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大學公共管理

中國地質大學公共管理

發布時間: 2021-02-05 07:41:25

1.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公共管理學院的概述

學院現設有4個系:區域規劃與信息技術系、公共行政系、土地資源管理系和法學系;2個教育中版心,1個省部級重權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法律評價工程重點實驗室,另有光谷發展研究院、土地工程實驗室、公共經濟研究所等研究平台,並啟動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工作。
學院堅持實施教學與科學研究一體化發展戰略,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構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服務資源管理和保護三位一體模式,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行業服務緊密結合起來,堅持品牌專業、特色學科、精品課程的建設,努力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學院為目標,使學院成為國土資源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管理研究的主導力量,成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層次、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現任院長李江風、院黨委書記張吉軍。

2. 中國地質大學的行政管理專業怎麼樣

我是今年剛考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行政管理的研究生,這個專業還不錯,招的版多,分數低。211名校。有什麼盡管家權我問。
一、初試科目參考書目
1、923公共管理學:
《公共管理學》,陳振明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第一版
2、644政治學基礎:
《政治學基礎》,王浦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第二版

3.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公共管理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學抄術梯隊合理,李江風、王占歧在國內土地資源領域享有盛譽,黃德林、楊力行在公共管理領域造詣高深,曾克峰等在區域規劃、地理信息領域頗負盛名。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79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8人, 行政管理人員10人,實驗室管理人員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有43人(占教師比例為64%),在讀博士學位14人(占教師比例為22%),90%的35歲以下青年教師擁有博士學位,35%的教師有出國學習經歷。
學院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戰略,聘請了多名學術水平高的校內外兼職導師,每年引進2—3位優秀博士。學院要求教師具有國內訪學、國外留學、實務部門掛職三種經歷,建立公正有效的獎懲制度,形成具有競爭力的人才培養機制,培育一批具有國際交流能力且在國內外相關領域具有一定學術影響和地位的專家學者,努力構建一支學緣、學歷、年齡、職稱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4. 請問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公共管理研究生(學術型)的兩個專業課參考書目是

求解~~!!!

5. 想考地大 公共管理專業

我今抄年剛考取地大公管,2016年中國地質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專業(學碩)參考書目

一、初試科目參考書目
1、923公共管理學:
《公共管理學》,陳振明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第一版
2、644政治學基礎:
《政治學基礎》,王浦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第二版
二、復試科目及參考書目
1、高培勇,《公共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2、樊勇明、杜莉等編著《公共經濟學(第二版)》,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9
月版。

6. 公共管理學院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是算差的嗎

當然不是,學院整體水平不錯,尤其是土管和城規兩個專業很不錯,就本科而言。

7. 請問: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公共管理專業實力怎樣考研難度有多大呢

公共管理教研室成立於2000年6月,負責行政管理和旅遊管理兩個學科的本科教學、回研究生教學工作。現有專任教答師10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講師7人。專任教師學歷結構為具有博士學位4名,在讀博士4名,具有碩士學位1名;學緣結構為分別來自南開大學、人民大學、北京大學、中央黨校、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全國重點科研院所。
導師有教研室主任趙連榮、許柯健、趙立新、趙連榮、牛建英、雷平、孫景民、馬海軍、許濤等人。教研室自成立以來,60%的本科生參加了科研實踐,本科生獲得學校、北京市科研獎勵4項,在校期間公開發表論文4篇。旅遊管理的學生還代表學校到台灣進行訪問與交流。在完成教學工作的前提下,教師還積極參與科研活動,2003年以來,共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3項,橫向科研項目6項,校級科研項目3項。公開發表論文30餘篇,參加國內國際學術會議5次。
不過地大的文科專業實力都不是太好的,考研的話只要你努力復習,就會有一個自己滿意的結果的。
另外你的好多問題沒說明白,我沒法具體回答,你究竟是高中畢業生呢還是大四畢業生呢? 你詳細地介紹下你的情況,我會給你一個滿意的回答。

8.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公共管理學院的學科建設

學院現有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法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土地資源管理等5個本科專業,在校本科生約1000餘人。學院積極探索寬口徑、厚基礎、實踐能力強的人才培養模式,推進實施本科大類招生和大類培養模式,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公共管理、法學、土地資源管理三個專業的本科生均在秭歸基地進行教學實習,地理系本科生在北戴河、周口店和廬山開展教學實習。學院堅持校內實踐教學和校外實踐教學相結合的三階段實踐教學模式,如:本科生在校可參加模擬法庭、電子政務實驗室、專業課程設計等,從中了解專業中的實務問題,再到三峽秭歸基地、地方政府、法院等進行感知性實習,最後回到實驗室開展研究性實習。近5年,學院每年向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知名高校推薦多名免試碩士研究生,深得國內一流大學的好評。
學院現擁有土地資源管理、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與信息工程學院共建)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公共管理、地理學、法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公共管理(MPA)、法律碩士(J.M)、工程碩士等專業學位授予權,在校研究生規模約700餘人,其中博士生29人。學院瞄準國家戰略目標和需求,依託學校優勢學科,強調理、工、管、法。學科交*和深度融合,突出資源管理特色,加強重點和特色學科建設,學科建設成果豐碩。
目前,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列為湖北省重點學科,為中國四星級學科,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入選湖北省品牌專業建設單位、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與信息工程學院共建)列為湖北省特色學科等。
學院是一個具有高度凝聚力、積極向上、不斷創新、充滿活力的教學科研集體。學院制定了科研管理制度和激勵政策,注重科研平台建設。現擁有土地利用規劃甲級資質,與國土資源部法律中心深度合作,聯合共建國土資源法律評價工程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與武漢東湖高新區合作共同建設光谷發展研究院,在國家土地督察武漢局、廣東省惠州市國土資源局等地建立產學研基地,搭建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研究平台。近年來,隨著學科實力的迅速提高,各學科在國內的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973」子課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國家軟科學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國土資源部軟科學基金項目、重大地質調查項目等30餘項,年科研經費2000萬元以上。科研隊伍立足國民經濟建設的主戰場,服務地方社會經濟和民生建設,在湖北、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河南、安徽、吉林、貴州、西藏、青海等省市承擔了大量科研項目,並享有良好的社會聲譽,多次獲得行業主管部門及業主的高度評價和嘉獎,獲得省部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21項;發表SC/SSCI/EI/權威期刊/重要期刊等研究論文170餘篇,出版專著50餘部;連續3年參與發布國土資源法律評價報告,對指導國土資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受到國土資源部及相關部委的肯定和好評。
學院堅持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國內外交流與合作,加強與國內外著名高校、研究機構的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不斷推進國際化水平。共邀請國內外專家來院講學100餘人次,聘請美國耶魯大學和密西根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悉尼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知名學者來院講學交流,與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招收18名海外留學生。近年來,舉辦了湖北省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年會、湖北省行政法學會年會、湖北省土地學會年會、中日中青年環境法學術論壇等學術會議。
2007年,被湖北省委宣傳部評為「2006-2007年度理論學習先進單位」。2005年、2008年2人被湖北省委高校工委評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工作者」。
公共管理學院是一個有著深厚歷史傳承、堅實辦學基礎的新學院,學院將依託學校的優勢學科,凝聚多學科特色,發揮師資隊伍的共同智慧,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辦學目標為導向,科學合理謀劃學科交*融合,建立共享的科學研究平台,實現學院各項事業快速健康發展。

9. 中國地質大學公共管理專業考研有哪些參考書目

2018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公共管理專業考研參考書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