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蔽工程地質編錄
⑴ 工程勘察地質編錄是做什麼的
地質編錄:
在地質勘查、勘探中,對各種工程的地質現象進行編繪、記錄的過內程。
技術要求:
需進行地質編容錄的工程主要有:探槽、淺井、鑽孔。
編錄要求現場記錄所見地質現象,其中探槽和淺井需在現在繪制工程素描圖。鑽孔可在完成現場記錄後室內繪制。
探槽、鑽孔素描圖的比例尺皆為1/100,淺井大多為1/100或1/50。
⑵ 地質編錄有幾種如何編錄
把直接觀察和綜合整理的地質信息系統地用文字和圖表編制而成的記錄。地質編錄是地質勘查和地質科學研究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地質編錄按照工作階段可以分為2種:①原始地質編錄,指在野外對地質體和地質現象用文字、素描、圖表、照相等方式所做的記錄;②綜合地質編錄,指對原始地質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整理而成的文字、圖表等。地質編錄按照內容可以分為地質填圖編錄、探礦工程地質編錄和采樣編錄。
地質填圖編錄 是完成任何比例尺的地質調查任務的基本手段(見地質填圖),包括地質剖面編錄、地質路線和地質觀察點編錄。 沿著某一個方向把具有一定深度的切面(斷面)的地質體和地質現象表示在圖上,稱為地質剖面圖對地質剖面上所顯示出的地質體和地質現象進行的觀察和記錄,即為地質剖面編錄。在野外實地測量編制地質剖面圖時,一般要選擇地層出露比較完整、能基本反映填圖區內地質體的主要地質特徵、具有代表性的路線和區域。通過實地測制地質剖面,劃分地層分層界線,確定填圖單位;進行詳細的岩性描述,系統地採集岩石、礦物標本;測量地質體的產狀;在未變質和淺變質地層中尋找和採集化石;並根據填圖任務的要求採集有關的分析測試樣品。在必要的時候還需進行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測量。
在地質填圖中,需選擇合理的路線和控制點進行系統的野外地質觀察。地質路線和地質觀察點編錄內容有:標定觀察路線和觀察點的位置,觀察、描述露頭地質和地貌,測量地質體的產狀要素以及其他構造要素,採集 標本和樣品,追索和填繪地質界線,畫信手剖面圖和地質素描圖(圖 2)以及攝影等。地質觀察點的作用是准確地控制地質界線或地質要素的空間位置,使原始的文、圖資料與實地位置相符合。地質路線和地質觀察點的編錄形式,除傳統的野外記錄本編錄方式外,為便於野外資料和數據的電子計算機處理,還有採用記錄卡片的形式,即把所觀察到的地質現象用預定的符號或代碼標在特製的卡片上。 探礦工程地質編錄 礦產普查勘探中對所實施的工程進行的原始地質編錄。包括:①坑探地質編錄,簡稱坑探編錄,指對坑探(包括槽探、井探)工程揭露的地質礦產現象所進行的描述和記錄,並要編制坑探工程展開圖,以表示各種地質現象在同一平面上相互之間的空間關系和變化情況。②鑽探地質編錄,又稱鑽孔地質編錄。其內容包括:回次進尺,岩(礦)心採取率,岩性描述,分層孔深,分層厚度,標志面與岩心軸的夾角,鑽孔彎曲度和孔深測量;簡易水文地質測量、地球物理測井(見鑽孔地球物理勘探)等資料的編錄;並按設計要求採集各種標本和樣品;編繪鑽孔柱狀圖和鑽孔地質剖面圖,以反映不同深度各種地質現象和各類岩石(礦石)的特徵及其在鑽孔中顯示出的厚度。
采樣編錄 又稱樣品編錄,在地質勘探工作中對採集的各類樣品所做的編錄。在地質調查過程中,為了了解和解決有關的地質、礦產及其他工程技術問題,需對岩層、岩體、岩石、礦石、礦物、水點,土壤和鬆散沉積物等採集適量樣品,進行分析化驗和測試鑒定,以取得必要的原始數據和資料。采樣(取樣)編錄工作包括:對采樣地點的觀察、描述和編制采樣平面圖;按樣品種類進行統一編號登記;對樣品加工過程的記錄和檢查;對各類樣品的分析、測試與鑒定結果進行整理、登記和檢查。
⑶ 工程地質編錄怎麼做
參照《岩土工程勘察規范》(個標0021-2001)(2009年版),土的描述看3.3.7條,岩石的描述看3.2.5條。關鍵是檢查版好現場鑽探、權原位測試的真是程度,還有取樣是否合理等。
剛編錄是最好是定點看著鑽探,岩芯一上來就編錄,對於稠度、密實程度的經驗積累很有好處。
⑷ 基坑開挖地質編錄是由施工單位做嗎
重要隱蔽單元工程(關鍵部位單元工程)質量等級簽證表單位工程名稱單元工程量分部工程名稱回施工單位單元答工程名稱、部位自評日期施工單位自評意見1.自評意見:2.自評質量等級:終檢人員(簽名)監理單位抽查意見抽查意見:監理工程師(簽名)聯合小組核定意見1.核定意見:2.質量等級:年月日保留意見(簽名)備查資料清單(1)地質編錄□(2)測量成果□(3)檢測試驗報告(岩心試驗、軟基承載力試驗、結構強度等)□(4)其他()□聯合小組成員單位名稱職務、職稱簽名項目法人監理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運行管理注:重要隱蔽單元工程驗收時,設計單位應同時派地質工程師參加。備查資料清單中凡涉及到的項目應在「口」內打「√」,如有其他資料應在括弧內註明資料的名稱。
⑸ 水利工程地質編錄怎麼做
隱蔽工程地質編錄怎麼寫
⑹ 工程資料隱蔽工程需要不需要報驗。如需要報驗哪有規定。
所有隱蔽工程必須提前24小時通知監理人驗收,如果監理人未按時到場驗收,可視為監理人專已同意。屬如未經監理許可,擅自進行下道工序施工,監理人可要求施工單位重新打開驗收,產生費用由施工單位承擔,如驗收合格後,已經下道工序施工,或已經覆蓋,監理仍有權要求重新驗收,所產生費用需視驗收結果決定,如果驗收不合格,檢驗造成的費用由施工單位承擔,如果驗收合格,檢驗所需費用,由甲方(發包人)承擔。
工程資料與工程驗收是一樣的,下道工序施工前需要監理簽字認可,需要資料如下:
1地質編錄
2測量成果
3試驗檢測資料
4質量評定資料
5驗收申請表
6其它資料
以上資料有什麼就用什麼,沒有的就不用了,其它資料包括:設計變更、現場簽證及其它水文地質資料。
⑺ 如何管理工程地質編錄
參照《岩土工程勘察規范》(個標0021-2001)(2009年版),土的描述看3.3.7條,岩石的描述看3.2.5條。版關鍵是檢查好現場鑽權探、原位測試的真是程度,還有取樣是否合理等。
剛編錄是最好是定點看著鑽探,岩芯一上來就編錄,對於稠度、密實程度的經驗積累很有好處。
⑻ 重要隱蔽聯檢地質編錄表格怎麼寫
重要隱蔽單元工程(關鍵部位單元工程)質量等級簽證表
單位工程版名稱權 單元工程量
分部工程名稱 施工單位
單元工程名稱、部位 自評日期
施工單位自評意見 1. 自評意見:
2. 自評質量等級:
終檢人員 (簽名)
監理單位抽查意見 抽查意見:
監理工程師 (簽名)
聯合小組核定意見 1. 核定意見:
2. 質量等級:
年 月 日
保留意見
(簽名)
備查資料清 單 (1)地質編錄 □
(2)測量成果 □
(3)檢測試驗報告(岩心試驗、軟基承載力試驗、結構強度等) □
(4)其他( ) □
聯
合
小
組
成
員 單位名稱 職務、職稱 簽名
項目法人
監理單位
設計單位
施工單位
運行管理
注:重要隱蔽單元工程驗收時,設計單位應同時派地質工程師參加。備查資料清單中凡涉及到的項目應在「口」內打「√」,如有其他資料應在括弧內註明資料的名稱。
⑼ 地質編錄的內容是什麼
把直接觀察和綜合整理的地質信息系統地用文字和圖表編制而成的記錄。地質編錄是地質勘查和地質科學研究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地質編錄按照工作階段可以分為2種:①原始地質編錄,指在野外對地質體和地質現象用文字、素描、圖表、照相等方式所做的記錄;②綜合地質編錄,指對原始地質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整理而成的文字、圖表等。地質編錄按照內容可以分為地質填圖編錄、探礦工程地質編錄和采樣編錄。 地質填圖編錄 是完成任何比例尺的地質調查任務的基本手段(見地質填圖),包括地質剖面編錄、地質路線和地質觀察點編錄。 沿著某一個方向把具有一定深度的切面(斷面)的地質體和地質現象表示在圖上,稱為地質剖面圖對地質剖面上所顯示出的地質體和地質現象進行的觀察和記錄,即為地質剖面編錄。在野外實地測量編制地質剖面圖時,一般要選擇地層出露比較完整、能基本反映填圖區內地質體的主要地質特徵、具有代表性的路線和區域。通過實地測制地質剖面,劃分地層分層界線,確定填圖單位;進行詳細的岩性描述,系統地採集岩石、礦物標本;測量地質體的產狀;在未變質和淺變質地層中尋找和採集化石;並根據填圖任務的要求採集有關的分析測試樣品。在必要的時候還需進行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測量。 在地質填圖中,需選擇合理的路線和控制點進行系統的野外地質觀察。地質路線和地質觀察點編錄內容有:標定觀察路線和觀察點的位置,觀察、描述露頭地質和地貌,測量地質體的產狀要素以及其他構造要素,採集 標本和樣品,追索和填繪地質界線,畫信手剖面圖和地質素描圖(圖 2)以及攝影等。地質觀察點的作用是准確地控制地質界線或地質要素的空間位置,使原始的文、圖資料與實地位置相符合。地質路線和地質觀察點的編錄形式,除傳統的野外記錄本編錄方式外,為便於野外資料和數據的電子計算機處理,還有採用記錄卡片的形式,即把所觀察到的地質現象用預定的符號或代碼標在特製的卡片上。 探礦工程地質編錄 礦產普查勘探中對所實施的工程進行的原始地質編錄。包括:①坑探地質編錄,簡稱坑探編錄,指對坑探(包括槽探、井探)工程揭露的地質礦產現象所進行的描述和記錄,並要編制坑探工程展開圖,以表示各種地質現象在同一平面上相互之間的空間關系和變化情況。②鑽探地質編錄,又稱鑽孔地質編錄。其內容包括:回次進尺,岩(礦)心採取率,岩性描述,分層孔深,分層厚度,標志面與岩心軸的夾角,鑽孔彎曲度和孔深測量;簡易水文地質測量、地球物理測井(見鑽孔地球物理勘探)等資料的編錄;並按設計要求採集各種標本和樣品;編繪鑽孔柱狀圖和鑽孔地質剖面圖,以反映不同深度各種地質現象和各類岩石(礦石)的特徵及其在鑽孔中顯示出的厚度。 采樣編錄 又稱樣品編錄,在地質勘探工作中對採集的各類樣品所做的編錄。在地質調查過程中,為了了解和解決有關的地質、礦產及其他工程技術問題,需對岩層、岩體、岩石、礦石、礦物、水點,土壤和鬆散沉積物等採集適量樣品,進行分析化驗和測試鑒定,以取得必要的原始數據和資料。采樣(取樣)編錄工作包括:對采樣地點的觀察、描述和編制采樣平面圖;按樣品種類進行統一編號登記;對樣品加工過程的記錄和檢查;對各類樣品的分析、測試與鑒定結果進行整理、登記和檢查。
⑽ 水文地質編錄和地質編錄有什麼區別,分別主要描述哪
水文、抄工程地質編錄區別:襲
地層岩性、節理裂隙的性質及發育程度情況,確定岩層的軟硬及破碎程度,風化帶及風化夾層的位置和深度.進行RQD值的統計,按回次記錄大於10厘米長的岩心長度,按地質分層計算RQD值(%).
描述岩(礦)石名稱、礦化蝕變特徵、各種地質體產狀及形態變化、以及接觸關系、斷層構造及簡易水文地質鑽探工程編錄,應較詳細描述岩石組合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