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鑽機

中國地質鑽機

發布時間: 2021-02-04 10:54:22

❶ 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工程(岩土鑽掘方向)怎麼樣!!!

都是很好的專業在大地都很強,就業很不錯,是土木的兩個分支,差別很小,簡單的說一個是研究地下岩石的,一個是研究地質構造的,就業可以說最近幾年一點問題都沒有

❷ 中國每年地質鑽探總進尺數有沒有人統計

中國近年來每年地質鑽探總進尺數大約為10萬米左右,而高峰期達百萬米。

❸ 鑽機的分類有幾種

鑽機可按用途分類,如岩心鑽機、石 油鑽機、水文地質調查與水井鑽機、工程地質版勘查鑽機、坑道權鑽機及工程施工鑽 機等。按鑽進方法可把鑽機分成四類: (1) 沖擊式鑽機:鋼絲繩沖擊式、鑽桿沖擊式鑽機。 (2) 回轉式鑽機:立軸式 --手把給進式、螺旋差動給進式、液壓給進式鑽機; 轉盤式--鋼繩加減壓式、液 壓缸加減壓式鑽機; 移動回轉器式--全液壓動力頭式、機械動力頭式鑽機。 (3) 振動鑽機。 (4) 復合式鑽機:振動、沖擊、回轉、靜壓等功能以不同組合方式 復合在一起的鑽機。

❹ 國內最 好的鑽機是哪家啊

創恆的,一直在這拿貨,大企業生產的,穩定沒得說,全自動化生產

❺ 大陸科學鑽探

1.2.3.1 國外大陸科學鑽探

大陸地殼遠比洋殼古老,隱藏有更多的地球奧秘,大陸還是人類直接居住、獲取主要礦產與其他資源以及遭受地質災害威脅最大的地方,因此人們迫切希望通過大陸科學鑽探來更多和更深入地了解大陸。大陸科學鑽探始於20世紀70年代,在1996年2月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正式成立之前,許多國家就已經開展了大陸科學鑽探。

前蘇聯制定了龐大的科學深鑽計劃,在一些主要的地震剖面的交點處,布置了20餘口7~12km的科學超深井。1970年開始鑽進設計深度15000m的科拉超深井,至1986年達到12262m井深,成為當今世界最深的鑽井。前蘇聯共實施了11個科學超深井和深井,除了科拉超深井之外,其他的著名超深井有薩阿特累超深井、烏拉爾超深井、克里沃羅格超深井、第聶伯-頓涅茨克科學鑽井、秋明超深井、迪爾勞茲深井等。

德國實施了舉世聞名的「聯邦德國大陸深鑽計劃(KTB)」,在華力西縫合帶的結晶地塊中先後鑽了一個4000.1m深井和一個9101m的超深井,目的是研究地殼較深部位的物理、化學狀態和過程,了解內陸地殼的結構、成分、動力學及其演變。

美國實施了10多個科學鑽探項目,鑽孔深度都較淺,最深的只有3997.45m聖安德烈斯斷層科學鑽探項目,其他已實施的科學鑽探項目有索爾頓湖科學鑽探項目、伊利火山鏈科學鑽探項目、長谷地熱勘探項目、瓦萊斯破火山口科學鑽探項目、上地殼項目等。

1982年,法國的科學家提出了100個須通過科學鑽探解決的地學問題,從中選定了12個問題,計劃實施科學鑽探,已完成了3個,其鑽孔深度分別為900m、1400m和3500m。

瑞典國家動力委員會在瑞典中部Gravberg地區的錫利揚隕石撞擊構造,施工了一口6950m深的科學探井,以尋找非生物成因的石油和天然氣。

瑞典、瑞士和英國分別實施了以核廢料儲埋點勘察為目的的科學鑽探,鑽孔深度一般為1000~2000m,最深為2500m。加拿大等國均制定了大陸科學鑽探計劃,開展淺孔科學鑽探工作。

日本制定了為期10年超深鑽計劃,擬在太平洋、菲律賓及亞洲板塊結合帶上打超深井。目前已施工了一些以火山和地震研究為目標的淺至中深科學鑽孔。

1.2.3.2 我國大陸科學鑽探

我國從2001年開始實施「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經歷了4年時間,在江蘇省東海縣堅硬的結晶岩中施工了一口5158m深的連續取心鑽井(「科鑽一井」),目的是研究大別

-蘇魯超高壓變質帶的折返機制。2005年實施了青海湖科學鑽探項目。採用ICDP的GLD800湖泊鑽探取樣系統,施工了一系列淺鑽。該項目的目標是獲取高精度的東亞古環境記錄,研究區域的氣候、生態和構造演變及其與其他區域和全球古氣候變化的關系。汶川特大地震發生之後,從2008年10月開始,我國組織實施了旨在研究地震機制和進行地震監測預報的「汶川地震斷裂帶大陸科學鑽探」。該項目計劃施工5口科學鑽井,鑽井深度范圍為550~3350m。近期,我國在深部探測計劃專項的范圍內,圍繞超萬米科學鑽井的選址工作,施工了6~7口深度2000~3000m的小直徑科學鑽孔。

松遼盆地大陸科學鑽探計劃,由布置在大慶地區周邊的松科1井(分南孔和北孔實施)和松科2井(分東孔和西孔實施)組成(圖1.6),「2井4孔」分別對白堊系不同層段進行取心鑽進,最終連接各井岩心構造松遼盆地白堊系完整的地質綜合剖面。2009年,在國家「973」計劃和大慶石油管理局資助完成的松科1井成果基礎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王成善教授牽頭組織的「松遼盆地大陸科學鑽探」項目申報,獲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ICDP)批准。2012年,由國土資源部批准立項、地質礦產調查評價財政專項資助、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中國地質調查局勘探技術研究所承擔的「松遼盆地深部資源與環境鑽探工程示範」項目啟動,實施松遼盆地科學鑽探計劃的主體工程——松科2井(東井)(以下簡稱松科2井)。

圖1.6 松遼盆地「2井4孔」在東西向大剖面上的投影

2006~2007年在大慶實施了「松科1井」項目,施工了深度分別為1810m和1915m的兩口取心鑽井,以研究白堊紀地球表層系統重大地質事件與溫室氣候變化。設計深度6400m的「松科2井」於2014年4月13日開鑽。松遼盆地國際大陸科學鑽探工程的總體目標是:通過科學鑽探工程,實現「2井4孔、萬米連續取心」,填補完整的、連續的白堊紀陸相沉積記錄世界空白,為研究距今1.4億年至6500萬年間地球溫室氣候和環境變化奠定堅實研究基礎,建立起為建設「百年大慶」和基礎地質服務的「金柱子」。同時,通過獲取松遼盆地深達6400m的原位、連續地球物理參數,為松遼盆地及其相關類似盆地的地球物理勘探提供科學「標尺」。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在大陸深部科學鑽探關鍵技術研究方面,全面提升我國深部科學鑽探技術水平,最終形成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科學鑽探技術和方法體系,為我國萬米超深井科學鑽探提供技術儲備;使我國深部大陸科學鑽探技術研發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重大地球科學新發現和礦產資源儲量快速增加提供技術保障。

1.2.3.3 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ICDP)

為了協調世界范圍內的大陸科學鑽探活動,減輕各國在實施該項活動時的成本和風險,實現成果共享,最終促進大陸科學鑽探在地學研究中的推廣應用,1996年2月由德國、美國和中國發起成立了「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ICDP)」,其總部設在位於德國波茨坦的德國地學研究中心(GFZ)。ICDP成立至今已滿20年,共有25個成員,包括德國、美國、中國、日本、波蘭、加拿大、奧地利、冰島、挪威、義大利、西班牙、瑞典、法國、以色列、捷克、南非、芬蘭、紐西蘭、瑞士、印度、荷蘭、英國、韓國和比利時共24個國家,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1個團體成員。該計劃從啟動以來,已資助了數十個科學鑽探項目,不斷還有新的國家和團體加入或申請加入該計劃。我國的「中國大別-蘇魯超高壓變質帶大陸科學鑽探項目」、「青海湖科學鑽探項目」和「白堊紀松遼盆地大陸科學鑽探項目」先後被列為ICDP項目,得到了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組織的資助。

❻ 怎麼能統計出2014年國內地質鑽探工作總量

這個真不容易,需要在地礦、冶金、煤田、油田、核工業、地熱、水文、工勘、版災害等部門匯權總,匯出來的也可能是個最可靠的大致數據。這個牽扯的鑽探單位太多,中國地調局可能會有相對較權威的部分數據。我們一個省級地勘單位今年也施工了接近3萬米鑽探工作量。

❼ 現在國內生產淺層取樣鑽機比較有名的是哪家

浙東地質生產的QYZ-20淺層取樣鑽機經過20米基岩鑽機,30米灘塗鑽進的考驗,浙東淺層取樣鑽機

❽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CSDC)的最新進展

劉廣志

(地質礦產部科技委高咨中心,北京100812)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CSDC)籌備工作,自進入90年代以來,獲得了迅速的進展:

·召開了「中國深部地質研究中存在的關鍵地質問題」研討會(1991.3)。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先行項目」開始執行(1991.7)。1994年11月提交有關報告,通過評審,認為中國開展大陸科學鑽探條件業已成熟,爭取列入「九五」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

·國務院發布的「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綱要」中指出:2000年前要為實施地質科學(超深)鑽探工程進行技術准備,2020年前要實施(1992.3)。

·先後召開了第一次(1992.4)、第二次(1993.5)「中國大陸科學鑽探研討會」,討論中國科學鑽探選址,從12個選區歸結為4個,最後選擇大別—膠南作為首批靶區。

·「中國地質超深鑽探(現稱科學鑽探)國家專業實驗室」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建成,進入設備安裝調試(1993.5)開展科研工作。

·中國派代表團參加在德國波茨坦召開的「國際大陸科學鑽探會議」(1993.8),並參加ICDP籌備會(1993.9)。此後地質礦產部推薦肖序常院士為中方成員(1994.1)。地質礦產部派肖序常、閔志到美國斯坦福大學參加ICDP會議(1995.12)。

·「中國第一口大陸科學鑽孔實施與科學研究」正式申報為「九五」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國家科委組織高級專家評議、投票,排名第三(1995.2)。財政部同意支付ICDP會費(1995.7)。以「大陸動力學和大陸科學鑽探」為題舉行了第36次香山科學會議。中國地質界對中國開展大陸科學鑽探取得共識(1995.5)。

·再次舉辦「中國大陸第一口科學鑽孔第三次研討會」(1996.1)。對大別—膠南作出進一步靶區選定;並組織專家進行現場考察。

·(1996.2.26~3.1)在日本東京築波市科學城參加「第八屆通過鑽探觀察深部地殼學術會議」,即「第八屆國際大陸科學鑽探學術會議」。地質礦產部派6人代表團參加了大會。會議期間:①參加了學術1、6兩組的大會論文宣講;②參加了ICDP中美德三國諒解備忘錄的簽字儀式,並參加了該計劃對組織管理、未來國際合作的大型討論會;③劉廣志參加了國際岩石圈(ILP)CC-4組主席M.D.佐巴克教授主持的匯報會,互通了各國CC-4組的活動簡況,提出了今後活動方向。

·配合中國第一口大陸科學鑽探的選址工作,提出了「中國第一口大陸科學鑽探取心鑽孔鑽探工程技術前期研究與開發規劃」(1996.3)。

1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先導孔施工技術方案

1.1施工條件

(1)鑽孔深度不超過5000m。事先由地質部門提出預想鑽孔柱狀圖及有關地球物理資料。

(2)鑽孔貫穿的主要岩層為結晶岩,如片麻岩、榴輝岩、硬玉石英岩、大理岩等等。

(3)貫穿的岩層主要物理力學性質,單軸抗破碎強度可能高達100~150MPa,個別高達150~200MPa,在地質鑽探岩石可鑽性分類中屬7~12級硬至堅硬岩層,個別屬極硬岩層。岩層研磨性可能成兩極分化狀態,多數屬強、高研磨性;少數屬堅硬、緻密弱研磨性打滑層。有的含包裹體。

(4)岩心是提取大量地質信息的「信息源」,是研究下地殼、上地幔的實物資料,鑽孔直徑要有足夠大的尺寸,以獲取盡可能大直徑的岩心。

鑽孔又是井中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測井的通道,其直徑和孔壁穩定性要滿足先進的高科技測井儀下井的要求。

1.2科學鑽探先導孔的主要任務和作用

(1)全孔除覆蓋層以外,要不間斷採取岩心、岩樣,液態樣(礦化水,結晶水,油等),氣態樣(H2,O2,CO2,He,CH4,Cl,H2S,SO2等可能出現的氣體),進行多種測試分析。

(2)分孔段進行系統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測井。

(3)減少深孔將來在這一井段的取心,測井工作量。

(4)測量出地溫剖面,在先導孔周圍打一到幾個深100~300多米的測溫孔,測量地熱熱傳導率,熱流密度,以建立地溫數學模型,推斷先導孔地溫剖面,終孔溫度,地溫變化,對在鑽孔深部選擇取心工具,測井儀器,各種取樣器的結構性能,增強薄弱環節是至關重要的。

(5)在先導孔中試驗各種新研製的鑽頭、鑽具、儀器等。

(6)測試地層壓力梯度,壓裂強度,為孔壁穩定性,造斜傾向等提供參考位置與參數。

(7)檢驗過去用於沉積岩鑽孔中的各種儀器和方法在結晶岩鑽孔中是否有效。

(8)鍛煉鑽探隊伍,培養深孔、超深孔鑽探人才。

1.3先導孔鑽孔結構設計

在1993年9月在德國舉行的「國際大陸科學鑽探會議」上,到會代表們幾乎一致的認為,根據多年來國際上施工科學鑽孔經驗,為節省大量投資,更科學的打科學鑽孔,必須大力提倡採用已經在南非和加拿大施工了數百口深度在4000~5000m以深的勘探鑽孔經驗。英國KENTING鑽探公司的John Beswick先生介紹,南非擁有鑽進能力4000m以上的深鑽機150台,鑽進能力大於5000m的鑽機有20多台,根據南非施鑽的經驗,用這類深尺地質岩心鑽,打2000~6000m的科學鑽孔,可以獲得多快好省的科學與經濟效益。

有的專家提出採用加拿大Heath&Sherwood鑽探公司的HS-150鑽機(鑽深4570m,最大鑽探曾達5424m)和他們設計的專門用於深孔繩索取心用的HNQ,NBQ內外大環隙繩索取心系統,具以下特殊優點:①降低沖洗液壓力降,②內管投入外管後,可快速到達孔底外管的定位處(表1、2)。

表1第一方案先導孔鑽孔結構

註:RTB—帶擴孔的不提鑽換鑽頭鑽具。

如果用第一方案,要設計研製或購置兩套HNQ,NBQ鑽具。

表2第二方案先導孔鑽孔結構

1.4施工技術路線

(1)參照外國施工經驗與我國國情應考慮: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財政經濟並不寬裕,一切設備、器具、工藝方法應該著意考慮以「自立更生」為主,盡量利用四十幾年來,鑽探工程積累的成功經驗,能予以改進升級的,能自行研製的,則充分發揮自己探礦機械、儀器工廠的潛力(表3)。本著「有所引進,有所不引進」的原則,引進重點國外產品,予以消化、吸收、彌補急缺。

(2)必須採用繩索取心系統,以大幅度降低起下鑽時間,有效縮短施工期;提高岩心品質,實現不提鑽柱或少提鑽柱換鑽頭,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施工費用可節約1/3。

(3)發揮我國在小口徑孔底動力機並能配合繩索取心系統的技術優勢,開發與採用小口徑螺桿鑽(PDM)、液動錘(Hydro-hammer)驅動的繩索取心鑽具,實現鑽桿不回轉或慢回轉鑽進,一可以節約動力,二可以減輕鑽桿與套管磨耗,三可有效預防鑽孔歪斜(圖1)。

表3目前國產耐溫近300℃的處理劑

圖1孔底動力機驅動的繩索取心系統

(4)大力採用物理—化學方法穩定孔壁,除鑽孔上部孔段下入部分套管外,下部孔段結晶岩中盡可能採用長裸眼鑽進(岩層自穩)。一旦遇到復雜層,岩層失穩,應採用小間隙套管方案。

(5)發揮鑽井液的多信息載體(油氣,礦化水,結晶水,淡水,鹵水,岩屑)作用,輸送大量地質信息(圖2)。

圖2鑽井液多信息載體作用

① 指防井涌、井噴、防塌、縮經等。②指運送岩屑,岩粉作用。③指作為深層流體(油氣,水等)如H2,O2,CO2,CH4,He,H2S,CO2,SO2以及Na,K,Ca,Mg微粉等在300℃,1000×105Pa狀態下,運載到地面

2中國科學鑽探先導孔鑽探工程急待開展的科研項目

2.1地面設備

(1)頂驅動長行程鑽機用於繩索取心系統,帶桅桿式鑽塔。

(2)微機自控絞車。

(3)全自動鑽桿排架。

(4)自動擰管機

(5)鑽桿疲勞、破裂孔口探傷器。

(6)鑽探操作自動化操縱台(含監測、採集、優化、反饋系統)。

(7)防噴器組(全封閉1套,封鑽桿2套)。

2.2深孔鑽探基礎理論

(1)高溫高壓下的結晶岩岩石物理力學性質,可鑽性分類與破碎機理。

(2)建立高溫高壓試驗設施。

(3)新型重量輕、高強度管材材料。

(4)鑽桿斷裂力學與監測系統。

(5)鑽頭磨損規律與機理。

(6)高溫高壓鑽井液理論:①鑽井液(無固相)聚合物配方、處理劑、添加劑,抗高溫穩定性、固控設備與理論;②高溫高壓鑽井液水力學、流變學、膠體化學理論與實踐。

(7)鑽井力學。

(8)建立機會井資料庫。

2.3深孔鑽探工藝學研究

(1)深孔鑽孔結構與管理程序設計。

(2)不同孔深的鑽具與鑽具穩定。

(3)深孔孔斜防治。

(4)電子計算機輔助鑽進(CDC)系統。

(5)取心取樣工藝,液態、氣態放射性樣品採集工藝,放射性自動檢測技術。

(6)鑽頭與鑽具選擇方案與相應鑽井參數的確定。

(7)不同孔段地溫檢測及其增溫梯度規律。

(8)不同孔段岩石破碎規律,岩石物理力學性質測定。

2.4孔內系統

(1)長壽命金剛石鑽頭與擴孔器。

(2)開發新型超硬材料切削具與取心鑽頭。

(3)用孔底動力機(BHM)驅動的繩索取心系統:①用螺桿鑽驅動的繩索取心系統;②用液動錘驅動的繩索取心系統;③「三合一」式(繩索+螺桿鑽+不提鑽換鑽頭)取心系統。

(4)孔壁取心器:①液壓或刮樣器;②孔底電馬達驅動水平取樣器。

(5)高溫高壓氣態或液態取樣器。

(6)小口徑隨鑽測量(MWD)儀。

(7)小口徑垂直鑽進(VDS)防斜系統。

(8)高溫水泥及其固井技術。

(9)高溫穩定、高潤滑性、抗腐蝕鑽井液及其添加劑。

(10)地層測試器、深部流體流量計等。

(11)高精度深孔岩心定向儀及方法。

(12)含鐵鋁合金鑽桿及其合金鋼接頭。

2.5深孔現代化管理

(1)深孔設計、施工、研究資料中系統工程管理(含工程、經濟兩大范籌)。

(2)設計、施工、研究過程中的資料庫。

(3)資料編輯、整理、出版,信息交流。

2.6信息獲取

自覺採取有代表性的樣品和獲取更多的數據,是科學鑽探項目成功的預先要求。採集數據可再分為孔內與地面兩部分。孔內部分包含取心、取砂樣、測井、鑽進與水力測試,孔內地球物理試驗(孔底到地面或兩個孔之間)。地面部分則包括從孔口和泥漿測試裝置取得的固體和液相樣品,包含首次與初步地質描述,化學與物理分析。測井項目則是雄心勃勃、費時的。鑽導孔時,鑽探費用等於測井計劃的費用。測井程序要逐個孔段進行,為減少漏採信息的危險。鑽探結束之後,還要進行長期測量與試驗(圖3)。

圖3

按照KTB經驗野外信息資料整理後直至提出科研報告,均在野外實驗室完成,鑽孔則建成長期觀測站

3《地質超深鑽探(科學鑽探)技術》國家專業實驗室

3.1實驗室的性質和任務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所屬的《地質超深鑽探技術》國家專業實驗室,是經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教育委員會於1989年6月批准投資新建的國家級專業實驗室,同時亦是地質礦產部開放研究實驗室,在學術上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研究實體。這個實驗室是開展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性研究工作的重要基地,也是培養本學科高級科技人才的搖籃。

實驗室按照「開放、流動、聯合」的原則,面向國內外同行業開放,歡迎國內外專家學者在本實驗室發布的《課題指南》范圍內申請研究課題,經學術委員會評審批准資助後,來實驗室開展科學研究。也可自帶課題和經費及配套儀器和設備來開放研究實驗室進行科研活動。

3.2實驗室的課題研究領域

(1)大陸科學鑽探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的建設與准備工作

·東亞大陸環境科學鑽探工程

·高溫高壓地學模擬實驗裝置(又稱HTHP井筒)(圖4)

圖4高溫高壓地學模擬實驗裝置

(2)鑽探新技術新方法

以岩石力學研究為基礎,採用電子計算機等高新技術,研究新的鑽探技術裝備與方法

·交流變頻調速型鑽機

·繩索取心與不提鑽換鑽頭技術

·碎岩工具的設計與研究

·高溫熱熔法鑽進新技術

3.3研究設施與裝備

碎岩機理與工具研究部分:主要從事岩石物理機械特性,岩石破碎機理,破碎岩石工具以及井下鑽探工具的新技術研究。主要的設備是美國MTS公司的岩石力學試驗機和0~8000赫茲連續可調的中頻感應燒結設備。

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部分:主要從事計算機在鑽井工程及其它相關部門中應用技術的研究。主要的設備是計算機控制的鑽井實驗系統,微機群與其外圍設備,以及HP9000系列的計算機工作站。

除上述幾項設施外,實驗室內還專門建立了一個熱熔法鑽井實驗台。

為了實現國際交流,實驗室內還設立了小型學術廳和專家工作室。

岩石圈構造和深部作用

3.4實驗室的管理與組織

《地質超深鑽探技術》國家專業實驗室由國家教育委員會和地質礦產部雙重領導,行政管理屬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本實驗室實行主任負責制。實驗室主任全面負責組織和領導開放研究實驗室的科學研究、學術活動、人員聘任、人才培養、資金使用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實驗室設學術委員會,是學術評審機構。其主要職責是:確定本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制定《課題指南》,審批研究課題,評審科技成果,審議實驗室的經費計劃和組織重大學術活動。

實驗室的固定人員以及客座研究人員均由實驗室主任聘任。並實行任期制,工作成績突出的可連聘。

3.5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成果

(1)微機自控鑽進實驗台。

(2)鑽井工藝技術的微機分析系統。

(3)金剛石鑽進原理及最優化鑽進技術的研究。

(4)地質鑽機新型電驅動系統研究。

(5)改善鑽柱工作性狀及井底載荷有效控制方法研究。

(6)不提鑽井底換鑽頭技術。

(7)熱熔法鑽孔新技術。

(8)高溫鑽井液研究。

管理與研究人員

岩石圈構造和深部作用

學術委員會組成

岩石圈構造和深部作用

❾ 國內比較有名的淺層取樣鑽機是哪個

我想一下啊,浙東地質生產的QYZ-20淺層取樣鑽機經過20米基岩鑽機,30米灘塗鑽進的考驗,浙東淺層取樣鑽機,高質量首選!

❿ 中國鑽探工程真的入地7018米了嗎

7018米深的松科二井,屬於我國實施的松遼盆地白堊系國際大陸科學鑽探工程,是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ICDP)實施22年以來最深鑽井,也是全球首個鑽穿白堊紀陸相地層的科學鑽探井。

這是中國入地工程的一項標志性成就,將為我國地球深部探測提供關鍵技術和裝備,拓展松遼盆地深部頁岩氣、地熱能等清潔能源勘查開發的新空間,引領全球白堊紀陸相古氣候研究,顯著提升我國在地質歷史古氣候研究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科學鑽探是獲取地球深部物質和了解地球內部信息最直接、有效、可靠的方法,是地球科學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撐,也是解決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資源、能源、環境等重大問題不可缺少的重要技術手段。

20世紀70年代以來,很多發達國家陸續實施了多項科學鑽探計劃。具有代表性的有蘇聯科拉半島12262米超深鑽,是目前世界上最深井;德國KTB超深鑽,9101米,排名第二。

王成善形容:「松科二井向整個地球科學界提供了一個大舞台——首次重建了白堊紀陸相百萬年至十萬年尺度氣候演化歷史,發現了各個時間尺度陸相氣候變化的主要控制因素,為研究地球氣候系統在溫室氣候條件下演變機制找到新證據。」

通俗說,通過松科二井這一「時間隧道」,中國地質科學家基本還原了白堊紀的場景。

此外,7018米的松科二井還揭示了松遼盆地形成的原因、過程和結果,為支撐大慶油田未來50年發展,保證我國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

下一步,中國科學家將繼續研發15000米國產超深鑽探裝備系列,做好我國超萬米大陸科學鑽探工程以及大型含油氣盆地科學鑽探工程的選址和實施工作。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