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監測報告
① 怎麼寫關於申請地質災害勘測經費的報告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是對地質災害的活動程度進行調查、監測、分析、評估的工作,主要評估地質災害的破壞能力。地質災害危險性通過各種危險性要素體現,分為歷史災害危險性和潛在災害危險性。歷史災害危險性是指已經發生的地質災害的活動程度,要素有:災害活動強度或規模、災害活動頻次、災害分布密度、災害危害強度。其中危害強度指災害將活動所具有的破壞能力,是災害活動的集中反映,是一種綜合性的特徵指標,只能用災害等級進行相對量度。 地質災害潛在危險性評估是指未來時期將在什麼地方可能發生什麼類型的地質災害,其災害活動的強度、規模以及危害的范圍、危害強度的一種分析、預測。地質災害潛在危險性受多種條件控制,具有不確定性。地質災害活動條件的充分程度是控制點,地質災害潛在危險性的最重要因素,包括地質條件、地形地貌條件、氣候條件、水文條件、植被條件、人為活動條件等。歷史地質災害活動對地質災害潛在危險性具有一定影響。這種影響可能具有雙向效應,有可能在地質災害發生以後,能量得到釋放,災害的潛在危險性削弱或基本消失。也可能具有周期性活動特點,災害發生後其活動並沒有使不平衡狀態得到根本解除,新的災害又在孕育,在一定條件下將繼續發生。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方法主要有:發生概率及發展速率的確定方法,危害范圍及危害強度分區,區域危險性區劃等。 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第15條規定,城市建設、有可能導致地質災害發生的工程項目建設和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進行的工程建設,在申請建設用地之前必須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評估結果由省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認定。不符合條件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不予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包括下列內容: (1)工程建設可能誘發、加劇地質災害的可能性。 (2)工程建設本身可能遭受地質災害危害的危險性。 (3)擬採取的防治措施
② 地質災害報告和地質勘察報告有區別嗎
先把復兩個名稱解釋一制下:
地質災害: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地質勘察:地質工程領域是以自然科學和地球科學為理論基礎,以地質調查、礦產資源的普查與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質結構與地質背景涉及的工程問題為主要對象,以地質學、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技術、數學地質方法、遙感技術、測試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為手段,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先導性工程領域。地質工程領域適用的行業包括:地質調查,油氣及固體礦產資源的普查勘探與評價,大型工礦企業和水利水電建設,公路和鐵道建設,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地質環境及地質災害的調查,勘察及監測等。
地質災害報告有:地質災害評估、地質災害治理、地質災害設計、地質災害治理等等。
地質勘察報告主要是岩土勘察報告:包括公路、房建、水利工程、橋梁、隧道等等。
③ 地質災害報告和地質勘察報告有區別嗎
先把兩個名稱解釋來一下:
地質災害:地自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地質勘察:地質工程領域是以自然科學和地球科學為理論基礎,以地質調查、礦產資源的普查與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質結構與地質背景涉及的工程問題為主要對象,以地質學、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技術、數學地質方法、遙感技術、測試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為手段,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先導性工程領域。地質工程領域適用的行業包括:地質調查,油氣及固體礦產資源的普查勘探與評價,大型工礦企業和水利水電建設,公路和鐵道建設,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地質環境及地質災害的調查,勘察及監測等。
地質災害報告有:地質災害評估、地質災害治理、地質災害設計、地質災害治理等等。
地質勘察報告主要是岩土勘察報告:包括公路、房建、水利工程、橋梁、隧道等等。
④ 在地質災害治理中施工坐標點的監測報告怎麼做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編制要點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總體原則:
查明病因,分析病理,對症下葯。
(1) 查明病因是基礎——強調地質分析和地質認識; (2) 弄清病理是關鍵——注重坡體穩定性分析; (3) 對症下葯是目標——設計方案應具有針對性。
主要內容:
一、施工圖設計思路
二、施工圖設計基本要求
三、施工圖設計各圖件應表達的基本內容
四、主要工程構築物施工圖設計應注意事項
一、施工圖設計思路 遵循初步設計方案進一步復核:
工程治理的有效性:控制災害體,保護對象
構築物結構的安全性:工程等級,設計標准
工程造價的合理性:主體工程、輔助費用
施工可行性:施工工序、工藝、機械。
以初步設計圖紙為基礎進一步深化、細化設計
深化設計:綜合考慮工程有效性、安全性、造價、施工可行性、完善設計方案,使治理方
案能夠落地。
細化設計:工程間的銜接、工程分部結構、特殊部位、施工做法、不同地段開挖斷面、外
觀要求等。
二、施工圖設計基本要求 (一;施工圖設計現場踏勘復核要求
1
1/13頁
施工圖設計人員必須進行現場踏勘,復核與設計有關的工作。
1、現場復核:
地質災害治理范圍、災害體基本特徵、明確保護對象;
治理工程布置地段和位置、工程結構形式;
評估治理工程施工可行性和治理預期效果。
復核基準點、地形圖、剖面圖與實地的吻合性,必要時應修測或補測。
對存在異議或疑問的應及時與勘查(可研、初設;成果編制人員溝通。
2、施工圖設計定測:
現場查看工程布置位置的施工可行性,對各工程構築物中軸線兩端點、中心點等固定工程位置的測量關鍵點必須打樁標識(埋木樁或水泥樁並編號、補測其坐標、高程;;
測樁和測量數據表作為設計交底資料之一。
補測施工圖設計所需的各分部工程、結構變化部位、連接處等控制部位的大比例尺地形地質斷面圖。
3、施工條件復核: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永久和臨時佔地、施工用電、用水、原材料來源、施工棄渣堆放及相關費用、價格等進行調查,並與當地國土資源局、當地鄉鎮政府溝通、會商、協調,形成《施工圖設計踏勘會商記錄表》(附表;,記錄表附在施工圖設計文件扉頁後,作為施工圖設計成果送審的要件。
(二;施工圖細化深化設計
在初步設計方案的基礎上,施工圖設計應充分考慮施工現場條件、環境限制因素、原材料來源及實際價格因素,合理選擇施工方法、工藝,合理安排工序及工期。
(三;施工圖設計文件組成
由施工圖設計說明(或設計報告;、施工圖紙、設計計算書(另冊裝訂;、施工圖預算書(另冊裝訂;等四部分內容組成,不得缺項。
施工圖設計說明(或設計報告;與施工圖紙可合訂,扉頁責任欄簽字齊全,加蓋公章,並附設計資質證書、委託書、勘查可研專家評審意見及修改說明、本單位專家組內審意見、施工圖設計踏勘會商記錄表等。
⑤ 求地質災害報告和地質勘察報告的區別
地質勘察報告是每個設計階段都需要的;
地質災害報告只有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內」建設時才需要提供,由於容歸口國土部門,涉及部門利益,不是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也常常被要求做地質災害報告。按國務院令是在可研階段,按編制辦法可放在初設階段,如果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內建橋應該在可研階段完成的,否則可以不做,或者在初設階段補份報告、走下程序;
特大橋一般還要求提供地震安全性評價評價報告。
⑥ 地質災害評估報告是什麼
地質災害評估報告抄就是地質災害情況向上級報告的一個文檔。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主要任務為:
1.查明工程建設場地地質環境條件、自然地理及工程概況;
2.查明建設場地地質災害發育類型、現狀、分布及影響因素,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評估;
3.調查、分析評估區內潛在的地質災害、工程建設可能引發或加劇地質災害及其危險性,以及工程建設和建成後可能遭受的地質災害及其危險性,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預測評估;
4.對評估區內地質災害危險性進行綜合評估,劃分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分區,評估場地適宜性,並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和建議。
⑦ 一份地質災害鑒定報告管多久時間
現在是永久,一般就是工程的設計使用年紀
⑧ 地質災害報告怎麼寫
實地勘察、室內資料分析、相關實驗和以往工作等
⑨ 地質災害詳查報告如何寫
地質災害搬遷報告的寫法
⑩ 鄭州有沒有地質災害報告編寫的公司
地質災害報告有很多種:地質災害調查報告、地質災害勘察報告、地質災害版治理權竣工報告、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等。編寫這些報告需要不同資質,如地質災害勘查資質可從事地質災害調查報告和地質災害勘察報告的編寫,地質災害施工資質可從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施工和竣工報告的編寫,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資質可從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調查與評估報告的編寫。申請這些資質都需要一定數量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方面的技術力量。
鄭州肯定有編寫地質災害報告的單位,如河南省地質環境監測站、河南省地質勘查院等。地質災害調查報告或簡報、監測報告,現在都歸納於政府行為,歸口到地質環境監測站實施,其他的地質災害業務如勘察、治理施工、危險性評估實行市場動作,有資質的單位通過招投標中標後開展相關的業務。