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地質災害評估內容

地質災害評估內容

發布時間: 2021-02-05 02:00:09

1. 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的類型及主要內容

因為調查目的和精度不同,地質災害調查有多種類型。有小比例尺的區域性調查,中等比例尺的地區性調查,大比例尺的地質災害點或地質災害區的專門性調查。除獨立進行的專門性地質災害調查外,在綜合性地質勘查以及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等勘查評價工作中,也會對工作區的地質災害進行不同程度的調查工作。

地質災害評價類型較多,根據評價范圍和精度分為點評價、面評價和區域評價;根據評價時間分為災前預測評價、災中跟蹤評價、災後總評價。各種評價的目的和要求不盡相同,但基本內容和技術方法相近。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是在查清地質災害活動歷史、形成條件、變化規律與發展趨勢的基礎上進行的,主要是對地質災害活動程度和危害能力進行分析評判。通過這一評價,確定地質災害活動參數,圈定地質災害危險范圍,區分危害程度,編制地質災害危險性分區圖。為評價地質災害破壞損失程度以及規劃、部署、實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地質災害破壞損失評價是對地質災害破壞損失程度的分析評估,包括危害人類的生命健康,造成人員傷亡;破壞社會財產和生活、生產活動,造成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破壞資源、環境,阻礙經濟增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為分析對比不同地區、不同時間、不同種類地質災害程度,規劃、部署、實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區域調查:主要是調查地質災害形成的區域地形地貌條件和地質環境,特別是新構造運動以來的地球表層動力作用。

2)地質災害體的調查評價:採用工程手段和簡易監測方法,調查地質災害體的形態、結構和主要作用因素及其變化等,採用地質歷史分析法綜合評價其穩定性。

3)試驗:根據穩定性評價的需要,有目的地開展原位試驗,採取樣品進行室內試驗。

4)成因機制分析及模擬研究:綜合分析地質體破壞的成因機制,進行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研究,最終進行穩定性分析和定量評價。

5)災情調查:查明地質災害已造成的危害,如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間接經濟損失和生態環境破壞狀況及其特點。

6)進行防治工程可行性論證,提出防治工程規劃方案。根據調查評價結論,作出地質災害危險性預測,初步論證治理、搬遷或採取綜合方案的依據、布置與工程概算。

2. 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成果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內容: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內岩爆、坑道突水、突泥、容突瓦斯、煤層自燃、黃土濕陷、岩土膨脹、砂土液化,土地凍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3. 規劃區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應包括的主要內容

1)前言來(任務自由來、目的、任務、項目概況、前人研究程度、執行的技術標准、評估級別、工作手段、工作量及質量評述);

2)自然地理概況;

3)地質環境;

4)致災地質體特徵及分析;

5)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分區;

6)分區評估;

7)用地的規劃建議;

8)結論與建議。

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分區圖主要反映規劃區內地質災害形成的地質環境條件、地質災害分布及易發程度分區等內容。平面圖應配置代表性剖面圖和易發程度分區說明表,說明表應反應分區存在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致災因素、用地規劃建議等。

4.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成果應包括哪些內容

①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評估。
②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預測評估。
③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評估。
④建設場地適宜性評價。
⑤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建議。

5. 地質災害評估報告是什麼

地質災害評估報告抄就是地質災害情況向上級報告的一個文檔。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主要任務為:
1.查明工程建設場地地質環境條件、自然地理及工程概況;
2.查明建設場地地質災害發育類型、現狀、分布及影響因素,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評估;
3.調查、分析評估區內潛在的地質災害、工程建設可能引發或加劇地質災害及其危險性,以及工程建設和建成後可能遭受的地質災害及其危險性,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預測評估;
4.對評估區內地質災害危險性進行綜合評估,劃分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分區,評估場地適宜性,並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和建議。

6. 簡述地質災害的評估

我國是世界上復災害記錄最制悠久、史料最豐富的國家。但將地質災害評估作為災害研究領域中的一項新內容,僅僅是近幾十年來隨著災害損失的日益嚴重和相關學科理論與技術的迅速發展而興起的。目前雖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論與方法,但對地質災害災情評估工作卻已取得了重要進展,不但為減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為災情評估逐步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礎。特別是近幾年,為了有效地防災、救災,國家和相關部門加強了災情調查評估,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7.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主要內容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主要內容包括危險性評價、易損性評價、破壞損失評價和防治工程評價4個方面,其中危險性評價和易損性評價是災情評估的基礎,破壞損失評價是災情評估的核心,防治工程評價是災情評估的應用(張梁等,1998)。

表4-1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范圍分類及其特徵

(一)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

地質災害危險性是地質災害自然屬性的體現,從定性分析看,地質災害的活動強度越高,危險性越大,災害的損失越嚴重。評價的核心要素是地質災害的活動強度,地質災害危險性分為歷史災害危險性和潛在災害危險性。

歷史災害危險性指已經發生的地質災害的活動強度,評價要素為災害的類型、規模、活動周期,以及研究區內災害的分布密度。評價已發生的地質災害,為應急搶險、救援、災害預判等服務。

潛在災害危險性指具有災害形成條件但尚未發生的地質災害的潛在危害性,評價要素包括地質條件、地形地貌條件、氣象水文條件、植被條件和人為活動條件等。評價潛在地質災害的危險性,為治理、防治、避險、災後重建服務(張梁等,1998)。

(二)地質災害易損性評價

地質災害易損性評價主要評價內容包括:劃分受災體類型、調查統計各類受災體數量及其分布情況、核算受災體價值、分析各種受災體遭受不同類型、不同強度地質災害危害時的破壞程度及其價值損失率。

(三)地質災害破壞損失評價

地質災害破壞損失評價是定量化分析地質災害經濟損失程度的過程,利用以貨幣形式表示的絕對損失額和相對損失額來反映地質災害破壞損失的程度。

其主要內容包括:計算評價區域地質災害經濟損失額、損失模數、相對損失率;評價經濟損失水平和構成條件;分析破壞損失的區域分布特點。

地質災害破壞損失評價的基本途徑是在地質災害發生概率、破壞范圍、危害程度和受災體損毀程度分析的基礎上,研究地質災害的經濟損失構成,進而確定經濟損失程度和分布情況。

成本價值損失核算:以受災體成本價值為基數,根據其災害損失程度或者修復成本、防災成本投入核算受災體的價值損失。房屋、道路、橋梁、生命線工程、水利工程、構築物、設備及室內財產等絕大多數受災體均可採用該方法進行價值損失核算。

收益損失核算:以受災體的可能收益為基數,根據其災害損失程度核算受災體價值損失,主要適用於農作物價值損失核算。

成本收益價值損失核算:以受災體的成本和收益為基數,根據其災害損失程度核算受災體價值損失,主要適用於資源價值損失核算。例如,土地資源的價值表現為成本價值和效益價值兩個方面,前者包括為建設交通、能源、通訊設施等投入的費用,後者包括可能的商貿效益、工業效益、農業效益和旅遊效益等。

(四)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評價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評價的基本內容和目的:分析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科學性,評估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經濟效益,評價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為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優選和方案優選提供依據(潘懋等,2002)。

8. 地質災害評估內容包括地震嗎

氣象、水文 地形地貌 地層岩性 地質構造與區域地殼穩定性
工程地質條件 水文地質條件 人類工程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

9.  地質災害災情基本要素及災情評估的主要內容

一、地質災害成災過程與災情構成

災情是指災害的情況。由於任何一種自然災害的形成、發展、表現等都具有多方面特點,所以一般意義上的災情是一個具有廣泛而又復雜內容的概念。從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角度,界定地質災害災情的范圍和構成,是進行災情評估研究的基礎。要界定地質災害災情范圍與構成,首先要認識地質災害的成災條件與成災過程,然後根據地質災害災情評估需要,確定評估內容。

如前所述,地質災害是指在地質作用下,地質自然環境惡化,造成人類生命財產損毀或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資源、環境發生嚴重破壞的現象或過程。根據這一解釋,地質災害的形成必須具備致災體和受災體兩方面的條件。前者是由地質自然動力作用引起的災害活動,後者是人和人類勞動創造的物質財富以及自然界提供給人類直接開發利用的資源和環境。只有這兩方面條件同時具備時,才能出現災害過程,形成災害後果,即形成災害。這兩方面條件不但決定了災害是否發生,而且決定了成災規模的大小。通常情況下,災害活動或致災體的規模越大,受災體密度和價值越高,對災害的抗禦能力和可恢復性越差,成災越嚴重。因此,地質災害的致災體與受災體是成災的基本條件,是地質災害災情基礎。它們相互作用過程所造成的破壞損失後果,是地質災害的集中表現,因此是災情的核心內容。

毫無疑問,無論是致災體,還是受災體,都不是憑空產生的。從地質災害的成災過程看,地質災害活動實際上是地球(主要是岩石圈和水圈)能量聚積和釋放的過程。這個過程都是在一定的具有比較廣泛而又深刻的背景下出現的。受災體的種類很多,除一部分屬於自然資源外,大部分屬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這些物質財富都是在一定社會經濟條件下各種勞動的結晶。因此,一定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是地質災害形成的背景因素。它們影響了致災體的規模和受災體的易災程度。所以,對於地質災害災情來說,雖然無需對災害的背景條件進行全面詳盡的調查和分析,但對其中對成災後果產生直接影響的關鍵要素進行研究是不可缺少的。

同任何現象一樣,一個完整的地質災害事件,在經過一定的孕育階段和發生過程以後,進入災後階段。該階段屬於災害的恢復時期。從自然動力過程看,災害發生後,能量得到釋放,達到暫時平衡,同時新的下一次災害活動又開始孕育。從受災體方面看,在災害活動的同時和停止以後,人類採取各種力所能及的措施進行抗災、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把災害的破壞損失減少到最小程度。由於這一階段的情況對於災害的成災程度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盡管不是災情的核心要素,但也是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

綜合上述,可以把地質災害的全部過程概括為災前孕育階段→災害活動階段→災後恢復階段。從地質災害災情評估需要出發,在地質災害整個成災過程中,災害活動階段情況是災情的中心內容,是災情評估的重點。災前孕育階段情況和災後恢復情況是災情評估的背景內容和輔助內容(圖4-1)。

圖4-1地質災害成災過程與災情構成示意圖

二、地質災害災情基本要素

根據地質災害的成災過程和災情構成,把地質災害災情基本要素歸納為以下五個方面:

1.災害背景要素或孕災環境要素

反映地質災害形成的要素有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其中自然條件主要包括評價區地質因素——地層、岩性、地質構造與新構造等因素;地形地貌因素——地貌類型、海拔高程、地形高差或切割深度等因素;氣候因素——氣候類型、降水量、暴雨程度等因素;水文因素——所屬水系、水位流量變化等因素;植被因素——植被類型、覆蓋程度等因素。社會經濟條件主要包括人口數量、密度;城鎮及重要企業、工程設施的分布;工農業產值、國民生產總值及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防災工程及減災能力等。

2.致災體或災害活動要素

反映地質災害活動程度,亦稱為災變要素。主要包括:災害種類、災害活動規模、強度、頻次、密度、成災范圍、災變等級等。

3.受災體要素或承災體要素

主要包括受災體類型、數量、價值,對不同災害的承御能力和災後的可恢復性等。

4.破壞損失要素

主要包括地質災害的破壞效應和損失構成;受災體種類、損毀數量、損毀程度;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災度等級、風險等級等。

5.防治工程要素

主要包括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措施、防治投入、防治效果與防治效益等。

三、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主要內容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是對地質災害災情進行調查、統計、分析、評價的工作。

從一般意義上說,災情評估的范圍應該包括災害全部過程和各個方面的情況。但是,不同目的的災情評估,其側重點不同。以災害管理服務為中心的災情評估,主要內容是災害破壞損失情況。然而對災害破壞損失的分析評價,不能孤立地進行,必須在分析災害背景條件基礎上,深入調查和研究災害的活動強度以及受災體破壞損失情況,才能核算災害經濟損失,確定災度等級或風險等級。

圖4-2地質災害災情評估內容與評估系統結構示意圖

根據地質災害災情構成和災情評估過程,本課題將孕災的自然條件和災變程度分析稱為危險性評價,其基本任務是分析地質災害的活動條件,確定災害活動強度(規模)、頻度、密度、危害范圍;將孕災的社會經濟條件和受災體分析稱為易損性評價,其基本任務是劃分受災體類型,統計分析受災體損毀數量、損毀程度、核算受災體損毀價值;將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所造成的損失分析稱為破壞損失評價,其基本任務是核算人口傷亡和經濟損失程度,評定災度等級和風險等級;將防災抗災工程分析稱為防治工程評價,其基本任務是分析地質災害的可防治性,評價防治工程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這4方面內容的大致步驟是:危險性評價和易損性評價→破壞損失評價或災害風險評價→防治工程評價。其中危險性評價和易損性評價是災情評估的基礎,破壞損失評價或災害風險評價是災情評估的核心,防治工程評價是災情評估的應用。這4方面內容圍繞地質災害災情構成,逐層遞進、相互聯系、構成多層次的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系統(圖4-2)。對此在後面有關章節還要詳細論述。

10. 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應包括的主要內容

1)前言(任務由來、評估目的與任務、評估范圍、建設工程概況版、評估工作概況、前人研究程度、權執行的技術標准、評估級別、評估工作手段、工作量及質量評述);

2)自然地理概況;

3)地質環境;

4)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評估;

5)地質災害危險性預測評估;

6)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評估;

7)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建議;

8)建設用地的適宜性評估;

9)結論與建議。

評估報告應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平面圖和剖面圖。分區分段評估的,應附相應的分區分段評估圖和反映區段地質環境特徵的典型縱、橫剖面圖。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