有小橋符號,與小橋縱方向軸線同向的為大車路符號,相交的為小河溝符號。
(三)、地貌符號
地圖上顯示地貌的方法很多,定向越野地圖採用等高線法顯示地貌。
1、等高線顯示地貌 ①等高線顯示地貌的原理
等高線是由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點連接而成的曲線。
等高線的構成原理是:假想把一座山從底到頂按相等的高度一層一層水平切開,山的表面就出現許多大小不同的截口線,然後把這些截口線垂直投影到同一平面上,便形成一圈套一圈的曲線圖形。因為同一條曲線上各點的高程都相等,所以叫等高線。定向越野地圖就是根據這個原理測繪出等高線來顯示地貌的。
圖5 等高線顯示地貌的原理
②等高線顯示地貌的特點
(1)在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度相等,並各自閉合。(等高封閉)
(2)在同一幅地圖上,等高線多,山就高;等高線少,山就低;凹地相反。(多高少低)
(3)在同一幅地圖上,等高線間隔密,實地坡度陡;等高線間隔稀,實地坡度緩。(密陡稀緩)
(4)等高線的彎曲形狀與相應實地地貌形態相似。(形似實地)
③等高距的規定
相鄰兩條等高線間的實地垂直距離叫等高距。等高距愈大,等高線愈少,表示地貌就愈簡略;等高距愈小,等高線愈多,表示地貌就愈詳細。地圖比例尺越大,等高距就越小;地圖比例尺越小,等高距就越大。國際定聯規定,定向越野地圖的等高距一般為5m。我國現有的l∶10000比例尺地圖,等高距一般為2.5m,為了適應國際比賽的需要,各地訓練與比賽的組織者,在修測與制圖時,應把等高距改為5m。
④等高線的種類
等高線按其作用不同,分為首曲線、計曲線、間曲線與助曲線四種。
(1)首曲線,又叫基本等高線,是按規定的等高距測繪的細實線,用以顯示地貌的基本形態。
(2)計曲線,又叫加粗等高線,從規定的高程起算面起,每隔五個等高距將首曲線加粗為一條粗實線,以便在地圖上判讀和計算高程。
(3)間曲線,又叫半距等高線,是按二分之一等高距描繪的細長虛線,主要用以顯示首曲線不能顯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4)助曲線,又叫輔助等高線,是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描繪的細短虛線,用以顯示間曲線仍不能顯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間曲線和助曲線只用於顯示局部地區的地貌,故除顯示山頂和凹地各自閉合外,其他一般都不閉合。還有一種與等高線正交、指示斜坡方向的短線叫示坡線,與等高線相連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
2地質剖面圖(map of geological cross section)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質剖面上的地質現象及其相互關系的圖件。地質剖面圖與地質圖相配合,可以獲得地質構造的立體概念。垂直岩層走向的地質剖面圖稱地質橫剖面圖;平行岩層走向的剖面圖,稱地質縱剖面圖;按水平方向編制的剖面圖,稱水平地質斷面圖。按地質剖面所表示的內容,可分為地層剖面圖、第四紀地質剖面圖、構造剖面圖等;按資料來源和精確程度,又分為實測、隨手、圖切剖面圖等。 地質效果圖
9. 本人急求一份《建築工程制圖與識圖》的實訓報告 1500字左右 謝謝
作業一:圖線練習 一、目的1、熟悉制圖基本規格。2、練習正確使用繪圖工具和儀器,了解制圖基本步驟和方法。二、內容常用圖線、箭頭及材料圖例練習。按附圖二給出的圖樣畫儀器圖。三、要求1、圖紙:A3號圖幅。圖標格式和大小見附圖一所示。2、圖名:圖線練習。3、比例:1:1。4、圖線:墨筆線圖。5、字體:漢字用長仿宋字體。材料圖明用5號字;尺寸數字均用3.5號字。6、作圖准確,圖線粗細分明,尺寸標注無誤,字體端正整潔。四、說明繪制圖前復習教材中圖幅、圖線的有關規定及常用繪圖工具的使用方法。畫底稿要認真,按附圖中給出的尺寸,准確定好各圖形位置,不必標出尺寸。先用H鉛筆(輕、細)繪底稿圖線(箭頭處只畫線,材料圖例只畫框格)。然後按圖線要求加墨線,最後注寫數值、名稱。 作業二:建築平面圖一、目的1、熟悉建築平面圖的內容和要求。2、通過作業掌握繪制建築平面圖的步驟和方法。二、內容按借用教材圖5-10(參閱圖5-1,圖5-9,圖5-18,圖5-26牆身詳圖及圖5-28),抄繪別墅二層平面圖,或按輔導教師提供的一套房屋施工圖,抄繪指定的平面圖。三、要求1、圖紙:A3號圖幅。圖標格式和大小見作業1中的附圖一所示。2、圖名:二層平面圖。3、比例:1:100。4、圖線:墨筆線圖。5、字體:漢字用長仿宋字體。平面圖下方的圖名(二層平面圖)用10號字;文字說明用5號字(或略小些);尺寸說明中數字均用3.5號字;軸線編號圓圈中數字用5號字。6、作圖准確,圖線粗細分明,尺寸標注無誤,字體端正整潔。四、說明繪制步驟見借用教材中圖5-19及其說明。先用H鉛筆(輕、細)繪底稿圖線,然後按圖線要求加墨線,最後注寫標高數值、名稱和說明。 作業三:建築立面圖一、目的1、熟悉建築立面圖的內容和要求。2、通過作業掌握繪制建築立面圖的步驟和方法。二、內容按借用教材圖5-14(參閱圖5-13,圖5-16,圖5-18,各層平面圖及圖5-26牆身詳圖),抄繪別墅①-⑨立面圖,或按輔導教師提供的一套房屋施工圖,抄繪指定的立面圖。三、要求1、圖紙:A3號圖幅。圖標格式和大小見作業1中的附圖一所示。2、圖名:①--⑨立面圖。3、比例:1:100。4、圖線:墨筆線圖。立面圖最外輪廓線寬度=0.6mm,室外地平線寬度=0.9mm,凸出的牆面、雨篷、台階、花台、陽台等輪廓線寬度=0.3mm,門窗分格線、牆面引出線、水斗及雨水管、定位軸線(點劃線)、尺寸線、標高符號、說明引出線等寬度=0.15mm。5、字體:漢字用長仿宋字體。立面圖下方的圖名(①--⑨立面圖)用10號字;文字說明用5號字(或略小些);尺寸說明中數字均用3.5號字;軸線編號圓圈中數字用5號字。圖中字型大小與作業二相同。6、作圖准確,圖線粗細分明,尺寸標注無誤,字體端正整潔。四、說明1、繪制步驟見借用教材中圖5-20及其說明。先用H鉛筆(輕、細)繪底稿圖線,然後按圖線要求加墨線,最後注寫標高數值、名稱和說明。2、在1:100的建築立面圖中,門窗均按規定圖例表示。門窗框的雙線間的距離為50mm,切忌畫得過寬,以免與實際比例不符。 作業四:建築剖面圖與牆身詳圖一、目的1、熟悉建築剖面圖和牆身詳圖的內容和要求。2、熟悉建築剖面圖和牆身詳圖的關系。3、通過作業掌握繪制建築剖面圖和牆身詳圖的步驟和方法。二、內容按借用教材圖5-18,抄繪別墅1—1剖面圖,並按圖5-26完成1—1剖面圖中的1、2、3節點詳圖,或按輔導教師提供的一套房屋施工圖,抄繪指定的剖面圖和指定的牆身節點圖。三、要求1、圖紙:A3號圖幅。圖標格式和大小見作業1中的附圖一所示。2、圖名:1—1剖面圖和牆身節點圖。3、比例:剖面圖為1:100,節點詳圖為1:20或1:30。4、圖線:墨筆線圖。剖面圖中剖到的部分,如散水、牆身、地面、樓梯、圈樑、過梁、雨篷等線寬度=0.6mm,室外地平線寬度=0.9mm,門窗分格線、定位軸線(點劃線)、尺寸線、標高符號、說明引出線等寬度=0.15mm。5、字體:漢字用長仿宋字體。剖面圖下方的圖名(1—1剖面圖)用10號字;文字說明用5號字(或略小些);節點詳圖1、2、3的圖名用詳圖索引符號命名;尺寸說明中數字均用3.5號字;軸線編號圓圈中數字用5號字。圖中字型大小與作業二相同。6、作圖准確,圖線粗細分明,尺寸標注無誤,字體端正整潔。四、說明1、繪制步驟見借用教材中圖5-21及其說明。先用H鉛筆(輕、細)繪底稿圖線,然後按圖線要求加墨線,最後注寫標高數值、名稱和說明。2、在1:100的建築剖面圖中,室內地面只畫一條粗實線。抹灰層及材料圖例的畫法與建築平面圖的規定相同。
10. 工程識圖於繪圖的計算題!求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