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婁底工程地質

婁底工程地質

發布時間: 2021-02-03 00:05:35

⑴ 張家界有什麼地質隊

沒有
所有的湖南正規地質系統的都在下面
序號 單位名稱 地址
1 湖南省勘測設計院 長沙市體院北路63號
2 湖南省工程勘察院 婁底市長青中街4號
3 湖南省地質工程勘察院 株洲市荷塘區向陽村
4 湖南省勘察測繪院 株洲市天元區黃河南路
5 湖南省建設工程勘察院 懷化市芷江路186號
6 湖南省城鄉建設勘測院 衡陽市解放西路200號
7 湖南省水工環地質勘察院 邵陽市雙清區火車站
8 湖南省資源規劃勘測院 湘潭市韶山西路何家灣7號
9 湖南省湘南工程勘察院 郴州市七里大道188號
10 湖南省湘西工程勘察院 吉首市人民南路4號
11 湖南省湘北地質工程勘察院 石門縣楚江鎮澧陽東路4號
12 湖南省常德工程勘察院 常德市洞庭大道西段216號
13 湖南省永州工程地質勘察院 永州市冷水灘區零陵南路997號
14 益陽工程勘察院 益陽市益陽大道
15 郴州湘地工程勘察院 郴州市燕泉路35號
16 衡陽地質勘察院 衡陽市解放西路200號
17 婁底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勘察院 婁底市新星中路

有色局也沒有、煤田地質局也沒有

⑵ 婁底有哪些風景區比較好玩

婁底比較好玩的風景區有:

1、漣源那邊的龍山,比較有名。

全園共分鳳凰、葯王、鐵獅、茶竹、白馬、飛水崖、將軍石七大景區,有「四十八面龍山」之稱。這是一處旅遊觀光、避暑度假的勝地。園內群山漫舞,林濤浩盪,懸瀑飛流,雲霧繚繞,鳥語啾啾,山花飄香,更有岳坪峰的日出,彩鳳湖旁的晚霞,白馬湖的水上樂園,飛水涯的怪石嶙峋,鳳凰村的古樸民風。

⑶ 婁底好玩的景點有哪些

想來婁底遊玩的朋友,下面這5個地方一定不要錯過。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走入婁底美若詩篇的5個景點。

1. 梅山龍宮
梅山龍宮是一個由九層洞穴上萬個溶洞組成的地下溶洞群,在全國都享有譽名。當我們坐著輪船駛過環境優美的資江來到梅山龍宮,進入龍宮入口,你會看到一個巨大的拱形石門,走進這里,你將看到色彩斑斕的新世界。在霓虹燈的照射下,給原本恬靜的洞口添加了絢麗的色彩。順著棧道往裡面走,我們可以聽到水流聲,水滴到石頭上的聲音,宛如一道優美的音符。架一葉扁舟,我們就像一個探險家一樣在欣賞著裡面的美景,如水簾的壯美,石筍的奇異,都讓我們嘆為觀止。

2. 湄江
位於漣源的湄江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當地人喜歡假期的時候組織親朋好友一起去燒烤,大家一起玩得不亦樂乎。這里有觀音崖、藏君洞、龍泉峽、古神州等自然景觀,它集很多的自然景觀於一身,讓我們可以不知疲憊的沉浸在大自然當中。每年9月底這里還會舉行熱鬧非凡的旅遊文化藝術節。這里風景秀麗,山水奇特,想要親近大自然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這里。

3. 大熊山
正直冬季,值得一提的是去大熊山看雪。有湘中珠穆朗瑪之稱的大熊山,周末約上三倆朋友一起看萬山堆雪豈不快哉?用相機拍下的每一幀都像是電影一般,這個地方的雪景真的是值得留戀。當然大熊山值得觀賞的不止如此,大熊山是國內很大的林場,這里生長著許多可能叫不上名字的植被和物種,來到這里,就像是來到了森林王國。

4. 龍山
這里經常成為學生組織春遊的地方。它是婁底第二高的山峰。當我們可爬上山頂就可以把四周的風景全都盡收眼底,當然最大的喜悅是我們爬山的這個過程還有眼前的美景。喜歡登山的朋友可以選擇來這里遊玩。這里的葯王殿和鳳凰寺都具有悠久的歷史,還有當地人經常提及的楓樹林也是值得一看的。這里留下最多的回憶是高中時代和同學一起春遊,所以小編也想把它推薦給大家,這里是不是也有你的青春回憶呢?沒來過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這里哦。

5. 紫鵲界梯田
紫鵲界梯田是漢族、苗族、侗族等多民族從古一直傳承下來的共同勞動的成果。這里的美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它宛如一幅油畫,站在梯田中的你也是一道風景。這里的美除了大自然的美,還可以看到我們辛勤勞作的美。這里的四季有不一樣的美,有時像染綠的油畫,這是生機勃勃的美,有時像金黃色的油畫,這是碩果累累的美。初春不妨趁著放假和朋友一起來這里遊玩。感受一下清新的泥土氣息,欣賞著這里美麗無暇的田園風光。遠離城市的喧囂在這里漫步就像是一首美妙的詩篇。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想要給大家分享的值得遊玩的景點。這些地方大家有聽說過或者去遊玩過的嗎?趁著春節放假,不如帶上朋友一起去看看大自然的美景吧。我們可以去登山,去燒烤,去散心……在新的一年裡,希望大家可以開啟新的人生征程,看更多的美景。當然最重要的事就是希望大家新的一年裡能夠開開心心,不開心的時候或許親近大自然可以治療我們生活中的創傷,忘記那些瑣碎的煩惱。

⑷ 婁底市國土資源局的領導信息

劉會和黨組書記、局長。領導局全局工作,主持局黨組工作。
曾志祥 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協助局長領導局全面工作。分管財務科、信訪科、礦產開發管理科、地質勘查科、測繪管理科。聯系土地礦產儲備中心。
羅果勇黨組成員、副局長。分管地產管理科、地質環境科、礦產資源儲量科、婁星國土資源分局、開發區國土資源分局。聯系土地礦產交易中心、地質環境監測站。
吳崇周黨組成員、副局長。分管人事教育科、機關黨委、規劃科、地籍管理科。聯系土地登記發證中心、局聯建辦。
宗娟娟黨組成員、副局長。分管辦公室、監察室、耕地保護科、綜合管理科。
羅忠平黨組成員、副局長。分管建設用地科、離退休人員工作科、執法監察支隊。聯系征地拆遷事務處、土地開墾整理中心。
熊勇總工程師。分管政策法規科。聯系地理信息中心。
柳詠良總經濟師。分管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辦公室、局聯建辦、綜合統計工作。
李貽升工會主席。分管工會、青年、婦女工作,協管機關黨委工作。聯系培訓中心。
調研員、副調研員不具體分管或聯系某項工作,遇有重大中心工作由局長適時安排。 劉會和 男,漢族,湖南新化人,1955年1月出生,1975年1月參加工作,1987年1月入黨,本科學歷,土地管理經濟師,現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個人經歷:1978年9月-1979年4月,湖南農學院邵陽分院任教;1979年5月-1986年12月,婁底地區農業局工作;1987年1月-1988年1月,婁底市國土管理局工作;1988年2月-1993年1月,任婁底地區國土管理局用地管理科副科長;1993年2月-1995年4月,任婁底地區國土管理局建設用地科科長;1995年4月-2000年12月,任婁底市國土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2001年1月-2003年10月,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2003年11月-2006年5月,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地質礦產處處長;2006年6月-2008年8月,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黨組副書記、局長;2008年9月起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曾志祥 男,漢族,湖南邵東人,1959年9月出生,1982年8月參加工作,1985年7月入黨,本科學歷,現任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協助局長領導局全面工作。
個人經歷:1982年8月-1984年11月,湖南煤勘二隊任技術員;1984年12月-1992年11月,任湖南煤勘二隊二分隊副分隊長,副隊長;1992年12月-1995年10月,任婁底市地質礦產局服務部經理、礦管科科長(副處級);1995年11月-2003年10月,任婁底市地質礦產局、國土資源局紀檢組長、監察室主任;2003年11月-2006年5月,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黨組成員;2006年6月-2008年6月,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地質礦產處處長;2008年7月起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地質礦產處處長。
羅果勇 男,漢族,湖南新化人,1956年3月出生,1974年12月參加工作,1976年6月入黨,本科學歷,現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個人經歷:1974年12月-1980年9月,廣西河池軍分區教導隊任戰士、文書、副指導員;1980年10月-1982年12月,任廣西公安廳民警處參謀,1983年1月-1994年4月,任武警廣西總隊第三支隊參謀、幹事、組織股副股長、股長、政治處主任、副政治委員;1994年5月-1998年8月,任武警防城港市支隊政治委員;1998年9月-2002年12月,任婁底市地質礦產局黨組成員、副局長;2003年1月起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吳崇周 男,漢族,湖南新化人,1967年12月出生,1990年7月參加工作,1996年7月入黨,本科學歷,注冊會計師,現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個人經歷:1990年7月-1992年5月,任婁底地區農科所幹部(其中:1991年1月-1991年12月,在新化縣崇山鄉社教);1992年6月-1993年12月,任婁底地區國土局人事科秘書;1994年1月-1998年2月,任婁底地區國土管理局地價評估所副所長;1998年3月-2005年1月,任婁底地區國土管理局辦公室主任科員、婁底市國土資源局監察室主任;2005年2月-2006年6月,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2006年7月起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宗娟娟 女,漢族,江蘇宜興人,1967年11月出生,1987年10月參加工作,1998年6月入黨,本科學歷,現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個人經歷:1987年1月-1997年12月,在原婁底地區、婁底市國土局工作;1998年1月-2004年10月,任原婁底市國土管理局、婁底市國土資源局任副主任科員;2004年11月-2007年11月,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財務科科長;2007年12月-2009年2月,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2009年3月起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羅忠平 男,漢族,湖南新化人,1959年8月出生,1978年2月參加工作,1980年2月入黨,大學文化,現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個人經歷:1978年2月-1987年3月,任陸軍第41軍軍直防化連任戰士、通信員,陸軍第41集團軍司令部機要處任連職參謀,坦克旅司令部任機要科代科長;1987年4月-1990年11月,任步兵第121師364團司令部任機要股長;1990年12月-1993年8月,任41集團軍司令部機要處副營職、正營職參謀;1993年9月-1996年9月,任步兵第121師司令部機要科長;1996年10月-2004年10月,轉業婁底市國土局、國土資源局任地產科科長;2004年11月-2005年7月,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耕保科科長;2005年8月-2008年12月,任婁底市征地拆遷事務處主任;2009年1月起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謝愛群 男,漢族,湖南邵東人,1964年12月出生,1983年10月參加工作,1988年5月入黨,大學文化,現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分管監察室。 個人經歷:1983年10月-1985年9月,大連87036部隊服役;1985年10月-1987年9月,武漢市空軍雷達學院學習;1987年10月-1995年3月,任大連87036部隊幹部;1995年4月-1997年9月,任婁底地區國土局科員;1997年10月-2004年10月,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地籍科、法規監察科副科長;2004年11月-2007年11月,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地籍科科長;2007年12月-2010年7月,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執法監察支隊支隊長;2010年8月起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譚 軍 男,漢族,湖南漣源人,1970年12月出生,1994年7月參加工作,1999年7月入黨,本科學歷,現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執法監察支隊支隊長。個人經歷:1994年7月-1998年7月,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法規監察科辦事員、科員;1998年8月-2004年10月,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法規監察科副主任科員;2004年11月-2009年3月,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規劃科科長;2009年4月-2010年8月,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監察室主任;2010年9月起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執法監察支隊支隊長。
熊 勇 男,漢族,湖南湘鄉人,1962年10月出生,1987年7月參加工作,1995年6月入黨,本科學歷,現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總工程師。
個人經歷:1987年7月-1992年12月,漣邵礦務局斗笠崇山峻嶺煤礦從事技術管理工作;1993年1月-2000年10月,在婁底市地礦局工作,先後任雙峰縣青樹坪鎮副鎮長(掛職)、法制科副科長、管理科副科長等職;2000年11月-2004年10月,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礦產資源管理科科長;2004年11月-2005年7月,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地環科科長;2005年8月起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總工程師。
柳詠良 男,漢族,湖南邵陽人,1962年9月出生,1981年12月參加工作,1995年9月入黨,大專文化,總經濟師。個人經歷:1981年12月-1988年12月,在省地礦局418隊工作;1989年1月-1992年11月,婁底市地質礦產局財務科工作;1992年12月-1994年5月,任原地區礦管局財務征管科副科長;1994年6月-2001年10月,任原地區礦管局財務征管科科長;2001年10月-2004年10月,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財務科科長;2004年11月- 2007年11月,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儲量科科長;2007年12月起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總經濟師。
李貽升 男,漢族,湖南漣源人,1956年9月出生,1974年2月參加工作,1986年5月入黨,本科學歷,現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工會主席。個人經歷:1972年2月-1979年7月,漣源市古樓中學任教;1979年8月-1981年7月,新化師范學習;1981年8月-1985年7月,漣源太和中學任教;1985年8月-1987年7月,婁底師專學習;1987年8月-1990年11月,漣源三中任教,(期間師大進修);1990年12月-1998年2月,任原縣級婁底市國土局任辦公室副主任、主任;1998年3月-2003年2月,任原婁底市國土管理局地產辦副主任;2003年3月-2004年10月,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開發分局局長;2004年11月-2009年3月,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地產科長;2009年4月-2009年5月,婁底市國土資源局工會主持工作;2009年6月起任婁底市國土資源局工會主席。

⑸ 婁底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工作回顧

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市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也是我們經受嚴峻考驗並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
牢牢把握「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就業、強基礎」的總體要求,突出「工業主導、基礎先行、項目帶動、協調發展」的戰略重點,團結一致,奮力攻堅,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努力開創了我市「科學發展,加速趕超」的新局面。
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70億元,增長12.6%(預計數,下同);完成財政總收入45.51億元,增長13.6%,其中一般預算收入25.53億元,增長14.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2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80元,分別增長8.9%和9.3%;人口自然增長率7‰;城鎮登記失業率4.5%;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0.35;萬元GDP綜合能耗降低4.5%,化學需氧量削減4.97%,二氧化硫、砷排放量提前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
(一)工業經濟較快增長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去年上半年我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由年初的9%一度下滑至5月份的3%,全市生產總值增速同步下滑至7.2%。在嚴峻的形勢面前,市委、市政府果斷決策,科學應對,力促規模工業止跌回升,全年增速達到17.8%,總計完成工業增加值269億元,增長16.1%。
工業企業加快發展。及時出台促進企業平穩較快發展若干意見,集中開展「工業企業服務年」活動,由市級領導牽頭,上千名幹部深入企業開展服務,幫扶企業促技改、調結構、拓市場、渡難關。完成工業投資169億元,增長30%,其中技改投資140.5億元,增長20.7%。原煤、發電量、鋼材、焦炭、銻品、水泥等主要產品產量分別增長10%、34%、25%、36%、54%、46%。十大產業集群專項規劃編制完成,實現增加值190.5億元,增長19.2%。規模工業企業總戶數達到601戶,新增92戶。
園區工業不斷壯大。研究出台支持產業園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完善園區績效考核辦法,明確園區高技術產業發展定位,實現園區工業增加值63.4億元,增長16%。婁底經濟開發區獲批「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婁底薄板材料深加工產業園」,各縣市區產業園也競相發展。
創新能力明顯提升。扎實開展「科技創新年」活動,推進產學研結合,市內75家企業與國內3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成功對接,在全省率先組建了湖南特種陶瓷、煤礦機電、農業機械、特色生豬等四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閃星銻業技術中心進入國家級技術中心行列。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6家、湖南名牌產品8項,爭取省級以上科技項目51項。市農科所選育的雜交水稻新品種「陸兩優267」通過省級鑒定,在全省大面積推廣應用。我市順利通過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創建考核驗收,獲批「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和「湖南省綜合性高技術產業基地」,冷水江成功創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二)投資拉動強勁有力
搶抓國家實施擴內需一攬子計劃的有利機遇,大力推進「項目建設年」活動。全年施工項目1276個,增長48.2%,其中新開工項目1010個,增長48.1%。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1億元,增長54.2%,是我市歷史上投資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的年份之一。
工業建設呈現新亮點。漣鋼2250熱軋板生產線、金電二期、華潤電力一期、雙峰海螺二期、湖南海螺、安石湖南煤化新能源等30個重大項目竣工投產,72個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尤其是總投資115億元的華菱安賽樂米塔爾汽車板電工鋼項目成功落戶婁底經濟開發區並開工建設,將為我市發展增添強大後勁。
交通建設取得新突破。完成投資34.32億元。成功爭取滬昆鐵路客運專線通過我市,並規劃在婁底城區和新化設站,婁邵鐵路擴能改造順利開工。婁新、新漵、安邵三條高速公路建設全面推進,打響了干線公路改造三年大會戰,加快推進G207、S210、S312、S209、S217、S225、X024等七條干線公路改造,婁底汽車南站投入使用,農村通鄉通暢工程完成1231公里,其中改造縣鄉公路140公里,新建鄉鎮到村水泥路1091公里。全面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交通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初步理順。
城市建設邁出新步伐。完成投資18.6億元。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正式運營,成為城市投資的主載體、城市融資的主平台和城市建設的主力軍。中心城區吉星路等主次幹道完成提質改造,孫水公園建成開放,市體育中心和漣水河南岸防洪堤主體工程竣工,城區綠地率達到34.25%。縣市城區與小城鎮加快建設。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竣工面積分別增長21.2%和10.7%。成功爭取水府示範片區納入長株潭城市群昭山示範區范疇,與長株潭對接融入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要素保障得到新加強。加快對接國家、省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40個重大項目進入省重點項目規劃,17家企業列入省重點產業骨幹企業名錄,爭取中央、省各類建設資金26.1億元,比上年增加11.1億元。積極搭建對外合作交流與招商引資平台,成功舉辦婁底深圳投資洽談會、廣州科學城投資推介會、第三屆「青春婁底·湘中之光」經貿洽談會,組團參加「中博會」、「港澳洽談周」、「珠洽會」、「湘商大會」,實現內聯引資80.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34億美元,是我市歷史上招商引資力度最大、措施最硬、效果最好的一年。大力實施金融機構扶持中小企業600家工程,組建了2個資本金過億元的擔保公司,成立了2家小額貸款公司,冷水江成功創建省級金融安全區。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比年初凈增97.2億元,增量居全省第四位,增速居全省第一位。重點項目用地得到有效保障,連續十年實現耕地總量占補平衡,維護礦產資源管理秩序工作榮獲全國先進。
(三)農業基礎更加鞏固
落實強農惠農政策,農業經濟穩步增長。全年完成農業增加值92億元,增長5%,糧食播種面積393.5萬畝,總產162萬噸,分別增長4.29%、3.19%。出欄生豬499.7萬頭,增長3.4%。發放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化肥補貼、農機購機補貼、種糧大戶補貼等補貼資金3.22億元。全市「三農」支出完成8.32億元,增長29.78%。種養大戶發展到5.1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達到372個,會員7.2萬戶,帶動農戶19.26萬戶。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888家,完成產值47.8億元,增長20.6%。雙峰、新化分別獲全國糧食生產標兵縣和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新化、漣源列入國家油茶基地建設重點縣(市)。
推進新農村建設,農業基礎不斷夯實。重點抓了78個省級新農村示範村建設,逐步形成了特色產業型、生態養殖型、勞務經濟型等8種建設模式,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完成水利建設投資3.9億元,完成各類水利工程5.1萬處,解決24.4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水利建設工作獲全國先進,第六次獲得全省水利建設競賽「芙蓉杯」獎。農業機械化率達到27.1%,農機產值達到10.7億元,已有27個產品納入國家和省支持推廣的農機產品目錄。扶貧建設、革命老區、庫區開發、移民後扶、農民負擔監管、「三冬」生產等工作扎實開展。及時有效抗禦山洪災害,奪取了雙峰「7·2」抗洪救災勝利。森林防火、農林病蟲害防治、氣象水文信息和技術服務、農資供應與價格調控、農產品質量監管等工作進一步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進入全省前列。農村道路、通信等設施不斷完善,農網改造完成投資1.22億元。加強基本農田保護,新化被評為全國基本農田保護、農業綜合執法先進縣。推進土地集約經營,已流轉耕地面積31.5萬畝,占承包面積的15.4%。狠抓農村能源建設、鄉村清潔工程和農村面源污染的整治,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林地現場核實率、林權發證率、山林糾紛調處率分別達到92.1%、36.1%和88.4%,均超過省定年度目標。完成造林11.6萬畝,新增油茶林2.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7.5%。
(四)促進消費成效顯著
全年完成第三產業增加值187億元,增長11.2%,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5.6億元,增長18.7%。我市成為全國首批商務綜合執法試點城市,「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市場工程」持續推進,「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活動效果明顯,發放財政補貼9800萬元,帶動直接消費15億元。成功舉辦湖南省首屆農業機械、礦山機械、電子陶瓷產品博覽會,加工貿易實現零的突破,進出口總額居全省第四位。消費者權益得到有效保護。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0.7%。旅遊業快速發展,旅遊接待總人數達到544萬人次,增長34.5%,實現旅遊總收入27.6億元,增長36.4%。啟動了大梅山文化旅遊區域合作,開展了「億元優惠迎國慶·萬人免費游婁底」大型促銷活動,成功舉辦第二屆曾國藩國際文化旅遊節,波月洞成功創建AAA景區,梅山龍宮、曾國藩故居創AAAA景區通過國家專家組評審,填補了湘中AAAA景區的空白。湄江成功申報國家級地質公園,紫鵲界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我市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通過國家驗收。
(五)民生保障力度加大
為民辦實事任務圓滿完成。實施33個為民辦實事項目,完成投資19億元。落實積極就業政策,開展就業培訓10.7萬人,新增城鎮就業和安置再就業5.1萬人,穩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7.4萬人。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全市社會保障支出18.71億元,增長48.88%。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在婁星區啟動試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運行效益和參合農民受益水平提高,參合農民280.8萬,參合率達到85.37%。殘疾人事業加快發展。新增廉租住房7167套,新建經濟適用房1298套。加強財政、政府投資項目和專項資金審計,確保了資金使用效益和惠民政策落實。
節能減排扎實推進。強化環境監管,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堅決淘汰落後產能,關閉「三高一低」企業和項目32個。市第二污水處理廠主體工程基本完成,4個縣市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投入運行。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加大隱患排查治理力度,各類安全事故持續下降。爭取中央投資2374萬元、銀行貸款3億元,實施國家煤礦安全改造項目12個,煤礦安全生產消滅重大及以上事故,創歷史最好水平。推進「百件信訪老案」辦理,集中解決了大批遺留問題。調整警務體制,加強防控建設,刑事發案率進一步下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取得明顯進步,信訪和維穩工作獲得全省先進。
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教育事業加快發展,基礎教育進一步鞏固,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協調發展。城區學校入學新生班額過大問題得到有效控制,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初見成效,婁底技師學院籌建工作扎實推進。我市順利通過國家二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加快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推進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啟動實施六項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項目和婁星區、冷水江基本葯物制度試點工作,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現全覆蓋,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全面提升。甲型H1N1流感得到有效防控。葯監工作獲全國醫葯衛生系統先進。慈善、老齡和紅十字會工作卓有成效。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連續三年獲全省先進,我市被確定為全國首批人口文化新傳播基地。大力發展競技體育和全民健身運動,人民群眾身體素質不斷增強。組織「中國著名作家看婁底」大型采風創作活動,大型現代花鼓戲《花落花開》獲得田漢戲劇獎並被列入全省農村黨員遠程教育教材,電影《馬東的假期》榮獲全國中小學生優秀影片獎,新聞出版業加快發展,鄉鎮綜合文化站、廣播電視村村通和數字電視工程建設扎實推進,市廣電技術大樓投入使用。組織了建國60周年和撤地設市1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彰顯了「青春婁底」形象,激發了全市人民的自豪感,進一步凝聚了全市人民科學發展、加速趕超的合力。
全面推進國企改革改制掃尾攻堅,市屬106家企業已有102家完成改制,省屬下劃企業湖南省鍛造廠改制完成。
軍隊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穩步推進,公安、消防、武警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抗災救災和維護社會穩定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統計服務質量明顯提高,僑務工作獲全國僑務系統先進,人防工作扎實有效,民族、宗教、地震、對台、地方誌、檔案、保密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各項事業協調發展。
(六)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市三屆人大一次會議議案2件、人大代表建議209件,政協建議2件、政協委員提案196件。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貫徹落實《湖南省行政程序規定》,出台《婁底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則》,聘請了68名專家,開展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咨詢論證工作,加強行政復議和規范性文件管理,有力推進了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實施政府績效評估,切實加強行政監察和政務督查,嚴格實行行政問責,大力實施投資項目全程代理服務和建設項目行政審批收費「一票制」,機關效能建設逐步加強。集中整治「三強」(強裝強卸、強攬工程、強行阻工)行為,著力優化施工環境。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幹部作風進一步改進。加強財稅征管,促進財政增收,開展厲行節約工作,財政保障能力增強。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持不懈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切實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全市第七次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圓滿完成。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不僅取得了各項建設的重要成果,也積累了在復雜環境中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經驗。一是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科學發展、加速趕超總體戰略,以切實可行的思路引領發展,全力以赴促進發展。二是必須立足實際,選准路徑,在比較中學習,在學習中提升,不斷增強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三是必須解放思想,開放視野,胸懷全局,科學研判,不斷增強工作的預見性、主動性和針對性。四是必須不畏艱難,敢於擔當,大力弘揚「堅韌、勤奮、尚德、自強」的婁底精神,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五是必須高度重視抓基層、打基礎,夯實發展平台,優化發展環境,增強發展後勁。
經驗彌足珍貴,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市委總攬全局、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有力監督和社會各界全力支持的結果,是各級各部門扎實工作和全市人民努力奮斗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代表和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婁人民解放軍、武警和消防官兵、政法幹警,向各位離退休老領導、老同志,以及所有關心、支持我市建設和發展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發展中也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實力還不強,區域競爭壓力大;產業結構還不合理,轉變發展方式任務艱巨;節能減排要求高,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任重道遠;經濟發展環境還不優,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能任務很重;老百姓關心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亟需解決,改善民生力度還需加大。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在今後的工作中切實加以解決。

⑹ 湖南婁底屬於哪個市

婁底市是湖復南省的省轄制地級市。它本身就是一個市。

⑺ 婁底四一八地質隊水文院地質勘察主要有哪些業務,若未入編待遇怎麼樣院長為人求解答

婁底四一八地質隊 由原湖南地勘局四一八隊 湖南地勘局四六八隊 湖南基礎建設總公司 三個單位於2006年合並重組,屬湖南省地勘局下屬單位,為湖南地勘系統規模最大,在職人員最多的單位,下設十六個二級分院,在編人員2600餘人,在職800多人,2014年入圍全國地勘單位100強,排名53位,湖南地區第一位!
不知道你說的水文院是指哪個院,如果你是學水文地質相關專業的,可以考慮去他們的水工環地質分院或者地勘院,地勘院主要從事礦產類勘查,礦區水文地質,近些年也開始做水文地質基礎項目;而水工環地質分院是四一八專門從事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和工程地質專業最全技術最強的分院,該分院主要從事鐵路(高鐵、普鐵)、高速公路、工民建等勘察,地質災害勘察設計,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等國家基礎地質項目,業務廣而多,前幾年主要是高鐵高速公路做得很大,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現在又在國家基礎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地質災害詳查等方面斬獲頗豐,培養了大批年輕技術人員,技術團隊多為年輕大學生!
至於待遇,主要還是跟個人能力有關系,出野外時間比較長,而且一般是常年加班,如果個人能力強,學習能力強,機會很多,很快就能做項目負責人,獨當一面。如果不習慣常年出野外,不習慣常年加班的最好不要選!
211地質院校畢業生如果剛過去沒入編,一般按6000月薪,年底稍微根據績效可能會有點獎金,如果連三年內能入編的話收入大概在十萬左右年薪,當然,如果你確實很出色,收入會更高。前提是必須是211,至少是本科,研究生本科和碩士都要是地質類專業,最好是中國地大,成都理工,礦大,石油大學或者中南大學之類的學校!

http://www.hndzkc.com/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