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地質災害的風險
Ⅰ 地質災害風險評價精準性和可靠性差,但中國地質災害風險評價精準可靠,為什麼
①因地抄質災害承災體易襲損系數隨承災體結構變化、位置變化而變化,隨地質災害類型、規模、運動特徵與危害方式等變化而變化。
見豆丁網一地質災害易損性分組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②單一地質災害承災體易損系數可以通過計算求得,但其計算公式復雜,很多計算參數無法精準獲得與難於獲得,導致其地質災害風險評價計算公式精準性和可靠性差。
見豆丁網一地質災害風險評價中國內地質災害易損性特徵分析研究。
③中國地質災害危險性和風險性評價單元是地質災害危險區,危險區內承災體易損系數是變化的,無法通過計算求得,也就無法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與風險性評價。
④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相關內容要求可以推導出中國地質災害承災體易損系數=1,使中國地質災害風險評價方法簡單易行,精準可靠,可操作性強,成果實用性強!
Ⅱ 國內有的部門編的地質災害風險評判方法中缺風險概率,為什麼
中國很多學者將國外地質災害風險評價方法引入國內,發表了大量學術論文,造成國內地質災害風險評價方法很多,很亂。
國外各種地質災害風險評價方法的目的?服務對象?適用范圍?怎麼與中國國情相結合?服務於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國內部分地質災害風險評價指南編者沒有分清:①學術論文與生產實踐指南的區別,前者可以任意發表觀點,後者強調成果實用性,方法針對性與可操作性;②沒有與中國國情相結合,中國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均應按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相關內容要求來辦→職責分明;③閉門造車。
中國地質災害風險性是指地質災害發生不同險情(危險等級)的概率。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相關內容可以推導出其內涵:
①地質災害危險性和風險性評價單元是地質災害危險區。
②地質災害危險性是指地質災害危險區及其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其危險等級是根據災情大小或險情大小來判定的。
③地質災害風險評價屬預測,應用險情大小進行地質災害危險等級判定。
④險情是通過地質災害危險區內承災體人口密度值或財產密度值X承災體易損系數求和計算得到的。因此,地質災害危險性中包含了地質災害易損性,它們屬包容關系,非獨立變數。
⑤地質災害易損性是指地質災害承災體抵抗地質災害損毀的能力,用承災體易損系數(損毀率)表示,為0一1,0=無毀,1=全毀。中國地質災害承災體易損系數=1。
⑥地質災害風險概率用暴雨頻率代替。
⑦中國地質災害風險性是通過地質災害危險等級與風險概率的對應關系,查圖表獲得地質災害風險級別的。
參見豆丁網一中國地質災害風險評價的理論與方法。
Ⅲ 地質災害風險評估有哪些方法,各有什麼優缺點
地質災害風險性是指地質災害發生不同險情(危險等級)的概率。
①地質災害專危險性評價指標,根據國屬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其危險等級是根據災情大小或險情大小來判定的。評價指標為災情+險情。
②地質災害風險性評價技術路線:
a)地質災害風險概率(暴雨頻率)→b)預測地質災害危險區范圍→c)地質災害險情計算,確定其危險等級→d)判定發生該危險等級的概率(風險性)。
③地質災害風險評估方法:
a)地質災害危險區范圍預測方法:
一一定性分析方法
一一半定量分析方法
一一定量計算預測方法
b)地質災害險情計算方法:
地質災害危險區內受威脅人數=?受威脅財產=?
一一統計分析計演算法
一一層次疊加計演算法
參見中國地質災害風險評價新方法。
Ⅳ 中國地質災害危險性等級劃分標准它與地質災害風險性的關系
①中國地質災害危險性等級劃分標准
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中危險性等級劃分標准進行危險性評判。
②風險性是概率。地質災害風險性是指地質災害發生不同危險等級的概率。
Ⅳ 地質災害危險性與地質災害風險性有什麼不同
地質災害風險性是指地質災害發生不同危險等級的概率。地質災害風險性只比危險性多了1個風險概率。
Ⅵ 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指的是什麼
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是指在一定地質環境和人為活動背景條件下,專受氣象因素的影響,某屬一地域、地段或地點在某一時間段內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大小。它是真實世界遭受損失可能性的一種狀態,而不是真實發生的一種狀況。由於人類防禦災害能力和實施防災措施的不同,這種可能性的狀態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或部分發生。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基於地質災害的主要控制因素(地層岩性、地質結構、地形地貌、岩土體類型等)和激發因素(降雨、地震、冰雪消融、人為活動)通過模型運算來開展工作,控制因素是基本條件,激發因素在不同地區或同一地區不同時段、不同地段常常表現出較大差異。
Ⅶ 中國地質災害風險性評判方法
①中國地質災害防災體系是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建立的。
②地質災回害風險性是指地質災害發生不同危險等級答的概率。
③中國地質災害風險級別評判圖中:
a)危險性分級與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中危險等級劃分標准一致。
b)風險概率用暴雨頻率代替。
④暴雨頻率→降雨強度→危險區范圍→險情計算→危險等級評判。
Ⅷ 地質災害風險性概念與內涵
中國地質災害風險性是指地質災害發生不同險情(危險等級)的概率。
中國回地質災害風險性答內涵:
①地質災害風險性是概率;
②地質災害風險評價單元是地質災害危險區;
③中國地質災害承災體易損系數=1,按最危險考慮,全毀;
④風險概率用暴雨頻率代替;
⑤地質災害風險性只比地質災害危險性多1個「風險概率"。
Ⅸ 地質災害風險區劃
風險評估與自然災害易發地區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關系密切。土地管理部門和各級政府官員在土地利用決策時需要風險評估的結果;投資商在購買土地和土地開發時也要考慮災害風險的影響;建設項目場點的選擇、建築物的類型和材料以及購買保險時更要考慮災害風險的因素。
如果決策者在對災害風險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對災害易發地區的土地利用規劃作出決策,那麼,這樣的決策肯定不可能使土地利用得到可持續發展。在對泥石流易發地區土地利用作出決策時,地方官員應該知道,有多少人可能受到泥石流的危害?有多少房屋可能遭到泥石流的沖毀?有多少基礎設施可能遭到泥石流的破壞?他們也應該懂得,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變反過來也會影響泥石流的自然過程,這種影響是有利於泥石流的發生還是抑制了泥石流的發生?這些都需要進行風險評估。風險評估能夠提供可用於成本一效益分析的決策基礎。風險評估不僅可以應用於將來的土地利用規劃,而且可以為現存的土地利用再發展評估提供強有力的工具。
滑坡災害風險區劃就是根據以上計算得出的區域滑坡風險度劃分不同風險等級區域單元的方法,為滑坡地區的風險投資、區域開發和災害管理提供決策依據。像其他自然災害風險區劃一樣,滑坡災害風險區劃的一般原則為:相似性原則、區域完整性原則、綜合性原則、主導因子原則。
地質災害危險度(H)和易損度(V)是自變數,風險度(R)是因變數,因此,風險度數值及其分級是由危險度和易損度的數值和分級決定的。一旦危險度和易損度的分級確定下來,風險度分級也就相應地確定下來了。危險度和易損度均採用目前處理數值分級的簡單而常用的方法——布拉德福定律中的區域分析方法,即將一定范圍內的數值作等分劃分,在0~1范圍內等分為0~0.2,0.2~0.4,0.4~0.6,0.6~0.8,0.8~1這5個等分數值區域。根據式(1)生成風險度的5個等級:0.00<R<0.04,極低風險區;0.04<R<0.16,低風險;0.16<R<0.36,中等風險;0.36<R<0.64,高風險;0.64<R<1.00,極高風險(圖5-5)。地質災害風險等級的實際管理意義見表5-1和表5-2。
圖5-5 地質災害風險評估分級(分區)
表5-1 定性風險水平的管理含義
(據澳大利亞岩土工程協會,2000)
表5-2 地質災害風險等級的管理意義
Ⅹ 中國地質災害危險等級劃分標准
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中地質災害危險等級劃分標准進行地質災害危險等級判定。即根據災情大小或險情大小進行地質災害危險等級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