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調查局嚴光生
1. 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隊伍建設問題
中國地質調查局的隊伍建設,國務院領導高度重視,各方面也十分關心,但至今10年仍未真正建成,在隊伍結構和數量上,離精兵加現代化,調查與科研相結合,能擔當重大戰略任務,善於攻堅打硬仗的高素質、專業化隊伍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究其原因是:在擬定地勘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時,沒有明確保留各有關專業的一部分骨幹力量,10年來的實踐說明,這方面是有失誤的。主要根據以下事實:一是中國地質調查局有機關行政機構編制,沒有隊伍編制。中編發〔2004〕2號對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規模,只說了逐步組建到位。而國土資源部〔2001〕406號《地質隊伍「野戰軍」組建總體方案》中,關於「野戰軍」總規模為2.5 萬~3 萬人(包括國家、地方和行業精乾的隊伍),國土資發〔2005〕12號明確了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1.5萬人,但都沒有向中編辦申報批准;二是在中央財政支出科目中沒有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經常性事業項目和經費,僅有局機關人頭費。為期12年的地質大調查專項,是權宜性措施,列專項方式也不符合公益性地質工作需要長期穩定的公共財政保障意義;三是中國地質調查局與其歸口管理的27個事業單位,同屬國土資源部的直屬事業單位,體制不順,科研與調查結合差,隊伍結構不合理,沒有首先從整個地勘隊伍中挑選骨幹人員和必要裝備;四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實力不強,大區中心的職能定位變化不定,沒有著力發展自己的直屬隊伍,因此,大部分公益性地質工作項目採取委託和面向社會地勘單位招標承包的辦法,而不是主要依靠相對穩定、調查與科研相結合的自身力量。
分析評論:中國地質調查局的隊伍建設,始終存在認識差異。首先是要不要有直屬隊伍上,認識不同;其次是隊伍規模及結構上,意見也有分歧。國土資源部已多次公開宣布,中國地質調查局已經建成、已經完善。但事實上隊伍數量不足、專業不配套、結構不合理、經常性地質工作項目及相應的公共財政支持渠道沒有建立,公益性地質工作大量外包。在自身職能的觀念和行動上,拘泥於姓公還是姓商,不重視找礦和礦產勘查工作,導致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礦產資源補償費(今地勘基金)項目和油氣調查項目等,只能設立專門機構去承擔,連國土資源部內部都不能實現地質工作的統一管理。在這種情況下硬說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建設已經完善,顯然沒有說服力。今後國家要加大對地質工作的投入,中國地質調查局隊伍的不適應,必將更加明顯。要實現在2020年趕上世界一流國家地質調查隊伍的目標,這種局面必須改變。
2. 19中國地質調查局地學文獻中心事業單位招聘了嗎
今年開始招聘了,公開招聘4名工作人員!
1.信息化建設:2名;具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計算機回科學與技術類或答信息技術類或自動化類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
2.英文摘要編輯:1名;具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英語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
3.幹部人事管理:1名;具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人力資源管理或法律相關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
3. 地質資料服務產品開發的思路與意義
李莉萬勇泉 陳宇達
(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
摘要 武漢地質調查中心作為中南區地質調查管理機構,承擔著中南地區地質調查資料信息的管理與服務工作,近年來本館不斷創新、探索地質資料服務產品開發的思路,集成地質資料數據、提取專題數據、進行資料庫建設、數據發布系統開發等技術方法和手段,探索地質資料服務產品開發模式,創新地質資料發布的表達方式,提供豐富多樣的檢索手段,改變地質資料的服務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地質資料的服務能力,通過網路發布、窗口接待、電子閱覽室等形式,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
關鍵詞 地質資料 服務產品 開發思路
0 引言
地質資料是地質工作者取得的重要信息資源,其作為社會信息的組成部分,已日益成為經濟建設的重要資源,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是地質工作主動服務國家經濟發展,為規劃和建設提供基礎地質資料與資源保障的重要體現[1,2]。
武漢地質調查中心作為中南地區地質調查項目管理機構,受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委託接收、驗收、整理和保管中南地區提交的地質調查項目資料,同時開展地質調查資料的社會化服務工作。武漢地質調查中心近年來不斷加強地質資料服務產品的集成與開發,緊緊圍繞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需求,形成了一系列地質資料服務產品;採用到館、網路、出版、電話、物流等多形式、多方位的服務,將這些產品廣泛服務於社會、政府和專業機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來,武漢地質調查中心在地質資料服務管理方面主要開展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對現有的館藏地質資料進行分類和按件整理,集成地質資料數據,開發和整合系列地質資料服務產品,建設電子閱覽室,利用信息網路、出版物等發布地質資料服務產品,全方位地提供地質資料服務。
本文重點介紹集成館藏地質資料,開發地質資料服務產品,建設電子閱覽室,增加服務渠道,加強網路服務,通過信息化手段及網路技術發布地質資料服務產品,利用網路服務方式開展地質資料服務,筆者重點闡述在地質資料服務產品開發工作上的思路及意義。
1 地質資料服務產品開發的思路
首先是對現有的館藏地質資料進行分類和按件整理,集成地質資料數據,開發和整合地質資料服務產品;其次通過編輯、出版、公開發行、網路發布和電子閱覽室等多形式、多手段發布地質資料服務產品等,提供地質資料全方面的服務。現將武漢地質調查中心資料館開發的地質資料服務產品、系統及服務方案分述如下。
1.1 青藏高原實測地層剖面資料庫
青藏高原及鄰區包括西藏、青海、甘肅大部、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新疆南部、寧夏西部等行政區范圍,地理范圍為北緯25°~40°、東經72°~106°,內容包括完成的1:5萬、1:25萬、1:20萬區調報告中的實測剖面信息。資料庫分為兩個記錄表:SCPM(實測剖面記錄表)、FCMS(剖面分層描述記錄表)及JPG(剖面示意圖),數據採用(Access)軟體進行錄入。收集用於地質資料服務產品開發的青藏高原地區的1:5萬、1:20萬和1:25萬區調報告、剖面信息等地質資料,進行數據資料匯總、分析和綜合研究,並開展數據資料的加工處理,利用資料庫軟體進行數據的採集錄入,建立實測剖面資料庫。採用OracleSpatial+MapViewer的WebGIS服務架構,實現了青藏高原地層剖面數據的實時發布、動態更新,為用戶提供地圖查詢、瀏覽和地層剖面數據的檢索與查詢服務等功能。通過這一系統用戶可以十分直觀地了解青藏高原已經完成的實測剖面的分布情況,了解每一個實測剖面的地理位置、長度、生產單位、生產日期,觀看剖面圖和剖面照片,了解每一地層分段的岩石特徵、化石種類、岩層厚度、化石照片等。在建立實測剖面資料庫的基礎之上,編制青藏高原的實測地層剖面的分布圖,為專業人員提供服務。
1.2 圖形資料管理與服務系統
該系統基於MapGIS地理資料庫,存儲和管理基礎地理、基礎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礦產資源以及地質災害等空間數據和非空間數據,解析這些地理數據的語義,緊密結合 GIS與DBMS,充分利用DBMS的特性,實現區域地質、礦產資源、水文地質、物化遙等資料庫的空間信息、屬性信息、圖表信息、元數據,以及各類地質調查與信息化成果資料與元數據的一體化管理。系統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功能指標:①數據入庫與管理。提供對全國中大比例尺地質圖空間資料庫、重力資料庫、磁力資料庫、化探資料庫、重砂資料庫、同位素資料庫、礦產地資料庫、地質工作程度資料庫的一體化數據管理功能按專業資料庫分類進行管理及維護。②資料庫檢索查詢。提供基礎地質、礦產資源、物化遙數據、重砂、重力、航磁、同位素、岩石、礦產等數據的檢索查詢。從地理范圍角度,系統提供包括圖幅檢索、范圍檢索、元數據檢索、行政區檢索以及滑鼠交互選擇檢索等多種檢索查詢方式。從資料庫屬性角度,系統提供針對不同資料庫的屬性檢索定製功能,允許用戶定製需要檢索的屬性內容。此外,系統提供不同資料庫之間屬性的綜合檢索功能,為用戶提供不同資料庫中不同屬性信息的綜合提取及制圖輸出。系統安裝在武漢地質調查中心內部電子閱覽室涉密機器中使用,實現地質資料數據的有效管理和服務,用於執行空間資料庫所存儲原始資料、基礎數據、成果資料的圖庫管理、數據導入、數據查詢、數據修改編輯、數據導出、數據轉換操作及屬性數據遷移和系統日誌管理等地質數據的維護管理與服務。
1.3 地質調查資料全文檢索系統
地質調查成果資料全文檢索系統是在Lucene全文檢索引擎工具包的基礎上設計、開發並最終實現的。當用戶發出查詢請求後,系統會根據檢索詞去搜索索引伺服器創建好的索引,檢索相關的地質資料。但是,內部的實現過程和檢索資料庫,是對用戶隱藏的。程序後台的索引由系統定期更新,用戶沒有查看和操作的許可權。當用戶鍵入關鍵詞後,點擊查詢操作,即可在頁面上查看檢索結果,並且每篇文檔根據該關鍵詞的相關度進行排序。可以通過點擊頁面上相關鏈接,對整篇文檔進行查看和下載操作,同時展示文章摘要的部分內容。除了可以提供全文模糊檢索外,還可以就報告題名、撰寫人、報告形成時間等文檔外部特徵進行查詢。本系統選擇以用戶查詢關鍵詞為中心提取摘要並動態生成文檔摘要,即在用戶輸入關鍵詞查詢後,根據關鍵詞在文檔中的位置,提取出前後文字生成摘要,並將關鍵詞標亮。同時系統提供了根據這些欄位進行多條件組合檢索,即檢索出相應欄位同時滿足條件的數據,這種查詢方式適合搜索目的性強的用戶進行數據的精確查找。因此本系統為用戶提供關鍵詞推薦功能,即當用戶輸入關鍵詞進行檢索時,系統將在網頁底端顯示出與該關鍵詞相關的詞彙,來引導用戶完成相關工作。用戶查詢出自己需要的文檔時,本系統支持文檔的在線閱讀。為了保證文檔不被復制粘貼以及良好的用戶體驗,系統將用戶查詢的數據以flash的格式進行在線展現。地質調查成果資料全文檢索系統在武漢地質調查中心內部電子閱覽室電腦上安裝運行,更好地為社會用戶提供地質資料服務。
1.4 武漢地質調查中心館藏地質資料圖形檢索集
武漢地武漢地質調查中心館藏地質資料圖形檢索集,按照地質資料專業不同的分類、不同比例尺進行編制,專業分類主要有區域地質調查、礦產資源、水工環地質、物化遙地質調查、信息技術與技術方法、綜合研究、數字地形圖等內容,比例尺主要有1:25萬、1:20萬、1:5萬等,包含資料的檔案號、題名、完成單位、形成日期等信息。為方便閱覽者快速、直觀查詢,利用MapGIS軟體編制相應比例尺的地質資料索引圖。1:25萬、1:20萬、1:5萬等地質資料索引圖是按相應比例尺標准圖幅接圖表編制形成的。將此圖集以圖片和資料庫的形式發布到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網站上,按照地質資料的分類、比例尺大小等信息,能夠快速、直觀地查詢到資料的檔案號,大大提高了資料查詢的效率。同時將紙介質圖集分發到用戶手上和存放在閱覽室,極大地方便了用戶,大大提高了地質資料的服務水平。
1.5 《中南地區地質調查成果指南》
通過編輯、出版和公開發行《中南地區地質調查成果指南》,及時、准確、簡明地向各級行政管理部門、業務管理部門及地質單位,介紹中南地區地質調查與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該指南按區域地質調查、礦產資源、水工環地質、物化遙地質調查、信息技術與技術方法、綜合研究等將成果資料分成了6個大類。每一類按其提交的時間先後順序編排。每一檔成果資料包含成果名稱、編著單位、作者、完成時間、匯交單位、匯交時間、檔案號、資料形態、密級、主題詞、內容簡介、審批文件、附圖、附件、資料庫與軟體、其他材料等內容,內容詳盡,基本涵蓋了成果資料的所有要素。同時,該指南還通過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網站對外發布,使用戶通過網站能夠更加方便快捷地對中南地區調查成果進行瀏覽和檢索。
1.6 中南館藏地質資料文件級目錄資料庫
近年來,全國各地各級地質資料管理機構大多開展了案卷級目錄資料庫的建設,而文件級目錄資料庫建設仍然滯後,嚴重製約了地質資料的深入服務和數據共享。武漢地調中心資料館在全國率先開展地質資料文件級目錄資料庫的建設,並統一規范了地質資料文件目錄數據的結構,其內容主要包括:全國統一編碼、資料文件編碼、原資料文件編碼、題名、完成單位、完成人、完成時間、起始經度、起始緯度、終止經度、終止緯度、載體數量、載體單位、載體類型、載體規格、密級、電子文件鏈接、比例尺、備注等。根據地質資料的分類不同建立地質資料文件級目錄資料庫,文件級目錄資料庫中包括了中南地區地質調查工作的成果資料、原始資料和實物資料。在充分引用或參考已有標准和法規的條件下,根據資料管理實際情況,平衡文件級目錄數據完整性、數據採集工作量和數據存儲冗餘,並與案卷級目錄資料庫充分融合,建立中南館藏地質資料文件級目錄資料庫。文件級目錄資料庫安裝在本館電子閱覽室設備上,借閱者通過查詢、檢索該目錄,能夠准確地查找到每一檔每一件地質資料的信息,提高了地質資料服務的質量。
2 意義
地質資料服務產品的開發,將地質資料服務方式從以往傳統的、單一的到館服務,改變成為多途徑、多形式的服務模式;從單一的地質資料表達方式,改變為採用資料庫、圖集、專著專集等多形式。開發的服務產品既向社會公開了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的館藏資源,又宣傳了「地質大調查」所取得的成果。地質資料數據集成、專題數據提取、資料庫建設、數據發布系統開發等技術方法和手段,探索地質資料集成與開發模式,創新地質資料發布的表達方式,提供豐富多樣的檢索手段,改變地質資料的服務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地質資料的服務能力,開展了卓有成效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3]。
參考文獻
[1]嚴光生.中國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進展情況分析[J].中國礦業,2012,21(1):14~16.
[2]楊齊青.構建地質調查資料成果社會化服務機制探討:以曹妃甸區域開發地質環境保障調查評價項目為例[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1(10):36~38.
4. 中國地質調查局怎麼樣
簡介:中國地質調查局是根據國家國土資源調查規劃,負責統一部署版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權、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的自然資源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 中國地質調查局是地質調查、科學研究和信息服務機構,是擁有專業化地質調查隊伍的事業實體,是國家地質基礎信息資料等公益性產品的生產者和提供者,是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的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者,通過地質調查、地學科技創新和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為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注冊資本:194萬人民幣
5.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是保定那個嗎具體待遇怎麼樣
是保定的,原水文方法所,2007年更為現名。
每年出野外的時間一般是5月至10月之間,回中途偶爾回來幾答次。
對於常出野外的青年職工來說,年收入達不到10萬的,極少數牛人能接近這個數。
每天野外補助的標准因區域不同而有所差異,具體數字俺不敢報出來。
單身住免費的集體宿舍,筒子樓;結婚的需搬出去;有個小食堂,刷卡用餐。
6. 中國地質調查局事業單位什麼時候報名
2019中國地質調查局地學文獻中心事業單位報名時間是:2019年7月18日至7月26日。
7. 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好嗎
這樣的中心我國有好幾個,又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單位能不好嗎?
8. 黃金部隊移交中國地質調查局全部事業編嗎
對焦以中國地質調查局辦事業編四世家邊的他們啥樣?
9. 中國地質調查局的介紹
中國地質調查局為國土資源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根據國家國土資源調回查規劃,負責答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中國地質調查局是地質調查、科學研究和信息服務機構,是擁有專業化地質調查隊伍的事業實體,是國家地質基礎信息資料等公益性產品的生產者和提供者,是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的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者,通過地質調查、地學科技創新和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為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10. 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
答案: 30、深夜來臨的時候,是一個人心靈最脆弱的時候,也是想念最瘋狂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